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制度创新——以路径依赖理论为视角
中国社会政策的历史演进和路径依赖
中国社会政策的历史演进和路径依赖作者:***来源:《社会工作与管理》2024年第01期摘要:社会政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提升民生福祉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政策依据重要历史节点划分为渐进发展、渐进转型和渐进融合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呈现出单一性、交替性和融合性特点。
文章基于历史制度主义方法,分析中国社会政策演进产生以上特点的原因。
研究发现,福利供给制度中的自我锁定效应、外部效应、协调效应推动了中国社会政策变迁。
而以上变迁是利益选择、效率公平转化以及社会政策系统内部制度体系和外部制度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社会政策;历史制度主义;福利供给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640(2024)01-0090-09一、引言社会政策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助推器,对于提升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政策的研究离不开对福利供给主体和福利类型的讨论。
沃伦斯基和莱博克斯在分析美国福利制度变迁时,根据国家在福利供给中的角色定位,将福利制度划分为补缺型和制度型。
[1]这一分类法强调国家在工业化社会中的福利角色转变,即家庭和市场的福利供给任务随着工业化进程递交给国家。
蒂特马斯的剩余福利模型、工业成就—成绩模型和制度性再分配模型[2]是对上述福利模式的补充和完善,可以从家庭、市场、国家的福利角色方面分析中国社会政策。
埃斯平·安德森以社会权利为出发点,将福利国家分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三种模式[3],而蒂特马斯则将福利类型总结为普遍性福利和选择性福利。
[4]中国社会政策演进实践及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对社会政策的研究聚焦于社会政策分析范式[5-6]和社会政策理论[7],学者运用西方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社会政策演进的时代热点问题,总结其历史阶段性成果。
[8]总的来看,根据国家和市场在福利供给中的角色,结合历史进程,中国社会政策历经国家统筹型、市场主导型和国家主导型三大发展阶段[9],具有兜底保障、适度普惠、高级普惠和多元积极参与的阶段性演进逻辑。
中国乡村治理: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
中国乡村治理: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中国乡村治理: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近年来,中国乡村治理一直备受关注。
乡村治理作为维护中国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乡村治理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乡村治理的理论基础乡村治理理论是指对农村社会关系、组织结构、利益格局等进行科学系统研究的理论,为乡村治理实践提供了指导。
中国乡村治理理论的核心是适应中国国情和农村现实的特点,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实现农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来管理乡村事务的目标。
中国乡村治理理论建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借鉴了国内外的相关经验。
它包含了乡村治理的目标、原则、理念和实施路径等方面的内容。
在乡村治理目标上,中国注重实现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治理原则上,中国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农民自治、法治原则、市场化运作。
在乡村治理理念上,中国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分类分层、协同共治”。
在乡村治理实施路径上,中国提出了“围绕产业发展、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化社会管理、改进农村土地制度和流转机制”。
二、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中国乡村治理实践是指在具体的乡村中,通过政府、农民组织、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进行的一系列乡村治理活动。
中国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包括了乡村治理主体建设、农村组织发展、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农村社会组织建设等方面。
中国乡村治理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农民自治的体现。
在乡村治理中,农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主导作用,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等形式参与乡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农民自治不仅增强了农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农民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能力。
此外,中国乡村治理也加强了基层农村组织的建设。
乡镇政府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加强了乡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明确了乡镇干部的职责和责任。
同时,加强了农民组织建设,推动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基层组织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及路向选择——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视角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及路向选择——基于路径依赖
理论的分析视角
王芬;郑曙村
【期刊名称】《桂海论丛》
【年(卷),期】2010(026)005
【摘要】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来考察,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在取得诸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思想观念、民主制度体系、民主组织行为等方面的非良性路径依赖,阻碍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必须打破非良性的路径依赖,实现路径替代,需要在更新民主观念、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等方面做出努力.
【总页数】5页(P64-68)
【作者】王芬;郑曙村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日照,276826;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日照,27682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6
【相关文献】
1.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前景及制约因素分析——以制度供给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为视角 [J], 秦小霞
2.路径依赖理论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 [J], 龚俊朋
3.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与制度创新——一个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框架
[J], 张宏军
4.政治生态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反作用机理——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 [J], 张婷
5.改革与重建:渐行渐近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视角 [J], 郑小玲;李丽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乡村治理从传统化向现代化转化的探讨--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乡村治理从传统化向现代化转化的探讨--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覃耀坚;农植媚【摘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我国乡村治理制度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封建乡绅、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后至税费改革前、税费改革后等四个历史阶段。
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乡村治理的制度结构受到国家宏观制度环境,各政治变量序列结构影响,并与各相关政治行动主体形成博弈互动的态势。
同时,我国乡村治理制度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了路径依赖现象,并在增长回报和自我强化中产生新的制度断裂和历史否决点。
推进乡村治理从传统化向现代化转变,必须要打破“历史否决点”适应乡村治理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实现制度的再变迁和创新。
%Village administration makes a very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system of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competence modernization.Village administration system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feudalism,people’ s commune,after reform and open-up and before the re-form of taxation expense,and after the reform of taxation expens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the system structure of village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is affected by the national macro-system environment.There is a trend of them gaming with related po-litical subjects.This system is path dependence which can be seen in the process of system transition.To promote the change of village administration from traditional way to modern approach,the “historic veto point” must be broken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and to realize the change and innovation of the system.【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3【总页数】5页(P25-29)【关键词】乡村治理;历史制度主义;治理结构;历史变迁【作者】覃耀坚;农植媚【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620世纪80年代,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在《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一文中首次提出新制度的概念,标志着新制度主义的诞生。
关于公布全国法院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
关于公布全国法院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附获奖名单)发表时间:2011-01-05 09:53:00 阅读次数: 894 所属分类:最新资讯法学(研)[201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国家法官学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出版社联合承办的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评选工作已全部结束。
自今年2月23日《关于征集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的通知》(法学(研)[2010]1号)下发后,在各高级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论文的征集工作进展顺利。
截至9月1日,组委会办公室共收到法院系统的参赛论文1643篇,法院系统外的参赛论文34篇。
为了确保评审水平和质量,组委会组建了由资深法官、法学教授等专家组成的“全国法院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评选委员会”,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同行评审、同题(类)择优选拔制度,分15个小组对参赛论文进行了评审。
同时,为了保证学术论文的评选质量,组委会办公室对每一篇推荐获奖的论文均利用专门的检测软件进行了原创性检查,从论文复制的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进行了甄别,对文字复制情节较轻的论文作了降等处理,对确定为抄袭剽窃的论文取消其获奖资格。
经过严格、细致、科学、公正的评审和原创性审查,共评选出一等奖论文5篇,二等奖论文117篇,三等奖论文183篇,优秀奖论文293篇。
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请各高级人民法院及时将获奖情况通报本辖区的获奖作者本人及其所在单位。
全国法院学术讨论组织委员会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全国法院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获奖名单一等奖司法理性与司法国情:审判权功能之实证研究——以民事政策变迁为视角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郭建勇论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兼议值得当事人信赖的民事审判权运行方式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时永才王刚公私法冲突的司法选择——论行政合同诉讼中混合性司法规则之构建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孙泳解构与重塑: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为参照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代净论民事诉讼中不当释明问题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法院邱晓虎李砚二等奖基层法院陪审员有效参审的实证研究——从微观运行契合性的角度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张宁扩编背景下基层法院青年干警职业认同感的缺失与建构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井振福吕慧敏构建符合审判规律的司法效率评价机制——法院高结案率现象的解读与反思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胡昌明跨越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楚河汉界——论违法与犯罪处理衔接问题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冯诏峰论不作为请求权的系统化执行机制——以民事执行权的规范运行为指引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王启亮透视“连环行政诉讼”的背后——以拆迁纠纷为样本的实证分析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杨晓玲凌建“责无旁贷”亦或“袖手旁观”——从报销权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司法介入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李扬“量化”诉前调解——以司法绩效评估为视角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陈文洁尹海萍在处分权与审判权动态平衡视野下的撤诉干预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卫丹民政部门“代诉”现象的反思与法律应对——兼论我国原告资格制度的瓶颈与突破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吉萌论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中适格当事人的制度构建——以保障当事人诉权为基点的研究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杨力部门批复的行政解释权与行政审判中的效力问题研究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法院李宝悦法官机械司法的博弈分析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李杰连带责任人之共同诉讼地位探究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张景良黄砚丽遵循类型化的思考——典型行民交叉案件诉讼模式构想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陈晨务实与超越——审判权对程序外力量的回应表达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法院张健法院民事二审调解之辩思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邢会丽国家赔偿之追偿制度研究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张虎行政合同司法救济类型化探究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王旭军梁静行政与民事争议关联案件的诉讼研究大连海事法院李爽紧张、冲突与和谐——从法院调解协议的角度看法院调解的发展与创新吉林省永吉县人民法院李广军论增强人民法院司法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黑龙江省肇东市人民法院尹秋胜周丽华双重变革下打造“面对面”博弈的平台——以赔偿听证模式选择与赔偿委员会功能定位为视角上海市崇明县人民法院高佳运在民主与实用之间——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实困境与理性反思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黄念审视与探索——要件审判九步法的提出和运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邹碧华王建平陈婷婷行政拒绝履行行为的司法审查标准研究——以行政作为与不行为的性质界分为视角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姚佐莲专家陪审的制度效用和正当性分析——以金融审判为视角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宋航沈竹莺论能动司法在个案裁判中的实现——从一则公报案例切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玄玉宝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陈树森从程式化走向人性化——以公告送达的实践运作为例谈司法为民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龚婕论审判效果的程序治理——以创建不动产案件“行民合审”机制为例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刘仁海“官了民了”的社会期许与实践回应——论行政诉讼中关联民事纠纷的一并解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刘惠冲葛娟在制度供给中蹚出基层法治之路——兼论人民法庭的传统与改革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马志相周舜隆冲突与平衡:民事、行政交叉案件审理模式探索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郭相领论行政诉权的保障与规制——以行政审判权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视角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雷遥华敏洁韦苇个案民意的司法适用——以裁判方法和制度控制为视角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沈君王静静论行政法上的类推适用:以类推适用民法规范为中心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徐军江厚良论先决问题的司法判定模式——兼议民事诉讼中间裁判体系之完善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郑磊论功能变迁中的司法建议——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个案剖析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刘思萱行政允诺案件审理的逻辑断层与修正——围绕缺失审查允诺本身展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张志斌能动司法背景下的民商事案件争点整理技术方法分析——以保障审判权有效运行为视角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单云娟周立从形式审查到实质审查的转变——论我国婚姻登记行政诉讼的审查标准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陈晨房屋权属登记民事行政交叉案件审理困境与出路——现有法律框架下的路径选择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法院刘承娜理论、文本与现实的平衡——论人民陪审员制度功能重构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法院王建强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杨爱民困境中的出路:房屋权属登记行为下行民交叉所涉的民事权利救济途径之探究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法院陈鸽君故意·过失:工伤认定中第三人过错因素考量——兼论工伤认定之实质要件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赖华平利益衡量方法在行政审判中之运用——以行政确认违法判决为例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李瑞钦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因果关系探析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高贇燕夹缝中的变革:审判委员会放弃改革路径研究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林晓瑜政府消费警示的可诉性探析——以“多宝鱼案”、“砒霜门”为出发点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人民法院李晓萍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张弛诉讼调解在审判权运行中的角色定位——兼“以案论理”析三对核心关系的处理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周宗良专家陪审制度的职权配置与程序设计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苏小聪超越分合:民行交叉案件的一次性审理机制探究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王恺丰论行政裁决诉讼模式的选择——“形式当事人诉讼”在我国的实现福建省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牟旭陈翔熙预防性行政诉讼的构建与规范——以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为视角福建省霞浦县人民法院陈伏发能动语境下诉讼原点的选择——围绕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案裁判判悖论的解释与解答而展开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涂青达博弈、试错与规制:赵作海国家赔偿案的司法启示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贾莉行政相对人诉权保护探析——兼论“利害关系人之诉“制度构建江西省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方龙华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人民法院汪群从“被补偿”到“要补偿”——以农民参与为视角探讨集体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陈春华破解山林权属纠纷“循环怪圈”——兼论行政裁决司法变更权的赋予与规制江西省铜鼓县人民法院刘量力调解的“地图指导”与“路线摸索”之实用性探求——从调解“类博弈”与调解权范围与限度着眼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张闰婷论行政行为效力中止制度——兼论民行交叉纠纷实质性化解的途径山东省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公衍义论行政法领域的类推适用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周公法上下级法院业务关系:从单向监督到双向制约——对二审裁判权运行的思考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王洪坚社会问题“司法化”背景下的司法价值选择及路径探索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昃晶雯论行政不作为的合法性审查——以课以义务诉讼案件审理模式为中心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宋黎晓闫林白云论民事诉讼中附属行政争议的解决路径湖北省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王洪斌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模式研究湖南省醴陵市人民法院高建明论法官指示制度之建构——兼论《关于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之适用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人民法院聂玉磊用智慧敲响法槌——论行政诉讼中其他规范性文件的选择适用湖南省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周福元社会转型背景下人民陪审员制度二元构造论——兼谈司法大众化与职业化的冲突与融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刘方勇民事诉讼中民行交叉案件若干焦点问题研究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张乐夫知识即力量:审判权独立运行的知识维度——从个体法官的审判实践出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王建林伍玉联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困境与出路——以《“两高三部”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为视角湖南省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潘伟明冲突与对立:对执行救助制度的理性审视湖南省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陈盎然效率与效果的博弈与双蠃——从“一人包案”到“分段集约”执行改革的法理思考及制度构建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周一兵舒秋膂论我国行政诉讼指导制度的构建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刘德敏反思与重构:关于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案件退出机制的探讨广东省珠海中级人民法院管文超上诉权对审判权的制衡——不利益变更禁止原则在我国民事上诉制度中的导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刘晓英均衡结案之中国式困境:反思与回应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张金浪我国审判权共享之现状、困境及其出路——以合议制的案件审理为视角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叶安东主动执行机制论要——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实践为研究样本广东省从化市人民法院邬耀广周强在尊重与制衡之间——试论对行政裁量基准的司法监控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卜晓虹从缺位、越位到就位——双重视角下合议庭负责制之重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何键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凌蔚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王庆丰谢锐勤需求与回应:转型社会背景下的最高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谢锐勤华南农业大学李萌子论对明示拒绝型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司法审查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曹中海论量刑辩论程序的构建与完善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余米尔杨桂胜赵亚飞民事发回重审制度改造论——以当事人审级利益的保护为分析视角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人民法院袁国生我国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运行失范之反思与重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人民法院肖刚论行政行为有限公定力理论在民事诉讼中之探索适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法院黄亮对确立我国民事中间判决制度的思考——以“用”与“弃”之争为视角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方扬慧嵌入冲突视角的人民陪审制度-—以基层法院的实践探微与本土化路径为研究样本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刘蔚在超越与限制之间——论夫妻共同债务的追加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许威民事诉讼中的行政先决问题研究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苏志辉存异难——检察权与审判权关系之忧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法院夏伟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王周瑜“路径依赖”话语下涉诉信访的变革逻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王璐璐从身份出发:人民陪审员制度民主价值的表达与实践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法院王庆新刘达文娄必县反思与构想: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的司法审查规则的新考量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王必伟王乐司法执行难的博弈解读和一体化消解——以执行“双高”现象为基点展开四川省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何仁袁晟翔司法赔偿申诉程序的制度构建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罗登亮李洁行政诉讼合法性审查中的有限与能动——以证据证明标准为视角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陈惠类型、界限与规则:刍议行政审判中的“私法”应用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朱晓东游走在事实和规则之间:国家赔偿领域中的因果关系判定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毛希明书记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反思与构建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潘佰芳行政处罚与刑罚的适用衔接——挑战、批判与重构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岳心审判组织良性配置和审判权优化运行的路径思考与展望——以西部某省会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面设置专业化合议庭模式”为样本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康宝奇杜豫苏姚建军何育凯激活陪审选择权的的进路:规制与救济——以申请陪审为视角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王西平也谈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重构——以规制二审法院滥用终审权为视角陕西省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郭宝生张彩霞刘新以司法理性化解强势媒体对审判独立的不利影响兰州铁路运输法院张红林审判工作中藏族习惯法与现行法律冲突问题研究青海省玛沁县人民法院佟松树物权登记错误赔偿案件审理方式之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人民法院冯国超从冲击中走向融合——我国刑事审判权运行与恢复性司法互动之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张熠正当程序视野下的司法赔偿程序设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农四师中级人民法院王成军军人陪审员制度的实践现状和价值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军事法院李妍并行诉讼:民行交叉案件审理新模式探析——以不动产登记民行交叉案件为研究视角福建省总工会纪荣凯我国20年行政审判权运行的轨迹与启示:从对峙到协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聂慧萍荣学磊三等奖论“办案说明”在刑事审判中的运用——以判决书为样本的考察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周维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马明亮论我国专利无效诉讼程序之完善──以建构知识产权专业诉讼模式为目标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董倚铭民事执行权的正当行使——以现行民事执行担保制度的缺陷与重构为视角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冯晨晨浅析民事执行程序中的自助行为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谷升越位、错位与归位:行政审判司法建议制度检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李洋司法能动性与行政审判中冲突法律规范的适用——以“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适用困境为切入点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吴广不当联结禁止原则在我国行政审判中的适用——以车辆违章记录不处理不予年检事件为分析对象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安彦增揭开“公共利益”的面纱——公共利益的解释困境及突围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胡雅妮以社会化视角对民行诉讼交叉问题的再思考——以股东登记纠纷联动解决机制为例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张敏曹明明基层法院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殷华审判权、行政权与村民自治之冲突与协调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梅宇经验与逻辑共存:事实认定困境中法官的裁判思维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陈科试论行政判决既判力及其司法实践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贾亚强新闻舆论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冲突和平衡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法院胡艳阳乡村ADR机制的重塑与回归路径天津市蓟县人民法院付强非诉执行行政案件审理之再思考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法院王建军志恢弘而道中庸——专业与平民思维的再造之路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法院白清张俊者新网络时代的审判权在线运行程序研究河北省深泽县人民法院王军锋关于构建两种司法调解模式的思考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人民法院赵洲司法:让阳光透进来河北省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李凝民事再审事由研究山西省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常春合议制之殇的含义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孟静涛秦颖从法院独立到法官独立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吴捷慧法院内部借调制度解析与建构——以华北某市法院为样本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张国元执行权运行监督制约刍议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人民法院蔡世杰执行联动机制的调查与思考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人民法院安水兰审判权公正行使研究大连海事法院侯树杰曲楠楠论行政不作为的合法性审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于长苓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姜梅关于乡土社会中暴力犯罪的若干分析——以基层法院审判实践为视角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法院苏明伟王翠玲“媒体审判”及其防范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宋国构建错误执行国家赔偿与信访攻坚、纪检监察的联动机制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王君对审判权和执行权运行的监督制约黑龙江省林区中级人民法院韩国民董春香以国外的陪审制度为参考浅谈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程显波李征试论量刑权的规范与限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蓝日皎正名·定分·成事——法官角色定位之于审判权独立行使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纪伟探索与超越: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构建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黄伯青让调解不再“被自愿”——优化民事执行职权配置合理制约调解的随意性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张平法院主导型“诉调对接”的价值考量与司法进路——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之运行为视角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石彩英蒋浩民事审判权缺位的程序性规制——“不予处理”式判决的实证考察和规范化思考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李岳行民交叉型工伤案件审理模式的构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刘佳政论执行财产查询制度的完善——以商业银行协助查询网络的建设为视角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徐亮论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的程序构建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倪鑫“诉”“访”分离机制的正当性建构——基于经验事实和法律规范的双重视角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唐震行政审判信访“困局”之应对——试论行政诉讼信访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张建国邱瑜行政审判中司法建议的现状解读与进路探析——以能动司法为考察维度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李丁利息判决及其执行疑难问题探析——兼论“同期同档”规则和“利息计算”方法的适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王建平虚化与重构:合议制运作的理想、现实与改革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冒金山困境与完善:信息可分割性原则的司法适用——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2条为研究视角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朱静行政证明行为的可诉性及其司法审查。
村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整体水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诉求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村民的政治参与认知不足、政治参与生态不完善、政治参与效果整体不理想。
制约农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有:相对落后的生产生活,政治制度和法规的不健全、不完善,传统观念的束缚,农村教育落后与“半熟人社会”并存。
优化农民的政治参与,需要提升村民政治参与的主体精神,培育村民的公民意识,优化村民政治参与的政治生态与实践介体。
标签:村民;政治参与;公民意识“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①农村村民作为我国宪政民主的主体力量,其政治参与水平和质量不仅影响民主发展进程,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稳定。
我们曾在陕西境内的西安、渭南、安康、汉中和延安5地市,共18个新农村社区发放了2000份问卷,重点了解村民选举现状、村里重大事务决策现状、村民民主监督现状等基础性问题,并剖析村民的政治参与能动度、参与的目的及影响因素等问题,以期把握我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发展水平,为推进基层民主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农村村民政治参与的现实困境在实地调查与访谈中发现,村民的“政治参与的理性化程度低;参政行为有明显的被动性与单个性;农民利益表达与信息传播机制不健全,农民参与很难影响地方政府或村民自治组织的政策议程与决策过程”②,政治参与的整体水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诉求存在较大差距。
1.村民的政治参与认知不足第一,村民政治参与意识不强。
公民政治参与作为“管理民主”的主要路径,是实现善治的主要条件。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只有村民参与政治活动,才能推动基层民主建设,才能生成新农村建设主体动力。
但调查结果显示,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并不乐观,基本上都是“执行性”参与,是决策的被动接受者和权力的受制者。
调查中,虽然有79.6%的人认为村干部应由民主选举产生,但在回答“是否愿意参加村委会的选举”时,却有53.4%的人回答“不愿意”、“看情况”或“无所谓”,甚至有21.3%的人表示“贿选”现象是可以接受的;在关于“村委会是否需要监督”的回答中,仅有55.4%的人认为“有必要”,有85.6%的人却不清楚如何监督,甚至有24.5%的人在“村委会或党支部的工作损害自身利益”时选择“接受现实”。
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状况
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状况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状况摘要:深化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离不开农民的政治参与。
通过对浙江农村地区有关行政村的实证调查发现,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农民的自身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滞后、村民自治的法治程度不高等方面的理由,当前农民的整体政治参与水平和参与积极性等均待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提升农民政治参与水平,不仅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而且要不断加强农民组织建设,推进村民自治法治化。
关键词:转型期;农民;政治参与;实证分析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转方式、运转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①政治参与不仅是公民社会政治地位的重要体现,而且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状况,笔者以浙江杭州、金华、丽水等地区的7个行政村为调查点,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0份。
通过调查,以期反映出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的状况,对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有效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提升农民政治参与水平作进一步探讨。
一、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的状况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的具体情况主要体现在其政治认知水平、政治参与态度和政治参与行为等方面。
1.农民的政治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
②本次调查考察了农民对政治常识、政治典则和政治程序等方面的认知水平。
政治常识认知方面。
调查显示,现今农民对于基本的政治常识有一定的掌握,有69.4%的调查对象能正确回答出“民主”的基本含义,但对于村民自治中的“三公开”“四民主”有76.2%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
在获取政治知识的渠道方面,调查发现,62.5%的农民仍然通过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获取政治知识,通过网络获取政治知识的只占13.8%。
政治典则认知方面。
有77.1%的调查对象表示“了解”宪法规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基本政治权利,75.2%的调查对象表示“知道”中国公民年满18周岁有权参加选举,61.2%的调查对象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表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
路径依赖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
265区域治理LIVELIHOOD作者简介:闫 静,生于1997年,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政府治理。
路径依赖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北京科技大学 闫静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这一群体的政治参与情况折射出中国民主化进程。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原有制度安排、各方利益驱动、非正式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政治参与权利、范围、渠道方面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
必须采取策略从完善制度体系、建立补偿机制、加强制度环境建设方面入手,破除路径依赖,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参政活力。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路径依赖中图分类号:D0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1-0265-0003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及其对政治参与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是出生于80年代以后、16岁以上的在异地从事非农工作的农业户籍人口。
国家统计局2019年监测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中40岁及以下所占比重为67.8%,50岁以上所占比重为13%[1]。
新生代农民工已然成为农民工中的主力军,其政治参与状况反映了城市开放、文明的程度。
具体来说,政治参与主要包括选举型政治参与、维权抗争型政治参与、利益诉求型政治参与。
代际交替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既有因身份而形成的代际传承,也出现了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也对他们的政治参与产生深刻影响。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小,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他们的父辈,受教育程度越高,思想就越先进,政治素养也就越高。
然而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这样的文化水平还不够支撑他们独立参与政治活动。
他们依旧缺乏充足的专业知识和参政技能,政治参与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其次,就务农经历来讲,第一代农民工务农经历丰富,而新生代农民工多数没有从事过农作物生产,这降低了新生代农民多年后返回农村从事农业的可能性。
再之,第一代农民工留恋故土,最终会落叶归根,而新生代渴望扎根城市,对城市依赖性更强,所以在流出地的政治参与中流露出冷漠或者糊弄了事的倾向,而在流入地的政治参与意愿更为强烈,但这种意愿大多停留在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上,公共生活方面的参与热情并不是很高。
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在试题卷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至第六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乡村振兴是一项巨型社会工程。
乡村振兴背景下参与制造亮点的主体及其行动逻辑显然是多元化的,这就需要我们建构一个涵盖多元行动主体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制造亮点的内在逻辑。
换言之,如果仅仅关注单一治理层级在制造亮点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那么对于制造亮点这一重大实践问题也就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也不能深挖这一病态现象背后的根源所在。
多层级理论是研究在多行为体、多中心、多部门条件下如何开展治理行动的重要理论框架。
从多层级治理理论视角看,乡村振兴背景下制造亮点的过程是嵌入在一个多层级的行动网络之中的。
多层级治理理论最初是用以解释欧洲一体化现象的。
一直以来,关于欧洲一体化现象的解释路径主要有两种:新功能主义和政府间主义。
在新功能主义看来,以欧洲共同体为代表的超国家行为体主导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国家这类行为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大。
政府间主义认为欧洲一体化能够实现关键在于国家这类行为体的积极行动。
与上述两种传统解释路径不同,马科斯认为,欧洲一体化是超国家行为体、国家行为体以及次国家行为体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此外,他提出了“多层级治理”这一概念来说明多个维度上的政治或行政行为体的持续互动的现象。
根据马科斯的观点,多层级治理是一种在超国家、国家、区域以及地方等几个疆域层级上的既定政府之间进行持续协商的制度。
最新-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精品
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关键词:政治参与农民法治一、概念的界定、研究的意义及分析的框架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政治参与之所以是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在于政治参与体现了民主政治的精髓。
正如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所言:“当公民享有一系列允许他们要求民主参与并把民主参与视为一种权利的时候,民主才是名符其实的民主。
”此外,政治参与还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民主发育程度的主要标准。
年美国学者达尔在《多头政体》一书中,就把政治参与和竞争视为判断一个政治制度是否民主的主要标准。
P那么何谓政治参与呢对此,中外学者的认识不一。
如《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把政治参与定义为:“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动的任何人,天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加政策的形式过程。
”P美国学者亨廷顿和纳尔逊认为政治参与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P而《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一书的作者约翰·伯恩斯则把政治参与界定为“个体公民旨在影响公共事务的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把政治参与定义为:“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
”P另有学者将之界定为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试图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政治运行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和利益以影响国家政治决策和国家行为的活动。
事实上,很难给政治参与下一个确切而能涵盖以上内涵的定义。
但从以上政治参与的定义分析来看,笔者认为政治参与至少应包括三个要件:一是参与的主体,即“谁参与”;二是参与的客体,即“参与什么”;三是参与的方式、方法,即“怎样参与”。
从参与的主体看,参与者是该国的所有公民,还是少数精英;是统治阶级成员,还是包括被统治阶级成员等,政治参与主体的范围决定了该国的国体性质,是民主政治,还是贵族政治。
211188743_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表达的递进式逻辑及其优化路径
体作用的发挥。不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 的 实 际 需 要 和 特 定 步 调,“三 农”发 展 在 很 长 时 期 内 都 处 于 弱 势 地
位,城乡差距日益悬殊以至形成了结构性失衡。为此,国家自 21 世纪初开始反思“三农”问题,试图通过新农
体性的“遮蔽”或“缺场”状态尚未彻底改观。因此,回应农民主体性表达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农民主体性问题是一个伴随乡村社会 变 迁 而 发 展 的 历 史 性 问 题。20 世 纪 初,梁 漱 溟 先 生 曾 用“号 称 乡
村运动而乡村不动”[2]阐释彼时乡村建设运动的痛点,旨在复兴乡村的行动最终因为农民主体性不足等原因
动性是农民主体性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内涵 [6];从作用客体立场看,鉴于农民主体价值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
域的彰显 [7],农民主体性会呈现出经济主体性、文化主 体 性、社 会 主 体 性 等 形 态 [8]。第 二,实 践 的 视 角,考 察
农民主体性的发挥现状。学者对这一问 题 的 讨 论 大 多 聚 焦 于 农 民 主 体 性 的 欠 缺 及 归 因,具 有 消 极 化 倾 向。
收稿日期:
2022
10
06
DOI:
10.
13968/
cnk
i.
1009
9107.
2023.
03.
07
j.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1ASH009)
作者简介:张剑宇,男,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农村问题。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城乡融合政策试点创新中的路径依赖及其优化研究
城乡融合政策试点创新中的路径依赖及其优化研究作者:张运红叶恺倩来源:《南方农村》2024年第02期摘要:政策试点在创新突破中又面临着路径依赖的风险,需要对路径依赖进行突破。
本文运用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揭阳市J区政策试点情况进行调研,并运用路径依赖理论,构建形成路径依赖自增强的分析框架。
发现J区在政策试点创新过程中落入思维局限、资源依赖、评价体系守成的“路径依赖”陷阱中。
政府决策的有限理性、创新失误的包容性缺失、科层制下的协同不足和政策创新动力要素与约束要素的博弈共同作用是重要根源。
为了破解政策试点创新中的路径依赖,应在意识层面摆脱主观依赖,在执行过程中建立容错机制,在参与主体上强化多元协同效应,在评价导向上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
关键词:城乡融合;政策试点;路径依赖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97(2024)02-0029-09一、引言自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下面简称《意见》)以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入了全面加速期。
在这一过程中,城乡融合政策试点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指示和《意见》,通过了《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并设立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20年11月,广东省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号召,启动试点工作,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印发了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地区名单。
在制度设计上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开启多个试点任务。
近年来,试点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美丽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步推进,城乡融合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通过梳理学界有关政策试点的研究,可以发现政策试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过程机制研究、政策试点功能成效以及局限性。
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轨迹、逻辑与动阻力机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2021年第11期(总第316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11ꎬ202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316政治发展研究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轨迹㊁逻辑与动阻力机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臧雷振1ꎬ2ꎬ潘晨雨3(1.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ꎬ北京100094ꎻ2.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ꎬ北京100871ꎻ3.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ꎬ北京100049)摘㊀要: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ꎬ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余年以来ꎬ中国政府始终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放在突出位置ꎬ使社会治理体制在发展变革中日益完善ꎬ为中国革命㊁建设㊁改革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强劲的创新动力ꎮ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入推进ꎬ对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进行系统梳理ꎬ对经验及教训进行全面总结㊁深刻反思ꎬ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议题ꎮ不断深化对这一议题的研究ꎬ不仅有利于分析社会治理体制变迁背后的制度逻辑ꎬ而且有利于深入阐释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动阻力机制ꎬ从而为新时代建设共有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知识储备和理论支持ꎮ关键词:社会治理体制ꎻ历史制度主义ꎻ制度变迁ꎻ动阻力机制中图分类号:D616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1)11-0034-09①㊀学术和官方语境中经历了 社会管理 到 社会治理 的转变ꎬ但所指对象并没有发生变化ꎬ均指对社会维度的引导㊁管理和调控ꎮ故本文统一采用当前更为广泛使用的 社会治理 一词ꎮ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政治学研究方法发展㊁演化与前沿探索研究 (20AZZ002)作者简介:臧雷振ꎬ1985年生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ꎬ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ꎮ㊀㊀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ꎬ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ꎬ中国社会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转型过程ꎬ社会治理①体制也随之发生持续性变革ꎬ并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完善[1]1-2ꎮ中国的社会治理由计划经济时期严格的管控体制ꎬ发展至今已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ꎬ取得了巨大历史成就[2]ꎮ党的十八大以来ꎬ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治理现实ꎬ如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㊁国际环境日趋复杂㊁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以及累积的技术风险等[3]ꎬ都加剧了当下社会治理难度ꎮ与此同时ꎬ社会治理现代化㊁社会治理创新等关键词不断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ꎬ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逐渐成为新时代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ꎮ社会治理体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ꎬ其变迁将直接影响社会各领域的运行与发展ꎮ过去70余年的实践探索与宝贵经验为更好建设社会治理格局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历史镜鉴ꎬ更为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社会建设成果提供了历史脉络ꎮ从宏观视野来看ꎬ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经历了 管控 管理 到 治理 的变迁历程ꎬ但是这种局限于宏观历程的考察往往忽视制度变迁的复杂性㊁系统性ꎬ不利于 全景式 把握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全貌ꎮ因此ꎬ运用规范理论框架对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历程进行归纳梳理ꎬ已经成为一个亟待尝试的研究方法ꎮ为此ꎬ本文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对新中国70余年社会治理体制变迁进行系统梳理ꎬ分析制度演进的理论逻辑ꎬ检验制度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机制ꎬ进而总结社会治理体制经验ꎬ为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提供对策建议ꎮ43㊀㊀一㊁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有效的分析框架和分析范式是确保研究规范开展的基础ꎬ对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变迁分析也不例外ꎮ在已有的研究中ꎬ朱涛㊁陈鹏等学者从历史视角对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4][5]ꎬ并运用规范理论进行综合提炼㊁归纳分析和规律探讨ꎮ但这种探讨尚未充分展开ꎬ相关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ꎮ历史制度主义关注制度本身ꎬ旨在从历史回溯中探究制度变迁背后的规律ꎬ为制度变迁提供具体而详实的理论分析框架ꎮ历史制度主义在中观层面上对制度本身的关注ꎬ链接了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中的微观的 行动者 与社会学制度主义中的宏观的 观念 等概念ꎬ建构了 宏观结构 中观制度 微观行动者 的分析结构ꎮ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要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处于关键时间节点的外部冲击ꎬ社会中的内生行动者基于外部压力推动制度变迁[6][7]ꎻ二是制度变迁是 均衡 断裂 均衡 的过程ꎮ制度在均衡时期不会发生明显变迁ꎬ在关键节点断裂则产生变迁[8]ꎻ三是制度变迁中存在 路径依赖 现象ꎬ即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会很大程度影响后续制度变迁的过程ꎬ使制度变迁所遵循的惯性不断自我强化ꎮ当然ꎬ也有学者指出路径依赖研究过于重视制度的静态稳定性[9]ꎮ但是ꎬ随着学界从早期强调制度变迁的剧变性ꎬ转向当前强调制度变迁的渐进性[10]ꎬ使以路径依赖为视角的相关研究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ꎮ学界对制度变迁动力与阻力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外部来源ꎬ艾肯贝瑞㊁豪尔等学者主张重大的外部冲击导致制度变迁[6][7]ꎮ二是内部来源ꎬ舒尔茨提出的人的经济价值[11]及海杜提出的内部结构性要素[12]ꎬ对行为者的观念㊁行为及其制度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ꎮ三是混合来源ꎬ部分学者综合了内生要素和外部要素提出了制度变迁的混合模型ꎮ马洪尼㊁席伦认为解释制度变迁过程需要整体审视制度的变化和维持过程ꎬ故有必要将行为者㊁结构等内部变量与外部冲击进行综合分析[13]ꎮ程波辉通过 观念 结构 行为 的制度范式分析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动阻力[14]ꎮ这些研究初步展现出制度变迁动阻力研究中的结构㊁行为者和观念是普遍选择的变量ꎮ因此ꎬ立足于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和上述文献总结ꎬ本文对社会治理体制变迁逻辑提出了 断裂 均衡 的解释框架ꎬ对制度变迁的动力与阻力机制提出了观念㊁权力结构和行为者等影响变量ꎬ这些共同构成了本文对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分析框架(详见图1所示)ꎮ图1㊀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㊀㊀二㊁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1949至今)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范式分析社会治理体制变迁ꎬ首先需要把握社会治理体制的历史发展脉络ꎮ从宏观层面来看ꎬ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建设ꎬ到改革开放53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ꎬ直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变迁历程ꎬ本文将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年份作为时间节点ꎬ对中国社会治理体制进行分段阐述ꎮ1.制度创建时期(1949 1956年)新中国成立之前ꎬ中国的社会治理由国家治理和社会自我治理共同实现ꎮ国家对社会实行全方位的权威专制管理ꎬ但国家权力始终没有到达县以下ꎻ社会自我治理以本土伦理道德纲常为基础ꎬ依靠宗族和地方乡绅实现家长式宗法统治ꎮ新中国成立之后ꎬ在苏联模式的指导下ꎬ中国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ꎬ这也标志着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建设的开启ꎮ此时ꎬ 社会治理 虽然没有被明确提出ꎬ但是建立新政权的过程必然存在大量的社会治理实践ꎬ尤其是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建立ꎬ使国家管理权力到达基层ꎬ进一步扩大了国家对社会的治理范围ꎮ全面推广革命价值观ꎬ建成革命化的新社会成为这一时期的价值导向[15]ꎮ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㊁毛泽东思想ꎬ强化意识形态ꎬ开展政治运动清理旧社会遗毒等构成了这一时期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ꎮ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ꎬ中国不仅以革命的方式迅猛摧毁了旧社会遗留的社会结构ꎬ而且培育了新社会价值观ꎬ建立起国家与社会高度聚合的总体性体制[16]ꎮ2.制度稳定时期(1957 1977年)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ꎬ中共中央以 鼓足干劲㊁力争上游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为总路线ꎬ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ꎮ经济建设带动了社会建设ꎬ农村成立人民公社㊁城市组建单位和街区ꎮ人民公社㊁单位等组织结构本质上是国家行政权力的延伸ꎬ是政府的附属体ꎬ体现了 政社合一 的特征ꎮ国家通过城市的 街区 和 单位 ㊁农村的 人民公社 来实现社会治理ꎬ形成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计划型社会治理体制ꎮ由于承袭了上一阶段的革命价值ꎬ广泛动员群众自主参与成为这一时期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ꎮ这种计划型社会治理体制极大提升了国家对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对资源的高效整合能力ꎬ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十分必要的ꎬ但也相应降低了社会的流动性[17]ꎮ3.制度转型时期(1978 1992年)1978年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从 阶级斗争 转向 经济建设 ꎬ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ꎬ建设小康社会㊁追求共同富裕成为价值导向ꎮ为进一步释放社会发展活力ꎬ国家权力日益从社会的具体事务管理中退出ꎬ与计划经济相匹配的社会治理体制逐步变革ꎮ在农村ꎬ人民公社制度逐渐瓦解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落实ꎻ在城市ꎬ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被打破ꎬ城镇单位制逐渐瓦解ꎮ严格的计划体制开始松动ꎬ人员社会流动加速ꎬ这与传统的计划型社会治理体制产生了大量矛盾ꎮ城市中大量流动人口带来了严重社会治安问题ꎮ与此同时ꎬ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ꎮ1982年宪法确定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法律地位ꎬ城市居民委员会㊁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进入制度化发展轨道ꎮ这一时期计划型社会治理体制的全方位松动ꎬ新的社会观念开始萌动ꎬ但政府对社会治理仍具有绝对的支配地位ꎬ体现出过渡型社会治理体制的特征ꎮ4.制度渐进调适时期(1993 2002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改革目标ꎬ这一创举宣告了中国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巨变ꎬ市场化机制引入社会领域ꎬ重塑了社会形态ꎬ社会流动性进一步加强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开始建立ꎮ市场化改革全面深入地改变了经济结构ꎬ国营企业改头换面㊁多种经济形态相继涌现ꎬ单位办社会的模式逐渐消失ꎮ这种转变也对政府的职能提出了社会保障㊁社会治安㊁行政服务等新要求ꎬ转变政府职能成为当务之急ꎬ社会治理体制实现了功能性再造ꎬ现代社会治理体制雏形初现ꎮ建设 服务型政府 也成为这一时期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理念ꎬ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支撑ꎮ民间社会组织不断成长ꎬ国家对社会组织管理日益完善ꎬ双重管理体制确立[18]ꎮ但是ꎬ由于过于强调 市场化 ꎬ导致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现象ꎬ其中住房㊁教育㊁医疗等民生领域的问题最为突出ꎬ正是这些问63题催生了部分民生领域的 社会的反向运动 ꎬ一些公共服务的 去商品化 再分配 议题重新纳入政府议事日程ꎬ社会治理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19]ꎮ5.制度逐步完善时期(2003 201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ꎬ我国经济体制领域的改革势如破竹ꎬ社会治理领域也因之发生深刻的变化ꎮ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 党委领导㊁政府负责㊁社会协同㊁公众参与 的社会治理格局ꎬ改革开始从经济领域深化到社会领域ꎬ社会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ꎮ2005年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四个建设 ꎬ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㊁政治建设㊁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ꎬ并强调 四个建设 全面协调发展ꎮ这标志着改革日益触及社会深层领域ꎬ 社会 开始作为独立的领域被剥离出来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ꎬ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ꎮ自此ꎬ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到国家战略层面ꎬ由中央推动的社会治理创新试点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ꎬ全国各地涌现出大量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ꎮ为保障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ꎬ国家在强调社会稳定发展的同时ꎬ确立了以人为本㊁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ꎮ6.制度发展创新时期(2013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ꎬ官方文件中更普遍地使用 社会治理 一词ꎬ鲜明地提出了对现代社会治理的战略构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ꎬ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ꎮ国家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以激发社会活力ꎬ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提升公民参与能力ꎬ力求实现 党委领导㊁政府负责㊁社会协同㊁公众参与㊁法治保障 的治理格局[20]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ꎬ这标志着社会治理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ꎮ以人民为中心㊁以民生为根本㊁以美好生活为目标社会治理创新理念ꎬ在实践中表现为脱贫攻坚㊁环境治理㊁应急管理等改善与保障民生的战略举措ꎬ着力于协助人民群众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ꎮ㊀㊀三㊁社会治理体制变迁逻辑历史情境是宏观的社会环境背景ꎬ是制度变迁的底色ꎬ决定了制度变迁的宏观方向和整体逻辑ꎬ为制度生成㊁变迁与稳定提供了结构性动力ꎮ制度在存续状态中嵌入具体历史情境ꎬ就会在其发展的脉络中发现变迁的基本逻辑ꎮ而通过考察社会治理体制的变迁则可以看到其结构性特征ꎬ并根据关键节点与路径依赖勾勒出变迁的样貌形态ꎮ在关键时间节点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是制度变迁的重要契机ꎬ其表现就是旧制度退出㊁新制度产生ꎬ从而改变制度的走向ꎮ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使得制度自我维持㊁自我稳定㊁继而进入自我 锁定 的惯性状态ꎮ一旦遇到重大事件打破原有的平衡ꎬ就会再次迎来制度变革的契机ꎬ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又迎来新的路径依赖的起点ꎬ如此往复循环ꎬ形成持续的 断裂 均衡 循环[8]ꎮ社会治理体制变迁是在宏观历史情境下ꎬ由偶然的关键节点与必然的路径依赖共同作用形成了 断裂 均衡 式制度演变模式(如图2所示)ꎮ以宏观历史情境为背景ꎬ基于时间尺度的制度变迁轨迹ꎬ是由多个关键节点的制度断裂和断裂节点间的制度强化组成ꎬ其构成方式更为细致地展现了图1中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逻辑ꎮ图2㊀社会治理体制的 断裂 均衡 变迁示意图㊀㊀1.制度选择的历史情境历史制度主义在分析制度时强调历史情境的重要性ꎮ例如ꎬ斯坦默认为应当在制度所处的社会㊁政治㊁经济的宏观社会背景中去解释制度[21]ꎮ宏观社会背景既作为前置变量影响制度选择㊁行为者的观念与行为ꎬ又作为制度变迁的目的ꎬ以解决当前社会问题并促进制度变迁ꎮ73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1949 1977)ꎬ以国家管制㊁计划体制为特色的传统社会治理体制ꎬ是历史赋予的必然制度选择ꎬ主要取决于下列宏观社会背景:(1)清理社会遗毒ꎬ彻底改造旧社会ꎮ旧社会经济凋敝ꎬ国民文化水平不高ꎬ黄赌毒恶遍地ꎬ新中国成立后ꎬ为解决这些遗留问题ꎬ在政府主导下实施了扫盲识字班㊁妓女改造㊁肃清烟毒㊁处理流氓黑社会团伙等一系列措施ꎮ(2)建设新政权ꎬ建设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社会治理体制ꎬ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行直接调控与高效管理ꎮ(3)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成长起来的领导人怀有深厚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作风ꎮ从苏联和东欧学成归来的人才ꎬ必然将苏联的社会治理理念引入新中国ꎬ并深刻融入社会治理体制建设ꎮ(4)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ꎮ面对复杂的国外形势ꎬ在 一边倒 外交政策指引下ꎬ中国政府也更倾向于借鉴苏联的社会治理模式ꎮ改革开放以来ꎬ中国社会治理体制逐步由以计划为特点的传统社会治理体制向以 面向社会 为主要特点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转变ꎬ这一过程主要取决于下列宏观社会背景:(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ꎮ随着时代的发展ꎬ计划型社会治理体制日益表现出 统得过多㊁管得过死 的弊端ꎬ导致社会发展缓慢㊁缺乏活力ꎮ尤其是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启动ꎬ中国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ꎬ但社会治理体制的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ꎬ使得社会治理体制亟须改革创新ꎮ(2)国际环境的变化ꎮ随着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ꎬ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ꎬ促使中国在学习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ꎬ逐渐改变计划指令型的社会治理方式ꎮ(3)改革开放前ꎬ中国广大农村生产力低下ꎬ大量知青回城面临失业的窘境ꎬ社会矛盾空前集中ꎬ社会治理工作需要相应地调整ꎮ(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日益深化ꎬ政府对社会的管理逐渐放松ꎮ政府开始倡导基层自治㊁培育民间力量ꎮ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促进了社会力量的兴起ꎬ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体制改革ꎮ2.制度断裂的关键节点制度变迁过程是 断裂 均衡 的过程ꎬ由关键时间节点和在关键时间节点形成的制度共同构成ꎮ关键时间节点在制度变迁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22]ꎮ关键时间节点往往表现为经济㊁政治等重大事件ꎮ重大事件打破制度原本的平衡形成断裂ꎬ行为者往往会立即采取行动修正旧制度ꎬ催生制度变迁[8]ꎮ基于前文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历史的考察ꎬ可以看到四个关键时间节点:(1)1949年新中国成立ꎬ建立了新政权ꎬ确定了国家的基本性质ꎬ在中国建立了计划指令性的社会治理体制ꎮ这一时期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样貌ꎬ以 计划 为中心㊁配合计划经济体制ꎮ(2)1978年改革开放后ꎬ政府转变工作重心ꎬ充分释放市场和社会的活力ꎮ在市场高效率的压力下计划性社会治理体制日益松动ꎬ社会治理部门开始面对复杂的社会新问题ꎬ从而推动了社会治理体制的变革ꎮ总的来看ꎬ这一时期经济建设仍然是主旋律ꎮ(3)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ꎬ促使社会管理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ꎮ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ꎬ计划经济体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ꎬ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改变ꎬ社会治理的内容㊁理念及方式也随之发生变革ꎮ(4)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进ꎬ共建共治共享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鲜明特色ꎬ党委领导㊁政府负责㊁民主协商㊁社会协同㊁公众参与㊁法治保障㊁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制日益完善ꎬ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㊁开辟 中国之治 新境界奠定了坚实基础ꎮ上述四个关键节点的前后时期都是制度变迁中的断裂期ꎬ衔接起了整个制度变迁过程ꎮ而在断裂期中间的均衡期ꎬ制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ꎮ3.制度强化的路径依赖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表现为过去的制度选择对现在和未来制度变化产生的惯性影响ꎬ制度会维持初始路径并不断自我强化ꎮ纵观70余年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ꎬ制度在变迁中仍然表现出了较强的惯性ꎬ存在着多重路径依赖ꎮ梳理70余年来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历史过程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三重路径依赖:(1)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制度依赖ꎮ我国传统社会治83理的文化基础主要表现为政府本位的 强政府 思想㊁大一统思想ꎬ并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模式ꎮ新中国成立初期ꎬ由于面临极为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发展任务ꎬ人民更期待一个强大的政府运用统一的力量有效整合资源ꎬ这就使得计划性的社会主义集体制度成为必然选择ꎮ(2)社会主义道路的路径依赖ꎮ虽然改革不断深化ꎬ但计划指令性的管理方式并没有立即退出ꎬ而是在某些领域一直延续ꎬ并在市场化改革过渡期间留下了深刻印记ꎮ(3)改革开放后维持社会稳定的路径依赖ꎮ保持社会稳定曾经是改革开放初期维护生产秩序㊁追求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ꎬ在社会矛盾频发的改革过渡时期亦发挥了重要作用ꎬ但随着社会转型ꎬ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ꎬ因此亟须变革传统社会稳定机制ꎬ建立新型韧性稳定ꎮ㊀㊀四㊁制度变迁的动阻力交互作用机制机制是 固定互动规律的因果关系 [23]ꎮ本部分将以 结构 行为者 观念 的框架分析动阻力与制度变迁的因果关系ꎬ回答社会治理体制为什么会变迁㊁怎样变迁以及变迁的动力㊁阻力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ꎮ虽然机制产生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下ꎬ但它却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发挥作用ꎬ制度变迁的动阻力机制也在具体历史情境中发挥作用[24]ꎮ权力结构改变不同行为者之间的利益关系ꎬ催化行为者的行为选择ꎬ权力结构也受到宏观社会观念的影响与制约ꎮ行为者是制度变迁的实现载体ꎬ是制度变迁的动力与阻力的具体体现[25]ꎮ观念既能作为一种宏观社会思潮ꎬ诱发权力关系改变ꎬ也能作用于具体行为者指导其行为ꎮ观念从宏观视角对制度变迁作出解释ꎬ行为者则从微观视角对制度变迁作出解释ꎬ权力结构在制度中链接了宏观观念与微观行动者ꎬ搭建了中观维度解释制度变迁原因的桥梁ꎬ串联起了人与社会结构的关系ꎮ权力结构㊁行为者与观念搭建了多层次的㊁互动的解释框架来分析制度变迁ꎬ属于图1中的制度变迁动阻力机制部分(具体如图3所示)ꎮ图3㊀社会治理体制变迁动阻力机制解释框架图㊀㊀1.权力结构政治行为体之间的权力较量是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之一[26]ꎮ在社会治理体制变迁中ꎬ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㊁要素分配㊁运行路径等是观察制度中权力结构的重要角度ꎮ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ꎬ全能式政府操办了社会的方方面面ꎬ用单位和公社将个体及社会力量纳入政府治理中ꎮ改革开放后ꎬ政治与经济领域的改革为社会悄然松绑ꎬ社会力量开始萌芽ꎮ政府利用分类控制的方法ꎬ以行政力量吸纳社会ꎬ培育可控制的社会力量㊁抑制不可控制的社会力量[27]ꎮ伴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等一系列改革的推进ꎬ新时代下政府与社会又在不断融合ꎮ从权力关系来看ꎬ政府与社会的权力关系从始至终都是不对等的ꎮ时至今日ꎬ政府仍然处于主导地位ꎬ但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前ꎬ社会的地位已93。
农村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失范及其矫正——基于街头官僚理论视角
学界 有关 精 准扶 贫政 策执行 的研究 主要 从政 治 哲学 、 机 制 设 计 和技 术 手 段 出发 。 比如 虞 崇 胜 等
认 为, 通 过探 寻精 准扶 贫 的理论 预设 可提 升 贫 困人 口的可行 能 力 ; 陆 益龙 提 出 , 需要 建 立 和 完善 常
基金项 目: 联 合 国开 发 计 划 署 ( U N D P ) 与 我 国 中央 编 办合 作 委 托 项 目“中 国 公 共 部 门 改 革 创 新 战 略 ” ( 编 号
精 准扶 贫政 策服 务 于 2 0 2 0年全 面实 现小 康社 会建 成 目标 , 是让 广大 贫 困人 口共享 国 家发展 成 果 的重要 政策 举措 。党 的 十八 大 以来 , 党 和政 府 对脱 贫 攻 坚 工作 予 以 高度 重 视 。2 0 1 3年 1 1月 习 近 平
总书记 在湖 南湘 西进 行考 察 时首 次提 出“ 精 准扶 贫 ” 思想 , 随 后精 准 扶贫 从 思想 层 面逐 渐 转 化 为 国家
现, 在 乡村场域下 , 村组干部 因其拥有的 自由裁量权 而持有 相 当大的政 策制定 空间 , 导致 了精准扶 贫政 策
在 乡村 地 区的 执 行 扭 曲 , 呈 现 出扶 贫 对 象精 准 识 别 替 换 性 执 行 、 扶 贫 项 目精 准 安 排 象征 性 执 行 、 扶 贫 资金 精 准使 用 隐瞒 性 执 行 以及 扶 贫措 施 精 准到 户 附 加 性 执 行 等 失 范表 现 。影 响 村 组 干 部 精 准扶 贫政 策 执 行 失
一
、
街 头 官僚 理 论 : 农 村精 准 扶 贫 政 策 执 行 的 一 种 解 读
( 一) 街 头官僚 理论 的理论 阐释 街头 官僚 理论 强调 政策 执行 者在 公共 政策 执行 过程 中的重要 性 。作 为研 究公 共政 策执 行 的一 种
路径依赖理论视域中的乡村振兴战略运行机理
路径依赖理论视域中的乡村振兴战略运行机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速,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分化和不平衡的趋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战略,以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这些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路径依赖效应。
本文将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运行机理。
路径依赖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它认为历史过程中的一些因素会在未来的决策中发挥影响,即现有的制度、政策和利益格局会影响未来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路径依赖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既有的乡村经济结构对新产业发展的阻碍乡村历史上的经济结构在新的振兴战略中可能成为发展的阻碍。
乡村在过去的经济模式中,以农业为主,其他产业相对落后,导致人口流失,经济发展滞后。
当新的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新产业时,已有的农业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可能会对新产业的发展造成阻碍。
二、既有的政策工具限制了新的发展机会历史上的政策工具可能会成为发展路线的限制因素。
政策工具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这些工具在当时的环境下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政策工具不见得适合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
因此,为了适应新的情况,必须通过改变政策工具来推动战略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三、既有的利益格局限制了新型增长方式的出现当社会和经济在不断变革时,已形成的利益格局可能会抵制和阻碍新事物的出现。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由于利益格局的存在,一些地区或者人群可能会对新型增长方式产生抵制或者倾向于维持现有的产业模式。
这会对战略的推进和实现带来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路径依赖效应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可能会影响到战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为了缓解路径依赖效应的影响,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深入调研乡村现状,了解历史上的乡村经济结构和现有的利益格局,为制定战略提供更充分的信息支撑。
二、在制定和实施战略时,注意与既有的制度和政策工具的配合,充分考虑历史上的政策和制度的影响因素,实现战略的融合性和协调性。
路径依赖理论视域中的乡村振兴战略运行机理
路径依赖理论视域中的乡村振兴战略运行机理
乡村振兴战略是近年来中国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目的是通过推动乡村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决策者在制定战略时,受到过去制度安排和经验的影响,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运行机理也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
乡村振兴战略的运行机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农村经济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的现象,即农村经济的发展往往受制于过去的经验和制度安排。
某个地区过去发展了一种农产品,形成了一条以该农产品为主导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的发展路径可能会持续下去,形成一种路径依赖的现象。
二、农村产业结构的路径依赖:农村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也存在路径依赖的现象。
过去某个地区发展起来的某种产业,往往会影响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
某地曾开发了一项优势产业,该产业的资源和技术积累会影响该地区的后续产业发展,使得该地区在特定产业上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的模式。
三、农村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也需要适宜的制度安排。
路径依赖理论指出,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过去的制度安排可能影响到当前的农村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某个地区过去实施的土地制度安排可能会影响到当前的土地利用和农村产业发展,产生一些不利的路径依赖的效应。
四、政府政策的路径依赖:政府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时,制定的政策也可能受到过去的政策安排和制度的影响。
政府政策的路径依赖可能会导致一些固定的政策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难以改变,从而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运行。
某地政府过去实施的一些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可能会影响到当前的农村发展类型和重点。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民精神富有的实现困境与优化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民精神富有的实现困境与优化路径邢乐勤;戴元章
【期刊名称】《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23)1
【摘要】农民精神富有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它是人的现代化题中之义,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精神动力,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表征。
立足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境遇,村落共同体认同的式微解构了农民的精神家园,乡土伦理文化衰落侵蚀了农民的价值认同,乡村社会治理偏差扰乱了乡村社会心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低效弱化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获得感。
为此,必须通过乡村振兴激活村落共同体的活力,解码、创新乡村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成效,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效,为促进农民精神富有提供致思理路。
【总页数】7页(P32-38)
【作者】邢乐勤;戴元章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4
【相关文献】
1.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智慧城市的价值定位、治理困境与因应路径
2.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精神富有的科学内涵、价值逻辑及实践进路
3.《资本论》自由时间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外卖骑手的自由时间实现困境探析
4.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
工科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5.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县域城镇化的困境、实现逻辑与路径选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城乡居民参政议政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乡居民参政议政意识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的参加者:政府官员实践的主题:城乡居民参政议政意识实践时间:2012年1月16号实践地点:当地政府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城乡居民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出现了城乡居民采取大规模上访、抗议与暴力等非制度化参与方式伸张利益诉求的事件,这些状况反映了城乡居民政治参与在制度范围内的不足甚至缺失。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下,思索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政治参与不足与缺失的主客观原因,探求扩大城乡居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实现方式与保障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居民政治参与: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维度城乡居民的利益实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的关键,而城乡居民利益能否实现,首先取决于城乡居民是否具有广泛而有效的政治参与机制、机会与途径。
换言之,城乡居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城乡居民利益的先决条件,党和政府提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渠道让广大城乡居民畅言利益所需,是农村社会和谐的基础与重要表征。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以及信访、司法制度等多种渠道,让城乡居民利益与主张尽可能在制度范围内得以表达。
但是,由于各种制度设计仍存在不少漏洞与缺失,导致了农村基层民主不充分和城乡居民利益表达机制不畅,削减了本来就不充分的城乡居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城乡居民只能以非理性的方式寻求制度外的利益表达,导致诸如城乡居民集体上访、告状、群体性恶性事件等屡有发生。
非制度化参与的利益表达方式、非理性群体事件的激增,正是城乡居民政治参与在制度内缺失的折射。
因此,保障城乡居民拥有广泛的政治参与权利,畅通利益表达机制,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维度。
首先,城乡居民政治参与的实现,有利于惠农政策的落实,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
建设和谐农村必然会有一些惠民利农政策出台,这些惠民利农政策需要各级政府去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 农 民制度化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 民主政 治建设 的重要 内容。但 农 民政 治参与 受历史 背景 、 初始 制
度选择 、 思想观念 、 既得利 益集团的行 为等因素的影 响 , 在参 政权利 、 参政 范 围、 参政 渠道 、 参政 制度等 方面 皆存在
路 径依 赖 , 其发展 明显滞后。推动农民制度化政 治参与 的重要举措 是 突破路 径依赖 , 进行 制度创新 。即要 加强农 民政治参与的制度环境建设 , 变城 乡二元结构 , 改 进一 步完善人 民代表 大会制度和村 民 自治制度 , 拓展 农 民政 治参 与渠道 , 不断提 高农 民素质 , 强其政 治参与 的主体意识 。 增
西 南 交通 大学 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21 0 0年 4月
J OURN F S T AL O OU HW ES I T JAOT ONG UNI RST VE I Y
第1卷 1
第 2期
( oi cecs S c l i e) aS n
Ar2 0 p. 01
中 图分 类号 : D 2 40 ( 00 0 09— 4 4 2 1 )2—00 0 10— 6
S se I o a i n o r e s nsiuto a i e l i a r i i a i n y t m nn v to f Fa m r ’I tt i n lz d Po i c lPa tc p to t
Ke wo d y r s: fr r; i siu in l e p l i a pa t i to a me n tt to a i d o i c l z t ri pain; p t d p nd n e; i tt t n l c ah e e ec nsiu i a o i o ain;vla e u o o y tm nn v to ilg ra tn my s se
— —
f o h e r l m t e Vi wpo n fPa h- p nd nc i to t De e e e
LIM i n
(ntueo oicl c ne C iaW s N r a nvrt, a cog6 7 0 ,C ia Istt fP li i c , hn et om lU i sy N nhn 3 0 2 hn ) i ta S e ei
s se ,e p nd t e c a es t lt a a ii ai n, c n i o sy e h n e f ln r’q a i n h i y tm x a h h nn l o poii l p r cp to c t ot nu u l n a c aT e s u l y a d t er t
p ltc lc nsr to oiia o tucin.Bu h i oiia ri ia in i fe td by h so ia c g o n tt e rp ltc lpa cp to s afc e itrc lba k r u d,i i a h i e t ntl c oc i o y tm ,wa ft i k n fs se y o h n i g,b h vo f g o ps o e t d i tr ss a d o h r fc o s I ih s,s o s, e a ir o r u fv se n e e t n t e a tr . n rg t c pe
Vo . 1 No. 11 2
农 民制 度 化 政 治 参 与 的 困境 与 制 度 创 新
以路 径 依 赖 理 论 为 视 角
李 敏
( 华 师 范 大 学 政 治 学研 究 所 ,四 川 南充 6 7 0 ) 西 3 0 2
关键词 : 农 民; 制度化政 治参 与; 路径依赖 ; 制度创新 ; 民 自治制度 村
c a g h o -o n r u ls u t r ,i r v u h rp o l’ c n rs y tm n i a es a tn my h n e t e twn c u t d a t cu e mp o e f r e e p eS o g e ss se a d v l g r’ u o o y r t l
c n e s s se ha n l , y tm o p ltc l a ii a in, f r es p t d p n e c i o v o a d her oiia f o i a p r cp t i t o a m r’ ah— e e d n e s b ius n t i p lt l c p rii ai n h s lg e a e i d Th e e s r st e k pah de e d n e a d c n u ts se ai a c p to a a g d frb h n . t e k y m a u e i obr a t p n e c n o d c y tm tc i o ain. W e h u d te g h n h e vr n n a c nsr ci n f a me s poiia patcp t n, nn v to s o l sr n t e te n io me t l o tu to o f r r’ lt l c ri ia i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