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2 一周的天气》教案 (1)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与生活》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与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经历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过程,能够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处理;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的重要性。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主动交流自己的资料和想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科学知识:通过研究“天气与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天气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能感悟到研究天气的重要性,认识到天气对人类工作及生活的影响,知道在哪种情况下人们最关心天气。
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学生对天气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研究“天气与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天气与人类的生活的影响,使学生感悟到研究天气的重要性,激起学生研究与天气有关的问题的欲望,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到天气对人类的工作及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上课之前我用信息技术搜索天气与生活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一些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关于天气与生活的图片以及天气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通过信息技术优化作用了解一些天气与生活视频和天气谚语,让学生了解天气和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思路及设计理念1.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中,我利用百度在网上搜索视频,让学生对“天气与生活”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积累归纳天气谚语的方法。
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教学中,我利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天气的图片,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和探究能力,并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探究中,获取对天气与生活的更丰富更直接的认识。
3.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
在活动中,我让学生动手如何做好预防恶劣天气的准备工作,不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对天气与生活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周的天气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周的天气》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天气是我们生活中无法防止的重要因素,了解天气变化不仅可以援助我们合理打算平时活动,还可以增加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熟识。
因此,通过设计《一周的天气》作业,让同砚在观察天气的过程中学会应用气象工具、收集和整理数据,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设计目标1.培育同砚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2.激发同砚对气象科学的爱好,提高他们的自然科学素养。
3.练习同砚对天气变化的猜测能力,援助他们合理打算平时活动。
三、设计内容1.作业形式:以填写表格的形式记录一周内每天的天气状况。
2.作业要求:同砚需自行观察并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包括天气状况(晴、阴、雨、雪等)、气温、风力等指标。
3.作业提交:同砚需在每周末将填写好的表格提交给老师,老师将依据同砚的记录状况进行评分。
四、设计步骤1.筹办工作:老师在课前向同砚介绍如何应用气象工具观测天气,包括温度计、风速仪等工具的应用方法。
2.观察记录:同砚依据老师的指导,每天自观察并记录当天的天气状况,填写在表格中。
3.数据整理:同砚在填写完备周的天气记录后,整理数据并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日期之间的天气变化状况。
4.作业提交:同砚在周末将填写好的表格交给老师,老师将对同砚的记录状况进行评分。
五、设计评判1.针对作业内容的评判:老师可以依据同砚填写的表格内容,评判同砚对天气状况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2.针对作业过程的评判:老师可以观察同砚在观察记录过程中的勤勉水平和态度,对同砚的观察能力和工作方法进行评判。
3.针对作业效果的评判:通过同砚的观察记录和数据整理,老师可以评判同砚对天气变化的猜测能力和自然科学素养的提高状况。
六、延伸沉思1.可以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设计更加贴合同砚实际生活的观察内容。
2.可以引导同砚依据观察数据进行天气猜测,培育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3.可以组织同砚依据观测记录编写一份《本周的天气预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字编辑能力。
《一周的天气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周的天气》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术语和常用表达;
3. 能够根据天气预报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导学内容:
本次导学将盘绕一周的天气展开,通过进修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做好应对准备。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引导:通过展示一些图表和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天气预报的作用和意义。
2. 进修天气预报的基本术语和常用表达:
(1)天气现象:晴、阴、雨、雪、雾、霾等;
(2)温度:高温、低温、温差等;
(3)风力风向:微风、3-4级风、东风、西南风等;
(4)降水概率:20%、50%、90%等;
(5)气压:高压、低压等。
3. 分析天气预报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1)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护准备;
(2)合理安排活动: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户外活动;
(3)珍爱环境: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整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实际应用练习:
根据提供的一周天气预报数据,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相应的出行计划和防护措施。
四、导学总结: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学会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天气预报信息,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安全。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为未来的生活和进修奠定良好基础。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五四制)
第一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
1杯子变热了
物体的导热性、热传递实验
热传导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
分组
2水变热了
水的热对流实验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试管夹大试管
分组
3谁热得快
不同颜色物体吸热本领对比实验
自备
分组
4它们会生热吗
不同物品是否会生热实验
温度计
分组
5温度计的秘密
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物体在水中溶解
烧杯玻璃棒药匙
分组
加快溶解实验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玻璃棒药匙
15蜡烛的变化
蜡烛的变化
自备
分组
16食盐和水泥
蒸发盐水的实验
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水泥
分组
17铁生锈
铁生锈的实验
试管铁钉
分组
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
18静止和运动
19距离和时间
测量速度
软尺秒表
分组
20斜面
斜面的实验
小车测力计斜面
温度计烧杯
分组
7水温的变化
热水降温规律
温度计烧杯铁架台
分组
8哪杯水多
液体体积的测量
量筒锥形瓶烧杯平底烧瓶广口瓶量杯
分组
9有趣的不倒翁
第三单元水的科学
10认识太阳
11太阳和影子
研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手电筒铅笔
分组
12用太阳计时
13制作计时工具
第四的科学单元
14认识水
观察水
分组
15有趣的浮沉现象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五四制)
三年级上册(13组分组)
课题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件《一周的天气
04
天气变化与生活
衣着与天气
总结词
天气对人们的衣着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
详细描述
在寒冷的天气里,人们通常会选择穿厚实的衣物以保暖;而在炎热的天气里,则会选择轻薄透气的衣物以保持凉 爽。此外,雨天和晴天也对人们的衣着选择有所影响,例如雨天人们可能会选择携带雨具或穿雨鞋,而晴天则更 倾向于穿防晒衣物或帽子。
02
天气是动态变化的,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如气候、地形、洋流 等。
天气的形成
天气的形成是地球大气层中各种物理 和化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气中的水汽、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以及太阳辐射能的作用,都会影响天 气的形成。
天气的影响
天气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农业生产、 交通出行、能源消耗等。
思考题
01
02
03
04
如何根据天气预报选择合适的 衣物和活动?
天气变化对动植物有哪些影响 ?请举例说明。
你认为现代科技如何帮助我们 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天气变化?
请设计一个表格,记录你家一 个月的天气情况,并分析天气
变化趋势。
延伸阅读
《奇妙的自然现象》
一本关于自然界的科普书,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天气现象的描述和解释。
05
总结与思考
学习总结
01
学会了如何观察和描述 天气现象,包括温度、 湿度、降水、风向和风 速等。
02
了解了天气变化对人类 生活和自然界的影响, 如穿衣、出行、农业和 动物行为等。
03
掌握了简单绘制天气图 的方法,能够记录一周 的天气情况。
04
学会了使用气象预报信 息,关注天气变化,合 理安排日常生活。
学习目标
01
02
22. 一周的天气-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周的天气-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已知的天气变化,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2.能够记录每天的气温和天气现象,并制作简易的天气图表;3.发表学生的观察结果和对未来天气的预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掌握天气预报的基础知识,学习如何记录天气数据和制作天气图表;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已知的天气情况,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
三、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法2.观察教学法3.讨论教学法4.探究教学法四、教学流程与课时安排第一课时1.引入课题,告诉学生要学习天气预报的基础知识;2.让学生组成小组,开展实验教学;3.学生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记录气温数据和天气现象;4.课堂讨论,让学生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三天的天气情况。
第二课时1.继续让学生进行天气观察和记录,并帮助学生制作天气折线图;2.让学生分析自己制作的天气图表,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3.学生间交流和分享预测结果。
第三课时1.讲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知识;2.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探究性学习,分析不同天气现象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3.鼓励学生使用多种途径获取并整理更多的天气数据。
第四课时1.学生再次观察和记录天气数据,并制作更为复杂的天气图表;2.学生交流预测结果,并展示自己的天气图表;3.鼓励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天气观察和录入数据是否准确,天气图表的制作是否完整;2.学生的预测结果和预测方法是否合理,预测的准确性如何;3.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4.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19. 今天的天气-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9. 今天的天气-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天气现象的变化。
2.能够观察、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
3.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感知和认识。
教学内容
天气现象的变化
1.四季变化带来的天气差异。
2.天气现象的观察及其特征。
观察今天的天气情况
1.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与意义。
2.观察、记录、描述今天的天气情况。
教学步骤
1.开始教学,对天气现象的变化进行简要介绍。
2.呈现图片,向学生解释各种天气现象。
3.学生配对,互相讨论不同天气现象对人或物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向学生介绍天气预报的内容,以及为了什么会有天气预报。
5.带领学生观察今天的天气情况,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描述天气情况。
6.向学生提供记录天气情况的表格,帮助他们记录天气情况。
7.学生分组,交流和分享他们记录的天气数据。
8.整理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行为,强化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认识。
教学重点
1.介绍各种天气现象的特点和常见表现。
2.让学生能够独立观察和描述今天的天气情况。
3.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感知和认识。
教学方法
1.展示图片,增强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形象印象。
2.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实地观察,让学生多角度感受天气现象。
3.小组活动和交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记录表格和小组交流,评价学生对今天的天气情况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以及他们对天气现象的认知水平。
同时,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教学反思(共8课)(2022)
第三单元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1.二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天气,认识到一些常见的天气。
本课对于学生而言比较轻松。
在了解天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时,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学生在概括时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慢慢引导。
得出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在了解天气的定义之前,需要引导学生给常见的天气进行分类。
这一活动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
尤其是区分雨、雪,多数学生认为应该放在不同类,如果放在不同类,那雨夹雪又该放在哪里?有的认为雨在前面,就应该放在雨一类;这里需要老师引导认识雨和雪的相同点,都与水有关,应该归为一类,最后再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天气。
3.大气圈在二单元第8课学生已经接触了大气圈,本课不需要更多的去讲解。
我觉得只要让学生明白各种天气都是发生在大气圈的自然现象就行。
4.天气日历在本课就提出了要求,感觉课本的编排不是很合理。
天气日历不仅仅是记录天气情况,还有风向、风的等级、下雨量等,本课只需要学生了解要完成天气日历,并用天气符号让学生熟悉,为后续的天气日历做好铺垫;在熟悉天气符号时,有学生为了更好的完成天气日历,把天气符号记录在书本上,点赞!2.认识气温计1.《水》单元已经认识了水温计,知道怎么读数和写数。
本课对学生而言比较轻松。
在了解气温计的结构时,我还是每个小组准备了3个气温计,2个同学一组,更加细致的观察气温计,了解它的结构。
学生很容易说到气温计的结构,单位符号摄氏度和华氏度,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两个温标的区别。
2.练习读数和写数时,发现还是有部分学生将读数写成数学字,写数还是数学字。
我是先出示练习读数卡,找学生到黑板完成,然后全班订正,订正时发现多数学生不清楚读数时要写汉字的。
3.用模型练习读数时发现,学生读数掌握的比较好,但在模型上表示气温时,发现零下的度数还是很容易出错,可以多练习几次;学生刚拿到气温计模型时,容易将气温和水温弄错,需要老师提醒。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9课:一周的天气
c
c
连一连
气温计 雨量计
风向仪 湿度计
测降雨量 测风向
测空气湿度 测空气温度
重点题
一场大雨后,久旱的庄稼喝足了水, 刚刚建起的大坝被水冲垮。你怎样看待这场雨?
• 答: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既有有利 的方面,又有有害的方面。这场 大雨对久旱的庄稼有利。对刚建 起的大坝有害。
风级歌
0级风烟直上; 2级风树叶响; 4级风灰尘起; 6级风大树摇; 8级风树枝断, 10级风树根拔; 12级风浪滔天。 1级风烟稍斜; 3级风旗飘动; 5级风水起波; 7级风步艰难; 9级风烟囱毁; 11级风陆罕见;
我来填一填:
1.我们是从气温、降水,风力,风向,云量 等方面观测、分析一周的天气变化。 2.想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就用雨量器 测量。 3.测量风向的仪器叫风向仪 它的箭头总是指 向 风吹来的方向 。 4.我们可以通过 电视、广播、网络、报纸 途径来了解明天的天气。 5. 利用风级歌可以估计 风 的大小,例如 彩旗飘动 3 级,行走困难 7 级。 6.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南时,是刮 南 风,学 校的国旗往北飘时是刮 南 风。
气温曲线图
我们可以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方法 整理天气资料。 整理一周气温时,我们可以用(曲线或折线 统计图)整理,这样有利于看出气温的变化。 如果一周气温的曲线统计图起伏不大。说 明(一周的气温没有什么变化)
从风向和风力了解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
地点:商城实验学校 记录人:XXX
星期:
星期一
风向
北风
风力
19.一周的天气
通过下图了解一年四季的天气情况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一周内的天气有什么变化?
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呢?
可从以下方面了解天气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今天的天气》听课评课记录
《今天的天气》听课评课记录
栾绍蓬:
本课的亮点:
1.注重调动情趣,让课堂回归生活。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走进书本。
2.注重体验教育,让探究更有意义。
对于“活动体验,探究互动”环节,整个活动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最后的成果,会让他们更有成就感,更能感受到劳动的艰辛。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使德育目标真正达成。
存在的不足:
小组活动时,老师要巡视指导,认真聆听各小组的讨论交流,并适时的给出一些有价值的指导。
张永才:
师生话题讨论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持续观察天气,把它运用到生活中,有效的和生活联系起来。
交流互动环节能激起学生对科学知识强烈的探究意识,引出天气的重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秦婧:
课件的恰当运用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天气信息是怎么获取的。
让学生设计天气符号来表示天气这一环节,渗透可以用多种形式进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的教学理念,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调动学生探究的
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郝占恩:
利用电教多媒体提高学生课堂有效参与度,课堂呈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机,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从生活现象中探寻科学道理,反过来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青岛版科学三上今天的天气单元教案
今天的天气教学目标1.会观察、测量、记录天气数据的方式,会用简单工具观测天气的情况,能利用表格等形式记录观测结果。
2.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来描述;会运用天气术语描述一天的天气情况。
3.体验合作与交流,培育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准备生:搜集、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
师:风级歌的课件或图片、天气预报的录像、天气符号的图片或课件、电扇等。
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师:课前,同窗们有无对今天的天气情况?让学生仿照气象预报员到前面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将学生汇报中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如:气温、风向、风力等。
师:同窗们观察、记录的真不错。
今天的天气到底如何呢?请大家看一看气象员是如何对今天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的。
教师播放气象员预报天气的录像。
师:观察天气,还应观测哪些内容?老师将天气的其他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如降水、云量、空气湿度等)。
2.探讨获知天气情况的方式。
(1)知道了解天气情况的方式与途径。
师:咱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天气情况呢?小组内同窗可以先讨论讨论,也可以进行实践体验,看看能找到多少种获知天气情况的方式。
咱们还要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方式多。
师:同窗们知道的方式还真很多。
此刻,请大家看一段录像,想一想取得天气情况的方式有哪些。
播放录像,学生观看录像。
录像内容中至少有如下方式: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看云识天气,按照月相识天气,按照谚语判断天气,目测风向、风力,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
看完录像,教师提问:了解天气情况的方式有哪些呢?学生回答。
师:要想了解天气情况,咱们既可以用仪器来测量,也可以用目测的方式来测量,还可以通过收听、收看气象预报得知。
咱们已经知道通过目测取得天气情况。
关于目测人们还总结出了许多经验,你知道有哪一些呢?学生汇报。
师:咱们先来看看《风级歌》。
利用课件或图片出示风级歌,供学生学习。
(2)模拟实验,帮忙学生理解《风级歌》。
模拟实验:目测风级。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1)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情分析: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学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学兴趣可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
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第二单元是考验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水”、“天气”、“空气”等三个单元的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四、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天气》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天气》
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天气是指大气现象的变化。
2. 能够观察并记录不同天气的现象和特征。
3. 掌握一定的天气常识,如晴、阴、雨、雪等。
教学准备
1. 教材《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天气》课本和练册。
2. 天气预报图片和标志物。
3. 实验器材:温度计、水杯、冰块、干净布。
4. 教具:PPT、黑板、彩色粉笔、白色粉笔。
教学步骤
1. 导入:出示天气预报图片和标志物,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当
天的天气。
2. 研究:通过展示PPT和讲解,教授天气的概念及常见的天气
现象和特征。
3. 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4. 操练: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分享各自所了解的天气特征。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复天气的概念和常见天气现象。
6. 练: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册相关题,检查理解和掌握情况。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份与天气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准确理解天气的概念,能够观察并记录不同天气的现象和特征,初步掌握天气常识。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验记录和练册的答案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参考资料
1. 《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本及练册。
2. 天气预报图片和标志物。
《一周的天气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周的天气》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掌握查看天气预报的方法。
2.进修天气词汇,能够描述不同天气情况。
3.能够根据天气预报做出相应的计划安排。
二、导学内容:
1.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2.天气预报的查看方法
3.天气词汇的进修
4.根据天气预报做出计划安排
三、导学过程:
1.导入新知识:请同砚们回想一下最近一次出门时的天气情况,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关注天气预报?
2.进修天气预报的查看方法:讲解如何通过电视、手机App、互联网等渠道查看天气预报,同时介绍如何解读天气预报中的图表和数据。
3.进修天气词汇: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词汇,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多云等,让学生学会描述不同天气情况。
4.根据天气预报做出计划安排:通过实际案例演练,让学生根据天气预报制定出行计划、穿衣计划等,培养他们根据天气情况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
四、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掌握了查看天气预报的方法,进修了天气词汇,并且能够根据天气预报做出相应的计划安排。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做到有备无患。
科学三年级天气变化教案
科学三年级天气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天气的概念,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变化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内容1. 天气的概念和分类;2. 不同气象现象的观察和记录;3. 天气变化的规律与季节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通过观察图片和实际体验,引导学生回忆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雪天等,并与季节联系起来,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常见天气。
2. 概念讲解简单介绍天气的概念和分类,如晴、阴、雨、雪、风等,并与学生实际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进行对比。
帮助学生理解天气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3. 天气观察记录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观察一周的天气情况,并记录下来。
要求学生记录的内容包括天气现象、温度、湿度、风向等,并绘制相应的图表或图示。
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记录能力。
4. 天气变化规律探究让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和图表,发现天气变化的规律,并与季节的关系进行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天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并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和发现。
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学生对天气变化的理解和认识。
6.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或使用互联网资源了解气象仪器和气象观测方法,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天气知识。
7. 综合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图表和总结归纳,进行综合评价,并给予及时反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图片资料: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2. 实验器材:温度计、湿度计等(可选);3. 其他资源:教学PPT、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生对天气的观察和记录为主线,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对天气变化规律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天气》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天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天气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常见天气现象。
2. 能力目标:能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的现象,并能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活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关注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天气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2. 常见的天气现象及其特点。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猜测。
2. 探究(20分钟):- 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天气仪器(如温度计、气压计等),感受并描述不同天气仪器的外观和使用方法。
-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不同天气仪器的作用和使用场景。
3. 梳理(10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对天气的概念、形成原因和常见天气现象进行梳理。
4. 拓展(15分钟):- 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并记录下来。
- 下节课开始时,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天气情况,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四、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电视、投影仪等)2. 天气仪器(温度计、气压计等)3.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探究环节的合作情况和对天气仪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完成的课后任务和分享时对天气的描述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教学延伸1. 将天气观察、记录和描述融入日常研究和生活中,培养学生对天气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天气实地观察和报告,提高他们分析和判断天气变化的能力。
以上是小学科学《天气》优质教案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认识天气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认识天气日期:2022年10月15日教案编写者:XXX教学科目:科学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
2. 理解天气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3. 学会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
教学重点:1. 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
2. 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
教学难点:1. 学会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的天气现象:晴天、阴天、多云、雨天、雪天、风天等。
2. 分析不同天气现象带来的影响。
3. 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
教学方法:1. 归纳总结: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的天气现象。
2. 听说结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互动,了解天气现象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3. 观察实验:设计一些简单的观察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天气,激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常见的几种天气现象。
Step 2:新知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介绍不同的天气现象,包括晴天、阴天、多云、雨天、雪天、风天等。
同时,教师讲解每种天气现象的特点和常见表现。
Step 3:讨论与实践(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不同天气现象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例如,晴天适合户外活动,雨天需要带雨具等。
教师安排小组活动,每个小组观察一种天气现象,并描述其特点。
学生可以利用教室窗外的天气、图片等来辅助观察和描述。
Step 4: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讨论的结果,把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它们的特点进行归纳。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记忆关键词,如“晴天、阴天、多云、雨天、雪天、风天”。
Step 5:小结(5分钟)教师向学生复习已学内容,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变化。
课堂作业:观察并描述明天的天气现象,用自己的话写一句话表达明天的天气预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并学会描述其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周的天气
【教学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了观测及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的基础上,对一周的天气情况进行汇总,主要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一周天气情况有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学会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善于导人合作的积极情感,"知道搞科学必须尊重事实。
3.体会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情况是非常艰苦的,但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教学重点】学会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天气情况的记录表。
教师:各种统计表格的投影片或课件,天气预报的录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关于天气情况大家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记录了;你们记录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你们是怎样记录的?
2.学生汇报,并展示记录表、给予学生竞足的汇报时间。
3.谈话:这样的记录,如果拿给别人看,别人会有什么感觉?
4.学生:可能很难看明白。
5.谈话:怎样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呢?
6.学生::把我们的记录整理整理,画成表格或其他形式,将这个月的情况记录整理在一张纸上,别人看起来就方便多了。
7.谈话:这个主意不错。
你们认为该怎样整理呢? (针对学生的记录,让学生自己发现记录表的杂乱,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主动提出整理资料,便于学生在下面的活动中主动探索,有目的地进行活动。
)
二、学习新课:
探究活动:
活动一:讨论整理方案。
1.整理资料的方法。
2.提出问题:该如何整理我们的记录呢?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整理的方法,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对资料整理方法进行提示、指导,如可以将气温、风力、风向、降水、云量等进行分类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进行整理。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厂"会创造性地解决处理问题。
)
3.谈话:同学们来交流一下,你们制定了什么样的方案?如何利用你们的方案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4.学生交流。
尽量让学生将他们所讨论的方案都讲出来,要引导学生重点讲清楚本组方案的使用方法及优点,便于学生比较、选择和使用。
小结:同学们的整理方案很丰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借鉴。
我们在整理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比如我们整理风向时,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出示例子),整理气温可以采取曲线图的形式(出示例子)整理降水量、云量、风力等可以采取图表的形式(出示例子)等等。
(教师边讲边出示准备好的各种图表,以加深或规范学生的方案。
)
例一:风向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整理:
风向日期
西风
西北风
南风
•
例二:气温可以采取曲线图的形式整理:
气温(ºC)
20ºC
10ºC
0ºC
-10ºC
-20ºC
例三、降水量可采取图表的形式整理:
10毫升 5、5毫升
降水量(毫米)3日 24日日期
1.教师提示,在制作图表时,一定要在表的上面或下方注明整理的时间和整理人,便于以后查找和使用。
2.学生整理资料。
学生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整理的资料,小组之间进行评价,教师恰当进行评价。
3.学生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
以小组为单元讨论分析数据。
教师参与学生的分析。
"
学生交流分析数据后所获得的结论,尽量让每个小组
都上台展示交流,尽量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
教师将学生整理的天气情况表有针对性地展示于黑板上。
(通过让学生自己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祷,健学生获得整理、分析信息的方法,并从申获得一周的天气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究的能力。
)
活动二:总结一周的天气情况。
1.小结:大家对一周的天气情况采用不同时方法进行了分析、讲解。
你们发现一周的天气情况在各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2.学生讨论、•思考,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
3.提问:谁愿意像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那样,耙上一周的天气情况向大家作一个总结汇报?
4.学生结合自制图表到讲台前进行交流。
小结:我们再看看本周天气预报是怎样的?
播放一周的天气情况录像。
(模仿气象员进行天气预报,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恰当表述综合现象的
能力,待学生表述之后再播放录像,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分析进行课堂评价。
)
1.提问:我们将一周的天气情况做这样的整理有什么用?
2.学生根据自已的理解表达自己的看法。
3.讲述:同学们说的对。
整理前一段时间的天气资料,既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分析本阶段的天气情况,又可以根据这些资料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帮助人们总结天气变化规律。
所以,整理天气资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三、自由活动:
谈语:根据我们对天气的研究,我们能不能像科学家那样天气呢?(学生回答)要预测天气情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把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同一时期的天气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才能作出初步的猜测。
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同学们先来预测-一下:下一周的天气情况会是怎样的?我校要在11月份举行冬季越野赛,希望同学们能预测出11 月份的天气情况;通知学校做好准备2、学生预测,教师让学生自主发言,尽量不否定学生的预测。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充分发挥学生附推理想象能力。
)
活动评价:教师提出以下几个评价主题:
l.认为哪个小组整理资料的方法合理?为什么?
2.你对自己的表现最满意的是哪些方面?不满意的有哪些方面?
3.这节课你有哪些发规?
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
四、拓展活动:
讲述:今天,我们只是将一周的天气情况做了一个统计。
实际上同学们已经观察记录了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希望同学们继续坚持,同时每周或每月做一次表格形式的统计,相信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板书设计】
一周的天气
天气预测
风力、风向
云量
气温
【课后札记】
在教学“自由活动”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大胆的进行预测,一周后,再对预测的结果进行评议,比一比究竟哪些同学预测得准确。
这样做有助于让学生体会到长期观察、记录、测量天气数据的重要性和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