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方法指导-(5)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下)必读作品阅读指导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下)必读作品阅读指导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下)必读作品阅读指导(共81篇)5月1日李平鲁迅小说散文五篇1.《狂人日记》《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后收入《呐喊》。

全文由文言小序和13节正文组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作者首次署笔名‚鲁迅‛。

作品通过一位‚迫害狂‛患者的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叛逆封建礼教,受到迫害而发狂的狂人形象。

通过狂人的自述,向人们指出封建社会‚吃人‛的历史。

同时也暗示了狂人最终战斗和反抗的失败,进一步强调了启蒙的意义。

《狂人日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小说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理同名小说的日记体结构和病态心理描写的表现方法,冲破了传统的思想和手法,用现实主义来表现写实成分,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而用象征主义来表现潜藏的寓意,构成了小说的灵魂。

《狂人日记》奠定了现代小说的基础,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

我以为,除了要注意鲁迅的创作动机和目的‚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即对‚吃人‛(包括‚被吃‛)这个循环的食物链的发现之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在结构上的反讽性。

这种反讽性表现为作品开端部分的‚识‛作为全文的真正结尾,表明了狂人此时‚病愈‛——也就是不再疯狂,重新回到‚大众‛的队伍中了,因此,‚到某地候补‛去了。

这意味着狂人反抗的失败和倒退,意味着日记里所有的‚吃人的人‛正夹道欢迎狂人回归到传统的队伍中。

这与日记的结尾处‚救救孩子‛的希望的呐喊构成了一种消解。

联想到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谈到的钱玄同来规劝自己从绍兴会馆里走出,寄托于醒转来的人们起来打破‚铁屋子‛,和自己答应‚听将令‛,并‚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的‚对希望的承诺‛,鲁迅这篇小说乃至于他整个人文精神的起点和创作姿态实际上是‚绝望‛的。

但绝望并没有使鲁迅走向虚无,而是更加绝决地战斗,表现出鲁迅式的韧性精神。

联系到当代小说的创作,不妨可以读点残雪和余华。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解读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解读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解读作为教师或导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解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通过深入解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培养对文学的兴趣,提升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然而,由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不熟悉和理解能力的限制,他们可能面临困惑和挫折。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解读。

第一,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

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因此,理解作品的历史和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和作品的时代特点。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并帮助他们解读作品中的隐含含义。

第二,教授文学分析的基本理论。

学生在进行文学作品解读时,需要掌握一些文学分析的基本理论。

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并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情节、角色、象征和意象等元素。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组织和表达他们的解读观点,并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第三,提供多样化的解读视角。

文学作品通常有着不同的解读角度和观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作品,例如结构主义、新批评、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通过引入多样化的解读视角,学生可以理解到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第四,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

在文学作品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应该被鼓励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课堂讲解来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解读观点和感受。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启发,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观点,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第五,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

学生通常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解读方法,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实际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解读方法的应用和效果,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解读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任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方法编者按:中国古代文学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个内容,我们也要学会鉴赏作品,那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方法》。

诗歌鉴赏诗歌作为四大文学样式之一,是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无论是我国古典诗歌,还是中外现当代诗歌,都有着诱人的魅力。

作为大学生,应该通过课本诗歌的阅读而具备赏析诗歌的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

我认为对古典诗歌的阅读与鉴赏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

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

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1、文体知识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

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

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

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2、诗歌内容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①、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

鉴赏语言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

鉴赏语言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
世俗利益,这既关乎下棋之道,更关乎个人尊严; ②父亲这话既是说给“眼镜”听,以拒绝对方馈赠,也是说给儿子听, 含有言传身教的意味。
理解语句的含意,要注重四个方面
① 分析关键词语。把握语句的意思,可以从关键词语入手,分析这些 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等。
② 联系上下文。明确语句在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表达 的深层含意。
意义、哲理意义、象征意义等; ③ 体会句子的句外意义。
真题演练
2020年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大师(节选)双雪涛
……眼镜站起来,从兜里掏出一支钢笔放在我手上,说:收着吧,自己 买点钢笔水,可以记点东西。父亲说:钢笔你拿回去,他有笔。我们下棋是 下棋。眼镜看了看父亲,把钢笔重新放进兜里,走了。
(一)词语角度 1.叠词 作用:使音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衬托人物心 理。 2.数词 作用:使......更精准 3.拟声词 作用:使......更生动形象 4.文言词 作用:使文章显得典雅 5.动词 作用:增加紧迫感,增强气势 6.形容词 作用:描写逼真、生动形象
必备知识
解答语言艺术题型的常见角度(五个角度)
必备知识
解答语言艺术题型的常见角度(五个角度)
(四)语言风格角度 1.幽默诙谐、辛辣、寓庄于谐 2.平实(口语化)是指语言通俗化、少用修辞,少描写性语句 3.华丽 是指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 对偶、用典修辞 4.运用方言 作用:富有xx地域色彩 5.诗化风格——是指小说中描写的景象很优美 6.清新、豪放、婉约、含蓄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解析:赏析语言特点时,应从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
择、语言的整体风格(包括语体色彩等)及所传达的情感等角度考虑。画 线部分是写波塔波夫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中时看到的场景,赏析时应注意 联系人物此时的心理和情感。从词语的选用看,画线部分用了叠词、拟 声词,如“簌簌”“沙沙”等来摹写环境,衬托人物心理。从语言风格 及修辞手法看,对环境的摹写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或象征色彩,比如,月 亮升起暗示波塔波夫内心重燃希望;另外,语言整体上具有美感,有诗 的特质,如“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这一拟人化的描写表现了波塔波夫 内心的情感波澜。

散文的阅读方法及解题技巧

散文的阅读方法及解题技巧

突破散文阅读的方法与训练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的试题中,都少不了对散文阅读的考查。

而这个类文章和试题也恰恰成了学生答题路上的“拦路虎”,因而使分数偏低,不够理想。

甚至在平日的学习中。

有的学生还达到了“谈散文色变”的水准。

那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教师们普遍认为。

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缺少方法。

不知道答题的规律,甚至不知道答题方法是什么。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我认为关键是要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去答题。

这样就避免了失误。

分数也就自然会提高了。

学生也就不会为此而苦恼了。

下面就散文阅读、答题方法以及考点分析等方面略作指导。

(一)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语言。

(二)散文阅读应注重的几个方面及考点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能够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择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择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比如,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

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指导:目标与思路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指导:目标与思路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指导:目标与思路一、阅读目标1、掌握散文的基本知识。

2、了解散文的时代差异、文体差异、地域差异,找准阅读散文的基本方向。

3、学会寻觅散文中的“寓意物”和“动情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4、培养对散文的艺术感觉,学会分析、组合散文的意象。

5、学会品味语言,把握散文的神韵。

二、阅读思路由于散文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界定上牵涉了时代、地域及文体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找准作品的基本方向,是阅读散文的第一步。

为了能更为准确、深入地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从文章中寻找“寓意物”及“动情点”,应当是快速而稳妥的一种方法。

与诗歌一样,散文的意境也是由多个意象组合而成,因此,学会分析和组合散文灵动的意象,可以由局部统观全局,从总体上把握作品。

散文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要把握散文的神韵,品味语言是尤为重要的一环。

三、了解散文的基本知识(一)散文的内涵散文,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是指和韵文相对而言的;凡不押韵或不重骈偶的文章,统称散文。

狭义的散文,指与小说、戏剧、诗歌并列而属文学范畴的一种体裁。

主要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等。

(二)散文的特点1、题材广泛,贴近现实,结构自由,手法多样。

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在题材内容上,散文可说是最为广泛的,它几乎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展现社会生活中一切有意义的事物。

散文形散,既不像诗歌那样,要讲究语言的格式,又不必像小说、戏剧那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它的篇幅可长可短,形式不拘一格,抒情、叙事、议论、描写、说理各种手法都可以自由地加以运用。

2、情理交融、意味盎然。

情指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它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

与诗歌比,散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显得较为深沉含蓄,而且它又更多地把情感寓于所描写的生活材料中,转为一种情趣;理即哲理,指作家对生活进行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后形成的对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可指事理,指散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的总结。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5 小说(分析概括形象)(练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5 小说(分析概括形象)(练习)

分析概括形象一、对点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仁慧汪曾祺小时候,我的母亲盼我能长命百岁,让我在观音庵里寄了名。

庵里的住持我已经记不得她的法名,我的祖母叫她二师父。

二师父是个面色微黄的胖胖的中年尼姑,是个很忠厚的人,一天只是潜心念佛,对庵里的事不大过问。

在她当家的这几年,弄得庵里佛事稀少,香火冷落,房屋漏雨,院子里长满了荒草,一片败落景象。

庵里的尼姑背后管她叫“二无用”。

二无用也知道自己无用,就退居下来,由仁慧来当家。

仁慧是个能干人。

二师父大门不出,仁慧对施主家走动很勤。

谁家老太太生日,她要去拜寿。

谁家小少爷满月,她去送长命锁。

每到年下,她就会带一个小尼姑,提了食盒,用小瓷坛装了四色咸菜给我的祖母送去。

别的施主家想来也是如此。

观音庵的咸菜非常好吃,是风过了再腌的,吃起来不是苦咸苦咸,带点甜味。

祖母收了咸菜,道一声:“叫你费心。

”随即取十块钱放在食盒里。

仁慧再三推辞,祖母说:“就算是这一年的灯油钱。

”仁慧到年底,用咸菜总能换了百十块钱。

她请瓦匠来检了漏,请木匠修理了窗槅。

窗槅上尘土堆积的槅扇纸全都撕下来,换了新的。

而且把庵里的全部亮槅都打开,说:“干嘛弄得这样暗无天日!”院子里的杂草全锄了,养了四大缸荷花。

正殿前种了两棵玉兰。

她说:“施主到庵堂寺庙,图个幽静。

荒荒凉凉的,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谁还愿意来烧香拜佛?”我的祖母隔一阵就要到观音庵看看,她的散生日都是在观音庵过的。

每次都是由我陪她去。

祖母的散生日总要在观音庵吃一顿素斋。

素斋最好吃的是香蕈(即冬菇)饺子。

荠菜、香干末作馅,包成薄皮小饺子,油炸透酥,倾入滚开的香蕈汤,嗤啦有声,以勺舀食,香美无比。

仁慧募化到一笔重款,把正殿修缮油漆了一下,焕然一新,给三世佛重新装了金。

在正殿对面盖了一个高敞的过厅。

正殿完工,菩萨“开光”之日,请赞助施主都来参与盛典。

这一天观音庵气象庄严,香烟缭绕,花木灼灼,佛日增辉。

施主们全都盛装而来,长裙曳地。

礼赞拜佛之后,在过厅里设了四桌素筵。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第一章:散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阅读的意义:提升文学素养、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散文的特点:真实、生动、优美、有节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阅读的意义和散文的特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散文阅读的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谈对散文阅读的认识。

2. 讲解:讲解散文阅读的意义和散文的特点。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及阅读感悟。

4. 总结:强调散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并写一篇读后感。

2. 推荐散文作品给同学,互相分享阅读心得。

第二章: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抓住散文的主题:理解散文的中心思想。

2. 品味散文的语言: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3. 感受散文的情感:体会散文的情感表达。

4. 分析散文的结构:把握散文的层次结构。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主题。

2. 讲解: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阅读一篇散文作品。

4. 总结:强调掌握散文阅读技巧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2. 写一篇关于散文阅读技巧的心得体会。

第三章:散文阅读的策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策略。

2. 培养学生高效阅读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快速浏览:把握散文的大意。

2. 精细阅读:深入理解散文的细节。

3. 批判性思维:分析散文的优缺点。

4. 联想与想象:丰富阅读体验。

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特征及解读文本的方法

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特征及解读文本的方法

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特征及解读文本的方法一、文体特征1、散文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散"主要表现在选用的材料、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

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

散文选用的材料靠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作者的感情,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散文,一要抓住线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体会意境。

重点是把握“神"。

方法有:寻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等几种。

阅读散文,用心体察、品味到了作者的感性,就等于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

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

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

2、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小说中的环境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指人3、人物传记传记单称“传”,属广义散文里的一种文体,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

传记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记述历史事迹为主,有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等;另一类属于文学范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以及历史背景,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文学描写。

初一语文文学作品专项方法

初一语文文学作品专项方法

初一语文文学作品专项方法
首先,文学作品专项方法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

初一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因此在选择文学作品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避免选择内容过于
复杂或抽象的作品,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在教学方法上,可
以采用讲解、朗读、分析、讨论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
内涵和艺术特点。

其次,文学作品专项方法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作,比如《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草房子》中的情感描写等,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
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此外,文学作品专项方法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优美语言和精彩表达,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作文、
课文改编、朗诵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总的来说,初一语文文学作品专项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文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能力。

文学欣赏的过程和方法

文学欣赏的过程和方法

文学欣赏的过程和方法文学的欣赏的意义、原则、过程和方法1.文学欣赏及其意义。

文学欣赏是指在学习文学作品过程中,读者通过文学语言的媒介.逐步获得形象的感受与体验,在理解和把握作品内容的同时。

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与反响,得到审美的愉悦、满足与享受,从而从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启迪、影响、教育、鼓舞的一种审美的精神活动。

文学欣赏既是一个认识活动,更是一个情感活动,文学欣赏重在审美。

也就是说,进行文学欣赏,首先要进入作品描写的特定的具体的艺术境界.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中,目睹各色各样的人、事、物,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临其境的感觉,并激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

然后。

对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进行理解、分析、评价,从中吸取营养和教益。

学会欣赏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升华人格,平和心态,促进健康。

它是我们进人文学殿堂的必由之路.不会欣赏就不能真正领悟文学的真谛,就会虽人宝山却空手而归:同时。

学会欣赏还能给自己的写作提供最有意义,最实际的学习、借鉴,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路径。

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欣赏能力。

培养欣赏习惯。

2.文学欣赏的原则进行文学欣赏应该坚持以下三项原则:①形象思维为主的原则:文学欣赏,是一种形象思维活动.即通过对形象的感知、认识、玩味得到思想感情上的满足,得到美感享受。

它自始至终都不能离开形象,我们只有将艺术语言还原为艺术形象、生活画面,才能进行文学欣赏。

当然,在进行形象思维的同时,也要进行审美分析、归纳、推理作出审美判断.即运用逻辑思维,但是进行逻辑思维的全过程仍然是围绕着艺术形象进行.仍然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

②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原则:文学欣赏是一项非常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它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修养,以及对作品的感知、认识,通过想象和联想对艺术.形象、生活画面进行复原,构建出自己所理解的艺术形象和画面.这是读者的再创造,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和个性特点。

朗读吟诵: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五步法

朗读吟诵: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五步法

朗读吟诵: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五步法朗读和吟诵是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有效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文字障碍,搞清楚生字、生词、成语典
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

同时,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

2.比较性阅读:通过比较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风格和特点,可以更深入地
理解文学作品的个性和差异。

例如,同样是写“景”,鲁迅和朱自清的表达方式就有所不同。

通过比较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差异。

3.注重朗读技巧:正确的朗读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表达作品中的情感和思
想。

例如,语音、语调、语速、节奏等都需要根据作品的内容进行恰当的运用。

同时,要注意情感表达,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使朗读更具感染力和情感表达力。

4.审美思考:在朗读之后,要进行审美思考,分享自己的感受、评价作品的
美学价值等。

通过审美思考,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5.结合其他艺术形式:可以将朗读和吟诵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如音乐、舞
蹈、绘画等。

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艺术体验,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和吟诵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审美意识的提升。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方法指导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方法指导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方法指导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梳理,供大家参考。

1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方法指导一、认真解读文本,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的,如果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钻研,能够真正的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的运用等,那么就可以轻松地驾驭课堂,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生成的问题。

正是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

反之则不然。

我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仔细地研读了作者季羡林的经历及当时的心境,明白了他对外国人民的敬意和怀念。

因而,教学时,很好的拓展了季羡林大师的写作目的。

当我把一首写给季老的颁奖词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边读边悟,从心灵深处领会了这篇文章的深远意义及作者的高尚人格。

同时,学生的认知有限,不联系背景的话,很难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二、激发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石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本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问题。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针对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我校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阅读习惯不好这样一种现状,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从以下几点尝试:(1)每天利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故事或背成语。

(2)课外阅读课时帮学生选择一些容易理解且感兴趣的阅读书籍。

(3)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在班内开展一些朗读小竞赛等。

(4)精心设计导入语一段好的导语,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将他们不知不觉的带入到教学中。

我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设下了疑问:你眼中的美丽是什么样的?文中又是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这么久?你想知道是谁能做到吗?我们赶快投入到学习中去吧。

学生带着悬念走如了文本,倾心与文本对话.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新课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开了好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当然会得到提高。

三、提倡个性化阅读,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5篇)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5篇)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5篇)小学生阅读指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2、通过交流,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分享阅读的收获。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课前准备:1、认真阅读《大林和小林》,找找有趣的“奇思妙想”。

2、完成一篇《大林和小林》读后感、阅读单。

3、试着讲讲自己喜欢的故事。

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最近我们阅读了张天翼爷爷的童话,在他的书中我们认识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出示封面)《大林和小林》,他们是,大林和小林。

师:这段时间,老师留心观察了一下,我发现我们班同学在看这本书时,时而紧张,时而偷偷的笑,这本书真令大家爱不释手呀!今天就让我们结伴同行一起走进《大林和小林》(出示课题),和他们一起经历一段有趣的旅行,再和书中那有趣的人物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吧!二、书中之最师:小朋友们,在这本书里有许多有趣的描写,简直可以创世界吉尼斯记录啦!你们看!(出示最慢的赛跑):五米赛跑第一,乌龟第二,蜗牛第三,唧唧一共跑了五小时又三十分破全世界记录!1、谁来当一次体育播音员,响亮地把比赛结果播报给大家听听。

(一名学生播报)2、看,这就他们当时比赛的场景,咦!张天翼爷爷这样写,想告诉大家什么呢?(生答)师小结:是的,张天翼爷爷是在讽刺唧唧懒得连乌龟、蜗牛都跑不过呢,张爷爷可真会使用夸张手法啊!A、找一找3、在这本书里还有许多类似这样夸张的描写,下面我们就一起打开书找一找,看看书里还有哪些夸张的描写呢?(1)要求:找好以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把你找到的选一句读给你小组内的同学听,然后再说说夸张在哪里?待会儿老师就请几个同学来跟大家分享!(2)小组交流,师巡视!(3)汇报,师评价!(生拿书自由说)指名4-5小朋友,张爷爷真有想象力,他还用他那夸张的手法创作了不少有趣的人物呢?咱们一起去和他们亲密接触吧!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猜一猜书中写到的那些有趣的人物。

出示:猜一猜B、猜一猜1、师:小朋友们,老师也准备了一段话,先请你们来猜猜他是谁?好吗?(1)她长着一双美丽的眼睛,一张大嘴,皮肤又黑又粗又硬,头发像钢针一样,脚上穿着顶贵的丝袜和跳舞鞋,可是腿却很短。

如何有效阅读诗歌作品

如何有效阅读诗歌作品

如何有效阅读诗歌作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诗歌作品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歌曲、电影中,诗歌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阅读诗歌作品并不容易。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阅读诗歌作品。

一、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诗歌作品与其他文体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我们需要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

首先,诗歌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文字的韵律和音乐性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其次,诗歌往往以紧凑而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义。

最后,诗歌作品通常不是按照线性故事情节展开,而是通过碎片化的描述和意象构建情绪和理念。

二、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历史阅读诗歌作品时,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历史情况对于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情感有着重要的帮助。

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此外,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其他作品也有助于把握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三、注意诗歌的形式和结构诗歌作品通常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结构,例如押韵、节奏和格式等。

在阅读诗歌时,我们应该注意这些形式和结构。

押韵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诗歌中的音乐性,节奏可以帮助我们感受诗歌的韵律,而格式则常常与诗歌的意象和内涵相关。

注意这些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四、注重诗歌的意象和隐喻诗歌作品的语言通常比较抽象和隐晦,其中蕴藏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

诗歌的意象和隐喻是诗人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法。

在阅读诗歌时,我们应该注重捕捉这些意象和隐喻,并尝试理解它们背后的含义。

通过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表达和思考。

五、感受诗歌的情感和美感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旨在表达情感和美感。

在阅读诗歌时,我们应该注重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美感。

诗歌作品常常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来唤起我们的感情和共鸣。

因此,在阅读诗歌时,我们应该给予诗歌以情感的共鸣,用心去感受其中的美。

总结:阅读诗歌是一种愉悦且有益的文化体验,通过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历史、注意诗歌的形式和结构、注重诗歌的意象和隐喻,以及感受诗歌的情感和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作品。

小说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小说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操如此奸猾之人怎会轻易上当。(“信”,曹 操多疑)
4、排除障碍拨难为易。《范进中举》范进面对
中举这么一件高兴的事怎么会疯呢?(胡屠户在 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 5、意犹未尽拨终为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冲蒙冤受屈被发配至沧州服刑,当时他的心情 性格如何?(甘心服刑,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那他当时为什么不能奋起反抗呢?(抱着“重获 生活的愿望”。)那么林冲最后火烧草料场,走 上反抗之路是否违背了他的性格,显得比较突然, 并且前后矛盾呢?(陆谦伙同管营、差拨放火烧 掉草料场,满以为林冲以葬身火海,所以在山神 庙前观火议论,和盘托出了全部阴谋。 “不禁 怒火中烧,新仇旧恨一齐涌上心头”)
2、理解(活动展开) ①活动之一:复述(梗概、评论、补充) ②活动之二: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可以有不同 分法与表述角度) ③活动之三:问题讨论(不宜过于具体,为学生 留思考空间) 《最后一片绿叶》 ──小说着力刻画的是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
谈谈你判断的根据。 ──人物主要行为(遭遇)的原因是什么?他的 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其性格特征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看待这些人物的?你同意他的观 点吗?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说出你的理解。
2、辩论:”秦王与赵王谁胜?“《林教头》
性格发展 3、研究性学习:“娶个宝钗做老婆”“没 有无缘无故的恨”
3、多媒体:《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 风雨山神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四、新派武侠小说教学
(一)、引导学生体会“侠文化”,激发 学生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 (1)正义、不嗜杀,对杀戮行为有很强烈 的自醒意识。(郭靖、杨过) (2)大侠是为国为民正义的化身。
第二个层次,是从习惯、性格、命运上对孔乙己的进一 步的认识:他是一个对人说话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 不懂的人,他是一个酒客,是一个偷东西的人,是一个 经常挨打的人,是一个迂腐的人,是一个生活在极其冷 漠的环境之中的人,是一个受到无情嘲弄的人,是一个 精神和肉体上受到巨大摧残的人。他迂腐、卑琐、好喝 懒做、偷偷摸摸、自命清高、麻木不仁。封建教育的病 毒渗入他的血脉,严重扭曲了他的灵魂。他身上还有人 生有价值的东西,还不时有善良天性的闪光,表现出一 定的真诚、老实等。第三个层次,是从人物塑造,从小 说人物的典型性上对孔乙己深入认识:他是一个没有爬 上去的读书人,是一个人生的价值连十九个钱都不如的 人,是一个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演出了一幕更比一 幕惨的悲剧,又在笑声中凄然消逝的人,是一个可笑可 怜的多余的人,是一个“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 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的人。

初三语文-中考文学作品阅读(5)

初三语文-中考文学作品阅读(5)

《说和做》《叶圣陶先 生二三事》
《藤野先生》……
《散步》《猫》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小说
情节、环境表现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承载作者思考
《故乡》《社戏》 《变色龙》
《我的叔叔于勒》……
写人散文
事表现人、情为人发

记事散文
人在事中、感由事生


小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情节、环境表现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反映作者思考

《藤野先生》
带着目标 圈点批注
1.浏览题目、文章内容,判断文章类别。 2.带着“事、人、法、情”四字目标,默读文章,随手勾画 相关内容。如时间、地点,表明人物情感、形象的词句;表 明作者情感的词句等。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写简单的旁批, 如事件梗概、写法、人物情感或形象等。
以《天上梯田听古歌》为例
天上梯田听古歌
《藤野先生》:事
清国留学生赏花跳舞 初到仙台受到优待
初见藤野先生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裹脚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惜别先生
失去联系,鼓舞犹在
《藤野先生》——事
清国留学生赏花跳舞 初到仙台受到优待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失去联系,鼓舞犹在
侧面
初见藤野先生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天上梯田听古歌
⑧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在山坡开田种庄稼,一代又一代的 哈尼 人,把开出的梯田接到蓝天上,成为天堂上的良田,才有了真正 美好 的诺玛阿美。
分析其打动你的原因?
答题思路:(1)知晓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 2 根据题目要求,能够找出使用该表达方式的语句 3 思考使用该表达方式的语句在联系上下文、塑造人物、 表现中心等方面的作用

记叙文(小说)阅读指导

记叙文(小说)阅读指导

记叙文(小说)阅读指导小说的定义小说是相对于诗歌、戏剧、散文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故事情节: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性格冲突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

情节分为四个部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环境描写: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与散文的区别(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

(2)散文较真实,小说多虚构。

(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

(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小说的分类按篇幅分: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按内容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例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

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1、从描写的详略可分:白描(概括介绍)和形象描绘(细描或细节描写)2、从描写的内容可分: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3、从描写的角度可分: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描写方法介绍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形进行的描写。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神态进行的描写。

动作描写:是对人物身体、四肢的活动进行的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诸如思想、回忆、梦幻和情感倾注等进行的描写。

神态描写:是对人物面部的脸、嘴、眼、眉、鼻、耳等所显露的笑、哭、怒、悲、愁以及沉思等进行的描写。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阅读方法指导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2007年的广东高考考纲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中提出“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所应对的高考考题是半开放试题(根据文本自选角度鉴赏)。

这类试题先是出现在上海高考题中,2005年后,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中也陆续出现。

(一)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题规律1.读全篇,把握主旨。

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宏观上把握全局,理清文章的层次,领会文章的要义。

其次是注意作者生活、写作的背景(要善于利用命题者所做的相关的注释)等,并利用题目、题干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测命题者考查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

2.紧扣题目,找准区间。

认真阅读题干,明确要求,弄清楚题目的限制与提示,明确答题方向,确定所在的有效的阅读区间,找到答题区,摘录与题目有关的句子或关键词语组合回答。

3.善于整合有关信息。

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中的不同信息,或整合回答,或把一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成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准确作答。

4.根据分值,列点回答。

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一般情况下,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

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1)(2)之类序号,则按序号答够要点即可。

5.遇到半开放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去做:(1)要针对文本取材特点和语言运用的效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简明扼要用一句话表达清楚)。

(2)一定要引用原材料中的原词原句或概括原文段中心作为论据。

(3)围绕文本取材特点和语言运用的效果,结合引用原材料中的原段或原词原句进行分析论证。

(4)答案句数根据分值在6~12句之间便可,语言要简明,表意要清楚。

(二)简答题组织语言的方法1.摘录法:顾名思义,就是选摘原文原句作为答案。

2.浓缩法: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按照题目规定的字数,将其“浓缩”为合乎规范的句子作为答案。

3.改写法:依据题干的指令,将原文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句子,做点改动,使其合乎答题要求。

4.拼接法: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合乎答案要求的句子,有机地拼接融合在一起,使之满足答案的要求。

5.仿写法:依照文章中的某个句子的形式,再造一个形式上与其相似而内容上又合乎答题要求的句子,使之成为答案。

6.活译法:这是指回答那些含有比喻的句子的含意的简答题,可以采取翻译(活译)的方法来诠释它,说出这个比喻的本体,等于就找到了答案。

7.分析法:对于分析句子层次、分析某个句子的作用、分析文章层次、分析某种写法的意义的试题时,可以根据自己对句、层、段、中心内容的理解,自拟答案。

8.综合法:也就是综合运用以上所述方法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

考点一准确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一)何谓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1.重要词语①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旨的词语;③富含深义的词语;④反映具体语境的词语;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⑥运用修辞手法的特殊词语;⑦指代词(远指、近指、不定指等)。

2.重要句子①语义较为丰富、内容较为含蓄的句子;②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关键句子;③能表现文章脉络层次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④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的语句;⑤较难理解的各种修辞句;⑥句型庞大结构复杂,容易理解错误的句子。

解题思路:(1)结合语境,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找到对应的信息点,加以概括总结。

(2)弄清句子在语段中的地位。

关键语句往往在文章中或语段中起关键作用,要理解它,必须考虑它在文章中处于什么地位,比如说,如果句子在文章、语段中是起着总起的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找,如果句子在文章、语段中是起小结的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它的上文去看、去找相关信息,无论总起还是小结,关键要看句子的“管辖”范围,从句子的管区内寻找答案。

高考例证2(2005年广东卷)(3)理清句子结构,抓住句子的修饰语以及句中的关键词,结合全文,归纳答案。

(4)弄清词语和句子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结合原文,准确阐释。

考点二分析层次明关系准确概括抓要点阅读文学作品,要能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要做到这几点,分析层次明关系、准确概括抓要点是关键。

(一)分清层次结构,明确语义重心语段分析一要明辨层次关系,二要明确语义重心。

一般而言,如果层次间的关系是联合型,如并列、递进等,则语义是各分句要点的“相加”;如果层次间的关系是偏正型,如转折、因果等,则语义重心在“正句”(表“转”或“果”的分句)。

例1:简要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

(不超过26字)宋代涌现出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

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

②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

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

③明代竹画家蜂起。

王绂画竹名驰天下,技艺高超。

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1992年全国卷)本段层次间的关系是并列。

故其意义所指是各构成部分内容的并存或相加。

答案: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法高超。

例2:①科学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晶,不论其正确程度如何,只要是实践过的,就能提供理性知识,提供智慧,提供思想素材。

②因此,诗人掌握科学知识,面愈广愈好,千万不要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

③唐朝诗人张继,有无学过物理知识,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写的《枫桥夜泊》,却完全合乎声学原理……(1997年上海卷)试题要求:归纳上段文字的中心。

(不超过14字)此语段共三句话,行文思路是“观点一举例”(①一②一③),而这两句间的语义关系属偏正型(因果),故语义重心在②(表“果”的正旬)。

于是可概括成:掌握科学知识,愈广愈好。

(二)锁定首尾句段。

找出关键词句例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题。

土地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菜,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

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

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

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

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

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嗞嗞嗞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

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

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的,有语言的,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来到餐桌上,进入你的口腔,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

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

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

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

这真是让人遗憾。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

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

/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与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

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

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类culture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2005年湖北卷)18.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该文卒章显志,呼应题目,故锁定尾段即可概括出‘‘土地”含义的要点。

根据结构分析,不难看出尾段可分两层(见斜线,笔者所加)。

其中第一层的关键句是‘‘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第二层的关键句是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t。

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有了上述前提,可凝练出《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1)生命的根基(基石);(2)文化(精神)的源泉(家园)。

(三)关注“标志性词”“高频率词”和标点很多文章,不论是篇章结构,还是语段结构,都有明显的语言标志,比如有“第一”“第二”“第三’’之类序数。

文章的段内层次,往往有一些衔接上下文的词语,诸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同时”等。

另外还可以看标点。

标点符号的作用之一就是区分层次,特别是分号、句号是区分层次的明显标志。

结尾常常由“因此”“所以”“总之’’‘‘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一言以蔽之”等词语“导出”,分析概括时要十分注意。

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张家界卞毓方鬼斧神工,天机独运。

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唯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