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体现了高效方便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疑释惑、探究问题三个环节。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质疑、思考和探索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地理教学中,特别适合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因为地理是一个涉及广泛的跨学科学科,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发问和探究来理解地理知识。
我们来看“三疑”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对地理现象、地理问题的疑问,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当教师进行气候带教学时,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赤道地区雨量丰富,而西风带地区降雨量较少?”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气候类型和分布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
是“三探”环节。
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也就是分析问题,思考原因,寻找解决方法。
地理教学中可以采取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从而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
对于之前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分析赤道地区气候炎热、大气环流活跃,导致降雨量多;而西风带地区气候温和,大陆偏远,降雨量相对较少。
是“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整合应用。
在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使课堂更具有参与性和趣味性。
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探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和乐于探知的性格。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对学生有益外,“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还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性。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采用“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问、探究问题,并反馈、矫正自己的教学策略。
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比较流行和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它以三个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和特点。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该教学模式。
一、“三疑”环节的优势“三疑”环节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核心步骤,它具有以下优势:1. 关注学生的提问能力。
在该环节中,教师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点和问题,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
2. 促进师生互动。
在“三疑”环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很频繁,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和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3. 协助学生深入思考。
在“三疑”环节中,学生不仅能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点提出并得到解答,还可以透过自己的疑点和问题,进一步探究和深化课程内容,实现知识的质的提升。
在“三疑”环节中,学生的疑点和问题被提出后,教师会进入“三探”环节进行解答和探究,该环节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在扩展讲解时,能够建立清晰和透彻的知识框架,使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和探究,从更全面和深入的角度去理解课程内容。
2. 引领学生的学习思路。
教师在“三探”环节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方式,逐一解决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引领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思路,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三探”环节中,教师会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点,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探究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实际运用价值,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反思与持续改进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反思和持续改进是至关重要的:1. 教师要深入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做到提问有针对性、探究深入,使自己的疑惑都得到解答,提高学习效果,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体现了高效方便河南省西峡县杨文普团队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只有4个教学环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
“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
“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当然问题也不是一次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
所以“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把“疑”字贯穿课堂始终,从一开始的“设疑”到后边的“质疑”是一个不断设疑解疑的过程。
“设疑——解疑——质疑”不仅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深化学习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
一开始的“设疑”是一节课的基本目标,是一种预设,当基本目标达成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会超出教师的预设,这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用好教材和超出教材。
如果说一开始的“设疑”是“走进教材,用好教材”,后边的“质疑”则是“走出教材,超出教材”。
这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拓展的过程,是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疑问的提出也是多种形式,从一开始的设疑到后边的质疑,既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
由教师提出问题体现了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由学生提出问题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的民主精神,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困惑,随时提出问题。
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问题提出来了,由谁来解决?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也会不断提出问题,目的是通过设问的形式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
老师自问自答,学生只要当个好听众就行了。
而“三疑三探”妙就妙在一个“探”字。
这里的“探”是探索、探究、试探的意思,既然是“探”,就不是把现成的答案说出来,而是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这也正是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问题。
三疑三探教案模式
三疑三探教案模式引言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基石,而教学过程中的教案编写则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学校教师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普遍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案的灵活性不够、知识点的理解不深入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术界逐渐提出了一种新的教案编写模式——三疑三探教案模式,它能够促进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案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对三疑三探教案模式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三疑三探教案模式的基本原理三疑三探教案模式是一种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目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教案编写模式。
它包含着三个疑问和三个探索的环节。
1. 提出三个疑问三疑即是在教案中提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可以是针对教学内容的,也可以是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 进行三个探索探索是三疑三探教案模式的核心环节,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探索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参与探索,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三疑三探教案模式的设计流程三疑三探教案模式的设计流程包含了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教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对教案中的问题和探索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
2. 提出三个疑问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提出三个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欲望的问题。
这些问题既可以是基础性的,也可以是拓展性的,既能满足教学要求,又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3. 计划三个探索活动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三个探索活动,这些活动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通过探索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4. 分析学生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分析学生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从而对后续教学做出调整和优化。
5. 总结和评价教案效果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教案进行总结和评价。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读
西峡“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全县正在推进西峡‘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准确把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主要环节,正确解读“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操作要点,无疑就是一项十分紧迫且非常必要得工作。
一、主要环节所谓“三疑三探”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得三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
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得运用拓展环节,这样,共四个环节。
这四个环节还可以用八个字来说明与概括,即“先疑后探,编题自练”。
第一环节:设疑自探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想要解决得问题,形成本课得“自探提纲”并开展自主学习。
第二环节:解疑合探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中难以解决得问题,初步完成本课主要学习内容。
第三环节:质疑再探鼓励学生再次质疑,针对本节内容提出更高层次得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以达到深化认知得目得。
第四环节:运用拓展师生围绕自探提纲与学习内容,分别编拟基础性与拓展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反思归纳本节知识并进行适当评价。
二、操作要点1.设疑自探环节这就是课堂得首要环节,也就是课堂导入得过程,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一般涉及三个步骤。
步骤①:创设问题情境。
上课伊始教师就要设置问题情境,尽快形成问题氛围,使学生生疑,产生强烈得求知欲望。
步骤②:设置自探问题提纲。
根据学科特点,针对不同课型,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后产生。
步骤③:学生自探。
学生针对自探提纲,开展自主探究。
“自探提纲”作为统领全课得核心问题,就是本课学习目标得具体体现,也就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得明确导向,其问题得解决程度体现了一节课目标得达成度。
因此,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有深刻得理解把握,为学生得学习指明具体得方向。
倡导在实施初期,使用“导学案”,在学生问题意识没有得到较好培养得情况下,教师应围绕三维目标补充设疑。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初中地理课程是学生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阶段,而教学模式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地理教学中,有一种被称为“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备受青睐。
本文将就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我们来了解一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提出三个问题“疑问”(即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和解答,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通常被运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地理现象、规律、问题,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设计出符合地理课程特点的教学活动。
老师可以布置学生观察实地地形地貌的任务,然后在课堂上提出“三疑”:为什么这个地方的地貌会像这样?这背后有什么地质构造的原因?这种地貌对当地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地质构造、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再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进行“三探”:探究地貌形成的原因、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影响以及地貌对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
通过“三疑三探”,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并掌握地域学科知识,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自主学习。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地考察和分析,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
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而是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来主动获取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也会逐渐培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实地考察和问题探究,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理理论。
这比一味地听老师讲述要更加有效。
学生在“三疑三探”的活动中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研究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研究“三疑三探”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以疑问为线索,以探究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一、教学模式介绍“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设疑自探、解疑合探和质疑再探。
在设疑自探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疑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在解疑合探阶段,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质疑再探阶段,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提出新的问题,并再次进行探究。
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设定与地理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地理教学内容设定一些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气候变化的原因、地形地貌的形成等。
这些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设疑自探阶段,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答案。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在解疑合探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路,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知识交流和思维碰撞。
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在质疑再探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提出新的问题和观点。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三、有效运用策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探究工具。
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三疑三探教学总结_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三疑三探教学总结_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在初三历史教学工作中,我结合了“三疑三探”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我对这一教学方法的总结。
一、三疑“三疑”指教师要思考三个疑问:学生会不会?懂不懂?为什么?1.学生会不会?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通过提问学生、学生小组讨论、教学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如果发现有学生不会,我就会给予一些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2.懂不懂?懂与不懂是两个层次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懂了某个知识点,但并不理解其中的原理和逻辑。
我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他们从内心深处理解知识点。
3.为什么?这个问题是对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的一种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我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回答和引导,帮助他们深入思考。
二、三探“三探”指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解答。
1.辨析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我会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辨析和整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并为下一步的解答做好准备。
2.查找资料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我会引导他们查阅相关资料,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查找资料,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和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
3.解答问题我会基于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对问题进行解答。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演练等,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通过“三疑三探”的教学方法,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他们在学习中能够更加自主地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数量的增加了,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也更浓厚了。
虽然这一教学方法需要我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的。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这一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利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主要通过疑探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想学、会学、学好,真正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学习的快乐。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
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弟子规》中说到:“学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
“疑”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三疑三探”促使教师必须有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于是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提升着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
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四个环节实际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习题,说明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
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一节课的内容是讲会,还是学会,是授之于鱼,还是授之于渔的问题,新课改倡导“合作探究”,“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个精神,不同的是,新课改实验中依然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合作探究”,而“三疑三探”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探究答案,后者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疑”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探”,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是教育的悲哀,由学生自己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计划
双龙一中全面推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计划“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县教育教学的创新发明成果,是课改进程中的“西峡经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为确保新课程改革在我校的顺利实施,决定在全校各学科推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推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是探索和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改之路,是推进课堂改革的大胆实践,是大面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自主型和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必须要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学习、消化、实践、吸收、创新为原则,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适应学生发展,一切保证学生发展”为引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把“三疑三探”推广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目标与标准(一)标准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要达到四个目标:(1)实现教师由“教学”到“教学生学”的思想转轨,突出学生由被动接受到发现创新的根本转变,让学生在发展的大课堂中真切的感悟自我的尊严、创造的快乐和超越的幸福。
(2)构建多元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自主自信地释放潜能。
(3)促进教师由文化的传承者走向创新人才的催生者、由教育理论的消费者走向先进教师思想的构建者、由个体发展走向团队成长。
(4)创设求实的育人目标,每节课都为学生终身奠基,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服务。
(二)标准按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读本的要求开展学科试验,对教师推广效果综合评估如下:(1)教学设计(20分)。
按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一般操作流程进行备课。
(2)课堂教学(70分)。
每节课充分体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敢于创新。
(3)成果评审(10分)。
教师围绕推广教学模式中的方方面面,撰写调查报告、教研随笔、教学论文和立项课题研究参与县镇级评选。
浅谈“三疑三探”教学法在体育课堂的运用
浅谈“三疑三探”教学法在体育课堂的运用1 三疑三探教学法的运用背景传统的体育教学流程是: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练习→下课前讲评。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许多课外朝气蓬勃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参与和配合的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怪现象,体育课训练也只是为了中招加试时那30分而已。
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压抑的状态,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与发展,最重要的是连表现自己的机会都争取不到,大多数学生没有兴趣。
随着教育新课改不断地深入,以教师讲,学生听、练为基本特征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以显落后,而西峡县教研室探索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显现出了它的先进性。
它的体育课堂理念是: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科学地参与体育活动和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为目的,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锻炼,学会合作探究及灵活运用拓展。
它改变了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面知识为主和间接经验为主的传统模式,融学习于活动中,寓乐于教育中,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得以培养,是适应新时期教育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学习方式。
因此我们体育教师不断地摸索、实践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2 三疑三探教学法的具体内容三疑三探教学法是在设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和学生自由选择有目的的活动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活动。
其流程为: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
其特点是:统一要求与个体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创造力、表现力,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2.1 设疑自探在体育课开始时,教师向学生讲明学习任务,然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教师应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设定目标,以把握学习进度和达成课程效果。
自探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作主张”,谈话时学生可以提出批评,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游戏。
快乐高效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快乐高效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
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八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第一步:“设疑自探”。
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
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第三步:“质疑再探”。
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第四步:“运用拓展”。
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和拓展性习题,展示出来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如果学生编题达不到目标要求,教师要进行补充,在检查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
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更是一脉相通的。
“三疑三探”有利于解决小学生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本身来看,其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
【西峡三疑三探学习心得】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西峡三疑三探学习心得】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晁陂蒙中教师个人总结——本期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体会总结我学习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使我受益匪浅。
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
“三疑三探”为改革课堂教学总结出了一条先进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
从课堂抓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台。
争取让“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融入每节课。
通过本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学习和探讨,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创新型教师:创新型的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一个富有创新型的教师,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的分数,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地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着想,因此创新性的教师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1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
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传授知识渗透在培养能力,培养方法之中,变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为培养能力第一知识积累第二。
2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
开放的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地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自然社会。
3变教条式,灌注式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二创新性的教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没有主体性和自觉性,就不能有创新。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主体作用。
1、教学中要给与学生的积极评价。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手段,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
如采用“解疑合探”的这一模式教学,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
三疑三探体会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心得体会东丰县二龙山乡中心校赵杰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优点。
首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的彻底改变。
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给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自主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
再次,“三疑三探”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本身。
最后,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具不确定性,这就迫使教师在教学之前有各种充分的教学预见,要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使多变的课堂始终围绕教学的目标运行。
为此也要求教师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知识储备量,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技艺,这样才能从容自如,游刃有余,否则将会使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1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对整节课的流程、预设都要胸有成竹,同时更要有充分地准备应对课的生成,我们要如何做到充分地备课?2在“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中,我们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有疑而探,学会高效地合作,适时地把握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探究”?三、努力的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努力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以期尽快掌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以培养学生的设疑探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敢于大胆质疑,积极探究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品尝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去践行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
解读“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解读“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河南省西峡县杨文普团队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4个教学环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
“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
“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当然问题也不是一次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
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
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
根据学科特点,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
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是学生自探.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
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
自探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
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
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二是自探走过场,时间安排不足.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要么漠然视之,认为学生自探与己无关.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
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
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
二是讨论。
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
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认识
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认识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认识柳树店乡沙岗小学肖兆毅我校本学期积极响应中心学校的号召,认真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努力优化课堂教学。
年青教师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授课,互相学习、听课,议课,探究教学的有效性,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作为其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我积极参加本次校本教研活动,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学习、试验,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发现了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
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
其最显著的特征包括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
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
其意义在于:1、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
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
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疑三探模式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疑”是打开一切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如果没有“疑”,人类将永远停留在一个既定水平上,永远也不会前进。
当然,仅有“疑”是不行的,“疑”是“探”的前提条件,有“疑”才能有“探”,“疑”“探”结合才是发现规律进而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动力。
而“三疑三探”正是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这个自然规律出发来探究教学规律和方法的;所以,它的生命力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同仁的共鸣和认同。
一、让学生设计探究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疑三探”的基本步骤是: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等。
设疑自探是第一步。
该步要求是:通过新颖巧妙的导课,展示出本节的教学目标或任务。
然后首先让学生根据以往积累的知识、经验和信息,设计探究的方向、方法,自拟出学习提纲(差一点的学生只需提出自己想了解哪些问题)。
若学生所拟的提纲(或问题)已经涵盖了本节学习目标,就以学生的提纲进行探究,若有遗漏或偏差,甚至不着边际,与学习目标相距甚远,教师可进行纠偏、补漏,重新整合探究提纲。
这是“三疑三探“有别于当前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关键的一步。
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为教师提出教学问题,学生在教师所提问题前提下学习(好一点的自主学习)。
这仍然没有脱离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窠臼。
让学生设计(或提出)探究问题,其创造性价值要比别人设计出问题自己去探究更具创造性。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在“问题”已经明确的前提下去思考的,某种程度上,别人已经为你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某种信息,而提出一个问题或某种方案,是在没有既定条件下的思维活动,它需要更高更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古往今来,那些凡成大器、推动历史前进的,没有不是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发问、善于生“疑”的人。
法拉第走路时,一块磁石粘吸到他的带有铁钉的鞋上,正是他产生了“这块石头为什么会粘吸到我的带有铁钉的鞋上而其它石头不会粘吸”的疑问,电磁感应定律由此产生,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点评】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体现了高效方便
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10日第5版
河南省西峡县杨文普团队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只有4个教学环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
“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
“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当然问题也不是一次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
所以“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把“疑”字贯穿课堂始终,从一开始的“设疑”到后边的“质疑”是一个不断设疑解疑的过程。
“设疑——解疑——质疑”不仅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深化学习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
一开始的“设疑”是一节课的基本目标,是一种预设,当基本目标达成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会超出教师的预设,这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用好教材和超出教材。
如果说一开始的“设疑”是“走进教材,用好教材”,后边的“质疑”则是“走出教材,超出教材”。
这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拓展的过程,是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疑问的提出也是多种形式,从一开始的设疑到后边的质疑,既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
由教师提出问题体现了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由学生提出问题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的民主精神,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困惑,随时提出问题。
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问题提出来了,由谁来解决?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也会不断提出问题,目的是通过设问的形式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
老师自问自答,学生只要当个好听众就行了。
而“三疑三探”妙就妙在一个“探”字。
这里的“探”是探索、探究、试探的意思,既然是“探”,就不是把现成的答案说出来,而是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这也正是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问题。
由谁来探?学生自探,同学合探,师生再探。
这3个环节都贯穿了一个“探”字,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首先是“学生自探”。
提出问题后教师不忙于给学生破题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自学教材,自己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精神,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自学也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
一开始学生自学可能比教师讲授进展慢,但学生一旦形成了自学能力,就会自己学习教材,不用老师讲解,学习的进度会产生加速度效应。
其次是“同学合探”,这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合作精神。
新课程在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中有6个维度: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合作”在学生素质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需要。
学生通过自学不明白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和辅导,而是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
合作的形式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首先是两个人的合作。
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两个人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
两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怎么办?老师不要急于讲解,由小组合作(4-8人)来解决。
小组内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由全班合作(跨组合作)来解决。
教师不要急于解答问题,要退到最后一步,直到全班学生都不能解答时老师才说,要给学生充分展示才能和挖掘潜能的机会。
再其次是“师生再探”。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互动主要是思维的交往而不是形式上的互动。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激励,要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化: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发者。
这一过程也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
总之,“三疑三探”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几年的实验证明,它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合作能力。
当然,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学段和学科中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情况灵活变通。
期盼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让更多学生和教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