标课教案(最终) (2)
大班社会常用的标志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常用的标志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中常见的标志和意义,学会通过标志来认识社会和生活中的事物。
2. 教学重点1.掌握常见标志的含义;2.能够将标志与实物或概念联系起来。
3. 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非语言符号的含义;2.能够通过标志来认识社会和生活中的事物。
4. 教学准备1.课件或图片素材;2.白板或黑板和彩色粉笔;3.学生作业本或练习册。
5.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媒介,引起学生兴趣,课前导入。
第二步:概念讲解通过板书或课件,讲解标志的概念和分类,如道路交通标志、建筑标志、文化标志等。
第三步:标志解释教师出示一些标志,让学生解释其含义,并简单介绍它们所代表的事物。
第四步:比对概念将标志与实物或概念联系起来,让学生举例说明。
例如,标有香蕉的图标是代表香蕉这一水果,标示禁止吸烟的标志是代表禁止在该场所内吸烟等。
第五步: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标志的练习,检查他们是否已经掌握重要的标志,如红绿灯、加减号等。
第六步:总结通过总结,再次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标志的意义和用途,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6.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们采用图片和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眼球。
通过与实物或概念联系起来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标志,在课后的小测验中表现更好。
但是,课间时间有限,学生的耐性也有限,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节奏的掌握,避免让学生感到疲惫。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教学过程的灵活性,随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调整。
二、教学反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标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们更加理解车辆驶入隧道前必须要降低车速,也明白了禁止在室内吸烟的含义。
学生们在课后写的测验中表现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不太活跃。
这可能有多个原因,如学科内容不太感兴趣,学习方法不太得当等。
我们需要通过更具体的了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帮助和支持。
《辛亥革命》教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教案 (2)
第9课辛亥革命了解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史实。
2.认识到革命志士的不懈奋斗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最终实现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3.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让学生体会辛亥烈士愈挫愈勇的精神,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的仁人志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因而要倍加珍惜。
而且,这种敢于牺牲自我、勇于奋进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和开展的重要源泉。
重点辛亥革命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师:(诗歌导入)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百年前的中国,帝国主义耀武扬威的占领着我们的土地,贪婪而蛮横的掠夺着中国的财富,而统治中国的又是一个封建专制腐朽软弱的满清政府。
中国人民承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华民族处于濒临灭绝的境界。
正是这个时候,无数仁人志士用血的代价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和“振兴中华〞的道路……这节课我们走近孙中山,学习辛亥革命,重温辛亥精神。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教师:请大家阅读教材,说一说革命志士掀起武装斗争的概况。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整理)起义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时间1906年冬1907年夏1907年1910年人物刘道一蔡绍南徐锡麟秋瑾孙中山黄兴孙中山黄兴赵声结果失败失败失败失败意义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教师:(补充)秋瑾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她的事迹鼓励着许多人走向革命。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即将被处死的事实,她挥笔写下这样的遗书:“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
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烈士,就义前他所留下的《与妻书》字字泣血,情感充分,读来令人心痛不已又热血澎湃,“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新)冀教版生物八上《第2节 蒸腾作用》公开课(教案) (2)
生物:第六章《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教案〔冀教版八年级上〕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2、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3、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作用4、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技能性目标1.尝试植物蒸腾作用实验2.运用蒸腾作用原理指导植树造林情感性目标1.关注植物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2.确立“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的观念二、知识络散发降低体温叶大气中对植物体的意义促进物质运输对自然意义、调节气候气孔的调节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大小适中的塑料袋以及凡士林,好要提前准备适量的清水。
教学过程身边事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可以很自然说出这方面的例子。
如大树下面好乘凉、越是林区越容易下雨等。
探究竟本章“探究竟〞安排了一个实验和一个制作。
学生通过用塑料袋套住纸条的实验,就能得出植物通过叶片进行蒸腾的结论。
那么,气孔是如何调节蒸腾作用的实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一个制作,教师通过进一步引导学生制作和岩石气孔模型,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气孔调节的理解。
大家谈“大家谈〞提出了两个问题供讨论。
对于第一个问题,教材中已有了“小词典〞和文字描述。
对于第二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去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自然意义要提高与人文意义。
知识链“知识链〞中,除了教材上的该书外,教师应就有关植物蒸腾作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一简述,这个问题虽然在“实际用〞中有了专门描述,但还是在这里做一个铺垫为好。
实际用本章“实际用〞除了对植物的蒸腾作用合生产实际进行了描述,还用了不小的篇幅就植物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从自然的角度进行了描述,以唤起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以下符合学生实验规则的一项为哪一项〔〕A.学生进实验室前无须进行任何准备,进实验室后一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B.学生进实验室前必须进行认真预习,进实验室后一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C.学生进实验室前必须进行认真预习,进实验室后自主操作、完成实验,不一定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D.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或意外事故,尽量不要麻烦老师,要学会自行处理2.如果在光线条件较差的实验室内使用显微镜,在对光时应〔〕A.调大光圈,用平面反光镜 B.调大光圈,用凹面反光镜C.调小光圈,用平面反光镜 D.调小光圈,用凹面反光镜3.在对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要注意以下结构构成一直线的是〔〕A.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 B.目镜、镜筒、物镜、载物台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被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极薄或透明的,其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C.不宜污染物镜 D.易染色二、填空题1.认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写出显微镜主要局部的名称。
2023年二年级音乐公开课教案5篇
2023年二年级音乐公开课教案5篇歌词是音乐必不行少的,歌词也是音乐的“前锋”,它的文字表现突出了一首音乐的主题,为了大家学习便利,我特地打算了二年级音乐公开课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二年级音乐公开课教案1一、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什么事物都很感爱好,但对于音乐学问的了解又显得比较浅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注意教学常规,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育,通过音乐习惯的养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爱好。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明白要爱护大海、爱护环境、酷爱大自然。
2、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了解音乐,并在音乐实践中学会鉴赏音乐,倾听音乐,进而宠爱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1、完整而充分地倾听音乐作品,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在体验中充分绽开想像,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及感受。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创建,发展学生创建性思维。
3、利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育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实力。
(三)学问与技能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初步驾驭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和“x.x”这个节奏型,相识简洁的节奏符号,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颂,乐于参加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能够协作歌曲、乐曲用身体做简洁恰当的动作,用体态语言或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进行仿照。
倾听歌声时能学生能作出相应的心情或体态反应。
3、学生能够在律动、音乐嬉戏和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驾驭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规律和“x.x”这个节奏型。
四、教材工具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课件、电子琴(钢琴)、教案五、教学过程(一)听声、看大海沙画表演,导入课题1、老师播放一段大海沙画表演的视频,问学生: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大海)(老师激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仿照大海的声音。
100米跑最终教案
普通式:起跑器的支撑腿起跑器距离起跑线 一脚半前后起跑器之间距离为一脚半。
拉式:前起跑器距起跑线后沿约两脚掌
教学 时 间
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次时 数间
组织: →
←○
←○
→
△
(图 6)
学、练指导和组织、教法
.
.
长,后起跑器离前起跑器支撑面约一
脚长。
←○○
△ (图 3)
.
.
直线提出,重心前移落下。
教学 顺序
运动负荷
时
课的内容
学、练指导和组织、教法
间
次时
数间
4、跨步跳 30 米
要求:1、认真做准备活动
要点:蹬伸,前顶、送髋,脚掌扒地 5、加速跑 50 米
2、学生按步骤有次序进 行练习
要点:着地、蹬伸和前摆,用前脚掌着地,两
3、教师集体纠正与指导
教学步骤:
“接近式”是指起跑器前抵足板距起 1
跑线一脚长。
次
2.蹲踞式起跑
1、讲解、示范起跑器的安装及技术 要点。
技术要点:听到“各就位”口令时,做 1 25 2、学生模仿、体会。 1-2 次深呼吸,两手撑在起跑线前的地面, 次
两脚依次踏抵足板上,后腿跪地。两手收
回放于起跑线的后沿,两臂伸直、两手比 2 分 3、完整动作练习。
教学人员
朱 云、刘彩彩、唐丽琼、 云 跃、姜亮亮
教学班级 教学地点 指导老师
.
09 级体育教学专业 东田径场
杨学军老师
教学日期
.
2009-10-11
.
积极下压,直腿足前掌着地,重心提起,用踝 次
标准教案范文
标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有关动物的基本知识,包括动物的分类、生活习性、饲养管理等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动物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生活习性的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新知识。
(1)讲解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等。
(2)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食性、生活习性、繁殖习性等。
3. 拓展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动物的观察和描述,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动物生活习性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如何保护动物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
4. 总结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加深对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动物生活习性的观察和描述,以及对动物保护的讨论等。
2. 学生作品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小组讨论成果等进行评价。
3.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后反馈等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动物的关注度很高,他们对动物的保护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在实际观察和描述动物生活习性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学生观察不细致、描述不准确的情况,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动物的关注度很高,他们对动物的保护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在实际观察和描述动物生活习性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学生观察不细致、描述不准确的情况,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一节标准的教学范文,通过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和教学反馈等方面的详细安排,使得教师能够清晰地指导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反思。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普罗米修斯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2)获奖获奖
普罗米修斯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流利的读好诸神的名字;书写好左右结构略等的生字;了解“驱赶、饶恕惩罚悲惨”等词语的构词特点,以及理解这类词语意思的方法。
2. 读出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作者的赞扬之情,以及火神着急、敬佩的情感。
3. 通过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情,展开想象等方法,体会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甘愿为人类献身的英雄精神和作者的赞扬之情。
4. 了解故事的内容和结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体会作者写火神的劝说、宙斯的残忍、大力神的解救对突出普罗米修斯英雄精神的衬托作用。
5. 增强阅读故事的兴趣,感受故事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阅读有关古希腊神话,对众神的名字和事迹有大致了解。
一、导入1.同学们,你读过哪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2.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人类是女娲捏土造出来的,为了人类的幸福,她历尽艰辛,炼石补天。
在古希腊神话中,也有一位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的天神,他就是——普罗米修斯。
3.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4.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读读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①先自己试着读一读②指名读,正音,强调多音字“脏”的两种读音。
③理解词语“气急败坏”“愤愤不平”齐读词语两遍5.这是一篇外国神话,里面还有一些神的名字不太好读,谁愿意来读一读?6.一起读过渡:普罗米修斯与众神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走入课文。
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48页,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三、细读探究过渡: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一)研读1、2段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2自然段,他向我们陈述了两个完全相反的画面?请用波浪线画出,想一想,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默读2.生读两个画面3.让我们看第一个画面,看到了什么?生交流:小结: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火,没有火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板书悲惨)指名读4.我们再来看第二幅画面?你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小结: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板书幸福)火对人类来说,如此重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第1课 标志设计 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标志设计》教案(初中阶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标志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视觉传达中的作用;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色彩搭配、图形构思和文字排版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标志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标志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标志,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课时●总课时:2课时(每课时45分钟)●第一课时:理论学习与实践准备●第二课时:动手设计与作品展示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各种典型的标志案例(包括企业标志、公共标志、品牌标志等),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设计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或在线设计工具)。
●学生准备:了解身边的标志,思考它们的特点和意义;准备纸笔和电脑(如条件允许,用于后续设计实践)。
教学重点●标志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图形和文字表达。
●如何在设计中体现独特性和创新性。
课前导入●情境导入: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例如肯德基的“KFC”标志、苹果公司的“咬一口的苹果”标志等,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这些标志,并进行深入的讨论。
学生们可以探讨这些标志的共同特点,例如它们简洁、易识别、富有创意等,同时也可以讨论这些标志的作用,比如它们如何帮助品牌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等。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讨论,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标志设计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标志设计》。
在这一课程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技巧以及如何通过标志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理念。
授课环节设计第一课时:理论学习与实践准备1.标志的基本概念:标志,作为一种图形符号或文字,用于代表某个组织、产品或概念,具有独特的识别性和象征意义。
大班《标志》教案
大班《标志》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认识不同国家的标志,并了解它们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学习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标志的特点和意义;-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和描述一个特定国家的标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能够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和解释不同国家的标志;-能够设计和描述一个特定国家的标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一些国家的旗帜和标志的图片;-白板、彩色粉笔和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课题(15分钟)1.教师出示不同国家的旗帜和标志的图片,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标志,并了解学生对标志的了解程度。
2.学生观察并描述标志的特点和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标志如何代表一个国家。
Step 2:学习知识(30分钟)1.教师介绍不同国家的标志,并解释它们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2.学生合作小组讨论并总结每个标志的特点和意义。
3.学生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和解释不同国家的标志。
Step 3:设计和描述标志(40分钟)1.学生自主分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特定国家的标志,并描述它的特点和意义。
2.学生可以用手绘、剪纸或电脑设计软件来设计标志,同时用语言描述和解释设计理念。
3.互相展示和评价各组设计的标志,并讨论设计过程中的思考和困难。
Step 4:总结和评价(15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2.学生互相交流设计过程的体验和感受。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和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调查并描述自己国家的标志和象征意义,并准备在下节课上展示和分享。
拓展活动:学生可以组织一次“国际文化展”,展示各个国家的标志、民族服饰和文化特色,以增进对不同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标准教案模板
标准教案模板教案名称,地理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地理课所学内容,理解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地理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的地理现象,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 概念讲解,老师通过举例讲解地理概念,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具体含义。
3. 案例分析,老师提供一些地理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5. 总结反思,通过小结活动,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地理图片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呈现地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活动,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下节课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仍然较低,需要进一步引导。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课件。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谈话: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齐读课题。
评:通过看图或其他资料,初步感知我国晋西北地区环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感受更加直观。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⑴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评: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明确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⑴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⑵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学会标准动作教案
学会标准动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标准动作的基本要领,能够正确地完成标准动作。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素质。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标准动作。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掌握标准动作的基本要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标准动作的要领,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着装合适,做好身体准备活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包括慢跑、拉伸等,为后续的标准动作做好准备。
2. 示范动作(10分钟)教师向学生示范标准动作,包括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3. 练习动作(2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标准动作的练习,教师逐个指导学生的动作要领,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 分组练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标准动作的练习,相互观摩、相互指导,提高学生的动作水平。
5. 检查和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标准动作进行检查,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总结,强调标准动作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标准动作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对标准动作的讲解和示范,并且要加强学生的练习,提高他们的动作水平。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培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七、教学反馈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的标准动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
下一节课,我将继续对标准动作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动作水平,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
关于小学美术课教案锦集10篇
关于小学美术课教案锦集10篇小学美术课教案篇1(一)课型定位:重点课(二)本课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勾画填色激发方面的有关学问,学生并能够运用这一技法表现物象,提高绘画的表现力量,同时培育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 学问与技能:学生通过观看,观赏,了解水仙花的构造、颜色和婀娜多姿的形态,感受水仙花的自然美。
运用勾画填色法进展表现水仙花。
2、过程与方法:运用ipad来表现水仙花的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赏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用ipad表现水仙花。
教学难点:叶子的前后穿插,花的不同形态。
(四)媒体使用电脑(ipadkeynote、drawingbox、黑板)(五)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导入新课对水仙花的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介绍水仙花的根本学问了解水仙花的叶子和花的外形和颜色了解写意画所表现的意境美。
了解如何使用ipad表现水仙花古诗导入新课,提问: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花?展现图片——水仙花。
水仙花挺立、清爽、高雅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也是画家们喜爱表现的题材,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水仙花一课。
板书课题。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水仙花:水仙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属于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有几十种,花色许多种,有单瓣和复瓣两大品系,可塑造成千姿百态的造型盆景。
水仙花是吉利纯净和高尚的象征。
我们一起来近距离领会这吉利之花的美,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水仙花的花和叶。
说一说水仙花的花和叶的形状及颜色有什么特点?叶子是带状,每朵水仙花上有六片白色的花瓣,中心还托出一个金黄色的杯子状的副冠,里面还模糊可见的花蕊,这样美的水仙花在画家的笔下又是怎么表现的呢?小学美术课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问技能目标:a) 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
b)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篇)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设计意图:谁都有自己的童年,谁都有自己的梦,而童年的梦总是和童话故事联系在一起的。
童话故事总能给听过、看过它的人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起点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老太婆的极度贪婪,老渔夫的善良懦弱,以及小金鱼的知恩图报,使我们永远记住了贪得无厌不会有好结果。
相信幼儿能从这则故事中认识到,不劳而获的幸福生活是不能长久的,美好的生活只能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创造!活动目标:1.根据画面前后的联系,理解渔夫四次向金鱼索要礼物的故事情节,懂得人不能过于贪婪,只有付出才有获。
2.能初步认读简单的符号和文字,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有一定的阅读经验,知道渔夫是做什么的。
2.物质材料:教学大书1本,幼儿用书人手1本,小图片(如下)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1)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渔夫和金鱼。
你们知道渔夫是干什么的吗?他和金鱼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1~4页),激发幼儿兴趣。
(3)师:渔夫捕到金鱼了吗?老太婆是怎样说的?渔夫会去向金鱼要木盆吗?2.阅读指导幼儿自主阅读5~l 5页,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1)出示图片l,请幼儿根据图片符号的提示阅读书的第5一l5页。
(2)思考:渔夫去向金鱼要了几次东西?分别要了什么?3.理解故事内容(1)找出故事发生发展的线索。
①老太婆让渔夫去向金鱼要了哪些东西?一共要了几次?(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2、3中的相应小图)②渔夫每次去向金鱼要东西,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4中的相应小图)为什么?(2)师幼共同整理图片(图片5),梳理故事情节。
4.情感升华(1)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2)师:你们喜欢老太婆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做?小结:老太婆因为太贪心,结果失去了一切。
如果想得到,就必须付出,不劳而获是没有好结果的。
车标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车标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与了解不同车标的设计元素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车标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提升学生对车辆品牌的辨识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车标的定义和作用。
2. 分析车标的设计元素,如形状、图案、颜色等。
3. 探讨车标和车辆品牌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车标,让学生猜测对应的车辆品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车标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车标的概念和作用,解释车标在车辆身份识别和品牌推广中的重要性。
3. 分析车标的设计元素(2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分析一些经典的车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车标的形状、图案、颜色等设计元素。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车标与车辆品牌之间的关系(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车标与车辆品牌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不同品牌的车标,让学生理解车标所代表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
5. 制作个人车标设计(3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车标设计元素,自行设计一个个人车标,并解释设计理念和所代表的意义。
学生可以借助纸笔或电脑制作。
6. 学生展示和互评(20分钟)学生将自己设计好的个人车标展示给全班,其他同学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师在其中给予评价和指导。
7. 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车标的重要性和车标与车辆品牌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个人车标设计的创意性和符合设计原则的程度。
2. 学生对车标设计元素和品牌文化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展示和互评中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五、教学拓展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某些特殊车标的背后故事和设计理念,深入了解车标的世界。
2. 可以设计一个班级车标,代表整个班级的特色和文化。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兴趣引导和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车标的观察和分析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认识交通标志教案3篇
认识交通标志教案3篇认识交通标志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认识并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作用。
2.知道出行要按交通标志行走,要服从交警指挥,有初步的交通安全意识。
3.学习收集整理材料的`方法,通过交流分享主动获取新知识。
二、活动准备安全事例,幼儿搜集的交通标志记录单三、活动过程(一)、讲述交通事故案例导入:教师讲述交通事故你觉得为什么会发生车祸的呢?(幼儿交流讨论可能发生车祸的原因。
)师:发生车祸太可怕了。
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交通管理部门设计了很多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提醒大家要注意交通安全。
(二)、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信号1.分组交流2.集体分享。
师:请每组推荐一个代表来介绍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
3认识标志幼儿寻找设计目标师:小朋友,现在你就出去找找我们教室或者是幼儿园哪些地方需要标志(幼儿寻找,师可跟随指引)。
让幼儿在幼儿的各处找一找各种标志(三)、了解简单的交通指挥手势教师出示警察叔叔各种常见的交通指挥手势图片,让幼儿认识。
(四)游戏:我当交通指挥员认识交通标志教案篇2活动目标:1、认识并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作用。
2、知道出行要按交通标志行走,要服从交警指挥,有初步的交通安全意识。
3、学习收集整理材料的方法,通过交流分享主动获取新知识。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课件(各种交通标志)活动过程:一、讲述交通事故案例,导入教师讲述交通事故:问你觉得为什么会发生车祸的呢?(幼儿交流讨论可能发生车祸的原因。
)师:发生车祸太可怕了。
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交通管理部门设计了很多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提醒大家要注意交通安全。
二、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信号1、分组交流。
师:老师搜集了许多交通标志,现在请你们来看看这些标志,你在哪里看到过没有?大,考吧、幼,师,网表示什么意思?2、集体分享。
师:小朋友介绍的交通标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查一查师:小朋友说得都很好,看来小朋友已经认识不少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了,现在我再向你们介绍一下:交通标志一般分为几大类,常见的有指示标志、警示标志和警告标志,蓝底白线为指示标志3、认识标志。
法制安全教育课教案
法制安全教育课教案教育目标: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防流感的教育。
教育内容:家庭、学校、社会安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们将一起开始快乐而有紧张的学习生活,在开学之初,我们首先要提的就是安全,因为不论是国家还是家庭,都希望你们安全的生活和学习。
二、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1、学生讨论。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注意安全?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在楼道内做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行;劳动时,不挥舞劳动工具,以免误伤他人;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三、交流对流感的了解。
导语:最近有一种病毒在全世界肆虐,你知道这是什么病毒吗?(1)交流对流感的了解。
(2)说说如何预防这种病。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第一周法制安全教育课教案课题:遵守纪律,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教学目标1.小学生应该自觉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2.懂得自觉遵守法律,维护公共安全.3懂得自觉爱护文物。
教学重点1.小学生应该自觉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2.怎样做到自觉遵守法律,维护公共安全,保护文物。
教学过程摘要一、谈话导入二、学习新课1.表演小品《不能如此开玩笑》。
讨论:在学校,我们应该怎样遵守纪律。
2.读〈〈都是鞭炮惹的祸〉〉,谈谈鞭炮的危害。
3.保护公共安全,法律有那些规定,我们如何遵守?4.损坏文物是一种违法行为。
三、课内实践指导1.明辨身边是非2.完成课后练习作业布置手抄报——“遵纪守法做文明公民”第二周法制安全教育课教案课题:用火安全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高中物理标准化教案
高中物理标准化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力的概念,并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力;
2. 掌握牛顿三大运动定律,能够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理解运动中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4. 发展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
1. 力的概念及分类;
2.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
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时会加速,与受力大小和方向成正比;
4.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示意图、实验等方式引入力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方式;
2. 讲解力的分类,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示例练习;
3. 教授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
4. 进行练习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定律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5. 设计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并进行数据分析;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力、运动和牛顿定律之间的联系。
教学资源:
1. 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实验器材及材料;
3. 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工具。
评估方式:
1. 课堂随堂测试;
2. 实验报告评分;
3. 课后作业及练习评分。
拓展延伸:
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力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研究,探讨物体运动中其他因素的影响;
3. 制作力、运动和牛顿定律相关的展示材料,进行校园展示。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幼儿园关于标志的教案
幼儿园关于标志的教案教学背景幼儿园是幼儿普遍接受基础教育的地方。
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力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通过教学让幼儿对标志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从而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意识,是幼儿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教学,让幼儿了解标志的含义、种类和作用,并在学习中逐渐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实践标志的意识。
教学内容与流程教学内容1.标志的含义和种类。
2.标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标志对正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帮助。
教学流程导入(10分钟)老师身着警察服装,带进入幼儿园的大门,然后问:“我们的幼儿园为什么要写上这个标志呢?”老师在此过程中温馨地和孩子们互动,引导孩子们回顾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标志,进一步让孩子进行简短的讨论。
讲授(25分钟)1.老师先让孩子们看图案,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这些图案代表什么。
2.根据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老师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包括交通标志、商标、品牌标志、地图标志等。
3.分组讨论各种标志的含义和种类,并学习标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25分钟)1.老师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摆放一些标志卡片。
2.让孩子们自己寻找同一类标志,并分别描述标志。
3.扮演不同角色,回答老师的问题。
总结(5分钟)回顾本次教学所学内容,并强调标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效果反馈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和家长聊一聊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学习的成果。
此外,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结合教学任务下发反馈表,以期为今后更好的教学做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新课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我的设想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本文。在教学时我会播放有关的图片资料,设定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此文短小精悍,语言简炼,概括性很强,如果脱离具体的背景材料可能不太容易领悟,因此我会查找相关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在本文中有一些典型的细节描写,比如“对另外一人说来,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发人深省,可以让学生重点品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它们和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可以找一些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比较一下写法的不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剧还时时警告人们,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辙,引导学生讨论纳粹暴行(还可扩展至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人类的戕害,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这则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从自己特别是周围参观者所见所感出发,与同类题材的新闻从各方面来说有很大的不同。学习这篇课文,主要应从写作手法和情感方面以及背后的意义入手,从中体会这则新闻有别于其他新闻的独特魅力。然后,通过阅读与探索,体会文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主题。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这首诗的作者,生于布拉格的巴维尔弗里德曼,在21岁时,他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我相信大家对奥斯维辛这个词都并不陌生(写下“奥斯维辛”四字))两年之后,他被毒气室夺去了生命。
3、高一学生在情感、价值等各方面,相对来说都比以前成熟,感知能力也不断加强,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只是认知能力还不够,关注度也可能不足,需要教师引导挖掘新闻中更具深度的东西。
[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我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会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
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了解完集中营的背景之后,我想每一位同学的心情都是沉重的,可是,我们唯有正视历史,才能铭记历史。现在,我想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尝试着为本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每一层的主要内容,我们在上一课中已经学习了新闻的结构,还记得新闻的五个结构吗?是哪五个呢?非常好,现在就请大家从课文中感受那段沉重的历史,看看罗森塔尔展示给我们的奥斯维辛是什么样子的。
参观的顺序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快速找出(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长廊、绞刑架)
(注:“过程”与“感受”这两部分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在讲“过程”这部分时,会将过程列出,讲“感受”这部分时,再补出后面具体的感受,如下)
(三)参观感受
最初沉重
看见毒气室特别恐怖,终生难忘
看见焚尸炉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师:列宁曾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周恩来也说过:“可以原谅,但是不能忘记。”可是,现在的奥斯维辛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生:阳光明媚……(文中很明显,应该很容易找出)
(这里请学生齐声朗读并分小组讨论:为什么作者会用“居然”这个词?)
提示:参观者想象中的奥斯维辛应该是怎样的?(恐怖,令人毛骨悚然)
六、课后作业:
1、找出你们认为的最精彩的细节Fra bibliotek写并加以分析2、思考本文有别于一般新闻的特殊性在哪里?
七、板书: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一、释题
二、 背景最初
三、整体感知毒气室
(一)划分段落焚尸炉
女牢房
(二)主要事件:参观集中营试验室
(三)参观感受长廊
绞刑架
最后
四、细品课文
居然铭记历史
五、作业
副板书内容:
我们找不到更多关于他的记录,年轻的巴维尔只是死亡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
1958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后的第14年,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来到此地进行访问并且写下一篇举世闻名的新闻,那就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释题
这个标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提示:使人好奇: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又要写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近奥斯维辛这段历史,这段不能触碰却又不得不铭记的历史,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一首小诗。
《蝴蝶》——来自奥斯维辛的诗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1、巴维尔
2、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束语
六、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名确,重点突出,师生互动较好,点评较好,板书设计较好,板书字较好,不足之处在于:声音不够洪亮,表情欠丰富;课件与板书不太符,还需要修改;启发性不足,需要再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做了很多思考,重新考虑了一些问题的提法与讲解,比如讲解女牢房时,可以同我们现在的宿舍环境对比,从身边出发,这样更能引起共鸣)
[教学目标]
1、认知与能力目标:在熟读课文基础上,找出本新闻所运用的各种手法,应有侧面描写、首尾呼应、细节描写,并陈述其各自作用;找出看似平实实则意味深长的句子,陈述其蕴含的深刻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分析新闻中作者的深沉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记住历史的惨痛教训,珍爱和平,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尊重人性,尊重生命。
他们一般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参观奥斯维辛的?(恐惧、哀伤)
可是他们到了奥斯维辛,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阳光明媚,一派祥和)
明确:景色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个曾经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有这样和平美好的景色,所以作者才会觉得可怕,才会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
[学情分析]
1、学生在本课的前一篇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中已经对新闻有了比较系统的学习和把握,所以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将不再重复这一主题,而是着重把握本文有别于一般新闻的特殊性,主要是结合新闻这一形式对文本进行探究。
2、对于奥斯维辛,学生可能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但对于集中营,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只是并不深入,所以本课会带领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看见女牢房惊惧万分,张大了嘴,想叫,但叫不出
看见试验室庆幸没有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
参观纪念长廊毛骨悚然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感到窒息
结束时(参观进行不下去)“够了”
(这里会进行具体分析与讲解以及展示图片,并简单提一下侧面描写,说明会放在后面艺术手法中具体讲解)
五、细品课文
(这一环节在第一课时中只讲一个问题,就是分析导语中蕴含的作者感情,其他的放在第二课时讲解)
(在这里给大家一些时间读课文以及思考,然后请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一)段落划分
明确:第一段:1—3段:导语,布热金卡的现状:祥和、安宁
第二段:4—5段:回忆奥斯维辛恐怖的过去
第三段:6—15段:主体部分,参观集中营的过程和感受
第四段:16段:结束语:现在的布热金卡一片祥和
(二)主要事件
师:好了,现在划分完层次,那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本则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就是主体部分,参观集中营)
(从这里引出下面所要讲的背景)
三、背景介绍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1944,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那个年代被太多的毁灭和死亡充斥,我们仿佛可以嗅到,那座人间地狱里散发着的腐臭气息,看到无数年幼年轻年老的人们写满恐惧的眼睛。就如巴维尔所写,蝴蝶不住在集中营,一切美好的事物在集中营都是会遭到毁灭的。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探究本新闻中各种手法的运用,如侧面描写、首尾呼应、细节描写等。
2、对文中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进行分析。
3、探讨本文有别于一般新闻的特殊性。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蕴含于文字中的深刻感情。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讲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电脑教学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讲背景、分段、主要事件及品味导入语,第二课时则讲细节描写及本新闻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