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重点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一、数的认识1. 认识万以内的数,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千、百、十、个位上的数位的表示方法。

2. 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题计算。

3. 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4. 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5. 学习整数乘法和除法,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题计算。

6. 学习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能够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二、计量单位1. 认识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能够进行长度的换算和计算。

2. 认识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能够进行面积的换算和计算。

3. 认识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能够进行体积的换算和计算。

4. 认识质量单位,如克、千克、吨,能够进行质量的换算和计算。

5. 认识时间单位,如时、分、秒,能够进行时间的换算和计算。

6. 认识货币单位,如元、角、分,能够进行货币的换算和计算。

三、几何图形1. 认识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2. 学习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 认识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4. 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四、统计与概率1. 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能够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

2. 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图等常见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3. 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五、解决问题1. 学习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能够正确计算并解答问题。

2. 学习解决含有未知数的简单方程问题,能够列出并解简单的方程。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能够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4. 学习解决简单的概率问题,能够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1. 数的认识
- 认识数字0-1000以内的整数。

- 掌握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 比较数字的大小。

2. 加减法运算
- 认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口算。

-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计量单位
- 认识长度、重量、容积等计量单位。

- 掌握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 运用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4. 分数
- 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

- 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5. 几何图形
- 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 分辨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

- 进行几何图形的分类和组合。

6. 数据统计
- 能够收集和整理简单的数据。

- 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 读取和分析统计图表。

7. 算式的列竖式
- 掌握加法、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 进行多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8. 乘法运算
- 认识乘法的概念和符号。

- 掌握乘法口诀表。

- 进行乘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9. 除法运算
- 认识除法的概念和符号。

- 掌握除法口算的方法。

- 进行除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以上为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要点,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掌握和复习这些内容,以便提高数学水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除法一、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2.笔算除法时,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表示几个十,所以商要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

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二、除法的验算1.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

2.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全班的总人数÷组数=每组的人数5.玩具的总数-送出的数量=还剩的数量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除数。

①书的总页数÷看的天数 = 每天看的页数②付出的钱数 - 找回的钱数 = 实际用的钱数实际用的钱数÷物品的个数=物品的单价③全班人数÷单打(2人)=单打的组数④全班人数÷双打(4人)=双打的组数⑤轮子的总个数÷每辆车的车轮数=车辆的数量⑥电池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⑦老师的人数+学生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车辆的数量=每辆车坐的人数⑧玩具的总个数-送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还剩的个数÷班级数=每班分得的个数⑨一班的人数+二班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每组的人数=组数四、商末尾有0的除法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刚好整除,且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一定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第二单元:认数一、认识整千数1.千位上是几,就表示几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

3.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二、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1.中间或末尾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读数时,一个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必备6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必备6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必备6篇)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第1篇1、mm、分米的了解(1)用到公分可能普遍物块的长短,并在实际上精确测量中找出长度单位mm和分米。

(2)根据精确测量主题活动,实际上体会1mm和1分米大概有多久,用到mm和分米做为长度单位开展可能。

(3)了解米、分米、公分、mm中间的进率,能依据实际情境挑选适当的长度单位,用到这种长度单位开展精确测量。

(4)能进行相关的测算和运用,发展趋势室内空间意识和着手实际操作能力。

2、千米的认识:(1)掌握"公里"是比"米"大许多的长度单位,了解1公里大概有多久,并分步掌握公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把握公里和米中间的进率,能恰当计算和测算,并能处理有关的实际上难题。

3、吨的认识:(1)掌握"吨"是比"公斤"大许多的质量单位,了解1吨大概有多种,掌握质量单位"吨"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把握吨、公斤、克中间的进率,能恰当计算和测算,并能处理有关的实际上难题。

(3)能可能一些普遍物件的品质,能依据实际情境挑选适当的质量单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第2篇1、成绩的分步了解:(1)在主题风格图中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平均分的含意。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学习培训成绩的重要性和数学符号的优势,了解分数的意义。

(3)融合具体步骤,了解并把握多少之一的含意、写法有哪些和读法,并能进行多少之一的尺寸较为(总体1务必同样)。

(4)融合具体步骤,了解并把握几分之几的含意、写法有哪些和读法,并能进行同分母成绩的尺寸较为(总体1务必同样)。

(4)了解哪些的数是成绩,能强调成绩的各一部分的名字,用到手工折纸、涂颜色等方法表达简易的成绩。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第3篇1、加法:(1)能融合实际情境,发展趋势搜集资料、提问问题、解决困难的观念和能力。

(2)能在解决困难的全过程中探索并把握二位数、三位数的持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式,了解笔算的算理和常见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如下:1. 数字与数的概念:- 数的概念:理解数是用来计数和表示数量的概念。

- 数的顺序:通过数线、数列等形式来理解数的顺序关系。

- 数字的认读与写写:认读并正确写出各类数字。

2. 加减法:- 加法:掌握加法的概念,通过操作实际对象和计算器等进行简单加法运算。

- 减法:掌握减法的概念,通过操作实际对象和计算器等进行简单减法运算。

- 加减混合运算:通过实际问题和计算器等进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 单位与长度:- 常用的长度单位:认识并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

- 长度的比较: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掌握长度的大小关系。

- 长度的换算:通过计算和解题,掌握不同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4. 钱币与购物:- 认识常见的人民币面值,并能正确读写。

- 认识常见的货币符号,如¥。

- 进行购物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理解找零的概念。

5. 二位数与三位数:- 二位数的认识:认识二位数的概念和特征,能正确读写二位数。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二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简单的二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 三位数的认识:认识三位数的概念和特征,能正确读写三位数。

- 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简单的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6. 分数的认识:- 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平均分的计算。

- 半分之一: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半分之一。

- 分数的比较:通过实际问题和计算,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点的一些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数学早读资料第一单元测量1.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数学书的长是20厘米8毫米,宽是14厘米8毫米,厚是7毫米.2.生活中,光碟,银行卡,会员卡,保险卡等等的厚度约是1毫米;笔芯上的笔迹粗细,降水量等等一般用毫米作单位.3.1厘米的长度里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是1毫米,即1厘米=10毫米;10厘米的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即1分米=10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4.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1千米(公里)=1000米.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2圈半正好是1千米;10个100米就是1千米.5.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6.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7.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学生的体重就是1吨;两头牛大约重1吨.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00.8.把吨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吨数末尾加上3个0;千克换算成吨,就是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在进行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一.2.在计算376+284之前可以这样估算,376不到400,284也不到300,它们的和肯定也不到700.3.怎样检验135+48=183的结果呢?可以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也可以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还可以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4.在进行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它的前一位借一,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5.怎样检验200-183的结果呢?可以用200减17,看结果是不是183;也可以用17+183,看结果是不是200.(注意在进行加减法的验算时,一定要认真计算一遍,不能只根据原来的结果写下来.)第三单元四边形1.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3.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性,即不稳定性.生活中列举利用四边形容易变形的例子有:伸缩门.4.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5.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6.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7.如果知道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长,要求这个长方形的宽,可以用周长÷2得一条长和一条宽的长度之和,再减去长方形的长;或者用周长-长×2 得到两条的宽,再除以2得到长长形的宽.8.估计物体或者图形的周长时可以先估计边长,再通过计算求得它的周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至四单元的数学小报重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至四单元的数学小报重点

一、引言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至四单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对学生未来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小报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通过总结和整理数学一至四单元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本文将对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至四单元的数学小报进行归纳整理,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二、数学一单元:认识和读写0-1001. 认识0-100的数字1.1. 学会认识0-100的数字,包括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数字。

1.2. 学会读写0-100的数字,掌握基本的数字读写技巧。

2. 数的大小比较2.1. 学会比较0-100的数字的大小,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2.2. 理解百位数和十位数的关系,掌握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

3. 页面作业3.1. 实际应用0-100的数字进行练习,包括数字的认识和读写练习。

3.2. 加深对0-100数字的理解,掌握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

三、数学二单元:认识和认识16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认识16以内的加法1.1. 学会认识16以内的加法算式,包括加号和等号的意义和使用。

1.2. 掌握16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 认识16以内的减法2.1. 学会认识16以内的减法算式,包括减号和等号的意义和使用。

2.2. 掌握16以内的减法计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3. 小练习3.1. 练习16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包括加减混合运算。

3.2. 加深对16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理解,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四、数学三单元:认识和认识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认识20以内的加法1.1. 学会认识20以内的加法算式,包括加号和等号的意义和使用。

1.2. 掌握20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 认识20以内的减法2.1. 学会认识20以内的减法算式,包括减号和等号的意义和使用。

2.2. 掌握20以内的减法计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数字的认识:认识0-1000的数,能读、写、比大小。

2. 数的组成:认识整数中的十位和个位,能正确写出一个数的十位和个位数字。

3. 数的大小比较:能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比较。

4. 加法的认识:认识加法符号“+”,理解加法是数的增加运算。

5. 加法计算: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法计算,掌握加法口诀表。

6. 减法的认识:认识减法符号“-”,理解减法是数的减少运算。

7. 减法计算:能够进行10以内的减法计算,掌握减法口诀表。

8. 数量的加减:通过加法和减法计算数量的变化。

9. 数字排列: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数,如升序、降序等。

10. 简单的长量和时间单位:认识厘米、米、千克、秒等基本的长量和时间单位。

11. 重量的比较:认识“重”、“轻”等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重量比较。

12. 剪影问题:能够通过剪影判断物体的形状。

13. 形状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

14. 形状的比较: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够判断物体的形状是否相同。

15. 几何体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几何体,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16. 几何体的比较: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够判断几何体的大小和形状。

17. 时间的认识:认识一天的24小时,能够根据时间进行简单的运算。

18. 金钱的认识:认识元、角、分等货币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三年级的数学知识及重点

三年级的数学知识及重点

三年级的数学知识及重点
1、数与计算
(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0的乘法。

连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0除以一个数。

用乘法验算除法。

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法验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3)四则混合运算。

两步计算的式题。

小括号的使用。

(4)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

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量与计量
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周长的含义。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实践活动
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

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点知识大汇总

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点知识大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1 / 1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半时=30分一刻=15分3时=(180 )分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

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摘要:一、单元概述二、知识点梳理1.数字的认识2.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3.加法和减法4.乘法和除法三、解题方法与技巧1.运用数的顺序解决问题2.利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利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四、单元练习与巩固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单元概述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主要涉及数字的认识、数的顺序、大小比较以及四则运算等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梳理1.数字的认识本单元开始,学生将学习整数的认识,包括0至9这些数字。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数字的写法、读法以及数字间的关系。

2.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学生将学习整数的顺序,掌握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

同时,学会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大小比较。

3.加法和减法在本单元,学生将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4.乘法和除法乘法和除法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学生将学习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掌握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解题方法与技巧1.运用数的顺序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以利用数的顺序来进行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2.利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加减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加减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金额等。

3.利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如计算速度、面积、容积等。

学生要学会灵活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单元练习与巩固为了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学生需要进行适量的练习。

练习题可以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以巩固所学内容。

五、总结与展望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数字认识、四则运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重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重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重点归纳一、整数的认识1. 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2. 自然数就是0和正整数相加的和。

3.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4.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5.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6. 整数的改写: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或亿位,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字或“亿”字。

7. 近似数:接近准确数而不等于准确数的数是近似数。

通常采用四舍五入法。

二、十位和个位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2. 十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3. 知道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个百。

三、乘法原理1. 每份数×份数=总数2. 总数÷每份数=份数3. 总数÷份数=每份数4.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5.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6. 两个因数的积是另一个因数的倍数,这两个因数就是那个数的因数。

7.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8.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9. 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除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N为自然数),被除数也扩大到原来的N倍,那么商不变,余数也扩大N倍。

四、加减法原理1. 和=加数+加数2.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3. 被减数-减数=差4. 被减数-差=减数5. 差+减数=被减数6. 因数的和是积的2倍,这两个因数是积的因数。

7. 因数的积是被除数的倍数,这两个因数是商的因数。

8. 一个乘法式子里的第一个乘数的所有因数是第二个乘数的倍数,这两个乘数的积是这个乘法式子的倍数。

9. 一个加法式子里的第一个加数的所有因数是第二个加数的倍数,这两个加数的和是这个加法式子的倍数。

10. 一个加法式子里的第一个加数的所有因数是第二个加数的因数,这两个加数的和是这个加法式子的因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60秒=1分 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笔算多位数加法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2、笔算多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3、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9 最小一位数是1最大两位数是99 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三位数是999 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四位数是9999 最小四位数是1000最大五位数是99999 最小五位数10000最大三位数比最小四位数小14、公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三年级上册 数学 知识点 归纳3篇

三年级上册 数学 知识点 归纳3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数的认识1.数的读写数字是人类语言中表示数量的符号,阿拉伯数字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

这些数字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数,表示不同的数量。

我们可以通过数字来进行计算,如加减乘除等。

2.数的比较数的比较可以通过大小关系来进行,可以用<、>、≤、≥来表示。

例如,3<4表示3比4小,4>3表示4比3大。

比较数的大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的排序,比较大小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3.数字的逆运算数字的逆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整体,减法是指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数量相等。

4.数字的应用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可以用来表示时间、温度、长度、重量等各种量。

数字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还可以应用于各种科学研究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的研究都需要数字的支持。

二. 量的认识1.长度长度是指物体的长或短,可以用尺子、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长度的单位有厘米(cm)、米(m)、千米(km)等。

2.重量重量是指物体的重或轻,可以用秤等工具进行测量。

重量的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等。

3.容积容积是指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用量杯等工具进行测量。

容积的单位有毫升(ml)、升(L)、立方米(m³)等。

4.温度温度是指物体的热度,可以用温度计等工具进行测量。

温度的单位有摄氏度(℃)、华氏度(℉)等。

5.时间时间是指物体发生变化所需要的时长,可以用时钟、计时器等工具进行测量。

时间的单位有秒(s)、分(min)、时(h)等。

三. 数的运算1.加法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和。

例如,3+5=8,表示将3和5相加得到8。

2.减法减法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差。

例如,7-2=5,表示将7减去2得到5。

3.乘法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一、数的认识
1.数的概念:通过观察、记数的活动,认识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了
数是由数字0-9组成的,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个数或顺序。

2.数的读法:掌握了数字的名称和顺序,能正确念出0-100的数字。

3.数的编排顺序:掌握了0-100的数字的编排顺序,能正确将数字按
照顺序排列。

二、数的比较
1.数的大小比较:通过观察、比较实物的大小,学会了用>、<、=符
号表示大小关系。

2.数的顺序比较:通过数的排列顺序,能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比如大小、前后、上下等。

三、数的对应关系
1.数字和图形对应:通过观察、发现数字和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如
数字1和线段、数字2和圆、数字3和三角形等。

2.数字和数量对应:通过观察、数数的活动,学会了数字和数量之间
的对应关系,能正确将数字和相应的数量对应起来。

四、数的组合
1.数的累加:通过数的排列组合,进行简单的数的累加运算,如
1+1=2、2+1=3等。

2.数的分解:通过观察、数的分组活动,学会了将一个数分解为几个
数的和,如4=3+1、5=4+1等。

五、数的计算
1.加法运算:通过数的累加和分解,初步学习了加法,能够进行个位数的简单加法运算。

2.减法运算:通过观察、比较实物的数量,初步学习了减法,能够进行个位数的简单减法运算。

3.数的运算性质:通过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初步了解了数的运算性质,如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的差减法性质等。

数学知识点总结三上

数学知识点总结三上

数学知识点总结三上
以下是数学知识点总结三年级上册:
1. 测量单位: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重量单位有克、千克,时间单位有秒、分、时、日等。

2. 10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等。

3. 乘法口诀:学习1-9的乘法口诀,掌握乘法的基本性质。

4. 角的认识: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使用三角尺判断直角。

5. 观察物体: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简单的立体图形,并画出看到的图形。

6. 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7. 位置与方向:学习上下、左右、前后的相对位置,能根据方向标确定物体的位置。

8. 时钟:认识时钟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学习时间的读写方法,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9. 可能性: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10. 数学思考: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知识点是三年级的重点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

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3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3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篇:数的认识及简单加减法
一、数的认识
1. 数的表示:数字0~9
2. 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
3. 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
4. 数的分解:十位数、个位数、百位数
二、简单加法
1. 加法的基本概念:加数、和
2. 加数的位置不影响和的结果
3. 加法的交换律:a+b=b+a
4.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三、简单减法
1. 减法的基本概念:减数、被减数、差
2. 减法的位置不影响差的结果
3. 减法的相反数:a-b=-(b-a)
4. 减法的借位: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借位
四、算术小技巧
1. 表格法:可以用表格帮助计算
2. 补数法:用相反数加法求减法
3. 进位法:加法进位、减法借位
4. 组合数法:将加、减法结合起来计算
以上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及简单的加减法。

这些知识是学生日常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
识,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石。

当孩子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就可以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关于0的一些规定:(1) 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第三单元《统计》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及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完成的统计图上一定要标数据。

2.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题)。

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4.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给出一组数据会求它们的平均数。

(若干数相加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叫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求平均数分为两步,首先求出若干数的和,再用所求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

)如:3个女生身高:135厘米、140厘米、132厘米,求平均身高。

熟记平均数的格式,总数量除以总份数:(++……+)÷并脱式计算p42。

会检查平均数的对错,平均数一定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5.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6.给出平均数和几个数据,求另一个数据。

如:小明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85分,其中外语83分,数学80分,求语文多少分。

第四单元《年月日》(一)年、月、日部分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为第1季度;4、5、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

2.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30整,只有2月二八九。

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平年全年有365天,平年2月是28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

平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

4.闰年全年有366天,闰年2月是29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

闰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6.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7.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8.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得的数就是周年。

如:到2008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59 )周年。

用2008-1949=59周年(二) 24时计时法部分1.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2.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3.1日(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4.求经过的时间。

如:一辆汽车上午8:20出发,到下午5:50到达终点,一共行使多长时间。

第一步要先进行换算:把下午5:50变成24时计时法的形式5:50+12=17:50,第二步用17时50分-8时20分=9时30分,就求出了经过的时间。

5.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小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

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1=19天)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整千相乘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多少个0,再在结果的后边添上多少0。

2.估算:想被乘数和乘数最接近或等于哪个整十的两位数,那么所要估算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整十数的乘积。

(二)笔算乘法:注意竖式的格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笔算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用下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依次去乘上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将所得的积相加。

(遇到进位乘法时,那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第六单元《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7.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8.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 面积÷宽宽= 面积÷长1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1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宽= 周长÷2-长长= 周长÷2-宽1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1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1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6.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填土地面积单位时,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注意: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份数来表示,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右面,用圆点隔开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数位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1/10米,也是0.1米。

3份就是3分米、3/10米、0.3米。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米作单位是1/100米,也是0.01米。

7份就是7厘米、7/100米、0.07米。

注:一位小数的形式实际上是分数十分之几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4/10写成小数就是0.4。

3.小数的基本性质: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如:10.05,在它的末尾添上0,就变成了10.050,10.05=10.050=10.0500=10.05000……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4.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最高位,再看次高位,以此类推。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5.小数的加减法:列竖式相加减的时候,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进行加减。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

6.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八.解决问题在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读准题目,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答。

九.数学广角在进行等量交换时,首先要正确理解已知条件,掌握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在进行交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