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彭水县苗族生活习俗田野调查报告
重庆市彭水县苗族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
产业经济Һ㊀重庆市彭水县苗族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崔㊀俊摘㊀要:民俗旅游是以风俗习惯㊁文化差异㊁地方差异㊁民族特色以及丰富多样的呈现形式,属于一种层次较高的文化旅游,在旅游界引起了一股 热潮 ㊂文章以重庆市彭水县苗族民俗旅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民俗旅游的相关概念,探讨了怎样合理规划与健康持续发展,增强当地居民和游客对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意识,并营造出浓郁的民俗氛围,从而使彭水县苗族民俗旅游资源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㊂关键词:苗族;民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一㊁民俗旅游的相关概念(一)民俗的概念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一定的自然条件㊁人文环境和历史环境中,从社会生活㊁生产中经过不断转变㊁慢慢形成和承袭下来的民间习俗,它不是法律规定的,而是社会文化传承中约定俗成的㊂也是人们传习文化的重要方式㊂主要包括:饮食㊁服饰㊁信仰㊁交通㊁婚姻㊁居住㊁村落㊁节日㊁礼仪㊁禁忌等㊂民间风俗习惯带有强烈深厚的民族情感,能明显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个性㊁特征㊁品质㊂(二)民俗旅游的概念民间风俗习惯指的是一个国家㊁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域所一起创造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㊂不同国家㊁地域和民族的民俗中都蕴藏着许多令人们十分感兴趣的东西,例如:民族建筑的风格㊁独特风味的美食㊁浓重的节庆习俗等使游客产生旅游动机㊂游客们为了满足自身求新㊁求异的需求,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民族地区去体验和感受当地的民俗氛围㊁风情和文化,以增长见识㊁开阔眼界㊁陶冶情操等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㊂(三)旅游民俗资源的概念根据旅游资源的属性大概分成了两大类型:一是自然旅游资源类型,二是人文旅游资源类型㊂旅游民俗资源对人们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 唤醒 了人们对旅游的渴望和憧憬,使人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民俗旅游活动中,使旅游地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或其他效益㊂旅游民俗旅游资源包括一些常见事物和现象,例如:建筑㊁服饰㊁饮食㊁传统节日㊁婚丧嫁娶礼仪㊁节庆活动㊁宗教信仰等㊂二㊁彭水县苗族民俗旅游开发现状(一)彭水县的概况在重庆市的东南部㊁长江的下游,有一座风情小城 彭水县苗族自治县,它与石柱㊁武隆㊁贵州等多地连接㊂全年四季分明,尤其是冬夏两季格外分明㊂彭水地貌是属于典型的 两山夹一沟 ,彭水的山地分布较广㊁群山环绕,水系发达,有乌江㊁郁江㊁芙蓉江等多条河流贯穿全城㊂截止到2016年底,苗族㊁土家族㊁蒙古族㊁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此,它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居住苗族人口数最多的自治县㊂(二)彭水县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彭水苗族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种类积淀丰富㊁历史悠久㊁发展脉络清晰㊂根据彭水县现存的民俗旅游资源,将彭水县民俗旅游资源划分为了三大类,一是物质民俗,二是社会民俗,三是精神民俗㊂彭水县苗族民俗旅游资源分类如表1㊂表1 彭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表物质民俗生产劳动民俗围猎㊁造纸㊁雕刻㊁漆器㊁编织㊁传统刺绣日常生活民俗苗族服饰㊁传统民居㊁传统饮食民俗等交通民俗歪屁股木船社会民俗人生礼仪民俗诞生礼㊁成年礼㊁婚礼㊁葬礼㊁婚嫁习俗㊁丧葬习俗岁时节令民俗传统节日㊁宗教节日㊁二十四节气㊁吃刨汤等村落民俗集市㊁乡规㊁村社民俗等精神民俗民间综合表演彭水高台狮子㊁普子火龙舞民间文学民俗神话㊁传说,如‘盘龙山“‘乌江宝珠“等信仰禁忌巫术迷信㊁民间宗教信仰㊁民间故事民间竞技民俗划龙舟㊁射弩㊁天地球㊁打簚蛋等民间游艺走五马㊁拣籽儿㊁打水枪㊁斗鸡(脚斗士)等民间歌舞娇阿依 苗歌㊁诸佛盘歌㊁山歌㊁号子㊁史诗‘吴幺妹“㊁采花山舞㊁甩手揖㊁福事歌诀㊁肉连萧㊁嗡等民间戏剧木蜡庄傩戏㊁朱砂三人花灯㊁郁山围鼓民间说唱㊁吹打彭水锣鼓㊁唢呐㊁诸佛幺二三鼓㊁鱼鼓筒等㊀㊀(三)彭水县苗族民俗旅游景点1.彭水鞍子苗寨鞍子苗寨位于彭水县鞍子乡,距离县城大概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是一个风景秀美㊁气候宜人㊁美食成堆的好地方,那里的苗街㊁苗舞㊁苗曲更是人们非去不可的理由㊂苗寨的建筑风格㊁造型以及村民们的生活方式㊁生活习俗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主要有苗山㊁苗岭㊁石林㊁云盘㊁石磨等景点㊂这里被誉为 民歌之乡 ,著名的苗族歌曲 娇阿依 和舞蹈 采花山 都起源于这里,流传甚广㊂鞍子苗寨里的人们依旧行苗礼,习苗俗,过苗节,穿苗衣,唱苗歌,跳苗舞,保留着传统习俗㊂村寨里还有神话传说㊁刺绣技艺㊁石雕技艺以及房屋营造技艺等㊂游客可以充分感受到一个古老民族的诸多奥秘与神秘㊂2.彭水蚩尤九黎城苗族人有祭祖的传统,所以彭水人每年都会在蚩尤九黎城隆重举行 蚩尤祭祀大典 ,当天还会举办万人同唱 娇阿15依 和万人同跳 采花舞 的活动㊂当天参与活动的人们都会着苗服㊁穿戴各种饰品盛装出席,充满民族风情和民族特色,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㊂九黎城的主要景观有九黎宫㊁九黎神柱㊁蚩尤大殿㊁苗王府㊁九道门㊁百戏楼,等等㊂三㊁彭水苗族民俗旅游现存的问题(一)民俗旅游商品同化,特色不明显旅游购物是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现代旅游经济的增长点㊂游客购买商品的重要原主要是被特色所吸引㊂但是经调查发现,彭水县的一些民俗旅游景区售卖的旅游商品本身不具备特色和吸引力,甚至在城市的一些精品店㊁摊面上也有售卖㊂几乎每个景区都未创立出一个具有本景区特色的商品或独有的精品民俗旅游纪念品,未能激起游客们的购物欲㊂(二)产品单一,以观赏性为主,体验性较差随着游客的需求与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观光旅游的模式,更加注重的是参与多种有趣的活动,以体验奇特感受㊁锻炼身体㊁开阔视野并从中得到知识和乐趣为主要目的㊂鞍子苗寨㊁蚩尤九黎城㊁郁山古镇等文化旅游产品都是以观赏为主,大量的游客也都停留在一日游,而彭水民族文化产品以观赏为主㊁体验性项目为辅助,很难使游客从中体验到苗族文化更深的内涵,以致游客不能深入体验民族文化㊂(三)旅游解说人才缺乏彭水县没有设立专门的民俗文化旅游部门,也没有专业的民俗文化旅游人员,缺乏对彭水县民俗文化资源的深刻研究和科学的旅游解说系统㊂旅游景区的一些管理人员或者部分导游没有经过正规的岗前培训或专业训练,导致了从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达标,管理与服务质量差㊂(四)民俗风情开发逐渐商业化大部分旅游开发商将彭水县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包装成了现代艺术,过分包装使其变得舞台化㊁程序化㊁商业化㊂不注重当地的环境以及民俗原貌,导致民俗文化流失了原本的乡土气息,民俗资源和当地的民俗氛围都遭到了破坏㊂四㊁彭水县苗族民俗风情旅游开发建议(一)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商品民俗商品的开发涵盖了多种类型,比如:地方特色的美食㊁民族服饰㊁特色手工艺品㊁编织品㊁当地旅游纪念品㊂纪念品是旅游购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旅游创收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如苗族的刺绣㊁竹编品㊁土特产㊁特色小吃㊁苗银饰品㊂该类民俗商品在开发时,需要坚持特色原则㊁文化内涵原则㊁便于携带的原则,并追求高品质,形成品牌㊂再例如彭水米粉㊁都卷子㊁鸡豆花㊁苗家鼎罐饭㊁荞面豆花㊁晶丝苕粉等可规划成特色商品街㊂(二)产品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游客作为民俗风情旅游的主体,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作为观赏者,以静态的方式去观赏民间的一些民俗,他们的需求是要把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作为一种 动 的文化来参与或者体验㊂一方面指要注重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包含:民族舞蹈㊁饮食习惯㊁节庆习俗等,不仅要着重开发某些项目类型,又要避免开发的产品类型单一而降低了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新鲜感㊂另一方面指的是游客需求的多样性,由于种族㊁受教育程度㊁年龄阶段㊁从事职业等不同,因此游客对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㊂对于游客不同的需求,采用多样化开发的模式,不止是观光游览型,还要有研学型㊁娱乐放松型㊁体验参与型等㊂还可以把民俗风情㊁人文景观㊁自然景观等其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利用,如可以到当地居民家中做客㊁就餐等,让游客真切地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同时达到增长知识㊁开阔眼界㊁愉悦身心的目的,享受一种入乡随俗的幸福感和乐趣㊂(三)提高服务层次,品质旅游良好的旅游资源需要有优质的服务作为支柱,才能将效益发挥到最大化㊂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最主要的是完善人才的引进政策,创建公平竞争的机会,建立人才选拔任用和引进高质量人才的机制㊂另外,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度和任用制度㊂还需要着重培养关于民俗文化旅游方面人才,比如:专业演出人才㊁各部门的管理人员㊁优秀讲解员㊁高级导游等㊂由于专业管理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民俗旅游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㊂(四)开发应重注保护对于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商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㊂开发商进行开发时,绝对不能为了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当地民俗风情文化赖以生存的属性和环境㊂不仅要注意开发的科学化,更需要从多个方面去深入研究,例如史学方面㊁文学方面㊁艺术方面等㊂总之,我们应该结合现代人们的思想观与审美观进行更深层次的创造,并尽量保住民俗的原貌,尽量避免商业化㊂五㊁结论民俗旅游是我国一种特有的㊁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来说具有一定新奇感和吸引力㊂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㊂想要得到长期持续的发展,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㊂在开发与经营的过程中,必须要让当地居民参与进来,保留当地特色,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使当地居民更加热爱和保护好自己生活的土地㊂(指导老师:陈静)参考文献:[1]黄葵.彭水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的新视角[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23(1):57-59.作者简介:崔俊,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㊂25。
关于苗族的调查报告
关于苗族的调查报告调查对象:苗族调查目的:了解苗族概况,进一步看我国民族状况,加强少数民族知识调查方式:资料法,利用网络查询有关资料调查内容: 有关苗族分布,历史,风俗,文化等概况调查结果:苗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源远流长的民族,也是一个富取博收外来文化并善于融汇创新的民族,是我国民族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概述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悠久、分布面广。
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迹,主要分布在泰国、越南、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内,其中贵州最多。
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共有3686900人,遍布全省的各专州、县(市),占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
二,苗族源远苗族源于炎黄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
“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即历史所称的“琢鹿大战”。
在战争中,黄帝与炎帝联合,九黎首领蚩尤被黄帝擒杀,余部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建立了三苗国。
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部落与“三苗”争战近千年,最后、三苗国被夏禹所灭。
“三苗”失败后,一部分被驱逐到“三危”,即今陕甘交界地带,后又被迫向东南迁徙,经过很长时间逐步进入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苗族;留驻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地区的“三苗”后裔,有部分与华夏部落融合,另一部分形成商周时期所称的“南蛮”;而居住汉水中游的,被称为“荆楚蛮夷”。
后来,荆楚蛮夷中先进部分逐渐发展为楚族,建立楚。
后进的部分继续迁入黔、湘、桂、川、鄂、豫等省毗连山区,成为今天东部、中部方言的苗族先民。
三,语言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苗族大部分兼通汉语,有些地区的苗族还兼通布依语或彝语等。
此外,大约有160万苗族人以汉语或侗语或瑶族勉语等为母语在许多地方的苗族史诗和民间传说中,都说苗族古代曾有文字,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失传了。
少数民族习惯法调查——以重庆彭水县罗家坨苗寨为例
子继承制 , 即年纪较长的儿子外出打工 自 出路 , 谋 女儿 出嫁后算夫家人丁, 留下最小的儿子和父母一起生活。 幼子负责继承父业、 赡养父母 , 并在父母去世后 自然地
继 承父 母 的遗 产 。这 是 由苗族 人 民在财 产继 承上 的偏
袒幼子制 的习俗所决定的 , 苗族财产继承制上轻长 子、 重幼子 , 长子不如汉族传统 中那样在家族 中有重要 的地位 和特权 。
・
中做了亏心事的一方必定会在短时间内灾祸降临或者
罹患重病( 严重者甚至死亡) 由此来对两人 的争执进 ,
5 ・ 7
当然 ,在对待国家法和民族 习惯法的态度上 , “ 较为明 智的做法是促进它们之间达成一种宽容、 重叠和互动 , 而不应采取任何刚性的、 国家法取代 习惯法或用习 用 惯 法 去 取 代 国家 法 。 只 有 这 样 才 能 达 致 两 者 的 共 荣。 罗家坨苗寨对于家庭财产继承的习惯法 , ” 与我 们现行 的民法法律规则有很多不 同之处 , 虽然至今 尚
县 政府 已把 罗家坨 苗寨 定 位为旅 游开发 项 目。这对 增
为某事争执不下时, 中一人便会 约定另一人改 日 其 一 起到村寨人 口处的石碑( 石碑雕刻 的内容为罗 氏先祖 的族谱 ) 前或罗氏祠堂 内, 杀鸡拜神祭祖 , 赌咒发誓 自
己一方 占理 , 若另一人也 同意赌咒 , 则咒语成立 , 两人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434 2 1 ) -06 3 17 -4 X(0 2 1 5 - 0 0
作者简 介: 王晶晶(9 2一) 女 , 18 , 湖北襄 阳人 , 硕士研 究堪 , 研究方向为法文化 。 王 刽 (9 1一) 男 , 18 , 湖北恩施人 , 博士 , 究方 向为 民俗 与区域 民族 文化 。 研
调研苗族民族文化调查报告
调研苗族民族文化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等多个省份。
苗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苗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状况。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计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并与苗族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苗族传统文化调研结果1. 语言文字苗族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字系统。
经调查,大部分苗族人能够流利使用苗语,也有一部分苗族人掌握了汉语。
2. 艺术舞蹈苗族以芦笙、葫芦丝、苗锣等乐器为主要伴奏,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舞蹈活动。
调查发现,苗族舞蹈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常出现在各种重要节日和仪式上。
3. 服饰饮食苗族的传统服饰非常独特,男性通常穿着剪裁精良的长衫、长裤和大襟褂,而女性则穿着色彩鲜艳、刺绣精美的长衫。
苗族饮食以玉米、大米、马铃薯等为主要食材,口味偏辣。
4. 婚礼习俗苗族的婚礼习俗独特而庄重。
男方要先送娘家女方一捆对经和若干礼品,被称为“赒嫁”。
女方接受了赒嫁后,表示同意婚事。
婚礼当天,男女双方的亲友邻里都会前来祝贺,现场热闹非凡。
四、苗族现代发展情况调研结果1. 经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苗族经济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在农村地区,苗族人以种植水稻、玉米、茶叶等为主要生活来源。
同时,旅游业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吸引了大量游客。
2. 教育状况苗族的教育水平逐渐提升。
多数地区已经建立了苗族小学和中学,为苗族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条件。
此外,苗族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他们为苗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 社会风尚苗族人民积极向上、热情好客、团结友爱。
他们重视家庭和谐,注重尊老爱幼。
苗族社会存在着较为明确的等级观念和亲属关系,家族观念非常重要。
五、总结与建议通过对苗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情况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苗族的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承性和魅力,应该加强对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工作;2.苗族的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旅游产业,提高苗族人民的收入;3.苗族的教育状况有待进一步提升,应该加大对苗族教育事业的投入;4.苗族社会风尚和家族观念应得到保护和继承。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彭水县少数民族人文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及发展摘要:彭水位于渝东南门户,是一个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处“乌江画廊”精品段中心,民族文化鲜明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文化丰厚。
关键词:彭水县人文历史文化人文历史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彭水是一个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所属重庆市。
彭水县位于渝东南门户,处“乌江画廊”精品段中心,民族文化鲜明独特,旅游资源丰富。
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可供观赏者达80余处且多集中在汉葭、郁山两镇。
青山绿水和丰富的动物资源,造就了门类齐全的自然景观,其中风景名胜多集中在乌江、郁江和芙蓉江两岸,山水风光与人文价值相映成辉,极具开发价值。
“十二五”时期,将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统筹城乡改革和创新发展模式为动力,努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型,实施生态立县、水电强县、矿产富县、旅游兴县“四大战略”,建设绿色、畅通、人文、平安、快乐“五个彭水”,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努力把彭水建设成特色农业示范区、能矿产业增长极、生态旅游集散地、水陆联运支撑点、低碳经济先行县,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一:彭水民族历史文化渊源及其地位价值概述民族历史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彭水地区资源丰富,开发较早,历史悠久,民族杂居,历史、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其主要的文化及其价值是:(一)辉煌的盐丹文化彭水郁山镇伏牛山有丰富的盐泉,是古代巴渝大地两大盐泉之一。
郁山盐曾经是武陵地区重要的盐源,它东以济楚,南入武陵,夜郎。
郁山盐业自春秋战国时起,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结束。
早在巴立国以前这里就诞生了以“郁山盐丹文化”为内核的“黔中文化”。
这一文化与巫溪巴文化和荆楚文化同时发展,是乌江中上游的母文化。
正因为有了盐丹文化,才为后来彭水成为西南中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奠定了基础。
(二)古老斑斓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总和。
彭水郁山文化调查报告
彭水郁山文化调查报告
彭水是位于XX东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有苗、汉、土家等12 .个民族,其中以苗族、上家族人口最多。
就全国而言,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彭水也不例外。
彭水是.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下百年来人们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的劳作,创造出卡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白从九黎部落在涿鹿战败后,便向南方流徙,来到彭水定居成为现在苗族的先民:在3000多年前的商固时代,彭水为巴国的一- 部分,为保证良好的阅读体验2建议不要缩放浏览器大小哦天i是由来口久,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创造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
彭水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到2001年底,彭水共有6222万人,其中苗族为27万余人,上家族为9万余人,少数民族的总数约占全县总人口的59.5Y。
可以说,少数民族遍布了彭水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在辛勒劳作之时、农闲休息之时、喜获丰收之时都以白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了自己的感情,形成了自已独特的民间文化,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就来源于这无数的民间文化之中。
在苗寨做田野调查的作文
在苗寨做田野调查的作文
田野上的苗寨时光。
哇!这雾,简直像是从画里飘出来的。
一走进苗寨,我就被眼
前的景色震撼了。
那些木楼,好像都长着脚,自己跑到山谷里来了。
青石板路呢,弯弯曲曲的,带我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阿婆,这衣服好漂亮啊!”我忍不住赞叹。
阿婆笑得合不拢嘴,说,“这啊,都是我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我看着她手里的
针线,心想,这哪里是一针一线,分明是一部苗族的历史和文化啊!
“走走走,带你看看我们的银饰!”一个苗族大哥热情地拉着我。
哇,那些银饰闪闪发光,看得我眼花缭乱。
大哥得意地说,
“这都是我们自己打的,纯银的,漂亮吧?”我连连点头,心想,
这手艺,简直可以和现代工艺品一拼了!
晚上,苗寨变得热闹非凡。
大家围在一起,唱歌跳舞,好像整
个寨子都变成了一个大舞台。
我也被感染了,跟着节奏摇摆起来。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真正的苗族人,融入了这片土地,
融入了这份欢乐。
这次苗寨之行,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听到了不一样的故事,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
我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让我们走出舒适区,去体验、去感受、去成长。
苗族调研报告
苗族调研报告苗族调研报告1. 引言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他们保留了其丰富的文化传统,并且有独特的风俗、习俗和语言。
为了更好地了解苗族,进行了此次调研。
本报告旨在介绍苗族的文化特点、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2. 调研内容2.1 苗族的历史和起源通过对历史书籍、民间故事和苗族长者的口述,了解到苗族起源于古代的蛮夷部落,经过多次迁徙定居在现今的地区。
他们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2.2 苗族的文化特点苗族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音乐、舞蹈、服饰、风俗等。
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充满激情和动感,通常在庆祝节日、婚礼等重要场合表演。
他们的服饰以彩色为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3 苗族的生活方式苗族是以农业为主的民族,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
同时,他们还从事手工艺品制作,比如织布、陶瓷等,这些手工艺品也成为了他们特有的文化符号。
在家庭生活中,男女分工明确,男性主要从事田间劳动,而女性则负责家务劳动和养育子女。
2.4 苗族的社会组织苗族社会组织以家族为基础,家族成员互相帮助和支持。
村落是苗族社会组织的重要单位,村民们共同主持村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苗族社会还有族长制度,族长负责领导和管理族群,重要的决策都需要他们的批准。
3. 调研结果分析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苗族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苗族保留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传统,这些传统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苗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4. 结论苗族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社会组织,成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苗族的特点和贡献。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的重要性,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
5. 建议针对苗族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建议加强对苗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 (2)2篇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 (2)苗族文化调研报告 (2)精选2篇(一)《苗族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苗族文化的传统特点、发展现状及对于社会的影响,为苗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选择苗族聚居地,与苗族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其生活习俗、传统节日、音乐舞蹈等。
2.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书籍、论文、报告等,获取苗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变迁等信息。
3. 专家访谈:与苗族文化研究专家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苗族文化的见解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苗族的起源与历史:苗族是中国汉族以外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苗族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后迁徙至现今的贵州、云南等地区,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2. 苗族的生活习俗:苗族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热爱自然,崇尚生育。
苗族人民普遍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如苗年(农历正月的第一天)是苗族人民的新年,他们会穿上传统的苗族服饰,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芦笙舞会、赛马、射箭等。
3. 苗族的传统节日:苗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苗族人民非常重视新米节,这是苗族人民表达对大地的感恩和丰收的庆祝活动。
另外,苗族还有清明节、儿童节、腊八节等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4. 苗族的传统音乐舞蹈:苗族文化中的音乐舞蹈是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音乐以芦笙、木鱼、锣鼓等乐器为主,歌曲多以山歌为代表,歌词唱出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喜悦和哀思。
苗族舞蹈形式多样,如大芦笙舞、舞龙舞狮等,舞蹈动作矫健有力,节奏欢快。
5. 苗族文化的现状与保护:苗族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流失,城市化进程对苗族村落的冲击等。
苗族文化保护工作正在进行,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苗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工作。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苗族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苗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
目录
1. 背景介绍
1.1 调查的目的
1.2 调查范围
1.3 调查方法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农民生活状态
2.2 农田耕种情况
2.3 农产品销售情况
3. 问题和建议
3.1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3.2 农产品销售难题
3.3 培训需求提升
背景介绍
调查的目的
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前田野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农民的生活状态及耕种情况,为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奠定基础。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覆盖XX县XX乡镇的农田及农民家庭,共计XX个样本。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与农民交谈和观察田地的情况,获取详细信息。
调查结果分析
农民生活状态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生活状态一般,收入来源主要为农田种植和养殖等农业产出。
农田耕种情况
农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占比较大,但部分地块存在土地退化情况。
农产品销售情况
农产品主要销售给附近的农贸市场或中间商进行流通,价格波动较大,部分农民存在销售难题。
问题和建议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部分农田存在土地退化现象,建议采取措施进行土壤修复和科学施肥,提高土地产出。
农产品销售难题
建议农民可以组织成农民合作社,共同销售农产品,并寻找更为稳定的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培训需求提升
针对目前农民的技术水平较为有限,建议加强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农业产出。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苗族文化1. 背景信息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等省份。
苗族人口约为900万人,他们有着独特的语言、服饰、风俗和习惯。
2. 语言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苗瑶语族。
尽管现在的年轻一代更倾向于使用汉语,但许多老一辈的苗族人仍然能够流利地讲苗族语。
3. 服饰苗族的传统服饰非常具有特色。
男性通常穿着黑色的长衣和长裤,头上戴着蓝色的头巾。
女性则穿着蓝色的上衣和黑色的裙子,手工绣花和银饰是其特点。
苗族女性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服饰,称为“蝴蝶衣”,形状酷似蝴蝶。
4. 风俗苗族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和庆祝活动。
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苗年,苗族人会穿着传统服饰,进行舞蹈、音乐和赛龙舟等活动。
苗族婚礼也非常庄重,有着独特的仪式和习俗。
5. 音乐舞蹈苗族有着独特的音乐和舞蹈表演。
苗族人民善于演奏木琴、扬琴和口弦等乐器,并以鼓舞和花灯舞蹈最为有名。
苗族的舞蹈动作独特,舞者身穿鲜艳的服饰,跳动的节奏非常明快。
6. 传统工艺苗族人民擅长手工艺品的制作。
他们熟练地雕刻木头,制作陶器和编织竹器。
苗族的银饰也非常有名,苗族女性常常在重要的节日和婚礼上佩戴各种精美的银饰。
7. 宗教信仰苗族有着丰富的宗教信仰。
一部分苗族人信奉传统的苗族巫教,他们相信祖先的灵魂可以保护他们免受邪恶的侵害。
另一部分苗族人信仰基督教、佛教等宗教。
综上所述,苗族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其独特的语言、服饰、风俗和习惯都体现了苗族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了解和保护苗族文化对于维护我国多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田野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田野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实际生活场景的观察、访谈、记录等手段,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特点、生活方式等。
本报告以我国某农村地区为调查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1. 背景介绍我国农村地区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下、教育资源匮乏等。
为了解农村地区的真实状况,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我们选择了我国某农村地区进行田野调查。
2. 调查目的(1)了解该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其产业结构、农民收入等情况。
(2)探究该地区文化传统、民俗风情,分析其传承与发展现状。
(3)总结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1. 调查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和政策背景。
(2)实地观察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村庄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
(3)访谈法:与当地村民、村干部、专家学者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4)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对农村地区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需求等。
2. 调查过程(1)前期准备:确定调查对象、制定调查方案、准备调查工具等。
(2)实地调查:按照调查方案,对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
(3)资料整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社会经济状况(1)产业结构:该农村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2)农民收入: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收入水平较低,生活条件较差。
2. 文化传统与民俗风情(1)文化传统:该地区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2)民俗风情:当地居民热情好客,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
苗族婚俗调研报告
苗族婚俗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苗族婚俗,总结苗族传统婚礼的特点和演变过程,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现状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影响。
2. 调研方法为了获得更全面的信息,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
我们前往苗族地区,亲身参与了苗族传统婚礼的仪式,并与当地苗族人民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此外,我们还发布了一份网络问卷,邀请了苗族人士和其他对苗族婚俗感兴趣的人参与调查。
3. 苗族婚礼的传统仪式苗族的婚礼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订婚、迎亲和婚后。
在订婚阶段,男方的家长会派人送亲礼给女方家,表示婚姻的意愿。
接下来是迎亲阶段,男方的家人和亲友会身着传统服饰,到女方家迎接新娘。
整个过程中,会有丰富的歌舞表演和习俗传统的仪式。
在婚后阶段,新娘会跟随新郎回到新家,进行家庭祭祀和宴席。
4. 苗族婚俗的演变与现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影响,苗族婚俗也在不断演变。
一些传统习俗逐渐被商业化取代,如现代婚庆公司的介入和新娘嫁妆的商业化。
此外,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青年苗族人士选择更为简化的婚礼仪式,从而减轻经济负担。
然而,苗族人民仍然对传统婚俗保持着重要的认同,许多人仍坚持进行传统的苗族婚礼。
5. 苗族婚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影响苗族婚俗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苗族的传统服饰、歌舞表演和习俗仪式等,在婚礼中得到了充分展示,进一步弘扬了苗族的文化特色。
婚礼的过程中,年长的长辈会向年轻一代传授传统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促进了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6. 社会环境对苗族婚俗的影响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社会环境对苗族婚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新娘嫁妆的商业化和现代婚庆公司的介入,使得一些传统的婚事习俗受到了冲击。
城市化的影响使得一些年轻人的婚嫁观念发生了改变,更加注重个人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然而,苗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使得很多人仍然会选择传统的苗族婚礼方式,从而保持和传承苗族婚俗的传统。
苗 族 调 查
苗族调查——以湖北省第一苗寨官坝村为例曹啸随着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政策,湖北省紧接着提出建设“百镇千村”以来,作为湖北省建设“百镇千村”的明星村和恩施州的“清江百里文化长廊”的终点的官坝村格外引人注目,加之2003年官坝村被评为“湖北省第一苗寨”。
有着众多苗族兄弟住居,独特的民族文化,鬼斧神工的地貌自然环境的官坝村这块未经开发但却寓于着独特开发价值的处女地吸引了众多猎奇的目光,今天有幸和湖北民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的老师们一起踏入这块神秘的土地,有幸略其动人风采。
一、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官坝村位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咸丰县东大门,距咸丰县城约24公里,杨官大道与忠建河横穿贯全境,北与宣恩县小关乡白沙溪村、张官村接壤,东与平地坝相连,南邻宣恩县小关乡大山村和本县马河村,西与本县芭蕉村交界。
2、地貌特征:村内山峦起伏,沟壑从横,最高海拔点位于十盆水约为1334.7m,最低海拔点位于草坪干沟溪约为619m,全村南面高,中间低,形成忠建河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3、气候特征:村内地形复杂,相对高度差较大,小气候变化明显,平均气温在16.6—20。
2℃,平均降水量约为1500mm,无霜期长,雨量充沛。
4、土壤特征:受成土母岩和生物气候等条件影响,以忠建河为界,南边以石灰岩为主,北以页岩为主,土壤以山地黄棕壤和黄壤为主,土质较肥沃。
5、植被情况:村内总面积3612.7m2其中农业用地为2677.48m2疏林用地为96.9 m2灌林用地1511.7 m2耕地940.22 m2森林覆盖达66.5%。
二、社会(区)状况:1、社区组成:现官坝村由原来的官坝村,龙坪村,牛栏界村,泡桐村四个行政村为适宜发展要求在“连村自治”的原则上组建起来的。
现官坝村共有28个村民小组。
2、人口状况:解放前此地只有几百人,而且以陆姓和腾姓为主,其他杂姓很少由于当时的卫生条件很差,较高的出生率和较高的死亡率致使人口增长缓。
解放后,由于新中国对医疗卫生的重视,当地的人口增长明显增快,人口规模也大副度的提高。
苗族饮食文化调查报告1500字
苗族饮食文化调查报告1500字摘要:本报告着重针对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苗族的饮食文化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苗族饮食特点、苗族传统饮食习惯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苗族饮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等方面。
本次调查发现,苗族饮食具有独特的食材与烹饪方法,在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苗族饮食正在逐渐融入当今中国的餐饮文化当中。
一、苗族饮食特点苗族属于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和独特的风俗习惯而闻名于世。
在饮食方面,苗族人民养成了以酸、甜、辣、咸为基调的独特风味。
苗族饮食以清淡为主,且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1. 食材独特苗族饮食的食材独特,除了一些常见的材料如鸡肉、鸭肉、猪肉、牛肉等之外,还有着一些特殊的野生植物和动物。
比如,苗族喜欢食用一种叫做“千层菜”的野生蔬菜,这种菜有着脆嫩的口感和独特的味道。
此外,苗药也是苗族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苗族人民通过食用苗药来养生、强身健体。
2. 烹饪方法多样苗族烹饪方法多样,其制作手法精湛,口味独特。
例如,苗族有一道叫做“酸汤鱼”的特色菜肴,将淡水鱼用新鲜的酸汤和一些草药烹制而成,口感鲜美,令人垂涎。
苗族还有着一种特殊的烤肉方法——用火枪烤制,这种方法可以使肉类更加鲜嫩可口。
二、苗族传统饮食习惯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1. 饮食习惯苗族传统饮食习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经常会自家种植的新鲜蔬菜制作美食。
家庭中主食多以米饭、玉米饭、蒸馍、米粉等为主,配以各种野菜、腌制的肉类、豆腐等。
此外,苗族还有着一种传统的饮食方式——将各种佐料和调料捣碎后拌在米饭中食用,这种饮食方式被称为“拌饭”,在苗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2. 文化意义苗族饮食在其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下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苗族喜欢饮用酒,对苗族人民而言,酒是一种文化载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传统的苗族酒“喜盈门”作为苗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在当今苗族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地位。
三、苗族饮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苗族饮食正在逐渐融入当今中国的餐饮文化当中。
民俗田野调查报告个人小结
民俗田野调查报告个人小结一、自然环境王宿里地处清涧老舍古乡,在黄河和无定河交界处,是少有的盆地地形,四围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底部绿树葱茏,鸟语花香。
许多山坡,风化非常严重,半山腰以下的沟侧面都有一种被冲刷过的痕迹,经常可以见到残留的坍塌体。
在山沟中,经常可以看见长势繁茂的沙柳和狼牙刺。
而山坡上面分散地点缀着一些绿色,显得既单薄又无助。
该村参天古树特别多,不仅有成片的千年枣树,还有老槐树、椿树等。
绿树掩映之中,一排排原汁原味的旧窑洞,一座座古风犹存的四合院,一条条静谧的村中小路,一片片果蔬飘香的农家田园,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情。
村口山上筑有山寨,寨中有多个烽火台。
王宿里属于山坡型,村庄建设在一条较长的山梁上,很多农户窑洞建在山峁侧,建设基本上是呈扇形展开。
二、历史典故王宿里的村名是有典故的。
相传秦王李世民曾带兵经过此地,并在此地夜宿。
他躺在村边石崖下的一块石头上看书,但蚊子叮咬不断,于是他让人点燃艾草熏蚊子,果然石头上再也没有蚊子出现。
后来这块石头便被命名为“无蚊石”,至今这块久经风雨侵蚀、斑驳沧桑的石头仍静静地伫立在路旁。
当然,这块石头其实已经不是当年的无蚊石,曾经的无蚊石已经被破坏掉了,现在放那的只是后来找来的,没有什么防蚊神效。
李世民第二天出发离开时还种下一棵枣树,后来此树开花落仔,经坜千年而不倒,而种子洒落的周围也生长出新树,现在成了当地著名的千年枣树林。
当地村民为了纪念秦王,遂将村名改为王宿里,因得此名。
当年此地寇匪盛行,当地人为了抵御寇匪在山上修建了寨子,取名为秦王寨。
后来李自成带着起义军也到过这里,村里至今还有他用过的拴马桩、下马石、坐朝砵等。
这些传说其实都无从考证,不过清代士子王庆纶曾作有《王宿里》诗,隐隐透露着该村与帝王之间幻渺的渊源。
诗云:谷狭云深曲径通,秋原萧索夕阳中。
松涛翻翠摇青峰,枣实凝丹映彩虹。
大石尚留王者迹,荒村饶有古人风。
国人沙碛寒烟乱,旋雁飞飞芦荻丛。
三、风俗习惯地处黄土高原东麓的陕北,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主要融合带,绵延纵横近千里的黄土高原和起伏上下近千米的沟壑峁塥不仅孕育了华夏古文明,而且至今仍保藏和储存着许多优秀文化传统,奔腾不息的黄河及其支流无定河哺育和滋养着这方水土的人民。
田野调查研究报告
田野调查研究报告农用土地面积累计4793亩,经营耕地10亩以下农户为310户。
从以上数据我们能够看出,现在广外村仍然是旱地为多,水田少局面,不光是广外村,在陇川很多景颇族村寨现在甚至有经济出现了倒退现象。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农耕经济汉族老大哥走了20多年历史进程,到建国早期已经走到资本萌芽阶段,而景颇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说刚刚进入刀耕火种农耕经济状态,或说才处于封建社会早期,商品经济观念根本没有形成过,在这么状态下,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同时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景颇族一样也跟着共产党走社会道路,从互助合作、人民公社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景颇族和其它民族之间贫富差距就越来越远,景颇族普遍贫穷这一社会矛盾就不可避免暴露出来了,这是历史原因之一,因为景颇族思想观念,社会阅历还比较肤浅,商品经济思想意识还没有根本形成,认识还比较淡薄,在这种情况下,要跟着社会发展时尚,同其它民族一道迈入市场经济浪潮肯定会迷失方向,不知东西南北,这是历史原因造成;其次是政策原因造成景颇族相当一部分农户倒退落后,因为,中央、省、州所制订政策全部是一刀切,尤其是在体制改革政策上全部是一刀切。
没有合适考虑有些少数民族地域是否能够接收和适应,全国一盘棋,对大多数民族来说是有用,是能够启发、引导、鼓感人心,用好、用活、用足这些政策来促进发展,脱贫致富,不过对景颇族来讲,就是有点难以适应。
自主权下放,自主经营,各显神通,开始一两年有些见效,伴随时间推移,相当一部分农户就把握不住了,不会自主经营迷失方向,政策又没有出台象这一类能够采取和借鉴,所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实施土地承包到户,还是发展不起来,反而出现倒退现象,这是能够说是政策一刀切造成景颇族经济发展缓慢原因。
教育广外村小学现在已划归为清平乡中心学校,于是,我就景颇族教育相关问题到清平乡中心学校和杨恩秋校长作了访谈:清平乡中心学校坐落在漂亮南宛河畔,距县城章凤44公里。
重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分析--以彭水县鞍子镇苗寨为例
重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分析——以彭水县鞍子镇苗寨为例摘要作为我国重要的苗族聚集地,重庆苗族的文化特色长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苗族文化的保存现状更是让人关心。
本文尝试从重庆地区苗族文化在服饰、建筑和饮食等角度去分析其文化特色。
同时,基于这种特色去分析重庆苗族文化的现状。
最终得出结论,该地区的苗族文化主要有银饰文化、蜡染文化、吊脚楼文化和糯米文化等。
同时得出结论,如今该地区的苗族文化亟待保护。
关键词:苗族;文化;重庆;服饰引言我国是一个民族多样、文化纷繁的国家,在我国境内有55种已识别出来的少数民族,另有数十种未被识别的民族族群。
在我国大陆地区,民族分布最为分散的地区便是西南地区,而作为西南地区重要一版的重庆,亦是民族种类繁多。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所显示的数据,目前重庆有193万少数民族人口,而其中,苗族是该地区第二大少数民族。
苗族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又庞大的民族,在这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中,产生了大量丰富璀璨的文化。
一、彭水县鞍子镇概述鞍子镇位于重庆市的东南部,是镇级行政单位,其上级单位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在地理方面,该镇大致坐落于东经108.16、北纬29.29度,全镇地貌多山且地形复杂,全镇的海拔大约位于600到1000米之间,在鞍子镇境内,间杂分布有地山丘陵、高山和盆地、谷地等地形。
在民族人口方面,鞍子镇以苗族为人口主体,同时也分布有土家族和汉族等民族。
而其中,苗族人占有了绝大多数人口,据统计,全镇的苗族人口为15501人,占比全镇人口比为93%。
这样的民族人口分布,也决定了鞍子镇以苗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特点。
其他方面,鞍子镇全镇共有9个村庄,主要的经济形式以农业为主,但同时该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分布有石磨风光等旅游资源和糯米糍粑、苗族民歌等文化资源。
二、重庆苗族文化特色彭水县是重庆市唯一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这样的民族人口特点也就造就了该地区以苗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重庆市彭水县苗族生活习俗田野调查报告——以彭水县鞍子乡苗族生活习俗为例摘要: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常常在特定的文化仪式和符号中进行。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民族的习俗在不断的消亡,民族的特色风情也在不断地削弱。
在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继承民族习俗的传统方面,是不容忽视的。
以彭水苗族为例,调查苗族的社会生活习俗及文化的发展、传承、逐渐消亡,以此来呼吁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关键词:彭水;苗族;生活习俗一、彭水苗族的起源苗族是彭水自治县的主体民族,2006年年末人口29.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6%,全县各乡镇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梅子垭乡,鞍子乡,诸佛乡、新田乡、靛水乡、乡润溪乡等地。
蚩尤是苗族世代相传的祖先。
彭水苗族先民最初有三支,一支来自蚩尤部落在琢鹿战败后,向南流徙,其中驩兜部落到彭水后,开发盐业,采丹,成为红苗的发祥地;一支来自湖南的盘瓠部落,其被东汉王朝镇压后,部分迁到彭水;一支来自巴国"属"中的"共人",即板楯蛮中的龚姓。
元明时期,彭水多次发生"赶苗(蛮)拓业"的事件,境内少数民族群众或迁居深山老林,或背井离乡,使得人口锐减,男女人口不足万人,出现了"十里无鸡鸣"、"百里无人烟"的悲惨景象。
经过明代的"湖广填四川"及清朝招抚四川流民回原籍开垦,迁入了部分苗族后裔。
迁入的苗族部分是原彭水"赶苗拓业"时迁出的,一部分是从江西、湖北、湖南迁入的三苗、九黎的后裔。
但是由于他们对赶苗事件心有余悸,都讳言苗族,而自称汉族,习汉语,学汉文,着汉装,只在风俗上还保留一些苗族的传统。
彭水的苗族没有苗语传承和苗族文字的记载。
彭水苗族文学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由苗族群众创作,在苗民中广泛流传的民间口头文学,是彭水苗族文学的主要部分,其体裁多样,不仅有民歌、情歌,还有传说、故事、谚语等等。
1984年,由苗民口述,收集出版了《彭水民间传说》、《彭水谚语》、《彭水民歌》等。
彭水民族音乐,在唐代就有记载,有最原始的有劳动号子,打薅草锣鼓,青年男女传情达爱的盘歌,姑娘出嫁时的哭嫁歌,居丧的孝歌,以及平时唱的山歌,最著名的苗歌是鞍子的"娇阿依",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代时,彭水盛行"红裳舞"。
古时的彭水苗人以"跳月为婚"。
跳月,即在春天农闲时,父母携带成年未婚的子女,来到野外,选一个开阔的平地,青年男女按男左女右分列两边,男青年将所蓄长发换成髻,悬在前面,插上鸡毛,缠上苗帨,穿着不长过腰的袄子和短不过膝的裤子,裤袄之间用锦带束起来,手执芦笙;女青年发髻上也插鸡毛,一尺来长的簪子,一寸长的耳环,衣服裤子都绣花边,手执用竹片编成的绣笼,上面以红布装饰起来。
跳月开始时,且歌且舞,歌声每尽一曲,后面以三叠慢音作结。
跳舞时转腰回头,眉目传情。
最后,男女青年大都选中了情人,男青年便背一个中意的女郎去山间幽会,女方大都解下身上的锦带作为信物,赠给男方。
父母则在山头上用火烤事先射杀的野兽肉,用竹管吸食咂酒,谈笑取乐。
现彭水民间常见的苗族舞蹈是跳花、龙舞、狮舞及摔手辑。
彭水主要是苗族和土家族杂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随着长期的杂居,两个民族之间的生活习俗也在不断地融合,甚至在某些生活习俗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方还保留有苗族的生活习俗气息,如服饰、节日、还有苗族的山歌等等。
二、服饰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的特点,苗族支系与支系、县与县,易于寨与寨之间在服饰上都有严格区别。
其服装的主要色调亦不尽一致,所谓“白苗”、“黑苗”、“花苗”、“汉苗”等就是依据所着服色或服式而来的自称或他称,也有根据妇女的裙样,称为“长裙苗”和“短裙苗”的。
其实,同一种称呼之严,不同地域的妇女服饰也各各不同。
同是“白苗”,麻栗坡一带的人,上着圆领开襟窄袖青布衣,袖肘以三道黑布镶衬,内着白色衣,领围胸襟露出白衣,额部以白巾交叉而缠,白巾上又缠黑巾,黑白分明;而镇雄、威信一带的“白苗”,穿青黑色斜襟长衣,下着绉褶花裙,凡领边、袖口、围腰都以五色丝线镶绣,以宽约五寸,长达丈余的青黑布缠头,突出的白色在于裹白布绑腿。
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
尤其从刺绣图案中往。
苗族妇女大多佩戴手镯、耳环,胸前有大项圈及银锁,有的在项圈与银锁上还垂下长短不同的银质珠穗,显得华贵富丽。
而彭水县的苗族是属于红苗的一支,在服饰上主要是以红色为主,以银片为装饰。
山歌最为普遍的是鞍子的“娇阿依”。
三、生活相见先问姓为苗族交际习俗。
青年男女之间第一次见面,按规矩首先应问清对方的姓。
若双方同姓,以兄妹、姐弟相称,以礼相待,不能戏谑、对歌和跳舞。
若不同姓,可以戏谑和唱歌跳舞。
但如要考虑向对方求爱,末修眉才可用言语歌声探情示爱。
打转也是苗族交社会俗。
苗族男子喜欢佩刀。
生下男孩后,父母和亲友要准备一块与孩子体重相等的铁埋于地下。
以后,男孩的每年生日,将铁挖起来锻打一次。
孩子长到16岁时,将此铁打成苗刀,佩在身上。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彭水苗族的这些习俗都已经不存在,已经和汉族文化融为一体。
也不能从根本上区别汉苗民族之间的习俗问题。
四、居住彭水,“古谓之蛮蜒聚落”。
蛮,号指苗族先民,居山地;蜒,即蜒民,多居水边平地。
这种古代的聚落,是从原始形态的村社共同发展演变而来的。
村社共同体之间为森林茂密的隙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中立地带或隔离地带。
那时,彭水这块地方,居民少。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在今郁山建涪陵县(辖境包括今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石柱南部、武隆东部以及贵州思南以北的大片地区)时,因人口不足1万户,所以不设县令而设县长。
按现在各县面积测算,面积约为4万平方公里,以1万户计,约为每平方公里1户居民。
这就成为这种村社共同体的前提条件。
经历了300多年,到东汉建安六年(201年)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从渔猎社会,走向半农半猎社会,生产力也提高了,人们互不往来的隔离状态结束了。
人与人之间为土地、财产的争讼也增多了。
由于宋末、元代及明代多次“赶苗拓业”苗族被迁出境外或赶入深山老林,“赶苗”以后,各个家庭的家兵们,又重新编成“部曲”,寓兵于农了。
时间一长,这些部曲,便隔入了当地,习其语言,从其风俗,互通婚姻,自己也变成少数民族了。
但他们当时居住的地方,仍按古代聚落的模式构筑,仍为聚族而居,住房外面为棘闱或石墙,围墙外面为田地或树木。
他们住的地方,名为“X家营”,这些地名周围的田地,多为这些赶苗军队及其子孙开垦出来的。
明清以来,以“棘围”为单位的聚落,已经逐渐被以地域为范围的“村落”所取代,但仍保留了聚落的风俗。
这些聚落,是由一家人分家后就近造屋形成的,寨子里都有老房子、新房子、朝门户、阳沟户、当头户、坎上、坎下、沟边、岩脚之类的名称。
也有原为一姓居住,将部分住宅卖给外姓,或让至亲好友就近造屋,或某家有女无子,让人入赘而形成的多姓杂居。
解放前的单家独户,多为从外地迁入定居,或地方为耕种远离住宅的土地给佃户建的。
解放后,由于社会安定,人们的家庭观念相对淡薄;而多家聚居的村落易遭火灾,所以,子女成家后,大多分出去另建住宅,不与原住地相接,形成分散居住的格局。
但是,无论大寨子或是单家独户,姓,无论大姓还是小由山地自然条件(多以山梁为界)形成的聚落内聚力非常明显;住地的风水树,寨子或祠堂寺庙周围的树木不准砍伐;水井不准喂牲口,不准洗衣服,以免污染;桥梁、道路、河堤不准损坏或侵占;坟山不准开垦,坟山上的树不准砍伐---虽无明文规定,早已约定俗成,成为聚落内居民必须遵守的制度。
聚落内的居民,不论是否同族同宗,是否亲戚,有无前嫌,凡有红白喜事,都要前往祝贺(吊唁)、帮忙(砍柴、挑水、煮饭、洗菜、借还东西----不要代价),形成团结和睦的风气。
如遇火灾,则前往扑救,致伤了也不要受灾户治疗。
灾后,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树木出树木,有力出力,帮助受灾户重建新居。
解放前,如遇外侮(如土匪抢劫之类),只要一打锣或一吹牛角,丁壮便执刀荷矛。
倾刻齐集,听从调遣。
内部有了纠纷,由聚落内部族长或德高望重者出面调解,说了算数,一般不找政府解决。
木瓦结构的房子,大多有吊脚楼,即在楼下以木柱支撑木楼的建筑,这种建筑,以彭水最为普遍。
彭水的吊脚楼(彭水人称为“虚楼”),可分为三种:1.在山坡上建房,把厢房或下厅伸出,为使厢房或下厅与正房在同一平面上以利居住,便在坎下或坡下以木柱支撑,上面住人,下面建猪牛栏圈或堆放柴草杂物;2.在平地建房,有在正房一侧建猪牛栏圈,外支木柱,上面住人的。
这种吊脚楼,一般比较矮小;3.有些集市,如解放前的老郁山,便建在一面陡坡上,一律以木柱支撑房屋,走马岭建在山梁上,右边便以木柱支撑房屋。
民居的吊脚楼上,一面、两面或三面,有挑伸出,与悬柱相接,铺以楼板,装以栏杆。
富裕之家,还在悬柱和挑上,饰以木刻浮雕,栏杆也以吉祥图案装成。
五、寿庆闲生彭水人把闲生读作“hán生”,指家庭成员除整十生以外的生日。
成年人的闲生,一般只有至亲。
嫡戚前来祝贺,不另外请客。
未成年人的生日,家中弄些好吃的,或缝制一套新衣服、一双新鞋子等以示庆祝。
整十生彭水农村各族人民一般50岁起开始整生十酒。
50为半百,60为满旬,70、80、90便要大庆。
这种整十生,男性要提前一年,即70岁生日,69岁时整酒;女性则延后一年,即70岁生日,71岁时整酒,有“男整进、女整出”之说,因“十”与“死”音近,所以避开严“整十”时整酒。
届时,亲友要送寿匾,寿联。
有钱人之家,匾、联为黑漆退光,以朱砂或金粉涂字;中等家庭则用红纸或红绸书写对联相赠。
也有送寿屏(以木刻黑漆退光涂金字,或在绸子上绣花鸟图案或绣制寿字、寿序等)、送寿幛或《八仙上寿图》等。
至亲的晚辈则要送寿衣、寿鞋,还要赠送糖酒肉蛋等礼品及现金。
生日的头天晚上要拜寿。
让寿星(或夫妇)坐在堂屋正中的椅子上,如长辈健在,也要请来接受朝贺;如有兄弟,也来陪坐,接受朝拜。
儿女子孙按长幼、尊卑、亲疏的顺序叩头行礼,有礼生喊礼。
礼生由家族中有名望的成年人担任,寿星要给拜寿者封赠一些吉言。
拜寿时,同样要设香案,供柑子,以昭告祖宗。
送礼时,主人以寿碗相赠。
晚餐有酒菜,但不煮饭,只吃面条,以面条长瘦与“长寿”同音,所以,称为“吃寿面”。
第二天早饭,才办席,称为“寿席”或“寿宴”。
有些地方则不留宿,祝寿和吃寿面以后,客人便各自散去。
百岁酒满97岁便可整百岁酒,因为加上闰月,实际上已有100岁了。
气氛自然更加隆重一些。
同样祝寿、吃寿面,只是寿碗称为“百岁碗”,客人以为吉物,十分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