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装置设计
电子装置设计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图1 发射电路为了增大接收距离,应增加图2电路的发射能量,只要增加一级简单的功率放大器,同时推动7支红外发射管(或更多的),即可增大发射能量、扩大接收距离。
为了减轻IC2-2的输出激励信号,将未级用的CD40106斯米特触发器并联使用。
如下图所示:图2(3)接收电路设计图3 接收电路通过红外接受管接受从发送端传来的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接入放大电路中,然后经的电容滤除直流信号后由电位器和LM386运放共同作用实现信号的放大,调节电位器的大小可以实现对增益大小的调节,最后再经过喇叭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播放出音乐信号的音乐。
LM386引脚如图4所示。
图4 LM386引脚图图中引脚2为反相输入端,3为同相输入端,引脚5为输出端;引脚6和4分别为电源和地;引脚1和8为电压增益设定端。
如果在对增益要求不高时它可直接去掉,此时的增益内置为20.LM386电路原理如图5所示图5 LM386电路原理图图6 LM386电路内部原理图LM386内部电路原理图如图6所示。
与通用型集成运放相类似,它是一个三级放大电路。
第一级为差分放大电路,T1和T3、T2和T4分别构成复合管,作为差分放大电路的放大管;T5和T6组成镜像电流源作为T1和T2的有源负载;T3和T4信号从管的基极输入,从T2管的集电极输出,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电路。
使用镜像电流源作为差分放大电路有源负载,可使单端输出电路的增益近似等于双端输出电容的增益。
第二级为共射放大电路,T7为放大管,恒流源作有源负载,以增大放大倍数。
第三级中的T8和T9管复合成PNP型管,与NPN型管T10构成准互补输出级。
二极管D1和D2为输出级提供合适的偏置电压,可以消除交越失真。
引脚2为反相输入端,引脚3为同相输入端。
电路由单电源供电,故为OTL电路。
输出端(引脚5)应外接输出电容后再接负载。
电力电子装置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装置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力电子装置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工作特性及应用领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知识目标:了解电力电子器件的类型、特性及工作原理;掌握电力电子装置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熟悉电力电子装置在各领域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电力电子装置的电路结构,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具备电力电子装置的调试、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兴趣,认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技术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力电子器件:介绍晶闸管、GTO、IGBT等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结构、特性和应用。
2.电力电子装置:详细讲解电力电子装置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包括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变频器、电力电子变压器等。
3.应用领域:介绍电力电子装置在工业、交通、家庭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特性及应用,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电力电子装置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力电子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病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力电子装置的搭建和调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力电子装置原理与应用》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提供电力电子装置实验所需的设备,包括电源、负载、控制器等。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记录学生的表现,占总评的30%。
电子产品装置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组装工艺、调试方法以及故障排除技能。
通过本次实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1. 实训设备本实训使用VS-99GB家用电子产品电气控制综合实训装置,该装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和《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技术规范》。
2. 实训项目(1)家用电器的认识与拆装对常见的家用电器进行拆装,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拆装技巧。
(2)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学习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并利用万用表进行检测。
(3)电路板的焊接与调试学习焊接技巧,进行电路板的焊接,并对电路进行调试,使电路正常工作。
(4)故障分析与排除通过设置故障,让学生分析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排除。
三、实训过程1. 家用电器的认识与拆装首先,教师讲解家用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
在拆装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如何识别电路板上的元件,以及如何进行拆卸和组装。
2.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教师介绍了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名称、符号、规格和功能,并指导学生使用万用表进行检测。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
3. 电路板的焊接与调试教师讲解了焊接技巧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进行电路板的焊接。
在焊接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焊锡、烙铁和助焊剂,以及如何控制焊接温度和时间。
焊接完成后,学生对电路进行调试,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4. 故障分析与排除教师设置了一些故障,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排除。
在分析故障时,学生需要观察电路板上的元件和线路,查找故障原因。
在排除故障时,学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更换元件、调整线路等。
四、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以下技能:1. 识别和检测各种电子元器件;2. 进行电路板的焊接和调试;3. 分析和排除电路故障;4. 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课程设计报告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课程设计报告1. 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市场对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人才的需求,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技能。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1) 熟悉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原理及流程;(2) 掌握电子器件的使用方法和安装技巧;(3) 学习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分析;(4) 了解电子产品安全、维护和保养知识;(5)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置本课程设置如下:(1) 电子器件的分类和使用方法(2) 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电路分析方法(3) 电子产品的组装制作技术(4) 电子产品的调试技术及安全维护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讲授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为辅,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的实际应用。
同时,通过学习相应的课程教材和参加实验,学生可以逐渐掌握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的基本技能。
5. 实验设置实验项目包括:(1) 电子器件的使用及安装(2) 电路的仿真与实验(3) 电子产品的组装制作- 小型电子时钟/电子秤等(4) 电子产品的调试及安全维护6. 教学评价本课程将采用考试、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具体评价方式如下:(1) 考试:总成绩占课程总分的50%,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总成绩占课程总分的30%,主要考察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及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 课堂表现:总成绩占课程总分的20%,包括课堂出勤率、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问题解决能力等。
7. 结语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为以后的电子产品设计和创新提供基本功夫。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具备一定的动手与实践能力,培养了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汽车电子装配课程设计报告
汽车电子装配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汽车电子基础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功能;2. 学生掌握汽车电子装配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3. 学生了解汽车电子系统的组成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识别和使用汽车电子元件;2. 学生具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汽车电子装配图的能力;3.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工具,完成汽车电子元件的装配与调试;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汽车电子装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汽车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职业责任感;2. 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尊重他人意见,积极参与讨论;3.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4. 学生关注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汽车电子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子装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汽车电子行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包括常用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
2. 汽车电子装配工具与设备:介绍常用工具、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3. 汽车电子装配流程:详细讲解汽车电子装配的基本步骤,包括元件安装、线路连接、调试等,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4. 汽车电子系统实例分析:以实际汽车电子系统为例,分析其组成、工作原理和装配方法,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5. 汽车电子装配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包括元件识别、装配、调试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共计15课时。
具体进度如下:1. 第1-2课时:汽车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学习;2. 第3-4课时:汽车电子装配工具与设备认识;3. 第5-8课时:汽车电子装配流程学习;4. 第9-12课时:汽车电子系统实例分析;5. 第13-15课时:汽车电子装配实践。
电力电子装置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装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力电子装置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如晶闸管、逆变器、斩波器等;2. 了解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如电力调节、变频调速、电力质量控制等;3. 掌握电力电子装置的参数计算、选型及电路设计方法;4. 学会分析电力电子装置的运行特性,并能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力电子装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的电力电子装置电路;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熟练操作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设备,完成电力电子装置的调试与测试;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与他人共同分析、解决电力电子装置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 引导学生关注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认识其在国家能源战略和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意义;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电力电子装置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电力电子知识基础,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的新时代人才。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电子装置概述- 教材章节:第一章- 内容:介绍电力电子装置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
2. 电力电子器件- 教材章节:第二章- 内容:讲解晶闸管、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等主要电力电子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
3. 电力电子装置的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三章- 内容:剖析逆变器、斩波器、直流-直流转换器等典型电力电子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拓扑。
4. 电力电子装置的参数计算与选型- 教材章节:第四章- 内容:阐述电力电子装置参数计算方法、选型原则及注意事项。
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 课程设计概述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电路和基本器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设计一个电力电子装置或系统,使学生了解电力电子装置在现代工业、交通运输、通信等领域的应用,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使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介绍常用的电力电子装置及其基本电路,如半桥逆变器、全桥逆变器、谐振变换器等,使学生掌握这些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工作原理。
介绍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如晶闸管、MOSFET、IGBT等,使学生了解这些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根据课题要求,设计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力电子装置或系统,并进行实际调试,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调试技巧。
指导学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并进行答辩准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术写作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1.1 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本次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经验。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力电子装置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运行控制和优化方法,从而能够独立完成电力电子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工作。
课程设计还旨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工程实践和技术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力电子装置的基本原理与设计:学生需掌握电力电子装置的基本原理、主要构成、电路设计及选型计算。
学生还需具备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独立完成装置的初步设计能力。
系统的运行与控制:学生需理解并掌握电力电子系统的运行特性,包括稳定性、动态响应等。
学生还需掌握系统的控制策略,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
优化与改进:学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现场环境对电力电子装置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这包括装置的节能优化、抗干扰设计以及可靠性提升等。
武汉理工大学电气电力电子装置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胡 浩 专业班级: 电 气1003指导教师: 吴 勇 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题 目: 高频开关电源设计初始条件:输入交流电源:单相220V,频率50HZ。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设计高频开关电源要求达到:1、输出两路直流电压:+15V,-15V。
2、直流输出最大电流1A。
3、完成总电路设计和参数设计。
时间安排: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习有关知识,阅读课程设计指导书,搞懂原理,并准备收集设计资料,此阶段约占总时间的20%。
第二阶段:根据设计的技术指标要求选择方案,设计计算。
约占总时间的40%。
第三阶段:完成设计和文档整理,约占总时间的40%。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宋 威 专业班级: 电 气1003指导教师: 吴 勇 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题 目: 1KVA单相逆变器设计初始条件:输入直流电压:48V。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设计容量为1KVA的逆变器,要求达到:1、输出单相220V交流电。
2、完成总体系统设计。
3、完成总电路和电力电子器件电压和电流定额计算。
时间安排: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习有关知识,阅读课程设计指导书,搞懂原理,并准备收集设计资料,此阶段约占总时间的20%。
第二阶段:根据设计的技术指标要求选择方案,设计计算。
约占总时间的40%。
第三阶段:完成设计和文档整理,约占总时间的40%。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王 凯 专业班级: 电 气1003 指导教师: 吴 勇 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 题 目: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初始条件:输入交流电源:三相380V,频率50HZ。
电子组装系列课程设计
电子组装系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子元件的基本知识,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常见元件的功能及符号。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电路原理,包括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常见的电子组装工具及设备的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并选用合适的电子元件进行组装。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电子组装项目,如制作一个小功率放大器或 led 灯光控制电路。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子组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在组装过程中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的组装方法和设计理念。
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在操作过程中遵循规范,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本课程旨在通过电子组装系列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电子元件知识和电路原理的基础上,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的种类、符号、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元件2. 电路原理:讲解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应用及简单计算。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路基础3. 电子组装工具与设备:介绍常用的电子组装工具、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测量与组装工具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完成以下组装项目:- 制作一个小功率放大器(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践项目一)- 制作 led 灯光控制电路(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践项目二)5. 故障排查与问题解决:教授学生如何分析组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排查与解决。
-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故障分析与维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电路原理学习第三周:电子组装工具与设备学习第四周:实践操作——制作小功率放大器第五周:实践操作——制作 led 灯光控制电路第六周:故障排查与问题解决学习及实践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
电子装置课程设计报告
浙江理工大学班级:08电子信息实验班学号:Q08610110姓名:周慧指导老师:陈科2010~2011 第二学期设计题目:温度检测系统设计一、实验内容1、利用板载模拟温度传感器TC1047A实现一温度采集系统;2、间隔1--5s采集一次(步进1 s,可以预设),在液晶屏第一行显示连续的3个采集温度值;3、当最新采集的温度大于这三个温度的平均值温度1℃时,蜂鸣器报警,当温度降低后,解除报警;4、记录报警次数,在LCD上显示,,并将结果存入24LC024。
二、电路原理图以及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1、驱动蜂鸣器APP001开发板上的BUZZER是由RC2控制一个三极管来驱动的,当JP4的跳线开关短路时,RC2管脚输出高电平便会使蜂鸣器发出声音,RC2管脚输出低电平便禁止蜂鸣器发声。
2.字符LCDAPP001开发板配置了一个2*16的字符LCD,它和PIC18F452的接口是RD0-RD3连接到LCD模块的DB4-DB7,用来向LCD模块写入命令和数据,其中DB7可以用来作为LCD模块控制器的忙标志位;RD5是读写控制位;RD4是命令和数据标志位。
RD=0时,RD0-RD3是读取和写入数据到LCD的命令寄存器;RD=1时,RD0-RD3读取和写入的是要显示的数据。
3.温度测量使用模拟温度传感器TC1047A,利用模数转换,将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字电压。
对应于相应的温度。
4.键盘使用开发板上的2组按键SW2和SW35. RTC采用Timer 1外接的晶振可以产生精确的1秒计时,从而实现RTC。
7.LCD、LED&ADC按键读取三、主要函数程序流程图函数流程图更新3.温度比较和蜂鸣器四、实验主要源码(1)Main函数:void main(void){int AlarmNum;/*首先初始化*/InitializePORT( );InitializeINTs( );InitializeAD( );InitializeTMR1( );Initialize_I2C_Master( );/*lcd初始化*/OpenLCD( );while(1){Key_Press_Check();if 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后应该会进一步去学习。
电子产品装置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电子技术人才,我们开展了电子产品装置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组装与调试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用和焊接技术;3. 学会电子产品的组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选用2. 手工焊接技术3. 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4. 故障排除与维修四、实训过程1. 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选用(1)认识电子元器件:实训教师讲解各类电子元器件的名称、符号、功能和用途,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2)选用电子元器件:根据电路图,实训教师指导学生选用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并讲解元器件的规格、型号和参数。
2. 手工焊接技术(1)熟悉焊接工具:实训教师讲解电烙铁、吸锡器、焊锡丝等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练习焊接技术: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手工焊接技术,包括焊接速度、焊点形状、焊锡量等。
3. 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1)组装电路板:根据电路图,将选好的电子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注意焊接顺序和焊接质量。
(2)调试电路:实训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万用表等工具,对组装好的电路进行调试,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4. 故障排除与维修(1)故障现象分析:实训教师讲解故障现象的判断方法和分析技巧。
(2)故障排除:实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故障现象,逐步排除故障,恢复电路的正常工作。
五、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对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组装与调试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学生掌握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用和焊接技术,提高了动手能力。
3. 学生学会了电子产品的组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为今后从事电子技术工作打下了基础。
4.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电路图的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元器件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了解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应用。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如等效电路、节点电压法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电子仪器、设备和工具进行电路搭建和调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科学、规范的操作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认知: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的结构、原理、符号及参数,使学生了解各元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电路原理及分析方法:讲解电路基本原理,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引导学生掌握等效电路、节点电压法等电路分析方法。
3. 电子电路设计: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指导学生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4. 电路搭建与调试: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电子仪器、设备和工具进行电路搭建,学会调试和排故,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电子技术应用:分析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doc..
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设计1设计任务分析设计并制作一个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输出频率范围为20-100Hz,输出线电压有效值为 36V,最大负载电流有效值为3A,负载为三相对称阻性负载(Y 型接法)。
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原理方框图如图1-1 所示。
隔离三相220V AC整流逆变变压器负载控制器图 1-1 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原理框图2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系统设计方案选择2.1整流滤波电路方案选择方案一:三相半波整流电路。
该整流电路在控制角小于30°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波形是连续的,每个晶闸管按相序依次被触发导通,同时关断前面已经导通的晶闸管,每个晶闸管导通120°;当控制角大于30°时,输出电压,电流的波形是断续的。
方案二: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该整流电路是由一组共阴极电路和一组共阳极电路串联组成的。
三相桥式的整流电压为三相半波的两倍。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在任何时候都有两个晶闸管导通,而且这两个晶闸管中一个是共阴极组的,一个是共阳极组的。
他们同时导通,形成导电回路。
比较以上两种方案,方案二整流输出电压高,纹波电压较小且不存在断续现象,同时因电源变压器在正,负半周内部有电流供给负载,电源变压器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效率高,因此选用方案二。
滤波电路用于滤波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采用负载电阻两端并联电容器 C 的方式。
2.2逆变电路方案选择根据题目要求,选用三相桥式逆变电路方案一:采用电流型三相桥式逆变电路。
在电流型逆变电路中,直流输入是交流整流后,由大电感滤波后形成的电流源。
此电流源的交流内阻抗近似于无穷大,他吸收负载端的谐波无功功率。
逆变电路工作时,输出电流是幅值等于输入电流的方波电流。
方案二:采用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电路。
在电压型逆变电路中,直流电源是交流整流后,由大电容滤波后形成的电压源。
此电压源的交流内阻抗近似于零,他吸收负载端的谐波无功功率。
逆变电路工作时,输出电压幅值等于输入电压的方波电压。
电子装配的课程设计
电子装配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子元件的基本知识和功能,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2. 学生能够识别并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子工具和仪器,如万用表、电烙铁等;3.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装配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简单电子电路故障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和安装电子元件,完成简单的电子装配任务;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电子电路;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工具和仪器进行基本的测量和调试,保证电子装配的准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电子技术的兴趣,增强其对电子学科的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3.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程、珍惜实验器材的良好习惯,树立安全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子装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电子元件基础知识1. 电阻、电容、电感等常用电子元件的原理、特性与分类;2. 二极管、三极管等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3. 熟悉教材中相关章节,进行课堂讲解和实例分析。
第二部分:电子工具和仪器使用1. 常用电子工具(如电烙铁、吸锡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 万用表、示波器等电子仪器的功能、操作及应用;3. 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第三部分:电子电路装配与调试1. 简单电子电路的原理及装配方法;2. 电路故障分析与排查;3. 教学大纲中包含教材相关章节,指导学生进行电路设计、搭建和调试。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部分:占总课时量的1/3,系统讲解电子元件知识;2. 第二部分:占总课时量的1/3,教授电子工具和仪器使用方法;3. 第三部分:占总课时量的1/3,进行电子电路装配与调试实践。
《简单电子控制装置的制作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
《简单电子控制装置的制作》导学案
一、导入
你是否曾经想过制作自己的电子控制装置?在这个导学案中,我们将进修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控制装置。
通过这个实践项目,你将了解电子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制作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目标
1. 了解电子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2. 掌握电子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3. 能够独立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电子控制装置。
三、前期准备
1. 确保已经掌握基本的电子知识,包括电路原理和元件的基本功能。
2. 准备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如电路板、导线、电阻、LED灯等。
3.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并恪守实验室规定。
四、实验步骤
1. 确定电路设计方案,包括所需元件和毗连方式。
2. 按照设计方案在电路板上焊接元件,注意毗连的正确性和稳固性。
3. 毗连电路板至电源,测试电子控制装置的功能和稳定性。
4. 调试电子控制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修了电子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掌握了焊接技巧和电路毗连方法,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们也加深了对电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你能对电子控制装置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未来的进修和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电子装备课程设计
正弦波信号频率计设计一、设计目的在电子系统非常广泛应用领域内,到处可见到处理离散信息的数字电路,在电子技术中,频率是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并且与许多电参量的测量方案、测量结果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频率的测量就显得更为重要。
测量频率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测量迅速,以及便于实现测量过程自动化等优点。
频率计是直接用十进制来显示被测信号频率的一种测量装置,它可以测量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的频率,利用施密特触发器将输入信号整形为方波,并利用计数器测量1S 内脉冲的个数,利用锁存器锁存,稳定显示在数码管上。
二、设计要求1.测频范围为1~9999Hz,精度为1Hz。
2.用数码管显示测频结果。
3.当信号频率超过规定的频段时,设有超量程显示。
4.要求电源部分也需要设计,并增加保护电路(过热、过流、过压)。
测试条件:在输入信号峰值为0.1V的情况下测试。
三、数字频率计电路设计原理脉冲信号的频率就是在单位时间(1s)里产生的脉冲个数,若在一定时间间隔tw内测得这个周期信号的重复变化次数为N,则其频率可表示为:f=N/T (1)数字频率计的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图1 数字频率计总体框图数字频率计由四大基本电路组成:整形系统,单稳态触发器构成的闸门电路,可控的计数系统、锁存译码显示电路、超量程报警系统。
经过放大衰减后的被测信号(包括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周期信号)经过整形电路,变成峰值为3~5V(与TTL兼容)的方波信号Vx,送入计数器的时钟脉冲端。
当门控信号到来后,闸门电路开启,时间为T1,计数器实现计数功能,T1时间过后闸门关闭,计数停止,锁存器使能端置零,计数结果被锁存,通过数码管可以方便读出被测信号频率。
图2为数字频率计的波形图:图2 控制电路波形图四、电路仿真设计1、整形电路设计由于输入的信号可以是正弦波,三角波。
而后面的闸门或计数电路要求被测信号为矩形波,所以需要设计一个整形电路则在测量的时候,首先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或者三角波转化成矩形波。
电子装置与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装置与系统课程设计班级:电科1班姓名:周奇超学号:Xb11640119前言AT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列可编程Flash存储器。
使用Atmel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也适用于常规编程。
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高效的解决方案。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使学生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得到一次综合性的工程和动手能力的锻炼,它要求学生从系统的性能指标出发,在理解硬件总体方案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的软件总体方案。
在软件方案中还应对传感器建模、补偿等。
进行电路调试,软件设计、制作及调试。
学生经过本课题的训练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单片机常规应用综合设计要求如下:(1)LCD部分:液晶屏1602只需要显示自己的学号,12864的液晶屏上还需要显示自己的中文姓名。
显示要求如:XB123200101 张三(2)实时时钟:能够控制时钟芯片DS1302,读写当前日期,并显示到LCD 上。
显示要求如:2012/10/26 08:18:00(3)温度检测:利用传感器DS18B02检测温度。
并在LCD上显示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当前温度,显示要求如:TEMP:25.5 OC基于51单片机的压力测量仪设计要求如下:(1)理解硬件总体方案,掌握硬件电路工作原理。
(2)编写程序,实现LCD显示。
(3)编程实现对压力传感器的数据转换和显示。
(4)综合调试。
总体设计一、单片机常规应用:二、压力测量仪:图2压力采集放大电路硬件设计一、单片机常规应用:AT89C52主要管脚有:XTAL1(19 脚)和XTAL2(18 脚)为振荡器输入输出端口,外接12MHz 晶振。
RST/Vpd(9 脚)为复位输入端口,外接电阻电容组成的复位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题目:温度检测系统设计一、实验内容1、利用板载模拟温度传感器TC1047A实现一温度采集系统;2、间隔1--5s采集一次(步进1 s,可以预设),在液晶屏第一行显示连续的3个采集温度值;3、当最新采集的温度大于这三个温度的平均值温度1℃时,蜂鸣器报警,当温度降低后,解除报警;4、记录报警次数,在LCD上显示,,并将结果存入24LC024。
二、电路原理图以及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1、驱动蜂鸣器APP001开发板上的BUZZER是由RC2控制一个三极管来驱动的,当JP4的跳线开关短路时,RC2管脚输出高电平便会使蜂鸣器发出声音,RC2管脚输出低电平便禁止蜂鸣器发声。
2.字符LCDAPP001开发板配置了一个2*16的字符LCD,它和PIC18F452的接口是RD0-RD3连接到LCD模块的DB4-DB7,用来向LCD模块写入命令和数据,其中DB7可以用来作为LCD模块控制器的忙标志位;RD5是读写控制位;RD4是命令和数据标志位。
RD=0时,RD0-RD3是读取和写入数据到LCD的命令寄存器;RD=1时,RD0-RD3读取和写入的是要显示的数据。
3.温度测量使用模拟温度传感器TC1047A,利用模数转换,将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字电压。
对应于相应的温度。
4.键盘使用开发板上的2组按键SW2和SW35. RTC采用Timer 1外接32.768kHz的晶振可以产生精确的1秒计时,从而实现RTC。
6.24LC0247.LCD、LED&ADC按键读取三、主要函数程序流程图1.Main函数流程图2.LCD__EEPROM 更新3.温度比较和蜂鸣器四、实验主要源码(1)Main函数:void main(void){int AlarmNum;/*首先初始化*/InitializePORT( );InitializeINTs( );InitializeAD( );InitializeTMR1( );Initialize_I2C_Master( );/*lcd初始化*/OpenLCD( );while(1){Key_Press_Check();if (Flagbits.Timer1_Flag) // update Temperature on LCD every 1 Sec{Flagbits.Timer1_Flag=0;get_key_flag++;if(get_key_flag>=Time_count){get_key_flag=0;LCD_Temp_Update() ; // update TemperatureTemp_Compare();}}}}(2)读取温度:int Read_TC1047_Temperature(void){ int AD_Temp;ADCON0bits.CHS0=1;for (AD_Temp=0;AD_Temp<5;AD_Temp++);ADCON0bits.GO=1; // Start to convert the A/D while(ADCON0bits.GO); // Waiting A/D until doneAD_Temp = ReadADC( ); // Get 10 bits A/D resultreturn AD_Temp;}(3)LCD__EEPROM 更新void LCD_Temp_Update (void){int i;LCD_Set_Cursor(0,0); // 清理lcdfor (i=0;i<16;i++)putcLCD(' ');/****显示第一个温度值******/LCD_Set_Cursor(0,0);//定位光标T2_buffer[0]=T2_buffer[1];//从后面向前传递温度参数if(T2_buffer[0]!=0)//如果是零,不要显示{Buffer_LCD(T2_buffer[0]);LCD_Set_Cursor(0,4);//定位光标putcLCD(0xDF);//显示”度“这个标志}/****显示第二个温度值******/LCD_Set_Cursor(0,5);if(T2_buffer[1]!=0){Buffer_LCD(T2_buffer[1]);LCD_Set_Cursor(0,9);putcLCD(0xDF);}/****显示第三个温度值******/LCD_Set_Cursor(0,10);T2_buffer[2]=T2_buffer[3];if(T2_buffer[2]!=0){Buffer_LCD(T2_buffer[2]);LCD_Set_Cursor(0,14);putcLCD(0xDF);}T2_Buffer=Read_TC1047_Temperature( );// Get Current Temperature from TC1047A T2_buffer[3]=T2_Buffer;EEPROM.Word=EERandomRead(0xA0,0x30);//显示累积温度报警次数LCD_Set_Cursor(1,13);NUM=EEPROM.Byte[0];itoa(EEPROM.Byte[0],ASCII_String);putsLCD(ASCII_String);//显示当次温度报警次数LCD_Set_Cursor(1,11);itoa(alarm_count,ASCII_String);putsLCD(ASCII_String);EEByteWrite(0xA0, 0x30, (NUM+NUMN));EEAckPolling(0xA0);NUMN=0;}(4)温度比较和蜂鸣器void Temp_Compare(void){int i,range;unsigned int alarm_value=0;//当所有的温度采集完毕之后才能正常比较if(T2_buffer[0]!=0){for(i=0;i<=2;i++){alarm_value+=T2_buffer[i];}range=alarm_value/3.0;LCD_Set_Cursor(1,0);Buffer_LCD(range);LCD_Set_Cursor(1,4);putcLCD(0xDF);if ((T2_Buffer)>(range+0x000A)) //温度值超过告警值时报警{PORTCbits.RC2=1; //开蜂鸣器PORTDbits.RD7=1; //点LED D8alarm_count++;NUMN++;}else{PORTCbits.RC2=0; //观蜂鸣器PORTDbits.RD7=0; //关LED D8//T2_Buffer_Flag=1;}}}(5)按键查询void Key_Press_Check(void){if(!SW2){PIE1bits.TMR1IE=0;Delay10KTCYx(100);if(Time_count>4){Time_count=1;}elseTime_count++;PIE1bits.TMR1IE=1;}if(!SW3){EEByteWrite(0xA0, 0x30, 0);EEAckPolling(0xA0);LCD_Set_Cursor(1,13);putcLCD(' ') ;LCD_Set_Cursor(1,14);putcLCD(' ') ;LCD_Set_Cursor(1,15);putcLCD(' ') ;}LCD_Set_Cursor(1,6);WriteDataLCD('T');LCD_Set_Cursor(1,7);WriteDataLCD('=');LCD_Set_Cursor(1,8);itoa(Time_count,ASCII_String);putsLCD(ASCII_String);LCD_Set_Cursor(1,9);WriteDataLCD('s');}五、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温度检测系统,整个过程如下:首先利用传感器去采集温度,接着将采集过来的温度通过一定的公式转化成电压,然后又通过一定的公式将其转化成电路板上合适的电压值,用AD将其进行编码,最后将其转化成温度显示出来。
接着讲讲主程序的编写主要包括以下部分:首先是程序的初始化,接着跳入循环while(1)中,接着调用Key_Press_Check()对按键进行判断,如果有按键按下则处理按键,然后判断中断,若达到所规定的时间,则更新温度,并将中断次数写入EPROM中,最后在采集完三次温度之后,可以用Temp_Compare()函数进行温度比较,如果温度高于三次温度的平均值,则进行报警。
整个过程是采用模块编程、分块调试、之后系统联调的原则。
通过本次实验,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后应该会进一步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