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6 人教 新目标版

合集下载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 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 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1.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

“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 重视陆地主权忽视海洋B. 积极培育国内经济市场C.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 加强发展中外朝贡贸易【答案】C【解析】18世纪是中国清朝中后期,根据所学可知,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与西方积极武后海外市场截然相反,故C项正确。

清政府当时并没有海权意识,但陆地主权意识也很淡薄,故A项错误。

小农经济之下清朝并没有积极培育国内经济市场,故排除B项。

D项与材料主旨“选择陆地”不符,故排除。

2. 《周礼•地官•小司徒》载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

”对材料中表述的土地制度,理解正确的是A. 实质是一种土地国有制B.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交换C. 农民在土地上分散劳动D. 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可得知,该土地制度为井田制,结合所学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故A项正确。

井田制下土地不能自由买卖,故B项错误。

井田制下农民在土地上集中劳动,故C项错误。

井田制商朝出现,排除D项。

点睛: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

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

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3. 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到50%。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金银价值下降导致物价波动B. 担心地中海的商路中心地位丧失C. 西班牙的殖民活动向印度拓展D. 世界金融中心从欧洲向亚洲转移【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于是出现了题干中“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到50%”的现象,故B项正确;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故排除;CD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1卷(选择题共45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魏晋南北朝农业生产工具只有三十多种,到元代,王帧《农书》中记载的农具已多达一百零五种,这些新式农具广泛利用了机械原理,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 )A. 到元代发展到顶峰B. 利用近代科技发展生产C. 经营方式发生改变D. 精耕细作模式日益完善【答案】D【解析】材料“农业生产工具只有三十多种”“农具已多达一百零五种”体现了生产工具的改进,而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完善的表现之一,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体现的是古代农具的改进,故B项错误。

点睛:材料“农业生产工具只有三十多种”“农具已多达一百零五种”是解题的关键。

2. 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都按田亩实税。

其主要历史影响是( )A. 加速速土地私化发展B.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C. 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D. 加剧地方割据混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的理解能力。

这两次赋税改革都加速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故A项正确;这两次赋税改革都发生在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改革是在维护奴隶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属奴隶主阶级的改革,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没有废除奴隶制度,故BCD项错误。

3.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30多位著名商人立传,并提出将主张盐铁官营的桑弘羊油烹,这说明( )A. 汉代已出现重商思想B. 春秋以来商人地位很高:C. 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D. 盐铁官营阻碍社会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为春秋以来的30多位著名商人立传”说明汉代已经出现了重商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商人地位问题,故B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的经济政策;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人教版

2019高一年级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2.历史政治地理同堂考试,试卷单独命题;总分30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各类农具中占主要地位。

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最有力证据是( ) A.古籍文献中关于“铁”的记载B.《史记》等史学著作记载流传的故事C.战国时期的历史遗迹中出土的铁农具远远多于其他材质农具D.当代学者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的验证2.中国古代发明的某种工具,利用河水的冲力转动机械轮轴,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用力少,见功多”。

这项发明A. 是古代冶铜技术的一大进步B. 导致唐代筒车的出现C. 推动了当时冶铁技术的发展D. 促进了灌钢法的发展3.(题文)“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

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

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朝贡贸易体制的弊端B. 小农经济影响了对外贸易C. 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D. “海禁”政策带来消极影响4.(题文)“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

”材料中“中国富农大贾……仿造洋机器制作”产生了A. 洋务派的军用工业B. 外商在华的近代工业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企业5.据统计,九一八事变时外国人投资有42.8%集中在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79.2%集中在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投资有80%、工业投资有67.1%。

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 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B. 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C. 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D. 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6.下表为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对此表理解正确的是1957年~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A. 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B. 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D. 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7.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新目标版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新目标版

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60分)2018.6.2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 《尚君书•垦令》记载,“警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上述赋税变革表明A. 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推广B. 奴隶主兼并了大量土地C. 个体小农经济遭到破坏D. 土地私有制度逐步确立【答案】D【解析】“警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说明对粮食收成进行收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是废除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的开始,故D项正确;材料中是废除井田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奴隶制所有制向封建私有制转变,故B项错误;材料中措施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错误。

2.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C【解析】农夫通过耕种土地即可养活家人,这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即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正确;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收益的增加,A项存在因果倒置的错误,排除;战国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速度较快,不存在抑制之说,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土地所有制的问题,故D错误。

3. “上田弃亩,下田弃畎。

五耕五耨,必审以尽。

其深植之度,阴土必得。

大草不生,又无螟蜮。

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材料反映的耕作技术是A. 耕耙技术B. 代田法C. 耕耙耱技术D. 垄作法【答案】D【解析】材料内容意思是高旱田要把庄稼种在凹下之处,而不种在高出的亩上;下湿田要把庄稼种在高处,而不种在凹下的小沟里。

播种前要耕五次地,之后要锄五次地,一定要仔细地做彻底。

种植深浅的标准,用润泽的土为宜,不许滋生杂草,不许有螟蜮一类的害虫出现。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 版 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 版 新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计50分)1. 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C.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体现的是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冶铁业是否以生产农具为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官营手工冶铁业是否发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反映铁制农具的问题而未反映出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仅仅是反映农业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

2. 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

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

这体现了A. 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B. 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 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D. 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的增多成为增加家庭财富的手段,故答案为C项。

由材料信息可知,不仅政府鼓励早婚,民间习俗亦鼓励早婚,故A项错误;民间婚俗“女大三,抱金砖”,与政府政策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政策与民间婚俗对人口的影响,并未提到传统伦理观念,故D项错误。

3. 桑弘羊(西汉武帝时治粟都尉、大司农)实施“笼盐铁”后,大规模的私营作坊的发展受到限制……地方诸侯的收入大幅度减少。

可见,桑弘羊的措施A. 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B. 遏制了盐铁走私的现象C. 从经济上打击了王国力量D. 稳定了盐铁的价格【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笼盐铁”政策,限制了私营作坊的发展,使得对地方诸侯的收入减少,这有利于经济上打击了王国力量,故C项正确;AB两项不是材料的主旨,应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

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文科)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早期史书把《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后代治理黄河的文献汗牛充栋;地方史志大多将当地水源、河流、湖泊及其治理和利用的情况详加记载。

上述史实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 )A.农业经营环境的恶劣 B.重农抑商的指导思想C.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D.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

这一时期的改革( )A.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C.废除了西周以来的井田制度 D.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3.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

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

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4.有学者研究发现,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纯,主要满足城市交通需要。

到了宋代,城市道路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缩小。

这种情况一直廷续到明清。

这种变化反映了( )A.手工业发展使商业繁荣 B.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C.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D.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5.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

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雇佣劳动已经普及C.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6.明朝中后期,福建“多植甘蔗、桑树,耗地已三分之一,烟草之植,耗地十分之六七,粮食虽丰年也不能自给,仰粟于外,上吴越而下广东。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的生产关系兴起 B.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7.清朝时,山西商人在青海、北京、云南、湖南、广东等地贸易和经商。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

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 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C. 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2.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表明()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D.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3.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这种“自治的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 地方制度的不完善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 中央集权的削弱4.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

《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

这表明()A. 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B.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 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 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5.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和政府约定:商人不背叛公家,公家不得干涉商人营业。

这反映当时()A. 商业经营的社会环境较为宽松B. 工商食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C. 政府的商业经营政策完全放开D. 商人可以和地方政府分庭抗礼6.在宋代,“发展众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换市场,是沟通城乡的桥梁”。

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 草市B. 夜市C. 晓市D. 街市7.郑和下西洋与麦哲伦航海是东西方航海活动的代表,但两者在对世界的影响上差别巨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 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8.明代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 新人教版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 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高一(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中国共产党分别于1956、1969、1982、1992年召开第八、九、十二、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下表是对这四次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前10个高频词的次数统计。

其中与党的十二大相对应的一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B.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 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3.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

这种现象是由于A. 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航空时代B. 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C. 近代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D. 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4.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

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

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5.下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下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6.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

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

该年画A. 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B. 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C. 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D. 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7.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重大调整,它表明A. 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B. 国家调控经济模式形成C. 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D. “滞涨”型危机得以缓解8.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联邦德国总理艾哈德在谈到本国经济发展模式时说:“国家的任务不在于直接干涉经……政府只要在需要支持竞争机械论的时候插手到市场里去就好了,或者在不可能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

”以下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 联邦德国政府明确反对干预经济B. 凯恩斯主义不适合德国国情C. “模式”体现“混合经济”特征D. 德国大力推行自由放任政策2.“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

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

”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A. 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B. 妨碍皇权高度集中C. 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D.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3.《十二铜表法》第六表,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播葡萄架的,本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

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

这反映出罗马法的典型特征是A. 商品经济影响下的私法发达B. 注重调节公民之间债务纠纷C. 严格限制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 确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4.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中国接待外国国家首脑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也派出很多代表团分赴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友好交往日益密切,60年代后期中国周边那种严峻局势已根本改观。

这一变化A. 打击了以美苏大国主导的两极格局B. 树立了中国在国际舞台的中心地位C. 有利于深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D. 为日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条件5.媒体指出:当安徽、四川等部分地区的制度创新收益被中国的经济决策层和广大农民群众所深刻理解后,“包产到户”的制度变迁就转变成为中国农村整体而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这表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A. 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推进B. 起源于自发的倡导和组织C. 达成自上而下的完全一致D. 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顽固制约6.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1. 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 铁犁牛耕、家庭农业B. 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 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 集体劳作、铁犁牛耕【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三个重要阶段,故B处填写铁犁牛耕, 古代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经历了集体劳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故A处是集体劳作,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2. 芜湖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 手工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

结合题干中的“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就可知,在布匹生产加工环节中,松江以纺织成品为主,而芜湖以浆染环节为主,体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故答案A最符合材料之意;对于B 项来说,区域间的市场需求应指的是对商品的不同需求,而材料表述的是棉布产品生产加工的不同地区的不同环节,用各地区对商品的不同需求来解释商品的生产环节的不同地区,显然是“文不对题”;同理C项的解释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主要事实;而D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特点3. 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明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它迅速贬值,到明中期政府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

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白银主要反映了A. 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B.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C.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受挫D. 中国的银矿产资源丰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新目标版

2019期末联考高一历史(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最佳答案。

每小题2分,共48分)1、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果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A.经营更趋市场化B.注重精耕细作C.生产日趋专业化D.产品日趋商品化2、“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

……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

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

”材料中描述的“它”出现在( ) A.战国 B.秦朝C.汉代D.宋朝3、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快发展,货币作用大4、太和九年(485年)北魏政府颁布诏令,给每户农民授田,按照人数授给田地,分为露田(种谷物之田)和桑田:其中露田:男十五岁以上给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也可以有露田,死后把田地还给政府。

桑田:给男人一人二十亩,作为自己的财产,不用还给政府,也可以买卖…政府推行的这种土地制度是()A. 占田制B. 井田制C. 屯田制D. 均田制5、2012年10月8日,纽约市举行第68届哥伦布日游行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纪念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A.到达非洲南端,发现好望角B.到达印度,开辟了亚洲新航线C.到达美洲,发现美洲新大陆D.进行环球试航,证明地圆学说6、下面是西属美洲白银经欧洲流到东方的白银数量表。

(单位:百万银元)这一表格能够说明()A. 西属美洲成为世界主要白银生产地B. 新航路开辟亦为中国提供了商机C. 欧、美、亚三洲间的贸易不断扩大D.西班牙是当时世界最强的国家7、“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实验班)试题卷2018.7本试卷共2页,1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检查试卷与答题卷是否整洁无缺损,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序号后,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 对于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汉书·食货志》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

”“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菔,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材料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 精耕细作B. 农业生产结构完备C. 自给自足D. 农林牧业相互补充2. 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该决议得以通过,主要是由于A. 钟表制造业发展B. 美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C. 与会各国的妥协D. 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3. 表1 开平煤矿1890—1894年供给清政府用煤及其在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表单位:量(吨),值(海关两)据表1可知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B.民族工业解决了清政府财政困难C.洋务企业具有抵制外资侵略的作用 D.开平煤矿使直隶成为重工业中心4.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是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适用理科生)说明: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

一、单选题I: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古代最早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是在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时期2.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它最早出现于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3.“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A.玉米B.丝织品C.马铃薯D.烟草4.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赶上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主导地位是在A.商周时期B.唐朝中叶以后C.宋元时期D.明中叶以后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半两钱B.五铢钱C.交子D.法币6.与唐朝相比,宋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最重大的变化是A.交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B.“草市”盛行于集镇兴起C.出现了大规模的长途贩运贸易D.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7.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商人乔致庸的传奇一生。

乔致庸属于A.徽商B.晋商C.浙商D.粤商8.清雍正帝曾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与这种思想认识直接相关的政策是A.专卖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D.海禁政策9.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A.轮船招商局B.江南制造总局C.开平煤矿D.汉阳铁厂10.下列企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A.轮船招商局B .发昌机器厂C.继昌隆缫丝厂D.贻来牟机器磨坊11.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商业活动开始出现D.资本主义市场繁荣12.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属于A.近代军事工业B.手工工场C.近代民族工业D.官办企业13.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出现一批近代民族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最新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版

最新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

”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③“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2.当代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

”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A.主要靠对外掠夺B.更靠其内在的发展C.与对外掠夺无关D.更靠古罗马的法制3.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二五八,即农历当地赶集的日子)。

”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A.晓市B.草市C.村落D.夜市4.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A.都江堰B.白渠C.大运河D.赵州桥5.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

”由此可见 ( )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C.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D.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6.1931年,国民政府针对性地大幅提高日本进口商品的税率,其中,棉绸的税率提高800%,毛织品提高200%,纸品提高8%到20%,人造丝、鱼类、烟草和煤的税率也有大幅提高。

实施此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财政收入以全力剿共B.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冲击C.以经济手段应对民族危机D.保护中国民族工业发展7.根据海关统计,1915年我国进出口货物价值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货物比1913年增加了14.8%——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3000万海关两,1919年更减至1600万海关两。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_ 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_ 新目标版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4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主要原因是出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炀帝个人的享乐欲望是其次要原因。

没有隋炀帝,运河还是会由别的人来开凿的。

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是A. 政治军事中心的南移B. 南北政权的分裂对峙C. 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D. 关中地区经济的没落【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需要加强对江南的经济控制才是开凿大运河的真正原因,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经济中心南移而非政治军事中心的南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隋炀帝时国家是统一的而非分裂对峙,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从地理位置来看开凿大运河和关中地区经济的没落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2. 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两岸建立商店。

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从中可以得出A. 宋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 市的管理制度废除C. 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D. 新的经济因素出现【答案】C【解析】材料“在开封汴河两岸建立商店……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反映了宋代商业突破了时空限制,故C正确;商业突破时空限制并不能说明宋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A错误;材料只能说明商业政策宽松,不能说明市的管理制度废除,故B错误;新的经济因素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材料未涉及,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汴河两岸建立商店……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同时区分新的经济因素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商业突破时空限制的角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目标版

2019-2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历史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1.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他各项的是A.杜诗水排B.高转筒车C.翻车D.风力水车2.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农业技术进步B.土地集中加剧C.坊市制度瓦解D.海外贸易拓展3.明初曾规定: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官方可用金银礼器。

这些规定在明晚期苏(州)松(江)一带被富贵人家无视,用玉、金银礼器成平常事。

这一转变反映了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趋势B.尊富尚利意识蔚然成风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社会风尚发生较大转变4.下面是某位学生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制作的表格,其内容填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5.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这主要是指英国A.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B.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C.完成了城市化进程D.成为“日不落帝国”6.1863年,洛克菲勒开办了一家小炼油厂,1870年,通过内部合并成立标准石油公司,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他的公司就吞并了20多家炼油厂,控制了美国90%以上的炼油业,1882年,它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

这一现象反映了美国A.生产和资本出现高度集中的趋势B.市场扩大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C.科技是促进石油工业发展的动力D.石化工业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7.《国富国穷》中写道:18世纪以来,欧洲的有利条件在于,它们实际上同处一个互动密切的列国体系中,所以,它们本质上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平台。

在这一平台上,“技术熟练的工匠们如同学者和艺术家一样,把整个欧洲当成自己的家”。

这反映了欧洲A.社会环境的开放性B.经济发展的均衡性C.贸易体系的平等性D.经济模式的一体化8.《湖北工业史》载,1861年俄国茶商李凡诺夫在汉口开设顺丰砖茶厂。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 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 新目标版

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这种“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是()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变革C.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活跃 D.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2.刘泽华先生评述说:“他的理论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在这种高度抽象的图画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又为这些关系涂上了一道釉彩,显得温情脉脉。

”这里的“温情脉脉”是指他主张( )A.克己复礼 B.实施仁政 C.人性本善 D.以法治国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是相对立的4.有学者指出,孟子重视百姓,要求保民,但并没有赋予百姓选举权、管理权,更没有赋予百姓决策权。

其意在说明( )A.孟子的民本思想具有虚伪性 B.孟子的重民思想并非民主思想C.孟子的思想不适合现代社会 D.孟子尚未认识到百姓的重要性5.荀子曰:“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

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

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

”材料反映出荀子认为( )A.后天的修养对性情具有改造作用 B.以礼乐规范可使人们的行为向善C.道德规范对性情的改造非常重要 D.通过法治权术迫使人性转恶为善6.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

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学习资料专题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40*1.5=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

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

”由此推断姓氏对西周的政治影响是A.确定分封诸侯的主要依据 B.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C.导致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D.导致形成严格的晋升制度2. 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由多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

2016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 B.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C.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 D.监察官选任演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3.“在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

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A.秦朝三公九卿制B .汉朝郡国并行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 D.元朝的行省制度4.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

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

”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A.形式僵化限制严格B.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C.不再重视儒家经典D.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5.早期罗马法规定正式的买卖要有复杂的程序和仪式,且在涉及无体物(如继承权)的转让时“无法可依”。

罗马人于是创造出一种“拟诉弃权”的办法,就是买卖双方伪装打官司,用假装诉讼的办法来使买方(原告)取得所有权。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

女儿耕织,男儿做兵。

有功无赏,有田无耕。

有荒无救,有年无成。

悠悠上天,忘我苍生。

”这首民歌主要反映中国古代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征B.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C.小农经济依赖政府政策D.小农经济受灾害影响2.阅读下表。

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B.中国冶铁业产量、技术长期领先C.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D.中国古代王朝重视和扶植冶铁业3.《宋代商业史研究》中说道:(城市),特别是在秦汉至唐初“市”制存在的时代,工商业被“市”所吸收。

因此,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

材料主要说明秦汉时期A.城市以商业职能为主B.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D.城市商业限制被打破4.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

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现象。

这反映了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传统社会结构解体D.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5.《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刊人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

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

”其创刊宗旨的实质是A.传播西方近代先进科学知识B.进行文化渗透和精神征服C.促进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D.推动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6.苏、锡、常、镇地区以往很少种桑养蚕,1865年之后则“日渐加多,渐可与浙相埒(同等)”。

这反映了当时上述地区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②自然经济基础受到削弱③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④农业经济作物生产扩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焦作市济源一中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6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右图为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祗的祭坛。

古籍《考经纬》说:“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

稷,五谷之长也,谷众不可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

”社稷坛的修建突出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A.封建迷信 B.重农抑商C.以农立国 D.以民为本社稷坛2.中国古代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错误的是()A.四羊方尊 B.甲骨文 C.水排 D.唐朝的秘色瓷A.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丝”和“蚕”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C.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D.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是青瓷的一种3.“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①使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②反映了西欧工商业发展的要求③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和科学进步④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⑤满足了西欧宗教人士传播天主教的愿望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 D.②③⑤4.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联合股份公司。

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是资本主义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C.是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 D.是欧洲“商业革命”的开端5.大本钟是伦敦市的标志和英国的象征,于1859年被安装在伦敦西敏寺北端议会大厦98米高的钟塔内,它著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那重达13吨的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

大本钟的出现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时间观念——标准时。

这说明( )A.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 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C. 时钟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D.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6.《全球通史》中说:“铁路和汽船有效的将大批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100万移民。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危机的发生B .早期殖民扩张C .工业革命D .铁路和汽船的出现7.《齐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

……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

”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 ( )A .社会观念的落后B .顽固势力的反对C .洋文学科的增设D .大家子弟的谨慎8.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70年代的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少、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哪一领域A .重工业B .军事工业C .轻工业D .农业9.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

该规定实质上反映了 ( )A .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B .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D .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10.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 )A .农民加入合作社B .大跃进战鼓C .人民公社好D .领取承包合同11.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

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

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A.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

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B.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13.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4.《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刊,历时78年,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申报》以“无偏无党”、“独立之精神”为办报宗旨,其所倡导的舆论“独立”对中国近现代报业的发展作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B.《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 D.《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15.“中国自仿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臣工且笔秃唇焦而言其不便。

今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

”此段材料不能说明A.轮船与铁路开始出现时许多中国人不能接受 B.洋务运动遇到极大的阻力C.轮船与铁路的优越性逐渐改变了国人的态度 D.近代机器工业不适合中国国情16.“我曾建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让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从这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流行歌曲中我们可以看出①大危机对普通民众的生活造成沉重打击②人们繁荣和富裕的美国梦的破灭③普通民众对胡佛政府无力应对危机、不顾人民死活的有力控诉④民众对罗斯福新政的渴望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7.“1933年,在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二十万头大猪和六百多万头小猪。

”对罗斯福新政中这一做法理解错误的是()A.通过人为的限产和毁坏来实现农产品供需的平衡 B.能有效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C.对生产力和社会财富造成极大的浪费 D.有利于农产品价格回升18.香港凤凰卫视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最穷的和最富有的,在交税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后,它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个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福利制度可消除贫富差距 B.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好处C.福利制度可缓和社会矛盾 D.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结果19.下表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A. 企业重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行B. 推行福利国家政策,传统产业复兴C. 新兴产业出现,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D. 企业制度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 .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新经济政策21.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到苏联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而1934年他第二次到这里时,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的精神。

”维尔斯这么说的主要着眼点是A.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 B.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力量C.西方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D.苏联与西方国家暂时处于和平共处状态22.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

”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2010年11月5日宣布,IMF执行董事会当天通过了份额改革方案。

中国的份额将从现在的3.72%提高到6.39%,投票权将超过德国、法国和英国,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

这说明()A.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话语权扩大B.发展中国家控制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开始走向衰弱 D.会员国缴纳股金的份额与投票权脱钩24.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由于短期内关税的大幅度减免,使得美、加产品大量涌入墨西哥,造成墨西哥国内一些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民族经济受到冲击”。

据此可以得出A.区域经济合作要求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B.区域经济合作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C.发达国家在区域合作下应尊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D.发展中国家在区域合作下应加强民族产业的自主创新25.七国集团2011年3月18日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势头。

分析人士指出,欧美应日本要求,一改对干预外汇市场惯常持有的谨慎姿态,宣布联手干预汇市,主要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B.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创C.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 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28分,27题10分,28题12分)26.(28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采取过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历史证明,主动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振兴之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古代管理对外贸易机构)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

……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迹象。

……据记载,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十个,其中宋代海船直接到达的有二十多个。

……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6分)材料二 1757年,清政府以“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下令关闭宁波、厦门和松江三港的海关,只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商不准在广州过冬;外商必须在政府指定的商馆中经营;商、民不得向外商借贷,不准为外商打探商业行情或受雇于外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及这一政策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