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古诗词三首意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背诵部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背诵部分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③篱落:篱笆。
④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
⑤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
深,深远。
⑥头:树枝头。
⑦未成阴: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未形成树阴。
阴,树叶茂盛浓密。
⑧急走:奔跑着、快追。
走,是跑的意思。
⑨无处:没有地方。
⑩寻:寻找。
『译文』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①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ng。
②梅子:果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
③肥:指果肉肥厚。
④麦花:小麦、大麦花。
⑤菜花:油菜花。
⑥日长:夏天已近,白天越来越长了。
⑦篱落:篱笆。
⑧惟有:只有。
⑨蛱蝶:蝴蝶的一种。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村居:词题。
③茅檐:茅屋的屋檐。
④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⑤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⑥翁媪:老翁、老妇。
⑦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⑧亡赖:同“无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
亡,通“无”,这里读wú。
⑨卧:趴。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的诗意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的诗意
1、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意: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描写的是自己的孤独以及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
《独坐敬亭山》描绘出诗人与敬亭山的寂寞孤独。
2、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意:《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该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
全诗描写了月色笼罩下的洞庭湖的宁静。
3、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诗意:《忆江南》本为隋唐时期词牌名,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描写了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
鲜红的江花。
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
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
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忆江南》读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与热爱.。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宋]翁卷蓝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不,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注解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耸立着天空的光辉。
川,平地。
③子规:杜鹃鸟。
④了:完结。
《四时田园杂兴①》[宋]范成大昼出耘田②夜绩麻③,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④供⑤耕织,也倚⑥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杂兴:各种胃口。
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③绩麻:把麻面团线。
④未解:不懂。
⑤可供:专门从事。
⑥傍:靠近。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①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②肥。
青箬笠③,蓝蓑衣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解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③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④蓑衣:用草或棕做成的防雨用具。
1、“词”这种体裁在教材第1课已经出现,教师应事先了解一下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是否会背诵一些词,对“词”有哪些了解。
对于古诗,学生通过几年的自学,已经掌控了一定的方法。
课前,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使学生查询作者翁卷、范成大、张志和三位诗人的生平、诗歌特色,诗的创作成就,以便协助学生精确地认知诗歌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准备挂图。
2、三首古诗词都就是描绘田园风光,内容肤浅,生字不多,应指导学生先自学,鼓励学生大二中想象,在头脑中把文字转变为画面,念中体悟,体会诗中意境。
教师可以重点指点《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可以对词的科学知识再稍加了解之后,认输使学生自学。
教学第一步,可让学生自读古诗词,对照诗词后的注释,想一想诗词中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再想想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理解,然后小组学习,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予以点拨后,再要求学生把诗词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使学生对诗词的意思有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指导学生反反复复背诵,进行想象。
这个环节可以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挑选自己讨厌的方式去自学,比如说有的小组可以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多样的想象,在头脑中构成画面,把想象至的景象用画笔描绘下来,图画不好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重点说道说道图画了什么景物,他们的色彩、形状、边线存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画。
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词三首》 最简单的翻译
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词三首》最简单的翻译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
译文: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这是一首送别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寒雨”指秋雨,“连、入”写出了寒雨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离别的暗淡气氛,展现了即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特点。
后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玉壶自比,表达了自己不会因为官场上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怀、坚强的性格和高风亮节。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的大意是:敌军溃逃,将士在严寒环境中奋勇追敌,一逃一追的故事情节,情景交融的手法,让读者自己想象战事的激烈,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精神的赞赏。
译文:没有月亮的晚上,大雁高飞,单于趁着黑夜逃跑。
想要率领轻骑兵追赶,纷飞的大雪堆满了弓刀。
本诗情景交融。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表现了战士奋勇杀敌爱国爱家的精神品格。
第一、二句,写敌军的溃退。
趁着漆黑寂静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
“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觉察了。
第三、四句,写我军准备追击的场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
最后一句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整理及诗歌赏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整理及诗歌赏析我会写:宿:住宿寄宿宿舍宿敌风餐露宿徐:徐徐徐步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篱: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志大才疏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人多手杂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稀粥稀饭蜻:蜻蜓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奸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剥:bō剥削bāo剥皮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篱(篱笆)离(离开)疏(疏远)蔬(蔬菜)蜻(蜻蜓)晴(晴朗)茅(茅屋)矛(矛盾)赖(依赖)懒(懒散)预习必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整理及诗歌赏析课后习题答案: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
1、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儿童们奔跑着,追寻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可是黄色蝴蝶飞入一片金灿灿的黄色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急”“追”这两个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无处寻”三个字让我们仿佛看见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形象。
场景:一个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眼看就要追上蝴蝶了,他不由得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可是蝴蝶扑闪着翅膀就飞进了黄灿灿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蜒飞蝶舞,以动衬静。
场景:夏天白天变长了,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农民们早出晚归,在田间辛勤地播种、锄草……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路上没有人经过。
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作者是宋代范成大。
全诗描写了农村人白天耘田、晚上绩麻,儿童学种瓜等场景,反映了农村紧张的劳动气氛和富有情趣的生活。
《稚子弄冰》作者宋代杨万里。
全诗通过对稚子脱冰、穿线、敲冰和冰块落地等情景的描写,写出了儿童生活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村晚》作者宋代雷震。
诗的前两句,作者把池塘、青山、落日融合起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农村晚景图,后两句写儿童横坐牛背上,吹短笛的景象,表现出牧童无忧无虑的生活,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2、《祖父的园子》作者萧红,原名张迺莹。
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在祖父园中戏玩耍,捉昆虫,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3、《月是故乡明》作者季羡林。
本文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故乡那温馨的夜晚,那恬淡的明月,童话般美妙的童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抒发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4、《梅花魂》作者是陈慧瑛。
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五件事,分别是:教“我”诗词、斥“我”污梅、无法回国、送“我”梅图、随“我”登船。
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5、《草船借箭》作者是元末文学家罗贯中。
课文写吴国周瑜十分嫉妒蜀国的诸葛亮的才干,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而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的故事。
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足智多谋的特点。
6、《景阳冈》选自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本文记叙了武松开怀畅饮后,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无所畏惧而又机敏的英雄气概。
7、《猴王出世》选自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英勇无畏、机智敏捷的特点8、《红楼春趣》选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渔歌子》。
WTT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不,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注释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川,平地。
③子规:杜鹃鸟。
④了:结束。
四时田园杂兴①[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②夜绩麻③,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④供⑤耕织,也傍⑥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杂兴:各种兴致。
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
⑥傍:靠近。
渔歌子[唐] 张志和西塞山①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②肥。
青箬笠③,绿蓑衣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③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④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同步练习题一、我能把字写好。
蚕桑昼耘塞鹭绩笠二、照样子,做一做吧!例:sàisāisè塞车(sāi) 边塞(sài) 茅塞顿开(sè) lù lǜ绿化( ) 碧绿( ) 绿林( ) 鸭绿江( )le liǎo好了( ) 行了( ) 对了( ) 了不起( )jiě xiè未解( ) 浑身解数( ) 解释( ) 解甲归田( )ɡònɡ ɡōnɡ供给( ) 供耕织( ) 提供( ) 供词( )三、比一比,再组词,烟()闭( ) 耕( ) 膀( ) 衷( ) 观( )咽( ) 闲( ) 耘( ) 傍( ) 蓑( ) 规( )塞( ) 须( ) 若( )赛( ) 烦( ) 箬( )四、默写《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独坐敬亭山①》[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悠闲的模样。
③厌:满足。
《望洞庭①》[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②,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眺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那个地点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那个地点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①》[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是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
原题下有词三首,那个地点是其中第一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独坐敬亭山》赏析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那个地点做过太守。
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刻了。
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味道,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加了孤寂之感。
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乐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孤寂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事实上,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看起来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域:看起来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排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动的厚云消逝之后感到专门的清幽安静。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
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孤寂。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同时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玩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古诗词三首(共51张PPT)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 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
银盘”,将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 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 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 的湖水、山色相称。
想象: 将洞庭湖想象成白银的盘子,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君山想象成小巧的青螺。在诗人的想 象中,洞庭山水成了一件完美的艺术 品,给人以莫大的视觉享受。
忆江南
江南好,
熟悉。
风景旧曾谙。
江边的花朵。
颜色鲜红胜
日出江花红胜火,过火焰。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一种植物,叶蓝
绿色,可提取青
能不忆江南?
蓝色染料。
翻译:
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 经是多么的熟悉。太阳从东方升起,阳 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 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 的火焰,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
“诗仙”“诗侠”“酒仙”等称呼,是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tínɡ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 鸟/高 飞 尽 ,
孤 云/独 去 闲 。
相 看/两 不 厌 ,
只 有/敬 亭 山 。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 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
自由读这首词,解决问题: 1.说说你对“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
理解。
“旧曾谙”点明这首词是回忆江南景物 所作。“江南好”则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 江南春天的赞美。
2.这两句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 么样的表达效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花 江水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店铺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文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原文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①[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满足。
望洞庭①[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②,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①[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是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
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材解读独坐敬亭山1.课文简说。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 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
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2.词句解析。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部编本四下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
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格外诱人。
田里麦花已经雪白,油菜花却谢了,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变长了,路边的篱笆在夏日的映照下,没有行人经过,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宿新市徐公店》
稀稀疏疏的篱笆旁,一条乡间小路伸向远方。
客店旁的树还未形成浓密的绿荫,树枝上绽出嫩绿新叶,迎着春光生长。
忽然有几个儿童嬉笑着跑来,追捕两三只翩飞的黄蝴蝶,却见黄蝴蝶飞入黄灿灿的油菜花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清平乐.村居》
低矮的茅草房,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边青草茂盛,映衬得小溪更加清澈。
那是谁家的老两口啊,在屋前用吴地方言聊着天,喝酒逗乐,真是其乐融融。
大儿勤劳,在溪边的豆田间锄草;二儿手巧,正在编织鸡笼;小儿最淘气可爱,在溪边剥莲蓬,自由自在。
四下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的《古诗词三首》包括《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和《忆江南》。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敬亭山独坐时的所见所感,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开篇,描绘出山的静谧与孤独,再通过“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表达出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情感。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诗中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宁静美景,以及“潭面无风镜未磨”的细腻画面,最后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结尾,将洞庭湖的美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忆江南·江南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诗人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江南的深深怀念之情。
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使人仿佛置身其中。
这三首古诗词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美,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诗意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诗意
一、《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
初夏时节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雪白,油菜花差不多在落尽结籽了。
夏日天长,篱笆的影子慢慢变短,没有行人路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二、《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三、《清平乐·村居》的意思是: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绿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小儿子,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莲蓬。
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三首古诗词翻译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翻译:床前的月光照得明亮。
似乎地上落了霜。
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
低头思念故乡。
2.《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翻译:白天山势尽头。
黄河水源汇入海洋。
欲要看遍千里景。
就要再登高一层楼。
3.《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翻译:你没有看到黄河的水是从天而降。
奔流到海洋就再也回不来了。
你没有看到那高大的宅院里明镜前悲叹白发。
早晨还如黑发,到了晚上变成雪花色。
快乐的时光要好好享受。
不要让酒杯空空对着月亮。
人生的天赋总有用处。
即便千万财富打水漂,也会再次回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单元课文要点
1-3单元课文要点姓名:班别:第一单元:背诵内容:1. 语文书第2页《古诗词三首》2. 语文书第6页《桂林山水》3. 语文书第16页“日积月累”。
课文要点:《古诗词三首》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意思是:群鸟高飞远去,直到无影无踪;天空中的一片白云也悠然地独自飘走了。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意思是: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注视着我,我们倆谁也不觉得厌烦,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
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意思是: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无风的时候,平静的潭水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青山,从远处看,就好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意思是:江南镇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是多么的熟悉。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意思是:红日东升,阳光灿烂,江边的鲜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比火还要红,春来水碧,在满地的红花绿草的映衬下,江水显得比蓝草还要绿。
7.能不忆江南?意思是: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8. 《独坐敬亭山》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望洞庭》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忆江南》表达了诗人对如诗如画般的江南风光的赞美之情。
《桂林山水》1.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改成对仗工整的对联可以是:舟行碧波上,人游画卷中。
2 .《桂林山水》中描写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山的特点是奇、秀、险。
3. 《桂林山水》一文中主要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记金华的双龙洞》1.《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游览的顺序依次是: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2. 《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孔隙特点是窄小难行,只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3. 《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内洞的特点是黑、奇、大,,主要介绍了内洞双龙、石钟乳和石笋等景物。
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的特点是变化多端,颜色各异。
四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古诗三首三首诗的意思
四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古诗三首三首诗的意思
第一首《乡村四月》意思:
绿油油的青草遍布山原,天空倒映在水田里满川亮白。
杜鹃啼唱,细雨像轻烟。
四月的乡村里,没有什么闲人。
刚刚才采完桑叶,又要插秧国。
第二首《四时田园杂兴》意思
白天出去耕田晚上在家织麻布。
乡村里的男男女各自经营的家计。
小孩子们不懂得耕田织布。
也在桑树旁边学着种瓜。
绿油油的青草遍布山原天空倒映在水田里满川亮白,杜鹃啼唱,细雨像轻烟,四月的乡村里,没有什么闲人,刚刚才采完桑叶,又要插秧国。
第三首《渔歌子》意思
西塞山前面白鹭在飞。
溪边桃花盛开,溪里的鳜鱼肥大。
头戴着青色的斗笠,身坡着绿色的蓑衣。
斜风细雨也不须要回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坐敬亭山
(1.2)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3.4)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
(1.2)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3.4)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忆江南
(1.2)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多么熟悉,多么了解。
(3.4)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
由于红日照耀,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显得碧绿。
(5)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独坐敬亭山
(1.2)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3.4)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
(1.2)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3.4)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忆江南
(1.2)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多么熟悉,多么了解。
(3.4)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
由于红日照耀,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显得碧绿。
(5)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