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

作者:张进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10期

【摘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语言的推动,语言是与身份息息相关的,身份一直是社会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身份也会通过语言来表现出来。本文将通过社会语言学下身份研究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内容来展开分析。

【关键词】社会发展;语言视角;身份研究;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人类社会沟通交流的基本前提,一个人的身份并不是仅从外表就可表现出来的,大多时候,语言也是了解一个人身份的关键,通过与其言语的沟通,来判断对方的身份、文化水平与社会地位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与身份的关系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因此对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身份进行研究更能体现出其重要性。

一、社会语言学身份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社会语言学的起源

早在20世纪初,人们对于社会语言学就有研究。回顾几十年来社会语言学对身份研究的情况来看,早期的研究较为简单,只是通过语言学与社会身份的关系来分析语言学对其的影响,到了中后期时,人们便逐渐从表面研究发展到深入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发现语言或多或少地可以对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起到构建作用。

(二)社会语言学身份研究存在的必要性

一个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遇见过的人都会通过言语所表达出来,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直接工具,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的直接手段,人们可以通过语言沟通来推测交谈者的身份地位、个人经历等。身份可以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语言也是身份的代表。所以,判定一个人身份的直接办法就是与其进行言语交谈,观察其言语沟通能力,在社交过程中确立相应的社会关系[1]。

二、社会语言学身份研究的内容

(一)男女性别的区分

男女性别的区分是变异研究的一种,是通过男女之间的外部特征、语调、性格差异及语言使用方式来进行区分。一般来说,男性喜欢积极、刺激的活动,他们喜欢寻找刺激,在语言交流上喜欢占主导地位,能够带动话题的讨论方向,会采用比女性更多的技巧来控制谈论的主题,会在谈论中打断女性,会对对方提出的观点表达不同看法,而且有时会忽视其他讨论者所说的话,也就是说,男性在讨论中不但会占主导作用还会出现忽视讨论者提出的问题的可能,而女性则不一样,女性一般情况下,在与男性交谈中,总是扮演从属地位的角色,会在与男性讨论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当她们所提出的问题被打断或者不被理睬时,大多数采用无声抗议,而且有的时候,会比男性更积极努力地延续交谈时间。但是,有些女性也逐渐地会采取一些男性表达的方式,这是因为语言会随着社会身份的变化而变化,早期的男性说话占主导地位是因为拥有较多权力,而女性则在心理上给自己设了一道防线,认为自己就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应该想着改变,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逐渐也拥有了较多的权力。相比以前来说,可以让自己变得更自信了,进而在说话的表达方式上及讨论过程中更好地为自己发声。通过对男女性别在语言研究上的差异来看,人们可以在不看外表的前提下,通过语言的表达对男女性别在心理上做一个区分[2]。

(二)社会本质对语言的影响

社会是一个包罗世间万象的大熔炉,对语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和人文方面。政治方面,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影响下,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也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阶层不同上。阶层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人们自身的生活工作环境、文化程度以及社会地位来进行,各个阶层都有相应的生产活动,从而使各个阶层在交流沟通过程中产生自身的习惯用语,而且语言使用也体现在社会地位上。在古代,从权力的最高层开始,对天子皇上要使用敬语,不可以直呼其名。但是在现代,不管是国家主席还是平民百姓,都是可以畅所欲言,只是由于各种职位和地位的不同在语言上还是会有些分别。但是,有些国家在日常交流中还是会保留语言的差异来体现地位的差别。例如韩国,说话的方式及用语还是比较在意和看重。另外,战争也是会在民族分裂和融合中对语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移民或者迁移,都会促进语言文化的融合。在人文方面,人文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核心部分,因为有人的存在,才会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是在为人类服务。人类语言也会随着自身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婴幼儿时期的语言大多数使用叠字,到了成年以后,随着科技的影响,大多数人的语言中会存在很多网络用语,语言上可以感受到满满的活力,而老了中老年阶段,随着人生经历与时间的沉淀,大多数语言用语在现时代也是比较少见。

(三)地域语言差异带来的语言变异

地域划分给语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视的。最早可追溯到古代,通常在一国统一后,语言差别就表现得比较明显,每个部落有每个部落的语言,在相对统一的国家中,会有统一的语言,叫作普通话,而普通话与方言存在较大区别。中国现代的普通话多以北方方言为标准,但是,方言也可以说是地区文化的代表,也是地区文化的一种体现,例如粤语,在广州、香港、

澳门一带,人们大多数所讲的就是粤语,粤语是广州话的体现,保留大量古代汉语的成分,音调和音节都比较丰富。例如北京话,众所周知,北京话的儿化音比较重,这种味道是我们一下子就可以听出来,比如“发小儿、大清早儿”等。北京话主要也是来自于儿化和轻声。而四川的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发音里是没有卷舌音的,有些方言也会将卷舌音与儿化音放在一起用。再例如上海话,上海人说话总是嗲嗲的,由于一定的经济优势给上海人带来了相应的心理优势,例如“阿拉上海宁”这一句话便可以将上海人骨子里的自豪感表现得淋漓精致。综上可知,地域语言的差异可以推动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又对地域语言有着较大的影响,二者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是共同发展[3]。

三、社会语言学与身份研究的关系

(一)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个人身份从何而来呢?它最初发生的是什么时候?是与生俱来,还是突变之后产生的呢?其实,身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之后建立起来的框架,这不单单是指自身的构建,也不是对方给你的框架,是双方经过一定的交往交流中建立起来的,双方就在谈论过程中达到某一方面的共识。例如男女性别的区分,你想表达自己是一个女性,在你们达成共识的方面上,你会表现出你自己建立的人设,但是当你有一天不再进行女性打扮,而开始趋于男性化的时候,你们所建立的共识将会被推翻。所以,身份的构建是会依附在社会里面[4]。

(二)语言与身份对应的关系

人们语言与身份对应的关系并不是胡编乱造,而是通过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经验。例如你和朋友谈心时,假如像老师与学生那种义正言辞的话,大概朋友以后也不会将心事分享给你。例如下属和领导之间的谈话,在谈话之前,领导要先做好谈话的准备工作,在谈话时直接先简明扼要的说出谈话目的,根据谈话内容,确定谈话语气和态度。假如是想批评下属,那必定是面带严肃,若是想夸奖,则应该是面带笑容。而作为下属,则应该与上级保持相应的距离,要做到公私分明,讲求分寸,不卑不亢。但是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邻里之间,远亲不如近邻,当我们作为邻居时应该怎样和邻居相处呢?在出门时碰到要主动打招呼,一回生二回熟,说不上什么时候邻居就会帮助你。还有要记着,我们尽量不要给邻居找麻烦,做到走路时脚步尽量放轻,以免打扰邻居休息。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邻居的关系相处才会融洽,幸福指数才会提升。所以,当我们的身份不断变换时,我们所对应的语言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5]。

四、结语

其实,社会语言学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过程,从其研究内容上来看,可分为通过语言区别性别差异,了解社会制度的不断更替对语言带来的影响,了解语言是一个融合与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