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fc345e6b8f67c1cfad6b832.png)
贺知章简介唐朝诗人。
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
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
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证圣元年(695)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转太常少卿、集贤院学士。
开元十三年(725)擢礼部侍郎,宫至秘书监。
故人称“贺秘监”,又简称“贺监。
天宝三年(744)辞官还乡为道上,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享年86岁。
贺知章少时以诗文闻名,神龙年间(705—707)已名扬京城。
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吴中四士”,亦称“吴中四友”、“吴中四杰”。
贺知章邕容省闼,高逸豁达,为一代清鉴风流之士。
尤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直到纸尽方止。
曾与张旭、崔宗硅《海录碎事》亦将其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
贺知章还与张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为姻亲,故时人也常以“贺张”称之。
两人也经常同游,“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芝)、索(靖)不如也。
好事者供其笺翰,共传宝之”。
(施宿《嘉泰会稽志》)贺知章以草书名世。
《述书赋》中赞其草书“落笔精绝”,“与造化相争,非人工即到”吕总《续书评》则以为“纵笔如飞,奔而不竭。
”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中将其喻为王羲之,有言“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卢象《送贺监归会稽应制》诗“青门抗行谢客儿,健笔违羁王献之。
长安素娟书欲偏,工人爱惜常保持。
”则喻其为王献之。
当时人们还将其草书与秘书省的落星石、薛稷画的鹤、郎馀令绘的凤,合称为秘书省“四绝”。
然而贺知章的书法存世极少,现可见的草书作品只有《孝经》,其用笔酣畅淋漓,点画激越,粗细相间,虚实相伴;结体左俯右仰,随势而就;章法犹如潺潺流水一贯直下,充分地体现了他那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
贺知章的草书,拉开了盛中唐草书浪漫风气的序幕。
此外贺知章也擅楷书,有《龙瑞宫记》传世。
咏柳(一作柳枝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3d28d3943323968011c9229.png)
贺知章简介: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
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人物生平: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
少时即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
诏许之,赐鉴湖一曲。
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
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数十字。
“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
”,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
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其间,写下《回乡偶卷》2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贺知章诗词全集26首全
![贺知章诗词全集26首全](https://img.taocdn.com/s3/m/c5e9b3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c.png)
贺知章诗词全集26首全
摘要:
一、贺知章简介
二、贺知章诗词创作背景
三、贺知章诗词特点
四、精选贺知章诗词赏析
五、贺知章诗词全集目录
正文:
贺知章,字季真,号东篱,唐代著名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盛世,与李白、杜甫等诗人并称“初唐四杰”。
他的诗词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诗狂人”。
一、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卒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12年)。
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右拾遗、监察御史、右补阙、著作郎等职务。
贺知章晚年辞官归乡,享年76岁。
二、贺知章诗词创作背景
贺知章生活在唐朝盛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以豪放、奔放、唯美为特点。
受此风气影响,贺知章的诗词作品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三、贺知章诗词特点
1.豪放奔放:贺知章的诗歌作品富有豪放、奔放的气息,表现了他热情洋
溢的性格。
2.善用典故:贺知章善于运用历史典故,使诗歌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3.诗画结合:贺知章的诗歌作品中,景色描绘与情感抒发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诗画意境。
四、精选贺知章诗词赏析
1.《登鹳雀楼》:这首诗通过描绘楼观远景,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凉州词》:这首诗以戍楼为背景,展现了边塞戍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之情。
五、贺知章诗词全集目录
1.《登鹳雀楼》
2.《凉州词》
3.《夜泊牛渚怀古》
4.《咏柳》
5.《回乡偶书》
……
26.《乌衣巷》
贺知章的诗词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贺知章的简介资料
![贺知章的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b75bccb524de518964b7ddc.png)
贺知章的简介资料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下面是为你整理的贺知章的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贺知章简介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
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称为仙宗十友。
贺知章人物生平年少成名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
少时即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官宦之路贺知章中状元后,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晚年生活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
诏许之,赐鉴湖一曲。
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
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数十字。
“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
”其间,写下《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86b0444daef5ef7bb0d3c6a.png)
贺知章简介贺知章简介贺知章(659 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萧山)人。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进士,历任礼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和秘书监等官职。
他的诗以绝句见长,通俗清新,自成一格。
代表作《咏柳》诗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想象奇妙,意境高远。
既写出了柳叶的美和它的勃勃生机,也写出了和煦春风给万物带来的希冀。
贺知章又是一位关心边防和国家尊严的爱国者,他在《送人之军》一诗中写道: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贴汉国忧。
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贺知章旷达,不慕名利,好饮酒,常常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爱才若渴,热情提携诗坛后辈。
当他已身居太子宾客,在京城以文词知名之时,李白还是一个布衣,诗才也只初露头角。
贺知章读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一诗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
两人年龄相差40多岁,但一见如故,对饮畅叙,结为忘年知己。
有一天,贺与李在酒楼,贺知章适无钱沽酒,竟毫不犹豫地解下佩在身上显示官品级别的金龟,换取酒菜,真挚豪爽如此。
这就是金龟换酒的典故。
接着,贺知章在皇帝面前推荐了李白,唐玄宗把李白召进宫中,任为供奉翰林。
从此,李白声誉鹊起。
唐玄宗天宝初年,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政治黑暗。
贺知章不愿与奸臣共事,恳请度为道士,告老还乡。
唐玄宗准许了他的请求,赐鉴湖一曲(一块土地),并赋诗赠别。
贺知章离京那天,朝中皇太子以下文武百官集中在东门外长乐坡为他饯行。
李白作《送贺宾客归越》一诗: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李白把贺知章比作书圣王羲之,情意十分深切。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宦游生涯,年迈的诗人回到了故里,见到家乡的山山水水,感慨万千。
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二首》,即属此时所作: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历史趣谈: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 四明狂客诗狂贺知章简介
![历史趣谈: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 四明狂客诗狂贺知章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276f2a2f121dd36a32d826a.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四明狂客诗狂贺知章简介导语: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萧山)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
少时即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萧山)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
少时即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
诏许之,赐鉴湖一曲。
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
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
建“一曲亭”自娱。
繁纸不过数十字。
“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
”,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
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生活常识分享。
唐代诗人贺知章个人简介
![唐代诗人贺知章个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f6c2af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a.png)
唐代诗人贺知章个人简介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唐代诗人贺知章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介绍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
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生平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
少时即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贺知章中状元后,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
诏许之,赐鉴湖一曲。
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
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数十字。
“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
”,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
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64881e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4.png)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唐朝诗人,河洛书院弟子,有“唐代大诗人”之称,其诗歌融合宋词体系,情境感性,富有韵味,抒发美好情怀,堪称中国古典诗歌完美之作,堪称古典文化源远流长之龙头。
贺知章,字子瞻,号洛神,宋江苏贺郡(今属山西省五台县)人。
出生于唐朝明康二年(公元798年),生育一子。
贺知章依照道家的教义游历江淮,曾游览洛阳,奉献神龙斋,继而荐入河洛书院,担任宰相,教授禅宗文化。
贺知章的诗歌以其感性情景动人的抒情风格而著称,其诗歌多以题材分为两类:情物类和思古类,其中以情物类更为突出。
贺知章情感丰富,有时缠绵,有时张扬,有时婉转,有时抒发,令读者沉迷,而有时则极富哲思,论述世俗及哲理,能够令人深思。
贺知章诗歌,极为细腻,声音清亮,表情丰富,有一种细腻感性的美感,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诗篇丰满,情节跌宕起伏,更显贺知章的抒情得心应手。
此外,贺知章亦有游记、散文集,如《悦来行》、《浪花录》。
贺知章与贾岛、韩愈、白居易一起被称为“豪杰唐人”,被誉为“唐代大诗人”,其诗歌虽短小精悍,也有流长恢弘之作,抒发出温馨美好的情怀,渗透着丰富的意境,被世人推崇甚至至今有其影响,并为西方文学界所熟知,堪称古典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载体。
贺知章的古典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堪称传奇,他的诗歌,被誉为
“抒发美好情怀,渗透着丰富的意境”,最出名的作品有《海棠经》及《西子捧花》,其诗歌不仅是细腻之笔,更具有实用价值,贺知章诗歌也广泛被用于抒情对婚礼结婚,教科书,以及中国文化传播中。
贺知章,唐朝大诗人,曾凭借抒发美好情怀,渗透着丰富的意境而影响至今,他的传奇古典诗歌,也被世人永远铭记!。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资料介绍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资料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3ec00c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5.png)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资料介绍贺知章字作季真,晚年自称四明狂客,盛唐著名诗人。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贺知章的资料贺知章,字季真,越州永兴人,唐代非常著名的诗人与书法家。
贺知章原是越州永兴人,早年迁居到了山阴,少年时期就以诗文闻名。
公元695年,贺知章中进士,又中乙未科状元,成为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史籍记载的状元。
中状元后的贺知章被授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任太常博士,之后历任太常少卿、礼部侍郎、工部侍郎、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职,故而又被人称为“贺监”。
贺知章常与李白、张旭等人饮酒赋诗,互相切磋诗艺。
公元744年,贺知章因病而上奏请求度为道士,回归乡里,得到了唐玄宗的许可。
他的书法造诣颇高,擅长草书与隶书,但他留传的墨迹不多,现存的仅有《龙瑞宫记》石刻与《孝经》草书,而《孝经》现已流传到了日本。
贺知章诗文精佳,以绝句见长,但其作品大多都已散佚,现存而录入《全唐诗》的有19首,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有《咏柳》与《回乡偶书》两首。
贺知章的故事贺知章有个金龟换酒的故事十分出名。
742年,已经四十多岁的李白被玄宗招进宫中做官。
李白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匆匆赶奔长安。
但玄宗却把他撂在一边,没有马上接见他。
只是把他安顿在客房里。
李白来都城的消息传进了贺知章耳朵里,他十分兴奋,当时八十多岁的贺知章对李白的才华,早就略知一二,才华不凡而且十分有情调,但却没有见过本人。
第二天贺知章就迫不及待的去一睹李白的风采。
当一袭白衣的李白从门外走进来的时候,贺知章不禁脱口而出,好一个诗仙啊。
刚一落座,贺知章这个老头就追问李白是否有新作拿出来观赏,倒是一点不客气。
李白就抓紧把自己的《蜀道难》呈给贺知章。
过了不久,很多闻名而来的诗人和李白的朋友都赶来了,贺知章主动提出要为李白接风洗尘。
这顿饭从大约中午时分,一直到晚上很晚才吃完,期间人们吟诗作对好不欢乐。
正当人们酒足饭饱的时候,贺知章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尖叫声“坏了”,他说自己没带钱,该怎么付这顿饭钱呢?灵机一动,想起了自己佩戴的小金龟,就告诉众人:“虽然没有银子,但我有金子”随即取下金龟付了账。
唐代诗人与书法家贺知章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与书法家贺知章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3db7d4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f.png)
唐代诗人与书法家贺知章生平简介贺知章,字季真,越州永兴人,唐代非常著名的诗人与书法家。
他的书法造诣颇高,擅长草书与隶书,但他留传的墨迹不多,现存的仅有《龙瑞宫记》石刻与《孝经》草书,而《孝经》现已流传到了日本。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代诗人与书法家贺知章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贺知章简介贺知章是越州永兴人,同族人中曾有人为太子洗马,小的时候就以诗文见长了,高中状元后开始了顺利的仕途生涯。
根据历史记载,贺知章应该是浙江最早的状元了。
贺知章一开始担任国子四门博士,不久后升任太常博士。
公元722年,张说帮助贺知章进入丽正殿,期间编修过《六典》等典籍,但是经过多年没有完成,改任太常少卿。
三年后,贺知章成为礼部侍郎,之后改任工部侍郎等职位。
公元738年,贺知章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同时担任秘书监一职。
贺知章经常喝得大醉与当时的文人一起谈论诗文,谈笑风生,与一些后辈成了忘年之交。
一生写下的诗作不多,但是有《回乡偶卷》、《咏柳》等佳作传世。
贺知章晚年的时候更加放纵,得了重病,几乎神志不清了,然后奏请告老还乡,成为一名道士,贡献自己的住所为道观。
贺知章回到家乡后没多久就去世了,享年八十六岁。
贺知章的诗有哪些贺知章文采卓著,平生写下的诗篇不多,在《全唐诗》中收录的也就十九首,领挖还有一首断句,但多为佳品,千百年来为历代人所传诵,足见贺知章的文采。
贺知章性格狂放不羁,有“诗狂”的称号。
贺知章的诗含有部分祭神诗和应制诗,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绝句,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尤其是在写景和抒怀方面,诗风如他的性格一样俊逸洒脱,清新别致。
贺知章的诗有《采莲曲》、《董孝子黯复仇》、《题袁氏别业》、《晓发》等20首,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咏柳》和《回乡偶书》了,可以称得上是千古名诗。
《咏柳》是一首写春的诗,诗中以及的物象引出自然、环环相扣,写出了早春的生命气息。
《回乡偶书》有两首,以风趣的手法描述了一个久别家乡的人重新回到故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久居外地到老的伤感和重回故乡的亲切感。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efad7200066f5335a812134.png)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咏柳诗咏柳诗柳树属于杨柳科,品种繁多,据知有三千多种,遍布世界各地。
我国的柳树品种也多达五十余种,尤以垂柳、河柳、旱柳、杞柳、黄花柳、长叶柳居多。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很喜欢柳树。
人们借助抒情媒介,通过感情宣泄,以柳入诗,写下了不知多少美妙动人的诗篇。
《诗经》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就有咏柳的诗。
诗说“昔我往矣,扬柳依依”,诗借助柳絮依依,寄托怀往之情。
很著名的咏柳诗当推古唐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用丝条细带比喻柳条,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别出心裁地讴歌了迷人的春天。
在春风吹拂之下,柳树抽芽长叶,正是细如剪刀的春风,“裁”出万条碧绿的柳条,装扮出这绿意盎然的春天。
白居易的《杨柳枝》则将初春新柳的婆娑轻扬,弱不胜莺的风姿,描写得细致入微。
诗道:依依袅袅复青春,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观察柳絮形状很细致,他的《池上絮》堪称鞭辟入里之作: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穹不得归。
这里,杨花即柳絮。
夕阳胡畔柳絮满天,杨花飘落水面,被水浸湿再也不能飞起来。
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绘,体现出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风光的情趣。
唐代诗人吴融有一首《杨花》则又有另番滋味:不斗浓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朦朦。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诗表的是对杨花的肯定。
杨花虽然没有百花艳冶的颜色,但是却有着百花所没有的个性。
它不惧怕风吹雨打,反而凭借风力,在空中像雪花似的自由自在飞舞,别具一格。
清代周志蕙有一首《柳》诗云:岁岁逢春春可怜,争禁三起又三眠。
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1c21c91ba0d4a7302763a96.png)
贺知章简介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朝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
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着名书法家。
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着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一、生平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
少时即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1]。
贺知章中状元后,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
诏许之,赐鉴湖一曲。
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
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数十字。
“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
”,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
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诗人简介
![诗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c0bcd936529647d2728521c.png)
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唐朝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盛唐前期诗人,也是著名书法家。
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天宝三年(744年)贺知章告老还乡,后在家乡去世,享年86岁。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诗歌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贺知章作品大多散佚,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之称。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今存诗400余首。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有《王摩诘文集》等行世。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字季凌,又字季真,汉族人,祖籍晋阳并州(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
贺知章最著名十首诗
![贺知章最著名十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c2d46c3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5.png)
贺知章最著名十首诗摘要:1.贺知章简介2.贺知章的诗歌特点3.贺知章最著名的十首诗及其赏析4.贺知章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正文:贺知章(659 年-744 年),字季真,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清新、高远著称,是初唐四杰之一,同时也是唐代文人中诗歌、散文、书法俱佳的代表人物。
贺知章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清新、高远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气势,又有山水意境的抒发。
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既有咏史抒怀,又有山水田园。
他的诗歌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贺知章最著名的十首诗包括:《咏柳》、《回乡偶书》、《登阆州城楼》、《夜泊牛渚怀古》、《赋得古原草送别》、《登岳阳楼》、《夜泊牛渚怀古》、《庐山谣》、《乌夜啼》和《长恨歌》。
这些诗歌代表了贺知章诗歌的风格和成就,被广泛传颂和赏析。
《咏柳》是贺知章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诗中绝品”,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独特的意境备受赞赏。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柳树的美丽,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回乡偶书》是贺知章晚年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回忆故乡的景色和人物,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歌以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备受赞赏。
《登阆州城楼》是贺知章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通过描绘阆州城楼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歌以其高远的意境和清新的语言备受赞赏。
《夜泊牛渚怀古》是贺知章创作的一首咏史诗,通过回忆古代的英勇事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歌以其豪放的气势和独特的意境备受赞赏。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贺知章创作的一首离别诗,通过描绘古原草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歌以其深情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备受赞赏。
《登岳阳楼》是贺知章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歌以其高远的意境和清新的语言备受赞赏。
《夜泊牛渚怀古》是贺知章创作的一首咏史诗,通过回忆古代的英勇事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之情。
贺知章简介及其唐诗代表作的介绍
![贺知章简介及其唐诗代表作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502982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7b.png)
贺知章简介及其唐诗代表作的介绍贺知章简介及其唐诗代表作的介绍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少以文词知名,武后证圣元年(695)进士及第。
开元十一年(723)迁礼部侍郎,后为太子宾客,秘书监。
天宝二年(743)冬,因病请还乡,获赐镜湖剡川一曲。
次年正月起行,玄宗亲赐诗,太子以下百官赋诗饯行。
归后不久即病逝,年八十六,后赠礼部尚书。
他是“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中仕途最得意者,其他三人都官小职卑,位沉下僚。
但他并非功名利禄之辈。
他同时人陆象先常谓人曰:“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
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旧唐书》本传)。
他在长安紫极宫一见李白,惊呼其为“谪仙人”,对其《蜀道难》赞不绝口,乃解金龟换酒,与白尽醉。
可见其爱才及豪放。
杜甫《饮中八仙歌》以他为“八仙”之首。
他晚年更加放诞,自号“四明狂客”。
他也好书法,“善隶草,尝与张旭游于人间,凡人家厅馆好壁墙及屏障,忽忘机兴发,笔落数行,如虫豸飞走”(南宋陈思《书小史》卷9),今传世有贺知章草书《孝经》,书如龙腾虎跃,真率狂逸,确为杰作。
《全唐诗》存其诗一卷,仅二十首。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题一作《柳枝词》。
碧玉:形容柳树碧绿鲜嫩。
丝绦:丝带。
这里形容柳条。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本题共二首,是作者于天宝四载(744)致仕还乡时所作。
诗中既抒发了久客伤老之情,又充满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八十五岁)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
《对床夜语》:“杨衡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
’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贺知章简介资料
![贺知章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2be3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7.png)
贺知章简介资料
贺知章,字鲁山,号吾斋,直隶省永城(今属河南)人。
生于清光绪五年,逝世于民国三年。
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教育家和革命家。
贺知章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广泛的知识影响力,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绝代才子”和“二十
五好汉”之一。
生平
贺知章自幼聪颖,九岁能作文,曾被誉为“有琴必弹,无琴必书”。
他少年时曾
在当地私塾学习,后考入沙井书院。
贺知章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重要学府的教职,培养了一大批杰出学子。
文学成就
贺知章的文学才华出众。
他的诗歌清丽优美,笔力雄健,开创了新诗的形式,被誉为“新诗之父”。
他的代表作品有《琵琶行》、《青松赋》等,广受赞誉。
此外,他的散文也是极具特色,清丽简练,感情真挚动人。
革命活动
贺知章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积极投身革命活动,为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致力于文化教育改革,提倡民主自由,被尊称为“教育家之友”。
影响力
贺知章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和卓越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的方向。
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思想观念也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贺知章是中国文学界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辉煌成就将永远闪耀在中国文坛上,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创新、追求卓越。
贺知章用他的才华和爱国情怀,谱写了一曲歌颂祖国的壮丽乐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传奇。
请注意保留换行,这是使用Markdown语法书写的简介资料。
人物介绍贺知章
![人物介绍贺知章](https://img.taocdn.com/s3/m/a9024d1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6.png)
个人品质
PART 1
个人品质
贺知章性格豁达开朗,为人正直坦率,不拘小节
他在诗歌和书法创作中追求真善 过自己的作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
他在官场中虽然有所成就,但并不追求权力和地位,
结语
PART 1
结语
贺知章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其才华和成就不 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言优美、韵律和谐,富有 1
感染力 他的诗篇既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风貌,又表达了他个 2
人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
他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
涉及离别、相思、风景、 3
文学成就
其代表作
4 书》:"
乡音无改
5 儿童
从何 "这首诗
6 的眷恋之
书法成就
PART 1
书法成就
贺知章的书法造诣更被后 人誉为"草圣"
他的书法作品《孝经》是其 代表作之一,该作品笔势纵 逸豪放,结构匀称优美,是
➢ 他的诗 人广泛 了中国 经典之 在中国 产生了 围内产 歌和书 文化的
纪念活动
PART 1
纪念活动
1
为了纪念贺知章这位伟大的诗 人和书法家,后人曾经举办过 多次纪念活动
2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杭州 办的"贺知章纪念文化节"
3
该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通过举办诗歌朗 诵、书法比赛、文化交流等活 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贺 知章这位伟大的文化名人
PART 1
人物生平
贺知章从小就聪明过人,年少时曾在长安求学,后来考中进 士,步入仕途。他历任太常寺太祝、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在官场上,他清廉正直,深得皇帝器重。然而,他更钟爱诗 歌和书法创作,因此在官场中并不显赫,但他的艺术成就却 为后人所称道
贺知章文档
![贺知章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4add1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4.png)
贺知章贺知章,又名贺铸,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
他生于1899年,逝世于1948年,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作,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
生平简介贺知章出生在湖北江陵县的一个文化世家,从小就展现出了对文学的天赋。
他的父亲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儒家学者,曾任教于当地的学校。
贺知章从小就接受了父亲的熏陶,饱读诗书,对古代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
贺知章早年就读于北京的大学,主修文学专业。
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文学社团的活动,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文学青年结识,共同追求文学的自由与创新。
他的诗作开始在学校的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创作风格贺知章的诗作以情感深沉、富有哲理的内容而闻名。
他的诗作中融入了对人生、社会和爱情等主题的深思熟虑,力图通过文字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他的诗作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常常使用婉约的表达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贺知章的诗作中经常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他对传统礼教和旧有制度的约束感到厌倦,渴望通过文学的力量唤醒人们的心灵,引发对现实的思考和改变。
代表作品贺知章的作品丰富多样,包括抒情诗、叙事诗、哲思诗等。
其中,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咏鹅》。
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描述了贺知章对鹅的赞美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动人的语言将读者带入到一种愉悦的心境。
这首诗后来被收录在中国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成为学生们熟知的经典之作。
贺知章的另一部代表作《游子吟》也广受赞誉。
这首诗以游子思念故乡的情感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亲情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影响和评价贺知章具有深远的文学影响力。
他的诗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独特的创作方式和思想内涵,引领着当代文人进行了一场创作的革新运动。
贺知章的诗作也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高度赞誉。
许多文学评论家将他的诗作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名篇佳作相提并论,称其为“近代楚辞”。
他的文学才华和独具一格的创作风格被广泛认可,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到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 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 里来?
趣年回伤作宝 是
。之乡老。三 我《
作的之诗载 于回
,亲情中) 公乡
却切,既致 元偶
744
富感又抒仕 书
于 生 活 情
, 虽 为 晚
充 满 久 别
发 了 久 客
还 乡 时 所
原来二月的春风就剪 刀
·
写杨柳,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 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 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 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 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 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 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 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 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 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 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 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 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
• 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 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 慕。当看到李白的诗文,即赞为 “谪仙人也”,后成为忘年之交, 并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为官。贺晚 年放荡不羁,自称“四明狂客”, 又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常与李白、李适之、李琎、崔宗之、 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谓 “醉八仙” 。
人物生平
•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 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 宝之。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 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 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 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 湖数顷为放生池。诏许之,赐鉴湖一曲。玄宗御制诗 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 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 数十字。“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 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爱好书 法者视为珍品。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 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 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 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 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 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 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 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 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 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 环紧扣一环的。
唐.贺知章
咏:歌颂、 赞美。
碧玉: 绿色的玉。
碧玉妆成一树高, 这里用来比
喻春天嫩绿 的柳枝。
妆: 打扮,装饰。
高高的柳树翠绿晶莹 像用碧玉装扮。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丝绦: 丝线编成的 带子。这里 形容随风飘 拂的柳枝。
千万条垂下的柳条如同丝带随风飘。
不知细叶谁裁出
这精巧纤细的柳叶 不知道是谁剪裁?
四
明
狂︱
客
贺 知
章
贺知章(公元659年-744 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 浙江省萧山)人,少时就以诗 文知名。唐武后(武则天)证 圣 元年(695)中进士,授国子 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 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 客等职。为 人旷达不羁,有
“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 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 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 逝。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 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 仅存二十首。
年 ( 天
》 共 二 首
,
在第一、二句中,我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 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 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 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 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 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 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 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 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我,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 我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 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 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书法成就
• 世人皆知贺知章的文采,但是,却很少有 人知道贺知章的书法。现在我们书法爱好 者能够看到的贺知章的书 。
• 书法代表作品就是其代表作草书“孝经” 了。
• 孝经》全卷纵笔如飞,一气呵成,龙 蛇飞舞,神彩奕奕。略取隶意,融入 章草,以求高古。既有唐人的严谨作 风,又有晋人流润飞扬的风姿,对晚 唐和宋人书风影响巨大。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 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 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 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 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 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 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 不为我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 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 景所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