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不等于优秀
优生优势分析
优生优势分析所谓学习优生,并不是在一次两次考试中有好成绩,在一两次学习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而是对一个学生学习素质的全面概括,它表现在:1.对学习学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强,不满足于课内知识。
2.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思维水平具有深刻性、广泛性和灵活性。
3.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应用所学学习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促进其它相关学科的学习。
4.具有较好的学习素养,即了解一定的学习文化背景,不仅了解学习自身的思维方法、结构和应用,同时对学习的发展、作用和价值有所了解,能够去发现和欣赏学习的美。
5.积极参加学习学科竞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当然,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素养不能仅仅用成绩来衡量,因素是各个方面的,但是,不可否认,成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应该来说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胜的学生相比于其他学生而言表现出更好的学习素养,即更好的学习思维品质、更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反应能力。
二、学习优生的优缺点(一)有良好的智力和智商为先决条件作为一个人,判断其发展是否健康,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智力和智商是否发展正常。
对于在学习方面表现较优秀的孩子来说,就必须有良好的智力和智商为先决条件。
这在我们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讲授同样的知识,这样的学生接受能力明显要比其他学生快很多。
(二)有积极向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于学习方面表现较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有健康的心理特征,个性发展积极向上。
1.有远大的理想。
2.有很强的自尊心3.有浓厚的学习学习的兴趣4.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三)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时间里有8O%是由习惯来支配的。
对学习较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从早到晚的行为都表现出良好的习惯。
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自觉地为上学做好一切准备,上课铃一响便自觉地回教室准备上课,天天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习惯记笔记,遇到不会的学习题及时问老师,做题过程中认真仔细等等。
所以这些良好的习惯,对于他们学习,提高成绩都起到了帮助的作用。
谈谈对“优生”与“差生”的教育感悟
谈谈对“优生”与“差生”的教育感悟在每一个班级里,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所谓的“优生”与“差生”,而我们教师对“优差生”的评价则往往偏重于以其学习成绩的“优”与“差”作衡量的尺码。
这就难免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乃至失误。
诚然,“优生”与“差生”的形成,与智力因素、家庭熏陶、社会影响、生活环境、个性素质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优生”绝非天才,“差生”也并非朽木。
一般说来,“优生”与“差生”在非智力因素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差距最大,而智力方面的因素差异则很小。
几年前,我教过这样一位学生,该生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兼任体育委员,其生性大胆泼辣,个性极强,而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但由于我的偏爱,竟忽视了她的缺点,自觉不自觉地把她立为全班的楷模,奉为班上的“宝”,往往只注重对她的表扬和鼓励,而忽视了必要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导致该生自满情绪上升,优越感膨胀。
有一次上语文课,同学们都很专心地听讲,只有她显出一副听懂不愿再听的样子。
我下意识地用眼睛暗示她,而她不但不理会,反而和同桌说起话来,我顿时火冒三丈,点名批评她。
谁知她火气比我还旺,居然跟我顶撞起来,倒把我搞得骑虎难下,陷入尴尬的境地。
此事发生以后,该生一反常态,学习被动,成绩日趋下降,她似乎一直对我耿耿于怀……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也使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优生”的缺点绝不能姑息迁就,但纠正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只能靠满腔热情和巧妙引导,而且抓住火候,把握时机,对症下“药”,交流情感,而不是靠“火势”和“师威”轻易向学生大发脾气,学生是不能接受的。
最终只能导致教育的失败。
我们班上有一名“双差生”(品学均差),其生性顽皮,爱搞恶作剧,还经常破坏学校公物,上课“坐不住”,常常闹得任课教师没法上课,学习成绩一直排在末尾。
他的“大名”早已耳闻,许多老师都讨厌他,为此,我作为班主任,也很苦恼,甚至还有过不再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想法,但在一次上体育课时,我发现了他的“亮”点——特别爱好体育运动。
学习好的孩子并不一定是优秀的孩子
学习好的孩子并不一定是优秀的孩子文:郑委我在元旦那一天收到了宁夏学员高JX标题为“个人年终学习总结”的邮件,今天放到博客上,让大家感受感受一个曾经学习很好的“优秀学生”的“问题”,并通过学习变得真正“优秀”。
我常常说:“我们学习是为了幸福生活,但我们却从来没有为幸福生活而系统学习,这是多么可悲和发人深省的一件事”!我们总是把手段当目标,学习是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手段,而幸福生活是我们人生终极目标,但现在的现状是什么?很多人的教子目标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已经把手段当做了目标,却少有人真正用心去思考幸福到底是什么?学习好就能考一个好大学吗?考上好大学就一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吗?有一份好工作就一定有好收入吗?有好收入就一定有好生活吗?有好的物质生活就一定能幸福吗?完全没有逻辑关系的价值体系却成为中国人集体潜意识。
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幸福可能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是成功可能越远离幸福!这两句话大家好好的品味品味。
同时请你一定要注意:如果你的孩子学习好,你更要关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和“人格与心理”的培养,否则你可能收获一个很不幸福的孩子。
郑老师:您好,我是您的学生,也是您的铁杆粉丝,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打开您的博客欣赏您的“杰作”,还不时地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一直想给你写信感谢你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指点迷津,现在的我快乐了、自信了、阳光了,也能“折腾”家庭和自己了,所有的人见我说的最多的是:变化很大.....也很享受“破蛹化蝶”的过程,千言万语汇作一句话,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需要改变的永远是自己高JX的年度学习总结银川幸福家族高JX坐在2012年岁末的班车上,任由思绪飞扬,想想这一年的经历与收获,心里特别激动,简直不可思议,究竟是什么让自己能有如此大的改变?这与观念的转变、坚定的信念、积极的心态、执着的习学分不开。
5月18日可以说是终生难忘的日子,独自一人搭上南下的飞机“逃避”到西安去寻找快乐,当时心情糟糕到极点:在单位和领导关系不好;孩子学习不在状态、老师接连告状,自己无从下手;和老公的关系也危机四起,在郑委老师的课堂上接收了一次次“心灵的洗礼”,爱的束缚游戏体验让自己哭得一塌糊涂……,这哪里是寻找快乐啊,感受到的全是自己的错,让我第一次有了反省自己的机会,一直以来都是趾高气昂的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问题,全是他们的错才让我不快乐!学习之后才发现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之前种下的因得到的结果。
优生不优,差生不差
除了老师几乎只喊优生回答问题这种区别 对待外,我们可以发现还有很多区别对待, 相信还有很多人是亲身感受到的。
区别对待:
例1:同样是上学迟到,老师对待优生时,是和 蔼的询问迟到的原因。而差生肯定得到的肯定是 老师的怒脸相迎。 例2:优生和差生闹矛盾时,老师自然而然的认 为有理的是差生,也许最后是公平对待,但一开 始的不信任已经让差生受到心理上的伤害。 例3:排座位问题,学习好的排在前面,学习差 的放在后面不管。
我眼中的优差生
优生的不优
如果只是学习好,而其它方面做得不行的话,在我 的心目中就不是一个优生。 有些优生只顾着看书写作业,每天的目的就是把老 师布置的作业写完,成了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有的优生仅仅是学习成绩好,但跟同学相处的不好, 人缘差;还有的优生一到班级大扫除时就逃得远远 的,想方设法偷懒。从这些方面看来,这些所谓的 优生在以后的道路上还能一直顶着“优生”的光环 吗?
差生的不差 差生不一定什么都差,差生也许是在学业方面 不给力,但他们在其它方面有自己专长的一处。 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差生其实能力很强,每到 班与班之间的竞赛,差生总是积极为班级争荣 誉。 每次帮忙搭手,差生都是义不容辞; 每次同学有难,差生总是两肋插刀; 每次做错事了,差生全都敢做敢当!
优生和差生有时候就是老师带 着有色眼镜的认定。我们可以 看一下王楠子的故事,这一位 中国老师头疼的差生, 美国老 师眼中的天才。
看到王楠子的经历,很自然地联想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 主丁肇中的一番话。9月16日,丁肇中在2006科 协年会上说:“我所认识的20世纪和21世纪拿诺贝 尔奖的物理学家很多,其中很少是学校里面考第一名 的。”
王楠子的“蜕变”给人有什么启示呢? 我觉得老师应该给“差生”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工作中应当多发现这些“差生"的优点,而不因 为他们学习成绩差而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要记 得,差生成绩差,不代表他们什么都差,不代表 他们一辈子都差。
优差生总结
优差生总结优差生是指在学习成绩方面,有着显著差异的学生。
他们可能有出色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学术表现,也可能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成绩不理想。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于优差生进行总结,并探讨他们的特点和可能的原因。
首先,优生是指学业上非常优秀的学生。
他们通常在各个学科的考试中取得高分,并能在学术竞赛中获得好的成绩。
这些学生通常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性,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除此之外,优生通常有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善于合作,能够和其他同学良好地相处。
相反,差生是指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
他们通常在考试中取得低分,并且可能在学术活动中表现不佳。
这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缺乏学习动力,也可能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此外,差生可能在个人品德和行为方面面临挑战,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那么,为什么会有优差生的存在呢?首先,个人因素是导致优差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的天赋和个性特点是有差异的。
有些人天生就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学术潜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并取得优秀的成绩。
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学习上面临困难,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此外,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态度也会影响学习成绩的表现。
其次,教育环境和资源的因素也对优差生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学校可能提供更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能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和条件,这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而如果学校的教育资源较为有限,学生可能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和困难,这可能导致一些学生成绩不如其他学生。
此外,家庭背景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一些家庭可能能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鼓励孩子学习,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辅导。
而另一些家庭可能面临经济困难或其他问题,无法提供这些条件,这将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优差生在学习成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个人因素、教育环境和资源的因素以及家庭背景都可能对优差生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好学生不等于成绩好的学生
好学生不等于成绩好的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多年,不可否认的是:考试成绩高低还是衡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
好学生经常是和考试成绩好的学生紧密联系的,如果一个孩子考试成绩在班级处于中下水平,基本上是和三好学生无缘的。
担任班主任一年多时间,我也组织了许多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获得了不少的奖项,但细细一思量,发现还是有相当一小部分学生没有享受到上台领奖的快乐。
如今这些孩子已经小学毕业,我失去了给这些孩子发奖状的机会。
其实对于孩子的期末表彰,我是可以设计针对每一个孩子的五花八门的奖项,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台领奖,而学习优秀奖仅仅是其中一部分。
我想全面的富有个性的评价体系会对孩子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成功。
为人师者,责任重大!。
优秀的学生应不仅仅是成绩优秀
优秀的学生应不仅仅是成绩优秀作为班主任老师,有时候带什么样的班,遇到什么样的学生,完全或者说不完全跟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想象有关系。
可是很多老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一定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也带过不同类型的班级,比如说有优秀班,有普通班,甚至可能还会遇到问题生比较多的乱班。
我想很多老师心底里埋藏着这样一个愿望,要是能够经常带优秀班有多好啊。
毫无疑问,优秀班就是优秀的学生比较多的班。
可能老师们带这样优秀的孩子,又省心,又省力,那该多么幸福啊。
可事实并不是我们想想的这样,带优秀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家长怕学生参加军训、或是学校组织的一些其他活动会影响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成绩,这个想法可以理解。
但我们决不能向家长妥协,这就要求班主任多做一些思想工作,让孩子们尽量都参加学校的活动。
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让家长和学生明确了解我们的教育主张,了解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毫无疑问,好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学生,他应该有强烈的上进心、明确的学习目的,有很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他的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提高。
做到上面的几点,我们应该正面引导,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将来走上社会,我们拼的是做人。
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我们怎样用老师的高尚思想品德去影响他,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很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正面教育的力度,可以让同学们讨论,什么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
讨论可以让家长参与进来,让家长明确我们对优秀学生的标准是什么?总的来讲,成绩好的学生,综合素质是好的,这一点不能质疑。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家成绩不好,综合素质就差,这个不是等同的。
确实,成绩好的学生存在着一些发展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两个方面的,一方面往往会“一俊遮百丑”,就是说因为成绩好,家长和学校把他发展当中的很多问题都忽略了。
学生在这个年龄段上遇到的所有问题,在成绩好的群体里都应该存在。
比如说发展的偏差问题,心理发育出现偏差的问题,道德发展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跟成人社会、他们自己之间的关系问题。
成绩优秀的学生并非就是好学生
成绩优秀的学生并非就是好学生通常来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就简单地被认为是好学生。
但事实上,据老师的长期观察,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就是一个好学生。
反过来说,一个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学生,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好学生。
真正的好学生,应该是品学兼优的学生。
学生在中学阶段要学的不仅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学会如何做事和如何做人。
其中学会礼貌待人,懂得感恩,乐于助人,善于沟通,乐于合作,快乐分享是最基本的。
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过多关注自己的成绩,所以其主要精力和时间是花在学习上的。
正因为对学习的过分投入和倾注,结果就忽视了个人性格的完善和品德修养的提升。
学生的成长往往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父母的引导,在如何认定好学生这个问题上有些家长同样存在误区。
有些家长关心的只是小孩的成绩,对成绩以外的东西就很少过问和关注了。
正因为如此,小孩很自然也就把成绩放在第一位,其学习压力往往也就因此而产生了。
事实上,一个真正的好学生应该是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文化知识的积累多少和智商高低并非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唯一条件。
对孩子的培养,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只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才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与之相反的是,我们发现一些成绩一般的学生,但对老师却很有礼貌,心态很阳光,性格很开朗。
每逢佳节,还会给老师发短信表达祝福和敬意。
这些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比较单薄,但内心情感很丰富,而且常常会给老师和同学不少的感动。
这些学生的名字虽然从来不会出现在成绩光荣榜上,但在班上却是最受欢迎的人。
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走向社会后也会同样受欢迎的。
希望家长能够正确看待自己小孩的成长和发展,不要将眼光只盯住小孩的成绩。
小孩的健康成长往往受家长的影响,合理确定小孩的培养目标,关注小孩的身心健康远远重于成绩的高低。
“学优生”不等于“德优生” ——重视学优生的品德教育
“学优生”不等于“德优生”——重视学优生的品德教育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学优生,主要是指那些天资聪颖,成绩优异,学习刻苦的学生。
他们在学业上通常表现出比一般学生较高的智商和情商。
他们备受师长的关爱,被提起时,更多的是想到他们的优点,学优生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褒义词。
但是,近几年,“高智商犯罪”这个词语渐渐被人们所关注,出现问题的基本上都是成绩优异的学生。
学优生就真的是“完美”的么?学优生就真的等于德优生么?这似乎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案例展示我所带的七年级一班有一名叫孙红的女生,在我拿到分班后的入学成绩单时,就对她印象深刻,很简单,因为她的成绩十分优异。
顺利成章的,她成为了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并且在接下来的几次考试中,每次都是年级第一名。
有一次考试过后,我在班里公布成绩,孙红又拿到了第一名,我为了鼓励她,同时激励其他同学,就在班上说:“孙红同学真的是我们班上当之无愧的学霸,大家应该多向她讨教好的学习方法。
”我观察到全班同学都向她投去了或是羡慕、或是钦佩的目光。
我为了继续我的讲话,就说:“好了,大家不要这样看着孙红了,回头人家小姑娘该不好意思了。
”班里的学生安静下来,但是正当我又准备开口的时候,孙红突然冒出一句话:“没事老师,我都习惯了。
”话音落地,班里又一阵骚动,我略显尴尬,就没有往下接,而是微微一笑继续我的讲话。
但是,我明显感觉到班里的气氛已经发生了变化。
课后,我本想找孙红聊聊天,但是转念一想,应该允许学优生有一点自己的小骄傲,小个性,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随之而来的另外一件事情却让我对孙红以后的发展忧心忡忡。
场景那么相似,又在公布成绩,但是,这次孙红意外的没有拿到第一名,我怕她心里有负担,就当众安慰了她几句,告诉她不要太看重一次成绩,知识学到手才是最主要的,一次考试的失利也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让她不要太在意。
但是我却发现,在我讲话的时候,她一直低着头,忙着手头的任务,订正错题、翻查书本,从头至尾都没有回应我,我看的出她的心情很差,在跟自己赌气。
什么是优生
遗传因素,提高人类的遗传素质。
今天,我国的优生,大都属于消极优生学的
范围,而且这是最基本的,不尽量减少那些白痴、
畸形儿的出生,就谈不上人口质量的提高。当前 面临的保证人口质量的问题,从优生角度来说,
正是如何尽力降低以至消除严重缺陷儿的孕育 和诞生。 看了以上的介绍大家对优生应该有了深刻 的了解,希望我们都能做到优生优育。
0c16f5c 代孕
“优生”一词由英因人类遗传学家高尔顿于 1883 年首次提出,其原意是“健康的遗传”。他 主张通过选择性的婚配,来减少不良遗传素质的
扩散和劣质个体的出生,从而达到逐步改善和提
高人群遗传素质的目的。通俗地说,优生的“生” 是指出生,“优”是优秀或优良,优生即是生优, 就是运用遗传原理和一系列措施,使生育的后代
什么是优生。我们都知道现在社会一直提倡 优生优育,计划生育一直也在执行,但是大家对 什么是优生了解多少呢?怎么生出的孩子才算是
优生呢,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的考量了。
您就要做父亲或母亲了,您一定经常想到过 这样一个问题:孩子能不能胜过自己呢?怎样才 能使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这就涉及到
பைடு நூலகம்
优生学的问题了。
既健康又聪明。
优生学是研究如何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一 门科学,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如何使 人类健康地遗传,减少以至消除遗传病和先天畸
形患儿出生,被称为消极优生学或预防性优生学;
另一方面是研究怎样增加体力和智力上优秀个 体的繁衍,叫做积极优生学。前者是劣质的消除, 后者是优质的扩展。其目的都是为了扩展优秀的
“优等生”是否名副其实?(二)教程
“优等生”是否名副其实?(二)“‘优等生’并不优的问题”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肯定或多或少的碰到过,孩子会偶尔或经常出现自私、好胜、妒忌心强、懒惰、任性专横等现象。
这的确是令人值得警醒的,应该是值得全社会都来关注的问题,这是有关于我们下一代向何处发展的大事,是有关于我们民族存亡的大事。
问题出现了,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分析具体情况:形成这种状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都是经过长期的试验揣摩老师和家长的心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比如:有一次,某生和一个比他成绩差的打架,同学告诉了老师,而我们老师处理时,难免会出现偏私现象,下意识地偏袒学习好的学生,这是人之常情。
试问:有谁不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呢?一来一去,主动打架的没得到批评,只是被轻描淡写的告之:下次不允许再犯了。
而成绩不好的反而被乱批一通:“平时不好好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还跟人打架,太不应该了,写一份检查明天交给我。
”正是因为老师的这种无意识偏袒,助长了某生的骄横脾气。
“优等生”之陋习大多与此有关也!因此,要改变“优等生”之假优为真优,必须先从教师和家长开始。
我们不能让自己的下意识误了孩子的一生,碰到事情时先冷静思考或做冷处理,先放一放,考虑好再处理究竟是谁的错。
我们不能意气用事,不能偏袒成绩好的学生,不能让他们感觉到好象自己比别人高一等。
这样只能害了他们,使他们形成诸多陋习。
第二: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适当进行“挫折教育”。
所谓“挫折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时,认为设置一些障碍让“优等生”做起事来感到有难度,并不是自己什么都行。
他们是温室里长出的幼苗,弱不禁风,碰到一点挫折就会沮丧,这时我们再去规劝、开导,效果会很好。
要使他明白自己也是有缺陷的,也是有不足的,明白:真正的优等生应该是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尊重他人、富有爱心、积极向上的人。
最后: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平时要留心注意他们在心理上的波动,发现情况要及时处理。
我们要在各方面做好他们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能从我们身上学到正义、严谨、谦虚、上进等优良的品质。
“优生”不优现象的分析及其对策
“优生”不优现象的分析及其对策作者:邱文丽来源:《中文信息》2020年第10期摘;要:在教学与班级管理中,老师常常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谓之为“优生”,当今的优生存在着较多的不优现象,影响其今后的成长,同时也暴露出教育方面的不足。
“优生”不优现象说明,优生同样需要理解、爱护和关怀,更需要严格的要求和管理,我们要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优生;转变观念;培养创新;学会合作;客观评价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10-0-01在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教师常常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谓之为“优生”,并不由自主地对他(她)们有一种偏爱。
学习成绩好固然是优点,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能过分地宠爱和偏袒,必须理智地对待这部分学生。
调查研究表明:真正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建树者少有教师的宠儿——“优生”。
研究的结果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但同时也说明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当今的优生存在着较多的不优现象:不仅影响其健康的成长,而且处理不当还会引起不良的后果,乃至酿成悲剧。
所以,我们要特别警惕他(她)们的不良品质,防止并杜绝“优生”中不优现象的滋生与蔓延,做到防微杜渐。
一、“优生”不优现象的分析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部分“优生”存在着许多不优现象,影响其今后的成长,同时也暴露出教育方面的不足。
1.性格傲慢,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缺乏一定的挫折承受力部分优生,由于成绩上出类拔萃,一般是许多家长、教师教育孩子的典范和榜样,所以他们一方面受到社会、家长、教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羡慕,经常沉浸在表扬夸奖声中。
另一方面受到家长的宠爱、老师的呵护,自身产生了耀眼的光环效应,因而滋生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毛病,进而慢慢养成傲慢清高的性格。
孤芳自赏,经受不起批评和打击,心理脆弱,挫折承受力较差。
他们心胸狭窄,缺乏宽容大度之心,只许我负人,不能人负我。
把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习以为然,并且心安理得,而自己却从不关心帮助别人。
优生名词解释
优生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就来唠唠“优生”这个词儿!优生啊,简单说就是生育出
优秀的宝宝,让宝宝从一开始就赢在起跑线上。
比如说,就像种庄稼,咱得选最好的种子,才能长出茁壮的庄稼苗,优生不就是这个道理嘛!(就好比你想种出又大又甜的西瓜,那肯定得选饱满的好种子呀。
)你想想看,要是每对夫妻都能重视优生,那生出来的宝宝得多健康、多聪明啊!这可不是小事儿,这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甚至是整个
社会的未来呀!咱身边不就有很多例子嘛,那些聪明伶俐、身体棒棒
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在怀孕前肯定都特别注意优生呢。
(像隔壁老王
家的孩子,那身体素质和聪明劲儿,不就是优生的成果嘛。
)优生可不仅仅是怀孕后才要注意的哦!在怀孕前就得做好各种准备呢。
比如说,夫妻双方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抽烟、不喝酒,还
要多运动,让自己的身体棒棒的。
这就好比给宝宝准备一个舒适的小窝,让宝宝能安心地住进来。
(你想想,要是小窝脏兮兮、乱糟糟的,宝宝能愿意住吗?)
怀孕后也不能马虎呀!得按时去做产检,听从医生的建议,该补充
营养就补充营养,该注意休息就注意休息。
这就像照顾小树苗一样,
要精心呵护,才能让它茁壮成长。
(就像你养一盆花,你得按时浇水、施肥、晒太阳,花才能开得漂亮呀。
)
优生真的太重要啦!难道我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生下来就拥有最好
的条件吗?难道我们不想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吗?所以呀,大家都
要重视优生,为了宝宝的未来,也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一定要努力
做到优生哦!我的观点就是:优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高度重视的事情,这关系到孩子的一生,也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未来,绝对不能马虎!。
“优生”不优“差生”不差
“优生”不优“差生”不差【摘要】长期以来,教师对于“优生”和“差生”的印象还是停留在表面上。
而如今,仅凭成绩的好坏来定格一位学生的“优与差”是很难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
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统一。
【关键词】关注个性差异;重视优生培养;改变教育观念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教师对于“优生”和“差生”的印象还是停留在表面上。
而如今,仅凭成绩的好坏来定格一位学生的“优与差”是很难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
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统一。
因而,在同一个班级,思想各异,行动不统一的现象存在是正常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正确对待个性差异的学生,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耐心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达到共同教育的效果。
案例:高三(2)班的小林是师生眼里的“差生”,看到同学有困难,比如生病、受伤等小事,却能主动、热心帮忙。
见到老师特别有礼貌。
而同班同学小郭担任班干部,一向优秀,被认为是学生中的“希望之星”,常受老师的表扬,却在一次历史科考试中作弊,受校纪处分。
以上两例乍看令人费解,但是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又不乏其例,给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这不由地引人思考:为什么在关键时候学生的表现与平时给人的印象大相径庭,即“优生”不优,“差生”不差?分析与思考:在一个班级里,“差生” 、“优生”是相对而言的。
长期以来“差生”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位班主任,这不但因为“差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还因为“差生”很难p1关注个性差异,不要轻易界定学生的“优与差”长期以来,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我们总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标准来衡量学生。
比如有人把学习成绩平均30分以下就叫做“差生”,如果该生的表现有出格现象,不够“听话”,再定为“双差生”。
虽然目前对于这一类学生有一个更为婉转的称呼,把他们称作“特殊生”,而且教师一般不会当学生的面直呼其为“差生”。
优秀生≠合格员工,为什么?
优秀生≠合格员工,为什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企业:优秀学生不等于合格员工人才专家:要对优秀人才有包容性“企业为何拒绝优秀的我?”6月26日,在中国沈阳人才市场,两位在面试中被企业拒之门外的毕业生面对记者发出同样的疑问。
优秀还会被拒?让人难以捉摸。
毕业生:优秀却被淘汰小a是湖北一所工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
在一场双选会上,她看好了一家合资企业。
尽管当时这家企业的招聘台前挤满了求职的毕业生,她仍十分自信地递上了自己的简历。
她在学校连续四年获得奖学金,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学生,担任过学校广播员和校刊记者等。
第二天,小a如愿接到了面试通知。
在面试现场,她发现面试的6个毕业生中,只有她是学生干部并得过奖学金。
可最后面试结果,只有她被淘汰出局。
小b是沈阳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毕业前夕,恰逢一家外资企业来学校招聘。
在200多个毕业生中,他进入最后20名面试人员名单。
在面试中,考题是将一堆零件组装成一个模型。
面对纷乱的零件,和小b同在一组的同学们一筹莫展,只有小b将这些零件组装起来,10个人的活他一个人提前10分钟完成了。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与他分在同一组的9个人全部被录用,只有他一个被拒之门外。
企业:现代企业更注重团队精神这样优秀的毕业生真的会被拒绝吗?记者有些将信将疑,于是采访在沈的一些企业老总和人力资源部部长,他们的回答竟惊人地相似:这样的优秀毕业生我们也拒绝过。
理由是现代化的企业,是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许多工作都需要分工协作来完成。
如果你在一个团队中很另类,或者你明显地不合群,即使你很优秀,企业也不会录用你,因为现代企业更注重团队精神和和谐共处,任何不和谐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和单项任务完成的阻碍。
企业不能冒这样的风险。
学校:拒绝不等于不优秀这样优秀的毕业生该不该被企业拒之门外?沈阳一所高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他们的实际工作中,每年确实都有一些优秀毕业生被企业拒之门外的情况。
面对“优秀生”
面对“优秀生”“优秀生”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常见的词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有机会接触到这个词。
在学生时代,“优秀生”通常是指学习成绩优秀、品德端正、全面发展的学生。
而在工作环境中,“优秀生”则可能表示工作能力出色、责任心强、积极进取的员工。
所以无论在哪个阶段,成为“优秀生”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那么,面对“优秀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要正确认识“优秀生”的含义。
不要局限于对学习成绩的理解,而要全面地认识这个词汇。
在学生时代,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而在工作中,我们则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只有全面地认识“优秀生”,才能更好地为之努力奋斗。
我们要有正确的心态。
成为“优秀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坚持。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很难达到“优秀生”的标准,于是就放弃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一定能达到“优秀生”的水平。
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潜力,不要轻易放弃。
也要看到其他“优秀生”的闪光点,学习他们的优点,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足而自暴自弃。
我们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
想要成为“优秀生”,不是说说而已,而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行动。
我们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或工作计划。
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设定可行的目标,并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去实现。
我们还要学会调整和修正计划,因为往往事与愿违,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自己的计划。
我们要多关注自己的内在修养。
一个真正的“优秀生”不仅仅是在学习或工作上有所成绩,更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要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我们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生”,我们就应该从自身做起,从最基本的自我修养开始,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优生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优生的名词解释是什么优生,即“优良生育”,是一个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的概念,用来描述一些国家或社会对于生育和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优生的目的是通过合理调控人口,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并促进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优生的名词解释并非简单,其涵盖的范围涉及到人口的数量、质量,以及人的社会责任和权益等方面。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优生进行解析。
首先,优生关注的是人口数量的合理调控。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通过节制生育来控制人口数量。
这些措施旨在避免人口过剩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使人口增长率达到可控的水平。
其次,优生关注的是生育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不仅要控制生育数量,还要关注生育质量。
优生政策鼓励人们进行健康、有计划的生育,提倡婚姻合适的夫妻在适当的时机生育,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服务。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母婴健康,促进新生儿的合理成长,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养环境。
优生还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和权益。
个体在追求生育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可持续发展。
在决策生育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生活条件以及社会资源的分配情况,做出符合自身和社会最大利益的选择。
同时,优生政策也应该保护夫妻的生育自主权,尊重个体的选择权利。
优生的目标是要通过合理的人口控制,推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合理的人口结构和人口质量对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人口的数量和结构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人口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社会和国家的整体素质。
然而,优生政策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优生政策过于强调数量控制,可能会对人口的自由和生育权利造成侵犯。
还有人担心,优生政策可能会造成社会的老龄化问题,导致劳动力短缺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
因此,在制定和实施优生政策时,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平衡各方利益,综合考虑社会的长远发展需求。
顶岗实习支教心得体会《好学生等同于成绩好的学生吗》
好学生等同于成绩好的学生吗?我想在众多老师的眼中,所谓的好学生就是成绩好听老师话的学生,成绩成为众多老师衡量的一个标准。
但是在我眼中的好学生坏学生不是以成绩高低来衡量的,只要他想学习品德高尚,只要他努力了即使成绩不好他也是我眼中的好学生,我认为好学生不等同于成绩好的学生。
成绩的基本特征具有不稳定性,及实施好学生成绩也是有波动的。
只要一个学生想要学习,并且努力了,那就说明他有提升空间,就说明他可能会奋发图强。
即使努力的的结果,最后他成不了第一,但是他在我心中他也是一个好学生。
我从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论成绩好坏平等对待,不管他成绩有多差,基础有多差,只要他想学习,我就认为他是好学生。
我相信,在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向往的激发下,只要他认真努力的学习,他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学生。
成绩不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也不是最高标准,衡量一个学生应该多方面的评价。
因为思想和信念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一个学生想学习说明他在思想上是进步的,那么这种思想会驱使他做出行动,然后他会进步,最后他会成为真正的好学生。
没错就是这样的,就拿我教的二班一个学生来说,我刚来时他的成绩很不好,在班里属于后进生,每次考试都是倒数,可是我发现其实他内心是非常想学习的,因为他每次上课对我提出的问题,都畏畏缩缩的想要举手但又害怕自己回答错误的样子。
找了一个机会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与他谈话,鼓励他,让他课上积极回答问题,在我的鼓励与帮助下,他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课上更加积极回答问题,主动思考,积极举手,课上又不懂的地方,课下还经常找我让我给他讲解,一次两次月考乃至期中考试中生物成绩逐步上升。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坚是努力,是进步,这些都值得大家学习。
好学生并不是都指那些成绩好的学生。
有的学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成绩不是很好,比如三班有一个学生小的时候发高烧留下了后遗症,所以比别人记东西慢,但是在我眼中他仍然是一个好学生,他上课不说话,对我让背的东西积极的背,有的时候还胆怯的举手回答问题,每次见了我都喊老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生不等于优秀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读完《爱心与教育》,第一个感觉就是做李老师的学生太幸福了。
因为他不光是学生的老师,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第二个感觉是这个老师太幸福了,因为有那么多的人爱他、敬他。
《爱心与教育》是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
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
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
一般的老师能够做到,但却是难以坚持下来的。
在手记中,李老师记载了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秀生的培养。
相对来说“后进学生”的培养,李老师在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方面用了更多的文字,可见,“优秀学生”的培养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然而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多对“后进学生”下功夫;对待优生,我们往往缺少必要的重视,更缺少良好的教育、培养方法。
李老师对“优秀学生”的培养的认识、对优生的教育培养和他与优生的点滴相处的案例,让人读来不得不感到灵的震撼,不得不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
我们的眼中的优秀生,只因他学习好,就“一好遮百丑”,把他们的优点有意无意的放大,而其他方面就会忽略不计了。
这种事情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常有。
我有一外甥现在山东医科大本硕连读,说起他上学时,他的老师都说这孩子很聪明,成绩非常优异。
其实这孩子确实是成绩好,但习惯却很差,上课时,从不见他好好听课,老师在台上讲,他就在台下吃东西,就因为学习好,老师就睁只眼闭只眼。
他的这种习惯至今也未改。
不光如此,他的动手能力也非常差,很多事都得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了。
另外,李老师在书中指出,优秀生长期处于学生尖子的位置,比较自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
另外,小就处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之中,因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远不及一般普通学生。
李老师在培养优生时,首先就“优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了“优生”的培养方法,引导“优生”树立志向,帮助“优生”认识自己,指出:激励“优生”超越自我,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培养优秀生,其意义不言而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尽可能的挖掘学生潜能,让我们眼中的”优秀生”更为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