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35 文言文 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测试)(含解析)
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一、文学常识《战国策》是一部史学著作,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所编。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二、词语解释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2.而形貌昳丽昳丽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4.徐公何能及君也及5.孰视之孰6.暮寝而思之寝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私8.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9.皆以美于徐公以10.王之蔽甚矣蔽1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1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13.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市朝14.闻寡人之耳者闻15.时时而间进间16.期年之后期年17.皆朝于齐朝:三、句子翻译1.徐公何能及君也?译: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5、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四、文意理解1. 邹忌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3. 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庭”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五.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15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项复习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4.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名词作动词,穿戴 )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以……为美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名词作状语,当面 ) (4)闻寡人之耳者(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
5.古今异义
(1)邹忌修八尺有余 古义: 长,这里指身高 ; 今义:修理。
(2)明日徐公来 古义: 次日,第二天 ; 今义:明天。
(3)窥镜而自视 古义: 照,看 ; 今义:暗中察看。
(4)臣之妻私臣 古义: 偏爱 ; 今义: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跟“公”
相对)。
(5)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 土地方圆 ; 今义: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
(6)宮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 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 今义:方位词。
(1)一个人不能轻信自己亲近的人的赞美、奉 承,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地认识自己。
(2)作为领导者,尤其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 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意见,从而免遭蒙蔽,减 少领导决策的失误。
(3)指出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光有善良的愿望 还不行,还应该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
能力提升(一)
1.重点实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
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选自《古文观
止》)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讽谏成功的故事?请把这个 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晏子谏杀烛邹、触龙说赵太后……
齐威王:闻过则改、虚心纳谏、明智果断、兴 利除弊的贤明君主。
3.说说邹忌的讽谏为什么能够成功?
邹忌入朝见齐威王后,没有从正面提出要齐王纳谏,而 是叙述自己受蒙蔽的经过和原因,然后从生活的小事推至齐 威王的治国大事,说明齐威王处于最高最有权势的统治地位, 因而受蒙蔽也最深。邹忌没有对齐威王进行公开批评,而是 以事喻理,运用委婉的说法,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 蔽的严重性,使其懂得纳谏的重要性。这种采用类比说理、 设喻说理的劝说方法,语言显得委婉、含蓄,娓娓动听,使 人易于接受。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九下5邹忌讽齐王纳谏含解析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把握“三叠”式结构,体会其新颖精致。
文章有“比美”“进谏”“赏谏—朝齐”三个段落。
“比美”中的“三问”“三答”呈现了“比美”的过程,“三思”揭示了邹忌在“比美”中遭遇蒙蔽的缘由;“进谏”中的“三比”比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赏谏”中的“三赏”“三变”演绎了齐王从善如流的魄力以及“战胜于朝廷”的辉煌。
文章“三叠”式结构的运用,彰显了整齐对称之美。
(2)理解类比说理、委婉讽谏的劝告艺术。
接受类比的方式说理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邹忌是以自身经验与齐王“之蔽”进行类比的。
邹忌讽谏齐王时,先从自家“比美”的趣事侃侃道来,通过“三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这种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的类比进谏,不能不让齐王欣然领悟,从而接受群言,而使齐国大治了。
故事复述邹忌从与徐公比美的日常小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他以自身经验,讽谏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齐威王从谏如流,齐国终大治。
学问梳理一、重点字词1. 通假字孰视之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2.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朝服.衣冠原意为:衣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2)名词作状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原意为:脸,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3)动词的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原意为:听到,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3. 一词多义(1)朝:①朝.服衣冠2014 ____________②于是入朝.见威王F ____________③皆朝.于齐 ____________(2)谓:①谓.其妻曰F ____________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F ____________③予谓.菊(《爱莲说》) ____________④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⑤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____________(3)甚:①君美甚.F ____________②王之蔽甚.矣F ____________③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____________(4)美: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F ____________②吾妻之美.我者 ____________③才美.不外见(《马说》) ____________(5)下:①乃下.令F ____________②受下.赏F ____________(6)上:①受上.赏F ____________②上.书谏寡人者F ____________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④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____________4. 重点实词(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____________纳F:___________谏:____________(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____________2014(3)而形貌昳丽..昳丽:__________(4)窥.镜窥:____________(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____________(6)徐公何能及.君也及F:___________(7)旦日..,客从外来旦日:__________(8)明日..徐公来明日:__________(9)又弗如远.甚远:____________(10)私.我也/臣之妻私.臣私:____________(11)于是入朝见.威王见F:___________(1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F:___________(13)皆.以美于徐公皆:____________(14)今齐地方..千里地方F:_________方F:___________(1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宫妇:__________左右:__________ (16)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____________(17)王之蔽.甚矣蔽:____________(18)王曰:“善.。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复习题(附答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复习题(附答案)一、文学常识。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体史书《战国策》,是西汉 (人名)掌管编撰的。
二、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1、期年( )2、邹( )3、谤( )4、窥( )三、解释加点字词语。
1、邹忌讽齐王纳谏:2、修八尺不足:3、孰与城北徐公美:4、孰视之:5、今齐地方千里:6、蔽:7、面刺: 8、谤讥: 9、间进:四、翻译句子: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期年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由此观之,五之蔽甚矣。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等奖赏。
6、此所谓打败于朝廷。
五、课文内容理解。
1、邹忌的讽谏为甚么让齐五能谦虚接受?(本文的讽刺艺术)2、“王之蔽甚矣”的缘由是甚么?3、齐国能“打败于朝廷”的缘由是甚么?4、请写出两句有关纳谏、从谏的名言。
5、仔细领会文中银子忌的妻、妾、客的回答,分别说说这些回答的不同语气和不同心思?6、从邹忌“自认为不如”到“暮寝而思之”相关内容,我们看出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7、齐王颁布的奖赏等级为甚么不同?8、本文用“门庭若市”一词描绘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阐明齐王确实有许多弊端。
9、齐王一个“善”字表明规劝效果之佳,也表明齐王勇于纳谏的态度。
10、文中依次叙说“令初下”、“数月以后”、“期年以后”进谏人数,阐明了甚么?11、用夸张的手法点明纳谏成效之大的句子是:12、邹忌从妻、妾、客的评价中悟出了一个甚么道理?13、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蔽”的?14、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从这一点我们可得到甚么启示?15、从邹忌身上我们可以学到甚么?参考答案:一、1、国别刘向二、略。
三、略。
四、略五、1、(1)从日常大事动手,以小见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抽象的比喻当中,贴切自然。
(2)言语上,运用排比,加强语势,环环相扣,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有力地阐明了本人的观点,表现邹忌的一孔之见和深谋远虑。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配套K1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35 文言文 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讲练)(含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学常识《战国策》是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定名为《战国策》,体裁是国别体,长于议论和叙事。
二、重点字词【重点词语】讽:讽谏,用暗示,比喻委婉的规劝。
纳谏:接受规劝。
纳,接受,接纳。
修:长,这里指身高。
昳丽:光艳美丽。
窥镜:照镜子。
与:和……比。
及:比得上。
旦日:明天。
这里指第二天。
明日:第二天。
若:如。
孰:通“熟”,仔细。
寝:躺着。
诚知:确实知道。
地:土地,疆域。
方:方圆。
左右:身边的近臣。
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蔽: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受蒙蔽。
善:好。
间:偶尔,有时。
刺:指责。
受:给予,付予。
通“授”。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讥,讽喻。
谤讥,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
间进:偶然有人进谏。
期(jī)年:满一年。
期,满。
朝:朝见。
市:集市。
【一词多义】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见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战国策朝服衣冠:早晨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什么)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认为……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好看。
这里的意思是俊美。
)【古今异义】邹忌讽.齐王纳谏(古:(对君主、尊长、朋友等)委婉地规劝,讽谏。
今:诽谤,嘲讽)窥.镜而自视(古:照,看。
今:偷看)今齐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圆。
今:地点,处所)能面刺.寡人之过 (古:指责。
今: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谤讥..于市朝 (谤,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今:诽谤。
讥,古:谏;今:讽刺)臣之妻私.臣 (古:偏爱。
今:自私)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国君身边的近臣。
今:方位名词或表示范围的副词“大概”。
莫,古:没有谁;没有什么。
今:不,不要)邹忌修.八尺有余(古:长,原文指身高。
今:改正)旦.日徐公来 (古:第二天。
今: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朝服.衣冠(古:穿戴。
今:衣服)【词类活用】朝.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上)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当面)闻.寡人之耳者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私.我也(形容词作动词,偏爱)王之蔽.甚矣(形容词用作动词,受蒙蔽)三、内容要点【文意概括】本文记叙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34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内外阅读分层练第一部分:课内基础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③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④。
朝服衣冠⑤,窥镜⑥,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⑦?”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⑧,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⑨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⑩。
【注】①[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②[纳]接受。
③[修]长,这里指身高。
④[昳丽]光艳美丽。
⑤[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服,穿戴。
⑥[窥镜]照镜子。
⑦[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⑧[旦日]第二天。
⑨[明日]第二天。
⑩[弗如远甚]远不如。
(承接上一段)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①者,私②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注】①[美我]认为我美。
②[私]动词,偏爱。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①。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②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③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④甚矣。
”【注】①[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以”的后边省去了“我”。
②[宫妇]宫里的妃子。
③[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④[蔽]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①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②,闻③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④而间进⑤;期年⑥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⑦,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注】①[面刺]当面指责。
②[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讥,谏。
谤讥,在这里指“议论”,没有贬意。
人教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一、为加点字注释:1.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_____2.而.形貌昳丽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朝服.衣冠____________4.谓.其妻曰____________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____6.君美甚.______________7.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_____8.而.复问其妾曰__________9.旦日____________10.孰.视____________11.自以为不如__________12.又弗如远甚_________________13.暮寝.而思之____________14.吾妻之美.我者___________15.私.我也________16.欲有求于.我也__________17.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__________18.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9.今齐地方千里_____________20.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21.善________________2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3.能谤讥于市朝___________ __________24.闻.寡人之耳者____________25.令初.下____________26.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___27.孰.视之___________二、翻译句子: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讲解+巩固练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
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公元前460—前220)。
此书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
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后经汉代刘向整理,定名《战国策》,沿用至今。
这部书的内容是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战国策》所记人物非常复杂,有纵横家,如苏秦;有义士,如鲁仲连、唐雎;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荆轲、聂政。
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
《战国策》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此外,《战国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
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
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
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
所以,他们争相延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至于邹忌劝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则于史无考。
知识积累重点实词1.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2.纳:接受。
3.修:长。
这里指身高。
4.昳.(yì)丽:光艳美丽。
5.朝:早晨。
(朝.服衣冠)6.服:穿戴。
7.窥镜:照镜。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这里是对着镜子观察的意思。
8.旦日:第二天。
9.孰视:仔细地端详。
10.美我:认为我美。
美:用作动词,意思是“认为美”。
11.私:动词,偏爱。
12.知:知道。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13.宫妇:指威王宫中侍妾一类人。
14.左右:指威王身边的近侍之臣。
文言文专题(九年级下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试题答案——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检测题答案一、古文默写。
1.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虽欲言,无可进者。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9.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0.西汉刘向国别二、比较阅读。
【A】1.(1)当面指责(2)间或,偶然(3)满一年(4)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5)这2.(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
(2)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
3.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4.(1)都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
(3)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
【B】1.(1)长,这里指身高(2)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3)使......听到(4)打猎(4)攀援、爬(树)2.(1)满一年以后,即使还有想说的,但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2)人的爵位(地位)越高就越危险。
3.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4.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批评。
【C】1.①偏爱②确实③集市④担任⑤离开2.(1)几个月以后,还不时有人偶然进谏。
(2)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
3.从齐王听取意见时的态度“善”和他下命令速度之快,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能改、明智果断、大胆改革的君主。
4.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
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D】1.(1)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
(2)不时,常常(3)担任(4)跑、逃走。
2.(1)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2)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邹忌讽齐王纳谏》(解析版)
专题17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邹忌讽齐王纳谏》(解析版)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谏,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
⑴〔修〕长,这里指身高。
⑵〔尺〕战国时期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23.1厘米。
⑶〔昳丽〕光艳美丽。
⑷〔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⑸〔服〕穿戴。
⑹〔窥镜〕照镜子。
⑺〔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⑻〔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⑼〔旦日〕第二天。
⑽〔明日〕次日,第二天。
⑾〔孰〕同“熟”,仔细。
⑿〔弗如远甚〕远远不如。
⒀〔美我〕认为我美。
⒁〔私〕偏爱。
⒂〔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⒃〔宫妇〕宫里侍妾一类女子。
⒄〔左右〕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⒅〔莫〕没有谁。
⒆〔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
⒇〔蔽〕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21)〔面刺〕当面指责。
(22)〔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
(23)〔市朝〕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
(24)〔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25)〔时时〕常常,不时。
(26)〔间进〕偶然进谏。
(27)〔间〕间或、偶然。
(28)〔期年]满一年。
(29)〔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
(30)〔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⑴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答案】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
⑵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答案】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美?⑶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答案】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⑷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答案】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
⑸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答案】宫里侍妾一类女子和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⑹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答案】由此看来,大王您受的蒙蔽很深啦。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周练考(含答案)
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周练考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一、实词积累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昳丽..:____________ 2.修.:____________ 3.服.:____________4.旦日..:_____________ 6.不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地方7.谏.寡人者:____________ 8.及:____________ 9.美.我:____________10.私.:____________ 11..蔽.甚矣:____________ 12.面刺..:____________13.谤讥..:____________ 14.门庭若市.:____________ 15.闻.寡人之耳者:____________ 16. 诚知:____________ 17. 期(jī)年:___________ 18.暮寝而思之:____________19.受.上赏:____________ 20.纳谏..:____________二、一词多义1.朝朝服衣冠:____________________。
皆朝于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入朝见威王: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孰视之.闻寡人之耳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填空:王曰:“善。
”乃下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下赏。
”令初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月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欲言,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学考测课课通之微测试
《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值:30分时间:30分钟
一.(2015届湖北恩施州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14分)。
⑴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⑵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⑶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⑷,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⑸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诗句是:,。
⑹贫贱亦能安乐,富贵不可骄人。
面对浮躁的世界,我们更需要坚守内心的安宁与从容,陶渊明《五
柳先生传》中最能表明这一观点的句子是,。
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⑻李白在《月下独酌》中以明月和身影反衬诗人内心孤独的诗句是,。
⑼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是,。
【答案】⑴江春入旧年;⑵为有源头活水来;⑶闲敲棋子落灯花;⑷天街小雨润如酥;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⑼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解析】
【考场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2015届辽宁丹东中考)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1题。
(10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①也。
”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
”
“今王治齐,非左右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
”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注释】①縠(hú):绉纱一类的丝织品。
19.(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⑵吾谁与归.
⑶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⑷于是举.士五人任官
20.(2)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
(4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
21.(3)【乙】文中王斗向齐宣王进谏,这种“忧国忧君”的做法,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2分)【答案】
(1)①探求②归依③因此,所以④任用,选拔(每个1分,共4分)
(2)①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分)②大王关心国家、爱护百姓,比不上大王喜爱(一块)绉纱(尺縠)。
(2分)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后半句即得分)(2分)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以”“若”,第一句要注意按互文的方法翻译,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甲文是所学名文,内容比较熟悉,根据题目中“忧国忧君”一词,抓住“忧”即可找出甲文中的句子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2015届山东滨州中考)(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王之蔽.甚矣/遮天蔽.日
B.数.月之后/珠可历历数.也
C.期.年之后/陈太丘与友期.行
D.臣之.妻私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从文中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D
(3)一是有像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善于纳谏。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阅读最后一段,从威王下令的内容可见威王接受谏言的决定,再从事态发展的结果“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来说明威王最终朝政清明,得到天下人的拥护,自然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战胜于朝廷”的原因。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