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届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附解析
届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附解析2017届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附解析新人教版)导语;为了帮助同学们化学考试考出好成绩,下面是店铺收集的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看看。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生活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衣服晾干B. 雪糕融化C. 轮胎爆裂D. 牛奶变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衣服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雪糕融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轮胎爆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牛奶变酸的过程中有显酸性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A. 单质B. 原子C. 离子D. 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物质的元素组成;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分析:可以根据人们的习惯说法和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这四种用品中,不只含有氟,钙,碘,硒,铁,还有其他的元素,而单质的意思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A 选项错误.同时也不能说含有这些原子或元素,否则微观宏观的意思混淆,所以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元素组成问题.3.(1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 冰水混合物B. 洁净的空气C. 二氧化碳D. 铝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冰是水的固体,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D、铝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B.点评:洁净的空气是指不含有污染物的空气,例如不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空气是洁净的空气,仍然属于混合物.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故A不符合题意;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结构示意图,故B不符合题意;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故C不符合题意;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结构示意图,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北京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 氮气B. 二氧化硫C. 一氧化碳D. 可吸入颗粒物考点: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专题:生活实际型.分析:根据污染指数项目所包括的内容进行分析就可做好此题.解答:解: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氮气不属于污染指数项目.故选A点评:本题从世界瞩目的“绿色奥运”入手,考查社会关心的问题,具有很好的现实性.6.(1分)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氧气可用于化工生产B. 氧气可用于炼钢工业C. 液态氧用作宇航飞行器发动机的燃料D. 氧气可用于气焊、气割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 A、氧气可以用于化工生产;B、根据氧气支持燃烧的特点分析;C、根据氧气不燃烧的特点分析;D、根据氧气支持燃烧的特点分析.解答:解:A、化工生产中氧气做氧化剂,故A正确;B、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用于钢铁工业,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故B正确;C、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C错误;D、氧炔焰的温度很高,可以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故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紧紧围绕氧气的性质之一能支持燃烧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7.(1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不能伸入试管内;B、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正确方法分析,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正确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取下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要靠向手心,瓶口紧贴试管口;D、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分析,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轻轻扇着闻,不能直接将鼻子凑到瓶口闻.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不能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图中没有酒精灯外焰加热,液体量超过了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按在了短柄上,因此图中操作错误;C、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要靠向手心,瓶口紧贴试管口,因此图中操作正确;D、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轻轻扇着闻,不能直接将鼻子凑到瓶口闻,因此图中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1分)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铝+氧气氧化铝B. 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C. 氢气+氧气水D.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解答:解:A、铝+氧气氧化铝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铝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错误;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甲烷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正确;C、氢气+氧气水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错误;D、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红磷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9.(1分)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A. 不放出氧气B. 放出氧气的速率慢C. 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D. 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速率慢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考虑本题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只能改变反应速度.解答:解: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物的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催化剂其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物的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10.(1分)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磷立即燃烧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 A、在通常情况下,红磷不能燃烧;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红磷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解答:解: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不能燃烧,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不能产生蓝紫色火焰,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正确;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不能产生气体,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现象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火焰颜色等方面的内容.11.(1分)(2006•河南)在加压条件下,25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A. 分子的质量很小B. 分子由原子构成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解答:解:25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并且间隔较大.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内容.12.(1分)(2011•北京)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 质子数B. 中子数C. 电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概念关系型.分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解答:解: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较易.二、(填空题,共15分)13.(3分)我们生活的世界由丰富多彩的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请你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种物质:铁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合理即可);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合理即可);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合理即可).故答案为:铁;氧气;氯化钠(合理即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 —39 O —16 I —127第Ⅰ卷 选择题(10分)一、以下转变中属于物理转变的是( )A 、食物腐臭B 、煤气燃烧C 、美酒飘香D 、铁锅生锈二、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且能充入食物袋里防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A 、2OB 、2NC 、2COD 、2H O3、十一届全运会大山东济南举行,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之前常在手上搓一种白色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镁、氧化镁等物质。
这捉白色粉末属于( )A 、纯净物B 、化合物C 、氧化物D 、混合物4、以下实验操作不正确的选项是( )A 、熄灭酒精灯B 、闻气味C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 、滴加试液五、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分子大,原子小B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C 、分子能组成物质,原子不能D 、化学转变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六、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份,依据图中的信息取得解决的以下熟悉错误..的是( ) 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B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柴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 、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所瓶中猛烈燃烧D 、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气体八、以下辨别氧气、空气、氮气的方式中最简便易行的是( )A、闻气味B、用燃着的木条C、用带火星的木条D、用澄清的石灰水九、建设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以下方法中,你以为不可行的是()A、利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SO污染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燃烧D、利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210、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下类推正确的选项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能够组成纯净物,那么不同种元素也能够组成纯净物B、原子和分子均是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化学转变中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分子也不能再分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必然是氧化物D、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必然没有正化合价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1一、(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3个铁原子_________,水分子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科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内容:绪言至第四单元)一.选择题:BCCAC DDADB CCDD二.填空题:15. 10 立即用清水洗干净 石棉网 用水润湿 ①⑤②④③16. 氧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具有可燃性 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发生爆炸或燃烧17.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隙18. 防止反应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炸裂集气瓶底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减少污染19. Cl ━ 2Fe 3OH ━ P +52O 5 Mg 2╋ 2个硫酸根离子 三.20.(1) 吸附 b(2) 玻璃棒 漏斗(3) 氢气 + 氧气 水 ; 水 氢气 + 氧气(4)21.(1) 10 非金属元素 (2) 2 电子层(3) 最外层电子 +4 Al 2S 3 (4) 四.22.(1)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2) 量筒 集气瓶 锥形瓶 adgh 装置气密性检查(3)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d 或f 向上排空气法(4) b a23.(1)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2) 1∕10(3)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催化作用不明显二氧化锰 点燃 2 8 8 2+20 氢氧燃 料电池 水的净 化装置 宇航员 生活用水 生活污水及 人体排泄物 加热 通电 二氧化锰 加热(4) 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5) 不是(6) 该反应速率太小,不便于收集 分离液态空气法 五.24. 7∶10∶5 174 48.3%25. 解:(1)CaC 6H 10O 6•5H 2O 中m(Ca)∶m(C)∶m(H)∶m(O)=40∶(12×6)∶(1×20)∶(16×11)=10∶18∶5∶44(2)设该缺钙病人每天至少需喝牛奶的体积为X ,CaC 6H 10O 6•5H 2O 中Ca 的质量分数为:40100%401261101665(1216)=⨯+⨯+⨯+⨯+⨯⨯+ 13%≈X ×0.104g /100mL =0.2g ×20×13%X =500mL答:每天至少需喝500毫升牛奶。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2017年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导语:很快就要迎来期中考试了,不知道大家复习的如何,下面是店铺收集的初三化学期中考试卷,需要的同学们可以看看。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中国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生产基地已在天津建设。
下图为“长征五号”火箭的模型,若该火箭燃料燃烧只有水生成,则应选用的燃料为( )A. 氢气B. 甲烷C. 汽油D. 乙醇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蜡熔化B. 纸张燃烧C. 冰雪融化D. 瓷碗破碎3. 据报道,“第三代”瓷珠圆珠笔问世。
该圆珠笔的球珠由氧化锆陶瓷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的应用使球珠的耐腐蚀、耐磨性得到了提高,从而填补了国内空白。
氧化锆的化学式为,在氧化锆中锆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B. +3C. +4D. +54. 北京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为丙烷(),则丙烷属于( )A. 混合物B. 化合物C. 氧化物D. 单质5. 下表所示的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其中呈酸性的是( )6.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 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 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气体D.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 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氯原子带有7个单位的负电荷B.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C. 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9.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D. 溶液中的溶剂只能为水10.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C.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有4种分子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3.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4.“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 .烧制瓷器D .冶炼生铁5.“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 2O 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 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B .+2C .+3D .+46.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加热立即收集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 .结束时停止加热7.某纯净物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 B .该反应中2O 和2CO 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2O 和2H 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8.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然后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受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像(如图,a 为纯净的氯酸钾,b 为加入了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正确的是( )A .B .C.D.9.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10.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11.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A.①②属于同一种元素B.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C.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③D.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12.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13.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揭阳市揭西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揭阳市揭西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2019·南岗模拟)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 福尔马林浸泡鱿鱼B . 用明矾净水C . 品红在水中扩散D . 一次性餐盒降解2. (2分) (2019九上·禹州期中) 市售的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人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
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A . +5B . +1C . -1D . +73. (2分) (2019九上·金水月考)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于食品防腐.B . 清新、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C . 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D . NO2、CO2、SO2和粉尘都是空气污染物.4. (2分) (2016九上·宁都期末) 今年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 大力发展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B . 将农田生产的秸秆就地焚烧,增加肥效C . 增加植树造林面积和绿地面积D . 高炉炼铁的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大气中5. (2分) (2016九上·桂林期中) 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有大量的氧气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B . 过氧化氢能使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C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D . 该反应中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两种反应物,不属于分解反应6. (2分)(2018·巴中)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B C 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燃烧的条件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1.以下转变中,前者属于物理转变,后者属于化学转变的是( )A.瓷碗破碎 铁生锈B.木材燃烧 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C.汽油挥发 石蜡熔化D.CO 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空气液化2. 以下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B. 检查装置气密性C. 倾倒液体D. 加热液体 3. 以下各类反映的现象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柴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 、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所瓶中猛烈燃烧。
D 、红磷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4. 以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用意,图中“○”和“●”别离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5. 辨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经常使用.....的方式是A. 观看颜色B. 将燃着的木条别离伸入集气瓶中C. 别离测定它们的密度D. 将气体别离通入澄清石灰水中6. 依照依照以下微粒的结构示用意,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 B C D7. 国家卫生部紧急叫停含禁用药物“西布曲明”的减肥药物——“阳光塑身牌减肥胶囊”。
已知“西布曲明”的化学式为C17H26ClN ,以下有关“西布曲明”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西布曲明”是由C 、H 、Cl 、N 四种元素组成 B .“西布曲明”属于化合物 C .“西布曲明”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6个氢原子 D .“西布曲明”中C 、H 、Cl 、N 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7︰26︰1︰1八、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搜集氧气;⑤从水槽中掏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 )A.⑦②③①④⑤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9. 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k-39 Cl-35.5 Mn-55 C-12一、单项选择题(共12 小题,1-8 题每题1 分,9-12 题每题 2 分,共16 分)1. 下列现象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变化不同的是( )A. 西瓜榨成西瓜汁B.玉米酿制成酒精C.石蜡熔化成蜡油D. 铝块压制成铝箔2. 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蒸馏水B. 碘酒C. 可乐饮料D. 洁净的空气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5.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一种物质的是( )A. HB. N2 C . CO D. Cu6. 既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 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A. 木炭B. 硫磺C. 铁丝D. 红磷7. 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的原子序数为118. 许多人喜欢购买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等。
这里所说的铁、钙、硒指的是( )A. 单质B. 化合物C. 元素D. 原子9.2019 年11 月,白酒塑化剂风波再次引发食品安全领域的“地震”。
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8O4对人体血液系统会造成损害。
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2B. 塑化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3.8%C. 塑化剂由66 个原子构成D. 塑化剂是一种氧化物10. 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该物质( )A. 一定是单质B. 一定是纯净物C. 一定不是化合物D. 一定不是混合物11. 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7:8,则该氧化物中所含的氮元素化合价为( )A . +1B .+2 C.+4 D.+312. a 和b 为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a 为氯酸钾,b 为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A.B.C.D.2.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4.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D.H2O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6.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7.现有 18.6g NaOH 和 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 23:3,则原混合固体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A.9.2 g B.6.9 g C.4.6 g D.2.3 g8.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因为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过氧化氢溶液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10.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加热: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在天平上A B C DA.A B.B C.C D.D11.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可能是氧化物B.②可能是金属C.③一定是混合物D.④包含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物质12.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202137反应后质量/g15321未知A.物质Y一定是单质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D.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13.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
揭阳市揭西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揭阳市揭西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对各种材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用棉、麻等植物纤维纺纱织布B . 用钛和钛合金制成飞机、火箭的外壳C . 用砂子、石灰石和纯碱等为原料生产各种玻璃D . 用铝箔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2. (2分) (2018九上·宝坻月考)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 . 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不断增多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属于大气污染物。
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3. (2分) (2017九下·福州月考)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检验氧气B . 稀释浓硫酸C . 量筒读数D . 过滤操作4. (2分)(2018·河北模拟)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错误的是()A . 2OH-—2个氢氧根离子B . —钠离子C . —氯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D . N2—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5. (2分)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4NH3 + 3O2 点燃2X + 6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液氨属于混合物B . X的化学式为N2C . 液氨燃烧属于置换反应D . 氨气在常压下液化属于物理变化6. (2分)(2016·浦东模拟) 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B . 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 . 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D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7. (2分) (2017九上·苏州期末)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抗疟的有效成分,在1标准大气压、25℃时它是一种无色晶体,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1个青蒿素分子中有42个原子B .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37%C . 1标准大气压下青蒿素的熔点高于25℃D . 青蒿素中碳、氢二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8. (2分) (2017九上·开江月考) 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医学诺贝尔奖。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O、CO2B.H2O2、H2O、O2C.KOH、K2CO3、KNO3D.Fe2O3、FeCl3、Fe(OH)32、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 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
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c>b>a B.b>a>c C.a>c>b D.b>c>a3、现有一包由6.5g锌、5.6g铁、6.4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A.49.6g B.34.8g C.32.7g D.18.5g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Si B.Fe C.Al D.O6、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7、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Cl、KNO3、(NH4)2SO4B.H2SO4、HCl、AgNO3、Na2SO4C.KMnO4、CuCl2、Fe2(SO4)3、NaNO3D.K2SO4、NaCl、K2CO3、NaOH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本题共28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榨取果汁 B.矿石粉碎 C.煤炭燃烧 D.冰雪融化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糖水、白酒B.铁矿石、氧气C.冰水混合物、盐水 D.氮气、氧气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倾倒液体C.气体验满D.液体过滤4.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5.成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这里的“钙”是指()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6.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所得水纯度最高的是()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7.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已知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为()A.63 B.89 C.152 D.2158.下列关于NaNO2、Na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两个氧元素9.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A.①③④⑤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10.下列符号中只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的是()A.H B.H2O C.2H D.CO211.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A.镁+氧气氧化镁B.氢气+氯气氯化氢C.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D.锌+硫酸→硫酸锌+氢气1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3.如图是一个简易的净水器,从上面缓缓地注入滴有红墨水的水,净水器的下端流出的水变为无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炭能与红墨水反应,使之褪色B.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木炭多孔,可吸附红墨水分子D.该实验原理与过滤完全相同14.如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C.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二、填空题(5小题,本题共34分)15.请在横线上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1)2个钠原子;(2)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4)2个水分子;(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6)氧气;(7)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氯化钠(NaCl)的构成粒子是和.16.已知下图为氢、镁、氧、硫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x=,y=;(2)以上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是(填元素符号);(3)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4)以上四种元素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5)写出由以上元素形成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学式.17.近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其中过滤是将水中的除去,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若经过过滤操作后,所得液体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活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18.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电性,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分子总是在不断,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分子间有间隔,随着压强的增大,分子间的间隔.1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人体中骨骼的重要成分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羟基磷酸钙由种元素组成;一个羟基磷酸钙分子中有个氧原子.(2)二氧化碳、铁、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已知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请回答:(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变化Ⅰ表示的宏观事实是;变化Ⅱ表示的宏观事实是.三、综合能力题(2小题,本题共16分)20.下列基本实验操作均有错误,请你指出错误操作的后果:后果:(1)(2)(3)(4)(5).21.有A、B、C、D、E、F六种物质,加热暗紫色固体A,会产生一种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B;黑色固体C在B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银白色金属E放在盛有B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写出各物质的名称或符号:A B C D E F.四、实验题(2小题,本题共22分)22.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c、d(2)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若选用装置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4)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5)实验室常用固体锌粒和稀盐酸溶液反应来制取氢气.常温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本题共28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榨取果汁 B.矿石粉碎 C.煤炭燃烧 D.冰雪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榨取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糖水、白酒B.铁矿石、氧气C.冰水混合物、盐水 D.氮气、氧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糖水、白酒都是混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氧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盐水属于混合物;氮气、氧气都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解答】解:A、糖水、白酒都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铁矿石属于混合物,氧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C、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盐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D、氮气、氧气都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倾倒液体C.气体验满D.液体过滤【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分析】A、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气体验满的方法平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气体验满时,火柴应该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解答】解:A、铝锭难以压缩,不是铝原子之间没有间隔,而是说明铝原子之间的间隔较小.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说明汞原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问题.5.成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这里的“钙”是指()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分析】人体、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成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这里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所得水纯度最高的是()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考点】水的净化.【分析】根据净化水操作的原理及在净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操作后水的组成,判断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解答】解:A、沉淀可把水中固体沉降到水底,初步分离;故A不正确;B、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所得水还会含有可溶性杂质等;故B不正确;C、吸附可除去水中色素、有异味杂物、有毒杂质等,所得水仍含有钙、镁离子等矿物质;故C不正确;D、蒸馏,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故D正确.故选D.【点评】需要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的操作原理,才能正确掌握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这对解答此类问题尤其重要.7.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已知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为()A.63 B.89 C.152 D.215【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析】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由题意“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可知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解答】解: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由题意“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可知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3.故选A.【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8.下列关于NaNO2、Na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两个氧元素【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析】分析、判断物质通常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从物质的宏观组成方面考虑,二是从物质的微观构成方面考虑.【解答】解:A、NaNO2、NaO2、SO2三种物质中没有氧气.不正确.B、NaNO2、Na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正确.C、NaNO2、NaO2、SO2都不含有氧分子.不正确.D、NaNO2、NaO2、SO2、O2四种物质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两方面的内容.9.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A.①③④⑤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分析】给少量液体加热可以用试管,而且用试管时必须要用试管夹来加持试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且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解答】解:液体只有3mL,加热时只用试管即可;给试管加热需要用试管夹来加持试管,而且加热必不可少的是酒精灯;故所需要的仪器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而且要对一些知识要熟记.10.下列符号中只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的是()A.H B.H2O C.2H D.C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根据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观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它的元素符号表示这种物质,金属和固态的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解答.【解答】解:A、H是氢的元素符号,宏观表示氢元素,微观表示一个氢原子,故A错误;B、H2O是水的化学式,宏观表示水,表示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微观表示一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C、2H表示2个氢原子,只表示微观,不能表示宏观,故C正确;D、CO2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宏观表示二氧化碳,表示二氧化碳由碳、氧元素组成,微观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意义理解与掌握.11.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A.镁+氧气氧化镁B.氢气+氯气氯化氢C.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D.锌+硫酸→硫酸锌+氢气【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解答】解:A、两种物质镁和氧气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氧化镁,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不选;B、两种物质氢气和氯气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氯化氢,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不选;C、一种物质碳酸氢铵反应后生成三种物质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属于“一变多”的分解反应.故不选;D、两种物质锌和硫酸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硫酸锌和氢气,既不是“多变一”的化合也不是“一变多”的分解.故选.故选D.【点评】抓住两种反应的特点,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数“多变一”还是“一变多”对所以发生的反应进行类型判断.1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分析.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出浓厚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分析.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分析.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析.【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说生成二氧化碳这是结论不是现象,A不正确.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出浓厚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B不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C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不正确.故答案:C【点评】有些认识不注意辨别时容易被误判误记,比如本题中的几项错误认识,仅仅是一字之差或顺序颠倒造成的,学习中要注意这一点.13.如图是一个简易的净水器,从上面缓缓地注入滴有红墨水的水,净水器的下端流出的水变为无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炭能与红墨水反应,使之褪色B.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木炭多孔,可吸附红墨水分子D.该实验原理与过滤完全相同【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木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该变化是物理变化.【解答】解: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将水中有色物质吸附到自己的表面,因此流出的水变为无色,但木炭与有色物质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过滤则利用的是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不能透过滤纸,水和可溶性的物质能透过滤纸的特点,因此两者原理不相同.故选C.【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如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C.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在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由变化的微观图示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此说法正确.B、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此说法正确.C、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此说法不正确.D、由图示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也不发生改变,元素的种类同样没有发生变化.二、填空题(5小题,本题共34分)15.请在横线上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1)2个钠原子2Na;(2)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Mg2+;(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4)2个水分子2H2O;(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6)氧气O2;(7)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Fe;(8)氯化钠(NaCl)的构成粒子是Na+和Cl﹣.【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钠原子,就可表示为:2Na;(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镁离子可表示为:Mg2+;(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符号为:O;(4)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水分子可表示为2H2O;(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其符号为:N;(6)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O2;(7)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铁原子,其符号为:Fe;(8)氯化钠(NaCl)的构成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其符号分别为:Na+、Cl﹣;故答案为:(1)2Na;(2)Mg2+;(3)O;(4)2H2O;(5)N;(6)O2;(7)Fe;(8)Na+、Cl﹣;【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6.已知下图为氢、镁、氧、硫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x=12,y=6;(2)以上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是Mg(填元素符号);(3)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O2﹣;(4)以上四种元素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③和④(填序号);(5)写出由以上元素形成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学式SO2.【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明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以及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离子中,有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的简单分类,根据核外最外层电子数,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解答】解:(1)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x表示核电荷数,y表示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答案为:x=12,y=6.(2)根据元素的简单分类方法,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根据给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只有氢原子和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4个,但因为氢为非金属元素除外,所以答案为Mg.(3)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形成O2﹣,因些答案为:O2﹣.(4)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在同一族,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氢和钠最外层都是1个电子,但氢是非金属元素,化学性质与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别,属特例,而氧和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为6个,化学性质相似,所以答案为:③和④.(5)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答案:(1)12;6;(2)Mg;(3)O2﹣.(4)③和④.(5)SO2.【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知识点较多,并且题目难度不很大,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帮助,多注重一些规律的记忆和积累.17.近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其中过滤是将水中的不溶性的杂质除去,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若经过过滤操作后,所得液体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AC.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肥皂水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活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洗菜水浇花.【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分析】(1)根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并据过滤使用的仪器和注意事项解答;(2)根据硬水、软水的区别方法分析回答;(3)根据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回答.【解答】解:(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其中过滤是将水中不溶性的杂质除去,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可能是滤纸破了或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2)由于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可用肥皂水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降低水的硬度就是减少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可以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故填:肥皂水,煮沸;。
上册期中初三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A B C D实验内容空气中O2量测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检查气密性收集氧气水的作用通过量筒中水体积变化得出O2体积。
防止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降温,便于气密性检查。
排净空气,便于观察满。
A.A B.B C.C D.D2.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氧化物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3.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有关的实验是()A. B. C. D.4.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4B.+3C.+2D.+55.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6.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7.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D.H2O8.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9.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0.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B.C.D.11.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
揭阳市揭西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揭阳市揭西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6九上·滁州期中) 下列四幅漫画描述了生活和自然中的现象,其中一幅漫画所描述的物质变化类型与其他三幅不同,这幅漫画是()A . 饮料瓶变瘪B . 云的形成C . 燃放烟花D . 酒精蒸发2. (2分) 205年一些大城市雾霾天气仍然非常严重,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是空气中PM2.5含量的增加,PM2.5指的是()A . SO2B . 可吸入颗粒物C . NO2D . CO3.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 . 小苏打用作发酵粉B . 生石灰作干燥剂C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 . 洗涤剂用来溶解油脂4. (2分)(2017·蒙阴模拟)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C . 熟石灰与(NH4)2SO4混合研磨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 镁条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镁条表面有红色物质5. (2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木炭:产生绿色火焰B . 铁丝:发出耀眼的白光C . 镁带:火焰呈淡蓝色D . 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6. (2分) (2019九上·河东期中) 近期草地贪夜蛾虫害严重威胁我国玉米产区,农药甲维盐对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已知甲维盐的化学式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 甲维盐由56个碳原子、8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5个氧原子构成B . 甲维盐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20C . 甲维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 甲维盐由4种元素组成7. (2分) (2019九下·海伦月考)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B .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 . 生活中通过煮沸可将降低水的硬度D . 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8. (2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B . 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C . 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D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9. (2分) (2018九下·老河口月考)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 白酒B . 汽水C . 冰水混合D . 净化后的空气10. (2分) (2017九上·无锡月考)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人物B.化学之最①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张青莲②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拉瓦锡③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门捷列夫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②相对分子量最小的氧化物:H2O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C.物质鉴别所用的试剂D.物质的用途①硬水与软水:肥皂水②二氧化碳与氮气:澄清石灰水③水与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①氧气:炼铁、医疗急救②一氧化碳:炼钢③二氧化碳:灭火、气体肥料A . AB . BC . CD . D11. (2分) (2017九上·宜宾期中)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可以确定的是()A . 该微粒是原子B . 该微粒是离子C . 该微粒质子数为18D . 该微粒已达到稳定结构12. (2分) (2018九上·南山期中) 对下列各符号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 . 2H2:2个氢气分子B . 2Fe2+:2个铁离子C . N2:2个氮原子D . 2O2-:2个氧离子共带2个单位负电荷13. (2分)(2018·百色)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B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加入足量的铜粉C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加入稀盐酸D鉴别化肥KNO3和NH4Cl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A . AB . BC . CD . D14. (2分) (2018九上·德惠月考)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B . 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 .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D . 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二、填空题 (共8题;共16分)15. (1分) (2018九上·满洲里期末) 用数字或化学用语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科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本题共28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 B.矿石粉碎C.煤炭燃烧D.冰雪融化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糖水、白酒B.铁矿石、氧气C.冰水混合物、盐水D.氮气、氧气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倾倒液体 C.气体验满D.液体过滤4、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隔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5、成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这里描述的“钙”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6、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7、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对原子质量新值,已知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63 B.89 C.152 D.2158、下列关于NaN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2个氧原子9、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A.①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④⑥⑦10、下列符号中只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的是( )氧 ①A .HB .H 2OC .2HD .CO 211、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 A .镁 + 氧气 氧化镁 B .氢气 + 氯气 氯化氢 C .碳酸氢铵 氨气 + 二氧化碳 + 水 D .锌 + 硫酸 硫酸锌 +氢气 1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3、如图是一个简易的净水器,从上面缓缓地注入滴有红墨水的水,净水器的下端流出 的水变为无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炭能与红墨水反应,使之褪色 B .木炭多孔,可吸附红墨水分子 C .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D .该实验原理与过滤完全相同14、下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C .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二、填空题(5小题,本题共34分)15、(8分)请在横线上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1) 2个钠原子__________; (2) 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_________;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 (4) 2个水分子____________;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 (6)氧气________________; (7)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8)氯化钠(NaCl )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16、(6分)已知下图为氢、镁、氧、硫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点燃加热 光照(1)x=__________,y=__________;(2)以上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是(填元素符号);(3)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4)以上四种元素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5)写出由以上元素形成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17、(6分)近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其中过滤是将水中的除去,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经过过滤操作后,所得液体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____________ 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活常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8、(9分)(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_____电的_______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______电的_____________构成的。
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____________,电性____________,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 分子总是在不断____________,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________。
分子间有间隔,随着压强的增大,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______。
19、(5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人体中骨骼的重要成分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羟基磷酸钙由种元素组成;一个羟基磷酸钙分子中有个氧原子。
(2)二氧化碳、铁、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已知●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
变化I 变化II请回答:(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变化Ⅰ表示的宏观事实是 ;变化Ⅱ表示的宏观事实是三、综合能力题(2小题,本题共16分) 20、(10分)下列基本实验操作均有错误,请你指出错误操作的后果:后果:(1) (2) (3) (4) (5)21、(6分)有A 、B 、C 、D 、E 、F 六种物质,加热暗紫色固体A ,会产生一种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B ;黑色固体C 在B 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 ;银白色金属E 放在盛有B 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 ,并放出热量。
写出各物质的名称或符号:A _______ B C ______ D E F 四、实验题(2小题,本题共22分)22、(14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b ________、c、d(2)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 中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为一定条件降温Cbd,若选用装置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
(4)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常用固体锌粒和稀盐酸溶液反应来制取氢气。
常温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
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
23、(8分)现有两包黑色粉末,分别是铁粉和木炭粉,请设计两种实验方案进行鉴别。
密 封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科答题卷(考试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28分)。
请将正确选项序号填在表格中。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卷对应的横线上。
15.(8分)(1) 2Na (2) Mg 2+ (3) O (4) 2H 2O (5) N (6) O 2 (7) Fe (8) Na + Cl - 16.(6分)(1)x = 12 y = 6 (2) Mg (3) O 2-(4) ③④ (5) 二氧化硫(或SO 2)17.(6分)(1) 不溶性杂质 引流 AC (2) 肥皂水 加热煮沸(3) 用淘米水洗菜、浇花(或洗澡时尽量用淋浴,不用浸浴) 18.(9分)(1) 正 原子核 负 电子 相等 相反(2) 运动着 加快 变小19.(5分)(1) 4 26 (2) 铁 (3)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三、综合能力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0.(10分) (1) 酒精溢出容易着火 (2) 读数偏大 (3) 炸裂集气瓶 (4) 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5) 污染试剂或腐蚀桌面21.(6分)A 高锰酸钾 (KmnO 4) B 氧气 (O 2) C 木炭(C) D 二氧化碳 (CO 2) E 铁 (Fe) F 四氧化三铁(Fe 3O 4)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本题共22分)22.(14分) (1) a __酒精灯 _ b __试管__ c 锥形瓶 d 集气瓶 (2)(3)易于控制反应速度及试剂用量 (4)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5) B 或C E 或F 23. (8分)二氧化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