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详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别董大》。

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分析诗句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可贵,珍惜身边的朋友。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本内容:《别董大》是一首描写诗人与友人离别情景的诗歌。

诗人通过描绘风景和表达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

2.2 教学重点:诗句的理解和朗读。

诗句的意境和情感的体会。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的分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诗人杜甫的背景和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友情的意义和离别的感受。

3.2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别董大》。

强调朗读的节奏和韵律,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句的意境。

3.3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讨论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评价:观察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表现,评估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2 学生文本分析的评价:评估学生对诗句结构和韵律的理解能力。

评价学生对诗句意象和情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友谊的价值观的表达。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诗歌创作: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友情和离别的情感。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修辞手法,提升创作能力。

5.2 友情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友情活动,如小组讨论、分享友情故事等。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文本材料:提供《别董大》的原文及其注释版本,便于学生理解和查阅。

提供诗人杜甫的简介,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6.2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别董大》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别董大的教学设计

别董大的教学设计

别董大的教学设计感受送别诗的特点,体会诗人悲壮、豪迈的送别情。

感受送别诗的特点,体会诗人悲壮、豪迈的送别情。

(1)别董大: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高适(shì)在睢(suī)州拜访了有才能声望的董庭兰,与他留下了千古不朽的送别诗篇。

《别董大》是诗人与董庭兰分手时写的。

当时董庭兰在睢州,高适也在睢州,可是现在,两人却要在他乡他路上告别了。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看看课文插图再读读诗句,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感悟诗中情感。

教师相机指导并引出下面的学习内容。

(4)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读读诗句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到了哪句古诗?相机指导感情朗读并引出下面的学习内容。

教师小结:这是两首都是送别诗的古诗,让我们再一起感受这两首送别诗的独特魅力吧!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育工作者深入理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课程设计原则,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教学环境中。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学生的背景、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等。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许多机构和在线平台都提供了各种教学设计模板。

这些模板通常具有结构清晰、易于填写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快速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简化教学设计过程:教学设计模板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结构和指导,使教师能够更快地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提高教学设计质量:通过使用教学设计模板,教师可以更加系统地思考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教学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教学设计模板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使教学更加有序和高效。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使用教学设计模板,教师可以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教学理论和技巧,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合适的模板: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需求和风格,因此需要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设计模板。

《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别董大》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送别的对象是有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期,盛行胡乐,喜爱观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董大因此受到冷落,很不得意。

而此时,高适也很不得志,30年漂泊在外,常处于贫困的境遇之中。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阔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扬慷慨,鼓舞人心,布满信念和力气,激励伴侣抖擞精神,信任自己,去奋斗,去拼搏,去直面迷茫的人生,着实令人感动。

学情分析同学还有两个多月就要毕业,离开朝夕相处了六年的老师和同学,此时,学习这两首送别诗,显得更有意义。

同学在感受古人那真诚、关切的深厚友谊之时,会引发他们珍惜与同学、老师的情意,从而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另外,同学经过六年的学习与积淀,已初步把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对占诗有了肯定的理解与感悟的力量,因此,读通、读顺,借助资料和工具书读懂诗意并不困难。

但是,在自己身处人生逆境之时,却能以慷慨激扬的语言、乐观豪迈的情怀去激励董大,这对同学来说理解起来是有肯定难度的,需要老师加以指导和点拨。

教学理念为了落实课标精神,表达语文学科的特点,力求学有实效,在设计教学时我力图表达以下教学理念:1. 充分表达学科特点,遵循诗文的阅读规律,加强整体综合的感知,整体人手,分句感悟,回来整体,拓展延长。

2.加强朗读、吟诵的指导和训练。

在吟诵中品尝语言、积累词语、想象情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逐步培育同学“收集信息并能与文本内容有机整合进行学习”的力量,为同学今后能够形成这种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能够读准生字“曛”的读音,并能够正确书写与运用。

2.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在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容,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伴侣之间的深厚情意。

3.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激起对古代诗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尝语言,理解古诗大意,读中悟情。

教学难点:体会面对人生逆境时,激励董大的思想感情。

《别董大》详案

《别董大》详案

《别董大》详案第一篇:《别董大》详案《别董大》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预读古诗,质疑问难1、同学们,我们平时积累背诵了许多古诗。

今天老师想来听听你们背诵得怎样,那好,女生来《赠汪伦》,这首诗写谁送谁啊?男生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又写谁送谁啊?全班一起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是谁送谁啊?2、同学们背得真好,你们发现没有,刚才我们背的诗都有一个共同点,谁最聪明,发现了?(都是送别的诗)3、对,刚才我们背的几首诗都是送别的诗。

板书:别古人就把这种别离的愁思化作了一句句真情的诗。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唐朝,和著名诗人高适一起去送一位好朋友。

他的好友叫——(补板书:董大)4、你们通过预习了解了有关内容,你们对董大了解多少?生交流。

董大是唐朝著名的琴手董庭兰。

生不逢时,虽然琴艺不凡,但没有几个人去欣赏他的琴声。

因此他感到心灰意冷,便决定离开京城。

也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好朋友高适赶来为他送行。

(板书:高适)5、高适是唐代诗人。

因为当官最大当到散骑常侍,所以又称高常侍。

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真实而有气魄。

6、高适又是如何为失意落魄的好友董大送行的呢?出示小黑板上的古诗。

7、这一课有三个生字,请借助拼音小声地读读古诗,把字读正确、诗句读通顺。

8、看看这几个生字,能认识了吗。

出示生字卡片“董”“雁”“莫”指名教读,齐读,大组开火车读9、指名读诗(2生),评议(声音字音、流利、停顿、感情)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理解诗意1、请大家再次回到古诗,借助注释,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

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2、好,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的前两句,读一读。

(指名读)这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

好友分别,本身就是令人遗憾的,而此时天空也不作美呀,细细读读前两句,看看描写了哪些景物?谁能把它们找出来吗?生答师画横线(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别董大》教案设计(通用10篇)

《别董大》教案设计(通用10篇)

《别董大》教案设计《别董大》教案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别董大》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别董大》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高适,理解诗句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诵全诗,背诵全诗,并能积累几首此类离别诗。

3、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豪壮的气概,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境,体会诗情。

难点:体会诗中景物描写与抒发情感的关系。

三、教学环节:(一)导入1、你有没有和好友分别的经历呀?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2、同学们,你知道吗?在一千多年前的一天,唐代的大诗人高适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情和自己的好友分别的,为了永远地记录自己这片惜别之情,他还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别董大》3、齐读全诗(二)知诗人课前老师和大家共同查找了关于诗人高适的资料。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记住了多少.《别董大》的作者是xx时期著名的xx诗人。

(三)解诗题1、诗人要送别的好友是谁?他们为何分别?请你结合查到的资料讲讲诗题的意思。

(董庭兰由于宫中盛行胡乐而得不到赏识,失意离京。

)2、设想一下诗人和董大此时心情。

3、带此理解再读诗句。

(四)明诗意、悟诗情1、下面我们就深入地体味一下诗人高适是为何吟咏自己与好友离别的感伤情怀的。

按照学习提示先自学再合作交流:个人学习:(1)读全诗(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意合作学习:(1)交流对诗句的理解(2)共同选出最感兴趣的两行诗(3)各人分工准备汇报:A、读诗句B、解字义讲句意C、体会感情D、提问应答2、学生自学交流。

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重点指导:千里黄云白日曛:(1)白云、乌云都见过,黄云是什么?(2)小组再读,让我们仿佛看到黄沙遮天蔽日。

(3)指读、齐读。

北风吹雁雪纷纷:(1)在这黄沙漫天,一望无际的塞外,却有几只大雁迎着风雪吃力地向前飞着,读。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别董大》。

(2)理解古诗《别董大》的诗意和背景,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别董大》。

2. 理解古诗的诗意和背景,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 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古诗《别董大》的内容和画面。

2. 相关背景资料,用于帮助学生了解诗人和古诗的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古诗《别董大》的题目和作者。

(2)简要介绍诗人和古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古诗(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别董大》。

(2)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节奏和韵律,提高朗读水平。

3. 解析诗意(1)解释古诗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4. 背诵古诗(1)组织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和背诵,巩固记忆。

(2)鼓励学生大胆上台展示自己的背诵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5.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话表达古诗中的情感。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6.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汲取珍惜友情,关心他人的品质。

(2)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种品质,引导学生付诸实践。

7.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别董大》的诗意和背景。

(2)强调学生要珍惜友情,关心他人,做一个有情感的人。

8.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古诗《别董大》。

《别董大》教案:让学生了解古代仕途变迁

《别董大》教案:让学生了解古代仕途变迁

《别董大》教案:让学生了解古代仕途变迁。

一、教案设计1.教学背景本课程适用于中学高一年级,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别董大》这首诗,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官场仕途变迁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知识。

2.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官场仕途变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通过阅读《别董大》这首诗,掌握文学鉴赏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强对古代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4)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3.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材料、案例分析以及相应的教学工具。

(2)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唐代官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唐代官场仕途变迁的重要性及其对后世影响。

(3)文学鉴赏教师介绍《别董大》的诗歌形式、主旨和作者思想,帮助学生掌握文学鉴赏技巧。

同时,在诗歌结构、意境、形象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艺术魅力。

(4)案例分析教师针对教学目标,以《别董大》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古代官场仕途的变迁和人际关系的演变,正确认识官场腐败的危害。

(5)课后作业布置学生研读《唐诗三百首》中的其他名篇,掌握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二、教学内容1.唐代官场仕途的变迁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文化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唐王朝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实行科举制度,使许多智勇双全的人进入中央政府,成为重要的官员。

然而,在高度重视人才的同时,唐代官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变得极为复杂,在竞争中出现了各种欺压、贪污腐败等问题。

经过不断的风雨洗礼和历史的进步,唐代官场经历了从贪官污吏到人才选拔的长远变革,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对于今天的社会,仍然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2.《别董大》的文学鉴赏《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在文学史上被誉为“一绝”,以其简洁深刻的语言风格和鲜明的主题思想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承。

《别董大》教案(10篇)

《别董大》教案(10篇)

《别董大》教案(10篇)《别董大》教案(1)教学目标:1、熟悉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学习借助解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首诗表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借助解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难点:懂得这首诗表述的思想感情。

教学预备:挂图和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有过失败的经受吗?面对失败,你当时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呢?(请同学说略)是啊!世界上没有人一生从不失败,从来不会遇到逆境。

(板书:面对逆境)面对逆境,有的人怀着一种悲伤,把绝望和气馁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而有的人接纳失败却像捧起一本书,倾注一种自信和才智的目光去阅读,而后去制造一种新的生活。

二、自选短文,初谈感受。

同学们手上拿着的一首古诗、三篇短文,都告知了我们同样的道理,老师每读一次,都会被里面的故事所震憾、所感动。

我想,这么好的故事应当与同学们一起共享。

课前这几篇短文大家都读过了,现在就请你选择一篇你感受最深的文章,再把它读一读,特殊是那些感动你的话,多读几遍。

读好后请你谈谈你的感受或理解。

(同学沟通,从同学的答案中板书。

)如:自信、不气馁、乐观、接纳失败、乐观面对人生、靠自己、不向逆境低头等等。

说得真是太好了!同学们,面对逆境我们是应当(同学读——板书。

)听了大家刚才的沟通,谈的大多是自己对三篇短文的理解,而老师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恰恰是《别董大》这首诗给我的感受最深。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别董大》这首诗,看看在这首诗中,究竟是什么感动了老师,或许你读着读着,你也被深深地感动。

(展示古诗:《别董大》)(同学读)三、简介背景,研读“雁”字。

利用刚才的读,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高适在塞外送别董大)高适?高适是谁?(同学讲:高适是唐代诗人。

字达夫,渤海蓨(tiǎo)(今日的河北省景县)人。

由于官至散骑常侍,所以又称高常侍。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古诗词《别董大》课程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古诗词《别董大》课程教案

《别董大》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别董大》。

2. 借助注释和背景资料,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中的情感。

3. 体会诗人高适送别友人时的豪迈情怀,并学习其中蕴含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 朗读与背诵古诗。

2. 理解古诗大意和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送别友人时的豪迈情怀,并理解其中蕴含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古诗《别董大》全文、生字注音、注释、背景介绍、配乐朗诵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送别主题的音乐,营造离别氛围。

2. 提问学生:你们有过和亲友分别的经历吗?分别时心情如何?3. 引出课题《别董大》,告诉学生这是一首送别诗,并简单介绍诗人高适和友人董大的背景。

二、初读古诗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模仿教师的停顿和语调。

3. 齐读古诗,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流利朗读。

三、理解诗意1. 学生结合注释和背景资料,自读自悟,理解古诗的大意。

2. 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对古诗的理解,教师巡视指导。

3. 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四、深入感悟1.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是怎样的情感状态?从哪里可以看出?2. 着重分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诗,理解其中蕴含的豪迈情怀和积极人生态度。

3. 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感悟。

五、背诵古诗1. 学生自由背诵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2. 小组内互相背诵,互相评价。

3. 全班齐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背诵。

六、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送别诗,比较不同诗人在表达离别情感时的异同。

2. 鼓励学生创作一首简单的送别诗,表达对亲友离别的情感。

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朗读、理解、感悟、背诵等环节,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别董大》这首古诗。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和感悟古诗中的情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小学语文2. 年级:四年级3. 课文:《别董大》4. 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别董大》。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了解诗人杜甫及其作品《别董大》的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力量,珍惜友谊。

(2)懂得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别董大》。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及诗句的意义。

2. 难点:(1)诗句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诗人杜甫及其作品《别董大》。

(2)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词,培养文学素养。

(2)对比学习其他类似题材的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课文所学,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背诵《别董大》,阅读其他杜甫的诗作。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别董大》。

2. 选择一首杜甫的其他诗作进行阅读,了解其写作风格,体会诗文中的情感。

3.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友谊的认识和珍惜友谊的决心。

六、教学过程(续)5. 情感教育:(1)通过诗句的解析,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分别的无奈。

(2)讨论在生活中如何维护友谊,以及在面对困难时如何相互支持。

6. 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

(2)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小诗,表达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别董大》教案.doc

《别董大》教案.doc

《别董大》教案教学目标1 •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焙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屮,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参读屮,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

教学重点詁味语言,读屮悟情。

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教学方法三疑三探和多媒体演示课前准备1 •学牛课前搜集离别的诗句把学生搜集到的离别诗句,记录下来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激趣导入,质疑:1.同学们,课前大家收集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离别的诗句?(学牛交流)把学生们搜集到的离别诗句以及对诗句的讨论,记录下来2.是啊,“相见时难别亦难”。

离别是韵味悠长的诗,离别是不想说再见的歌, 离别是难分难舍的情。

从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屮,我们读出的是古人那浓浓的友情、亲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

3•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4•学习这首古诗,你认为应该主要解决哪些问题?一、Mix(一)潜心批读,自主探究一-古诗意思1.出水探究提木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采用结合注释,联系诗句,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题H,词语,诗句的意思;把自己的理解用铅笔批注在旁边。

2.学牛自学,教师巡视,根据学情,留足吋间。

(-)多元对话,合探解疑一-古诗意思1・指名读古诗。

2•通过自学,伤〈明白了哪些词语,诗句的意思?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4•轻声读全诗,在脑海屮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说说口己想到的画面。

5•结合想象的画面,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潜心批读,自主探究-一体会情感1.出水探究提水二:带着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品味全诗: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了什么?你从屮分别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把自己的体会批注下来;你认为这首诗该怎样读?试着读一读,读出自己的韵味来。

《别董大》教学设计6篇

《别董大》教学设计6篇

《别董大》教学设计6篇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景”,所表达的“情”,以及“写景”与“表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别董大》抒发的并非学浓得化不开的离别愁绪,而是满怀豪情,豁达乐观的心境。

教具预备:课件、小资料。

一、课件导入、激活思维。

首先播放一般以先苍凉后激越的音乐为背景的配乐课件,内容为漂泊流浪中的诗人高适送别满怀失落之感的好友――玄宗时最闻名的琴手董大的情景。

师相机以简笔画的形式板书,创设情景,抓住学生学习新学问的热忱和欲望,到达了了解诗人与诗题《别董大》的目的。

进而引出诗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二、小组学习争论,抓字眼、明诗意。

诗句流畅明白,内容平中风奇,节奏明快,风格明朗,先让学生借助课件、解释、插图,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诗所描绘的画面,抓住重点词语,自主学习,理解诗意。

多媒体课件出示:1、通过眼看,耳听,脑想,心读,你的眼前消失了哪些景物?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a:眼前消失一幅荒芜的画面。

学生b:我眼前消失一幅凄凉的画面。

……依据问题的争论,师相机引导。

2、在这好友将要天各一方之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他指“董大”)学生a:他的心情是苦痛的。

学生b:他的心情是悲伤的。

师相机引出下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让学生争论:透过诗句,诗人的态度如何呢?学生a:诗人是昂扬的。

学生b:是豪迈向上的。

学生c:是豁达乐观的。

三、用情朗读,赏析千古名句。

诗中的前半局部所描绘的是“景”(板书:“景”),用哪些词语能说出这些景物的风格呢?a、消沉b、苍凉c、沉郁诗中的后半局部所描绘的是“情”(板书:“情”),用哪些词能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呢?a、昂扬b、豪迈c、乐观让学生争论:我们应怎样读才能把诗人独特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呢?请同学们兴奋精神和诗人一起送董大。

让学生用各种敏捷的方式制造性地去朗读诗,体验诗的意境。

(可采纳单人读、分组读或竞赛等方式去朗读。

古诗三首之《别董大》教案及反思

古诗三首之《别董大》教案及反思

古诗三首之《别董大》教案及反思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三首之《别董大》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这首诗的作者是高适,这是诗人与董大重逢又别时的送别之作,全诗写了离愁别绪,表达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怀。

教学要求:1.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品味语言,读中悟情。

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

重点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质疑1.同学们,课前大家收集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离别的诗句?(学生交流)2.是啊,“相见时难别亦难”。

离别是韵味悠长的诗,离别是不想说再见的歌,离别是难分难舍的情。

从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的是古人那浓浓的友情、亲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

3.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4.学习这首古诗,你认为应该主要解决哪些问题?二、潜心批读,自主探究---古诗意思1.出示探究提示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采用结合注释,联系诗句,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题目,词语,诗句的意思;把自己的理解用铅笔批注在旁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根据学情,留足时间。

三、多元对话,合探解疑---古诗意思1.指名读古诗。

2.通过自学,你明白了哪些词语,诗句的意思?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4.轻声读全诗,在脑海中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说说自己想到的画面。

5.结合想象的画面,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潜心批读,自主探究---体会情感1.出示探究提示二带着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品味全诗: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了什么?你从中分别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把自己的体会批注下来;你认为这首诗该怎样读?试着读一读,读出自己的韵味来。

2.学生自读体会,教师照顾学困生自学。

五、多元对话,合探解疑---体会情感1.谈谈自己从诗句中的体会,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体会情感。

别董大说课稿4篇

别董大说课稿4篇

别董大说课稿别董大说课稿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别董大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别董大说课稿1一、说教材《别董大》这首诗是诗人高适在困境中送别朋友时所写的,但是他不仅没有气馁,反而勉励朋友自信、乐观、积极的面对人生。

本节课目的是让学生能体会到高适的这种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这首诗放在第六单元,我个人认为是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朋友”之意,感受朋友之情,因此,在教学中整节课紧紧围绕“送别”这一主题设计,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补充资料,使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丰富古诗内容为学生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作铺垫。

三、说教法要引导学生走进送别的场面,让学生思考董大的忧愁是什么,你怎样开导他?如果你是董大听了朋友的劝慰你的心情怎样?董庭兰是著名的琴师,能听懂董大琴声的人不多,高适是他难得的知音。

知音相别会是怎样的.不舍?伯牙断琴别知音,董大和高适呢?将《伯牙断琴》与这首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诗句的内涵,使诗句更加富有生命力,使古诗教学鲜活起来。

要抓住重点词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感受诗中描绘的画面。

诗中只有短短的28个字,但要从这28个字中感悟出诗境是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自读勾画重点词,并且指名读诗,突出重点词,逐步引导,使得学生明白诗人是在黄沙漫天、寒风凛冽、雪花纷飞的环境中和朋友话别的,为下面体会诗人的精神作铺垫。

四、说学法由环境到现实,由雁及人,体会诗人那种精神。

在那样的环境中一只大雁却在奋力高飞,不畏严寒与困难,由此引出几种对话方式,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式来发表见解,逐步感悟出这只雁实际是引喻现实中的人,雁有如此的品格,人也有如此高贵的精神,从而体会出诗人那种不断奋斗拼搏的精神。

五、说板书在“愁”、“莫愁”的对比中,在“景”、“情”中,感受朋友间的这份深情厚谊,在这送别诗里,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发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三年级古诗《别董大》教案

三年级古诗《别董大》教案

三年级古诗《别董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和背诵古诗《别董大》。

2、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在离别时的豁达胸怀。

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如“董大”“曛”等。

2、难点体会诗人以开阔的胸襟劝勉友人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和朋友分别,分别时总是会有许多的不舍和祝福。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所作,那就是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正音。

4、全班齐读。

(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董大、曛、莫愁、知己2、讲解生字词的意思,重点讲解“曛”字,指夕阳西下时的昏黄景色。

(四)理解诗句意思1、结合注释,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满天黄云,太阳被遮住了光辉,北风呼啸,大雁南飞,大雪纷纷扬扬。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诗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在安慰友人,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你呢?)(五)体会诗人情感1、诗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送别友人,心情是怎样的?(豁达、开朗)2、从哪里可以看出诗人的豁达?(“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当我们送别朋友时,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1、学生自由朗读,试着读出诗人的情感。

2、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3、全班齐读,读出感情。

(七)背诵古诗1、学生自由背诵。

2、同桌互相背诵。

3、全班齐背。

(八)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送别诗。

2、教师补充几首送别诗,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等,让学生课后自主阅读。

幼儿园古诗别董大教案

幼儿园古诗别董大教案

幼儿园古诗别董大教案前言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幼儿教育中,教授古诗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等,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教案是《古诗·别董大》。

学习目标1.能够朗读《古诗·别董大》;2.能够理解本古诗表达的情感;3.能够通过图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学习内容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古诗·别董大》的教学材料和相关的图画等辅助材料。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启发的方式,引导幼儿对古诗产生兴趣。

例如: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很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听吗?正式学习1.朗读古诗首先,老师可以自己先读一遍古诗,然后引导幼儿一起读。

对于一些不好理解的句子,可以进行简单的解释。

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可以在课堂中播放一些相关的音乐,营造更加浪漫的氛围。

2.分析古诗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这首古诗表达了什么情感,这是怎么表达的?如果幼儿有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分享出来。

3.画图最后,让幼儿通过画图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想象。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启发和引导,例如:你们觉得董大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离开家?他离开家后的生活是怎样的?总结教师可以问一些与本课相关的问题,例如:你们喜欢这首古诗吗?你们知道这首古诗表达了什么意思吗?在今后的学习中,你们希望学习哪些古诗呢?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将古诗教学融入到幼儿的学习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幼儿园别董大教案

幼儿园别董大教案

幼儿园教案:别董大一、前言幼儿园是儿童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是他们接受知识和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

教师作为学生重要的指导者,需要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压力下实现教与学的目标。

本教案的主题是“别董大”,意指幼儿园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要忽略孩子的个性和需求,保持耐心,关爱和引导孩子,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帮助幼儿园学生建立积极的态度和学习习惯•提高孩子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沟通技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园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孩子们不断探索自己的能力、兴趣和天赋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主题教学以激励学生学习和探索自我的方法为中心。

以”别董大“作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他人的想法和行为,然后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以此为基础,让孩子们展开学习和调查探索。

2. 群体活动以自我探索,团队协作和艺术创作为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和分析各种问题,让孩子们在艺术活动中挖掘出自己和其他孩子的潜力并尝试着将之展现出来。

对于表现较为突出的同学可以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支持,帮助他们更进一步。

3. 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在自学中得到展示。

在游戏中让孩子们学习快速反应和决策能力,适当的调整游戏难度让孩子们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成就和进步。

同时这样的游戏过程中也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和同理心。

四、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我们建议的教学计划:时间教学内容第一周介绍“别董大”的教案,并通过一些愉快的活动帮助孩子们建立学习动机第二周提高孩子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沟通技巧,并让他们探索并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想法第三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第四周实施团队合作活动,并强化团队精神和同理心第五周回顾教学成果,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五、结论通过实施“别董大”的教案,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六年级语文《别董大》教案

六年级语文《别董大》教案

六年级语文《别董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别董大》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掌握《别董大》这篇课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和方法。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文《别董大》的课本或复印件。

2.听力设备以及相关的录音材料。

3.教学辅助工具,如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等。

4.设计好的教案及相关教学资源。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利用黑板或投影仪展示课文《别董大》的标题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并提问他们对董大这个人物的印象。

2.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别董大》的前情提纲,帮助他们温习课文的基本情节。

步骤二:阅读理解(30分钟)1.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阅读课文《别董大》。

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标记,以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2.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意思。

3.配发练习题或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

步骤三:课文讲解与讨论(30分钟)1.分析课文结构,介绍故事的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使用图片或动画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的道德和情感问题,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章。

3.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句和词汇,总结归纳文章的重点和要点。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30分钟)1.分发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个人完成。

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进行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模拟情景对话或再现故事情节。

3.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步骤五:作业布置(10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材料,扩展课外阅读的范围,并找出与《别董大》主题相关的文章或故事。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别董大》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别董大》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理解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别董大》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别董大》这个故事,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Step 2 阅读和理解(20分钟)1.让学生阅读故事《别董大》,并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学生自主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

Step 3 分析和总结(20分钟)1.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2.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自己对故事的总结。

Step 4 创作(30分钟)1.让学生以《别董大》为基础,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类似的故事。

2.学生可以选择故事的背景、人物和情节,但要保证故事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意义。

3.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Step 5 展示和分享(20分钟)1.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向其他同学和教师展示自己的成果。

2.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教学扩展1.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艺术作品,并和学生一起欣赏和分析。

2.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别董大》中的主题和意义。

3.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五、教学评估1.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

2.学生通过展示和分享,得到同学和教师的反馈。

3.学生写下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创作过程。

六、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故事《别董大》及相关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影片。

2.学生可以准备纸和笔进行自己的创作。

3.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七、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通过创作作品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语文学案 别董大-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学案 别董大-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别董大【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董、曛,会写3个生字:吹、雁、纷。

美好。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在诵读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深厚情感,感受人间友情的【学习重点】以诵读为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深厚情感。

【学习难点】以诵读为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深厚情感。

【学习过程】一、审题导入。

1.作者简介。

高适,唐代诗人。

字达夫,一字仲武。

今河北沧县人,曾与李白、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后,他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直至做到散骑常侍,因此世称“高常侍”,原有天宝七载左右张九皋编、颜真卿作序的诗集,《唐书》也著录其文集20卷,但都已遗失。

现存《高常侍集》,有诗87首。

2.诗人在送别董大时的情景如何,会说些什么呢二、理解诗文。

(1)学习生字。

吹(chuī):吹气演奏。

雁(yàn):鸟。

纷(fēn):多;杂乱。

(2)理解指导。

1.前两句写到了哪些景物2.诗后两句写的是什么3.最后两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为什么会这样对他说呢高适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董庭兰虽然身怀绝技却常无人赏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对朋友董庭兰说的。

4.这两句中哪些词表现出了安慰与鼓励(“莫”、“谁人”)(3)感情升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课外拓展与能力提高。

1.古代送别诗还有很多,如下面列出的几首。

《赠汪伦》、《夏口夜泊别友人》、《送桂阳孝廉》2.能力运用实践。

(1)体会几位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情。

(2)发现诗人的优秀品质。

(3)发现写法上的不同特点。

(4)其他课题(自拟)汇报时可以结合其他的诗。

(5)可以利用自己找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四、小结。

古诗词是一个丰富的宝库,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穿越时空,了解当时的人、事,感受诗人的情怀,学习做人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董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预读古诗,质疑问难
1、同学们,我们平时积累背诵了许多古诗。

今天老师想来听听你们背诵得怎样,那好,
女生来《赠汪伦》,这首诗写谁送谁啊?
男生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又写谁送谁啊?
全班一起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是谁送谁啊?
2、同学们背得真好,你们发现没有,刚才我们背的诗都有一个共同点,谁最聪明,发现了?(都是送别的诗)
3、对,刚才我们背的几首诗都是送别的诗。

板书:别
古人就把这种别离的愁思化作了一句句真情的诗。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唐朝,和著名诗人高适一起去送一位好朋友。

他的好友叫——(补板书:董大)
4、你们通过预习了解了有关内容,你们对董大了解多少?
生交流。

董大是唐朝著名的琴手董庭兰。

生不逢时,虽然琴艺不凡,但没有几个人去欣赏他的琴声。

因此他感到心灰意冷,便决定离开京城。

也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好朋友高适赶来为他送行。

(板书:高适)
5、高适是唐代诗人。

因为当官最大当到散骑常侍,所以又称高常侍。

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真实而有气魄。

6、高适又是如何为失意落魄的好友董大送行的呢?出示小黑板上的古诗。

7、这一课有三个生字,请借助拼音小声地读读古诗,把字读正确、诗句读通顺。

8、看看这几个生字,能认识了吗。

出示生字卡片“董”“雁”“莫”
指名教读,齐读,大组开火车读
9、指名读诗(2生),评议(声音字音、流利、停顿、感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理解诗意
1、请大家再次回到古诗,借助注释,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

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2、好,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的前两句,读一读。

(指名读)
这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

好友分别,本身就是令人遗憾的,而此时天空也不作美呀,细细读读前两句,看看描写了哪些景物?谁能把它们找出来吗?生答师画横线(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1)、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你读读诗,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点拔:当时他们是在塞外分别,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2)“千里黄云”说明什么?天上一大片都是黄云。

这千里黄云把“白日”也就是太阳都遮住了,太阳看起来都是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

(3)第二句“北风吹”,“雪纷纷”能理解吧?谁来说?(北风呼呼地吹,大雪纷纷地下)。

(4)在这昏黄一片的天地中,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同学们注意到这只大雁了吗?(红笔圈出)它正迎着漫天的黄沙,迎着呼呼的北风,迎着纷纷的大雪勇敢的飞翔。

(5)咱们把这两句诗再读读,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吧。

再读一次,把这幅画面留在脑袋里。

谁愿意一个人来试试。

(这黄云好象没有千里/这雪不够大/……提示生读出感情)
(6)这恶劣的环境,就好像是董大遭遇的困难和挫折。

在董大的心里,自己就好像是这只被北风和大雪包围着的孤独的大雁。

我们再来读读这两行,体会董大的心情。

3、诗人高适面对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好友董大,又是如何安慰他,鼓励他的呢?一起读后两句。

(1)高适的话是什么意思?
(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


他这两句话里还含着什么意思?(只要有能力,有信心,总能找到欣赏你才华的人,找到发挥你才能的地方……)
(2)听了这样的话语,董大还继续陷入无边无际的忧愁之中吗?(不会)
三、熟读古诗,品词析句
1、同学们,你们不知道,其实。

诗人高适这时也是怀才不遇的时候啊!他
一生无人赏识近30年,直到50岁才得了一个“有道科”的官衔。

这时的高适也是到处流浪,陷入贫贱的境地之中。

他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来鼓励好友董大,同时也在——鼓励着自己!
2、感受着这样一番肺腑之言,此时此刻,董大又会对诗人高适说些什么呢?(你也要保重,继续努力不放弃,希望你有一天也会找到赏识你的人,……)
3、是啊,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失落,都会有悲哀。

所以:
假如生活中你的好朋友遇到了挫折,我们可以对他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我们遭受挫折、满怀忧愁时,我们也可以对自己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我们无处施展自己的才情、伤心落魄时,我们依然会对自己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
不识君。

四、精读古诗,理解生成
1、多么情深意重的一对好友啊,在遭遇困难的时候,他们相互安慰,相互鼓励。

(板书,鼓励)咱们一起把这首诗连起来读读,好好体会体会他们的深情厚谊。

齐读
2、和你的同桌一起背背这首诗。

看哪些同学背得快。

咱们来个比赛
3、指名抽背。

齐背。

大组赛背。

今天我们复习了三首,学了一首诗。

同是送别之诗,《赠汪伦》是以歌相送,是一曲李白、汪伦友谊的赞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以目相送,则更显深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犹如一幅清新淡雅的画;今天学的《别董大》则是以话相送,它一改离别诗的悲伤情调,体现出好友豪放洒脱的情怀。

他们同是送别诗,却各具特色。

(一边板书:歌目画话)说到底,诗人是以心相送,以情相送。

(板书:以心相送以情相送)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带着这份情来吟诵这四首送别古诗吧!背诵,每组
背一行,汪老师给你们读题目,你们接着背诗文。

五、品读古诗,链接拓展
同学们,古诗词是一个巨大的,丰富的宝库,可以通过它们穿越时空,了解当时的人事,感受诗人的情怀,学习做人的道理。

离别诗在古代诗词里占有很重的比例,比如李白的送别诗就大约有160首左右,约占李诗总数的六分之一。

送别,已经不仅作为一种仪式,一个话题,它已经衍生成为一种“送别文化”。

这里再给大家推荐两首送别诗,抄下来,课后背背。

(出示ppt)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板书设计;
《赠汪伦》——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目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话
《别董大》———以心相送,以情相送鼓励
别董大
以心相送以情相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