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翡翠玉雕技法浅析
浅析北派玉雕的艺术创作风格
浅析北派玉雕的艺术创作风格玉雕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历史悠久,北派玉雕作为其中的一支,具有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
本文将从北派玉雕的起源、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对后世艺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浅析。
北派玉雕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尤以河北、山西、内蒙古地区的玉雕工艺最为著名。
北派玉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以北京为中心,吸纳了各地玉雕工匠,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北派玉雕的特点是注重细腻、精致,并强调线条的流畅和轮廓的清晰,以及对玉石纹理和光泽的巧妙运用。
北派玉雕的主要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北派玉雕讲究线条的流畅和轮廓的清晰。
作品的线条流畅,呈现出自然、生动的形态,使作品富有动感。
北派玉雕注重玉石纹理和光泽的运用。
玉石的纹理丰富多样,北派玉雕艺人善于利用玉石的纹理特点,通过刀法的巧妙运用,使玉雕作品更加立体、有质感。
北派玉雕注重光泽的处理,使得作品更加晶莹剔透,给人以美感。
北派玉雕强调细腻、精致。
北派玉雕作品的雕工精湛,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刻,使作品呈现出精致的质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
北派玉雕的代表作品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九龙戏珠”、“百子卧莲”等。
“九龙戏珠”是中国北方玉雕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以九龙围绕一颗宝珠为主题,通过精湛的刀工和精细的纹理处理,展现了龙的自由翱翔和宝珠的璀璨光芒,形象生动,寓意吉祥。
而“百子卧莲”以卧莲花为主题,通过多孩童的形象展示了对花草的热爱和仰慕之情,作品造型美观、立体感强,给人以温馨和喜悦之感。
北派玉雕对后世艺人的影响深远。
北派玉雕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创作主题,成为了中国玉雕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
北派玉雕的独特创作风格和审美理念在后世玉雕作品中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影响了中国玉雕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创作风格,使之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玉雕工艺技术
玉雕工艺技术玉雕工艺技术是一种将玉石进行切割、雕刻、打磨和抛光等工艺加工的技术。
在中国古代,玉雕工艺技术就已经存在并发展了几千年,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玉雕工艺技术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着复杂的工艺流程和高超的手工技巧。
玉雕工艺技术的第一步是选材。
在选择玉石的时候,需要考虑玉石的质地、颜色和纹理等特点。
好的玉石应该纹理均匀,色彩透明,并且无裂纹和杂质。
玉石的颜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有白玉、翡翠、玛瑙等。
在选材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和评估各种材质,并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加工。
选材完成后,就可以进行雕刻了。
雕刻是玉雕工艺技术的核心环节,要求雕刻者具备精湛的技法和敏锐的审美观。
雕刻既注重整体的形状和比例,又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和表现。
常见的玉雕作品有动物、植物、人物、器物等,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接下来是打磨和抛光。
打磨是为了使雕刻的表面光滑均匀,抛光是为了增加光泽和亮度。
打磨和抛光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砂纸、砥石和抛光粉等工具和材料,通过反复的摩擦和研磨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最后是装饰和修饰。
装饰和修饰是对玉雕作品的点缀和补充,可以使用金银丝、宝石、珍珠等材料进行镶嵌和装饰。
装饰和修饰可以增加玉雕作品的华丽度和珍贵度,也能够表达作者对作品的用心和精细。
总的来说,玉雕工艺技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需要雕刻师具备精湛的技艺,还需要对玉石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对玉石的选材,雕刻,打磨和修饰等工艺流程的不断实践和研究,玉雕工艺技术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
现代的玉雕工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用来制作各种艺术品,还可以用来制作珠宝、摆件等物品。
玉雕工艺技术的发展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玉雕的发展历史介绍
玉雕的发展历史介绍玉雕是中国独有的技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朝代,玉雕有着不同的造型与特色。
1、新石器时代简单玉雕时期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出土文物有两枚绿松石鱼形饰物;较多的玉雕有玉斧、玉铲、玉刀,以生产工具为主;形态简单的玉壁、玉璜、玉珏、玉珠,以岫玉为主。
2、玉石工艺时期--商、周、春秋、战国出现了祭天玉壁、祭地玉琮、传今玉圭、封官爵玉佩等,以玉佩出上较多,它属随身佩戴装饰玉品,亦属礼品。
从新石器晚期的良诸文化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种类较多。
商代出现了玉鸟佩、人首佩、人洛佩等。
玉璜是一种弓形弧状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琐的造型优美,如春秋白玉龙纹璜、战国黄玉龙首璜。
3、装饰盛行期--汉、唐时代河南独山玉始采于西汉,土地文物证实辽宁峭岩玉属于装饰品的主要玉料。
4、飞跃发展期--宋、元时代玉雕工艺已达到质的飞跃,宫廷中设有"玉院",已有浅磨深琢,浮雕圆刻。
元朝开国元勋忽必烈在开国大典宴请群臣盛酒用的"渎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
5、鼎盛期--明、清时代明代苏州玉雕艺人陆子冈最有名,发展了"刀刻法以及"连环会"制作工艺,创造了各种阴阳浮雕于一体的玉雕工艺制品,得到朝廷的赏识,至今仿者不断,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
清代玉雕工艺已达到高峰,宫廷设有玉器造办处,督办玉料,宫廷中御用玉器极多。
6、近代玉雕近代玉雕集历史文化之大成,在北京"珍宝馆"还有各种出类拔萃的玉器,品种繁多,作工精湛,被誉为"东方瑰宝"。
近代国玉雕人材虽多,但高精艺人少。
今后除继承传统工艺,古为今用,更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中外结合是玉雕界当务之急。
玉雕界的四大雕工,个个雕工精湛,你更欣赏谁的雕工
玉雕界的四大雕工,个个雕工精湛,你更欣赏谁的雕工在古代,玉雕有南北之分,北派恢弘大气,南派精致小巧。
但随着我国劳动人民的不断探索与积累,形成了“北、扬、海、南”四大派,成为了构成我国玉文化的主力。
今天就来跟大家简单讲讲玉雕界的“四大门派”。
一、北派“北派玉雕”指京、津、辽宁一带玉雕工艺大师形成的雕琢风格,其中以“京派玉雕”为北派玉雕的代表。
京派玉雕受皇家文化的传统影响,以宫廷风格为主,散发着大气、华贵、雄浑、稳重的气息,擅长雕琢人物群像、立体圆雕花卉、佛道、仕女和薄胎工艺等,雕刻手法多以圆雕和浮雕为主,且玉雕师多以量料取材,因材施艺等制作来发挥出其优势,其中尤以俏色见长。
其中以北京的“四怪一魔”最具代表性。
“四怪一魔”即以雕琢人物群像和薄胎工艺著称的潘秉衡,以立体圆雕花卉称奇的刘德瀛,以圆雕神佛、仕女出名的何荣,以“花片”类玉件清雅秀气而为人推崇的王树森“鸟儿张”和张云和。
北派:恢弘大气,造型简洁,文化底蕴深,传承皇家文化,简单来说气势足,力量感强。
不过也有“三太”,工价太贵,工时太长,鲜明代表人物太少。
二、南派南派主要位于广东、福建等地,其玉雕风格也极为鲜明,主要是受到东南亚各邻国艺术风格的影响。
风格以复杂的多变的镂空雕技艺为主,用料也多以翡翠为主要玉种,辅以本地广东信宜玉,极具地方特色。
在镂空工艺上,南派的多层玉球和首饰雕刻也独树一帜,造型丰满,呼应传神,工艺玲珑,是玉雕中的精品。
此外,南派玉雕原料多用缅甸翡翠,清代时,翡翠还是比较小众的玉石,较少人关注,而南派开先河精雕翡翠,得到了慈禧的赞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翡翠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开创了百年来崇绿逐翠的文化心理。
南派工的翡翠较多,和田玉雕件相对较少,貔貅就更少了,玉雕主要是做镂空的人物风水大摆件为主。
南工的镂空雕都做的很好。
三、扬派扬派,顾名思义就是活跃在扬州地区的玉雕风格。
“天下玉,扬州工”从这几个字里行间中,我们不难看出扬州玉雕派系的过人之处!这也体现出扬州在我国古代工美文化中的地位,只一地就能自成一派,繁荣的经济是必不可少的。
浅谈玉雕艺术创作
浅谈玉雕艺术创作【摘要】玉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历史悠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浅谈玉雕艺术的角度,对该艺术形式进行系统地探讨。
在将介绍玉雕艺术的概述、历史意义和发展现状。
在将阐述玉雕艺术的基本工艺、创作理念、创作过程、表现形式以及发展趋势。
在将探讨玉雕艺术的未来发展、对文化传承的贡献以及艺术价值。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将对玉雕艺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其在传统文化和艺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前景和价值。
【关键词】玉雕艺术概述、玉雕艺术的历史意义、玉雕艺术的发展现状、玉雕艺术的基本工艺、玉雕艺术的创作理念、玉雕艺术的创作过程、玉雕艺术的表现形式、玉雕艺术的发展趋势、玉雕艺术的未来发展、玉雕艺术对文化传承的贡献、玉雕艺术的艺术价值。
1. 引言1.1 玉雕艺术概述玉雕艺术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玉雕艺术以玉石为材料,通过雕刻与创作,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工艺精湛。
玉石的质地细腻,色泽温润,让玉雕作品在光线的折射下产生美妙的色彩变化,吸引着观者的目光。
玉雕艺术既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价值,常用于制作器皿、饰品、雕像等。
玉雕作品多以神话传说、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等为题材,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人文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观念。
玉雕作品不仅具有装饰功能,更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和象征,传承着历史的记忆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社会的发展,玉雕艺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融合了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的表现形式。
玉雕艺术不仅是一种传统工艺,更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表达方式,展现着艺术家们对生活、人性、美好的追求与探索。
通过对玉雕艺术的探讨与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1.2 玉雕艺术的历史意义玉雕艺术的历史意义不仅体现在其对古代社会、文化、宗教的记录和传承上,更体现在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启发上。
通过对玉雕艺术历史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人们对美好与幸福的向往,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玉石雕刻技术基础知识
浅述古今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来源发布时间[200969 114519]访问次数中国玉雕艺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创造了无数惊世骇俗的艺术精品。
古语有“玉不琢,不成器”之说。
可见,一块美玉只有经过琢玉人的巧妙构思和鬼斧神工般的雕琢,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
中国琢玉工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以精湛的技艺和优美的造型著称于世,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享有“东方艺术”之美誉。
琢玉大师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玉料的玉质、玉色与工艺技术、民族特色融于一体,琢于一体,琢成的玉器精品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之物,同时也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宝贵财富。
1 古代玉雕中的攻玉与解玉中国制玉工艺方法起源于先祖的生产劳动。
在生力极其落后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加工玉器的呢《礼记学记》中有“玉不琢,不成器”。
《诗经卫风淇奥》中更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其中就有琢玉技术的描绘,这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所指的是琢玉的工艺程序。
切就是把玉料解开,磋就是对玉料进一步的成形修整,琢就是雕琢花纹和成器,磨即是抛光。
《诗经》讲述了如何琢玉同时又更为形象贴切地比喻君子修身要像加工玉器一样。
那么古人又是用什么材料对玉石进行切、磋、琢、磨的呢《诗经小雅鹤鸣》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的诗句。
这里被用来“攻玉”的“它山之石”,一般指两种材料,一类是“错”,即磨玉用的粗石,另一类是“攻玉”用的解玉砂,用于粗加工和精加工。
而后者最常用。
根据有关考古资料显示,我国某些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便有玉器出土。
早期的所谓玉石包括的种类比较多,有些是我国现代所称的软玉,摩氏硬度6~6.5;有些是水晶、玛瑙等,摩氏硬度7。
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虽然出现了金属工具,可是前者硬度仅为3后者硬度为5.5,难以雕刻硬度较高的玉石。
显然,为了攻玉,我们的祖先早在旧石器时代就认识到了等于和大于玉石硬度的研磨材料——解玉砂。
《天工开物》曾具体描述攻玉时的某些情形。
古代玉器制作技术
古代玉器制作技术玉,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玉器具有极高的价值,因此在古代玉器的制作及加工技术上,随着历史的进程,其工艺和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和创新。
以下将介绍古代玉器制作技术的历史演变和技艺精髓。
一、玉器制作技术的演变1.原始玉器制作技术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纪元开始于新石器时代,那时候人们利用基础工具石质和挖掘的实用工具截切与加工玉石。
2.新石器玉器制作技术新旧石器时代之间,人们逐渐掌握了利用金刚砂、铜器等工具将磨刀石变成玉器的技术,这是人类了解和控制玉的一个重要标志。
3.商代玉器制作技术商代是我国玉器制作技术水平发展的重要时期,商玉以青铜玉合成器、玉箍、玉饰花卉、鹤、龟等形制为主流,技术范畴则包括雕刻、打磨、镶嵌等多重领域。
4.周代玉器制作技术周代推及东周时期,玉器的种类大幅增加,不同的玉器制作技艺也得以推出。
5.汉代玉器制作技术汉代,玉器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玉制软玉、玉瑗、玉佩、玉珮、玉缕、玉柱、玉斧等各种玉器不断涌现,玉器雕刻技法逐渐成熟,工艺更是越来越细腻。
6.唐代玉器制作技术唐代,以工艺陈旧、玉相明亮、色彩浓郁、工艺繁复为特点的古代玉制浪漫派降生。
7.宋代玉器制作技术宋代,玉器制作和加工技艺继续精髓,格式多样,并在部分国家进行进一步扩张。
8.明清玉器制作技术明清时期,玉器制作和加工技艺借鉴了许多其他艺术形式,使其风范更胜一筹,玉质越发优秀,玉器的功能和使用方式亦不断丰富。
二、玉器制作技术的精髓1.天然玉石天然玉石的运用是制作玉器的基础。
天然玉石质地坚硬,形态多变,色泽美好,可以做到细腻、纯净的装饰工艺。
2.雕琢雕琢对于制作玉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精确地雕刻出工艺色彩,塑造出立体效果及多重镶嵌。
3.批刻批刻是玉器制作的又一重要工艺,批刻能够将文字符号刻细入玉料层面中,形成精致而迷人的装饰。
4.马带马带玉器在现代的考古学研仿工艺中占领了很大的市场,其制作流程需要经由雕琢后加工,因而被形容为千锤万凿出红玉。
中国玉石雕刻工艺技术
中国玉石雕刻工艺技术中国玉石雕刻工艺技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玉石雕刻是通过对玉石材料进行加工、雕刻而形成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在中国,玉石雕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中国玉石雕刻工艺技术主要包括选料、切割、雕刻、抛光等环节。
首先是选料,雕刻师需要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和雕刻主题,选择适合的玉石原材料。
中国玉石原料丰富多样,包括和田玉、翡翠、黄玉等,不同的原料具有不同的质地和颜色,能够满足雕刻师丰富的创作需求。
接下来是切割环节,切割是雕刻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切割技术决定了雕刻作品的形状和尺寸。
雕刻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将原材料切割成适合雕刻的块状,通常使用电锯或者金刚石刀片进行切割。
切割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手稳和刀片的角度和力度,以确保切割的精确和顺畅。
雕刻环节是最具技术难度的部分,需要雕刻师具备精湛的技艺和耐心。
在雕刻之前,雕刻师需要准确地绘制出设计图纸,确定雕刻的方向和深度。
然后使用各种雕刻刀具,如扁刀、尖凿、平凿等,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精细的雕刻。
不同的刀具和力度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纹理和形态,使作品更加丰富而有韵味。
最后是抛光环节,抛光可以使作品更加光滑亮丽。
抛光是通过磨砂纸、砂轮或者抛光机等工具进行的,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
抛光的过程要求均匀且有节奏地进行,以保持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质感。
除了传统的工艺技术,现代科技也为玉石雕刻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采用电脑辅助设计(CAD)和数控技术,可以在玉石上进行更精细、复杂的图案雕刻。
这些新技术的引入,既大大提高了雕刻师的工作效率,也丰富了玉石雕刻作品的形态和风格。
中国玉石雕刻工艺技术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雕刻师的才华和创造力,他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玉石雕刻作品既是人们欣赏的艺术品,也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见证。
通过这些精美的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玉石工艺的独特魅力。
玉雕雕刻技法及过程介绍
玉雕雕刻技法及过程介绍简介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
切、磋、琢、磨是玉石器所用的工艺程序。
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的锯加解玉砂,将玉料分开;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磨,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
这套制玉技术,在商代已为工匠们所掌握。
现今的玉雕技法,大体还是采用切、磋、琢、磨四种方法。
先秦称琢玉,宋人称碾玉,今称碾琢。
相玉琢玉工艺过程之一。
从一块璞玉,到做成一件玉器,首先就是进行"相玉"设计。
"相"即是"看",看后琢磨思考,以判断玉石的内在质量,和外形的优劣,而后立意确定做什么题材的作品。
划活琢玉工艺过程之一。
就是根据所构思的形象,在玉料上用笔墨线条,把它形象地划(画)出来。
"划活",在琢玉工艺中是关键的一环。
雕刻琢磨琢玉工艺过程之一。
就是指玉器的具体制作。
制作玉器行话称"琢磨"。
因为玉石异常坚硬,必须用铁制圆盘――铊为工具,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经过铡、錾、冲、压、勾、顺等工艺,一点一滴琢磨而成。
它与雕刻的"刀子活"截然有别。
玉石琢磨,是一种十分谨严的技艺,高手琢磨的玉件,能达到"小中见大"、"以轻显重"的艺术效果。
碾磨琢玉工艺过程之一。
也叫"光亮"、"抛光"。
是用紫胶、木、葫芦、牛皮及铜制的铊子,将玉件琢磨的粗糙部位,碾磨平整。
并通过应用氧化铬等一些化学粉剂原料作介质,使玉件显露出玉材光洁、温润和晶莹的本质。
铜仁程序麻将机双钩碾法汉代琢玉著名技法。
在记载玉的文献中,说它的刻纹细如游丝,像头发,宛转流动,没有一点滞迹。
和出土的汉代精美玉器相引证,古文献上的这些说法是可靠的。
"两明造"透玉雕"两明造"技巧,在清代中期出现,在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等建筑中有较多的应用。
浅谈汉代玉雕的发展及时代背景
浅谈汉代玉雕的发展及时代背景汉代玉雕艺术是中国古代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玉器工艺发展的重要阶段。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玉雕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了当时的主要工艺品之一。
本文将从汉代玉雕的发展及时代背景出发,对汉代玉雕的特点以及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汉代玉雕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汉代玉雕的发展历程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的时期,统治者实行“汉化”的措施,以汉文化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大力发展。
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玉器工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成为当时的流行工艺品之一。
汉代玉雕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1. 前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前汉时期,玉雕技艺逐渐成熟,工艺水平得到了提高。
当时的玉雕作品多为玉璧、玉琮、玉圭等礼器,这些器物主要用于奉祭和礼仪场合,具有明显的宗教和礼仪属性。
玉璧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神灵的一种器物,它的制作讲究对称和规整,代表了当时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
玉琮、玉圭等礼器的制作也十分精湛,大小、形状、纹饰都非常讲究,展现了当时玉雕工匠的精湛技艺。
西汉时期,汉代玉雕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时的玉雕作品更加注重装饰和纹饰,制作工艺进一步精细。
在这一时期的玉雕作品中,除了礼器之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人物、动物、神话题材等多样化的题材。
比如《雕龙纹玉佩》、《玉鸮纹玉璋》等作品,都展现了当时玉雕艺术家对于形象的塑造和纹饰的创新。
东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玉雕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当时玉雕作品的题材更加丰富,而且工艺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珍贵的玉雕作品,如《玉玺》、《玉玛瑙佩》、《玉觥-鸟文灌》等,这些作品在造型和纹饰上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当时社会的珍贵工艺品。
二、汉代玉雕的时代背景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玉雕工艺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发展,这与当时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玉雕艺术传承及发展探讨
玉雕艺术传承及发展探讨玉雕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玉雕艺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工艺技术,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象征。
在人们对玉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一、玉雕艺术的传承玉雕艺术的传承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距今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早在那个时期,玉已成为人们的首饰和礼品,而玉雕技艺也随之产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玉雕技艺逐渐完善和发展,成为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历史上,玉雕艺术的传承始终得到了重视。
从宫廷到民间,从北方到南方,玉雕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青铜时代的玉玺,汉代的玉雕器,还是明清时期的玉雕文物,都展现了中国古代玉雕艺术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的玉雕艺术既有精美细腻的技艺,又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
无论是以龙凤、花鸟、人物等为题材的玉雕作品,都展现了古代艺术家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他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和传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文化的不断交融,玉雕艺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在当代社会,玉雕艺术正以崭新的面貌和更加丰富的内涵走进人们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玉雕艺术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玉雕艺术正面临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
传统的玉雕工艺在与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结合之后,呈现出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风貌。
不仅有传统题材的玉雕作品,还有以当代生活和时尚为题材的玉雕作品,使玉雕艺术更加贴近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
2. 艺术与产业的结合在当代社会,玉雕艺术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艺领域,而是逐渐向产业化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玉雕艺术与制作工艺相结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不仅有手工制作的玉雕作品,还有通过机械加工和3D打印等高科技手段制作的玉雕作品,使玉雕艺术在产业发展中找到了新的出路和机遇。
中国玉雕工艺发展历程
中国玉雕工艺发展历程
中国玉雕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起源于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中国玉雕工艺发展的主要阶段:
1. 原始时期: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开始发现玉石的美妙之处,并开始尝试用原始工具进行简单的雕刻。
这些雕刻通常是简单的图案和符号,用于装饰和信仰。
2.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玉雕工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玉雕作品开始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形态,主题涉及人物、动物、花卉等多种题材。
同时,玉雕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和精细化。
3.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玉雕工艺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的玉雕作品多以人物造型为主,大量采用透雕、浮雕等技法,雕刻精细,形象传神。
玉雕作品开始进入皇室和贵族社会,并成为文人士大夫的重要收藏品。
4. 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玉雕工艺继续发展,并逐渐扩大了应用范围。
玉雕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还被广泛用于饰品、器皿等日常用品。
玉雕技术也进一步精湛,创作风格多样。
5. 现代时期:近百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玉雕工艺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现代玉雕作品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工艺和技术,还创新了各种形式,融入了现代审美和艺术表现手法。
总体来说,中国玉雕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简单雕刻到如今的精湛技艺,代代传承。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浅谈古今的玉雕行业与技艺
浅谈古今的玉雕行业与技艺摘要:早在距今约一万两千年前的小孤山仙人洞古人类遗址中我们就已经发现了迄今最早的玉器,岫岩玉砍斫器。
这证明了玉雕这一技术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早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玉雕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作为新时代的玉雕人我相信通过对古代玉雕技艺中材料、行业、设计与加工等方面的研究与总结,结合当下,我们能用更加科学,辩证的角度审视当下的玉雕并对未来做出合理的预期与展望。
关键词:玉雕古代概况现代发展玉雕艺术作为我国传统工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跟随历史的长河一起发展,,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革,在勤劳智慧的玉雕匠人双手创造下,玉雕艺术以其玉料品质精良、玉雕技法纯熟、文化底蕴丰厚、造型典雅精美,塑造了无可比拟的艺术魅力。
时至今日,伴随着文明、科技、社会的不断进步,玉器雕刻也发展出了自己独有的设备与工具,形成了一门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业。
一、古代玉石的材料、产地与采集(1)古代玉石的材料古代对于玉的定义与今天并不完全相同。
汉代郑玄注对《周礼》的注释中如此定义玉:“玉多则重,石多则轻。
”唐代贾公彦进一步解释为:“玉方寸重七两,石方寸重六两。
”虽然他们并未明确的界定玉与石,但也算从密度方面浅显的区分了二者。
最为详细的还是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玉”之一字作出的解释:“玉,石之美,有五德者。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如此,不仅宽泛的定义了玉是“美石”赋予了其珠宝的属性,也赋予了玉石“五德”这一道德方面的厚重文化属性。
如今,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则定义玉为:“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狭义的玉仅指硬王和软玉两类。
平常说的玉多指软玉,硬玉则指翡翠。
广义的玉,则包括蛇纹石族(岫玉之部分,即硬绿蛇纹石)、次生石英岩类(东陵石、密玉)、某些硅酸变胶体(玛瑙、碧石)以及水晶(美蓉石)凿薇挥石(粉萃)等矿物和岩石,凡是能符合玉雕要木者,都可以包括在"玉”的范畴内。
玉雕艺术传承及发展探讨
玉雕艺术传承及发展探讨玉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它源远流长,历经千年的沉淀与发展,并在文化传承中卓然显现,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
玉雕艺术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是中华文明中的瑰宝,历代玉器艺术创作神韵独具,艺术价值高,是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玉雕工艺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玉制品,经过历代的厚积薄发,形成了玉器制作中的传统工艺和技法。
从古至今,玉雕艺术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在民间被广泛传承和发展。
在传统的玉雕艺术中,大量的传统工艺和技法被运用,如穿孔、鎏金、龙凤雕刻等,这些工艺不仅仅代表了传统文化,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当今的玉雕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思路和灵感。
由于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问题,精湛的传统工艺和技法渐渐失落。
为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让玉雕艺术在当今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要想实现玉雕艺术的传承,首先要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
须着重加强对年轻一代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对玉雕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应该推动专业性的玉雕大师班,提高造型能力和创新创作能力,在新时期中承接发扬玉雕艺术的精华。
通过将玉雕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能够打破传统的制作限制,大幅提高作品的质量和数量,拓展了玉雕市场的发展潜力。
同时将玉雕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将玉雕作品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文化衍生出新的生命力和生发性。
总的来说,玉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玉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传承与发展的路上,我们需要注重传统工艺和文化价值的弘扬,同时也需要关注现代社会的发展,创新发展思路,让玉雕艺术在现代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详解』历代玉雕文化的审美品格!
『详解』历代⽟雕⽂化的审美品格!在中国传统⽂化中,⽟是集审美和仁德于⼀⾝的⽂化载体,⽟⽂化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礼记·学记》有云:“⽟不琢,不成器。
”⽟象征着传统⽂化中“谦谦君⼦”的品质。
⽟器的艺术美与⽂化内涵更是离不开能⼯巧匠的雕琢。
⽟雕最早可追溯到新⽯器时期,龙⼭⽂化与良渚⽂化遗存皆有⽟器出⼟。
早期的⽟器形制简单概括,⼯艺朴拙。
纹饰多为对称的简单纹样,雕刻技法有阴线刻、阳线刻、斜⾯棱线刻、减地凸雕和透雕等。
良渚⽂化⽟器商周时期⽟雕⼯艺得到了质的提升,⽟作为礼器和祭祀的必需品被⼤量使⽤,出现了挂件⽟佩、祭祀⽟璧、官爵⽟佩等⼩型礼器。
春秋时期诸⼦百家争鸣,⽟雕的⽂化内涵和外延也随之逐步成形。
《嵌绿松⽯铜内⼽》商代晚期《彩⽯⽻神》商代晚期通⾼11.5、⾝⾼6.7、前胸厚0.8厘⽶江西省新⼲县⼤洋洲乡商代墓出⼟《⽟组佩》西周⼭西曲沃县晋侯墓地出⼟《⽟鸟》西周早期⾼7.6、厚0.4厘⽶⼭东省滕州市庄⾥西村出⼟《⽟带钩》春秋晚期长2.1、宽1.7、厚1.3厘⽶河南省固始县侯固堆1号墓出⼟秦汉将⽟雕艺术推向辉煌。
此时⽟雕受到了儒家⽂化以及⽅术思想的双重影响,使得⽟器被理想化、⼈格化,⽟的“美德”也随之被推⼴开来。
同时,⽟器也承载着汉代⼈的精神信仰,“葬⽟”习俗风靡⼀时。
汉代⽟雕形式多样,普遍运⽤透雕技法,阴线刻技艺也更趋于成熟,所做雕刻可以细若游丝。
如汉代创造了⽟雕史上闻名的“汉⼋⼑”技艺,在汉代殓葬所⽤的⽟蝉的腹背、双眼、翅膀上施加的⼯艺,⼑法粗犷简练,很⼤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雕技法。
⽟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低迷后,在唐代开启了新的局⾯。
随着唐代世俗⽂化的发展,⽟雕少了汉代以前的威严特征。
此时的⽟雕兼具实⽤性和写实性的特征,飞禽、⾛兽、⼈物与⽣活场⾯交织,使得此时的⽟雕充满着⼈情味。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的美⽟不断东来,其⽂化也对中国⽟雕风格产⽣了重要影响。
宋代,中国⽟雕发展进⼊到了另⼀⾼峰。
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
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翡翠人物雕刻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种,特别是圆雕技法在翡翠雕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圆雕技法是一种雕刻手法,通过对翡翠材料进行精细的加工和塑造,使得翡翠材料呈现出完美的立体效果。
在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塑造出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本文将从翡翠人物雕刻的背景、技法特点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浅谈,旨在探讨圆雕技法在翡翠人物雕刻中的重要作用。
一、翡翠人物雕刻的背景翡翠人物雕刻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翡翠具有坚硬细腻、色彩鲜艳、质地温润等特点,因而被古人誉为“美玉”,并且在历史上一直被用来雕刻各种艺术品,其中以人物雕刻最为著名。
中国古代玉雕艺术在商周时期已经开始鼎盛,随着时间的推移,翡翠人物雕刻艺术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翡翠人物雕刻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雕刻艺术的明珠”。
二、圆雕技法的特点1. 独特的手法:圆雕技法是雕刻的一种基本手法,通过对翡翠材料进行细致的雕刻、琢磨和打磨,使得翡翠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细腻的质感。
圆雕技法不同于其他雕刻技法的扁平和线条,它更侧重于利用光影和质感来表现作品的立体感和形态美。
2. 精湛的技艺:圆雕技法要求雕刻师具备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雕刻工具的使用方法,熟悉不同翡翠材料的特性,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塑造能力。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翡翠人物雕刻作品。
3. 生动逼真的效果:圆雕技法可以使翡翠人物雕刻作品呈现出生动逼真的效果,使得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要跃然而出。
这种立体的表现形式使得观者在欣赏时更加容易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 塑造人物形象:圆雕技法在翡翠人物雕刻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塑造人物的形象。
雕刻师通过对翡翠材料的精细雕琢和打磨,以及对人物特征的把握和表现,使得雕刻出来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
论玉雕艺术中“拙”的表现
论玉雕艺术中“拙”的表现【摘要】玉雕艺术源自中国古代,其中“拙”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本文探讨了玉雕艺术中“拙”的表现方式,其意义以及与精美之间的平衡。
同时分析了“拙”对玉雕艺术的影响以及不同时期玉雕作品中“拙”的变化。
结论指出,“拙”是玉雕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与其发展密不可分。
深入探讨“拙”的表现有助于更好理解玉雕艺术的精髓。
通过本文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玉雕艺术的特点和历史,也有助于欣赏和理解玉雕作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玉雕艺术,拙,表现方式,意义,平衡,影响,发展,手法,精髓,玉雕作品,变化,时期。
1. 引言1.1 玉雕艺术的起源玉雕作品在中国历史上曾被用作贵重礼器、王室法器、祭器等,体现了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其在工艺、风格、题材等方面均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玉雕艺术的起源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创造力的体现。
玉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至今仍然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为世人带来无尽的惊喜和震撼。
1.2 “拙”在玉雕艺术中的作用“拙”在玉雕作品中可以表现出雕刻师对于材料本身的尊重和理解。
他们不追求完美的技法,而是注重展现玉石的自然纹理、色彩和质感。
这种自然的表现方式,使玉雕作品更具有灵性和生命力,让观者在欣赏中感受到一种与自然亲近的情感共鸣。
通过“拙”的表现方式,玉雕作品也能够传达一种平和与宁静的美感。
在繁华喧嚣的时代,人们往往需要一种清新淡雅的艺术品来安抚心灵,而“拙”正是这种具有疗愈效果的表现手法。
它让人们在观赏玉雕作品时得以放慢脚步,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拙”在玉雕艺术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它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更让玉雕艺术更加贴近人心,具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感悟。
2. 正文2.1 玉雕艺术中“拙”的表现方式一、简化和略去:玉雕艺术中的“拙”常常体现在简化和略去细节上。
在雕刻过程中,艺术家会根据自己的审美和意图,有意地简化或略去一些细节,突出作品整体的氛围和感觉。
大家说玉:从镂雕工艺看古代玉雕形制的演变(孙迎春2010)
大家说玉:从镂雕工艺看古代玉雕形制的演变(孙迎春2010)众所周知,镂雕是古代玉器制作中水平最高、难度最大的工艺。
玉器的镂雕,亦称镂空雕、透雕,指的是在玉料上先设计好作品的物象图形,然后通过钻孔、丝锯搜镂、碾磨等技法将玉料中没有表现作品物象的部分掏空,将能表现物象的部分保留下来,透雕出想表达的物象图案和意境。
由于玉石具有坚硬并且脆韧的特点,玉器的制作又是一种“削减”的艺术,而镂雕不仅是在玉石上做“削减”,而且还要镂空,这对作者技法的要求是相当苛刻的,若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将原本的创意毁于一旦。
因此,一件高超的镂雕玉器的完成,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制玉技法,还渗透着作者呕心沥血的心法,整个创作过程,往往要耗费数年刻苦细致的努力。
令人吃惊的是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掌握了玉器制作工艺的几乎所有技法,切割、琢磨、钻孔、掏膛、抛光、圆雕、浮雕、包括镂雕。
当我们通过文献和参观博物馆欣赏到精美的古代镂雕玉器时,我们常常会十分感慨和惊叹,距今有5000年之遥远的先人们真是心灵手巧啊,他们高超的审美水平、丰富的创作想象力以及用于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一点也不亚于现代的艺术家。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录以视古玉镂雕工艺的精彩。
图一,“玉神人兽面像”,红山文化玉器,距今7000—5000年。
图一:玉神人兽面像,红山文化,高27.7、最宽11.7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此器运用镂雕技法勾勒出了神人的身形轮廓,结合碾地阳起技法刻画出一位五官俊秀、头戴高冠、肩膀宽实、身着网格纹服饰和瓦沟纹“铠甲”、手持长杵、脚踏俯首伏卧一降兽的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
此器的镂雕技法简洁,小巧,只镂了四组对称的部位和头顶的一横梁,就将神人的冠、脸、肩、腿突现出来;碾地阳起技法也用得巧,采用正反面不同的纹饰,就将片状的玉神人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家而前,具有立体感。
图二,“人兽形玉佩”,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家河文化),距今4500—4000年。
探讨玉雕艺术中“拙”的表现
探讨玉雕艺术中“拙”的表现【摘要】玉雕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其中“拙”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本文将探讨玉雕作品中“拙”的表现手法,以及“拙”在美学上的意义。
同时对比“拙”与“工”的不同之处,并探讨“拙”在玉雕艺术中的传承与价值。
通过研究“拙”,能够启示玉雕艺术家在创作中更注重内在表达,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拙”在玉雕艺术中的重要性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探索,可能会成为玉雕新的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对“拙”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玉雕艺术,也有助于促进玉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关键词:玉雕艺术、拙、表现手法、美学意义、工、传承、价值、启示、思考、未来发展。
1. 引言1.1 玉雕艺术概述玉雕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起源于古代文明时期,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玉雕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珍贵的艺术品,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玉雕作品以其精美细致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玉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时期,他们使用石器进行生产和生活,而玉石被视为神圣的石材,被用来制作雕刻艺术品。
随着时代的变迁,玉雕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工艺形式,其作品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和形式,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和深邃。
玉雕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工艺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表达。
通过玉雕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价值观。
玉雕艺术一直备受珍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拙”的概念在玉雕艺术中,常常会出现“拙”的表现,这种“拙”不是指粗糙或不精致,而是一种追求自然、朴素、质朴的艺术表现。
在玉雕作品中,“拙”往往体现为简洁的线条、朴实的形态、淳朴的风格。
这种“拙”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淳朴、真实、自然的美感,让人感受到一种纯粹和质朴的情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拙”一直被视为一种美德,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美感标准。
浅谈玉雕的传承与创新
艺苑论坛浅谈玉雕的传承与创新[摘 要]玉雕,在中国有着无与伦比的文化,在华夏历史之中一直扮演一种神秘、美好的角色。
[关 键 词]传承;创新;艺术品文 陈金策纵观历史,玉文化的发展同人文历史、社会发展都是相互关联的;是人类的信仰,是社会文明提升的一个见证。
作为一名当代的玉雕人,传承好中国玉文化,创作出新一类的玉雕作品,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一、玉雕的传承玉雕,在古代社会就是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历代的匠人们,用不同的思想来诠释表达着自己手中的每一件玉雕作品,他们所创作的每一件玉雕作品都是以皇室贵族所定制的。
每一件历代玉雕作品,都是时代美的一种体现,是社会上层的一种代表。
权力、礼仪、财富、地位,都是古时玉雕给人带来的身份象征,是上层社会的一种信仰和寄托。
古时的文人墨客常常把玉比为德,把玉器看作君子,在神圣的玉石上面把自身的思想表达出来,让玉器更加生动,更加柔软、细腻和流畅,是玉雕师对社会的一种感知和发展。
在创作中,需要努力去学习历史典故,只有更加了解和掌握历史,熟悉一辈辈玉人对玉雕的理解、表达方式,才能根据自身对社会发展的认知,雕刻出具有自己独特思想的玉雕艺术品。
传统的玉雕技法,即圆雕、浮雕、镂空雕都是从古代玉雕技法之中演变而成。
虽然当代一些科技的运用可以使作品的做工看着更加巧妙,但是真正应该传承的是前人智慧创造的传统技艺。
在当代盛世之下,玉雕艺人遍布天下,只有努力学习总结前辈们对玉雕艺术思想和形式表达的真理,充分理解玉雕所要表达的走向和行业前沿的发展,传承好老一辈玉人的技艺与思想,才能更好地做好当代玉雕人。
二、玉雕的创新创新不易,玉雕行业的创新更加不易。
行业的抄袭模仿让许多真正的创新成为一些追求利益的垫脚石。
想要拥有精益求精的技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已不是难事。
在当代,加强对自己技艺的磨炼,超脱科技软件所能表达的技艺,使自身技艺达到一个新的、极致的高度。
只有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工艺水平,才能在当代玉雕平台上,尽情地展现拥有自己思想的艺术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苑论坛
中国历代翡翠玉雕技法浅析
[摘 要]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琢玉工艺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独一无二的精湛的工艺美术品类。
在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之下,中国的玉雕艺术有着独特的工艺技巧和理念。
在历史上,玉雕充当着特殊的角色,玉雕被历代皇帝和鉴赏家使用赏玩,并且礼玉已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礼俗深深地融合在一起。
与古人留下的玉雕作品相比,更值得后人学习、借鉴和传承的那些玉雕作品中优秀的精神财富和精湛的技术手法。
[关 键 词]翡翠;玉雕;技法
文 许宏亮
中国的玉雕艺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翡翠玉雕的历史与之相比却有些短。
如今的玉雕艺术依旧非常繁荣,封建社会的消亡并没有使玉雕艺术随之沦落。
在北京、上海、扬州、苏州等地还分布着热爱传统玉雕艺术的民间艺人,在发扬和继承这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显著提高,对珠宝玉器的需求也逐步增加。
所以,翡翠玉雕在近代的玉雕艺术之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对它的发展历程、风格变化等缺乏专门与统一的研究,所以将对中国历代的翡翠玉雕进行浅析,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翡翠玉雕。
一、中国历代翡翠玉雕的发展
1.翡翠玉雕在清朝的萌芽
中国的玉器最早可追溯至很多
年前。
虽然关于翡翠玉雕是何时最
早出现,在我国,现在仍莫衷一是,
但公认的是翡翠玉雕文化始于清代。
在《中国传世玉器全集》中记载着
的清代翡翠器常熟博物馆藏螭纹龙
首带扣件,武汉博物馆藏茄楠木翡
翠朝珠套等,特别是以坠、扳指和
镯等首饰为多。
在功能上,清代翡
翠玉雕大多用于日常生活中。
对清
代宫廷玉器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深入
了解清代玉雕艺术技法对现代翡翠
玉雕的重要影响。
通过对这些玉器
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清代的玉雕
工艺在乾隆时期发生了质的飞跃,
玉器数量、样式、题材都比较丰富,
并且对各种立体圆雕、深浮雕、浅
浮雕、镂雕等工艺运用地非常自如。
2.“北派”南迁——大型翡翠
玉雕的转折点
玉雕行业出曾现的“南下潮”
现象被称作“北派”南迁,它始于
四件国宝诞生之后,由于国营玉器
厂在更改制度中遭遇困境,玉器厂
转变成了与深圳珠宝公司以“出
人”“出料”的方式合作,同时也
有玉雕艺人辞职南下发展。
这时期
涌现出一大批的大型翡翠玉雕佳品。
这批优秀作品使翡翠玉雕有了质的132
艺苑论坛
飞跃,侧面反映出翡翠玉雕技术在此时已步入成熟。
翡翠玉雕艺术以“天工奖”作为风向标进入了多元化的创作时代并开始爆发。
翡翠玉雕在题材、艺术风格、表现手法、思想内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通过对优秀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扬,加之追求创新的态度,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个性。
因此,“北派”南迁是翡翠玉雕的重要转折点。
3.南北“碰撞”促进翡翠玉雕更加繁荣
不管是北派、海派还是扬派玉雕,和田玉的设计讲究圆润浑厚,重点在点、线、面的排布,而深圳与广州的市场对翡翠的设计要求是在保质的基础上突水显色。
又由于文化氛围存在冲突,北京玉雕更注重文化底蕴的沉淀,而对深港粤来讲,玉雕的制作更偏向市场化,他们更喜欢口彩好、一目了然的作品。
南北文化呈现出一静一动、一古一新的差别。
在这种碰撞和冲突下,北派玉雕艺人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如“鱼儿上山、鸟儿下水”的创新的表现手法,而南派艺人也开始向北派前辈请教玉雕技法。
因此,南北玉雕艺术碰撞出了新的火花,这对后人的创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对中国历代翡翠玉雕技法的简单介绍
1.对圆雕的简析
圆雕,又被称作立体雕、圆身雕,属于三维立体雕刻范畴。
圆雕雕刻出来的形状是完整的。
这对雕刻者的技法有着很大的考验,雕刻者需要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地进行雕刻,所以观察者可以像观察实物一样从各个角度观察欣赏到物体的每一个侧面,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除此之外,圆雕的表现手段极其精炼。
素活类和人物类是圆雕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类。
一般的,圆雕程序分打坯、制坯、雕刻细坯和
修光四个步骤。
其中“打坯”是极其
重要的一个步骤,其目的是确保雕
刻作品的每个部分都能严格地符合
比例要求,然后再用刀雕刻出生动传
神的优秀作品。
圆雕对施艺材料的
选择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2.对浮雕的简析
浮雕,即在玉料表面雕刻出有
立体感的图像,相对于圆雕来说,
浮雕的立体感稍差。
它是作为一种
装饰性的雕刻技法出现的。
相比于
圆雕,浮雕最大的特点是只在玉体
的前立面雕刻来表现物象,而玉器
的后立面则贴在石料上。
浮雕是根
据石料层的不同情况做出简略雕刻,
铲除非物象部分使物象向外凸起来
表现物象的立体感。
浮雕有高浮雕
和浅浮雕之分。
简单来说,前者是
对石料除去的部分深,后者则相反。
实际上,浅浮雕是利用减地方式,
挖掉线纹或图像外廓的底子,来表
现出线饰凸起的效果,属于单层次
雕像,不足的地方就是内容比较单
一,立体感不是很强,在一定程度
上接近于绘画这种形式。
高浮雕的
工艺更加繁琐复杂,立体感较强,
表现力较强,甚至在局部可以堪比
圆雕。
高浮雕于战国时期出现,明
清时流行。
3.对镂雕的简析
镂雕,亦称镂空雕,即把石料
中没有用于表现物象的部分挖除掏
空,它的主要特点是表现出物象立
体的空间层次。
镂雕是在穿孔技法
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研究出来的。
在良渚文化中,镂空的玉冠装饰上
最早显示了这种技法。
镂雕的难度
非常大,石料挑选、刀具配备、作
品布局到雕刻程序等方面都与一般
的雕刻技法不同。
镂雕的石料必须
经过严格的挑选,特别是镂空部分,
坚决不能有裂纹和高密度的砂格,
否则在镂空的部分容易断裂。
在镂
雕的使用工具方面,除需要一般的
雕刻工具外,还需要特制的长臂凿、
铲底刀、扒剔刀以及小锯刺等专业
刀具。
由于镂雕内部的雕刻用刀应
用有很大的限制,所以镂雕景物的
设计最好多面透空。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翡
翠玉雕这种工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与流传。
翡翠玉雕工艺在清代
宫廷中萌芽,在翡翠玉雕的发展中,
北京的玉雕艺术长时间处于先驱的
统领地位,而在改革开放中,翡翠
玉雕工艺经历了“北派”南迁和“南
北”的碰撞结合,并在许多年后进
入多元化的发展时期。
中国的文化
博大精深,翡翠玉雕的技术手法有
很多,本文介绍重要的三种,在一
定程度上有助于对翡翠玉雕艺术的
了解。
关注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
展,并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与艺术成
果,就可以在传承好传统玉雕技法
的同时,使翡翠玉雕艺术与时俱进,
让美直达人心。
[作者简介]
许宏亮,广东省首届玉石雕刻
大师,广东省玉石雕刻工高级技
师,揭阳市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
术师。
师从著名工艺美术大师汤木
亮。
1981年创立了“聚璟轩玉雕设
计室”,从艺三十五年,授徒超过
百人,其中不乏高级技师、工艺美
术大师等。
其人擅长巧色避线、小
件镂空、花件立体雕,作品细腻圆
润,神态造型刻画到位,在取材用
料上判断准确、取舍大胆,在佛公、
观音菩萨的雕刻中融入了人文主义
精神,将菩萨和人的距离拉得更近,
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作品多次
在各大奖项评比中获得金、银奖项。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