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2课时)当堂达标题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2020/1/2
精品课件
14
四、强化训练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 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如何理解这句话?
“中国人”指除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广大中国人民 ,这句话告诫中国人民,不要被一小撮反动统治者及其御 用文人的反动宣传所迷惑,要看到革命的力量,要看到抗 日战争的光明前途。
理解文章中“中国人”的含义。
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所有中国人
2.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3.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所有中国人
4.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大部分爱国的人民 5.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在如何在课件中贯彻案例的设计意图上、如何增强课件的实效性上,既是技术上的进步,也是理论上的深化,通过几个相关案例的制作,课件的概念就 会入心入脑了。 折叠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根据教师的教案,把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来表述并构成的课堂要件。它可以生动、 形象地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10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中的手段,是现代教学发 展的必然趋势。
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真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2020/1/2
精品课件
8
二、新课讲解
第9段
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找出来体会其意思。 “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 “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状元宰相” :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 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1(第2课时)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第2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鲁迅的爱憎之情和讽刺的艺术手法。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重点难点1.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2.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教学过程一、再读课文,感知愛憎之情,领略讽刺的力量1.感知爱憎之情(1)当时,哪些人可称为“中国的脊梁”?明确: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2)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明确: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人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他们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
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总结:总之,魯迅先生对民族败类充满憎恨和嘲讽,对民族的脊梁又充满了崇敬和赞扬。
因为爱憎分明,所以讽刺赞扬泾渭分明,充满战斗的力量,充满鼓舞的力量。
2.领略讽刺的力量试从文中找一找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3)“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总结:语言泼辣,富于讽刺意味,富有战斗力,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就像一把把匕首直插反动派的要害,就像一支支投枪直射入反动派的胸膛二、跳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深义1.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
(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2)
9、“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 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 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 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 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 以鼓励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7、作者提出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 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 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Hale Waihona Puke 加油呦?“埋头苦干的人”: 指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 如毕升、祖冲之、李时珍、詹天佑等人
“拼命硬干的人”:
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 令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5、作者指出“求神拜佛”的
危害性是什么?
危害性是有益或是有害,一 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 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6、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
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 批驳敌论点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 点是为间接反驳敌论点。
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 全体,那简直是诽谤。”这句话 批驳敌论证的什么毛病?
批驳敌论证以偏概全的毛病。
地底下:指当时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 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本文义正辞严地批评了当时 对抗日前途悲观的亡国论调,驳 斥了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走狗文 人诽谤中国人民失掉自信力的无 耻谰言,表达了作者对中国革命 前途的信心。
• “有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反动文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PPT(第2课时)
指国民党官僚及所谓的“社会名流”。 表现:总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 一味“怀古伤今”。先前信“物”信“地”, 后来信“国联”,最后信起了神佛。
9.“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用以指一部分人则 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诽谤。”这句话批驳 对方论证的什么毛病?
以偏概全
品味第四部分 1.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
现在
了 吗
结 自信力的有无,
要看地底下
举例 论证
教材课后习题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与同学讨论。 2.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在文中勾画出来。 答案见“精读课文”。
二 、 驳论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 自己的观点。反驳错误观点时,可以针对错误 观点,也可以针对论据和论证过程。读课文第 3—5段,看看本文运用了怎样的批驳方式,结合 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3.文章最后一句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 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 底下”,这句话与上文中的哪些话相呼应?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 呼应上文“公开的文字”中所提到的那些叫嚣“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等谬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呼应第7段提到的那些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以 及第8段的“这一类的人们……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罢了”。
3.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照应题目,作回答,驳斥对方论点。
课堂小结 文本特色
1.立驳结合,论证周密 本文是篇典型的驳论文,文章第1、2段摆出对方的 论据和论点;接着第3—5段,分析对方的论据,批 驳对方的论证过程,指出其论点的错误性;然后第 6—8段,提出己方观点,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间 接驳斥对方观点;最后第9段得出结论,照应题目。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中国⼈失掉⾃信⼒了吗》是中国⽂学家鲁迅在民国时期所著的⼀篇杂⽂,最早于1934年刊发,后编⼊《且介亭杂⽂》。
作于九⼀⼋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失掉了⾃信⼒的⾔论,⿎舞了民族⾃信⼼和抗⽇⽃志。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课⽂ 从公开的⽂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夸着“地⼤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也不信国联,改为⼀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慨叹⽈:中国⼈失掉⾃信⼒了 如果单据这⼀点现象⽽论,⾃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
假使这也算⼀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曾经有过“他信⼒”,⾃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就会疑,⼀个转⾝,也许能够只相信了⾃⼰,倒是⼀条新⽣路,但不幸的是逐渐⽞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到求神拜佛,可就⽞虚之⾄了,有益或是有害,⼀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更长久的⿇醉着⾃⼰。
中国⼈现在是在发展着“⾃欺⼒”。
“⾃欺”也并⾮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见其明显,笼罩了⼀切罢了。
然⽽,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信⼒的中国⼈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的⼈,有拼命硬⼲的⼈,有为民请命的⼈,有舍⾝求法的⼈,……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类的⼈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不过⼀⾯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暗中,不能为⼤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失掉了⾃信⼒,⽤以指⼀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必须不被搽在表⾯的⾃欺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和脊梁。
⾃信⼒的有⽆,状元宰相的⽂章是不⾜为据的,要⾃⼰去看地底下。
九年级语文上册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课时课件
6.针对国民党“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观点,作者提出了什 么观点?
作者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也可 理解为作者认为“中国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二)深入解析
1.找出课文中含“中国人”的句子,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其“中国 人”的含义。
2.“他信力”和“自欺力”加引号,作用是什么? 它们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在文中有着什么作用?
明确: (1)“他信力”和“自欺力”加引号,表讽刺否定。 (2)“他信力”仿照“自信力”而来,属于修辞格中的仿拟, 一字之差,将反动统治当局自欺欺人、自我麻醉的嘴脸刻化得 入木三分,显示了作者特殊的语言艺术魅力。
(3)“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如:杜 甫、范仲淹、白居易、王安石、柳宗元、包拯、梁启超、李大钊、 鲁迅等人。
(4)“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 的人。如商鞅、谭嗣同、玄奘等人。
5.揣摩“……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诽 谤”中“总”“简直”二词的表达效果。
(1)心理:坚决否定国民但反动派的悲观论调。从民族的脊梁看国家 的希望,始终对中华民族满怀期望,并为了祖国的美好而奋斗。 (2)启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无论任何时候, 对自己、对国家,满怀信心和期望,为伟大祖国的复兴而一次次振臂 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努力让自己成为国之希望、国之骄傲!
2.通过学习,分析、思考、归纳本文的论证思路?
思路:树—破—立—结 树靶子(第1、2段):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驳敌论(第3—5):失掉“他信力”,发展“自欺力”。 立己论(第6—8):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结论(第9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 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三个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缜密性。
2.体会作者犀利、讽刺, 富有战斗性的杂文语言风格。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民族民主意识, 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重点研读第6—9段, 学习作者间接反驳敌方论点的方法。
2.梳理全文批驳过程, 把握文章层次。
3.品析本文的语言, 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同学们, 通过第一课时学习, 我们知道驳论文的论证方法有两种: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
直接批驳有三种形式, 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间接批驳, 即提出一个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 通过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 从而间接宣告对方观点的不成立。
在第一课时中, 我们重点研读了课文的1—5段的内容, 作者首先摆出敌方的论据和论点, 看似合理, 但作者接着指出自夸地大物博和寄希望于国联, 这不是自信力, 而是他信力, 要说失掉的话, 也只能说失掉了他信力, 至于求神拜佛, 那是在发展着一种自欺力, 这样看来, 敌方的三个论据都推断不出敌方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这就是直接批驳敌方论证的错误。
二)表明观点, 间接反驳:接着, 作者表明自己的观点, 进行间接批驳。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 朗读课文第6段到第8段。
思考: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他又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呢?相信同学们很快找到了作者的观点, 在第6段: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那么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观点的呢?我们学过的四种基本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有同学很快就发现了, 从第8段可以看出, 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四类人的存在:即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和舍生求法的人。
作者又进一步说到这四类人在现在又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 不自欺, 并且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阅读课文,梳理课文的论述层次。
2、学习品味内涵丰富的杂文语言。
能力目标1、会鉴赏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2、通过品味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探究作品的思想意义。
情意目标感受作者运用犀利、讽刺的语言所表达的爱憎情感和严正立场。
教学设想1、通过反复阅读和有感情的朗读,品味作品犀利、辛辣、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背景资料和有关本篇文章的资料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相结合,激发学生理解课文,走进鲁迅的兴趣和热情。
3、拟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辅助教学。
4、课型:品读鉴赏课重难点简析:1、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论证缜密。
先驳后立,明确、有利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立场。
因此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
2、作者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予反响或抗争……”这就告诉我们鲁迅写作杂文完全是时代的要求,斗争的需要。
从理解文章,理解鲁迅的角度,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品味杂文语言,领会作者思想感情,探究作品思想意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1934年,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加紧着侵略中国的步伐。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而作为有良知、不自欺的中国知识分子代表——鲁迅先生针对上述情况,颇有感触,奋笔写下了这篇文章,今天我们有机会走近它。
2018年秋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3.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4.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
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文章,学过他的小说,看他用无数生动的形象表达他在时代里的“呐喊”与“彷徨”;学过他的散文,与他一同在失落中“朝花夕拾”,安静地回忆过往。
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看他是如何作为民族斗士,将手中的笔,变成抨击敌人的枪。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学习驳论,理清思路1.初读课文,找出对方的错误观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观点的。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盲目骄傲,夜郎自大;盲目崇拜,借助外援;今不如昔,祈求鬼神。
即由自夸到崇洋,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的态度变化。
因此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这是论敌的论点。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明确:因为作者认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以对方的论据推出不同答案,有效地驳掉了对方的论点。
作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过去和现在的事实都可为证。
3.请结合上述分析简要梳理本文论证结构。
明确:提出对方的论据论点:(1)论据:以前信地、信物、信国联,转而现在的信神;(2)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1)失掉的是“他信力”;(2)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1)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2)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最终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认识本文文体特点。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二课时课件(共21张PPT)
第三部分
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 习,积极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
11.本文的结论是什么?它与上文中哪句话相呼应 ?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指埋头苦干的人……
这是比喻的说法。他们使中国挺立起来,他们这
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
国的希望。
2.“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 人” “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
埋头苦干的人 劳动人民,包括知识分子,如毕昇,李时珍。
拼命硬干的人 英勇献身,追求真理 为民请命的人 。同情人民,如杜甫,白居易。 舍身求法的人 反对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
“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的战斗的路。指相信 自已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9.作者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是什么?为什么这么
说?
危害性 “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
:
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已。”
原因 :
信国联是切实的东西,对国联是否有益结果很快就会让人看 到,不能长久的进行欺骗,求神拜佛、玄虚之至,是益是害 ,找不出分明的结果。
6.鲁迅提出的“要自己去看”,有何深意?这对我们今 天观察社会有何价值?
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愚民”,惯用“以假盖真”伎俩 :正史——为帝王将相作家谱,掩盖“中国脊梁”的光辉; 现代统治者——“摧残 ”“抹杀”战斗着的革命者。
在各种思潮泛滥的今天,我们特别需要那种鲁迅式的特 立独行的心力、智慧和洞察力,从而拨开迷雾,把握真实。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名师课件1(第2课时)
2 明确观点
作者认为“中国人到底失掉自信力了 吗?”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3 赏析重点语句 作者认为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的 “脊梁”指哪些人?他们的自信来自哪里?
他们的自信来自于信仰及忧国忧民的 责任感。
4 举例印证
分别举例说出历史上苦干、硬干、为民请命、舍 身求法的人。这组排比讲究顺序么?
5 赏析词句 “状元宰相”和“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分别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和变 革社会的积极力量。
6 总结梳理
总结驳论文的特点及鲁迅先生杂文的 语言风格。
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 讽意味。
谢谢观赏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二课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 2.结合时代背景,体会重点语句的 深刻含义。 3.感受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 怀,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目录
1 区分含义 2 明确观点 3 赏析重点语句 4 举例印证 5 赏析词句 6 总结梳理
1 区分含义 “自信力”“他信力”和“自欺力”分别 是什么含义? 自信力指信自己; 他信力,即信别人,比如“国联”; 自欺力指既不敢面对现实,又不自立自 强,反而去求神拜佛,信神灵。
2018年秋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
“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 理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 生后的演讲 1934年 ,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 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 禅大师求佛保佑。
“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心,既已荡然无存,不待 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选自《大公报》1934年8月24日的社论
(所有中国人)
(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4、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5、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 国人在。 (大部分爱国的人民) 6、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 所诓骗。 (所有中国人)
思考敌论论点与论据中论述对象有什么变化? 说说敌论证过程中的错误在哪儿?
敌论点中 “中国人”指全体中国人,范围大 敌论据中 所述“我们”仅是国民党反动派等一 小部分中国人,范围小
偷换概念
以偏概全
文中“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你是如何理解的? 能不能举例说明?作者强调他们在当时和现在有什 么实际意义?
中国的脊梁: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 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 “埋头苦干的 指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 如毕升、祖冲之、李时珍、詹天佑等人 人” “拼命硬干的人” 指那些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人。 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等人 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如屈原、关汉卿、海瑞等人 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如商鞅、谭嗣同、玄奘、法显等人
敌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己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人教版20181025185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1.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2.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1.体会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方法。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3.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4.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第1课时一、导语设计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资料助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补充议论文知识。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二)教学目标:1.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学习文章论证严密,论述层层深入的写作特点。
2.体会鲁迅杂文的特点。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课时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1.检查词语听写。
2.第1、2段揭示了对方什么错误论点?什么论据?二、合作探究,品读领悟1.错误的论点和论据是谁提出来的?(有人)2.“有人”是指哪些人?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PPT)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PPT: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选自39年代的御用报纸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交流明确:“有人”是指日本人、国民党反动统治者、汉奸等。
3.鲁迅先生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在第1段承认“却也是事实”呢?交流明确: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通过分析事实后,证明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这是驳论证。
三、细读品味,探究主题1.针对对方的错误观点,鲁迅先生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用文中的句子作答)明确: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细读课文,圈点勾画,找出鲁迅先生认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读课文,思考、交流)明确:(1)直接反驳:①失掉的是“他信力”(一个仿拟的新词,增强了讽刺效果)②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
鲁迅先生以强烈的现实感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极具讽刺意味。
)(2)间接反驳:①驳对方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②驳对方论据:从古至今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人教版(2)(2021年整理)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人教版(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人教版(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人教版(2)的全部内容。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有一场战争使我们刻骨铭心,一场有关民族精神的大讨论在激烈地展开,中国人是失掉自信力还是没有失掉自信力,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板书课题),来感受一下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的民族精神。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背景链接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鲁迅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2.生难字词(1)字音搽.(chá)玄.虚(xuán)省.悟(xǐng)渺.茫(miǎo) 脊.梁(jǐ)诓.骗(kuāng)(2)词义【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说谎话骗人.【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上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痛苦,保全生命。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同步讲解素材 新人教版
破立结合有理有据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驳论艺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
其在驳论过程中,做到了破立结合,有理有据,值得同学们在写驳论文时借鉴。
一、驳论证
文章开篇列举对方提出的种种事实论据,然后借“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引出对方论点。
对方的这个论点,是通过事实论证归纳出来的。
而这些事实论据又都是真实的,如何反驳才能令人信服呢?请看课文第三段: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细品这一段,不难发现,作者采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承认对方列举的论据是事实,但这个事实并不能推导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个结论,只能得出“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从而使对方的论点轰然倒地。
二、立论点
作为一篇驳论文,在驳倒对方论点后,势必要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本文亦如此。
在驳倒了敌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后,作者先后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是针对对方的论证只能得出“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后,对这一观点的危害性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二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是针对对方论点,提出的与之相反的观点。
接下来作者运用充足的从古至今都不乏这样的人的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自己所立观点的正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当堂达标题(二)
一、积累运用
1.填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___________》,是鲁迅先生的一篇______,针对当时部分人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批驳,首先直接批驳,敌方信“地”信“物”信“国联”,失掉的是_________;求神拜佛,发展着__________。
接着间接反驳,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颂中华民族历史上和现实中的“筋骨和脊梁”,鼓舞人民的自信心。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的初中时光匆匆而过,毕业之际,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
....,不禁潸然泪下。
B.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
....,为民族的解放壮烈牺牲,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C.中国地大物博
....,历史悠久,孕育了灿烂的文明。
D.掩饰的再好,既然已经犯了错误,也不过自欺欺人
....罢了。
二、内容理解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鲁迅为什么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
2.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有何种时代特征?请举例说明。
3. 如何理解“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4.对文章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中国人”指广大中国人民。
B.“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表现了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民族的中流砥柱。
C.“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现在我们并不缺少有自
信力的中国人。
D.文中“自欺欺人的脂粉”指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节选)
①“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②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③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④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作者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2.第③段指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小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其充分的理由有哪两点?
3.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
(2)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
(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
4.文章的题目有何妙处?
附:参考答案
一、
1.《且介亭杂文》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他信力自欺力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的中国人在
2.A(怀古伤今:指追念古代的事,感伤现在的事。
用在回首往事的情景中不恰当。
)
二、
1.“中国的脊梁”指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作者反复赞扬他们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2.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抗战结束后,坚持回到祖国,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最美教师张丽莉放学时在路边疏导学生,一辆客车失控轧向学生,她奋力将学生推开,自己却被压在车底,失去了双腿,她用大爱诠释了自己对学生的挚爱;罗阳,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他用生命诠释了对祖国的忠诚。
3.这句话含蓄的批判了国民党一些官僚和“社会名流”以号召人民“求神拜佛”为幌子,蒙蔽群众,对日本的侵略实施妥协、不抵抗政策。
4.D
三、
1.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 ①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②现在也不乏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的人。
3.(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有自信的中国人”比作“中国的脊梁”,生动形象的表现他们为民族进步而做出的巨大贡献,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拳拳爱国心。
(2)“地底下”指当时还处在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与前文“笼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4.文章的标题,聚焦当时的社会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到标题上,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以问句的形式出现,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感情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