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人格八阶段临床特征【日.吉沅洪】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是指人在不同生命阶段中经历的心理和社会发展。
他提出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和冲突需要解决。
以下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1. 婴儿期(出生至1岁):信任与不信任的阶段。
婴儿需要依靠父母提供的安全环境来建立信任感。
2. 幼儿期(1岁至3岁):自主与怀疑的阶段。
幼儿需要发展独立性和自信心,但也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3. 学龄前儿童期(3岁至6岁):主动探索与罪恶感的阶段。
儿童开始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并学会承担责任,但也可能感到内疚。
4. 基础学习阶段(6岁至12岁):勤奋与努力的阶段。
儿童需要通过学习和参与社交活动来建立自信和自主性。
5. 青少年期(12岁至18岁):角色认同与困惑的阶段。
青少年需要探索自己的身份,并与同龄人相互比较以获得自我认同。
6. 年轻成年期(18岁至40岁):爱与孤独的阶段。
成年人需要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并找到自己的伴侣和朋友圈。
7. 中年期(40岁至65岁):关怀与中年危机的阶段。
中年人需要关注下一代的成长,并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
8. 老年期(65岁及以上):满足与绝望的阶段。
老年人需要回顾自己的人生,并感到满足于所取得的成就,或感到绝望和不满。
这些阶段的目标和冲突可以在不同个体上有所变化,但埃里克森认为每个阶段都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决定了个体今后的心理和社会发展。
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
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人格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主张人的一生可分为既连续又各不相同的八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有普遍性的心理社会危机。
“发展任务”完成的成功与否,会使“人格品质”出现成功与不成功两种极端差别,成为“积极”或者“消极”的人格品质。
靠近成功一端,就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靠近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
下面来看看这八个连续而又不同的人生阶段:1.婴儿前期大约1岁到1.5岁的样子;在这个阶段主要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对美好的人生充满了“希望”,一切都是这么有趣,那么好玩儿。
孩子特别快乐,特别爱笑;什么东西拿在手上,都能把玩半天;内心无忧无虑,没有任何烦恼。
2.婴儿后期大约是在1.5岁到3岁的样子;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自主感”也就是做事能够自动自发;能够自由选择做什么,内心当然愉悦。
良好的人格是“意志品质”;意志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
有很多人做事情很容易放弃,碰到一点困难,就算了,就打退堂鼓了;也就是受到这个时期的影响;如果做事情经常被家人打断,你的“意志力”可能就不够完善。
3.幼儿期大约在3岁到6岁的样子;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会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结识自己喜欢的小朋友;而不是父母让你干嘛就干嘛。
良好的人格是“目标品质”;做事情有了目标,而不是漫无目的了。
4.童年期大约是7岁到12岁的样子,也就是小学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在这个阶段随意打骂孩子,与他人进行比较,是非常不好的;会在其内心形成一辈子的阴影,认为自己不行;“自信”对于学习,乃至于整个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优良品质。
良好的人格特质是“能力品质”。
要注意的是“学习成绩好”并不是能力,“能力”更多的是指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面对困境时,拥有镇定从容的态度。
埃里克森的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他按照时间顺序,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0~1岁)第一阶段这是婴儿期。
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是人对周围现实的基本态度,是健康人格的根基。
它在第一年就开始形成,而后逐渐发展。
新生婴儿必须依靠别人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如果能从父母及他人那里获得满足,就会对现实、对人生产生信任感。
如果,没人理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不信任感。
如果这种不信任感扩展下去,就会形成缺乏安全感、猜疑、不信任、不友好等人格品质。
2、自主对羞怯(2~3岁)第二阶段是幼儿前期。
该阶段开始行走和学习语言,孩子要求自己探索周围环境,开始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不愿别人干预,如想自己穿衣、吃饭、行走、大小便等。
如果父母或成人允许并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表扬鼓励孩子,那么,孩子将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对环境的影响力,逐渐养成自主、自立的人格特征。
相反,如果对孩子过分溺爱和限制,什么事都由成人代做,孩子将体验不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能独立、没用,产生羞怯、疑惑等。
3、主动性对内疚(4~5岁)第三阶段是幼儿后期。
这时儿童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动作能力也得到较快发展。
因而,儿童特别好奇,好问,主动探索的欲望很强,善于提出各种设想和建议。
如果成人能耐心对待并细心回答他们的问题,适当评价鼓励他们的活动和建议,就可发展他们的判断能力,形成大胆地创造精神。
反之,成人急躁、粗暴,不耐心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或设想,甚至过分限制、讥笑,就会形成胆怯、懊悔、内疚等人格特征。
4、勤奋对自卑(6~11岁)第四阶段是学龄期。
进入小学,儿童追求自己学习上获得成功和得到赞许。
若通过勤奋学习而获得了成功与赞许,他们就会继续勤奋努力,乐观进取,养成勤奋学习,勤奋工作的品质。
如果屡遭失败,就会丧失自信和进取心,形成冷漠、自卑的人格特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l~18岁)第五阶段是青年初期,形成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
他认为,个体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不是在成年早期就结束了。
他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个体都会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危机.如果个体能顺利解决每一阶段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则会产生消极影响。
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
个体每一阶段危机的解决方式对其自我概念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影响.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前一阶段(或前几阶段)冲突的解决,而早期冲突也可能推迟到后期发展阶段中得到完全解决.如果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危机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就会影响个体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人格发展理论揭示了人格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特别是埃里克森的理论从个体出生到青春期、成年期直至晚年,体现了人的全程发展观,对转变教育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适当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发展危机的能力,促进个体的发展,不适当的教育则会阻碍个体的发展,因而,教育就是要了解学生人格发展不同阶段的独特性.特别是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最为重要的第四、第五、第六阶段,更需要教师在了解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矛盾与危机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大量的问题情景,在活动和交往中,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好每个阶段的问题,顺利渡过危机,以免儿童的人格发展出现障碍或者迟滞。
四、性别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指性别的心理差异,即男女学生在个性、智能和成就等方面的差异。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即性别行为。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表格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表格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梅瑞·艾里克森提出的一种比较面向未来的人格发展理论,它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不同的阶段,分别称为性别自我发现、早期自我发展、标志物阶段、分界阶段、青春期反应、关系阶段、适应阶段和积极生活价值阶段。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提出,人从出生到成年,在这八个阶段中变老,从而形成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格。
下表概括了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阶段 | 年龄段 | 特点--|--|--性别自我发现 | 婴儿期(出生-2岁) | 对性别的自我认识发展早期自我发展 | 小孩期(2-6岁) | 具有自我、认知和情绪能力的初步发展标志物阶段 | 学龄期(6-12岁) | 进一步发展出一种独立性,从标志性表现中发展出一种独特性分界到青春期 | 少年期(12-18) | 青少年的分界阶段,发展出更多的叛逆性和独立性青春期反应 | 青少年期(18-25)| 理想主义、认同感、叛逆欲和自尊心表现关系阶段 | 年轻人期(25-30)| 生理发育完全,重视友情和工作,寻求认同和独立性适应阶段 | 成人期(30-45) | 开始重视个人责任,追求财富和家庭关系积极生活价值 | 中年期(45-60) | 重视“现实”,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由平等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有不同的体验和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质,也有自己的特殊体验,这些都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和成长。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提出,个体在每一阶段都可以出现早期解决和避免,一个人可以在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生长点、目标和发展,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生活,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潜力。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提供了一种面向未来的探索,它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一个人的人格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更好地把握社会变革中的自身价值,从而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应当注意,每个阶段都是以这个阶段产生的危机命名的。
这个阶段从出生持续到一周岁,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的口唇阶段十分一致。
2、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这一阶段发生在出生第一年后至第三年。
与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肛门阶段一致。
3、主动性对内疚这个阶段发生在第四年至第六年左右。
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阶段的男性生殖器崇拜阶段一致。
4、勤奋对自卑这个阶段从出生后第六年到第十一年间,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潜伏阶段相当。
大多数儿童整个发展阶段都是在学校度过。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个阶段发生在十二岁到二十岁左右,大致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生殖阶段。
埃里克森正是对这个心理社会阶段的论述才显赫于世的,因为这一阶段包含了他最著名的概念同一性危机6、亲密对孤立这个阶段称为成年早期,持续时间约二十岁到二十四岁左右。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不存在与它或以后的心理社会阶段相对应的阶段。
7、繁殖对停滞这个阶段发生在人生的二十五岁到六十五岁左右,亦称成年中期。
8、自我完整对失望这个阶段发生在六十五岁到死亡这段时间里,称为成年晚期。
埃里克森把自我完整定义为,只有这种以某种方式关心事物和人们的人,才能使自己顺应形影相随的胜利和失望,顺应其他事物的创造者,或者说顺应各种产品和思想的创造者——只有在这种人身上,这七个阶段的果实方能日臻成熟。
——我找不到比自我完整更好的词来表述它。
(1963,第268 页)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只有回顾一生感到所度过的是丰足的,有创建的和幸福的人生的人才会不惧怕死亡。
这种人具有一种圆满感和满足感。
而那种回顾挫败人生的人则体验到失望。
看起来似乎令人奇怪,但是体验到失望并不象体验到满足感的人那样敢于面对死亡,因为前者在一生中没有实现任何重大的目标。
里克森认为,发展变化贯穿我们的生命。
所有的人在生命中都面临着八种主要的心理社会危机或冲突。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标题: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一、引言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是一位美国发展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即“人生八阶段理论”。
这个理论主要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和冲突。
理解这些阶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挑战。
二、生命各阶段及其特点1. 婴儿期(0-1岁):信任对不信任婴儿在这个阶段需要建立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如果他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将学会信任他人。
2. 儿童早期(1-3岁):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儿童在这个阶段开始探索世界,并尝试独立完成一些事情。
如果父母或照顾者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儿童将会形成自我控制和自主性。
3. 学前期(3-6岁):主动对内疚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他们需要通过积极的行为来获得成就感。
如果他们的努力得到认可,他们将培养出主动性和责任感。
4.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接受教育并开始比较自己与他人。
如果他们能成功地完成学业任务,他们将建立起勤奋和能力感;反之,则可能产生自卑感。
5. 青少年期(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少年在这个阶段面临身份认同的问题,他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如果他们能够成功地确立自己的身份,他们将形成稳定的自我认知;反之,则可能出现角色混乱。
6. 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的人们开始寻找深度的人际关系,如友情、爱情等。
如果他们能够成功地建立稳定的关系,他们将体验到亲密感;反之,则可能会感到孤独。
7. 中年期(40-65岁):繁衍对停滞中年人在这个阶段需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需要关注自身的贡献和成就。
如果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响和价值,他们将感受到繁衍的力量;反之,则可能会感到停滞和空虚。
8. 老年期(65岁以上):完善对绝望老年人需要回顾自己的生活,并接受即将来临的死亡。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应当注意,每个阶段都是以这个阶段产生的危机命名的。
这个阶段从出生持续到一周岁,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的口唇阶段十分一致。
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
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如果护理是充满爱和惯常的,那么儿童就懂得他们可以不必为失去一位慈爱和信赖的母亲担心,所以,当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们也不会有明显的烦燥不安。
婴儿首项社会成就是愿意母亲离开而不产生过分的焦虑和愤怒,因为她不仅具有一种外部的预见性,而且还发展了一种内在的信念。
这种惯常的,持续的,同样的体验提供了一种基本的自我同一性意识,我想,这种自我同一性意识依赖于对大量内部识记的和预见的感觉的认识,以及依赖于对那些确实与大量外部熟悉的和可预见性的事物及人物有关的想像。
(埃里克森1963,第247页)当儿童形成的信任感超过不信任感时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方才得到解决。
应当牢记,重要的是两种解决办法所占的比率。
对任何人和任何东西都信任的儿童必然会陷入困境。
某种程度的不信任是积极的和有助于生存的。
但是,信任感占优势的儿童具有敢于冒险的勇气,不会被绝望和挫折所压垮。
埃里克森说,一旦某一阶段的特征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那这个人的人格中就形成一种美德。
美德是某些能够为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发展心理学中的八个阶段理论是一种解释人类个体发展的理论,它描述了人类在生命周期内所经历的不同心理和社会挑战。
这个理论提出了每个阶段的关键任务和开展了个人发展所需的心理能力。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如下:1.幼儿期(0-2岁):基本信任与不信任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建立对世界的信任或不信任感。
关键任务是建立亲情关系、满足基本需求,并学会相信他人。
2.幼儿期(2-3岁):自主性与怀疑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发展自己的意志和自我认同。
关键任务是掌握自己的身体能力、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学会独立思考。
3.幼儿期(3-5岁):创造性与内疚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关键任务是发展想象力、解决问题,并学会承担责任。
4.学龄前期(6-12岁):勤奋与劣势感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接受教育,建立友谊关系,并发展良好的自尊心。
关键任务是学会控制自己、适应社会,并发展学习和创造的兴趣。
5.青春期(13-19岁):身份与角色困惑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寻找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关键任务是发展自己的个性、建立独立意识,并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
6.成年早期(20-39岁):爱与孤立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建立深层的人际关系,并投入到事业或家庭生活中。
关键任务是建立爱的关系、发展职业或家庭,并体验亲密和冲突。
7.中年(40-64岁):生产力与停滞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关注自我价值和生产力。
关键任务是发展职业或家庭、培养下一代,并探索自我实现的机会。
8.晚年(65岁+):完整性与绝望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回顾自己的一生,并决定其意义和满足度。
关键任务是接受自己的生活、回顾一生,以及接受死亡。
每个阶段都涉及面临的心理、社会和情感挑战,而成功地解决这些挑战将有助于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如果一个人没有解决一些阶段的任务,可能会在以后的发展中遇到困难或挫折。
总的来说,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人的发展过程和面临的挑战。
(完整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婴儿期(0~1。
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
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
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⑵儿童期(1。
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完整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开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开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开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无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开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开展造成障碍。
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婴儿期〔0~1.5岁〕:根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
此时是根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那么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
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反之那么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对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疑心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剧烈,也就是第一个对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当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标准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对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论
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论1. 婴儿期(0-1岁):基本的信任与不信任在婴儿期,婴儿需要建立对主要照顾者的信任感。
如果婴儿得到了充分的关爱和满足基本需求,他们将形成一个基本的信任感。
相反,如果婴儿遭遇到忽视或虐待,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和不信任。
2. 幼儿期(1-3岁):自主性与怀疑在幼儿期,孩子开始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独立性。
他们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和环境,并做出选择。
如果孩子得到了支持和鼓励,他们将培养出自主性。
否则,他们可能会产生怀疑和自卑感。
3. 学龄前期(3-6岁):创造力与罪恶感在学龄前期,孩子开始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通过玩耍和社交互动来探索世界。
如果孩子得到了积极的鼓励和认可,他们将培养出创造力。
否则,他们可能会感到内疚和罪恶。
4. 小学时期(6-12岁):勤奋与劣等感在小学时期,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化。
他们开始与同龄人进行比较,并开始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技能。
如果他们在学校和家庭中得到了认可和鼓励,他们将培养出勤奋和自信。
否则,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卑和劣等感。
5. 青春期(12-18岁):认同与角色困惑在青春期,青少年开始寻找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并与社会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如果他们能够成功地建立自我认同和找到合适的角色,他们将形成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
否则,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安。
6. 青年期(18-40岁):亲密关系与孤独感在青年期,人们开始发展亲密的关系,包括友谊和爱情。
他们开始建立家庭和事业,并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如果他们能够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他们将培养出爱与关怀的能力。
否则,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隔离。
7. 中年期(40-65岁):生产力与停滞感在中年期,人们开始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来工作和养育下一代。
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成就,并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满足感。
如果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并对社会做出贡献,他们将培养出成就感。
否则,他们可能会感到停滞和失落。
8. 老年期(65岁以上):完整性与绝望感在老年期,人们开始回顾自己的一生,并思考自己的遗产和生活的意义。
埃里克森的8个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解和运用
埃里克森的8个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解和运用埃里克森(Erik Erikson)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个人类发展阶段的理论。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如果这些任务得到了解决,个体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更高的成长。
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发展,但也可以用于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发展。
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人的生命周期被分成了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独特的挑战和任务。
1. 婴儿期(0 ~ 1岁):信任与不信任阶段。
在婴儿期,个体需要通过与母亲或主要的抚养者建立亲密的关系,建立信任感。
如果这个过程顺利,宝宝就会感到安全和满足。
如果没有足够的爱和关注,宝宝就会变得不信任。
在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提供安全和温暖的环境,建立亲密的关系,并为婴儿提供足够的照顾和关注,来帮助他们建立信任感。
在幼儿期,个体开始发展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
他们需要开始探索自己的环境,并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
如果这个过程顺利,这个阶段的人们就会变得自信和有决策力。
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和赞扬,他们就会怀疑自己和自己的能力。
在教育中,我们可以鼓励幼儿独立探索和学习,并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反馈,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3. 学龄前期(3 ~ 6岁):自我表达与愧疚阶段。
在教育中,我们可以为儿童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并提供他们可以实现的目标。
我们也应该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为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成为什么。
在青少年期,个体开始在生活中变得更加独立,并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和职业。
他们需要开始发展自己的身份,以便更好地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如果这个过程顺利,他们就会感到安全和确定,然后可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身份。
如果他们的身份感不安或者他们无法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他们会因此感到困惑和焦虑。
在教育中,我们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我们也应该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各种方面得到成功的体验。
埃里克森人格八阶段临床特征【日.吉沅洪】
吉沅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的组成及其临床特征一、第一阶段基本信赖与基本不信赖(婴儿期:出生~1岁)婴儿在饥饿感、尿布湿漉时哭闹,以哭泣为标志表达自己的要求。
母亲理解这个信息,满足这个要求。
如果没有母亲充满爱的哺育,婴儿不可能生存的。
也就是对于婴儿来说,母亲满足自己要求的反应是母亲的存在使自己安心,婴儿通过各式各样的经验学习到不快乐会在某个时刻消失。
同时也会发现虽然不快乐和快感会反复交替,但母亲是一直存在在自己身边。
另一方面,母亲看到安心睡眠的孩子,感觉到自我满足。
这被认为是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的开始。
如果能拥有充分的安心的体验,对于自己今后的人生,也会拥有忍受不安和耐受痛苦的能力。
通过培养这种信赖,小宝宝即使看不到母亲,也不会产生过度的不安,不会发怒,并能够短时间等待。
这种信赖经验的连续感、一致性是孩子将来获得自我同一性信赖感的基础。
相反,糟糕的如果没有形成这种深厚的相互性基础,如果没有受到合适的照顾,婴儿会对以母亲为代表的世界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
因为在骨子里存在基本的不信,不能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信任感,同时自己也会缺乏自信。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艾里克森没有断言如果形成了信赖,不信赖就完全不存在。
通常在人们的心中,信赖和不信赖同时形成,但是,形成的信赖多于不信赖,这对于人的发展是必要的。
信赖和不信赖存在力的平衡。
好的母爱体验是信赖多于不信赖的感觉,正是这种平衡在孩子的心中作为一种被确认的永恒模式状态之后,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信赖感的到形成。
1.交流的基础我们所见到完全没有防备意识的未成熟的小孩子,实际上,具有与生俱来的优秀的交流方法。
他们用哭泣、凝视等各式各样的表达方式传递给母亲。
但是仅仅是一方信息的传递,交流是不能进行的。
为了使交流成立,需要注意接受对方传递的“信息”,并在对方传递结束时,及时给予回答。
这个相互的顺序,被称作“双向交流”(turn taking)(Kay 1997)。
对于喂奶母子间的信息交换中,已经存在这个“双向交流”。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包括有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经受着内外部的一切冲突。
其发展顺序按渐成的固定顺序(即有机体的成熟程度)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一种发展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
危机的解决标志着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转化。
顺利地度过危机是一种成功的解决,反之是一种不成功的解决。
成功的解决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和对环境的适应;不成功的解决则会削弱自我的力量,阻碍对环境的适应。
埃里克森划分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
本阶段发展任务为: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如果母亲对婴儿给予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料,婴儿将在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到身体的康宁、环境的舒适,从而感到安全,产生信任感;如果母亲的爱抚和照料有缺陷,婴儿将产生不信任感。
埃里克森认为一定比率的不信任感有利于儿童躲避危险,但是信任感应当超过不信任感。
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其他阶段。
如果成功解决了本阶段的发展危机,儿童的人格中便形成了希望的品质,这种儿童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容易成为易于信赖和满足的人。
如果危机不能成功解决,儿童的人格中便形成了恐惧的特质,这种儿童胆小懦弱,易成为不信任他人、苛刻无度的人。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为: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
自主性意味着个人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能力。
此时的儿童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反复使用“我”、“我的”等字眼,凡事想亲历亲为,表现出强烈自主的意愿。
但是,成人(尤其是教养者)不可能允许儿童为所欲为,而是要按照社会的需要来要求他们。
如果儿童受到过于严格的训练和不公正的对待,就会产生羞怯和疑虑。
因此,明智的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应当掌握好分寸,既要给儿童足够的自主空间,又要在不伤害儿童自尊心的前提下给予其必要的节制。
本阶段危机的成功解决,将会在儿童的人格中形成意志品质。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艾里克森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划分为8个开展阶段,这八个阶段依次为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前期、成人中期和成人后期,其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开展的每一阶段都存在特定的"危机〞。
如果顺利渡过危机,人们就会形成相应的积极品质,反之则不能,并且前一阶段顺利渡过危时机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
〔一〕口腔—感觉阶段:根本信任对不信任时间约从出生到1岁。
此阶段婴儿愉快的感觉集中在口腔部位,最主要的活动是吮乳。
母亲是满足婴儿需要的最重要人物,婴儿的快乐、安康和满足均来自母亲,其生存和幸福均依赖母亲。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母亲的育儿态度是受社会影响的,如果社会贬低育儿者的地位,则母亲可能抱怨自己承当的角色,对孩子采取消极的态度。
如果社会赞赏母亲的地位,其结果则恰好相反,导致对孩子积极的态度。
因此,在开展的第一阶段里,同母亲的互动产生的经历,实际上就是社会经历。
在艾里克森看来,假设母亲对婴儿采取慈祥的态度,这种慈祥是经常的、一贯的和可靠的,则婴儿会产生一种根本信任感。
这种信任感的表现是,当母亲从婴儿的视线中消失时,婴儿并没有过度的焦虑,即显得平静,没有明显的烦躁不安。
因为婴儿有一种内部信念,相信母亲会返回来照顾和哺育他。
艾里克森认为这种内部信念的获得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成就,是婴儿自我同一性的根底,它培养了婴儿对他人的信任感,使婴儿感受他人是可靠的。
这种人际关系的经历给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开展提供了根底。
假设母亲对婴儿的态度是消极的、拒绝的,则婴儿可能产生根本不信任感,使婴儿体验到挫折和烦恼、恐惧和疑心,每当母亲离开时,他就会烦躁不安,深怕被剥夺受哺育的权力,这种恐惧和疑心将持续存在,影响到以后的开展过程。
艾里克森认为最优的危机解决方式应兼具积极和消极两种因素,其中积极的方式所占比例高于消极的方式,在开展的第一阶段就是如此,婴儿既应形成信任感也应形成不信任感。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之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之八个阶段阶段孩子的需要或行为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与此阶段有关的成要得到满足满足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人心理障碍下的个性/特征第一阶段肚饿—被喂食物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1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及极度害竭力维持毁灭性的0至1.5岁受惊—被拥抱安全的地方。
长大后,会不安全的地方怕被遗弃的表现感情关系,而且展示信任与不哭泣—被拥抱是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2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对象偏执狂症的倾向,如信任让孩子知道他的重要的人 3需要别人照顾暴饮暴食,或过分地性及家长多么需要他 4深信不能信任任何人需要别人的夸奖第二阶段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如果有家长支持及受到若孩子在这个阶段中得1经常觉得自卑、无用及不可爱不知道自己真正需1.5至3岁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及尊重的对待,他会获得充不到鼓励,或感受到恶2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要些什么,不能拒绝自主与羞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满自主能力的感觉及觉意的批评及嘲笑,尤其理由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愧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得他自己对这个世界有是在他尝试学习如何控3把自己雕塑成个必须依靠别人新的经验,害怕面对一份影响制大小便的过程中,他的人别人的愤怒很容易会产生害羞及惭4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愧的感觉别人的重要性5经常作出不恰当的道歉第三阶段 1喜欢幻想,创造及按如果在这个阶段受到家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1害怕犯错 1不能认识或表达内3至5岁照自己的主意行事长的支持,他会说穿他的不支持他,反而因他作2感到无助及内疚心的感受主动性与2发展出主动性想法及表达他的情绪,而出新的尝试而处罚他,3只懂得安慰别人 2害怕说出内心的事内疚且他会发展出一份健康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4回避风险情的好奇心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5隐瞒错误 3对感情关系付上过性,或会秘密地做分的责任4不断地去讨好别人第四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如果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如果老师和家长经常严1避免参与任何的竞赛或极度喜1泛事要求完美 5至12岁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子学习及其他孩子一样厉地批评或忽略了孩欢与别人竞争 2经常拖延及耽搁勤勉与自较有同样的能力,孩子将受子,孩子会不信任自己,2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3不知如何达到目标卑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或者不会自觉地做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沅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的组成及其临床特征一、第一阶段基本信赖与基本不信赖(婴儿期:出生~1岁)婴儿在饥饿感、尿布湿漉时哭闹,以哭泣为标志表达自己的要求。
母亲理解这个信息,满足这个要求。
如果没有母亲充满爱的哺育,婴儿不可能生存的。
也就是对于婴儿来说,母亲满足自己要求的反应是母亲的存在使自己安心,婴儿通过各式各样的经验学习到不快乐会在某个时刻消失。
同时也会发现虽然不快乐和快感会反复交替,但母亲是一直存在在自己身边。
另一方面,母亲看到安心睡眠的孩子,感觉到自我满足。
这被认为是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的开始。
如果能拥有充分的安心的体验,对于自己今后的人生,也会拥有忍受不安和耐受痛苦的能力。
通过培养这种信赖,小宝宝即使看不到母亲,也不会产生过度的不安,不会发怒,并能够短时间等待。
这种信赖经验的连续感、一致性是孩子将来获得自我同一性信赖感的基础。
相反,糟糕的如果没有形成这种深厚的相互性基础,如果没有受到合适的照顾,婴儿会对以母亲为代表的世界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
因为在骨子里存在基本的不信,不能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信任感,同时自己也会缺乏自信。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艾里克森没有断言如果形成了信赖,不信赖就完全不存在。
通常在人们的心中,信赖和不信赖同时形成,但是,形成的信赖多于不信赖,这对于人的发展是必要的。
信赖和不信赖存在力的平衡。
好的母爱体验是信赖多于不信赖的感觉,正是这种平衡在孩子的心中作为一种被确认的永恒模式状态之后,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信赖感的到形成。
1.交流的基础我们所见到完全没有防备意识的未成熟的小孩子,实际上,具有与生俱来的优秀的交流方法。
他们用哭泣、凝视等各式各样的表达方式传递给母亲。
但是仅仅是一方信息的传递,交流是不能进行的。
为了使交流成立,需要注意接受对方传递的“信息”,并在对方传递结束时,及时给予回答。
这个相互的顺序,被称作“双向交流”(turn taking)(Kay 1997)。
对于喂奶母子间的信息交换中,已经存在这个“双向交流”。
母亲哺乳时配合婴儿吸吮节奏,不喝奶的时候摸摸婴儿的脸颊,喂奶的时和婴儿说话都能够促进婴儿吸吮,婴儿再开始吮奶时母亲给予安静的注视。
小宝宝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始学习交流的方法。
2.事物的连续性和同一性刚刚出生的婴儿即使眼前有的玩具消失了,他们不会有什么反应,4个月左右的婴儿可稍微露出感到吃惊的表情,但也不会主动去寻找玩具。
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即使玩具不在眼前,这些玩具一定存在于别的地方。
如果他们懂这个道理,我们称之为他们有了“事物连续性的发展”。
有个有趣的实验:如果利用镜子同时看到3个母亲,实验证明,5个月以前的婴儿没有吃惊的表情。
但是,一旦过了5个月,婴儿对同时有3个母亲凝视自己的事感到困惑,就会哭出来。
这是因为刚才喂奶的妈妈和现在眼前微笑的妈妈的同一性确立了。
像这样的发展之后,婴儿即使没有看到母亲,也不会产生过度的不安,不会发怒,能够短时间等待。
在艾里克森的叙述中,为了获得“信赖的确立”,这样的事物的持续性和同一性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3.依恋的形成和语言的产生在和母亲做各式各样的互动游戏和肌肤接触中,逐渐母子间能形成心理的联系,形成了纽带。
鲍尔比(Bowiby,1985)把和特定的人之间形成的密切的联系称为“依恋”。
母亲(依恋的对象)作为充满着好奇心的婴儿的“安全的基地”,他们能够安心地对此展开各式各样的探索行动。
这样的依恋对象根据日常的养育环境也有所不同,不仅仅是指母亲,有时保姆或其他陪伴孩子的人也是重要的依恋对象。
婴儿出生后七八个月左右,如果看到不认识的人,就会转过脸去,显出不安的表情。
这个情况,被理解为“人生”。
这是因为婴儿形成了对特定的人的依恋。
也有学者认为在那个时期,母亲——孩子之间固有的交流模式,被认为是为了交流手段得到了确立。
即之自己如果传递了信息,对于能做出相应反应的心心相印的模式。
也就是说母亲是孩子值得信赖、令人安心的伙伴。
正因如此,对于婴儿来说,不能预料的未见过的人自然成为不安的存在。
婴儿语言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听的练习,还和情绪有关系。
以下事例讨论了语言的迟滞和母子关系的问题。
【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治疗过程】以上事例考虑为自闭症倾向伴随精神发育迟滞。
但是,除此以外,同时存在母爱的丧失。
亲子关系的丧失是指因为母亲的爱、肌肤接触几乎没有的状态,带来身体、精神的非正常发展状态。
我们可以推测,母亲在很年轻的时候结婚,在自己自身的心理都没成熟的情况下怀孕生子。
把孩子放在家里,离家出走,儿童被遗弃,这属于犯罪行为。
但是母亲不仅没有这样的犯罪意识,而且冷淡、缺乏爱心。
“即使自己不养育,也有父母养育”。
这样的想法和问题行为来自于这个母亲不成熟的依赖性。
在咨询过程中,孩子逐渐产生了各种变化。
变得一旦看不到母亲,就哭泣着寻找,即使母亲上厕所也要跟着区,这样的母子分离强烈不安的表现。
但去掉了尿布,掌握了正常的生活节奏,逐渐地能去幼儿园了。
因为分离的不安却增强了,母亲得陪伴着区幼儿园。
为了引起母亲的注意,孩子故意恶作剧,接着慢慢的变成能够与人视线接触。
随着这种变化,语言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妈妈,睡睡,不要”这样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咨询开始后,孩子的母亲也有曾经离家出走。
出走期间,孩子的情绪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具体地说,以前母亲离开的时候,即使见不到母亲的身影,孩子也能够心平气和。
可是现在孩子身上出现了明显的“退行现象”。
不仅仅是夜里啼哭、不安静,而且言语极度地减少。
数周后,母亲返回时注意到自己的影响力,从那以后,母亲再也没有离家出走,逐渐积极地照顾孩子。
结果,孩子因为在普通的年级难以适应,被安排在心理障碍班级学习。
在上学后母亲的来信中得知,孩子精神状态很好,语言的发展也很顺利,性格变得明朗起来。
这样的事例印证了“养育孩子就是自我成长”的话表现出了起变化的不仅仅是孩子,母亲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自身也获得了成长。
母亲本来就有于生俱来的育儿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和母亲一起生活的孩子获得显著成长的原因。
所以如怎么也拿不掉尿布,母亲回来很快就给拿掉了。
因此鼓励母亲努力,让母亲认识自己的力量,拥有自信,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二阶段自律性与羞耻,疑惑感(幼儿期:前期1~3岁)孩子站起来,渐渐地能够走路了,这个引起了孩子巨大的变化。
能够自由走路的孩子,在拥有自信心和好奇心的同时,运用自己的脚,按照自己的意志在更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向自律性转化。
其实,面向自律性转化的前兆,是从以前熟悉的人开始的。
孩子在出生8个月时出现“认生”的现象,害怕母亲以外的人,感到紧张,其实是孩子脱离了母子一体感,在开始认为自己是和母亲不同的独立个体,注意到自己的分离性,为培养自律性的感觉做准备。
再者,由于获得了语言,能够表达自己的主张,甚至可以影响他人,这个时期培养的自律性给孩子一个今后不被挫折打倒、充满自信的期待。
自由的行为、自己主张逐渐变得加强,因此被称作父母难以应对的“第一反抗期”,看似给人带来困扰、麻烦的行为,却不仅仅是孩子的自我萌芽,而且是发展的重要指标。
反抗期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的烦恼,引起各式各样的“拉锯”状态。
因为和父母考虑不一致,遭受劈头盖脸的训斥,或者体罚的事,让孩子觉得无论有多少自己的主张也没有意义,这样让孩子产生了无力感和自己统治的丧失感。
而且对孩子过分的干涉,容易让孩子觉得被父母过度的支配,而产生羞耻和疑惑的感觉。
羞耻是指意识到自己没有能力,从本质来讲,是对无能的自己感到愤怒,而疑惑是对自己被他人的意志所支配而产生的自我不信任感。
疑惑和羞耻感到阻碍了自己和自律性的发展,容易引起孩子的扭曲。
1.有能力感的培养作为最新的发展观,与其让孩子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不如鼓励对环境积极地、主张地参与,怀特(White,1958)把这样的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相互作用的能力叫做能力感,培养孩子自己去做。
作为有能力感培养的重要因素,是家长的“应答性”。
孩子请求救助的时候,不仅要给予切实的对应,而且对孩子的配合性行为要给予表扬。
相互沟通是培养孩子有能力感的另一因素。
这个时期。
孩子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什么”等等,这样的疑问很多,使大人无法回答。
这个时候父母如果觉得麻烦,而训斥孩子“别吵了!”而让孩子错过了学习的机会,不仅是知识没有获得,而且好奇心也没不得到满足,学习动机也会丧失。
【重建亲子关系】有一天,情况急剧变化。
一直处在封闭状态的来访者,突然从自己屋里出来了,说:“去医院”。
到医院后,医生斥责说:“为什么放任恶化到这种程度?发热症状很严重,可能脸命都保不住。
”近来,虽然母亲察觉到了送到孩子房间里的饭菜总是基本没动,但是因为和孩子不照面,所以母亲没有注意到孩子生病了,当听到医生说命都保不住的时候,母亲心想“只要孩子活着就行”。
在医院照顾孩子时,母亲突然向到孩子出生时,自己也是“只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当母亲再一次对孩子有了同样的愿望时,她意识到,一直以来自己对孩子总是提出过分的要求。
即使是第一名考入高中时,母亲还是对孩子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区考更好的学校呢。
”过分的一丝不苟、认真接受事物的孩子对母亲无意识的语言,很敏感也很容易受伤。
当孩子能够回答父母期待的时候,还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但是孩子会渐渐地感觉疲劳,而变得脆弱(咨询师这样想)。
因为身边的大人没有注意到孩子发出的求救信息,孩子慢慢地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里。
由于孩子缺乏自然表达能力,也就是说,缺乏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通过把自己封闭起来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虽然能够虎口夺命,然而完成这个病的治疗花了1年时间,孩子高中就休学了。
幸运的是母亲对孩子寸步不离的看护,修补了儿童时代的亲子关系。
三.第三阶段自主性与罪恶感(幼儿后期3~6岁)这个时期过家家是最受欢迎的游戏。
儿童拿积木当作食物和朋友一起玩“当妈妈”游戏。
因为在这种过家家游戏当中,孩子们融入各式各样的社会角色,所以儿童的思考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这种模仿的对象是身边的父母,一般以同性父母的爱,对同性父母抱有妒忌、敌意的两价性并行起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
为此,弗洛伊德把这个时期当作恋母情结时期。
这个父母同一性化的游戏可以认为是将来形成青年期同一性的原始状态,也时将来认识自我性别的基础。
这个时期和父母同一化是获得性别责任的基础,也就是说男孩在和父亲同一化过程中,自己的男性意识获得了培养。
这样的意识自然而然表现在游戏中。
男孩子大多喜欢打枪战这种侵入性的攻击游戏,女孩子爱玩过家家的游戏,给布娃娃着装,等等。
这种男孩子活动样式被称作“侵入的样式”,女孩子被称作“包含的样式”,艾里克森把这样的心理样式命名为“积极性”,“积极性”因男女两性不同而表现各异。
男孩用攻击性的说话方式,无畏精神和好奇心的发挥,来展示他们的“积极性”,相对而言,“女性的积极性”表现在顺从对方的同时,也不是百依百顺,她们发挥自然的想法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