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思修》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思修》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教学大纲一、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必修课之一。

“思修”课的实践教学是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体验、参与、行动”中追求真理,感悟人生,提高素质,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及现代法治意识,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道德、心理、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四)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三、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实践考核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课外体验、思考、研究、调查等实践活动,通过团队形式的学习与交流,促进相互协作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关心和参与校园及周边社区人文环境建设的意识,学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寻求改变,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

四、实践教学具体形式与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从所给出的实践活动中任选一个递交实践活动成果。

(1)参与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同学们可以任选一专题或根据教材相关内容自拟题目做调查研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人数为5——8人。

A.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调查B.关于大一新生消费情况的调查C.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D.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E.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研F.关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调研G.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文献收集等方法,对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原因和对策的分析,形成不少于2000字的调研报告。

(2)参与志愿者活动,撰写心得体会。

同学们可以参加学院、学校、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自拟题目写出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3)走访家乡的名胜古迹,撰写课程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2018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紧密联系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在教学改革中,把实践教学纳入整个教育改革,其目的是深化课堂理论教学,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以下原则:1、针对性原则。

当代高职大学生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文化层次,且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心理素质不稳定,思想意识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思想的自发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尤为突出。

因此,实践教学活动的选择,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和认识实际来确定,有的放矢,力戒形式主义。

2、实效性原则。

实践教学应该为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接触生活,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提供重要途径和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真正让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让社会实践的成果转化成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行,达到实践育人、理论育人、文化育人的效果。

3、本土化原则。

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为此,实践教学应立足地方,面向全省,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深入调查当地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问题,并从中寻找服务社会的方向,促使学生努力成为服务当地社会的创新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

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社会实践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认识社会的能力,为做合格大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实践形式
社会实践采取调查分析的形式,由学生深入大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完成调查报告。

三、社会实践要求
学生必须进行深入、实地的调查,设计调查问卷,通过调查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

社会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每组不超过8个人,报告字数不得低于2500字。

调查报告格式:见社会实践报告书
四、社会实践指导
教师拟定调查题,供学生选择。

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应主动联系教师,教师应及时与学生沟通,对学生进行指导反馈。

五、社会实践考核
按照学生完成调查报告评定分数,实践教学的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六、社会实践注意要求
1.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有违法行为;
2.调查中尊重受访者,保护他人隐私;
3.社会调查必须注意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注意饮食安全;
4.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团结协作,服从组长安排,互助友爱;
5.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加实践活动
6.按时提交调查报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
2018、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教学大纲本大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大学生个体学习、成才的需要,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使课程的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度化。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1、制订本大纲,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2、在教学改革中,把实践教学纳入整个教育改革,其目的是深化课堂理论教学,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

3、在实践教学中,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4、通过实践教学,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理论学习知识,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使他们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教学的要求本课程社会实践教学包括“选题——实践——论文成果——小组交流”四个主要环节,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际调研,运用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

总的要求是:第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观点指导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努力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

第二、学生从开始社会实践选题、成立社会实践课题小组,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任课教师和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撰写调研报告或实践论文。

第三、社会实践课题要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题,最终完成的实践成果要以本课程学科理论为支撑。

第四、成绩评定由社会实践过程评价、实践成果评阅和交流答辩(优秀)等方面组成。

三、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方法社会实践以分组调研的方式来进行,老师提供实践参考课题,学生可按自愿组合的原则形成学习小组(每小组人数5-10人),每个学习小组推选出1至2名课题负责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类别课程实践实践教学形式校园实践、社会实践实践场所校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家乡等适用专业全校本科专业开设学期第一学期实践周数10学时学分与理论课共计3学分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

现实性、针对性很强。

通过实践教学,精心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论学习的理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使他们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进度安排实践教学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实践教学,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传统的单一灌输型教学向直观感性教学及综合教学转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敏锐地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突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的针对性、现实性,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的起到教学效果,该课程实践教学进程与理论课教学同步。

1.组织演讲、辩论、讨论结合教学内容,组织演讲、辩论或讨论。

讲理想信念时,组织“我的理想”、或“人生、理想与社会”演讲会;讲中国精神时,组织以“中国梦我的梦”或“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演讲会;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组织关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讲;讲人生观问题时,就“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等问题组织讨论;讲恋爱观时组织“大学生恋爱利与弊”辩论会或讨论会;等等。

在法律部分,可以就一些现实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2.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搞一些社会调查活动。

例如在讲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时,可让学生介绍展示自己的家乡;讲道德问题时,组织“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校园不文明行为调查”;讲心理问题时,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讲网络道德时,可对“大学生上网状况进行调查”;等等。

思修课实践课教学大纲(3篇)

思修课实践课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思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课作为思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思修课实践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法律知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修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

4. 行为目标: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内容1. 道德实践:包括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志愿服务等。

2. 法律实践:包括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制宣传等。

3. 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社区服务、企业参观等。

4. 文化实践:包括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

5. 体育实践:包括运动会、体育比赛、户外拓展等。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道德、法律和社会问题。

2. 小组讨论法: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身份的道德和法律要求。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企业、社区等地,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生活。

5. 指导实践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并提前通知学生。

2. 课堂讲解:教师对实践活动进行简要讲解,明确活动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活动:学生按照活动方案,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4. 交流总结: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分享心得体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Outline of Practice teaching for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Basis of Law适用于全院普通本科各专业总学时:16学时占课程成绩的40% 开设时间:课程开设学期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环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简称“05方案”),根据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的规定而设立的一种课程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过程。

它与课程理论教学相呼应,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来深化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与技能。

由于本课程主要涉及“道德与法律”两个方面的教育,而这两方面均具有强烈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因此,实践教学的设计理念就要符合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规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践教学,鼓励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调查研究,有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增强实际才干,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观念和法治理念,将道德观念和法治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实践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情、意、行”的转化,实现知行统一。

同时,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觉进行道德和法律修养,进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do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do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实践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实践教学旨在借助于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情、意、行”的转化,实现知行统一;引导大学生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学会做人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奉献精神,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深入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以此达到教学目的。

三、实践教学的形式与流程实践教学的形式有大学校园调研、人才市场调研、人物访谈、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其中,大学校园调研针对大学生群体自身存在的思想问题、修身问题及生活方式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人才市场调研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就业状况,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综合要求;对优秀校友学长专家学者访谈,有助于从中汲取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经验教训,感悟为人处世的珍贵之处;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有助于大学生领悟正确的人生目的与人生价值。

实践教学的流程是,本学期开学初,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每班自由组合成5人左右的数个团队、选定主题和题目、确定调研方案和计划,在本学期中后半段进行社会调研(活动),完成社会实践报告撰写。

四、组织实施1.第4周,占用课内2学时,教师要详细讲解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要求、操作程序、成果形式及考核方式等,其中,教师要重点讲解成果形式,社会实践报告的格式和写法。

2.第5~6周,学生自愿分组,推选小组负责人,小组负责人召集小组成员开会协商并制定本小组实践活动计划安排,选定主题和题目、确定调研方案和计划并与任课教师交流,修改定稿。

小组负责人上交本小组成员及联系方式,教师建立起与小组负责人通畅的联系渠道,建议建立网络交流群(飞信群或 QQ 群等)。

3.第7~15周,依据教学大纲和小组实践教学计划,然后由学生利用实践教学时间及课余时间陆续展开社会实践。

4.第16~17周,学生充分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完成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和课题论证,经过指导老师的修改,撰写完社会实践报告并上交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总体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

”为了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按照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目的和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任课教师队伍与专职辅导员队伍结合起来,把学生直接的生活感受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教育和锻炼,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所以,需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走出校门,到基层中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达到知、信、行的统一。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

一方面,实践教学要针对理论教学内容来扩充。

社会实践的内容应该是理论教学活动的延伸,补充和完善。

通过实践性环节充实教学内容,补充教学素材。

另一方面,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当代大学生不仅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层次,而且思想活跃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心理特点不稳定,思想意识极易受到改革大潮的冲击,社会机制转型中观念更新的影响。

他们的感情和思想观念丰富多彩,但缺乏稳定性,自发性、朴素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尤为突出。

为此,实践教学活动的选择,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不搞形式主义。

2、实效性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实效性。

开展社会实践必须使学生真正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让理论教学入眼、入耳、入脑,使所学到的理论转化成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行。

3、时效性原则。

随着我国改革后不断发展和深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开放力度的加大,西方的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不可避免地对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冲击,甚至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社会实践要讲求实效性,实践活动家要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体现时代特征。

四、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由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构成。

(一)课内实践教学
1、课内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1)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
由教师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案情,组织引导学生讨论。

在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并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获得思维启迪和智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素质和能力。

通过模拟法庭进行案件的审理,让学生认识法庭审理的程序和感受法律的威严。

(2)课堂讨论
讨论课是每个同学都能在积极地参与讨论过程中提高认识水平,是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特点而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

首先是教师根据每章教学目的,选取教学内容中与大学生密切联系的社会热点现象,确定一个讨论话题,学生根据论题自我学习,自我收集、分析、整理材料,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其次,教师上课时展示一些与论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学生根据背景资料和自己收集的材料展开小组讨论(每小组5-7人),形成小组认识;
再次,由各小组代表登台发表观点(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发言)、其他小组可互动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讨论课旨在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三大功能。

参考题目:
①我们应该怎样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
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③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的关系是什么?
④当代大学生应该有怎样的网络道德与法律观?
⑤怎样通过大学四年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人?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⑥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做一个怎样的爱国者?
⑦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法律素质?
⑧大学生如何认识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⑨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
⑩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11)联系实际谈一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12)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3)播放视频资料
为达到直观、生动的效果,我们选择一些视频资料播放。

我们在选择具体的视频资料时,必须坚持短而精的原则,教学中所选取播放的视频资料主要应是严肃题材的历史文献纪录片,所选视频资料必须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引起学生的震撼和共鸣,这样才能达到实践教学目的。

实践教学中可供使用的视频主要有:
《感动中国》、《志愿者,你准备好了吗》、《恰同学少年》、《国旗》、《四川大地震特别报道》、《建国大业》等
(4)专家讲座和报告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政府要员到校,为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使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理论和当前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求知欲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课外实践教学
1、课外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1)社会调查
实施要求:
组织方式:3-6人一组,在班级内自由组合,每一小组推荐1名组长。

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要认真组织分组,将分组情况(各小组人数、组长和组员姓名)和小组选题交指导教师。

分组情况和调研选题均应得到指导教师(各班理论教学的任课教师)的认可。

题材选择:调查主题为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的问题。

调研课题由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时事热点拟出提供学生参考,学生可以自拟题目,但须取得老师认可。

在一个班内小组之间的题目不得完全相同。

在选题确定之后,小组应制定详细的调查研究计划,成员应有明确的分工,并有阶段性目标和具体任务。

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完成。

调查形式:调查的形式不限,可采用问卷调查、面谈调查、书信调查、电话调查、网上调查等多种形式。

问卷样卷、问卷统计数据和走访原始记录等资料需上交。

调研要求: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当地实际和自身特点出发,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思考,调查小组就所调研课题写出一份4000~5000字的调研报告。

报告内容要言之有物,反映真情实感,禁止抄袭现象;实践过程必须实事求是,禁止虚假行为。

一经发现有抄袭现象和弄虚作假行为者,其成绩按不及格记。

除此之外,每人需上交一份不少于千字的调查感言
材料要求:在提交调研报告的同时,还应提交相关附件材料,一个小组一个档案袋装好。

附件材料包括:①调研报告形成过程的说明书,包括开过几次讨论会,讨论的记录,向什么人进行了调查,调查人数,采用了什么方式进行调查,收集了哪些资料,参考了哪些文献资料等。

②形成调研报告的有关调查资料(如调查问卷)和参考资料(复印件或网上下载资料)。

③小组成员分工说明书,包括小组成员在社会调查与调研报告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小组长姓名,报告执笔人,小组成员各自承担的任务。

④小组成员以社会调查方式进行课程实践教学的心得体会等。

参考选题:
①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研
②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调研
③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研
④关于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研
⑤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的调研
⑥关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调研
⑦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
⑧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研
⑨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研
(2)小论文的撰写
同学们可以任选一专题撰写小论文,可独立进行,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完成。

小组人数不得超过5人。

字数不少于3000字参考选题:
①收集“感动中国”人物及“道德模范”人物资料,自拟题目写评论。

②观看“今日说法”等相关视频资料,写观后感。

③联系教学内容,自拟题目写论文。

(3)校园公益活动或社区服务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活动后写出显得体会,不少于2000字。

五、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形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
本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为考查。

2、考核形式
课内实践教学由任课教师按照实践教学大纲计划,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考核记载(以百分制记载),评定成绩(作为学生该课程的平时成绩)。

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主要由学生辅导员、活动组织者对过程进行评价记载,纳入该课程综合评定成绩。

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占该课程0.5个学分。

3 、评选优秀社会实践学生。

优秀学生的名额不得超过社会实践总人数的 2% ,必须从社会实践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民主产生。

4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均予以不及格。

(1)社会实践期间表现差,未达到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

(2)因病、因事缺席累计时间达实践规定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者。

(3)社会实践期间,造成教学或管理事故,影响不良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