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方法指导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方法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方法
1. 细读原文:阅读前先看题目,了解问题要求。
然后读原文,注重理解并注意细节。
2. 理清逻辑:补充自己整个阅读过程中的逻辑,在脑海中理顺一些细节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后面的回答问题很有帮助。
3. 注意文化背景: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当时的特定背景,如果了解背景则更容易理解作品的深层次内涵。
4. 注重言外之意: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一些隐晦的情感,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捕捉这些隐晦的情感。
5. 根据上下文推断: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单词、句子,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其意思,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
6. 统筹所学知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阅读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作品。
7. 精准答题:根据问题要求精准回答,注意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答案并回答所提问的问题。
小说阅读方法指导
小说阅读方法指导小说是人们在休闲时最常阅读的文学形式之一,它可以带给我们极大的乐趣和启发。
阅读小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丰富知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下面是一些阅读小说的方法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选择合适的小说1. 根据兴趣选书首先要选一本你感兴趣的小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小说的类型,比如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推理小说等等。
如果你对某个作者、某个作品非常感兴趣,就可以优先选择。
2. 了解书籍信息在选择小说的时候,可以先了解一下书籍的信息,比如作者是谁、故事梗概是什么、读者评价如何等等。
可以通过书评、书籍介绍、读者评论等途径来了解对该书的评价和看法,以便更好地做出选择。
3. 参考推荐书单可以参考一些专业的书单、推荐书籍,比如某些文学奖项、知名作家的推荐、网站的热门榜单等等,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小说。
1. 专注阅读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让自己的心思都集中到书籍上。
专注于书中细节,想象故事情节,体验人物思想情感,将自己融入到故事里。
2. 多角度思考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如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主题意义等。
尝试站在不同的人物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者换一个故事发展的角度去理解故事,也许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3. 体会作者的笔法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笔法,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思想、文化底蕴、人生态度等。
可以通过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以及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背景,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
4. 阅读与思考在阅读小说的不妨多思考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作者会选择这样的故事情节?人物的行为背后有何深意?故事中的隐喻、象征意义是什么?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来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小说。
5. 分享交流在阅读完一本书之后,可以选择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可以与朋友、家人、同事一起讨论,也可以参与一些书友会、读书俱乐部等,通过交流来深化自己对书籍的理解。
小学生如何进行文学阅读
小学生如何进行文学阅读文学阅读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启发创造思维,还可以开拓视野、培养情感和审美情趣。
那么,小学生应该如何进行文学阅读呢?1. 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学作品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有限,因此,他们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首先,可以借助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了解适合自己年龄段的文学作品。
其次,可以在书店或图书馆中尝试阅读一些简洁生动、内容有趣的故事书、童话故事或儿童文学作品。
最重要的是,小学生选择阅读的书籍要符合自己的兴趣和阅读能力,避免阅读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作品。
2. 制定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进行文学阅读时,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和地点,可以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进行阅读。
其次,要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并设立目标,如每天阅读一章或完成一本书。
同时,还可以养成做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的习惯,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
3. 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小学生的阅读方式不仅仅局限于纸质书籍,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文学阅读。
例如,可以借助有声书、电子书和绘本等多媒体形式,让阅读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还可以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读书活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进行阅读交流和分享,增加阅读的乐趣和互动性。
4. 培养阅读的思辨能力文学阅读不仅仅是文字的理解和记忆,更要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作品中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以及故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观。
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去发现作品中的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5. 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小学生的文学阅读不应局限于某一种类型或题材的作品,应该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可以通过拓展阅读范围,选择不同主题、不同作者的作品,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文学作品,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同时,也可以深入研究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
文学作品阅读方法策略
文学作品阅读方法策略
文学作品阅读方法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感知:在初步阅读文学作品时,应从整体上感知作品的主题、情感和风格,了解作品的大致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等。
2. 细读文本: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需要细读文本,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
注意文本中的细节和关键词,挖掘作品深层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3. 联想与想象:通过联想与想象,将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情境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4. 比较分析:可以将文学作品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优劣之处。
这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特点,同时也有助于拓宽视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 批判性思维: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受文本的观点和意义。
应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评价,发现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6. 记录与反思: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思考和疑问。
这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日后回顾和反思自己的阅读体验。
7. 实践与应用:可以将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写作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学艺术的魅力。
总之,文学作品阅读方法策略需要注重整体感知、细读文本、联想与想象、比较分析、批判性思维、记录与反思和实践应用等方面。
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科普文学作品阅读方法
科普文学作品阅读方法
阅读科普文学作品有以下几个方法:
1. 了解背景知识:在阅读科普文学作品之前,先了解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比如作者的专业领域、作品的主题等。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2. 仔细阅读:科普文学作品通常包含较多的科学知识和概念,所以在阅读时要仔细阅读每一个段落,并且理解其中的内容。
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暂停阅读并思考或查阅相关资料。
3. 善于提问:在阅读科普文学作品时,要善于提问自己。
可以思考一些问题,比如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有没有相关的实验证据?这样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作品。
4. 多角度思考:科普文学作品可能涉及到一些争议性的话题,所以在阅读时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价作品。
5. 深入探索:如果对某个主题特别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索相关的资料和研究。
可以查阅相关的科学论文、书籍或者参加相关的讲座和讨论会等,以加深对该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阅读科普文学作品需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不断思考和探索,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名著的阅读方法
名著的阅读方法名著是文学史上的瑰宝,对于读者来说,如何正确地阅读名著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进行名著的阅读。
一、了解背景与作者在阅读名著之前,了解背景和作者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同时,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寓意和主题。
二、注意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是其核心。
在阅读名著时,要注意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
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内心世界等方面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同时,要关注故事情节的起伏和转折,分析其中的冲突和发展,把握故事的主线和支线。
三、注重细节与意象名著的细节与意象往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在阅读名著时,要注重抓住细节和意象,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作品中的深层含义。
可以通过分析作品中的隐喻、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四、掌握文学技巧与风格名著往往以独特的文学技巧和风格展现出来。
在阅读名著时,要注意掌握作者的文学技巧和风格,如描写手法、叙事结构、语言运用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名著的艺术魅力。
五、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名著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是一个有益的阅读方法。
通过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名著的独特之处和价值所在。
可以从题材、风格、结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名著与其他作品之间的异同。
六、与他人进行讨论与交流阅读名著不仅可以独自进行,也可以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可以听取不同的观点和解读,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视野。
可以组织读书会、参加文学讲座等形式,与他人共同探讨名著的内涵和意义。
七、反复阅读与思考名著往往需要反复阅读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
在初次阅读后,可以多次回顾和反思,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可以逐渐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基本方法
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基本方法古代文学作品是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历史、思想和艺术表达。
以下是一些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1. 选择合适的作品选择合适的古代文学作品是阅读的第一步。
可以选择那些与你感兴趣的历史时期、文化背景或题材相关的作品。
了解作品的背景信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
2. 了解作品的背景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之前,了解其背景信息是必要的。
这包括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文化环境和作者的创作动机。
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观点和主题。
3. 深入解读作品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注重细节,深入解读文本。
可以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意象的运用。
注意作家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以及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
4. 探索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每个古代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意义。
通过仔细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揭示的智慧和哲理。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探索其中的价值观、社会观念和文化特点。
5. 对比和联想可以将不同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对比,探索它们共同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同时,也可以将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生活和社会情境进行联想,寻找其中的共通之处和启示。
6. 与他人交流分享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后,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可以获得不同的观点和解读,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以上的基本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并从中汲取知识和智慧。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愉悦的阅读体验,也是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科普文学作品阅读方法
科普文学作品阅读方法
阅读科普文学作品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选择合适的作品:首先,选择一本适合自己兴趣和知识水平的科普文学作品。
尽量选择那些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作品。
2. 了解作品背景:在开始阅读之前,可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相关领域的知识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
3. 注重阅读技巧: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阅读技巧,如抓住主题、理解科学概念、分析文章结构、梳理逻辑关系等。
对于不理解的部分,可以反复阅读或查找相关资料。
4. 思考与探究:阅读科普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要学会思考和探究。
例如,对作品中提出的观点或假设进行思考,或者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进行验证。
5. 与其他读者交流:可以与其他读者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看法。
通过交流,可以拓宽视野、启发思维,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6. 持续学习与实践:科普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往往具有跨学科的特点,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因此,阅读完作品后,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或者继续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
7. 保持好奇心:保持好奇心是阅读科普文学作品的重要前提。
对于作品中提到的现象和问题,可以尝试去探索背后的原因和规律,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
总之,阅读科普文学作品需要耐心、技巧和好奇心。
通过不断积累和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更好地探索科学世界。
朗读吟诵: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五步法
朗读吟诵: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五步法朗读和吟诵是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有效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文字障碍,搞清楚生字、生词、成语典
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
同时,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
2.比较性阅读:通过比较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风格和特点,可以更深入地
理解文学作品的个性和差异。
例如,同样是写“景”,鲁迅和朱自清的表达方式就有所不同。
通过比较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差异。
3.注重朗读技巧:正确的朗读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表达作品中的情感和思
想。
例如,语音、语调、语速、节奏等都需要根据作品的内容进行恰当的运用。
同时,要注意情感表达,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使朗读更具感染力和情感表达力。
4.审美思考:在朗读之后,要进行审美思考,分享自己的感受、评价作品的
美学价值等。
通过审美思考,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5.结合其他艺术形式:可以将朗读和吟诵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如音乐、舞
蹈、绘画等。
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艺术体验,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和吟诵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审美意识的提升。
如何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如何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
经典文学作品中流淌着文化传承的基因,深入人心的情感和发人深省的思想,读起来可以带领我们穿越时空,认识不同的人和事。
但是,阅读经典作品并不容易,它需要我们用心去读,仔细去品味。
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方法。
一、理清阅读的目的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目的有很多,也因人而异。
有人希望能够了解历史和文化,有人想要寻找心灵的满足和启示,也有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在阅读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我们阅读的目的,这样才能在阅读中更加专注和明确自己的需求。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作品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兴趣和知识水平。
如果你对文学不是很了解,可先从一些易往深入的作品开始,例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如果你喜欢文学,可尝试阅读更为复杂深入的作品,例如《鲁迅全集》、《莎士比亚全集》等。
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有助于提高阅读的兴趣和阅读效果。
三、找到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阅读需要我们安静的心境和舒适的环境。
有些人习惯在家中找到一处安静的空间静心阅读,有些人则喜欢去咖啡馆、公园等地方。
但不管你选择在哪里阅读,在阅读之前,我们需要先将心情调整好,在心中建立起一道屏障,来抵挡外界的干扰。
四、用心去读用心去读是阅读的核心之一。
有些经典文学作品虽然不长,但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在阅读之前,我们可以先浏览全文,了解大概的主题和脉络。
在具体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标注、笔记等方式来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方便以后回顾和总结。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来获取更多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资料,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五、保持阅读的习惯阅读并不是一时兴趣,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和积累的习惯。
为了保持阅读的习惯,我们可以每天规定一定的阅读时间,每个周末规定一本书的计划,或者加入书友会、文学俱乐部等组织,来提高自己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总之,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文学分析指导如何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
文学分析指导如何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文学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艺术形式,通过文字表达情感和思想,引发读者共鸣。
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文学作品时。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文学分析的指导,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
一、熟悉作者和背景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了解作者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的经历、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会对作品的风格和主题产生深刻影响。
在排除了一些残余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差异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此外,了解文学作品创作的背景和历史背景也是重要的。
例如,在阅读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时,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和相关事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二、分析文学元素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学元素,例如情节、人物、语言和象征等等。
分析这些文学元素是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核心。
情节是文学作品的基本骨架,通过情节的展开和发展,作者传达了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阅读时,我们应该关注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冲突和成长过程。
人物是文学作品中的灵魂,他们的性格、行为和对话都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与情节的关系。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通过独特的叙述手法和文学修辞手法,作者传达出作品的情感和思想。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关注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隐喻和比喻,以及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象征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具象事物的隐喻和象征,作者传达了更深层次的寓意和主题。
识别和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作品的意图和内涵。
三、关注文学思想和主题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主题是其核心和灵魂。
通过关注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主题,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意义和观点。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情感变化。
作品中的情感体验往往与作品的主题息息相关,通过感同身受的方式获取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中考重点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
中考重点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高中中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临的考试,阅读理解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阅读理解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是考生们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考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一、积极阅读阅读文学作品时,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阅读。
不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戏剧,每一篇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都有值得挖掘的内容。
以积极的心态读作品,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也能更好地回答相关问题。
二、理解主题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尽量理解作品的主题。
主题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或意义。
在阅读时,可以从作品的标题、开头和结尾以及人物、情节等方面去理解主题。
抓住主题后,就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整体意义,从而回答相关问题。
三、观察人物作品中的人物是阅读的重点之一。
阅读文学作品时,要观察人物的性格、言行举止、内心感受等方面。
通过对人物的观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动机和行为,从而对作品的情节和主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分析情节作品的情节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
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关注作品的情节线索,了解故事发展的起伏变化。
可以思考每个情节的作用和目的,理清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分析情节,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结构和意义。
五、细品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是其独特之处。
阅读文学作品时,要细品语言的准确性和美感。
可以观察作品中的修辞手法、隐喻和象征等语言特点。
细品语言不仅可以增加对作品的理解,还能培养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语感。
六、思考背景阅读文学作品时,要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
可以通过阅读作品前的简介和注释,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思考背景会帮助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对回答相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七、做题技巧在答题时,要注意遵循一些阅读题目的解题技巧。
首先,认真审题,明确问题要求。
其次,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进行对照和推理,做到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最后,注意时态和词义的理解,避免在选择题和判断题中出错。
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
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文学阅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认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普遍对文学阅读缺乏兴趣和掌握阅读技巧的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呢?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教师首先需要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这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来实现:1. 提供优质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类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涵盖不同的题材和风格,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阅读材料。
2. 设立文学阅读角:在教室或图书室等地方设置一个专门的文学阅读角,摆放着各类文学作品,并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如舒适的座椅、柔和的灯光等,以吸引学生积极进行阅读。
3. 组织读书俱乐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形成读书俱乐部,在俱乐部里面定期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相互推荐好书,并提供一些奖励激励学生参与。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技巧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是进行文学阅读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技巧:1. 阅读指导: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指导,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主题识别、角色分析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理解作品。
2. 阅读日志: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阅读日志,记录他们的阅读感受、思考和理解,通过反思和分享,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洞察。
3. 批判性阅读: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通过对作品中的观点、主题和结构等进行思考和评价,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文学素养。
三、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为了增加学生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1. 进行文学角色扮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文学作品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
2. 组织朗诵比赛:教师可以组织朗诵比赛,鼓励学生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投入。
3. 观看文学改编电影: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或舞台剧,让学生通过多种媒介接触文学作品,深化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与感知。
文学作品阅读方法
文学作品阅读一、散文阅读:继续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二、小说阅读三、相关考点1、理清线索。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继续抒怀类散文和小说的线索多为人、事、景、物,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线索多为物,议论明理类散文的线索多为理。
2、弄清顺序。
散文及小说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其次还有补叙,顺叙是以时间为序,也是一世情发展的先后为序;倒叙是把结局或精彩的情节提到开头叙述;插叙是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相关内容,插入叙述完后在街上先前中断的线索往后继续叙述;3、了解手法。
多综合运用如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多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象征、对比、铺垫、照应、衬托、抑扬、悬念、误会、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以乐写哀、等表现手法。
4、理解语句。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语句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理解语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5、赏析语言。
分析作品在修辞上,在句式上,(排比、对偶、长短句、整散句),在用词上如(动词的连用、叠词、四字词语、方言俗语等)方面的特点,赏析其语言特色。
6、把握主题。
主题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把我记叙抒怀类散文之“怀”,托物言志类散文之“志”,议论明理类散文之“理”;小说的主旨。
方法指引一、基本方法和步骤1、快熟了解内容了解主要内容,解决“卸了什么”的问题,即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物,什么情。
2、认真读懂题意仔细阅读题干,弄清题目要求,勾画关键字词,比较各个选项(如果选择题),明确考点题型,注意分值设置,留心答题位置。
3、将题回归原文将题回归原文,就是带着题干或选项中的语句重读原文,找到这些语句在原文中的位置。
联系前后找答案。
4、细看上下文因为答案多在文中,且多在题干中出现的语句前后,所以看上下文,锁定答案所在的区域。
如果涉及全篇,则要扩大区域再读全文。
5、审视内容结构考查词语、句子的作用,多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展开思路。
内容上的作用,主要有表达情感、渲染气氛、提示言旨等。
教师授课教案:掌握教学技巧,让学生喜欢文学阅读
教师授课教案:掌握教学技巧,让学生喜欢文学阅读文学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学生语文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文学阅读,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这些都需要教师去做出一定的努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掌握教学技巧,让学生喜爱文学阅读。
一、掌握教学技巧教师的教学技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在进行文学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1、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作为一名文学阅读教师,自身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教师自己熟悉文学作品,才能更好的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
教师应该继续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扩充自己的文学知识。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文学作品的深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才能理解。
对于每一个文学作品,教师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故事的情节,而是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对学生的思考做出及时的反馈。
3、让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在进行文学阅读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自主阅读的同时,教师应该做好跟踪反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让学生喜欢文学阅读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正确的方法,让学生喜爱文学阅读。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方法:1、选取适合学生的文学作品作为文学阅读教师,在选取文学作品时,应该选择一些有关学生生活、有情感色彩的作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产生共鸣。
例如:《红楼梦》、《围城》等。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文学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座、讨论、小组合作阅读、角色扮演等。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阅读在进行文学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
例如,采用导读的方式进行教学,或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提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4、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在进行文学阅读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游戏、竞赛等。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解读方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解读方法文学作品是人们通过语言艺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产物,通过阅读和解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文学作品阅读与解读方法。
一.背景分析法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了解作品的背景信息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研究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社会环境等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背景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意图。
二.情节分析法情节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作品的情节,我们可以深入把握故事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情节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到故事的主要发展线索,揭示作品的内在逻辑。
三.人物分析法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作品的核心,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言行举止、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我们可以透过人物的形象感知到作者对人性、社会问题等的思考。
人物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中的角色。
四.主题分析法作品的主题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中心思想,通过分析主题,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主题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理解文学作品,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五.象征分析法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象征手法,通过具象的符号来代表某种抽象的思想。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象征元素,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象征分析法可以增加我们对作品的解读深度。
六.语言风格分析法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对作品的表达和阅读都起到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
语言风格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作品的美学价值。
七.批评分析法通过阅读文学批评的观点,我们可以汲取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并将其运用到我们的解读中。
文学批评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作品,并拓宽我们的思维。
总结:通过背景分析法、情节分析法、人物分析法、主题分析法、象征分析法、语言风格分析法和批评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我们可以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
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
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导言: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阅读文学作品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介绍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一、了解背景知识阅读文学作品前,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例如,读《红楼梦》时,了解清代封建社会的特点和作者曹雪芹的生平,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行为和情感。
二、注重细节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细节往往蕴含着重要的信息和意义。
学生在阅读时应注重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可以通过标注关键词、画重点句子等方式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例如,在阅读《小王子》时,学生可以着重关注小王子与各种动物的对话,从中体会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三、品味语言之美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语言之美。
学生在阅读时应注重品味和欣赏作品中的优美语言。
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模仿写作等方式来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阅读《诗经》时,学生可以尝试朗读其中的诗歌,感受古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四、分析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的核心元素之一。
学生在阅读时应注重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变化。
可以通过绘制人物关系图、写人物心理分析等方式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例如,在阅读《西游记》时,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孙悟空与其他主要角色的关系图来理清人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五、体会情感共鸣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学生在阅读时应注重体会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并与自身经历进行对比和思考。
可以通过写读后感、进行情感交流等方式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例如,在阅读《小熊维尼》时,学生可以写下自己对友谊、快乐等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结语:阅读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了解背景知识、注重细节理解、品味语言之美、分析人物形象和体会情感共鸣等方法和技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希望本文提供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乐趣。
阅读名著与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
阅读名著与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阅读名著和分析文学作品是培养个人思考能力与文学鉴赏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和深度,许多读者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本文将介绍一些阅读名著和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一、准备阅读前的基础工作在开始阅读名著或文学作品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提高阅读的效果和理解的深度。
首先,我们应该对作者和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创作经历和作品风格,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图和内涵。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作者的自传或评论来获取这些信息。
其次,我们可以事先了解一些与作品相关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这些背景知识能够为我们解读作品中的隐喻、象征和文化内涵提供重要线索,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找到合适的阅读环境来提高阅读效果。
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远离干扰和噪音,可以让我们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沉浸在作品中。
二、深入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在进行深入阅读时,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方法和技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首先,我们可以注重细节。
细节是作品中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通过仔细观察和解读细节,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注意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对话对白等方面的细节,思考它们所呈现的意义和作用。
其次,我们可以关注作品中的主题和意象。
主题是作品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而意象则是通过具体的形象和符号来呈现主题。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主题和意象,我们可以揭示出作者的意图和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再次,我们可以学会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和理论。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述和解读的学科,包括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不同的批评方法。
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批评方法,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作品,拓宽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我们可以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
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听取他人的观点和见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指导学生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是我们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
面对新的语文选修课程,这个教学任务再次凸显出来,成为教师备课、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本文拟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与同仁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文本阅读是根本“文本阅读”这个过程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由于课时紧张,很多教师采取了“直奔主题”的方法,减少甚至完全取消阅读课文的时间。
不能认真阅读,不能享受阅读的快乐,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个致命的缺陷。
当我们面对选修教材中众多的文学作品时,淡化了阅读这个过程,看似厚重的教学内容,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把握艺术形象、体味文学形式等,这一切就都成了海市蜃楼,根基不实。
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读过作品,就直接进入到所谓的欣赏中。
有些学生看似准备得很充分,从网上搜索了很多背景资料,但其实连原文都未细细读过,资料也谈不上真正“消化”,只是经一下手就论堆儿又转给了老师。
舍本逐末、囫囵吞枣,以此方法欲寻艺术美感,不过是缘木求鱼,令学生厌烦之心渐生,对这些精美的作品敬而远之。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享受阅读的快乐,有些老师动脑筋设计了一些好方法。
有的老师指导学生在课上以批注法来读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
要求学生阅读时加以批注,在随后的讨论中,学生有文可依,发言也更言之有理、有序。
批注阅读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内心感受的机会,有成就感,这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母对黛玉的影响力。
其依据是两段原文: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学生从黛玉对同一个问题的前后的不同回答,看出贾母对黛玉的影响,及黛玉的聪惠、敏感。
因为给了学生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能,才会有这样真切而独特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阅读方法指导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2007年的广东高考考纲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中提出“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所应对的高考考题是半开放试题(根据文本自选角度鉴赏)。
这类试题先是出现在上海高考题中,2005年后,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中也陆续出现。
(一)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题规律1.读全篇,把握主旨。
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宏观上把握全局,理清文章的层次,领会文章的要义。
其次是注意作者生活、写作的背景(要善于利用命题者所做的相关的注释)等,并利用题目、题干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测命题者考查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
2.紧扣题目,找准区间。
认真阅读题干,明确要求,弄清楚题目的限制与提示,明确答题方向,确定所在的有效的阅读区间,找到答题区,摘录与题目有关的句子或关键词语组合回答。
3.善于整合有关信息。
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中的不同信息,或整合回答,或把一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成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准确作答。
4.根据分值,列点回答。
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一般情况下,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
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1)(2)之类序号,则按序号答够要点即可。
5.遇到半开放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去做:(1)要针对文本取材特点和语言运用的效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简明扼要用一句话表达清楚)。
(2)一定要引用原材料中的原词原句或概括原文段中心作为论据。
(3)围绕文本取材特点和语言运用的效果,结合引用原材料中的原段或原词原句进行分析论证。
(4)答案句数根据分值在6~12句之间便可,语言要简明,表意要清楚。
(二)简答题组织语言的方法1.摘录法:顾名思义,就是选摘原文原句作为答案。
2.浓缩法: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按照题目规定的字数,将其“浓缩”为合乎规范的句子作为答案。
3.改写法:依据题干的指令,将原文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句子,做点改动,使其合乎答题要求。
4.拼接法: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合乎答案要求的句子,有机地拼接融合在一起,使之满足答案的要求。
5.仿写法:依照文章中的某个句子的形式,再造一个形式上与其相似而内容上又合乎答题要求的句子,使之成为答案。
6.活译法:这是指回答那些含有比喻的句子的含意的简答题,可以采取翻译(活译)的方法来诠释它,说出这个比喻的本体,等于就找到了答案。
7.分析法:对于分析句子层次、分析某个句子的作用、分析文章层次、分析某种写法的意义的试题时,可以根据自己对句、层、段、中心内容的理解,自拟答案。
8.综合法:也就是综合运用以上所述方法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
考点一准确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一)何谓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1.重要词语①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旨的词语;③富含深义的词语;④反映具体语境的词语;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⑥运用修辞手法的特殊词语;⑦指代词(远指、近指、不定指等)。
2.重要句子①语义较为丰富、内容较为含蓄的句子;②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关键句子;③能表现文章脉络层次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④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的语句;⑤较难理解的各种修辞句;⑥句型庞大结构复杂,容易理解错误的句子。
解题思路:(1)结合语境,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找到对应的信息点,加以概括总结。
(2)弄清句子在语段中的地位。
关键语句往往在文章中或语段中起关键作用,要理解它,必须考虑它在文章中处于什么地位,比如说,如果句子在文章、语段中是起着总起的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找,如果句子在文章、语段中是起小结的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它的上文去看、去找相关信息,无论总起还是小结,关键要看句子的“管辖”范围,从句子的管区内寻找答案。
高考例证2(2005年广东卷)(3)理清句子结构,抓住句子的修饰语以及句中的关键词,结合全文,归纳答案。
(4)弄清词语和句子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结合原文,准确阐释。
考点二分析层次明关系准确概括抓要点阅读文学作品,要能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要做到这几点,分析层次明关系、准确概括抓要点是关键。
(一)分清层次结构,明确语义重心语段分析一要明辨层次关系,二要明确语义重心。
一般而言,如果层次间的关系是联合型,如并列、递进等,则语义是各分句要点的“相加”;如果层次间的关系是偏正型,如转折、因果等,则语义重心在“正句”(表“转”或“果”的分句)。
例1:简要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
(不超过26字)宋代涌现出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
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
②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
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
③明代竹画家蜂起。
王绂画竹名驰天下,技艺高超。
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1992年全国卷)本段层次间的关系是并列。
故其意义所指是各构成部分内容的并存或相加。
答案: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法高超。
例2:①科学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晶,不论其正确程度如何,只要是实践过的,就能提供理性知识,提供智慧,提供思想素材。
②因此,诗人掌握科学知识,面愈广愈好,千万不要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
③唐朝诗人张继,有无学过物理知识,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写的《枫桥夜泊》,却完全合乎声学原理……(1997年上海卷)试题要求:归纳上段文字的中心。
(不超过14字)此语段共三句话,行文思路是“观点一举例”(①一②一③),而这两句间的语义关系属偏正型(因果),故语义重心在②(表“果”的正旬)。
于是可概括成:掌握科学知识,愈广愈好。
(二)锁定首尾句段。
找出关键词句例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题。
土地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菜,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
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
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
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
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
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嗞嗞嗞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
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
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的,有语言的,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来到餐桌上,进入你的口腔,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
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
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
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
这真是让人遗憾。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
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
/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与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
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
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类culture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2005年湖北卷)18.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该文卒章显志,呼应题目,故锁定尾段即可概括出‘‘土地”含义的要点。
根据结构分析,不难看出尾段可分两层(见斜线,笔者所加)。
其中第一层的关键句是‘‘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第二层的关键句是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t。
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有了上述前提,可凝练出《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1)生命的根基(基石);(2)文化(精神)的源泉(家园)。
(三)关注“标志性词”“高频率词”和标点很多文章,不论是篇章结构,还是语段结构,都有明显的语言标志,比如有“第一”“第二”“第三’’之类序数。
文章的段内层次,往往有一些衔接上下文的词语,诸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同时”等。
另外还可以看标点。
标点符号的作用之一就是区分层次,特别是分号、句号是区分层次的明显标志。
结尾常常由“因此”“所以”“总之’’‘‘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一言以蔽之”等词语“导出”,分析概括时要十分注意。
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张家界卞毓方鬼斧神工,天机独运。
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唯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