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青海省西宁市第五中学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缺答案
西宁五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四月月考语文试卷出卷人:蒲素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学的趣味朱光潜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
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
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②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
这是精神上的残废。
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③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
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④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
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⑤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
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
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
⑥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
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
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
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
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
【全国市级联考】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第1页,共9页绝密★启用前【全国市级联考】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4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体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过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新闻事实,所传播的信息泥沙俱下,容易误导群众,这是自媒体明显的局限性。
②在南海问题上,一些西方政客竟然罔顾历史,公然向中国挑衅,他们四处游走,煽风点火,颠倒是非,真算得上是穷形尽相了。
③第四届中国科技城博览会期间,中外嘉宾观赏了一场别无二致的"炫彩三江·美丽绵阳”灯光秀,充分感受到绵阳的科技实力和文化底蕴。
④从建立新东方教育集团到新东方在纽约挂牌上市,每到决策的关键时刻,董事长俞敏洪总能从善如流,使得新东方集团的事业蒸蒸日上。
⑤每当春节回乡探亲,我发现农村打麻将现象蔚然成风,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⑥今年春夏连续几个月来,西南地区五风十雨,水灾频仍,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和收成,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A .③⑤⑥B .③④⑥C .②④⑤D .①③⑤试卷第2页,共9页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 .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 .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 .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市环境应急管理中心启动了2017年“高(中)考控噪活动”,为参加高(中)考的学子提升了良好的学习活动。
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魏晋以来,在玄学思潮的推动下,开创了在文学创作中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旨趣。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对此有大量论述,这是众所周知的。
由此,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歌理论独有的特征,因而不同于西方美学理论重视文学作品严密的逻辑性和理性的分析,不重视以有限的形式容纳无限的内涵。
但事实并非如此。
现代西方接受美学理论指出,一部文学作品中总是存在许多意义空缺部分。
德国康士坦茨学派的伊瑟尔认为,作品本身是作家有意识活动的产物,只能部分地左右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其中总包含一些“空白”或“不明确的因素”。
这一点在现代文学中尤其明显。
伊瑟尔在《隐含的读者》一书中,从对英国古典作家班扬到现代作家贝克特的作品进行的历史考察中,发现这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作品总的趋势是“空白”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因而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有主观因素的积极参与。
西方现代接受美学也把追求空白和不确定性,作为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水准高下的重要尺度。
上述事实都说明,重视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言不尽意和以少寓多,并不只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特征,而可以说是人类审美的普遍现象。
这一人类经验的普遍特征,同人类语言的特点有着内在的联系。
正是由于人类语言在表达意义和情感时普遍存在局限性,因此无论怎样详尽的语言描述也不可能把现象世界的全貌呈现于人们的面前,而必须以形象去调动人们的想象,来弥补自然语言在表意方面的不足,“穷理析义,须资象喻”,形象可以启示联想,“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
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熔铸在形象里,欣赏者又通过形象唤起对同类情景的联想,来补充抽象、概括的词语所舍弃的细节、关系、情境。
青海省西宁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西宁五中2016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卷出题:语文组校对:祁小青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西宁市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
西宁市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
B . 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磨砂板可隔绝紫外线,防砸板有强大的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设计安装。
C . 日前国家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如将“地沟油”用作食用油等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将被定罪。
D . 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会,是成都推进和发展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2. (2分) (2019高三上·济南月考) 下列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至国,即绝河关反汉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 . 却坐促弦弦转急太子逢迎,却行为导C . 原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乘胜而去国远斗3. (2分)下列各项中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 .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B . (秦王)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C . 则与(于)一生彘肩。
D . 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烛之武退秦师②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③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④夜缒而出,见秦伯⑤朝济而夕设版焉⑥使使以闻大王⑦函封之⑧皆白衣冠以送之⑨发尽上指冠⑩箕踞以骂曰A . ①⑨/②⑥/③⑦/④⑤⑧⑩B . ①⑥/②/③⑧/④⑤⑦⑨⑩C . ①⑨/②⑤/③⑧/④⑥⑦⑩D . ①⑥/②/③⑦/④⑤⑧⑨⑩5. (2分) (2017高二上·清远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6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他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惩劝,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地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这是一大进步。
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
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青海省西宁市第五中学高一3月测试语文试题 缺答案
西宁五中2016年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月考卷出题:语文组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穿越小说是国内近几年创作量最多、最受读者欢迎的网络小说,它的魅力不仅来源于它的曲折跌宕的英雄传奇、成长故事、爱情长跑,来源于书中塑造出的一群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来源于体现在其内在结构里的个人主义道德模式诉求。
当下穿越小说中,人物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体现出的个人主义色彩虽然招致众多文评家的非议,但这种个人主义,还远未发展至极端利己主义,而是限定在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体系之内,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下社会人们的道德取向。
无论是在穿越英雄小说还是在穿越言情小说中,每一部书里都至少有一至两位主人公在拥有顽强、自信、热情、不甘落后等进取品质的同时,还善于谋算、精明狠辣,为实现个人的目的利益不择手段。
但是,这个目的一定是合理的,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基本需求满足以及基本需求满足之后的生命的意义。
目的合理,这一类人就成为心机深沉、智慧超绝又不失良善的成功者典范,是正面形象,一定赢在最后。
目的不合理,就成为反面人物,是最后的输家。
也就是说,穿越小说家们实际是赞同个人为大、利益至上的关系处理原则,但前提是所有行动都要出自合理的目的,这已成为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
如何判断穿越人物的行动目的是否合理呢?穿越小说里的人物们遵循的是一套政治民主原则:崇奉个性、自由、民主、平等和博爱,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以及个人对幸福追求的权利。
实际上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民主思想,本就意味着民主、自由和平等最为重要,家族、集体、社会和国家应减少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
在穿越小说里,男主人公们穿越到古代后,往往肩负的最重要任务就是传播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而穿越女主人公们,虽然到古代的目的是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也时时刻刻呈现在小说的字里行间。
语文-高一-青海省西宁市2016至2017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
西宁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调研测试卷高一语文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从"魏晋风度”到"晋书尚韵”——古代人文精神觉醒的自由抒写魏晋南北朝书法的人文觉醒集中表现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创精神。
这个时代的人们把握了书法审美精神的本质——以汉字线条栽体表现生命的脉冲与旋律,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那个时代因而也属于未来的审美理念,建构了以王羲之及王献之为代表的主流体系。
这个时代,书法理念出现了一次飞跃和升华,由注重汉字形体结构之美上升到追求书法作品的神韵以表现书家的精神面貌、个人的情趣。
所谓“魏晋风度”之说,这不仅是对魏晋文人风神举止的概括,而且是对从三国至南北朝近400年间我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和时代精神的总体概括,涵盖了学术、思想、文学、艺术以及社会习尚的各个方面。
它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精英阶层以审美的态度对待黑暗的现实和苦难的人生,以求得超凡脱俗的心态。
魏晋风度的表层形态是玄虚清朗、狂放不羁、潇洒出尘,而深层的内质却潜流着忧民忧国的愤懑、烦乱,是生死两难的绝望。
而要摆脱这深层的绝望,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纸醉金迷,那只有把这一切深藏起来,采取审美的超现实的生存姿态,这就是当时出现那么多绝世美妙的文章、诗篇、绘画与书法的原因。
书法作为生命脉冲和旋律的审美形态,它通过线条运动表现人的内在情绪。
魏晋南北朝的书家们率先发现了这个“密码”,于是他们希望通过书写活动,去表露自己那种为时代所崇尚的风流儒雅和潇洒飘逸等脱俗的风度和气质,以复写自我,实现自我,因而有意识地去追求作品的韵律美、流动美及笔墨的高雅清趣。
后人把这表述为“晋书尚韵”。
在我国书法史上,激发主体创造精神的动力源概括起来有三种:一是在神秘的宗教意识和儒家入世观念支配下产生的审美本能和欲求。
二是文人通过书写实现人格复印、感情宣泄以及对怡情养性生活方式的追求,在这种动机支配下产生的书法作品,往往是生命的歌舞和对自我的观照。
青海省西宁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青海省西宁市第五中学2016-2017 学年高一语文 12 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文言文阅读(15 分。
此中,选择题9 分,每题 3 分;翻译题 6 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水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此刻何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量。
挟飞仙以游览,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行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节选自《赤壁赋》苏轼)1.对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固一世之雄也固:原来.B.举匏樽以相属.举:全,都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端坐..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指萧声2.以下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整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B.而今何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寄蜉蝣于天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3.以下对选段的理解和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触人生短促无常的消极情绪。
B.本段债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想。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遗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真谛。
D.本段句式上整散联合,押韵自由灵巧,极富声韵之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3分)(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青海省西宁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西宁五中2016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月考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
“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
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
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
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予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
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
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惑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西宁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西宁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6高二下·包头期中) 下列划线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第14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纯朴,巧言令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 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C . 在微信公共账号上,他们呼吁文学爱好者们多创作,多评论,推荐优秀稿件,举行读书会等,活动内容丰富,无所不用其极。
D . 安倍晋三上台后,要求修改《防卫计划大纲》,计划从美国购买“全球鹰”无人机和“鱼鹰”运输机,其危言危行必将加剧钓鱼岛危机。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结果,给予这个群体关怀是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B . 欧洲环境和卫生组织绿色真相基金会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在工作场合吸烟将导致不吸烟同事患肺癌的危险性增长12%至19%。
C . 黑豆基本不含胆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会被人体吸收利用,又能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
D . 好多部门都希望借助学校这个阵地来实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殊不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靠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比赛来完成。
3. (2分) (2017高一下·屯溪期中) 下列有关语音、词语、语句的修辞及表达效果,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林黛玉的聪明颖悟、病弱娇美。
B . “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
吓,你看,这多么好打算?”此“剩”是加减之余,表达了卫老婆子羡慕祥林嫂婆婆利用祥林嫂赚钱的手段高明,突出了卫老婆子冷漠无情的中人形象。
西宁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考试)
西宁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17·深圳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他说:“关于流行歌曲的演唱,我讲不出太多的道理,也没有前车之鉴可以借,完全是靠自己瞎闯.”B . 你应该与朋友合作做这个项目,要知道三人成虎,众人拾柴火焰高,有大家的帮助,你一定能做好它的C . 在那次研讨会上,我只是浮光掠影地讲了一些自己对那部电视连续剧的看法,想不到人家都很认同D . 他脸上完全没有一丝重症病人期期艾艾的神情,好像我们不是在病房里谈病情,而是在咖啡馆里聊天2. (2分) (2016高二上·佛山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研讨会上,有不少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相关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总结和展望。
B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了嫦娥三号着陆区四项月球地理命名,分别是广寒宫、紫微、天市和太微,可以在官方的天体地图中使用。
C .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个性的泯灭以及生活的刻板化和碎片化,人类需要自觉地寻找精神家园。
D .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2月16日在浙江乌镇开幕,与会代表围绕互联网治理、发展和建设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3. (2分) (2019高三上·杨浦期中)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小彭刚进入新单位,淳朴的父亲郑重寄语:“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B . 小李每晚辅导孩子做作业,每到不耐烦时,总提醒自己:“养不教,父之过”。
C . 小杜在课堂上不喜欢发言,老师鼓励他,小杜回答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D . 小林组织班级活动尽心尽力,老师们感叹道:“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4. (11分) (2018高一上·浦东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青海省西宁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 分钟,总分:150)本试卷分第Ⅰ卷( 阅读题 ) 和第Ⅱ卷( 表达题 ) 两部分,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 分)一、现代文阅读(一)阐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 3 题。
(每题 3 分)“以人为本”四个字人人皆知。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儒家阐述这类思想的文章比许多,而法家的有关阐述仿佛极少。
其实,法家思想中也有以人为本的内容。
《管子 ?霸言》篇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这表示,“王”“霸”“霸王”等看法,在春秋期间就提出来了。
战国期间,“霸王”作为褒义词使用得很广泛。
孔、墨对“霸”基本是必定的。
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在孔子眼里,“王”与“霸”没有显然的对峙,但“霸”指诸侯饰演了“王”的角色,比“王”稍逊一等。
此后,“王”与“霸”分化为不一样的政治路线。
商鞅游说秦孝公,就明确分出帝道、王道与霸道,王道行礼,霸道行法。
孟子把“王”与“霸”视为对峙的政治路线,认为“霸”是对“王”的损坏与否认。
在董仲舒此后,“王”与“霸”对峙成为儒家的主流看法。
法家则在很大程度上认为“王”与“霸”相通,霸王之道的目的是“争人”。
《管子 ?正世》中说:“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
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
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
”这里虽划分了“王”与“霸” 。
但二者不是对峙的,而是等次关系。
“争人”需要以利为纽带,让百姓获取确实利益;反之,不考虑民利,一味剥削,只会惹起百姓的逆反。
说到利,最重要的是赋役问题。
对此,《正世》篇和韩非子都有“齐”的说法,即不可以“急” ,也不可以“缓”,要适中。
这与孔子所说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意思基真同样。
爱民、利民、惠民、富民,是儒家和法家都认同的主张。
青海省西宁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4月月考英语试题缺答案
西宁五中2017年4月高一英语月考试卷命题人:郭彦芝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
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id Emily buy in the shopping center?A。
A coat. B。
A jacket C。
A skirt。
2。
Where might Catherine be?A。
In her office。
B。
At home. C. On her way to office3。
Which month do the man’s parents suggest?A。
June。
B. July。
C。
August。
4.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In a restaurant. B。
In the post office. C. In a bank。
5. How much does each T—shirt cost now?A. $25.B. $30.C. $75.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每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re is the man?A. At the information desk.B. On the York train。
C. At the 66th Street stop.7. Which gate should the man go through?A. No。
青海省西宁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西宁五中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
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
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
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
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
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
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
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
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从甲古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
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
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
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
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
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魏晋以来,在玄学思潮的推动下,开创了在文学创作中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旨趣。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对此有大量论述,这是众所周知的。
由此,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歌理论独有的特征,因而不同于西方美学理论重视文学作品严密的逻辑性和理性的分析,不重视以有限的形式容纳无限的内涵。
但事实并非如此。
现代西方接受美学理论指出,一部文学作品中总是存在许多意义空缺部分。
德国康士坦茨学派的伊瑟尔认为,作品本身是作家有意识活动的产物,只能部分地左右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其中总包含一些“空白”或“不明确的因素”。
这一点在现代文学中尤其明显。
伊瑟尔在《隐含的读者》一书中,从对英国古典作家班扬到现代作家贝克特的作品进行的历史考察中,发现这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作品总的趋势是“空白”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因而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有主观因素的积极参与。
西方现代接受美学也把追求空白和不确定性,作为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水准高下的重要尺度。
上述事实都说明,重视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言不尽意和以少寓多,并不只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特征,而可以说是人类审美的普遍现象。
这一人类经验的普遍特征,同人类语言的特点有着内在的联系。
正是由于人类语言在表达意义和情感时普遍存在局限性,因此无论怎样详尽的语言描述也不可能把现象世界的全貌呈现于人们的面前,而必须以形象去调动人们的想象,来弥补自然语言在表意方面的不足,“穷理析义,须资象喻”,形象可以启示联想,“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
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熔铸在形象里,欣赏者又通过形象唤起对同类情景的联想,来补充抽象、概括的词语所舍弃的细节、关系、情境。
正如清代刘熙载指出的,“文所不能言之意,诗或能言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雾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
诗的语言以塑造形象为己任,是富有启发性、暗示性的语言,启发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求得那象外、景外、韵外、味外的旨趣。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在这里,诗人完全是以塑造形象的手法来表现道路辛苦、羁愁旅思的。
一个手势,一个流盼,一颦一笑,所包含的情意往往是语言不能曲折尽传的。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在这种“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形象里,彼此的情意都已心照不宣了,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艺术的美感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艺术形象所显现的,而且包括艺术形象在欣赏者心目中所引发的。
艺术作品的形象必须与欣赏者的想象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审美作用。
现代接受美学要求文学创作有更多的“空白”“不确定性”和“召唤性”,这是群体欣赏水平提高的表现,是现代意识的自觉,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需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晋以来的玄学思潮对中国古典美学中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旨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B.中国古典美学和诗歌理论独有的特征,使之与西方美学中重视文学作品严密的逻辑性和理性的分析,重视以有限的形式容纳无限的内涵的理论不同。
C.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和“不确定性”越来越普遍,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融入自己的主观因素。
D.重视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言不尽意和以少寓多,是人类审美的共性。
“空白”或“不明确的因素”在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文学当中表现都很明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语言的贫乏导致创作时留下“空白”和“不确定性”,这在西方现代文学中非常明显,这也给欣赏者留下了更大的审美空间。
B.创作时作者必须以形象去调动人们的想象,来弥补自然语言的不足,即通过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补充词语留下的“空白”。
C.诗歌创作者应该将具体可感的生活塑造成形象,用诗的语言启发读者寻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
D.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读者可通过作者塑造的“鸡”“茅店”“月”“人”“板桥”“霜”的形象,想象出道路的艰辛、羁旅的愁思。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现代接受美学认为,衡量文学艺术水准高下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和“不确定性”。
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
B.谈论艺术的美感,离不开艺术作品的形象,但没有欣赏者的想象,审美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C.清代学者刘熙载认为,“写不出”的东西可以借助别的形象来表现,比如通过描写烟岚云雾来表现山的精神,通过描写花草树木来表现春的精神。
D.文章大量引用诗文名句,目的是使论述文的语言更加富有文采,使原本抽象的论述语言更形象、更生动,使文章更有文学性。
二.现代文阅读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4-7题。
大医精诚妙手仁心“相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生,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黄凯钧《友渔斋医话》2008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成立50周年,亦是罗征祥教授从事心血管病研究56周年。
祥和的面容,儒雅的风度,神情中透着成熟与稳重,眉宇间充满平和与慈祥——这就是罗教授给大家的印象。
罗教授1952年从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毕业,几乎没有多少犹豫地选择了当时在医学领域里最难最复杂的专业——心脏外科学。
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几乎无人涉足的禁区:除了专业技术的难度外,还有众多的不解和怀疑。
罗教授经过与广大患者的接触后,深信心血管疾病并不是少见病、富人病,他就是要到这个没有路的地方闯一闯,为数以万计的病人闯出一条新路来!他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图书馆,从摸清心脏基本结构开始,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在心脏外科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心脏手术要求极高,罗教授从最基本的止血练起。
大血管不慎破了,满视野都是涌出的鲜血,触目惊心,罗教授眼睛看着无影灯,一按、一压、一捏,大弯针缝合创面,气定神闲的几下子:好了!瓣膜要一针针依次缝合,重复的动作简单却枯燥,1小时,2小时……有些医生已经站酸了腿,看花了眼;罗征祥依然目不转睛,一双手不紧不慢,对生命精雕细琢。
经过多年的探索,禁区的大门终于向这个不服输的突破者缓缓打开。
1974年,为发展中国心血管事业,周总理推荐阿根廷专家到广州、北京、上海选定交流医院及团队。
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罗教授现场演示心脏手术准确无误,动作干净利落,旁观者叹为观止。
考察结束后,阿根廷决定邀请以罗教授为团长的7名心血管病专家赴阿学习考察。
在国内,手术间是他人生拼搏的战场,他努力地做好每一台手术;在国外,他的字典里没有节假日,争分夺秒地学习心血管领域的新知识,常常带着面包等简单方便的食品,泡在手术间和病房。
“坚持就是胜利!”这是罗教授的座右铭,经年累月的探索与辛劳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
1977年,罗教授主持研制了国内首创的广东Ⅰ、Ⅱ型生物心脏瓣膜和左心室辅助循环器“罗叶泵”,罗叶泵被认为是中国医学的一项重要突破。
罗教授的名气越来越大,但他没有一点大牌专家的架子。
他的手术做得“漂亮”是远近闻名的,因此,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同行专程前来观摩。
每当这时,罗教授总是将自己的技术倾囊相授,有时还一边手术一边讲解操作要领,使观摩的同行受益匪浅。
这种毫无保留的大医风范赢得了同行们的广泛赞誉。
在这些年中,盘桓在罗教授脑海中的一直是一个未能达成的愿望:建立一个集预防、临床诊治、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心血管病研究中心。
1984年,罗教授遇到了志同道合的霍英东先生,在霍英东先生的帮助下,罗教授从零做起,克服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研究中心规划、建筑专家聘请、施工现场勘察……每一项都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罗教授亲力亲为,同专家们一起克服一个个困难。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霍英东心脏中心(原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终于建成了。
该中心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我国首批仅有的3个心血管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之一,并连续多次任命至今。
罗教授在治病医人的同时,不忘进行医学科普宣传,教育广大群众;也不忘培养更多的学生,让医学事业这朵火花不断放大。
罗教授对年轻医生的要求是要提高自身素质,先学好做人,再好好做事;要树立目标,不怕困难,干好自己的临床工作和相应的科研工作。
罗教授把培养年轻医生比作链式反应。
也正是有了罗教授这些老一辈省医人对年轻医生的辛勤培养,省医的精神才得以在新省医人的身上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如今,心研所已经建立了一支立体的人才队伍,科研与临床互相支持,前沿和基础相互渗透,有力地推动着心研所的可持续发展。
罗教授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是成功的,他所创立的心血管病研究所,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心血管病研究与治疗中心。
作为学科带头人,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断探索,从不停止。
现在已经81岁高龄的罗老,依然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继续为繁荣我国的心脏外科事业奉献着心血!(节选自《中国人物传记网》)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A.当时的人们认为心血管疾病是少见病、富人病,对罗教授选择心脏外科学专业感到不解和怀疑,但罗教授用几十年的医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了自己的正确选择。
B.为发展中国心血管事业,在周总理的推荐下,罗教授作为团长带领专家赴阿根廷考察,学习心血管领域的新知识。
C.在罗教授主持心研所工作期间,心研所科研与临床并重,前沿与基础渗透,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立体人才队伍。
D.文章按照时间线索叙述了罗教授在心血管疾病研究和治疗上的业绩,选例典型,叙评结合,并采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凸显了罗教授的医术和医德。
E.罗教授毕业后就从事心血管病研究和治疗工作,通过经年累月的探索与辛劳,在该领域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绩,为我国心脏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文章开篇引用黄凯钧《友渔斋医话》中的一段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6.罗征祥教授在心血管病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7.“妙手仁心”一词常用来赞美医生,作者用它来形容罗征祥教授可谓恰如其分。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三.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完成8—11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
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
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
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
岁侵,米价翔踊。
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