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下24寓言两则1.2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_第八单元第24课-寓言两则第二课时
自相矛盾
郑人买履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南辕北辙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返回
课后多读一些寓言故事,并把自己阅读的
寓言故事和同学交流,阅读课上召开“寓言
故事会”。
返回
鹬 蚌 相 争
相争 (互不相让)
返回
教材第140页第4题。
一、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两 则
é z__
èn m___
闷
闷不乐
r __uò
一个干死,一个饿死
7.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你能结合最后 一段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寓言故事:童话体裁的寓言故事,是编出来
的,暗示我们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因为这是一 些傻的角色,笨的做法,假如直接说人,自然他会 不乐意的,所以就用小动物们来讲故事,说道理。
二、回顾故事
在2000多年前,就是这个小小的寓言故事,阻止了一场 战争。战国的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自己的优势去 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摩擦。有一次,赵国 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 苏代,也很善于游说。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 王出兵。到了邯郸,苏代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 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喂,苏代,你从燕国 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 了。”讲故事?他要讲什么故事呢?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 接下来,苏代开始讲了他的故事。
答:鹬和蚌相互争吵 问: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答:鹬和蚌为什么会争吵? 它们是怎样争吵的? 结果怎样了?
返回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借助字典、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 解“威胁、毫不示弱”等词语的意思。 3.拓展阅读寓言故事,开展讲寓言故事比赛,丰富自己的积累。
苏教版小学语文3下教案24.寓言两则
24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师)1.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
2.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
(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2.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
(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3. 学习“寓”字。
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4. 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 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
苏教版三下24寓言两则 2课时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画蛇添足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 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 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 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 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 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 这河滩上!威胁 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 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 死在这河滩上!
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学程单1】 ①默读课文,思考问题:鹬和蚌之 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②你能根据提示填写完整吗? 出示:河蚌刚张开壳晒太阳,鹬 ( ),蚌( ),双方( ),结果 ( )。 ③故事的主要内容,咱们还可以再 简单一些,用一个词语来说,那就 是( ),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 )。 ④自学时间:2分钟
被渔夫捉去的鹬和蚌想: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小练笔: 渔翁捉住了鹬和蚌,兴冲冲地 回去了。回到家里,他得意地对老 伴说:———————————— ————————————听了渔 翁的话,鹬垂头丧气地想:——— ————————————蚌呢, 瞟了鹬一眼,叹了口气说:——— ———————————
渔翁捉住了鹬和蚌,兴冲冲地回去了。 回到家里,他得意地对老伴说:“今天我 刚到河边,就看见蚌夹住了鹬的尖嘴,两 者相持不下,谁也不让谁。谁知,被我捡 了个大便宜。”听了渔翁的话,鹬垂头丧 气地想:“哎,要是我不去啄蚌壳里的肉, 也不会落到现在的下场。”蚌呢,瞟了鹬 一眼,叹了口气说:“要是我不和鹬斤斤 计较,早点松口,也就不会被渔翁捉住 了。”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4、寓言两则教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4、寓言两则教学教案24、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成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连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白得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读明白词句,明白得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二)学习《揠苗助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明白词句,明白得寓意。
三、教学过程(一)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本课生字要把握以下方面:例:(三)带着问题读课文。
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差不多上如何样的人?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样?(四)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
“揠苗助长”的“长”是多音字,在那个地点应读“zh3ng”,不要读成“ch2ng”。
“窜出”的“窜”应读“cu4n”不要读作,“cu1n”。
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
3.分析字形结构,识记生字。
“寓”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
“筋”上下结构,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
“锄”左中右结构,中间“且”字,最后一笔变成提。
(五)明白得词语。
1.学生提出预习中不明白得的词语,质疑。
2.教师释疑,引导学生明白得词语。
(六)学习《揠苗助长》。
1.读题,知题意。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目,解题意。
从中明白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
“寓”是寄予的意思。
“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确实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味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则”是量词,二则确实是两篇的意思。
2.知作者。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4.《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24、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说出寓言的寓意,明白不顾事物的发展,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的道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
教法学法: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造形象等方式理解寓言内容,感悟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以前我们学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你们能告诉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学生交流)其实我们熟悉的这个小故事就是一则寓言。
(板书:寓言)寓言就是用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
教学“寓”字,注意“寓”字最后三笔写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寓言两则》,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今天来学习第一篇《揠苗助长》(板书)教学“揠”二.品读课文。
1、“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①宋国、农夫、巴望、焦急,精疲力尽、兴致勃勃,纳闷、枯死。
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下面我们把词语放进文中,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③指名说,完成填空。
(宋国有个农夫,因为巴望禾苗,就把禾苗。
结果。
)3、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农夫是干什么的?生理解(农民,在农田里干活的男子。
)②拓展:专门打渔的叫——渔夫,专门撑船的叫——船夫,专门挑担子的叫——挑夫。
③什么叫“巴望”,生理解(急切地盼望)。
④出示第一自然段。
从哪儿可以看出他盼望麦苗快长的心情非常迫切?(天天、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焦急)⑤理解“焦急”。
“焦”,一只鸟要被在火上烤,心里当然急,所以有个成语叫“心急如焚”。
指导写“焦”。
⑥指导朗读,读出“巴望”的语气。
4、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①农夫想出了什么办法?出示第二自然段。
累不累?什么叫“筋疲力尽”?农夫为什么会筋疲力尽?②读第二自然段,指导读出累的感觉。
③虽然很累,但农夫还是很高兴,(引读)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出示第三自然段)④理解“兴致勃勃”,指导写“勃”,左边子的横变提。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24、寓言两则
24、寓言两则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揠苗助长》、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教学难点: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大家以前都听过很多成语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再看两个有趣的成语故事。
二、识字写字1.识字指导。
(1)带词识字。
在默读时画出生字和生字所带的词语,反复读几遍,然后可多组几个新的词语巩固对字音与字义的认识。
要提醒学生注意,本课要认的生字中,“喘、守、撞、桩、锄”都是翘舌音,“窜、此”是平舌音。
(2)动作模拟识字。
如,“喘”,作“喘气”状。
(3)结合生活经验识字。
“撞”,下课了猛跑就容易“撞伤”人。
(4)熟字加偏旁识字。
如,“桩、窜、锄”。
但要注意“窜()”跟“串()”、“锄()”跟“助()”读音的区别。
2.写字指导。
(1)写正确“丢”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
“焦”上的“隹()”字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
“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可以这样提醒学生,计算要用眼睛。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再写撇、竖。
“望”字上面的“”是“亡”字的变形写法,竖折改为竖提,右边没有点。
(2)写美观“守”字的宝盖应大一点,下面“寸”字的横不宜超出宝盖的两边。
而“丢、算”二字下面的横却要写长,以突出主笔。
“费”字上边的“弗”应尽量写扁,给下边的“贝”字留下空当。
三|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词句和寓意。
(1)学习《拔苗助长》。
第一自然段要把那个人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理读出来。
在读中可通过换词比较法感悟“巴望”一词,表现那个人非常盼望,非常急切的心情。
对“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等词语,可联系“巴望”一词,在一边读一边做动作中感悟。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课件
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
着急、急切 农夫种下禾苗之后是的心愿是什么?
希望禾苗快点长大
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吗? 总觉得
学习方法:抓住“心情”,读一读,想一想,品一品
十分辛苦
棵数多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
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从中午 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说:说一说“读了课文,我觉得这是 一个 急于求成 的农夫。”
通过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禾苗 一点儿也没有长 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长了一大截 都枯死了
农夫 十分焦急 筋疲力尽 兴致勃勃
带着感情朗读词语
十分焦急
希望、盼望、渴望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 ··
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他总觉
频开始听写吧!
课后习题
4.寓言中的农夫、鹬和蚌傻在哪?
农夫错在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 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了。
鹬和蚌错在它们二者拼死相争,让第 三者捡了便宜。
5.再找几则其他寓言故事,读一,讲一讲。
骄傲的孔雀 从前,森林里有一只美丽的孔雀。它有一对蓝 色的翅膀,长长的尾巴,金黄色的小嘴,头顶上还 带着“皇冠”呢!但它十分骄傲,一看到比自己丑 的动物——特别是乌鸦,就轻蔑的说:“哎呀!长 这副模样,还敢出来见人,真是太不要脸啦!幸好 我没生在你那个家庭,不然,我这张脸不知该往哪 儿放。”每当说完,它就会大摇大摆的从别人身边 走过。它的名字就叫娇娇。不过它的”骄傲“使它 自己得到了应有的教训。
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 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 上!
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 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 死在这河滩上!
三下语文《寓言两则》教案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24课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 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内容,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小黑板、与本课寓言相关的书籍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
(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3.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4.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词:寓言两则宋国焦急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纳闷枯死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
3、指名读故事,读通顺课文,并说一说“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三、学习故事,揭示寓意1、学生自由读故事,然后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
2、指导朗读:(1)指名朗读第一段,学生评议并交流:“巴望”可以换成什么词?比较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农夫“焦急”什么?从哪儿看出他很“焦急”?他心里会怎么想?(2)读出农夫的焦急。
(3)指名读第二、第三段。
农夫想到什么办法?(理解“筋疲力尽”)(4)让学生观看插图。
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为什么“筋疲力尽”却还是“兴致勃勃”?(6)指名读第四段:农夫辛苦工作了一天,结果怎样?(理解“纳闷”)3、理解寓意:(1)讨论交流:禾苗为什么会枯死?种田人错在哪儿?(2)小结:这个庄稼人采用拔苗的方法,想让禾苗长得快些,这种做法违反了禾苗生长的规律,太急于求成,所以禾苗不但不能长高,相反都枯死了,这是个错误的做法。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4课《寓言两则》_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4课《寓言两则》_ 苏教版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呢?(图片介绍)师: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两个成语故事。
这两个故事都是寓言。
2. 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师:什么是寓言呢?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师:这两则寓言会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呢?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吧!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贝——则、木——宋、皮——疲、力——勃、心——闷、古——枯。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寓”上下结构。
上小下大,注意下边的笔画顺序。
“焦”上下结构。
上大下小。
“弱”左右结构,左右字形一样。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 寓言两则的内容是什么?揠苗助长鹬蚌相争3.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jiāo bàng pí zhuó kū mēn sòng bó ruò焦急鹬蚌疲惫啄食枯死闷热宋国兴致勃勃毫不示弱A. 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理解词语: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很足。
筋疲力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得意洋洋: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毫不示弱:一点也不表现出软弱的样子来,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
喜笑颜开:形容心里十分高兴,满面笑容。
三、精读领悟1. 品读:第一则《揠苗助长》(1)农夫“焦急”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农夫心情很着急?禾苗长得太慢。
巴望,天天到田边去看。
(2)农夫想到了什么办法?他为什么会筋疲力尽?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3)结合插图,你能说一说此时农夫是怎么想的吗?农夫虽然累得筋疲力尽,可心里却暗自高兴:“这下好了,我的禾苗一下子就长了这么高,今年肯定能有一个好收成。
(4)农夫兴致勃勃地对家里人说了什么?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5)他的儿子有什么表情?他的儿子纳闷什么?纳闷。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4寓言两则∣苏教版
字词积累
yù
zé sòng jiāo
pí bó mèn kū ruò
字词积累
啄肉 寓言 两则 宋国 焦急 枯死 巴望 纳闷 揠苗助长 筋疲力尽 威胁 鹬蚌相争 用尽力气 喜笑颜开 得意洋洋 毫不示弱 兴致勃勃
课文讲解 兴致勃勃: 形容兴头很足。 筋疲力尽: 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得意洋洋: 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毫不示弱: 一点也不表现出软弱的样子来,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 喜笑颜开: 形容心里十分高兴,满面笑容。
4、鹬对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 不下雨 ),明天( 不下雨 ),没有了 水,你就会( 干死在这河滩上 )!”
5、蚌对鹬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 拔不出来 吃不到东西,你也会( 饿死在这河滩上)!”
),明天( 拔不出来 ),
6、《鹬蚌相争》这则寓言让我们懂得了:
( 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
)。
课文讲解
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 让谁,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 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他没 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 了。 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
课文讲解
欣赏 朗读
揠苗助长
鹬 蚌 相 争
课堂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 长得快些 ),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他总觉得禾 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源自课文讲解课文 朗读
课文讲解
《揠苗助长》
➢ 什么是“揠苗助长”?
➢ 农夫怎么会想到“揠苗助长”呢?
➢ 结果如何?
➢ 说明了什么?
人们禾苗的生长有自己的规律,不能随人的主观意 志而改变,尽管宋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违背 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蛮干,结果事与愿违 。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24 寓言两则
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
1. 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
2.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 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拓展延伸
1.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布置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
5.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请口头练习说。
教
后
记
课题
24、寓言两则
课时
2-2
授课日期
教学
目标
1.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4. 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 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5)“纳闷”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纳闷什么?
三、总结理解,拓展延伸
1.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 拓展: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去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
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4.指名朗读第一段,学生评议,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思考:“巴望”什么意思?从“天天”这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农夫“焦急”什么?他心里会怎么想?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4、寓言两则教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4、寓言两则教学教案24、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二)学习《揠苗助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三、教学过程(一)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本课生字要掌握以下方面:例:(三)带着问题读课文。
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四)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
“揠苗助长”的“长”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zh3ng”,不要读成“ch2ng”。
“窜出”的“窜”应读“cu4n”不要读作,“cu1n”。
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
3.分析字形结构,识记生字。
“寓”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
“筋”上下结构,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
“锄”左中右结构,中间“且”字,最后一笔变成提。
(五)理解词语。
1.学生提出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教师释疑,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六)学习《揠苗助长》。
1.读题,知题意。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目,解题意。
从中知道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
“寓”是寄托的意思。
“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2.知作者。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检查自学。
苏教版语文三下寓言两则
1、发挥想象: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你还知道那些寓言故事?《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叶公好龙》、《守株待兔》、《南辕北辙》等,读后有什么收获?
五、指导写字:
先范写,再描红。
六、布置作业
急于求成一事无成
教后记
课题
24、寓言两则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设计(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鹬蚌相争》。
2、学会本寓言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图)其中,秦国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一直在等待着机会。一回,赵国和燕国有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求见赵王,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则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板书,读准字音)释题,认识鹬、蚌(图片)。
二、初读故事,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读正确流利;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生字词朗读,读准字音,认清自形。
3、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4)让学生观看插图。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4寓言两则苏教版
(1)在师生共同表演时顺势理解“相持、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相持:、
筋疲力尽:
(2)说一说你觉得鹬和蚌到底谁厉害呢?( )
(3)齐读第四自然段。
3.小组齐读课文。
四、巩固拓展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2.指名说故事。
五、总结反馈
1.学了这个故事,我的收获是
齐读课题
二、自学质疑
读了课题后我想知道
(1)那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2)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道理。
三、合作解疑
1.自读第1自然段
(1)“巴望”的意思是( )?“天天”、“去看”说明( ).农夫“焦急”是因为()他心里会想。
小组讨论理解
2.学习第2、3自然段。
提示: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教学反思
(1)思考: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
(2)“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是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他是怎样做的?(小组互说)
3.齐读最后一段。
(1)“纳闷”的意思是()。他的儿子纳闷()。
(2)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
四、巩固拓展
1.口头归纳寓意。
2.我想对农夫说
五、总结反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懂得了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内容:24寓言两则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要学会本寓言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学习难点
理解寓言故事所渗透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4《寓言两则》共41页文档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他的儿子很纳闷,第二天跑到
田里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 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天 边去看。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 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你读出了什么?
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巴望”一词说明这个农夫非常 着急,急切盼望禾苗早日长大。
农夫的办法:
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儿子对他说:
邻居对他说:
妻子对他说:
老人对他说: 我对他说:
道理:违反事物发 展的客观规律,急于 求成,反而会一无所 获。
快乐作业
我能写
第二天,农夫看到禾苗都枯死了,心 里 很后悔 ,他明白了 违反规律,急于求成,
会一无所获。
送给农夫
1.欲速则不达 2.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啄肉 威胁 筋疲力尽
蚌
毫不示弱 得意洋洋
渔夫 喜笑颜开
鹬: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 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 死在这河滩上! 威胁 蚌: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 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 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被渔夫捉去的鹬和蚌想:
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 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 人从中获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 次在河边相遇了。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画蛇添足
1.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 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 田边去看。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 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2.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 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 往上拔。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 累得筋疲力尽。
3.他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
“真把我累坏了!可力气总算没白费,
• 一大截—一大段 • 纳闷 —疑惑
焦急—着急
兴致勃勃—兴高采烈 筋疲力尽—疲惫不堪
筋疲力尽
劳累了一天,妈妈已经筋疲力尽。
体育课上,当我们跑完2000米助
我会读
《揠苗助长》中的农夫为了禾 苗 长得快些 ,将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 结果禾苗都 枯死了 。这个故事告 诉人们: 道理。 ?
3.急于求成 4.杀鸡取卵
生活中有类似与“揠苗助 长”的人和事吗?
1.小明说:“我爸爸,天天要我做一大 堆课外习题,恨不得要我从现在的六十 几分一下子考到100分!” 2.小芳每天回家都要弹钢琴,一弹就是 几个小时,而且都是很难的曲子,如果 弹不好妈妈还要发火,恨不得要她一下 子就成为钢琴家。
我会读
《揠苗助长》中的农夫为了禾 苗 长得快些 ,将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 结果禾苗都 枯死了 。这个故事告 违反规律,急于求成,会一无所获 道理。 诉人们:
鹬 蚌 相 争
我会 认
ruò
弱
威胁
zhuó
毫不示弱
筋疲力尽
喜笑颜开
啄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yù
bàng
鹬
24 寓言两则
寄托
寓言:用虚构、简短的小故事来 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yà
yù bàng
揠苗助长
鹬蚌相争
我会 认
sòng
宋
jiāo
焦
pí
疲
bó
mèn
kū
勃
闷
枯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我会读
宋国 白费 纳闷 巴望 一大截 枯死 焦急 兴致勃勃 筋疲力尽
近义词
• 巴望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