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复习跟踪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H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29小题,共10页。

考试时间7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
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
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
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4.作图时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 ,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
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促进农业发展
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护环境促进可
持续发展
2.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 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由此说明()
A.新政后美国推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B.新政后美国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C.新政后美国政府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D.新政后美国政府大力发展国营经济
3.同学们观看有关美国20世纪30年代历史的电影,发现30年代的美
国商店里,消费者踊跃购买贴着右图标识的商品,而没有贴该标识的商品则受到冷落,美国消费者这样做是为了()
Wf DO OMR
篮JW标记
A.支持政府推行的公平竞争法则
B.为社会捐资,为解决危机做一份贡献
C.促进国营企业的发展
D.购买降价处理的商品,缓解生活的困难
4.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们住
无定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
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 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按照他的这一理念,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有
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

5.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
说: 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 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这段
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6.2007
年8月发生在美国的次信贷危机犹如风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 本等世
界主要金融市场。

全球知名投资家乔治 ?索罗斯(George Soros ) 指出,经过几十年的过度消费后,美国经济处于“非常严重的经济调 整边缘”。

日前他在接受奥地利日报采访时指出,全球正面临二战以 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使很多人想起了 70多年前的“大萧条”。

为 了克服危机,罗斯福新政中促进美国产品出口的措施是
( ) A
.





B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
指导
① 推行以工代赈,扩大就业
② 鼓励削减农业,政府补贴 ③ 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④ 要求企业制定经营章程,规
D.①④
“(政府)如果对老者和
病 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
C . 调整信贷利率
D .推行“以工代赈”7.罗斯福新政期间组建的民间资源保护队。

它的建立()
①为众多失业青年提供了就业机会②是“以工代赈”的重要举措
③导致大批森林遭受砍伐,破坏了生态资源④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③D.①③④
8.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
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凯恩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


D.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9.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确认,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它们带进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罗斯福新政直接有利于防止上述情景出现的有(

①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②保障工人的一些基本权
利③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④实施《社会保障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1929年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罗斯福总统把美国从地狱拉回人间的主要措施是()
A.实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 .国
家全面干预经济
C . 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
D .开拓国外市场
11.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道:“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惟一最后手段一—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这主要说明()
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罗斯福准备实行计划经济
C.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D.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加
强政权的经济职能
12.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
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城乡差别的扩大
C.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

D.①②④⑤
15. “1931
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
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初步成果
13.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 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 55%农业
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 40%到1929年,国家财 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 2%的人拥有。

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①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大③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②③④
14.1929—1933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是
①打破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 ④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
C.①③④ D
( )
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③开创了
④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
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 J •汤因比
的上述言论主要基于(

①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级民主政治遭到极大冲击
②政治危机,资产阶
③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走进了死胡同
④与西方不同,苏联
A. 《社会保障法》 B .《疾病保险
法》
C.《贝弗里奇报告》
D .《伊丽莎白济贫法》
17. 历史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与方位词相关的概念,如“南北对话”
“东方”、“西方”等等,这些概念看似方位概念,其实包含了政治、 经济内涵。

二战后“西方”的本质内涵是
( )
A.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B .大西洋两岸欧
美发达国家
C.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D .以美国为首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
18. 日本政府首相表示将继续参拜供奉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牌位的
靖国神社,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难以消散的原因
( )
①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军国主义历史传统
②美国的包庇导致对日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




L











故劝一于莫ft 二
的張力大的& 是赳,聂护国不
s
1
帝桂
本军国主义的清算不够彻底③日本成为经济巨人,不甘做国际政治生活中的矮人④中国对日本的威胁,滋长了日本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9.以下是20世
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数据。

该数据表明( )
A . 美国一直垄断着世界经
济 B .欧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经
济霸主
C.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 D .日本已经取得世界经济主导地位
20.下图为《讽刺与幽默》上登的一幅漫画,它主要反映了日本(

A.蓄谋发动侵略战争
B.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社会暴力激烈
D.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21.韩国与新加坡是二战后迅速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国家。

两国实现现代
化的共同原因()
①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②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节省开支
③处于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大环境中④根据国际经济形
势调整发展战略
A .①④
B .①③
④C.①③D.②③④
22.从近代到现代,社会结构从“哑铃型”发展为“橄榄型”。

直接影响这一发展趋势的因素有()
①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作用②中产阶级的崛起③福利制度的确立
④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3.20世纪70年代,动摇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因素有
()
①中东产油国提高石油价格②美元无法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③
A.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⑤C.①②
A.蓄谋发动侵略战争
B.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中国综合国力提高④西欧、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⑤苏联勃列日涅夫的
改革
A.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⑤C.①②
④ D.③④⑤
24.如图为英国的考文垂大教堂。

1962年它的重新开放,被视为西欧复兴的象征。

二战后西欧诸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A.美国的援助 B .政府的宏观调

C.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 D .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25.下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

它反映了
()
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
B.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主宰着世界经济霸权
C.二战后初期,美国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④ D.③④⑤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欧洲复兴计划”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主观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5分,第29题15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

26.(10 分)材料一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

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课了垄断资本家的商税。

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规定也感慨地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过罗斯福,“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

”“你是资本主义者吗?”“不是。

”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哪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道:
“那你的哲学是什么?” “哲学?”有点疑惑不解的总统回答说,“哲学? 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一一如此而已。

” 一一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阅读以上两段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罗斯福新政进行评价。

内容应包括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影响,表述必须成文,字数不得少于300字。

(10分)
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深知目前中国国民政府是“一党政府”,并且相信如果这个政府的基础加以扩大,容纳国内其他政治党派的话,即将推进中国的和平、
团结和民主的改革。

……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的存在……使政治团
结不能实现。

上述自治性的军队及中国的一切武装部队,应有效地结合成为中国国民军。

――杜鲁门总统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1945年12月15日)材料二1949年夏,当共产党在大陆上扫荡国民党的散兵游勇时,……杜鲁门及其国家安全委员会曾经断定,不使这个具有战略价值的岛屿落入共产党手中的最佳方案是扶植台湾独立运动,……他决不能设想让共产党政府占领这个岛屿。

美国必须采取行动。

一一[美]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中美关系的历史剖析》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前期)共和党保守派从各种角度陈述继续对共产党中国实行全面贸易禁运的必要性。

……认为只有对共产党中国实施比对苏联更加严厉的贸易禁运,才可能分化中苏同盟。

正是在上述观念指引之下,艾森豪威尔政府坚持在亚洲大陆上遏制中国,……继续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在政治上策动“两个中国” 。

这些举措诚然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但同样重要的是这种政策也几乎同样地损害了美国自己。

――崔丕《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
材料四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
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五1946年1月17日。

美国国务院将财政部的急电转至马
歇尔(美国驻华大使衔总统特使),将立即谈判商约作为美国给予中国贷款的条件之一,同时还要考虑中国在下列问题上的态度:……3.为外国在华
公司创造与在其他商业国家相似的条件; 4 .在最惠国待遇
基础上使外国公司进入各种实业领域;…… 摘口《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五卷
材料六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朋友,是的。

盟国,是的。

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

美国遇到了我们
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
的演说
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抗日战争结束后至50年代前期美国的
对华战略。

(3分)
⑵根据材料四、五概括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西欧和中国经济政策的
相同目的。

(2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美对西欧形成这一经济政策的
历史背景。

(2分)
⑶材料六叙述的形势迫使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哪些调整?(3分)
28.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 2 0世纪2 0年代至3 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
景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5分)
图1: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2: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图3:在巨大宣传画下
排队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
(1)图片2图片3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社会原因。

(5分)
(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政府采取什么对策?其实质是什么?(5分)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5分)
29. (15分)材料一 :1820 —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谋生情 况统计表 时
期 乡民
迁至他乡 迁至城镇做工或 出国从事 迁出总人
数 种田人数 经营小商业人数 工商业人数
年 1820 -
1849
29 29 0 0
年 1850 -
1879
72 15 49 8
年 1880 -
1909
156 0 118 38

1910 -
1939
473 0 77 396 组图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现象
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 组图二: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象 图1: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2:美国人被
8
图3: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
商品任挑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
的变化是什么?( 1分)导致乡民迁居谋生以及职业变化的原因是什
么? ( 2分)
(2)材料一中第四个时段出国的人数猛增, 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分)
(3材料二中从图1到图2的转变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
事件?(1分)指出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

(2分)为应 对这一事件,美国政府采取什么对策? (1分)其实质是什么?(1分)
(4)材料二中的图3、图4分别反映了中国实行的怎样的经济体
制?(2分)发生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图4:今日
> I) AMIf M A
(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材料中借鉴
什么经验或教训?(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
1.A
2.C
3.A
4.D
5.D
6.A
7.A
8.C
9.C
10.B
11.D
12.A
13.D
解析:该题采用社会史范式,通过数字对比揭示经济大危机期间社会公平问题,和我国目前致力于推进社会公平的战略的热点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从题肢的设计技巧来看,采用典型的因果导致的错误类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
辨析能力。

因果关系倒置是常用的命题技巧,该题④犯了因果关系倒置的错误。

14.A
15.A
16.C
17.D
18.B
19.C
20.D
21.A
22.A
23.C
24.D
25.D
二、主观题
26.答案: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

内容:整顿财经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

实质:国家干预经济。

影响: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27.答案:⑴抗战胜利后,美国支持蒋介石,企图让国民党来收编人民军队。

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为防止共产党占领台湾,策划扶植台湾独
立。

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国对中国实行包围和禁运,并继续实行两个中国政策。

(3分)
⑵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扶植、控制西欧和中国,对苏联实施冷
战。

(2分)
历史背景:二战后初期,西欧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的头
号强国;(2分)
⑶由于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动摇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美国被迫调整战略部署:从越战中脱身,主动谋求同中国对话,对苏联采取“缓和”外交。

(3分)
28.答案:(1)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2分)
经济危机爆发原因:20世纪20年代,财富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的现象十分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生产日益相对过剩;股票投资异常活跃,造成经济繁荣假象;20年代盛行分期付款的方式造成严重的经济隐患。

(每个原因1分,本问共3分)。

(2)实行新政。

新政内容主要包含:救济、复兴与改革三方面。

(4分)
(3)防止泡沫经济或虚假繁荣,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的。

(2 分)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2分)。

29.答案:(1)变化: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1分)
原因:传统农业手工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衰落。

(1分)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及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1分)(答出两点即可)(2)主要原因:国内社会长期动乱;(1分)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1分)
(3)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分)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
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1分)主要原因:供需矛盾尖锐(1分)实行新政。

(1分)实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分)
(4)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
开放。

(2分)
(5)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防止泡沫经济或虚假繁荣,避免
市场经济的盲目性的;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要根据国情而采用。

(2分,回答到任意两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