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微生物教学提纲.doc

合集下载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引言

•介绍环境微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

•引出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概述本课程的目标和结构

第一部分: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1.微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常见环境微生物的分类及特征

3.微生物鉴定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4.实践操作:微生物鉴定实验

第二部分:环境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1.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特性

3.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能量来源

4.实践操作:微生物生长实验

第三部分:环境微生物的生活史和遗传特征

1.微生物的繁殖和生活史

2.微生物的遗传特征和遗传物质

3.环境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

4.实践操作:微生物遗传实验

第四部分:环境微生物的功能和生态学

1.环境微生物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2.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调控

3.环境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和相互作用

4.实践操作:环境微生物的生态学实验

第五部分:环境微生物学应用与前沿研究

1.环境微生物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环境微生物学在美食生产中的应用

3.环境微生物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4.环境微生物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和趋势

结语

•总结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强调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和研究

以上是《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的大致内容安排,本课程将通过理论讲授、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欢迎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共同探索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的新知识和新发现。

第1章 微生物学讲义 武汉大学

第1章 微生物学讲义 武汉大学

1928 Griffith发现细菌转化;
19对29其F机le理m的ing研究发导现致青D霉N素A是;遗传物质的确证; 194外4 源Av遗er传y等物证质实导转入化各过种程细中胞D的N基A是因遗重传组信技息术的的载建体立;;
1953 Watson和Crick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
1970~1972 Arber、Smith和Nathans DNA限制性内切酶
的生物(living creatures)引起的;
1641年,明末医生吴又可也提出“戾气”学说;
1664年,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曾用原始的显微镜对 生长在皮革表面及蔷薇枯叶上的霉菌进行观察。
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 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首次 观察到了细菌。他没有上 过大学,是一个只会荷兰 语的小商人,但却在1680 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 会员。
“微生物学”试题库研制 与开发
利用电教手段通过多彩画 面展示显微世界
多媒体在微生物学教学中 应用的研究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 段,提高“微生物学”教
学水平
国家理科 基地创 建 名牌课程项目
“九五” 国家重 点科 技攻关项目
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 教学内容 和课程 体系
改革计划 武汉大学面向 21 世 纪教学内 容和课 程体
—— 日本学者尾形学在“家畜微生物学”(1977)

食品微生物学-教案

食品微生物学-教案

绪论

教学目标:了解食品微生物的研究对象及发展史以及食品微生物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前景,对食品微生物学整体有一个大致了解。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

(1)、微生物的特点

(2)、微生物的发展史

(3)、我国食品微生物工业的发展状况

教学方法:重点讲授

参考书目:

(1)、江汉湖主编:《食品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无锡轻工学院合编:《食品微生物学》,轻工出版社,1988;

(3)、张文治主编:《食品微生物学》,中国轻工出版社,1995 ;

(4)、武汉大学主编:《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第二版;

(5)、杨洁彬等编:《食品微生物学》,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第一节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一)、微生物和微生物学

1、什么是微生物

非细胞生物——病毒、噬菌体

生物原核生物

细胞生物低等动植物

真核生物真菌类

高等动植物原生动物

藻类低等藻类

高等藻类

以上除了高等动植物,高等藻类以外都属于微生物范畴也有人把原生动物和藻类排除在外。

微生物不是生物分类学中的名词,而是所有小生物的统称。

2、什么是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就是研究以上这些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

生理生化等特征以及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作用和与人类及其他生物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通过对各种微生物的研究,达到利用、控制改造它们、使其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二)、微生物的一般特点

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微生物大小往往以微米来计,仅有十分之一至几个微米,只能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结构简单,往往是一个单细胞结构,仅有细胞膜、细胞核等结构。

微生物学教学方案计划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方案计划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方案计划大纲

一、课程介绍

1.1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1.2学分:3学分

1.3授课对象:生物学专业本科生

1.4授课方式:理论课+实验课

二、教学目标

2.1理论课教学目标:

(1)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2)理解微生物的生命周期、遗传变异和代谢特点;

(3)掌握常见微生物的分类、形态和生理功能;

(4)能够分析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2实验课教学目标:

(1)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如培养和染色微生物;

(2)实现微生物的纯培养和鉴定;

(3)学习利用实验方法研究微生物生物学特性;

(4)锻炼科学实验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1)微生物学概述

(2)微生物的分类和形态特征

(3)微生物的生理特点

(4)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5)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6)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3.2实验课教学内容:

(1)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

(2)微生物鉴定技术

(3)微生物的生理功能研究方法

(4)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实验

(5)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实验

四、教学方法

4.1理论课教学方法:

(1)讲授与互动相结合:教师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

(2)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表和实验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1)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完成培养和鉴定微生物的实验。

(2)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3)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浙江大学浙大微生物笔记

浙江大学浙大微生物笔记

武汉大学微生物学讲义

微生物学教学组

(二00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生物学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

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

1.以现代观点审视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使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概念的提法、名词的解释和语言运用等都适合现代生物学迅速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优化的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体系。

2.在课堂教学中以“打开窗口”、“安装接口”的方法反映当代微生物学科的成就,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一定的“窗口”看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接口”看到目前学的基础知识与前沿的接轨,看到基础知识的延伸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最新信息,满足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3.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后复习、讨论及专题讲座相接合,并注意通过各种渠道保持与学生的联系,随时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三、教学学时分配和安排:

本课程讲授按每周4学时安排,全学时共54学时。

教学内容及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一、绪论(4)

二、纯培养和显微技术(3)

三、微生物类群与形态(10)

人体呼吸系统的微生物感染疾病(武汉大学研究生课件)

人体呼吸系统的微生物感染疾病(武汉大学研究生课件)
第二篇 微生物与人类疾病
第七章 人体呼吸系统的微生 物感染疾病
h
1
内容提示
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微生物感染疾病的特点
2.概述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类群
3.讨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性疾病的疾病 特征及危害
4.介绍链球菌、葡萄球菌、结核菌、肺炎球 菌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病机制、疾病症状及防 治原则
5.简要介绍病原真菌及其他病原体在呼吸道
1. 早期或急性感染90-95%与病毒感染相 关,多数感染是自限性的;
2. 病原体由唾液飞沫、呼吸、空气传播。 感染具传染性、季节性,有时会爆发流 行;
3. 病毒感染常出现鼻塞、咳嗽、流鼻涕、
打喷嚏、流泪、咽喉痛、头痛、全身肌
肉痛、发热、不适、斑疹等症状;
h
4
一.呼吸系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特点
4. 细菌感染或继发感染常使症状加重,导 致鼻炎、咽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气 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常见的化脓性 炎症,有时感染还会引起白喉、百日咳 等上呼吸道疾病和肺结核、军团菌病、 支原体肺炎等肺部疾病;
3. 疾病症状
1)形成假膜,常导致婴幼儿窒息死亡,是白喉早期死亡 原因之一。
2)全身性毒素(BT)中毒,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内脏出 血、神经麻痹。
3)临床上以心肌炎、软腭麻痹、声嘶、肾上腺功能障碍、
血压下降等症状为多见。 h

(生物科技行业)武汉大学微生物教学提纲

(生物科技行业)武汉大学微生物教学提纲
6、嗜压微生物
六、不可培养的微生物
第二节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一、互生
(一)微生物间的互生关系
(二)人体肠道正常菌群
二、共生
(一)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
(一)微生物和植物间的共生关系
(三)微生物与动物的共生关系
1.与昆虫的共生关系
2.与反刍动物的共生关系
三、寄生
(一)微生物间的寄生
(二)微生物与动植物
1)概念
2)细菌芽孢的特点
3)芽孢的形成与芽孢的萌发过程
4)芽孢的耐热机制
5)芽孢杆菌(Bacillus)芽孢形成的生理调控
6)伴孢晶体
7)细菌的其他休眠构造
6、糖被
1)概念
2)特点
7、鞭毛
1)概念
2)观察和判断细菌鞭毛的方法
3)鞭毛的结构及其运动机制
4)鞭毛推动细菌运动的特点
8、菌毛
9、性毛
二、放线菌
第三章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第一节真细菌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一)个体形态与排列
(二)大小
(三)细胞的结构
1、细胞壁
2、细胞质膜
3、细胞质和内含物
1)概念
2)贮藏物
3)磁小体
4)羧酶体
5)气泡
6)载色体
7)核糖体
8)质粒
4、核区(nuclear region or area)

微生物学理论大纲

微生物学理论大纲

《微生物学》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课程编号:132008

课程性质:基础必修课

学时:总学时36、理论课学时20、实验课学时16

学分:2

考核方式:考察

适用对象:中药专业

前修课程:生物化学

建议开课学期:第5学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微生物学》课程是中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原理、生态分布、遗传和变异、传染免疫、分类鉴定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初步掌握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知识以及今后利用微生物进行药物制剂的研究工作打下宽厚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微生物学的教学环节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方式授课,辅以辅导答疑和考试。同时开设实验课,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做到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并重,以保证教学质量。

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在自然界的分布与作用及与其他生物间的关系和在工、农、医、环保等方面的应用有较全面的认识;使学生学会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并在科学态度、试验技能、独立操作能力等方面获得训练和提高;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说明微生物在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与人类的密切联系。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1学时)

1. 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2.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3. 微生物学对人类的贡献

1、微生物培养与发酵

1、微生物培养与发酵
微生物培养与发酵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 陈秉全
课程介绍
•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在生物基本技能训练、化学基本技能训练基础上开设
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属于生物制药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 目的让学生在生物工业领域能有更广阔的就业选择。
• 2、课程教学目标

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工业微生物和发酵工艺,并重点掌握微
(二)微生物学的奠基
法国人巴斯德(Louis Pasteur) 德国人柯赫(Robert Koch)
(1822~1895)
( 1843~1910)
1.巴斯德
(1) 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化学家出生的巴斯德涉足微生物学是为了治疗“酒病”和 “蚕病” (2)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 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 2500年前发明酿 酱、醋,用曲治消化道疾病;
• 公元2世纪,张仲景:禁食病死兽类的肉和不洁食物;
• 公元前112年-212年间,华佗:“割腐肉以防传染”;

公元九世纪 痘浆法、痘衣法预防天花;

16世纪,古罗巴医生G.Fracastoro:疾病是由

肉眼看不见的生物(living creatures)引起的;
④ 酶工程 ⑤ 生物反应器工程
经济效益 大量产品 社会效益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一、引言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分类、生理特性、遗传和进化等内容。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微生物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熟悉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理解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3. 掌握常见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4. 了解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和代谢过程;

5. 理解微生物的遗传和进化;

6. 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7. 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

1. 微生物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1.1 微生物学的定义

1.2 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2. 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2.1 细菌的结构和功能

2.2 真菌的结构和功能

2.3 病毒的结构和功能

2.4 寄生虫的结构和功能

3. 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3.1 细菌的分类和特征

3.2 真菌的分类和特征

3.3 病毒的分类和特征

3.4 寄生虫的分类和特征

4.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和代谢

4.1 细菌的生理特性和代谢 4.2 真菌的生理特性和代谢 4.3 病毒的生理特性和代谢

4.4 寄生虫的生理特性和代谢

5. 微生物的遗传和进化

5.1 微生物的遗传特性

5.2 微生物的进化过程

5.3 微生物的基因工程应用

6. 微生物实验技术和方法

6.1 纯培养和鉴定方法

6.2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6.3 微生物的染色与观察技术

6.4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7. 微生物学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7.1 微生物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7.2 微生物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7.3 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笔记(武汉大学)3

微生物学笔记(武汉大学)3

微生物学笔记(武汉大学)3第七章1939年,Max Delbruck & Emory Ellis对噬菌体(E. coli / bacteriopage)生长特征的测定:1、用噬菌体的稀释液感染高浓度的宿主细胞;2、数分钟后,加入抗噬菌体的抗血清(中和未吸附的噬菌体);3、将上述混合物大量稀释,终止抗血清的作用和防止新释放的噬菌体感染其它细胞;4、保温培养并定期检测培养物中的噬菌体效价(对噬菌体含量进行计数);5、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的感染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病毒特征性的繁殖曲线; 有尾噬菌体:注射方式将噬菌体核酸注入细胞1)通过尾部刺突固着于细胞;2)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使细胞壁产生小孔;3)尾鞘收缩,核酸通过中空的尾管压入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胞外;λ噬菌体的的溶源性反应:1)早期基因表达,产生gpcII,gpcro及gpcIII,后者可防止宿主的裂解酶对gpcII的降解。2)gpcII的积累促使阻遏蛋白cI的表达3)阻遏蛋白cI的积累导致噬菌体基因转录的终止,形成原噬菌体。3) 早期表达的gpcro与cI的竞争最终确定λ噬菌体是进入溶源状态,还是进入裂解循环。4) ( gpcro表达得早,但与基因组的结合能力较cI弱)5)阻遏蛋白cI的同样可以抑制其它新侵入的λ噬菌体的表达,从而使溶源性细菌具有“免疫性”6)阻遏蛋白cI在一般情况下通过自身的转录激活保持低水平的表达,但有时种种原因转录水平下降,会偶尔导致溶源性噬菌体进入裂解循环(10-5~10 - 2)。7)外界因素如紫外线可引起宿主的染色体的破坏,宿主产生应急反应合成具有DNA重组活性的RecA蛋白,导致cI的被降解,噬菌体进入裂解循环。8)诱发裂解是检查是否存在溶原性细菌的有效方法第八章遗传型:是指生物所携带的全部遗传因子及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表型(表现型):具有一定遗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生长发育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等生物学特征的总和。表型饰变:同样遗传型的生物,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表型,但这种表型的差异只与环境有关,表现为暂时性和不可遗传性,并且表现为全部个体的行为!遗传型变异(基因变异、基因突变):由于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导致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生物特性改变,与表型的饰变相比,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而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的频率一般很低,所以这种变异也常常表现为群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生命周期、代谢和影响的学科。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功能。

2. 了解和掌握环境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3. 了解环境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如生物降解、生物修复和生物控制等。

4. 了解环境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

1. 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

- 环境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规律

- 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2. 环境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

- 环境中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功能特征

- 环境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和环境影响

3. 环境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技术

- 分离环境微生物的常用方法

- 微生物菌种鉴定的常见技术

- 分析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方法

4. 环境微生物与环境修复

- 微生物的生物降解和污染物去除

- 微生物修复技术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 微生物与植物的协同修复技术

5. 环境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和工业生产

- 环境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

-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生物能源生产中的应用

- 环境微生物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以课堂讲授的形式,介绍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微生物学教学参考书.doc

微生物学教学参考书.doc

微生物学教学参考书

教材:

1、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第二版)。出版社,2003,7.

2、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出版社,1999,6.

教参:

1、陈华癸等编著。土壤微生物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2、(英)P.科勒德著,王尤华、高小琪译。微生物学的。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3、俞大绂、李季伦主编.微生物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4、陈华癸、樊庆笙主编。微生物学(修定第四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5、(德国)著,陆卫平、周德庆、郭杰炎等译.普通微生物学.上海:出版社,1990

6、卫杨保编.微生物生理学。北京:出版社,1989

7、陈文新主编.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9

8、徐孝华主编。普通微生物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9、武汉大学,生物系微生物教研室编。微生物学(第二版).北京:出版社,1987

10、周德庆著.微生物学教程。北京:出版社,1993

11、杨颐康主编。微生物学。北京:出版社,1986

12、颜方贵主编。发酵微生物学.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13、张洪渊主编。生化教程.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14、樊庆笙主编。固氮微生物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15、樊庆笙、陈华癸主编.微生物学进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16、.柏内特著,刘锡进,白金铠等译。真菌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17、郑善良等编著.微生物学基础.北京:化学出版社,1992

18.无锡轻学院、华南学院等合编.微生物学。北京:轻出版社,1980

【精品】武汉大学微生物讲义

【精品】武汉大学微生物讲义

微生物学教学组

(二00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生物学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

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

1.以现代观点审视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使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概念的提法、名词的解释和语言运用等都适合现代生物学迅速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优化的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体系。

2.在课堂教学中以“打开窗口"、“安装接口"的方法反映当代微生物学科的成就,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一定的“窗口”看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接口”看到目前学的基础知识与前沿的接轨,看到基础知识的延伸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最新信息,满足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3.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后复习、讨论及专题讲座相接合,并注意通过各种渠道保持与学生的联系,随时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三、教学学时分配和安排:

本课程讲授按每周4学时安排,全学时共54学时。

教学内容及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一、绪论(4)

二、纯培养和显微技术(3)

三、微生物类群与形态(10)

四、微生物的营养(3)

食品微生物学教程

食品微生物学教程

例:大肠埃希氏杆菌
命名—2
Escherichia coli (Migula)Castellani et Chalmers 1919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Rosenbach 1884
◆当泛指某一属微生物,而不特指该属中某一种(或未
定种名)时,可在属名后加sp.或ssp.(分别代表species 缩写的单数和复数形式) 例如:Saccharomyces sp. 表示酵母菌属中的一个种。
★任何有其它生物生存的环境中,都能找到微生 物。而在其它生物不可能生存的极端环境中也有 微生物存在。
五、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一)、微生物的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每一分类单位之后可有亚门、亚纲、亚目、亚科...
以啤酒酵母为例,它在分类学上的地位是:
界(Kindom):真菌界 门(Phyllum):真菌门 纲(Class):子囊菌纲 目(Order):内孢霉目
命名—3 ◆菌株名称——在种名后面自行加上数字、地名或符号等,如: Bacillus subtilis AS1.389 AS=Academia Sinica
Bacillus subtilis BF7658 BF=北纺
丙酮丁醇梭菌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ATCC824
为种内的再分类。

教案10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

教案10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
污染物细胞构成物cchhoonnppss等矿物元素维生素等能源化学能污染物等光能受氢体oo22co22so4422no33合成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体能能分解热能分解产物有机体分解内源呼吸生物不可降解残留物生物不可降解残留物随水排出生物污泥co22hh22oonh44no22no33so4422po4433hh22nn22hh22ssch44乙醇有机酸硫醇等简单化合物有机污染物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转化途径一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2有机物的好氧生物分解1
一、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4) 污水中有机物生物分解性评价
污水中的有机物并不都是易于降解的,常常用BOD5/CODCr和 BOD5/TOC(DOC)的比值表示污水的可生化性。
BOD5/CODCr >0.4~0.6 (0.2, 0.4)
BOD5/TOC(DOC) >1.2 (0.3,1.2)
可生化性 好 较难
(1)有机物的氧化
一般可表示:细菌C5H7NO2;真菌C10H17NO6 ;藻类C5H8NO2;原生动物C7H14NO3
1 1 1 CxHyOz ( x y z )O2 xCO2 yH 2O 能量 4 2 2
ny n z 5)O 2 4 2 1 C5 H 7 NO2 +(nx-5)CO2 + ( ny 4)H 2O 能量 2 n(CxHyOz ) NH 3 (n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常用的基因工程宿主
第五节 基因工程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一、PCR的原理和应用
1. 原理
2. PCR技术的关键酶------DNA聚合酶
思 考 题:
1、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其中哪些需涉及到微生物的参与?
2、为什么说微生物学不仅为基因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提供了操作技术?
第10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一、毒粒的形态结构
1.病毒的大小和形状
2.毒粒的壳体结构
3.病毒的包膜结构
4.毒粒的结构类型
二、毒粒的化学组成
1.病毒的核酸
2、病毒的蛋白质
3、病毒的其它成分
第三节 病毒的复制
一、病毒的复制周期
1、一步生长曲线(one step growth curve)
2.隐蔽期(eclipse period)
3.病毒的复制周期
1)概念
2)细菌芽孢的特点
3)芽孢的形成与芽孢的萌发过程
4)芽孢的耐热机制
5)芽孢杆菌(Bacillus)芽孢形成的生理调控
6)伴孢晶体
7)细菌的其他休眠构造
6、糖被
1)概念
2)特点
7、鞭毛
1)概念
2)观察和判断细菌鞭毛的方法
3)鞭毛的结构及其运动机制
4)鞭毛推动细菌运动的特点
8、菌毛
9、性毛
二、放线菌
2、微生物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个体微小,通常只能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试列举在显微观察(光镜和电镜)中通过改变样品的反差以改善观察效果的技术及方法。
3、试利用表格形式对各类显微镜在原理、样品制备和观察方面的异、同进行概括、比较。
4、试找到一篇使用微生物照片的文献,分析该文为什么要使用微生物照片,采用的是何种显微观察技术?依你之见,该文作者的这张照片还可以用哪些技术获得?
(一)概念
(二)形态与结构
1、营养菌丝
2、气生菌丝
3、孢子丝
(三)生长与繁殖
(四)菌落形态
(五)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一)立克次氏体
1、概念:
2、特性
(二)支原体
1、概念
2、特性
(三)衣原体
1、概念
2、特性
四、粘细菌(myxobacteria)
(一)概念
(二)生活史
1、营养细胞
第11章 微生物的生态
第一节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一、 空气中的微生物
二、 水体中的微生物
1.江河水
2.海水
3.水体的富营养化作用和"水花"、"赤潮"
三、土壤中的微生物
四、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1.微生物引起的工业产品的霉腐
2.食品、农副产品上的微生物
五、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
1、 嗜热微生物
2、 嗜冷微生物
第二章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一、无菌技术
1.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
2.接种操作
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1.稀释倒平板法
2.涂布平板法
3.平板划线法
4.厌氧微生物的分离
三、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四、单细胞(孢子)分离
五、选择培养分离
1.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
2.富集培养
六、二元培养物
3. 同裂酶
4. 同尾酶
二、DNA连接酶(DNA ligase)
三、其它
第三节 微生物与克隆载体
一、质粒克隆载体
二、λ噬菌体克隆载体
三、柯斯质粒载体
四、M13噬菌体载体
五、噬菌粒载体
六、真核生物的克隆载体
1. 酵母质粒载体
2.真核生物病毒载体
七、 人工染色体
第四节 微生物作为克隆载体的宿主
一、 宿主的基本要求与性质
第六节 真核微生物的遗传学特性(自学)
第七节 微生物育种(自学)
第八节 菌种保藏
一、菌种的衰退与复壮
二、防止衰退的措施
三、菌种保藏
思 考 题:
1、 如果二个不同营养缺陷标记(a - b - c + d + 和 a + b + c - d - )的菌株经混合后能产生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的原养型重组菌株,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决定该遗传转移过程是转化、转导还是接合?
一、形态学特征
二、生理生化特征
三、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
1. DNA的碱基组成(G+Cmol%)
2. 核酸的分子杂交
3.电子杂交
四、其它
第四节 伯杰氏手册
思考题
1、为什么能用生物大分子作为衡量生物进化的标尺?有哪些选用原则?建立16 S r RNA系统发育树的意义何在?
2、为什么在现代微生物分类中,任何能稳定地反映微生物种类特征的资料,都有分类学意义,都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你知道有哪些项目已被用于细菌学分类和鉴定?
三、 寄生
(一) 微生物间的寄生
(二) 微生物与动植物
四、 拮抗
五、转座的遗传学效应(自学)
第四节 基因突变及修复
一、 基因突变的特点
1、特点
2、实验证据
二、几种常见的微生物突变类型
三、诱变剂与致癌物质--Ames试验
第五节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一、细菌的接合作用(conjugation)
1.实验证据
2.机制
二、细菌的转导(transduction)
1.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
2、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nutritional types)
1.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自养型)
2.光能有机异养型(光能异养型)
3.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自养型)
4.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
5.营养缺陷型
第二节培养基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2、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
3. 物理化学条件适宜
1)pH
2)水活度
3)氧化还原电位
4. 经济节约
5. 精心设计、试验比较
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1、按成份不同划分
1)天然培养基
2)合成培养基
(三) 过滤作用
(四)高渗作用、干燥、超声波等
思考题: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高等动植物的有哪些异同?其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期,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第七章 病毒
第一节 概述
一、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二、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1、特点
2、定义
三、病毒的宿主范围
四、病毒的培养和纯化
1、病毒的培养
2. 病毒纯化
第二节 毒粒的性质
第一节 进化的测量指征
一、进化指征的选择
1. 生物大分子作为进化标尺依据
2. 作为进化标尺的生物大分子的选择原则
二、RNA作为进化的指征
三、rRNA和系统发育树
1.rRNA的顺序和进化
2.特征序列或序列印记
3.系统发育树
第二节 细菌分类
一、分类单元及其等级
二、微生物的命名
第三节、细菌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二、病毒感染的起始
1.吸附
2.侵入
3.脱壳
三、病毒大分子的合成
四、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第四节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
一、概念
二、温和噬菌体的溶源性反应。
思 考 题
试结合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病毒的特点,并与细菌进行比较。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 DNA作为遗传物质
二、 RNA作为遗传物质
三、 朊病毒的发现与思考
2、 自然遗传转化与人工转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它们转化质粒的成功率有如此大的差别?
第9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第一节 基因工程概述
一、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二、 基因工程的发展历史
二、微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关系
第二节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工具酶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 命名与分类
2.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1. 普通光学显微镜
2.暗视野显微镜
3.相差显微镜
4.荧光显微镜
5.透射电子显微镜
6.扫描电子显微镜
7. 扫描隧道显微镜
二,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略)
思考题:
1、为什么说Koch等建立的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学建立与发展的基石?一般可用哪些方法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
第二节 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一、概念:
二、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三、微生物基因组结构的特点:
1、原核生物(细菌、古生菌)的基因组
2、真核微生物(啤酒酵母)的基因组
第三节 质粒和转座因子
一、质粒的分子结构
1、结构
2、质粒的检测
二、质粒的主要类型
三、质粒的不亲和性(自学)
四、转座因子的类型和分子结构(自学)
2、子实体
五、蛭弧菌(Bdellovibrio)
(一)概念
(二)特点
(三)寄生方式
六、蓝细菌(Cyanobacteria)
(一)概念
(二)特点
第二节古生菌
一、概念的提出
二、细胞形态
三、细胞结构
(一)细胞壁
(二)细胞膜
(三)细胞质和内含物
(四)细胞核
第三节真核微生物
一、霉菌
(一)概念
(二)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章 绪论
一、武汉大学“微生物学” 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本学期的教学安排
三、微生物与我们
四、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
(一)微生物的发现
(二)微生物学的奠基
1.巴斯德
2.柯赫
(三)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四)20世纪的微生物学
(五)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微生物是生物学基本理论研究中的理想实验对象
2.局限性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三、细菌的遗传转化(genetic transformation)
1. 自然遗传转化(简称自然转化)
2.人工转化
四、基因定位和基因组测序
1.中断杂交(interrupted mating)技术
2.基因连锁
3.遗传图谱
4.基因组测序
5.基因组序列的注释和意义
第一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一、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
1、培养平板计数法
2、膜过滤法
3、The most probable number method(液体稀释法)
4、显微镜直接计数
二、以生物量为指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
1、比浊法
2、重量法
3. 生理指标法
第二节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一、生长曲线
二、同步培养
2、根据物理状态划分
1)固体培养基
2)半固体培养基
3)液体培养基
3、按用途划分
1)基础培养基
2)完全培养基
3)加富培养基和富集培养
4)鉴别培养基
5)选择培养基
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一、扩散
二、促进扩散
三、主动运输
1.初级主动运输
2.次级主动运输
3.基团转位
4.Na+,K+-ATP酶系统
百度文库四、膜泡运输
3.光合磷酸化
1)环式光合磷酸化
2)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3)嗜盐菌紫膜的光合作用
第三节耗能代谢(自学)
第四节微生物代谢的调节(自学)
第五节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一.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二.次级代谢的调节(自学)
思考题:
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产生ATP和还原力的方式与特点。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思考题:
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式的特点。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第一节代谢概论
第二节微生物产能代谢
一、生物氧化
二、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1.发酵
2.呼吸作用
(1)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三.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1.氨的氧化
2.硫的氧化
3.铁的氧化
4.氢的氧化
四.能量转换
1.底物水平磷酸化
2.氧化磷酸化
三. 连续培养
1. 恒浊连续培养
2. 恒化连续培养
第三节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一、控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一)消毒剂(Disinfectant)和防腐剂(Antisepsis)
(二) 抗代谢物
(三)抗生素
1、概念
2、作用机制
3、抗药性的产生
二、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
(一)温度
1. 干热灭菌
2、湿热灭菌
(二) 辐射作用
(三)形态结构
1、菌丝
2、菌丝的特化
3、细胞结构
(四)菌落
(五)霉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
1、繁殖方式
2、生活史
二、酵母菌
(一)概念
(二)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
(三)形态结构
1、个体形态
2、细胞结构
(四)菌落特征
(五)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1、无性繁殖
2、有性繁殖
3、生活史
思考题:
1、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2.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贡献
3.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五)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
(六)21世纪微生物学展望
五、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
思考题:
1. 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我们的朋友?
2. 为什么微生物能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
3. 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第三章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第一节真细菌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一)个体形态与排列
(二)大小
(三)细胞的结构
1、细胞壁
2、细胞质膜
3、细胞质和内含物
1)概念
2)贮藏物
3)磁小体
4)羧酶体
5)气泡
6)载色体
7)核糖体
8)质粒
4、核区(nuclear region or area)
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
3、 嗜酸微生物
4、 嗜碱微生物
5、 嗜盐微生物
6、嗜压微生物
六、不可培养的微生物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一、 互生
(一) 微生物间的互生关系
(二) 人体肠道正常菌群
二、共生
(一)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
(一) 微生物和植物间的共生关系
(三) 微生物与动物的共生关系
1. 与昆虫的共生关系
2. 与反刍动物的共生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