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文科)出题人:郑海坤审题人:张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是:A.彩绘陶器 B.青铜器具C.铁制农具 D.青瓷白瓷2.20世纪20年代以前,我国曾一度兴起过黄帝部落来自古巴比伦之说。

从20年代起,在坚持中国人种本土说的前提下逐渐形成了中国西北说和河南说等6种重要观点。

从20世纪50年代起学者将考古学文化与黄帝部落文化对应,根据文化元素推断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中国原始社会文化与黄帝部落有关系。

据此可知:A.黄帝部落发祥地的确证必须要有考古学的支持B.黄帝为传说人物因此其部落也就不可能存在C.对黄帝部落发祥地的诸种论断仍需持较谨慎的态度D.考证古巴比伦与黄帝部落的关联是此项研究的关键3.据大汶口考古发掘报告记载:家猪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居民重要动产之一。

中期墓葬中以猪为随葬品的约占三分之一,晚期墓葬中以猪为随葬品的约占四分之一。

这种情况说明了:A.大汶口文化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期文化代表B.大汶口的原始经济逐渐由畜牧业向农业种植业转化C.随着经济发展,家猪不再是大汶口居民的主要牲畜D.随着社会进步,人们逐渐改变了以财产殉葬的风俗4.在研究西周某一政治制度时,学者董恩林指出:周代受封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在分封各诸侯“并国”、“开地”的过程中,周王的天下一统局面才得以形成和扩展,达到空前广袤的程度。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文科)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

其认识应该主要源于:①协定关税②在通商口岸设工厂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开放广州等五口A.①② B.①④C.②④D.③④2.在评述某史事的历史影响时,有人说“这是天朝体系崩溃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

该史事是: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谕旨由两广总督兼管理各国通商事务钦差大臣,避免与西方使节直接打交道,将对外关系的范围局限于贸易。

这反映了:A.中国外交逐渐趋于近代化B.清政府拘泥于天朝上国思想C.外国侵犯中国的外交主权D.清政府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4.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国称“通商战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B.强调战争爆发原因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 D.纪念这次战争影响5.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金田起义②定都天京③永安建制④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⑤天京变乱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 D.①③②⑤④6.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深得民心者,显得落后。

一个适应进步潮流者,又无法深入民心。

前者是:A.《天朝田亩制度》B.《海国图志》C.《定国是诏》 D.《资政新篇》7.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老百姓对太平军破坏庙宇、毁灭偶像的行为很不满;士大夫们大多反对洪秀全的宗教革命,指责洪秀全将“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扫地荡尽。

这段材料的主旨是:A.太平天国运动失去农民阶级支持B.清政府已经陷人空前孤立的境地C.洪秀全的思想完全排斥传统文化D.思想文化冲突影响太平天国运动8.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吉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吉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吉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9高一上·信宜期中) 西周时期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建立了一批诸侯国。

这在政治制度上被称为()A . 宗法制B . 分封制C . 科举制D . 郡县制2. (2分) (2019高一上·佛山期中) 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

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A . 违背人伦礼仪B . 不利于社会进步C . 有利于凝聚宗族D . 重视尊卑贵贱3. (2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月考) 读下表,从中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秦朝九卿部分官员及其职能A . 具有封邦建国时代痕迹B . 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平衡C . 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 . 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4. (2分) (2019高一上·安徽月考) 司马迁《史记》评价秦朝郡县制:“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

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这说明秦朝“郡县制”()A . 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B . 特点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C . 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制度D . 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5. (2分) (2020高三上·嘉兴月考) 汉代有一案件:“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

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乙”——该如何裁决甲呢?董仲舒说:“‘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

”据此论,皇帝最终宽释了甲。

材料主要反映出()A . 儒生干政B . 儒家约束皇权C . 儒术独尊D . 儒学影响司法6. (2分) (2019高二上·山阳期末)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理)历史试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理)历史试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一、选择题1.《左传》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诸侯),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禅让制D. 王位世袭制2.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中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句子,其中的“祭”解释为“祭祀”,这一传统源于中国古代的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D.郡县制3.孔子曰:“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

”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

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4.秦朝设立的中央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5.秦朝为了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郡县制度 D.行省制度6.元朝的大一统超越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为实施有效管理,元朝在全国推行A.分封制 B.行省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7.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B.察举制的推行C.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D.科举制的设置8.明太祖曾作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改变这种状况,他设立了A.内阁 B.殿阁大学士 C.锦衣卫 D.东厂、西厂9.明史专家吴晗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大臣从“坐而论道……(到)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再到)跪着说话了”。

这种君臣间的礼仪从侧面反映了A.礼仪制度逐渐规范 B.君臣关系日益紧张C.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D.对地方控制更规范10.有学者认为“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皇权的进一步强化”。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可见,古时婚姻A.强调夫妻同心的物质追求B.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D.明确男女的家庭分工2.历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七百年。

”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父系家长制B.禅让制C.皇帝制D.分封制3.某中学开展以“古代中国政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浅谈秦始皇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三省六部制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C.《简析清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D.《试论内阁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4.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

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

这一局面的形成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C.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D.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5.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其目的是A.壮大皇族力量B.保证列侯利益C.加强中央集权D.笼络王侯人心6.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7.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吉林省吉林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吉林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吉林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封制作为西周重要政治制度,其主要意义在于巩固统治。

B、C两个选项与分封制的内容明显不相符合,周初分封的对象不仅有同姓王族,还有异姓功臣和先代贵族,这些受封的诸侯控制着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

A选项是周初实行分封制后,诸侯与周王关系的一个直接结果,是诸侯国的义务,是“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具体化,它不是分封制的目的,这是一个干扰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农村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常常会有长胡子的孙子或怀抱着的爷爷。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宗法制的影响。

依据所学可知,AC是地方行政制度,明显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所谓的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故D与题意不符。

宗法制重视家族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宗法思想仍对现代中国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祖宗祠堂、祖坟祭奠、家族礼仪,家庭中长子的地位和责任、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法定化等。

故应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影响3、据《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这表明周代社会A.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平等C.君臣之间的界限不明显D.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且趋激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即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排除B,而材料“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体现的是一种政治等级关系,君臣之间的界限明显,排除C。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魏书·高祖纪》记载:“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绝同姓之娶。

”其中西周婚姻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提倡自由婚配 B.禁止同姓婚配C.主张一夫多妻 D.扩展统治范围2.史载“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侯。

”淮、汉之间建有“汉阳诸姬”,其中以随(今湖北随州市)国为最大。

由此可见周朝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以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C.王权受到诸侯国限制 D.周天子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3.“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主要强调分封制A.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B.加强了专制集权C.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D.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4.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余年,鼎盛时有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

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封建国家的倡导 B.宗法制的影响C.分封制的产物 D.君主专制的需要5.《礼记·乐记》云:“礼乐政刑,其极一也。

吉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吉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吉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2.农村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常常会有长胡子的孙子或怀抱着的爷爷。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礼乐制3.据《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这表明周代社会A.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平等C.君臣之间的界限不明显D.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且趋激化4.历史学家张传玺认为:“废王称皇帝,是秦始皇大胆的革新之举……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皇帝制度的创立主要是适应了A.神化皇权的需要B.显示皇帝至尊地位的需要C.结束割据的需要D.巩固国家统一局面的需要5.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向景帝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他所说的“之”是指A.郡县B.丞相C.太尉D.王国6.清朝赵翼有诗云:“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皇袍便罢兵。

”与诗中相对应的宋太祖的措施不包括A.“杯酒释兵权”B.以枢密使分割宰相权力C.三分禁军D.设刺史防止地方势力过大7.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统治者在地方设置的管理机构是A.西域都护B.行中书省C.宣政院D.理藩院8.下列机构,属于监察体制的有①御史大夫②参知政事③御史台④都察院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9.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

......“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

”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中央集权B.皇权至上C.为政以德D.以法治国10.下列关于内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B.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的文渊阁当值C.明太祖朱元璋设立内阁制D.内阁不能正式统率六部11.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

吉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吉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吉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反映了()A.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B.中国古代的宗法观念C.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D.中国古代的仁爱思想2.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A.实现了民族独立B.推翻了封建帝制C.确立了共和政体D.增强了民族意识3.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这一“伟大创举”是()A.实行政党政治B.实行联邦制C.实行民主共和制D.创立内阁制4.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郡县制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C.都属于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D.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实施的5.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④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6.监察制度的存在,使中央权力不断得到加强。

下列官职或机构不具有监察职权的是()A.御史大夫B.通判C.按察司D.军机处7.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B.自由平等、分权制衡、联邦制原则C.民主、分权制衡原则D.联邦制、民主集中制、自由平等原则8.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吉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吉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吉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西周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势力C.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周王朝统治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穿越时空回到商周时代,请问哪位同学不可能被封为诸侯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进攻B.乙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3.《说文解字》中有:“宗,尊祖庙也。

”即宗法制的“宗”,本意是指宗庙。

由此可见,用以维系西周宗法制的纽带是A.信仰B.财产C.血缘D.地域4.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A.西周B.秦朝C.宋朝D.清朝5.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检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6.“万里征途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

口口口口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

”与诗中空格部分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7.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下列哪项制度不是对秦制的沿用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度D.刺史制度8.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9.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0.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而日臻完善。

回答1-6题1.“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宗法制3、“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关于这项制度说法错误的是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B、“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C、历代官僚体制虽有变化,但都以维护王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D、“法令出一”意思是说,皇帝的决策往往要得到群臣的一致意见4、我国历史上的县制和省制最早分别开始于A、夏商、宋朝B、春秋、元朝C、战国、明朝D、夏朝、清朝5、孙中山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

”中国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文官开始于A、西周时期的世袭制B、汉朝的察举制C、隋唐时的科举制D、魏晋九品中正制6.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B、《论西汉推恩令的实行及其影响》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一部苦难史和屈辱史。

回答7-12题7、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打开大门”指的是A、外国人可以进入中国进行贸易活动B、中国失去了香港岛C、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D、外国公民可在通商口岸建教堂8、下列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A、割占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中国开埠通商D、领事裁判权9、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解析版】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

【解析版】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科试卷出题人:张莹审题人 :郭丹王威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答1-6题1、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特别是许多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认祖归宗,认识到了自己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井田制【答案】B【gkstk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度。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在古代中国,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符合“认祖归宗”这一特点。

故应选B。

2、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分封制 C. 郡县制D.宗法制【答案】B【gkstk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将王室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诸侯再进行分封。

这样起到巩固周王室统治的作用,即“以藩凭周”。

故应选B。

3、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西汉设立中朝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北宋设立枢密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gkstk解析】考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第②项“九品中正制”是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没有体现上述观点,故含有此项的均可排除。

故应选C。

4、我国历史上的县制和省制最早分别开始于A.夏商、宋朝B.春秋、元朝C.战国、明朝D.夏朝、清朝【答案】B【gkstk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

行省(简称省)制度最早出现在元朝世祖皇帝时,符合这一内容的只有B项。

故应选B。

5、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A.按军功选官B.按门第选官C.科举考试选官D.按品德选官【答案】C【gkstk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吉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吉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吉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4小题,每小题2分,共68分。

每题所列的四 (共34题;共68分)1. (2分)(2019·浙江模拟)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从这段材料中所获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A . 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 . 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C .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D . 分封制遭到破坏2. (2分) (2019高一上·九台月考) 《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不同之处。

其主要依据应是()A . 禹死后启继位B . 建立武装C . 设置官职D . 制定刑法3. (2分) (2017高一上·宜昌期中) 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这一做法使()A . 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 . 君主专制制度下的重大决策失误有所减少C . 君权在事实上遭到弱化D . 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4. (2分) (2019高一上·莆田期中)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 . 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制度的框架B .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 . 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 .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5. (2分) (2018高二上·吉林期中) 中国古代严禁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 . 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B . 天文知识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生产C . 观测天象会动摇儒学独尊地位D . 造成了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6. (2分) (2019高二下·上饶期中) 元朝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A . 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划的基础B . 扩大了元朝管辖的政治版图C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 . 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7. (2分) (2019高二下·杭州期中) 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考中的成为进士。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文科)(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文科)(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文科)1.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 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B. 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C. 城中发现20多万千克的炭化稻堆积D. 古城外围分布着体量巨大的水利系统2.分封在商朝已出现,当时主要是对自然形成的方国、部族加以名义封号。

周朝的分封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

这说明,周朝分封制()A. 加强了王室对统治疆域的控制B. 确立了贵族之间严格的等级关系C. 避免了王族内部争夺最高权力D. 体现了统治集团对权力的再分配3.据史料记载商周时期国君被放逐的事例很多,著名的如伊尹将太甲放之于桐宫,国人暴动使厉王出奔于彘等。

对于这些情况时人不以为怪,周王后裔王子朝对周厉王被逐事曾直言不讳地说:“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君王于彘。

”这反映了当时()A. 政治局面动荡不堪B. 君主专制受到制约C. 带有原始民主传统D. 宗法制的逐渐崩溃4.春秋时期,一些士、鄙人、工商业者进入上层政治舞台,如齐桓公任用鄙人和商人出身的管仲、鲍叔牙;晋文公任用“士”出身的狐偃、赵衰等人;楚庄王任用“鄙人”孙叔敖等。

这种人才选拔方式的出现()A. 有利于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B. 标志着军功爵制度的确立C. 宣告了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D. 削弱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5.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而周边民族被称为戎狄蛮夷等。

经过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 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 华夏族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C. 开始出现民族交融的局面D. 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是战争6.先秦时期,有思想家提出:“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试卷(文科)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3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计60分)1.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②体现了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③体现了世界历史逐渐发展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如果把这个观点套用于中国近代史,这里的“一场革命”可以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3.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增加了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列强办厂的特权4.太平天国的下列举措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A.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发动北伐和西征 D.颁行《资政新篇》5.《资政新篇》:“火船、火车、钟表、电火表、寒暑表、风雨表、日晷表、千里镜、量天尺、连环枪、天球、地球等物,皆有探造化之巧,足以广闻见之精,此正正堂堂之技,非妇儿掩饰(饰)之文,永古可行者也”这段材料表明A.太平天国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B.认为自然是不可战胜的C.认为中国科技优于外国科技 D.不主张学习科学技术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7.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

”此馆纪念的应是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8.“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

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

”此诗反映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虎门销烟 D.太平天国运动9.李明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条约》B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圆明园遭到破坏C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清政府被迫开放上海、苏州等地为商埠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义和团运动的时代特点最突出地表现在A.群众基础 B.革命主体 C.斗争矛头 D.革命方式12.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A.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13.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大地上都发生了大规模革命运动。

这两场运动A.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C.都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D.都尝试推翻清政府,最后被其绞杀1 14. “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

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选集》第2卷)。

毛泽东的这段评价突出强调了五四运动A.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B. 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C. 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D. 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15.依据逻辑进行推理,右图划线部分应该是A.辛亥革命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 国民大革命D.抗日战争16.“本党敢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曰: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这一宣言最有可能出现在A. 国民革命时期B. 辛亥革命时期C. 土地革命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17.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

“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

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

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

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

”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A.中国共产党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抗日战争胜利18.毛泽东在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抗日战争的进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国民党居于领导与基干的地位……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为基础,而两党中又以国民党为主干,我们承认这个事实。

”对以上材料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承认和拥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B.中国共产党成功化解消除了国共两党的矛盾C.中国共产党的这一认识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相持阶段的到来促使中国共产党加紧和国民党全面合作19.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

”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C.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 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20.1948年底,著名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等,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21.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

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A.百团大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淞沪会战22.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23.1924—1927年间,国民革命轰轰烈烈地爆发。

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有可能遇到的事情是A.参加五四运动,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B.在报纸上看到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新闻,了解国共开始合作C.从报纸上看到清帝退位的消息D.从江西来的客人带来消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24.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25.2007年11月26日,僧众的祈祷声回荡在夜色之中,原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少年队员筱冢良雄双手合十,面对“向抗日殉难烈士谢罪碑”垂首默立。

他是为他当时所属部队的什么罪行忏悔A.进行细菌战研究 B.进行南京大屠杀C.制造潘家峪惨案 D.进行化学武器研究26.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

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

”毛泽东却说:“民意。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B.“民意”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D.中共通过土地改革等措施,“得人心者得天下”27.下图是一部电视剧中出现的一个画面。

图中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革命要胜利了”是指A. 抗日战争开始转入大反攻B.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C.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D.开始准备发起渡江战役28.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了《新华日报》。

当日,人们从该报了解到的新闻可能有A.南京大屠杀B.中共七大召开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淮海战役战况29.毛泽东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结果是人民解放军A.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C.攻占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 D.转入战略反攻30.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是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C.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地解决了党内问题D.④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计40分)31.(12分)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

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

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赴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据此梁启超认为“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以上关于甲午战争的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及所学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32.(16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

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组织形式、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有哪些新发展。

(6分)材料二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

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

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1分)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