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合集下载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陕政发〔2016〕15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陕政发〔2016〕15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陕政发〔2016〕15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1.《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2.《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2016年4月6日附件1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1月29日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篇努力实现追赶超越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二章发展环境第三章指导思想第四章发展目标第二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第五章推进体制创新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第六章加强军民融合创新1第七章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八章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第九章建设质量和品牌强省第十章坚持强化供给优化需求第三篇系统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第十一章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第十二章实施中国制造2025陕西行动计划第十三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四章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第十五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第十六章拓展信息经济发展新空间第十七章促进产业融合业态创新第十八章推动民营经济加速发展第四篇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第十九章优化城镇化格局第二十章创新城镇化发展方式第二十一章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第二十二章健全城市住房体系第二十三章推动城乡一体化第五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6第二十四章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第二十五章推进陕北转型持续发展第二十六章推进陕南绿色循环发展6 第二十七章推进重点板块突破发展7 第六篇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第二十八章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第二十九章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第三十章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第三十一章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第三十二章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第三十三章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第七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三十四章提升国民文明素质第三十五章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第三十六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第八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三十七章推进易地搬迁脱贫第三十八章大力发展生产脱贫第三十九章完善生态补偿脱贫第四十章发展教育事业脱贫第四十一章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第九篇着力增进人民福祉第四十二章保持就业稳定第四十三章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四十四章推进教育现代化第四十五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四十六章建设健康陕西第四十七章推动人口均衡发展第十篇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第四十八章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四十九章建设信息陕西第五十章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体系第五十一章加强水生态建设第十一篇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五十二章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第五十三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第五十四章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第五十五章健全统一市场体系第五十六章推动投融资和财税体制改革第五十七章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第五十八章推进法治陕西建设第十二篇全方位提升开放水平第五十九章塑造开放新格局第六十章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第六十一章发挥开发区开放引领作用第六十二章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第六十三章打造“海外陕西”第十三篇加强规划保障实施第六十四章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第六十五章健全规划实施和评估第六十六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全文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2021年-2015年的5年计划

2021年-2015年的5年计划

2021年-2015年的5年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内容概况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共62章5万余字,另有5个图片和22个专栏,分为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等16篇。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
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渭南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03.27
•【字号】渭政发[2011]16号
•【施行日期】2011.03.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的通知
(渭政发〔2011〕16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华山景区管委会:
《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本规划纲要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具有法定效力,集中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目标和全市人民的发展远景,是指导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县市区规划作为全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规划纲要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发区域的延伸和细化。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县域、区域及专项规划与本规划的充分衔接,进一步细化纲要内容、落实规划目标;加强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与本规划实施的协调推进,完善跟踪监测、动态分析制度和监督评估、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年度计划与本规划
的有效衔接,制定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和时限要求,分年度落实任务,分阶段推进发展,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圆满实现。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七日。

华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华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华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更是华阴市经济社会发展上台阶、上水平的关键时期。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抓发展战略机遇,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中国西部旅游休闲之都的行动纲领,是各部门、各单位、各区域、各行业编制实施“十二五”分支规划的蓝本。

一、“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条件和环境因素(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十一五”期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和“五项工作格局”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五大优势突破”的要求,积极实施“旅游立市、工业富市、开放开发和项目带动”战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克难攻坚,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扎实开展“一城四创”活动,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打造中国西部旅游休闲之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8.75亿元,是“十五”末的2.46倍,年均增长14.1%。

其中一产增加值达到3.57亿元,年均增长6.8%,二产增加值达到26.94亿元,年均增长15.5%,三产增加值达到18.24亿元,年均增长14.4%。

人均GDP 达到1.83万元,是2005年的2.38倍,年均增长18.9%。

地方财政</Lunwen/ShowClass.asp?ClassID=577>收入达到1.58亿元,是“十五”末的4.46倍,年均增长34.8%。

万元GDP能耗下降到6.04吨标准煤,较“十五”末下降23.5%。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的10:51:39演进到2010年的7:55:38,二、三产业主导经济增长的格局进一步加强。

--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

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力抓开工、促进度,建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42倍,年均增长57.2%。

宜川县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宜川县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宜川县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宜川县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近日,宜川县召开了财政工作会议,着重传达了贯彻落实国家财政政策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的重要精神,深入分析了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

会议强调,财政工作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会议提出,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财政政策,切实加强财政保障,确保财政资金有效使用,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要加强财政监督,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法。

要积极创新财政工作方式,加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财政工作效率和水平。

会议还强调,要加强对财政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素质,确保财政工作人员能够胜任工作岗位。

同时,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控制财政风险,确保财政工作的安全稳健。

宜川县财政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全县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必将为宜川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各级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牢记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各项政策举措,共同努力,推动宜川县的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我省发展战略,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回顾和形势判断一、“十五”主要成就“十五”时期,全省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八大战略工程、六大支撑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效益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预计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五年年均递增13%,高于预期目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财政总收入由194.6亿元增加到747亿元,五年翻了近两番。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全省上下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取得了积极进展。

大力实施“1311”、“5533”等调产规划,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不断加快。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所增强,特色农业产值比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等明显提高。

工业内部结构明显优化,传统优势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业正在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区域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组织结构等也发生了可喜变化。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2005年底,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320万千瓦。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86公里,人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实现了省会到地级市“三小时高速通达”,县际路网改造和乡村通油路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长治、运城、大同机场通航。

“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延川县地方税收“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地方税收工作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二五”规划),对推动全县地税系统“十二五”期间地方税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为切实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延安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延安市地方税收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延市地税发【2010】126号)精神,提出以下工作方案。

一、编制意义“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全县地方税收事业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全县地税系统积极适应发展环境和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推动全县地方税收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对建设和实现兴税强县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二、指导思想编制“十二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经济社会的新变化和税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及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对税收工作的影响,准确把握全县地税事业的发展阶段特征,科学判断“十二五”时期我局税收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突出本地特色,紧紧围绕实现“兴税强县”的战略目标,明确“十二五”期间我局税收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突出组织收入、依法治税、纳税服务、规范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等内容,推动全县地方税收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三、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长:李伟副组长:梁宇晖刘晓东王延成成员:冯艳红马慧慧梁世峰高建雄高宏斌刘鑫杨春林申永年延川县地方税务局税收工作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征管股。

办公室主任:梁宇晖(兼)工作人员:冯艳红梁世峰高建雄马慧慧闫俊四、基本原则编制地方税收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坚持以下原则:(一)坚持继承与发展原则。

黄河之水天上来——宜川县社会经济发展纪实

黄河之水天上来——宜川县社会经济发展纪实
后在宜川召开 ,并被列为全省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 。 快速发展 ,截至 目前 ,个体工商户累计达到 2 9户 ,私营企业累计达 06
 ̄5/ U2b。 :
油 煤开发稳 步推进 。大力开展石油科技攻关,与中原油田、
西部大开发 t 0 8 51 0 w _ 2
. 一 ¨
维普资讯
亩 ,涂 白2 万亩 ,果 实套袋5 O 亿只 ;狠抓 “ 、畜 、沼 、草 、网 ”五 活动场所 ,公安局监所 ,以工代赈等项 目已建 成投用 ;乡镇 卫生 院、 果 位—体 示范园建设 ,建成省级优质苹果标 准化示范园2 3 亩 、养猪 专 乡镇政权建设已完成主要工程量 ;沿黄移 民新村 ,扶贫开发 重点村建 40
300 5 5万元 ,增长3 .% ;财政总 收入36 万元 ,同比增 长1% ;农 式转变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果业生产 以建设世界优质苹果生产 基地 89 05 6
民人均 纯收入2 1 元 ,净增5 9 ;全县人 口自增率2 6 % 。全县经 为 目标 ,坚持标 准化生 产,生 态化管理 ,强力推广 “ 5O 0元 . 。 2 四大技术” ,完 济 社会发展呈现以下几 个特点—— 成果树大改形1 万亩 ,初幼园临日 、永久株 区分 1万亩 ,巧施肥 1 7 2 寸 3 5 6
领全县人 民,以构建和谐宜川为目标 ,聚精 会神搞建设 ,一心~意谋 入8 4 万元。 78
发展,县域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 、协调、快 速的发展势头 。2 0 年 , 07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投入资金98万 11
全县实 现生产总 ̄ 4 7 1 7 0 万元 ,同 比增长 1 % ;完成 固定资产 投资 元 ,积极发展以苹果为 主的果 畜复合型现代农业 ,在农村经济增长方 1

(冶金行业)武功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冶金行业)武功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冶金行业)武功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武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战略期,也是武功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科学制定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实现“三年翻番、五年跨越”,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县、新兴工业强县、旅游商贸名县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十二五”规划,现提出武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第壹章发展基础和环境壹、发展基础“十壹五”期间,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国际、国内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团结奋进,求实创新,顽强拼搏,争先进位,全面完成了“十壹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稳健、从容的步伐开创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指标实现翻番。

预计到“十壹五”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4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12900元、比“十五”末提高7497元。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744万元,是“十五”末的2.9倍,年均增长2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8亿元,年均增长35%。

县域经济稳步增长,经济总量稳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比“十五”末均提前实现翻番。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全面提升。

工业主导产业地位不断强化,第二产业比例达到40%。

食品、建材机械、医药、造纸等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到2010年全县规模企业达到29户,规模工业产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37.9%,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和全国食品加工基地县。

优质高效农业持继发展,粮食总产达到29.1万吨,比“十五”增加7.26万吨,累计建设设施农业6280亩,发展清水莲菜2620亩、猕猴桃5.1万亩,苗木花卉7800亩。

宜川县百日行动实施方案

宜川县百日行动实施方案

宜川县百日行动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推动宜川县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民生福祉,特制定本百日行动实施方案,以期在百日内取得实质性成效。

一、总体目标本次百日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宜川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福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重点任务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宜川县交通运输、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

2.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面,让广大群众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3. 促进产业发展:加大对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4. 改善民生福祉:加强低保、医疗保障、教育资助等民生保障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5.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提升宜川县城市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环境。

三、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百日行动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2.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确保百日行动所需资金到位。

3. 加强督查考核: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加强对各项任务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4.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百日行动的重要意义和成果,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保障措施1. 加强安全保障:加大治安巡逻力度,确保百日行动期间社会治安稳定。

2. 加强协调配合: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推进百日行动。

3. 加强风险防范:及时发现和解决百日行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确保百日行动稳步推进。

五、预期成效通过本次百日行动,预计可以取得以下成效:1.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提升。

2. 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得到改善。

洛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洛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洛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洛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经洛川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我县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了部署好这五年的工作,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编制本纲要。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县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较好地完成了规划所确定的主要目标。

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预计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7.2亿元,是“十五”末的2.27倍。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 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

预计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 53.3 :7.4 :39.3 调整为 51.8 :5.1 :43.1,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33.3亿元(县属),是“十五”累计投资的1.13倍。

以“七大五小四十五个单村”为重点的农村供水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农村安全引水实现全覆盖。

304省道改造全面完成,农村油路通村率达到90%以上,路网通行能力明显提高。

以750变电站和农村电气化工程为重点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供电可靠率达到99.98%。

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到44.4%。

农业产业化体系日趋完善,苹果品牌效应显著提升。

苹果标准化生产得到广泛普及,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强势推进,果—畜—沼生产管理模式效应逐步凸现。

苹果总产量达到67.6万吨,实现产值24亿元,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65.19万头。

中国洛川苹果产业园区和旧县黄章生猪产业园区建设顺利启动,洛川苹果荣获中国驰名地理商标,品牌价值达到25亿元。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社会保障日臻完善。

预计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352元,比“十五”末增长106.2%,净增3272元。

果游油煤气:宜川蓄势待发

果游油煤气:宜川蓄势待发
情 ,正视 问题 、直 面 差 距 、奋 起 直 追 、 加
井建设 的实质性阶段 ,为 明年矿井建设全 面启动奠定基础 。同时 ,坚持走科学化 、
力 把宜 川 建 成 全 市 能 源工 业 的重 要 接 内,果业 第二篇 :围绕旅游 ,建好黄河壶 口文 生态化 能源开发可持续发展 的新路子 ,着
展 畜 牧 、设 施农 业 、农产
品 加 工 、果 品 营 销 等 配 套 第 三篇 :围绕油煤气 ,建好煤化工产
产业 ,着 力构建 多功 能一 业 园 区 流的 现代 农业 园 区示 范体 煤 化工 园 区是事 关宜 川今后 发展 的
系 ,全 面 提 升 果 业 的 精 细 大事,是实现 “ 转型突破 、后发赶超”战 化 管 理 、标 准 化 生 产 、 品 略 要 求 的 重 要 抓 手 之 一 。 “ 二 五 ” 以 十
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 境 内 自然人 文资源 ,加强旅游文化景点建 业 结构调整 ,转变发展方 式,以三大园区
经济 优势 ,进而 实现 可持续 发展 ,这是 宜川 设 ,大力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业 ,在壶 口瀑 建 设 为 重 大 引 擎 ,坚 定不 移 地 走 “ 项 目 大
西部大开发 。 。
_5 4
重 点 做 好 三 篇 文章
引项作为加快 发展 的 “ 门砖” ,充分调 敲 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积极性 ,形成争资
第一 篇 :围绕 苹果 ,建 引项 的强大合力 ,全力推进黄河壶 口文化
好现代农业示范 园区
园建设 。要瞄准国内外旅游规划智库,聘
宜 川 县 抢 抓 “ 省 计 用优秀顶尖规划团队 ,拿 出成体系 、高水 全 划 建 设 3 0 现 代 农 业 示 准 、可 操 作 的 规 划 方 案 , 引领 宜 川 朝 着 中 0个 范 园 区 ” 的 大 好 机 遇 , 以 国乃至 国际优秀旅游城市和最佳旅游 目的

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1月30日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发展环境一、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二、面临挑战与困难第二章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基础设施第一节交通第二节能源第三节水利第四节信息第四章产业发展第一节特色生态农牧业第二节特色工业一、新能源产业二、新材料产业三、盐湖化工产业四、有色金属产业五、油气化工产业六、煤化工产业七、装备制造业八、钢铁产业九、轻工纺织业十、生物产业第三节现代服务业一、金融业二、现代物流及中介服务业三、商贸餐饮及社区服务业四、房地产业五、旅游业六、文化体育产业第四节园区经济第五章社会发展第一节改善民生一、劳动就业二、收入分配三、社会保障四、住房保障五、教育六、卫生七、人口与计划生育八、文化体育第二节社会建设一、民主法制二、精神文明三、社会管理四、公共安全第六章区域城乡发展第一节区域主体功能第二节空间开发布局一、东部城市群二、海西城乡一体化地区三、环青海湖地区四、三江源地区五、玉树灾后恢复重建第三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第四节县域经济第五节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第七章资源环境第一节矿产资源勘查第二节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一、资源循环利用二、土地节约第三节环境保护和建设一、生态保护与建设二、环境污染防治三、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八章人才强省与科技创新第一节人才队伍建设第二节科技创新第九章改革开放第一节深化改革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五、农村牧区改革六、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二节扩大开放一、推进招商引资二、扩大对外贸易三、加强对外联合协作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第十章规划实施第一节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一、明确规划实施责任二、强化政策措施统筹协调三、完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四、加强监测评估第二节加强规划协调管理“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省推进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延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

延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

延长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12日在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延长县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一月目录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 - 1 -一、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任务 ............ - 1 -二、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 - 2 -三、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 3 -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 - 4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 - 5 - 第二章“十二五”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 - 7 -一、指导思想 ............................ - 7 -二、发展目标 ............................ - 7 - 第三章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 9 -一、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 ................ - 9 -二、提升发展现代有机农业 ............... - 10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 12 - 第四章基础设施建设....................... - 13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 - 13 -二、提升交通道路建设水平 ............... - 15 -三、加大水利设施建设 ................... - 15 -四、电力网络和信息化建设 ............... - 16 - 第五章加快社会事业建设................... - 17 -一、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 - 17 -二、大力发展卫生事业 ................... - 18 -三、综合发展文体、广电事业 ............. - 19 -四、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 20 -五、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 - 21 -六、全面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 - 22 -七、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 - 22 - 第六章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22 -一、持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 - 22 -二、认真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 - 24 - 第七章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 25 -一、创新社会管理 ....................... - 25 -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 - 26 -三、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 - 26 - 第八章加强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 27 -一、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 - 27 -二、壮大地方财政事业 ................... - 27 -三、健全完善农村政策支持体系 ........... - 28 -四、加强投融资体制改革 ................. - 28 -五、加快建立现代大流通体系 ............. - 29 -六、扩大招商引资,推进对外开放.......... - 29 -延长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宜川城区十年规划

宜川城区十年规划

宜川城区十年规划按照工业“县域统管、提升效能、集聚集群”的发展要求,宜川县十年内工业园空间上要形成“一园多区”总体布局,此规划范围包括:秋林片区、交里(阁楼、牛家佃)清洁能源加工区、集义物流园区、范湾产业聚集区四个片区,规划总控制面积约 11.93平方公里。

具体如下:该区位于县城东部,规划范围以秋林镇区为中心,东至秋林镇区,西至古土村,南以山体坡脚为界,北以309国道为界,规划控制面积为2.14平方公里。

秋林片区主导产业为特色旅游商品加工业和优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

该区分为交里清洁能源加工板块、阁楼清洁能源加工板块和牛酒佃清洁能源加工板块。

交里清洁能源加工板块位于交里乡西部,规划范围沿川道带状分布,西至四方村,东至交里乡规划边界,南北以山体坡脚为界,规划控制面积2.77平方公里;阁楼清洁能源加工板块位于宜川县云岩镇井家村,地处黄河沿岸,西部与沿黄公路相邻,规划控制面积0.3平方公里;牛家佃清洁能源加工板块位于宜川县秋林镇北部,涉及崔家寺村、牛家佃村、辛家岭村,规划范围沿省道242分割为东西两侧,规划控制面积为地块用地面积3.6平方公里。

交里(阁楼、牛家佃)清洁能源加工区主导产业为清洁能源综合利用。

该区分为物流园板块和宜南矿区板块。

(1)物流园板块位于集义镇区东部,规划范围东至郭东村,西至集义镇规划边界,南以浩吉铁路(蒙华铁路)为界,北以S307省道(原X202县道)为界,规划控制面积1.33平方公里。

(2)宜南矿区板块总规划控制面积1.5平方公里,包括东区,位于沿黄公路北侧,现马树坪村所在,规划控制面积为0.50平方公里;西区选址位于流湾头村西侧,规划控制面积为1.0平方公里。

集义物流园区主导产业为现代物流。

该区位于宜川县中心城区东部,规划范围沿青兰高速东西两侧分布,高速东侧被仕望河切割成半圆状,以仕望河为界;高速西侧面积较小,北至仕望河,西至青兰高速,东南与其他用地相邻,规划控制面积为0.29平方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言“十一五”时期,是宜川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跨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宜川县经济社会发展上台阶、提高水平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宜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重大项目,作为组织和动员全县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根据“十二五”国家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发展陕甘宁革命老区,陕甘宁蒙“能源金山角”战略规划,加大解决资源约束力度,沿海地区产业和生产要素加速转移的发展趋势,陕西省统筹城乡经济,延安率先发展及我县经济环境变化的新特点,《规划》按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力求突出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预测性和指导性。

《规划》主要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确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为我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目标找到新的工作着力点和发展突破口。

《规划》始终围绕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强县与富民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提出目标和任务,注重年度发展的衔接,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连续性,提高规划对我县经济工作的指导作用,为构建和谐宜川描绘了美好蓝图。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超额完成,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宜川“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就第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0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GDP) 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3%,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4.1%,预计全县财政总收入8497万元,同比增长39.34%,地方财政收入6180万元,同比增长53.4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629万元,增长24.95%,非税收收入完成3551万元,增长84.56%,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成绩显著。

“十一五”期间,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的主线,形成了以苹果为主导,林果、草畜、棚栽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油煤工业稳步推进,石油产量9.2万吨,探明煤炭储量9.7亿吨;旅游产业势头良好,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10年预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8亿元,全县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为40.8:7:52.2,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7.8%、4%、78.2%。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水、路、气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理念,以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品位为目标,不断拉大县城骨架,县城规划区面积由原来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17.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25.8%。

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513.2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85.4公里,等级公路1117.9公里。

城乡用电、邮电通讯业务平稳发展,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4686户,国际互联网用户(含广电网络)达到3726户,增长41.7%。

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建成了石沟坪广场、凤翅山二期、文化广场、夜月中桥等项目,突出对城市道路、空地、山川和城区主要出入口的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65%以上,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

第四,生态环境得到明显优化。

“十一五”期间,将生态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长抓不懈,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显著,年退耕还林量超过1万亩,使宜川整体森林覆盖率达到48.6%,局部区域达到80%。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坝系工程的修建以及农田的高标准化都使得我县的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建立了生态评估制度与补偿机制,实行了绿色政绩核算,并从县域、石油井场和水源地等多方面入手,抓住水资源保护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科学设计生态建设方案,生态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第五,社会事业稳步协调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改善,2010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80元,是2005年的3.4倍,年均增长27.7%。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建成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为10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为90%,基本实现城区低保家庭保障对象应保尽保。

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两基”成果巩固提高,高中教育跨越式发展,幼儿教育稳步推进,职业教育显露生机,民办教育得到加强,宜川中学高考六项指标连续五年排名全市各县区第一,职业中学单招考试四项指标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8%、98%,高中毛入学率达到75%以上,高中教师合格率提高到100%。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建成了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及综合楼建设,新建英旺、集义、牛家佃、阁楼、交里、壶口6个文化站,完成了秋林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旧址恢复。

科技、计划生育、广电、金融、审计、环保、文化、军民共建等各项工作均有新发展,综治、司法、信访等工作成绩明显,安定团结、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大、城乡面貌变化最快的五年。

“十一五”取得的成就,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宜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农业主导产业开发规模小、效益低,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不高,城乡居民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工业企业大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质量效益增幅不明显;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发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资源短缺和浪费现象严重;就业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构建和谐社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未来五年,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形势,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延安实现城乡统筹率先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发挥资源优势,按照“立足科学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宜川”的要求,正确处理和下大力气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攻坚,努力使“十二五”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第二章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根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扩大内需,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突出关注民生成为主要任务,我们必须审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第一,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臵,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宜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第二,国家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将在包括延安市在内的三个省十一个市建立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能源化工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革命老区合作发展示范区,有利于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和能源化工产业发展,为能源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第三,国家进一步加强能源建设。

国家加快发展新兴支柱产业,为宜川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有利于做大做强能源产业。

全球性的能源紧缺,为我县的资源开发,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我县可以紧紧抓住市场机遇,在煤炭开采采矿权上大做文章,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一批经济效益显著、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明显、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和渗透力强的能源产业。

第四,国家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

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将推出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为宜川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宜川地处渭北高原、黄河沿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产品具有相当的知名度,有利于宜川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步伐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省上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延安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城市,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改变宜川县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创造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延安“十二五”实施“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战略,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世界优质苹果生产营销研发加工基地,全国红色旅游首选之地,有助于宜川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做强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提升以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

三、“十二五” 面临的挑战第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的全球化使跨越国界的商品流、资本流、信息流和人力流等急剧加速,国际上的金融危机、股市危机、石油价格骤升骤降等,对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对宜川能源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另外宜川位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关中高科技产业基地两个增长极交接地带,既具有区位优势,又有被边缘化的可能。

第二,加快发展的压力增大。

延安各县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奋力争先的势头越来越强,而我县经济总量小、总体实力弱、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将严重制约着宜川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潜在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财政增收缓慢,收支矛盾十分尖锐,保工资、保运转、保项目建设压力较大。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产业结构优化势必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调整和重组。

宜川国民经济总量小,起步低,劳动力层次低,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性矛盾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压力,使就业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社会保障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这些因素将导致宜川在产业承接过程中处于比较劣势,不利于实现快速发展。

第四,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

经济快速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出台比“十一五”期间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监管政策。

宜川的快速发展必须以能源工业为主,而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的开采加工将对生态环境形成一定的破坏,宜川经济快速发展将面临环境保护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