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夫
饶漱石有几个子女
饶漱石有几个子女饶漱石,中国著名作家,散文家和翻译家,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而闻名。
除了在文学界有着卓越的成就外,饶漱石也是一个家庭人。
那么,饶漱石究竟有几个子女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根据相关资料,饶漱石共有两个子女,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他的儿子叫饶达夫,女儿叫饶宗颐。
饶达夫,生于1944年,是饶漱石的长子。
他继承了父亲的才华,是中国著名学者、散文家、翻译家和评论家。
他的成就在学术界广受认可。
饶达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并对饶漱石的作品有很深的理解和探索。
他也曾对父亲的作品进行过翻译和评论。
饶宗颐,生于1947年,是饶漱石的女儿。
她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教育家。
饶宗颐主要从事中国文学、艺术、文化和哲学的研究工作。
她以其深入的学术见解和坚持的学术态度而受到广泛赞誉。
饶宗颐也曾多次参与父亲的作品的研究和评论,对他的思想深有体会。
饶漱石的两个子女都继承了他的文学基因,并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他们对饶漱石的影响也是相互的。
父辈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深度影响了子女们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
他们通过自己的工作和研究来传承饶漱石的文学遗产,同时也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饶漱石的子女们并不在文学创作方面像父亲那样被广泛关注,但他们的学术贡献和对饶漱石的传承确实让人敬佩。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为文学界和学术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总结一下,饶漱石共有两个子女,分别是饶达夫和饶宗颐。
他们都是杰出的学者和教育家,继承了父亲的文学基因,并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他们通过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以及对饶漱石的作品的翻译和评论,为文学界和学术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高适的一生的评价
高适的一生的评价高适(704年-763年),字达夫,唐朝文学家、文言文散文家。
他的一生经历了动荡和变革的时代,但他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坚守信仰的品质,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高适的一生可谓充满了辛酸和坎坷,他的评价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高适的文学成就值得高度评价。
他是唐代优秀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含蓄和深远的情感、精妙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
他擅长写游记,他的《游西山》以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而脱颖而出。
他的散文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其次,高适的坚守信仰和正直品质令人钦佩。
在唐朝这个政治腐败和道德沦丧的时代,高适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操守和清正廉洁的品质。
他曾担任过宰相助理的职务,但他在面对权力的诱惑时仍然保持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他坚守自己的信仰,不追求权力和地位,而是专注于吟咏散文和修身养性。
他的坚守和正直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敬。
再次,高适的一生经历了战乱和流亡,但他从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他在长期的流亡中,身不由己地漂泊在外,但他依然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
他以行走于世俗的身份,感受着人间的繁华和沧桑,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洞察力,将其中的人生哲理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他的作品流露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给人以启示和鼓励。
最后,高适作品中的社会思潮和人性探讨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既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也有对人性的剖析和探讨。
他的作品中蕴含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这种思想深度和内涵使其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独特的意义,也有着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他关注社会民生、民间百姓的忧患与苦乐,以及人生的哲学思考,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丰富的思想资源。
总的来说,高适的一生是令人难忘的。
他的文学成就、坚守信仰和正直品质、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入思考,都使他成为了一位独具特色的文学家和伟大的人物。
他的作品和人生经历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和学习的东西,他的评价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褒奖,更是对一个时代精神和文化价值的讴歌。
郁达夫的简介
郁达夫的简介郁达夫1896.12.7~1945.9.17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普通家庭。
三岁丧父,家庭窘迫。
兄弟三人,大哥干农活,二哥打工。
七岁入私塾。
九岁便能赋诗。
1908年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堂。
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徐志摩、厉麟似是同学,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堂和美国教会学堂等校学习。
因参与学潮被校方开除,次年春改读蕙兰中学。
1913年,9月随长兄郁曼陀去日本留学。
1914年7月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
毕业后被分发至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三部。
1916年改读法学部政治学科。
1917年7月毕业,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
1921年6月,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担任《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编辑,同年10月,出版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
由此奠定了郁达夫在新文学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代表作品是《沉沦》,郁达夫在《沉沦》中大胆地描写了男女性爱、性心理,同时也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悲号。
这篇自传体小说一出版,立即在中国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受“五四”运动洗礼后的青年一代,从他的小说中找到了与自己心灵相撞的东西,那些不敢与封建道德决裂的文人,也把矛头直接指向了郁达夫。
郁达夫在自传体小说中,除了反映下层知识分子失意、苦闷外,还有一些作品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表现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怀,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他们的生活穷困潦倒,因此充满了失意和颓伤的情感。
高适生平个人简历
高适生平个人简历高适(700—765),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沧州(河北景县)人,长期客居宋州(河南商丘)。
少自负,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
高适的爷爷是唐高宗时的大将军,父亲曾官到韶州长史,他少时即客居宋州读书学剑。
20岁(开元十年,722)来岁时他西游长安首探仕路,结果的失意而归。
由于高适平素不事产业,结果家道败落,只好靠朋友接济度日。
731年,高适北游燕赵,希望从戎入幕而当官,呆了两年,还是无功而返,遂隐居淇上。
到了开元23年(735年),高适再次入长安应试,仍然落第,他在长安一带约呆了近两年,再次回到梁宋。
此后一直到749年,他都居宋州,但曾几度外出漫游:开元末游相州,744年与李杜共游汴州、宋州,同年秋末东游至灵壁、淮阴等地,745年游东平,46年到济南。
天宝14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
唐玄宗诏病废在家的哥舒翰平乱,高适亦升为左拾遗,转监查御史,共守潼关。
潼关失守后,他追赶玄宗,面陈得失,被升为谏议大夫。
756年,高适被任命为淮南节度史,平定了永王李磷之乱。
757年,有著名的睢阳之围,即是高适此前常居之地。
758年,因权臣李辅国等讲他的坏话,被降为大子詹事。
759年出任彭州刺史、后又转任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
763年,吐蕃兵攻入长安,高适引兵与战,给其重创。
764年高适被召回京,任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因功封渤海县侯。
世称“高常侍”。
但转过年来(765年)他即因病逝世,终年64岁。
有《高常侍集》等传世。
小评:可以看出,高适不仅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也是一个有胆有识的政治家与军事家。
他这一生,50岁之前是客居宋中30年,二入长安,一游燕赵,是困居与浪游时代,但诗歌创作则成就最大。
此后当了三年封丘县尉(县公安局长),曾北上送过一次兵;然后是入河西哥舒翰幕府二年,遇到安史大乱,命运发生转折。
此后十年,他先战淮南,后抚西川,终归京都,上马领军,下马治民,功成封侯,不负他前五十年的一腔抱负。
唐才子传高适翻译
唐才子传高适翻译原文:【唐才子传·高适】辛文房- [元]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
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
后举有道,授封丘尉。
未几,哥舒翰表掌书记。
后擢谏议大夫。
负气敢言,权近侧目。
李辅国忌其才。
蜀乱,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迁西川节度使。
还,为左散骑常侍。
永泰初卒。
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
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
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
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
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
中间唱和颇多。
今有诗文等二十卷,及所选至德迄大历述作者二十六人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并传。
译文:高适,字达夫,又有一字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
少年时放任不羁,不拘小节,对常科的科举考试不以为然,经常隐迹在市井游侠之中,即便这样,他的才名也早就远近闻名。
天宝八年,他近五十岁时,才经宋州刺史张九皋推举考中有道科,授任封丘县尉。
没有过多长时间,哥舒翰上表请高适作了自己的幕府书记官,后因他的能力才干,被提升为谏议大夫。
在职期间,他仗义直言,权贵近臣都为之侧目,当时宰相李辅国十分忌惮他的能力。
蜀中动乱时,把他派出去担任蜀州、彭州的刺史,后升迁为西川节度使,后来他又回到朝庭,担任左散骑常侍,唐代宗永泰初年病逝。
高适崇尚气节,说到国家治理,王道霸业时就会滔滔不绝,巍然有顶天立地的气慨、凛然有气夺四方的豪情,生逢乱世,但他常以建功立业为自己的理想。
高适才思敏捷,学识渊博,但五十岁时才开始专注作诗,但一学即工,因为有丰厚的学养,他的诗句中都是抒发胸臆的佳句。
每写出一篇,都有人抄写传唱,有一次经过汴州,和李白、杜甫登上古人师旷经常吹奏的古吹台畅饮,临风怀古,慷慨悲歌,人不能知他们到了什么样的境界,期间和他们唱和的诗文很多,集中了至德到大历年间诗人的诗文,编成为《中兴间气集》二卷,《旧唐书》、《新唐书》均有本传,今留存诗文二十卷,并传与后世。
南 迁
郁达夫(1896-1945)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出生在 一个衰落的世家,父亲早亡,身边只有母亲和一个丫环。破 败的家世和体弱的身躯,养成了他内心忧郁与躁动不安相交 杂的性格。郁达夫精通日语、英语、德语。1911年起开始创 作旧体诗。1913年东渡日本,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2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经济学部。 此间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 社。同年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 很大影响。1945年被日军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经中央人民 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 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的一生,胡愈 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 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 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这是一则看似荒唐,然而却也真实 的一段浪漫史。主人公伊人是一位 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他因病住到 一个岛上,结识了女学生O,并暗 恋上了她,由于她的羞涩,这段恋 情终于无疾而终。故事中间还穿插 了一段他被一个日本妇女欺骗的回 忆:他曾在一个日本人家里做房客, 1 日子一久,与年轻女主人M发生了 畸形的感情。这种感情的高潮,是 在两人到东京以外的温泉休假期间 出现的。然而好景不长,当他们一 起回来,事情发生了质变。原来, M同时恋着另一个房客W,伊人知 道后,精神上受到打击,留下一封 长信便出走了。伊人经历了生活的 一连串挫败,“南迁”的过程,也 就是他一步步变成社会的“零余者” 的过程。
谢谢各位观赏!
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处事行为中,透露出了深度的自卑。这种自卑来源于 作者的性格本身,也来源于作为弱国子民身处日本所承受的外界压力。对于 自卑者来说,对理想的追求和欲念往往使他们感到恐惧,表现在行动上,就 是犹豫和退缩。自卑者缺少实际行动的力量,内心的渴求与实际上的退缩相 分离。因此,其渴求愈强烈,在精神上就愈加紧张。可以说,深度的自卑是 主人公神经过于纤细,畏缩胆小的重要原因。比如,主人公伊人在遭遇M的 感情伤害后,表现出了超乎常理的悲痛和愤恨,精神和身体都如同落水鸡一 般,由这一次的情感挫败,而发出自己人生是“长败的生涯的”感慨,变得 更加脆弱和敏感,经常无缘由的落泪感伤。而在遇到单纯美丽的O姑娘时, 却小心翼翼,极度渴望爱情却不敢大胆追求。在这种欲念和退缩的挣扎中, 在若即若离、朦胧恍惚的情感中,他已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他们之间的交 往更多体现在精神上的交流,积淀着传统文化的含蓄美,一种朦胧的男女之 情难以言传的伤感。由于过度的敏感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疑虑,也不时地煎熬 着他的内心,主人公自己也称:这疑心病就是半生哀史的证明!因而主人公 的悲剧,可以称得上是性格的悲剧。
高适传(《旧唐书》)
高适传高适,字达夫,是沧州渤海人。
年轻的时候比较落魄,但他也不考虑谋生的事情。
客居在梁、宋两地,宋州的刺史张九皋觉得他很特别,就推举他中了有道科。
后调任封丘县的县尉,然而他觉得不得志,就离去了。
后来客居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向朝廷上表,请求任命高适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
安禄山叛乱后,朝廷命哥舒翰讨贼,于是又任命高适为左拾遗,转任监察御史,辅助哥舒翰守卫潼关。
哥舒翰失败后,皇帝问群臣有什么办法,高适请求招募敢死队抗贼。
皇帝往西逃亡,高适抄小路追到了皇帝那里,跟皇帝说明了哥舒翰失败的诸多原因,得到认可。
不久,调任侍御史,被提拔为谏议大夫,他直言敢谏。
皇帝想让诸王分地镇守,高适极言反对,不久,永王就反叛了。
唐肃宗一向听说过这个人,就召他去商议事情。
高适断言永王的反叛一定会失败,不值得担忧。
皇帝觉得他不同寻常,任命他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诏令他和江东的韦陟、淮西的来瑱率军到安陆会师,正当军队去增援的时候,永王就失败了。
李辅国妒忌他的才干,多次诋毁他,于是被降职为太子少詹事。
上任不久,蜀地出现叛乱,朝廷又派他出任蜀、彭二州刺史。
后来段子璋造反,高适跟随崔光远讨伐并斩杀了段子璋。
然而,崔光远的士兵没有受到约束,大肆抢掠,皇帝一怒,罢免了崔光远,让高适代替他担任西川节度使。
广德元年,吐蕃军队攻占陇右,高适出兵,想牵制吐蕃军队,然而没有成功,还丢失了松、维二州和云山城。
高适被召回京城,担任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被封为渤海县侯。
永泰元年去世,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
高适崇尚气节道义,谈起王霸之道来滔滔不绝。
他身处唐王朝多事之秋,立志建功立名,然而同僚觉得他夸夸其谈、言过其实,并不推崇他。
但是,他为政宽和、政令简约,所到之处,老百姓都觉得很便利。
他五十岁才开始作诗,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因为他自身具备了崇高的气质。
每当有一篇诗作写成,就有好事者为之传播。
简单的逻辑学 达夫
简单的逻辑学达夫达夫逻辑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的学科,它旨在通过分析和推理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达夫逻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应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逻辑学的起源和发展。
逻辑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最初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并发展起来。
亚里士多德将逻辑分为三个部分:论证学、分析学和修辞学。
论证学主要研究推理和论证的规则,分析学研究概念和判断的结构,而修辞学则研究如何有效地表达和影响他人。
达夫逻辑学是在现代逻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逻辑学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推理和分析来确定一个命题的真假。
达夫逻辑学主要关注命题的形式,而非命题的内容。
它通过分析命题的结构和关系,揭示命题之间的逻辑联系。
在达夫逻辑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我们了解。
第一个概念是“命题”。
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可以被判断为真或假。
例如,“今天是星期一”是一个命题,我们可以通过查看日历来判断它的真假。
第二个概念是“逻辑连接词”。
逻辑连接词用于连接不同的命题,例如“与”、“或”、“非”等。
通过使用逻辑连接词,我们可以构建复杂的命题。
第三个概念是“真值表”。
真值表是一种用来表示命题真假的表格,通过分析真值表,我们可以推断出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达夫逻辑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推理和分析。
例如,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使用达夫逻辑学来检验一个假设的真实性。
通过构建一个合理的实验设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在法律领域,达夫逻辑学可以帮助律师和法官进行推理和论证,以确定一个案件的真相和合理性。
除了在学术和职业领域中的应用,达夫逻辑学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通过运用达夫逻辑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避免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比如“无中生有”和“以偏概全”,从而做出更准确和合理的判断。
达夫逻辑学是一门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学科。
通过运用达夫逻辑学的方法和原则,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做出更明智和合理的决策。
唐朝诗人高适简介及作品翻译与赏析八首
唐朝诗人高适简介及作品翻译与赏析八首高适(700 年-765 年),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省衡水)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
20岁西游长安,功名未就而返。
开元20 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
后漫游梁、宋。
天宝三载,与李、杜同游梁园,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
天宝八载(749 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 岁应举中第, 授封丘尉。
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
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
这是他生活的转折点,以后仕途遂顺,创作渐稀。
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
有《高常侍集》等传世。
永泰元年(765 年)卒,终年65 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
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
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自己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所以他对保卫边疆的爱国将领作了热情的歌颂。
如《送浑将军出塞》诗中对浑将军的刻画是很出色的。
在敌人入侵、“昨日边庭羽书至”的时候,浑将军就慷慨出征。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二句不沾将军本身,却正衬托出将军忠勇为国、心情异常激动的精神面貌。
“黄云白草”的塞外风光,与“击剑酣歌”的昂扬精神,进一步突出了一个不畏艰苦、为国忘身、心情乐观的爱国将领的形象。
通篇严整而飞动,魄力雄毅,风骨遒上,与《燕歌行》同样表现了高适七古的艺术特征。
Hilary_Duff希拉里·达夫简介
Joel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张专辑】
达夫参与创作了几首她第二张专 辑中的歌曲, 辑中的歌曲,这张专辑以她自己 的姓名命名,就叫做《Hilary 的姓名命名,就叫做《 Duff》。这张专辑的风格比 》 《Metamorphosis》更加尖锐, 》更加尖锐, 更富摇滚色彩。该专辑於她的17 更富摇滚色彩。该专辑於她的 岁生日( 岁生日(在2004年9月)发行, 年 月 发行, 并登上美国排行第二以及加拿大 排行第一。 排行第一。该专辑至今共售出超 过一百五十万张, 过一百五十万张,但尽管有受欢 迎的的音乐电视出马, 迎的的音乐电视出马,单曲 《Fly》仍在美国单曲排行榜上 》 失利。该单曲以及《Someone's 失利。该单曲以及《 Watching over Me》都登上了 》 澳大利亚前四十名。 澳大利亚前四十名。但由於这张 专辑并没有《 专辑并没有《Metamorphosis》 》 成功,因此没有再发行其他单曲。 成功,因此没有再发行其他单曲。 达夫随后开始了为期九个月的 「Most Wanted」巡演。 」巡演。
专辑曲目: 专辑曲目: 1. Fly 2. Do You Want Me 3. Weird 4. Hide Away 5. Mr James Dean 6. Underneath This Smile 7. Dangerous To Know 8. Who's That Girl 9. Shine 10. I Am 11. The Getaway 12. Cry 13. Haters 14. Rock This World 15. Someone's Watching Over Me (《劲歌飞扬》主题 劲歌飞扬》 曲) 16. Jericho 17. The Last Song 18. Who's That Girl (Acoustic Mix) 19. Our Lips Are Sealed (Bonus Track) 20. My Generation (Bonus Track)
郁达夫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专注下一代成长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7岁入私塾受启蒙教育。
后到嘉兴、杭州等地中学求学。
由于聪颖好学,少时已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
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
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
1913年赴日本留学,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和哲学着作。
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
他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
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
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
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
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并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游记。
着名的电影《金秋桂花迟》就是根据郁达夫小说改编的。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曾赴台儿庄劳军。
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
Duff反应
Duff反应(Duff reaction,达夫反应),又称“六亚甲基四胺甲酰化反应”
用六亚甲基四胺(乌洛托品)对芳香族化合物进行甲酰化。
[1][2][3][4][5][6]
此反应为亲电芳香取代,其中亲电试剂为乌洛托品衍生出的亚胺离子CH2+NR2。
一碳的甲酰基来源于六亚甲基四胺中甲醛单位的亚甲基。
反应最初产物为另一亚胺离子,经水解得到芳醛。
反应需要在芳环上有强活化基,如酚羟基。
醛基进入酚羟基的邻位或对位(如果邻位已有取代基)。
反应产率较低,但操作简便,产物也较纯净。
例如用此反应合成3,5-二叔丁基水杨醛:
反应机理
乌洛托品质子化、断裂产生亚胺离子,亚胺离子对芳环发生亲电芳香取代,经互变异构,生成一个苄胺衍生物。
接下来乌洛托品部分发生第二次质子化、断裂产生亚胺离子,然后进行分子内氧还作用,苄胺部分被氧化为亚苄基亚胺离子,它经过水解,即得到醛。
简单的逻辑学 达夫
简单的逻辑学达夫
(实用版)
目录
1.简单逻辑学的概念与重要性
2.《简单的逻辑学》的主要内容
3.作者达夫的背景与贡献
4.阅读《简单的逻辑学》的价值与启示
正文
逻辑学是一门探讨推理规律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分析问题、做出决策。
在众多逻辑学著作中,《简单的逻辑学》是一本颇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作,作者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达夫(D.G.Bridgman)。
《简单的逻辑学》主要涉及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达夫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讲解了命题、推理、论证等基本概念,并介绍了逻辑学的基本方法,如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
此外,他还详细阐述了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如同一律、排中律、充足条件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系统的逻辑学知识体系。
达夫作为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逻辑学领域有着重要贡献。
他致力于将逻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使更多人掌握逻辑推理的能力。
通过《简单的逻辑学》一书,达夫将复杂的逻辑学理论简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帮助读者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阅读《简单的逻辑学》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逻辑学的基本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的分析、判断和论证能力。
同时,这本书也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善于运用逻辑思维,避免走入谬误和偏颇。
通过学习《简单的逻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加明智地做出决策。
总之,《简单的逻辑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逻辑学入门书籍。
无论你
是学生、教师还是职场人士,都可以从中受益。
郁达夫沉沦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1896年12月出生于浙江富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三岁丧父。
郁达夫从小受中国古典诗歌的熏陶,有“九岁赋诗四座惊”的佳传。
他十四岁就创作大量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
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 1914年7月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9,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921年“",与郭轰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休创造社不久,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22年回国。
创造社刊物《创造季刊》的创刊号由郁达夫主编。
后编辑过《创造周报》和《创造日》等。
回国后,郁达夫还发表了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等作品。
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广东大学任教。
1926年回上海后参加创造社活动并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等。
发表了《迟桂花》等作品。
1928年郁达夫秘密加入太阳社。
他曾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还在普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郁达夫为发起人之一。
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
1935年,应上海良友图书公司之邀,负责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散文二集”并为之撰写了《导言》。
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
1 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杭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后去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纸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 91 1 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郁达夫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
1945年8月29日,在苏门答腊失踪,那年他四十九岁。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文本解析 1926年4月出版的《现代评论》第3卷第71期和72期连载了陈西澄做的《闲话》,文章列举出他认为新文学+年来“中国新出有价值的书’十种(实际上选了十一种)。
简单的逻辑学 达夫
简单的逻辑学达夫
摘要:
一、逻辑学简介
1.逻辑学的定义
2.逻辑学的重要性
二、逻辑学的基本概念
1.概念的定义
2.概念的分类
3.概念间的关系
三、逻辑学的基本规律
1.同一律
2.排中律
3.充足条件律
四、逻辑学的基本方法
1.分析法
2.综合法
五、逻辑学的应用
1.逻辑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2.逻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正文: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规律和思维规律的学科,它对于我们的思考和表达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简单的逻辑学》一书中,达夫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通过实例展示了逻辑学的应用。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概念的定义、分类和关系。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正确理解和使用概念对于进行有效的推理至关重要。
概念的分类包括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而概念间的关系则包括同一关系、属种关系和交叉关系等。
逻辑学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排中律和充足条件律。
同一律是指一个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具有相同的性质;排中律是指一个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具有某种性质或不属于某种性质;充足条件律是指如果一个事物具有某种性质,那么它就具有另一种性质。
逻辑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将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部分,以便于理解和研究;综合则是将简单的部分组合成复杂的事物,以便于表达和交流。
逻辑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逻辑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思想,避免因误解或错误表达而产生的困扰。
在学术研究中,逻辑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推理和论证,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简单的逻辑学 达夫
简单的逻辑学达夫
达夫简单逻辑学,也称为达夫逻辑或基本逻辑,是一种研究逻辑原理和有效推理方法的分支学科。
它旨在帮助人们理解正确的推理过程,并提供一种方法来判断论证的有效性。
达夫简单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 命题:逻辑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命题,即陈述的真假可判断的语句。
命题可以用符号表示,如P、Q或A、B等。
2. 逻辑关系:逻辑关系是命题之间的关系,包括与(conjunction)、或(disjunction)、非(negation)以及条件(implication)等。
3. 联结词:联结词是用来连接命题的词汇,如“与”、“或”、“非”、“如果...则...”等。
通过联结词的运用,可以构建复杂的
命题。
4. 推理:推理是达夫简单逻辑学的核心内容,指从一系列已知的命题中得出一个新的结论。
推理通常使用逻辑规则,如蕴涵规则、析取规则、消解规则等。
5. 推理形式:推理形式是指一种以逻辑规则为基础的推理模式,它可以用来解决特定的推理问题。
常见的推理形式包括假设推理、构造推理、演绎推理等。
通过研究达夫简单逻辑学,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提
高逻辑思维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逻辑学不仅在数学和哲学领域有应用,也在科学、法律、商业等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燕歌行高适注音版翻译
燕歌行高适注音版翻译
摘要:
1.燕歌行的作者高适简介
2.燕歌行的注音版
3.燕歌行的翻译
正文:
《燕歌行》是唐代著名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
高适(约704 年-约765 年),字达夫,唐代渤海蓨(今河北省景县)人。
他生活在唐朝盛世中期,曾任给事中、散骑常侍等官职,与岑参、王之涣、王昌龄等人并称“边塞四诗人”。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燕歌行的注音版和翻译。
【燕歌行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燕歌行注音版】
qín shí míng yuè hàn shí guān, wàn lǐ cháng zhēng rén wèi huán.
dàn shǐ lóng chéng fēi jiāng zài, bù jiào hú mǎ dù yīn shān.
【燕歌行翻译】
这是描绘秦汉时期明月照耀着长城关隘,征途漫长的万里长征,战士们仍然没有返回的景象。
只要龙城的英勇将领还在,就不会让敌人的战马跨过阴山。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高适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边疆战士的敬
意。
他借古讽今,以秦汉时期的边塞风光为背景,表达了边塞诗人的豪情壮志。
高适简介
高适简介
高适简介
总结归纳精选(1):
高适简介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
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由整理]
总结归纳精选(2):
高适简介株组词。
达夫游记赏析
达夫游记赏析
达夫游记是一部十八世纪末期杰出的英国旅游文学,由大不列颠海军上尉查尔斯达夫写成。
他于1772年至1773年,把自己年轻时在欧洲游历的情况,描绘成一部游历文学。
达夫游记是一部精彩的旅游书,融汇了写作、旅行和旅游的丰富内容,他的旅行的经历是巨大的,涉及到很多远洋的航行。
他的写作方式为人熟悉,他对欧洲历史、社会和海岸风景的描写,充满高雅的幽默感,也充满了旅游和休闲的气息,使他的作品更加有趣。
达夫游记不仅是一部精彩的旅游文学作品,也是一部有力的政治作品,它展现了英国及其与欧洲大陆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情况。
达夫对欧洲社会的洞察力和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见解,都充满了生动有趣的色彩,充分反映出他作为一个非常有眼光的时代人物的见解。
在文学技巧方面,达夫游记以其语言优美,写作生动,情节动人的闪光点,为了增强作品的趣味性,运用大量的比喻、描写以及对比,并结合相关联的关键字,使文章更具可读性,令人回味无穷。
而达夫游记给当时英国社会乃至世界各地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丰富了英国人的文学素养,加强了欧洲和英国之间的友谊,促进了两国的文化及相互的融合,使英国文学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也使英国文学更加国际化,成为欧洲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达夫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英国旅游文学,其优美的语言、精彩的细节、深刻的见解和巧妙的文学技巧,使它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也是旅游文学的典范。
它不仅反映了英国和欧洲两种文化的融合,也丰富了民间文化,它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熏陶。
达夫游记,以其芳馥可口的墨香,弥漫着英国旅游文学乃至文学发展史的芬芳,值得我们永远记住!。
高适是哪个朝代的_高适简介
高适是哪个朝代的_高适简介高适是哪个朝代的?高适,字达夫,又字仲武,唐朝时期渤海郡人,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合称“高岑”,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高适是哪个朝代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高适是哪个朝代的高适是唐代人,大半生都处于唐玄宗在位的全盛时期,是继贞观之治后唐朝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当时的长安人口众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城市。
高适得益于这样的环境,科考通过后在朝廷任职,并了解了唐朝边疆的一些情况,这对他写边塞诗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高适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写下了一些边塞诗,诗风宏伟磅礴,描写了边疆士兵的情感和风貌。
开元盛世看起来繁荣,背后也存在着不少矛盾,如赋税过重,改年号天宝后,国力不断衰退,于是高适就写了一些忧国忧民、褒扬好官和讽刺奢靡的诗,提醒当政者施以仁政,感慨边塞不利,对战死沙场的士兵表示同情。
安史之乱后,唐朝已不再繁盛,高适对唐朝的政局充满了忧虑,指出内政不清明带来边疆外患,批判了当时的局势。
高适是盛唐杰出的边塞诗人,早年不得志,游历与各地,在隐居过一段时间,年过四十才得以报效朝廷,对唐朝的局势和边塞之事比较了解,写的诗也多反映当时的情况。
高适是一位豪放、爱国的人,写的边塞诗有独特的风格。
高适简介高适本来是渤海郡人,二十岁的时候前往长安,后来又游历到了宋州,并定居在了宋州宋城,亲自种田耕作,过了八年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公元731年,时年二十八岁的高适往北到了燕赵之地,想要进入到信安王、张守珪的帐下,并写下了几首赠别、边塞诗作。
四年后,高适参加科举考试落榜,于一年后创作了不少诗。
三十五岁的时候,高适回到宋州,写了名作《燕歌行》,此后的十年间都住在这里,偶尔出游到楚地、东平、魏郡等地方。
公元749年,高适张九皋的介绍下参加了有道科,通过考试,当上了丘尉。
这时候他已经四十六岁了。
第二年秋天,高适带兵增援驻守边境的青夷军,在回来的路上写了讲述这次边疆之行的诗。
公元752年,高适辞去丘尉一职,到长安游览,同年初冬,在哥舒翰手下做掌书记,后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助其驻守潼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郁达夫《日记九种》的背后
享誉中外文坛的郁达夫出生于山明水秀的浙江富阳,是新文学运动创造社的主要人物,不但精通日文,英文,法文,德文的根基也很不错,尽管他是一个名人,但是他也一位丈夫。
郁达夫一生结交女人无数,与她结婚称得上夫妻却是只有三个,第一个孙荃,第二个王映霞,第三个陈莲有(达夫给她改了另一名何丽有)。
郁达夫的《日记九种》中的详细记载,使得王映霞在读者心目中成为一个名女人。
为了王映霞写出了传诵一时的《日记九种》,而后又写了缠绵悱恻的《迟桂花》,写出那以“厉鹗”自况的《碧浪湖的秋夜》,写出他的《娱霞杂载》,最后却为她写出千古绝唱的诗篇《毁家诗纪》,以致于郁达夫和她如火如荼的感情最终变成倒戈相向了。
1927年郁达夫遇见了王映霞,便一发不可收拾,对她发起洪水般的追求,王映霞也被这个浪漫的文人所吸引了。
两人迅速打成一片。
然而在郁达夫追求王映霞的时候却同时也在对另一个女人倾心,是一个因肺病去世的画家陈晓江的妻子,这位年轻的孤孀姓徐,名之音,后来的戏剧家徐葆炎的妹妹,郁达夫在1927年《日记九种》中这样写:
1927年一月四日月的:“……醉后上徐君寓,见了他妹妹,真是一个及其忠厚的女子,见了她我不觉得对欺负她的某氏怨愤起来,啊啊,毕竟某氏是一个聪明的才子……”
所谓“某氏”,就是指的江小鹣。
因为江小鹣和陈晓江夫妇是知交,陈晓江身故后,江小鹣对徐之音照顾备至。
而郁达夫却看不顺眼,也许是因此对所谓的“某氏”怨愤起来,后来江小鹣为了避嫌,而远走北平去了。
一月八日的日记:“……又去法界看徐葆炎兄妹……”
一月十四日是郁达夫第一次遇见王映霞:“……从光华出来,就上法界尚贤里一位同乡孙乡那里去。
在那里遇见了杭州的王映霞女士,我的心又被她搅乱了,此事当竭力的进行,求得和她做一个永久的朋友。
”
“中午请客,……我也醉了,醉了,啊啊,可爱的映霞,我在这里想她,不知她可能也在哪里忆我。
”
一月十五日:“……王映霞女士为我斟酒斟茶,我今晚真是快乐极了。
我只希望这一次的事情能成功。
”
一月二十七日:“……晚上在周家吃饭,饭后在炉旁谈天,谈到十点钟、周太太听了我和王女士恋爱失败的事情,很替我伤心,她想替我介绍一个好朋友,可以得点慰藉,可是我终觉得忘不了王女士。
”
但是遇见王映霞并没有让郁达夫中断对其他人的幻想。
他还是喜欢着自己所有喜欢的。
一月十三日:“……我无意识中间,也在思念北京的儿女,和目前问题尚未解决的两个女性,啊,人生的矛盾,真是厉害……”
“午后出去访徐氏兄妹,又和他们出去,上城隍庙去……夜饭后又上周家去,之音却在等下绣花,因为有一位生人在那里,她头也不抬起来,然而看了她这一种温柔的态度更是让我佩服得了不得。
”
二月一日:“夜深一个人睡在床上,默想Madam S的动作,行为,很想带她
出国去……”(Madam S也就是之音)
二月七日:“……我想Madam S 她自己的女性,还没有觉醒,第一期的青春期里,糊里糊涂就结下了婚,生下了小孩,不久便遇到了她男人的死,到了第二期的Second Blooming Period,她当然不会觉醒起来的。
我所要求东西,她终究不能给我。
啊啊……”
二月八日:“……已经是十二点了,打门出去,周太太早已和静豪睡在一张床上,之音一个人睡在里间房里。
我看了她的头发,看了她的灰白的面色,很难想象当时她和陈晓江同睡的情形……”
日记一直写到三月二日的样子,便再没有之音的消息,因为他追求王映霞,快要到表白的时候,自然不会再有之音了,便只有了王映霞的位置了。
这样的郁达夫就像是站在一艘船上,划着两只桨,开始时对两只桨都小心翼翼,当发现另一只更漂亮,更耐用,更合自己的口味,就把那一只搁浅了。
而他为什么会觉得王映霞这只桨更好呢,因为江小鹣已经走了,就没有人和郁达夫争夺徐之音了,而徐之音也并没有对郁达夫表示很大的热情,所以郁达夫就觉得没有意思了,相反,这个时候王映霞与他已经两情相悦,两人相互间的热情正和郁达夫期望的一模一样,所以在这样一种达到自己理想状况的郁达夫当然会毫不犹豫选择了王映霞这只桨。
是不是郁达夫是一个喜欢把人玩弄于鼓掌的人呢,恰好相反,他却是一个常被人玩弄于鼓掌的人呢。
我们不说他风流,不说他放荡,不说他无情,却说他是一个无辜的人,为什么呢?
当徐之音彻底从达夫的日志当中消失的时候,日记里就只剩下王映霞了——女人,当然还有别的男人,以及其他作陪衬的人,但王映霞是唯一的主角。
至此始,王映霞便开始在郁达夫的日记里占据大量篇幅。
然而这一段感情郁达夫也是倾尽全心了的。
二月二十日:“……午前一点钟,我回到上海的寓里,洗身更换衣服后,我就把被窝蒙上了头部,一个人哭了一个痛快。
”
郁达夫为什么会哭,因为王映霞要回杭州了,他为了见她一面,跑到火车上去找,没找到,又随火车到了一个中点站下车等了她一天,还是没有等到。
刚刚兴起的感情热火犹如被泼了凉水一般,他觉得被抛弃的是自己。
二月二十七日:“……我时时刻刻忘不了映霞,也时时刻刻忘不了北京的儿女。
一想到荃君的那种孤独怀远的悲哀,我就要流眼泪,但映霞丰肥的体质和澄美的瞳神,又一步也不离的在追迫我……我竟忍不住哭起来了……我只愿早一天死。
”
他又哭了,荃君是他的妻子,还生育了他的小孩,而他却在王映霞身上迷恋不已,甚至要和自己的妻子离婚。
一方面受着道德的鞭笞,一方面受着感情的煎熬,所以痛苦的他只有哭才能缓解他的无可奈何。
这恰好证明了他不是一个无情无义而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三月二日:“……她告诉我“映霞上她姊姊那里去了”,可怜我同失了母的小孩儿一样,想哭又哭不出来。
”
三月十八日:“……我真哭了。
坐在车上,一路的直哭到家中,……我觉得今晚又要失眠,因为和映霞的事,太难解决。
”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过郁达夫却要例外,不仅不重眼泪轻弹,更是哭得惊天动地,为了不辜负这些泪水,最终他和王映霞的感情受到了老天的眷顾,
终于结成伉俪。
至于后来的分裂那又是后话了。
郁达夫为了一个女人哭,为了一个女人笑,为了女人尝尽了世上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像感情里的一头迷羊,每种感情都强烈得如同洪水,顷刻间泪水就决堤,哭得又像一个小孩,毫无修饰,用眼泪表达自己最真的感情;又像一个神经质的人,爱的越深怨得越深,怨得越深爱的越深。
《日记九种》是郁达夫在一九二七年的日记,从一月到七月,写的最多就是关于王映霞的,表达的是最真实的故事和感情,绝无一丝作假。
王映霞发现这本日记的时候很生气,郁达夫则向她发誓说绝不发表,结果后来还是发表了,稿费还是王映霞拿的,发表五个月后郁达夫的朋友们就收到他和王映霞的简洁的婚贴。
当然,这本日记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这就不得不说郁达夫的文章的受欢迎程度。
不仅这部,他的成名作《沉沦》,以及《迷羊》《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等都受到了很多读者的亲睐,他写《日记九种》,使读者觉得无异读屠格涅夫在巴黎的生活,但郁达夫不能成为中国的屠格涅夫,因为他是肉的享受者。
他之所以能感动读者,一半是由于他大胆地坦白自己的“放浪”的生活,另一半是羡慕他的艳遇。
大多数作家总是会借作品美化一下自己,不会把自己表露无遗,而郁达夫不同的就是他把自己的所有真实感情和生活都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也不顾别人什么眼光,他只要自己做一个真实的人,就像他最真实的哭泣的样子,绝无半点演戏的嫌疑。
所以能让人记住他的除了他作品的技巧魅力,还有就是他的人格魅力了。
一个没有人格魅力的人又怎么会写出有魅力的作品呢?他所有的魅力便是他行不惺惺作态,坦率地表达感情,喜欢了就追求,不和了便分开,,难受了就哭,高兴了就笑,犯错了绝不隐瞒还要主动承认,对谁不满了就抨击,受不了社会的黑暗就会呼吁光明,所有的一切就是他做了一个最真实的人,同他小说中人物一样真实。
2010级对外汉语一班
饶芳
2010024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