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物质的分类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物质,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状态、性能等对物质进行分类。
1.根据物质的聚集状态,将物质分为____物质、_____物质和_____物质。
2.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将物质分为_________物质、______物质和_______物质。
4.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5.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例如,对于能与酸或碱反应的氧化物来说,可将其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通常把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____________,如CaO、Na2O,把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__________,如CO2、SO2。
思考感悟二、物质的转化1.按照物质的类别研究物质的转化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及性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定条件下,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研究物质的转化,不仅可以揭示物质转化所遵循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利用物质的转化可以进一步制造人类需要的新物质。
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转化的知识,现将部分物质的转化类型举例总结物质的转化类型实例(化学方程式)单质化合物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酸盐碱 盐 单质 单质 化合物 单质2.按照反应类型研究物质的转化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间的相互转化,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表达形式 反应类型 实例(化学方程式) A+B=== AB CaO+H 2O=== Ca(OH)2 AB === A+B 分解反应AB+C === A+BC 置换反应 Fe+2HCl=== FeCl 2+H 2 AB+CD === AD+CB(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多是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至少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生成难溶性物质(包括微溶物),如生成BaSO 4等。
物质分类及转化
物质分类及转化
物质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
根据化学性质,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例如氧气和金属铁。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例如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物理性质,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是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例如冰和金属。
液体是具有固定体积但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例如水和酒精。
气体是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可以自由流动,例如空气和氧气。
物质可以通过物质转化发生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一种将一种或多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或多种物质的过程。
这些反应可以是不可逆转的,也可以是可逆转的。
物质转化可以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新的物质,例如燃烧和腐烂。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改变其物理状态,但其化学组成不发生改变,例如物质的相变(如熔化和汽化)和溶解。
总的来说,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和转化,从一个化学物质转变成另一个。
同时,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形态,我们也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件物质的分类
在环保上的应用
物质转化在环保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废水、废 气和固体废弃物,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环保领域的物质转化技术还包括生态修复和再利用,例如通过化学和生物方法将 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资源进行再利用。
05
物质转化的应用
在工业上的应用
物质转化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通过化学反应将 原料转化为产品,为生产制造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工业上还需要运用各种物理方法进行物质分离、提纯和鉴别 ,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农业上的应用
农业领域同样需要运用物质转化技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 质量,例如通过施用化肥和农药来增加农作物产量、防治 病虫害。
物质转化的规律
金属和非金属的转化
金属转化为非金属
通常是在一定条件下与非金属元素反应,如$Fe$在高温下与 $Cl_{2}$反应生成$FeCl_{3}$。
非金属转化为金属
一般通过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实现,如$H_{2}$与 $CuO$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u$和$H_{2}O$。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转化
有机物相互转化的实例
乙炔制备聚乙烯
乙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这也是一 种重要的有机物转化方式
乙醇制备乙醚
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脱水,可以制备乙醚,这也是一种 常见的有机物转化方式
单质与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实例
• 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镁在点燃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实现了单质和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氧化物转化为酸和碱
氧化物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如$CO_{2}$与水反应 生成$H_{2}CO_{3}$。
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3、已知某温度下四种化合物在水中及液氨中的溶 解度如下:
水中 液氨中
AgNO3 170 86
Ba(NO3)2 AgCl BaCl2 9.2 1.5×10-4 33.3 97.2 0.8 0
写出此温度下上述四种化合物在水中、液氨中能 发生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水中:_______ _,液氨中:_______。
0.0015
(1)若在放有氯化银固体的水中加入硫化钠溶液, AgCl白色固体表面变黑 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化肥硫酸铵的一种方法是:用石膏粉(CaSO4) 悬浮于水中,不断地通入二氧化碳与氨气;充分反 应后,立即过滤(沉淀是CaCO3),再经蒸发而得 到硫酸铵晶体。写出此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2NH 3+CO2+H2O+CaSO4=CaCO3↓+(NH4)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
HAc
H++Ac-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定义 物质 类别 电离条件 电离程度 溶液中粒子 实例 弱电解质
大多数盐类、 弱酸、弱碱、 水 强酸、强碱
水或熔化 完全 离子
水 部分 分子、离子
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BaCl2、H2SO4、NH3· H2O、H2O、NaOH、 Na2O、CO2、Cl2、CH3COOH、KNO3、 BaSO4、Ca(OH)2 ► BaSO4、Ca(OH)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溶液导 电能力非常弱,但它们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 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
无机反应 ◪ 现有一些物质的溶解度(温度相同)如下表: 物质 AgCl(白) Ag2S(黑) CaSO4(白) Ca(OH)2(白)
第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理解物理变化 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能根据物质的类别、组成、微粒的结构、微粒间作用力等说明 或预测物质的性质。
4.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必备知识·梳理夯实
1.物质的组成 (1)元素的两种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___单__质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__化__合__物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C.⑦⑩⑫⑬⑭
D.①④⑧⑨⑪⑫
[解析] ①冰水混合物的主要成分为水,为纯净物;②爆鸣气是氢 气和氧气的混合物;③铝热剂是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④普通玻 璃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⑤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 液,属于混合物;⑥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⑦二甲苯 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的混合物;⑧ TNT是三硝基甲苯的俗称,属于纯净物;⑨溴苯是纯净物;⑩C5H10不 一定表示纯净物,因为C5H10有多种同分异构体;⑪氧化镁中氧的含量 为40%,故含氧40%的氧化镁是纯净物;⑫花生油含多种成分,是混合 物 ; ⑬ 福 尔 马 林 是 甲 醛 的 水 溶 液 , 属 于 混 合 物 ; ⑭ 密 封 保 存 的 NO2 气 体,存在2NO2 N2O4平衡体系,为混合物;⑮王水是浓盐酸与浓硝 酸的混合物。
D.“空气捕捉”法能实现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利于碳达峰、 碳中和
必修1 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核心知识点一:一、常见的分类方法(一)交叉分类法1. 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即对同一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 举例(二)树状分类法1. 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
2. 举例【特别提醒】物质的分类标准不同,同一种物质可能有不同的归类。
二、物质的转化1. 酸、碱、盐的性质(1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反应实例(写出化学方程式)酸与活泼金属反应Fe + H2SO4=FeSO4+H2↑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酸与碱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酸与某些盐反应H2SO4 + BaCl2 =BaSO4↓+ 2HCl(2反应类型举例表达式化合反应CaO+H2O=Ca(OH)2A+B=AB分解反应2H2O22H2O+O2↑AB =A+B置换反应Fe+CuSO4=FeSO4+Cu A+BC=B+AC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2O AB+CD=AD+CB2. 物质的转化(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关系。
(2)通过以上活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尝试用图表示出单质、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总结:规律1-不同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规律2-同种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核心知识点二: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2.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二、胶体1. Fe(OH)3胶体的制备(1)反应原理: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2)操作步骤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现红褐色。
(3)注意事项①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②不能用自来水,用蒸馏水,不能搅拌。
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状态、性能分类①根据存在状态分为气态、液态、固态物质; ②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③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可溶性、微溶性、难溶性物质。
(2)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分类物质⎩⎪⎪⎪⎨⎪⎪⎪⎧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酸碱盐有机化合物混合物:如溶液、空气等2.氧化物的分类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 2、SO2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aO 、MgO3.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1)单一分类法是指只用一种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如: 碱按溶解性可溶性碱:KOH 、NaOH 等难溶性碱:Cu (OH )2、Fe (OH )3等 酸按组成中是否含氧元素无氧酸:盐酸、氢硫酸等含氧酸:硫酸、硝酸等(2)交叉分类法指将被分类的对象应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
如:(3)树状分类法是根据被分对象的整体与分出的类型间关系的阵列式形状(像树)来定义的。
如:1.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吗?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吗?提示:不是;不是。
2.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吗?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吗?提示:是;不是。
(1)氧化物按组成元素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从性质上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如CO2、SO2等)、碱性氧化物(如CaO、MgO等)、两性氧化物(如Al2O3)、不成盐氧化物(如CO、NO等)。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而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O2),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就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Mn2O7等)。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知识总结+练习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知识总结+练习)一、物质的分类1.按物质的组成成分分类(1)单质: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金、银、氢气、氮气等。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纯物质,如水、二氧化碳、氯化钠等。
2.按物质的物理状态分类(1)固体: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大,分子排列有序,形状稳定,不易变形。
(2)液体:分子间距离适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小,分子排列松散,形状不稳定,易受外力影响而变形。
(3)气体:分子间距离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小,分子排列无序,形状不稳定,易被外界影响而变形。
3.按物质的化学性质分类(1)酸性物质:能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如盐酸、硫酸等。
(2)碱性物质:能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等。
(3)中性物质:既不具有酸性,也不具有碱性,如水、氮气等。
二、物质的转化1.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变化,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反应物→产物。
2.物质的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物理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原有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变,只是在物理状态、形态、性质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常见的物理变化有:溶解、沉淀、蒸发、冻结、熔化等。
练习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氧气B.水C.铁D.氢气2.下列物质中,属于固体的是()。
A.氧气B.水C.氯气D.铁3.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A.氯化钠B.氢氧化钠C.盐酸D.氮气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和硫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铁。
B.水从液态变成气态。
C.石灰水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D.水从气态变成液态。
答案:1.B 2.D 3.C 4.D。
物质的分类及转换
物质的分类及转换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根据其性质和组成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三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1.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包括氢、氧、铁等。
元素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无法通过常规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电解或加热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3.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的组成和性质可以不均匀,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如过滤、蒸馏等分离成各个组成部分。
例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液化或净化过程分离出其中的组分。
二、物质的转换物质在自然界中不断发生着各种转换过程,包括物质的相变、化学反应等。
1. 相变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相态转变为另一种相态的过程。
常见的相变有固态到液态的熔化、液态到气态的蒸发、气态到液态的凝结以及液态到固态的凝固等。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化学组成不发生改变,只是其分子或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原有物质的化学键被打破,新的化学键形成,导致物质的性质发生明显的变化。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多种类型。
例如,燃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反应,燃料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 核反应核反应是指原子核发生变化的过程,通常涉及到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
核反应具有巨大的能量释放,是核能利用的基础。
例如,核裂变反应是指重核裂变成轻核的过程,核聚变反应是指轻核聚变成重核的过程。
4. 生物转化生物转化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
生物转化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有机物的合成、分解、氧化还原等过程。
例如,光合作用是一种生物转化过程,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释放出氧气。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转化是化学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其概念涉及物质的分类和相互转化。
该领域关乎大量的科学研究及社会管理,对于高校和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物质的分类
按照物质的组成及内部结构,物质可以分为三类:化合物、元素和混合物。
化合物是由原子组成,其内部结构受到化学键的控制,特性会因组成元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水和乙醇就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元素就是单独的组分,它们的内部结构不受外界的改变,它们的特性由其本身决定,比如氢、氧和铁都是元素;混合物就是由两种或更多的组分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它的内部结构受外界的改变,它的特性由其本身决定,但它由于混合,而呈现出特有的特性,比如混合气体、混合液体和混合固体都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物质的转化
物质不仅可以分类,在高校和高等教育中,也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的转化知识。
物质的转化包括四种基本形式:化学转化、物理转化、核转化和生物转化。
化学转化是指两种物质之间在反应条件下相互转化,其中包括几类转化: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合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物理转化是指物质在物理作用下,改变形态和性质,但不改变其化学组成,常见的物理转化有渗透、冻结、沸腾和熔融等;核转化是指破坏原子核的稳定性而发生的核反应,常见的核转化有核衰变和核裂变等;生物转化是指物质在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生化反应,典型的例子是光合作用,在其中物质能够实现从光合电子传递和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转化为高校和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学生能够掌握并利用物质的分类和转化时,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从而获得更多的学科知识。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知识点。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1. 纯物质纯物质是由同种类型的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独特的性质。
根据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无法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元素可以进一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纯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成组成它的纯物质。
根据混合物的形态和组成,可以分为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和固体混合物等。
二、物质的转化物质的转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原子、分子或离子的重组,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物质的转化可以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类型。
1.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原子、分子或离子的重组,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变化伴随着化学键的形成、断裂和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化学变化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
化学变化的特征包括:(1) 颜色的变化: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2) 气体的产生:反应中产生气体,如气泡、气味等。
(3) 沉淀的生成:反应中形成不溶于反应溶液的固体沉淀。
(4) 温度的变化:反应过程中放热或吸热,导致温度的升高或降低。
(5) 光的发射或吸收:反应中产生光的现象,如发光、发热等。
2.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物理条件下发生形态或性质的改变,但其化学组成不发生变化的过程。
物理变化可以是可逆的,通过改变物理条件可以恢复原有的物质。
常见的物理变化包括:(1) 相变:物质由一个相态转变成另一个相态,如固体溶解成液体、固体升华成气体等。
(2) 研磨、切割等:物质的形态或大小发生改变,但其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
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
(4)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2KOH+CuSO4===K2SO4+Cu(OH)2↓ 复分解反应
3.盐:【思考与讨论】盐的通性
(1)与某些酸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复分解反应
Na2CO3+2HCl===2NaCl+CO2↑+H2O
多元酸:能提供多个H+的酸 H3PO4
碱的分类 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OH- )的化合物
从碱性强 强碱 NaOH KOH Ba(OH)2 Ca(OH)2
弱
弱碱 Cu(OH)2 Fe(OH)3 NH3·H2O
碱 从电离产生的
OH-数目
一元碱 NaOH KOH NH3·H2O 二元碱 Ba(OH)2 Fe(OH) 2 三元碱 Fe(OH)3
(3)胶体微粒可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渗析)
例2.下列有关分散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D.葡萄糖注射液可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属于胶体
例3.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 以除去 B.“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同时也与胶体有关 C.医学上的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膜同滤纸类似 D.“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和“伤口上撒盐”通常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总结:
金属单质 O2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总结感第悟28 页
氧还反应 非氧还反应
有
化
置换
复分解
合
价
分解
变
化
无 化 合 价 变 化
化合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第 29 页
整理与归纳: 1.说出一种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
2.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写出Na2SO4溶 液与BaCl2溶液、Na2CO3溶液与盐酸、稀硫酸与NaOH溶液 (1)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你认为复分解反应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
问题解第决21 页
KOH属于碱,CO2和SO2是酸性氧化物。请写出足量KOH溶液分别与 CO2、S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OH+CO2=K2CO3+H2O
2KOH+SO2=K2SO3+H2O
请写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光照
6CO2+6H2O
C6H12O6+6O2
■物质发生转化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
2HCl
CaO+H2O=Ca(OH)2 HCl+NaOH=H2O+NaCl
2HCl+Na2CO3=H2O+2NaCl+CO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酸、碱、盐等物质的反应规律
交流讨第论23 页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图1-3钙及化合物转化 CaCO3
CaO
交流与讨第 2论4 页 Ca(OH)2
Ca
CaCl2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为何能在书架上快速找 到需要的书本?
为何能在货架上快速 找到需要的物品?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课件
05
物质分类和转化的挑战 与未来发展
目前面临的挑战
技术难题
环境影响
目前物质分类和转化技术仍面临诸多技术 难题,如转化效率不高、反应条件苛刻、 催化剂选择受限等。
物质转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和能源 消耗问题,如何实现绿色、环保的物质转 化是当前的重要挑战。
资源限制
市场应用
地球上的资源有限,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 利用,减少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物质分类和转化技术尚未完全实现市 场应用,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推动产业发展,是当前的重要挑战。
未来的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未来物质分类和转化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 重技术创新,通过改进催化剂、优化反应
条件等方式提高转化效率和降低能耗。
资源高效利用
未来将更加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提 高转化效率和循环利用等方式,减少资源
古代对物质的认识和分类
古代对物质的认识
古代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主要基于直观观察和经验积累,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对物质进行分类和归纳 。
古代的物质分类
古代的物质分类主要是基于物质的外观、性质和用途,如将物质分为金、木、水、火、土等。
近代对物质的认识和分类
近代对物质的认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认识逐渐深入,开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化学研究
在化学研究中,物质的分 类和转化是实验的重要环 节,如化学反应的合成与 分解。
生物学实验
在生物学实验中,通过物 质的分类和转化,研究生 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反应 机制。
环境监测
在环境监测中,利用物质 的分类和转化,分析环境 中的污染物及其对生态的 影响。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2、物质的转化规律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1、物质的分类(1) 单质金属:钠、镁、铝、铁、铜 非金属:碳、硫、磷(2)氧化物-------按性质分酸性(酸酐) :如N 2O 3 P 2O 5 Mn 2O 7 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 碱性:如Na 2O Fe 2O 3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分解 两性:如Al 2O 3 ZnO 置换、复分解 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特殊氧化物:如Na 2O 2 Fe 3O 4 MnO 2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3)酸------按是否完全电离强酸:如HCl HBr HI HNO 3 H 2SO 4 HClO 4 四大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弱酸:如HF HClO H 2S H 2SO 3 H 3PO 4-------按挥发性分难挥发性酸:如H 2SO 4 H 3PO 4 易挥发性酸:如浓HCl 浓HNO 3--------对热稳定性 稳定性酸:如HCl H 2SO 4 H 3PO 4 不稳定性酸:如H 2SO 3 H 2CO 3(4)碱------溶解性可溶性碱:如NH 3·H 2O NaOH Ba(OH)2 难溶性碱:如Mg(OH)2 Fe(OH)3(5)盐-------按酸碱中和的程度 正盐:如Na 2CO 3 NH 4NO 3酸式盐:如NaHSO 4 KHSO 3 NaHCO 3 KHS 碱式盐:如Cu 2(OH)2CO 3 Mg(OH)Cl练习:1.下列含有相同元素的化合物组是A.O 2 O 3B.CO CO 2C.KCl AlCl 3D.NaHCO 3、NaHSO 4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盐酸B.空气C.Fe 3O 4D.大理石3.由以下给定化合价的五种元素H +1、S +6、O -2、K +1、Na +1,最多可以组成( )种化合物 A .9 B .10 C .11 D .12 4.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Na 2OB.COC.CaOD.SO 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D.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6.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灰石 B.醋酸,烧碱,硫酸铜 C.磷酸,熟石灰,苛性钾 D.醋酸,小苏打,熟石灰 7、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8、若将以下化合物按硫元素的化合价分为三组,请把化学式填在相应短线上。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方法(分类标准或依据)依物质的属性,物质一般可以有如下分类方法:(1)根据存在状态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 (2)根据导电性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3)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分为: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 (4)根据物质的组成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注】物质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物质的分类纯净物物质混合物【思考】“在水中能电离产生H +的物质都是酸,产生OH —的物质都是碱”,这种说法对吗?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有机化合物 酸碱酸 酸根中是否有氧元素无氧酸含氧酸 一个酸分子中最多 电离的H +数 一元酸 二元酸多元酸沸点高低易挥发性酸 难挥发性酸 酸在水中溶解性不同 可溶性酸难溶性酸碱碱在水中溶解性不同可溶性碱 难溶性碱碱在水中最多能电离出OH —数一元碱 二元碱 多元碱 非均匀混合物【辨析】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易错提醒】金属氢化物中H 显-1价【例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食盐水C.浮有冰块的水D.纯净的盐酸E.含氮35%的硝酸铵化肥F.生石灰【例2】今有下列三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跟其他三种属于不同的种类。
将此种物质(写化学式)和分类依据(选出的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写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
三组物质分别为:(1)O 2、F 2、S 、N 2;(2)Fe 、Na 、Al 、Si ;(3)NO 2、CO 2、CaO 、SO 2。
【例3】关于氧化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D.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例4】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盐 酸根中是否有氧元素 无氧酸盐含氧酸盐 盐在水中溶解性不同 可溶性盐微溶性盐 难溶性盐 组成盐的阴、阳离子不同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氧化物组成元素化学性质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氢化物 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氢化物【变式】下列物质不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例5】有下列几种物质:⑴空气、⑵液态氧、⑶硝酸钾溶液、⑷硫酸铜晶体(CuSO4·5H2O)、⑸二氧化碳、⑹氧化铜、⑺锌、⑻金刚石、⑼氢氧化铜、⑽纯碱、⑾甲烷、⑿硝酸、⒀盐酸、⒁液态硫酸钾。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物质的分类一、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对物质进行树状分类:2、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对无机化合物进行树状分类按能参与电离的H+个数3、常见的物质概念(1)酸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例如: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氢碘酸(HI)、氢溴酸(HBr)、高氯酸(HCIO4)——六大强酸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磷酸(H3PO4)、氢硫酸(H2S)、氢氟酸(HF)、硅酸(H2SiO3)、次氯酸(HClO)、亚硫酸(H2SO3)、亚硝酸(HNO2)、草酸(H2C2O4)(2)碱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钙(Ca(OH)2)——四大强碱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OH)3、氨水NH3·H2O(3)盐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①正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只产生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的盐,例如:BaSO4、KNO3、NaCl、Na2SiO3、NaAlO2②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电离还能产生H+的盐,例如:NaHCO3、KHSO3、NaHSO4③碱式盐:在水溶液中电离还能产生OH-的盐,例如:Cu2(OH)2CO3④复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阳离子(或NH4+)的盐,例如:KAl(SO4)2 ·12H2O⑤络盐:含有络离子的盐,例如:Fe(SCN)3、K3Fe(CN)6、Ag(NH3)2OH(4)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①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所谓相应价态即指化合价不变例如:CO、NO、NO2②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例如:Na2O、CaO③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例如:CO2、P2O5、Mn2O7④两性氧化物:与酸、碱都能反应,且都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例如:Al2O3注: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都属于成盐氧化物⑤过氧化物:含有O22-的氧化物,例如:Na2O2、H2O2注:1、碱性氧化物:能跟酸反应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KOH + SO2 = KHSO3
酸式盐
正盐
不足量
2KOH + CO2 = K2CO3 + H2O
KOH + CO2 = KHCO3
归纳:
酸性氧化物不全是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Mn2O7 NO CO 等)。
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2、酸
H 2O Ca
HCl或Cl2 电解
CaCl2
物质转化类型 单质 盐☆ 单质 化合物☆ 单质 碱 化合物 单质☆ 氧化物 碱☆ 氧化物 盐 碱 盐☆ 盐 碱 盐 盐 盐 化合物☆
化学反应方程式
下列各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
属于同一类,请挑选出来,并说明理由。
• • • • • • SO2、CO2、NH3、SiO2 SO2、CO2、Na2O、SiO2 HCl、H2SO4、H3PO4、H2CO3 CaO、Na2O、MgO、CO2 Fe、 Na、 Al、 Si、 O2、H2、C、N2
2.碱的通性
①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②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③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强碱制弱碱)
3.盐的通性
①与某些金属反应(置换反应) ②与酸反应(强酸制弱酸) ③与碱反应(强碱制弱碱) ④两种盐之间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4.氧化物的通性 酸性氧化物 ①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②一般与水反应生成酸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碱性氧化物 ①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②与水反应生成碱 ③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二、物质的转化
物质的转化
物质的转化反应
单质 碱性氧化物 化合物 碱
实例(化学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A项,胶粒带电,而胶体是电中性的。B项,溶液中
溶质若是非电解质,通电时不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带 电时,也不向某一极移动。C项,溶液中溶质粒子运动也无规律。 D项,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故选D。 【答案】 D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1)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棕黄色的FeCl3溶液,用此 溶液做以下实验。 (2)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看到有红褐色沉 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 入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可制得 Fe(OH)3胶体。
1.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 直径大小 分散质微 粒成分 外观特征 溶液 <10-9m 离子或小 分子 均匀、透明 食盐水、 蔗糖溶液 胶体 10-9m~10-7m 大分子或分 子集合体 均匀、透明 或半透明 Fe(OH)3 胶体 浊液 >10-7m 大量分子 集合体 不均匀、 不透明 泥水
的“通路” ,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 散射 而形成的,利用丁达尔效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应可区分胶体和 溶液 。 ②吸附性:自来水厂常利用某些含铝或铁的化合物作净水剂, 这些物质溶于水后,产生的 Al(OH)3 或 Fe(OH)3 胶体,吸附水中 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特别提醒】
判断氧化物的所属类别时,应注意:
(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等;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 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形成对应的酸、碱时,元素化合价 不变,如NO2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解析: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其中分散质微粒的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浊液。氯化铁溶液 不是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
答案:C
Fe(OH)3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1.实验目的 探究利用FeCl3水解反应制备Fe(OH)3胶体,并验证其重要性 质。 2.实验原理 (1)FeCl3+3H2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 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 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 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 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C.③⑤⑥⑦ ) B.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⑦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2)根据化学反应类别研究物质的转化 ①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给 化学反应分类 CaO+CO2===CaCO3,属于 化合反应 , NH4Cl△,NH3↑+HCl↑,属于 分解反应 , Zn+H2SO4===ZnSO4+H2↑,属于 置换反应 , BaCl2+Na2SO4===BaSO4↓+2NaCl,属于 复分解反应 。 ②根据有无电子转移或偏移给化学反应分类 Zn+2HCl===ZnCl2+H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属于 非氧化还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二、物质的分散系 1.概念 分散系是指 一种(或多种) 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 物质中所
被分散 的物质称作分散质,起 容纳分散质 作用的物质 得到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特别提醒】 解答有关胶体知识的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可用 于区别溶液与胶体。 ②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胶体的比表面积较大,具 有较强的吸附性。
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A.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胶体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氯化铁胶体溶液呈红褐色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第一单元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物质的分类 (1)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①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将物质分为 气态物质 、 液态物质 和
称作分散剂。 2.分散系的分类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 溶液 、浊液和
胶体 。其中浊液又分为 悬浊液 和 乳浊液 。
3.胶体 (1)胶体是分散系, 分散质颗粒的直径介于 1 nm~100 nm 之间, 这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最本质特征。 (2)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 光亮
固态物质 ; 半导体 和绝缘体 ; ②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将物质分为导体 、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③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将物质分为 可溶性物质 、微溶性
物质 和 难溶性物质 。
(2)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如下:
3(胶体)+3HCl。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2)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介于10-9m~10-7m之间,对光有散 射作用,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这是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特性。 (3)胶粒的比表面积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 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 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 带,前者则没有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成、结构与性质,然后结合常见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在进行 物质的分类时,要抓住物质的共性,但不能忽视其特性。
1.用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X A B C D 氧化物 电解质 胶体 碱性氧化物
3.实验操作 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 杯中逐滴滴加1 mol/L的FeCl3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 褐色,即得Fe(OH)3胶体。 分别取制得的胶体做以下实验,记录现象如下: (1)让光束通过Fe(OH)3胶体,从光束的侧面观察到氢氧化铁胶 体中有一条明亮的“光的通路”——丁达尔效应。 (2)向制得的Fe(OH)3胶体中加入一定量含有悬浮杂质的蒸馏 水,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蒸馏水变澄清。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实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特别提醒】(1)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这是 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 了胶体的性质。 (2)胶体是一种混合体系,本身不带电荷(呈电中性),胶体粒子 可能带电荷。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思考探究 2.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提示: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 1 nm 至 100 nm 之间。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考点一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⑦淀粉溶液和雾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均属于胶体,正确。 综上所述,选D。 【答案】 D 【特别提醒】 解答此类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所给物质的组
感 悟 考 点 透 析
实 验 典 例 探 究 课 时 达 标 反 馈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感 悟 考 点 透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