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与活动
休息与活动
一、休息休息是指通过改变当前的活动方式,使身心放松,处于一种没有紧张和焦虑的松弛状态。
休息包括身体和心里两方便的放松,通过休息,可以减轻疲劳和缓解精神紧张。
休息的意义每个人都有休息的需要,对将看人来说,充足的休息是维持机体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对患者来说,充足的休息是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措施。
休息对维持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1.休息可以减轻或消除疲劳,缓解精神紧张和压力;2.休息可以维持机体生理的规律性;3.休息可以促进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4.休息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5.休息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组织修复。
休息的方式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体的年龄、健康状况、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等因素。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只要达到缓解疲劳、减轻压力、促进身心舒适和精力恢复的目的,就是有效的休息。
协助患者休息的措施1.增加身体的舒适身体的舒适对促进休息非常重要,在休息之前应当把患者身体方面的不适降低至最小程度。
在协助患者休息时,护士应帮助患者调整姿势和体位,减轻或消除各种原因造成的不适,协助患者得到有效的休息。
2.促进心理的放松心情愉快、精神放松是保证休息质量的关键,护士可以引起患者焦虑和紧张的因素入手,调动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患者排解心中的苦闷和压抑,指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及时调节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保证环境的和谐医疗环境的安排、布置、工作程序都要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与方便,以协助患者得到良好的休息。
应保持环境的安全、安静、整洁和舒适,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床、合理的空间、适宜的光线、必要的遮挡,并保持适当的温度和适度湿度及空气清新的流动。
医务人员需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
护士还应充分认识到长期卧床对患者的潜在危险,如运动系统功能障碍、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在疾病允许的情况下,护士应辩证地认识休息和活动的关系,合理安排患者的休息与床上活动,保证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同时获得真正的休息。
休息与活动
6
(二)、睡眠的评估
1、影响睡眠的因素
(1)生理因素: 年龄、疲劳、昼夜节律性、 寝前习惯、内分泌等变化影响 (2)心理因素:强烈的情绪可造成失眠 (3)病理因素:疾病和身体不适可导致失眠 (4)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新环境会 影响NREM、REM的变化 (5)其他:一些食物的摄入也会改变睡眠
22
等长运动
19
进行肌肉锻炼注意事项
n
掌握运动量及频度,使每次运动达到肌肉适度疲劳, 每次运动后有适当间歇让肌肉充分复原。 运动效果与运动者的主观努力密切相关,须使患者充 分理解、合作并使其掌握运动要领。 运动不应引起明显疼痛,疼痛常为损伤信号,且反射 地引起前角细胞损伤,妨碍肌肉收缩,无法取得运动 效果 强力肌力练习前后应作准备的放松运动。 注意肌肉等长收缩引起的升压反应及心血管负荷的增 加
11
三、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一)对皮肤的影响 (二)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五)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六)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七)对社会心理方面的影响
12
四、病人活动能力的评估
(一)病人的一般资料 (二)心肺功能状态 (三)骨骼肌肉的状态
13
肌力程度分级
(二)休息与康复的关系:
良好的休息,可达到消除疲劳,促进体力 和精力的恢复,减少消耗,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 组织修复,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机体康复。
3
二、休息的条件
有效的休息,满足三个条件
1. 充足的睡眠 2. 生理上舒适 3. 心理上的放松
4
三、睡眠
是各种休息形式中最重要,最自然的方式。 同时睡眠又是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生理活 动所必需的过程。
休息与活动
肌肉锻炼注意点
1 掌握运动量及频度,使每次练习达到肌肉 适度疲劳,每次练习后有适当间歇让肌肉 充分复原,一般每日或隔日练习一次 2 要经常进行鼓励,及时显示练习效果以增 强其信心 3 肌力练习不应引起明显疼痛
4 强力肌力练习前后应作准备及放松运动 5 注意肌肉等长收缩引起的升压反应及增 加心血管负荷的作用
睡 人素体分眠在泌时生、间理体增与温加心 的的理变方化情面。况的还起包伏括变:化,如激 疲劳、患病或不愿活动、肥胖者 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人
睡眠障碍的类型
失眠 (原发性、药物依赖性) 发作性睡眠 睡眠过度 睡眠呼吸暂停(中枢性呼吸暂停、
阻塞性呼吸暂停) 梦游症
失眠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 足并影响白天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睡眠呼吸暂停
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可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低血氧症、 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以及心律失常、心衰、冠心病。 在呼吸系统:可致肺心病、呼吸衰竭、夜间哮喘。 在神经系统方面:可致脑梗塞、脑出血、老年痴呆症、记忆 力减退、性格改变(如抑郁症)。 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可致肥胖、儿童生长迟缓等。 易致意外方面:注意力减退,操作和运动完成能力下降,常 常导致工伤和车祸事故。
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失眠的原因
1. 精神因素:紧张、恐惧、兴奋 2. 躯体因素:疼痛、呼吸困难、腹胀 3. 环境因素:异乡、陌生环境 4. 药物因素:甲状腺素、氨茶碱等引起失眠 5. 大脑弥散性病变:慢性中毒、营养代谢障碍、
脑动脉硬化等引起
大多数患者的失眠症非一种原因,而是由生理、 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婴儿
14~15h
幼儿
12~14h
学龄儿童 10~12h
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课件
注意活动强度和时间
合理安排活动强度和时间,避 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活动安全
注意活动安全,避免因活动造 成的意外伤害。
特殊人群的休息与活动
老年人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点 和健康状况,合理安排 休息与活动,促进身心
健康。
儿童
根据儿童的身体发育特 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安 排休息与活动,促进儿
童健康成长。
孕妇
孕妇需特别注意休息与 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和 剧烈运动,保持心情愉
休息与活动的重要性
促进身体健康
促进睡眠质量
适当的休息和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新陈代谢,有 助于预防和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
适当的休息和活动可以调节人体的生 物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 眠等问题。
提高心理健康
适当的休息和活动可以缓解压力、调 节情绪、增强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心 理健康水平。
休息与活动的分类
按时间分类
休息可以分为夜间休息、日间休 息和短暂休息;活动可以分为有 氧运动、无氧运动和日常活动。
按强度分类
休息可以分为深度睡眠、浅度睡 眠和打盹;活动可以分为轻度活 动、中度活动和剧烈运动。
02
休息与活动的生理影响
休息对生理的影响
01
02
03
恢复身体机能
休息有助于消除疲劳,恢 复身体机能,提高身体免 疫力。
悦。
身体虚弱者
身体虚弱者需在医生的 指导下进行休息与活动 ,避免因不当活动造成
损伤。
THANKS
感谢观看
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休息与活动方式,以保持身心健康和工作生 活的平衡。
04
休息与活动的注意事项
休息的注意事项
基础护理之休息与活动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如何平衡休息与活动
根据个人情况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休息和活…
根据年龄、性别、职业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适合自己的休息和活 动计划,保持适度的休息和活动。
坚持适量的运动
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保 持适度的运动量。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
长时间久坐或卧床不利于身体健康,应适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
活动安排
休息与活动教育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安排适 当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休息与活动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测能力。
监测休息与活动的效果
01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精 神状态、睡眠质量、疲劳程度等 ,及时调整休息与活动计划。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 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避免过度疲劳
过度疲劳会影响睡眠质量,应 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
注意运动强度和频率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 但应注意运动强度和频率的合
理安排。
PART 02
活动
动的必要性
01
02
03
04
促进身体机能
活动能够促进身体的代谢和循 环,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预
2023-2026
ONE
KEEP VIEW
基础护理之休息与活 动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休息 • 活动 • 休息与活动的平衡 • 休息与活动的实施与监测
PART 01
休息
第七章 休息与活动
26
(2)睡眠周期
27
二、睡眠的需要
28
睡眠量因年龄、个体健康状况、职
业等影响
青少年:8-9h;成人:7-8h;50岁以上:7h
疲劳、患病或不愿活动的人,睡眠时间较长
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需要的睡眠时间长
肥胖者对睡眠的需要多于瘦者
29
各睡眠时相所占时间的比例亦随年龄变 化而变化 快波睡眠的比例在婴儿期大于儿童期
三、评 估
1、一般资料 2、心肺状态 3、骨骼肌肉状态 4、关节功能
3.1 肌力程度
0级 完全瘫痪 1级 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 体活动 2级 肢体可移动但不能抬起 3级 肢体可抬离床面但不 能对抗阻力 4级 能对抗阻力但肌力较弱 5级 肌力正常
52
肌力程度
• • • • • •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完全瘫痪 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 体活动 肢体可移动但不能抬起 肢体可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能对抗阻力但肌力较弱 肌力正常
深度睡眠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入睡期和浅睡期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30
老年人:早睡、早醒且中途觉醒较多 随着年龄增长,总的睡眠时间减少
31
睡眠的评估
32
(一)影响睡眠的因素
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 病理因素 环境因素 其他 药物 情绪
食物
睡前习惯
生活方式
33
临床常见睡眠失调
1.失眠 2.睡眠性呼吸暂停 3.发作性睡眠 4.睡眠剥夺 5.类睡状态 (1)梦游症:又称夜游症、梦行症或睡行症。 (2)梦魇 (3)夜惊 又称睡惊。 (4)遗尿
17
主要内容:
睡眠的生理 睡眠的需要 睡眠的评估 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学第七章休息与活动
不同人群的休息与活动指导
老年人的休息与活动指导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 度劳累
活动: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 步、太极拳等
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 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心理: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 和抑郁情绪
儿童和青少年的休息与活动指导
保证充足的睡眠 时间每天至少8小 时
鼓励户外活动如 跑步、跳绳、打 篮球等
康复期患者的休息与活动指导
休息原则: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活动原则: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 活动方式: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安全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休息与活动的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长期卧床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
患者情况:长期卧床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TH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休息:包括睡眠、静坐、听音乐等有助于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 活动:包括散步、做操、运动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实施方法: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休息和活动方式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休息与活动的评估和监测
评估方法:观察、询问、检查等 评估内容:休息与活动的效果、患者的反应、患者的舒适度等 监测方法:定期监测、记录、分析等 监测内容:患者的生理指标、心理状态、活动能力等
性
活动反馈: 定期评估活 动效果调整
活动计划
案例四:孕妇的孕期运动和休息安排
孕妇在孕期需要适当的运动和休息以保持身体健康和胎儿发育 运动方式:孕妇可以选择散步、瑜伽、游泳等低强度运动 运动时间:孕妇每天应进行至少30分钟的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运动 休息安排:孕妇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基础护理_第六章_休息与活动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精品课件
26
肌肉的等长练习和等张练习
等长练习(isometric exercises)
-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长度的,因不伴明显的 关节运动,又称静力练习。
-注意肌肉等长收缩引起的升压反应及增加心血管负荷 的作用,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慎 用肌力练习,严重者禁作肌力练习。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精品课件
29
休息的条件
-身体方面 -心理方面 -环境方面 -睡眠方面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精品课件
6
一、休息概述
协助患者休息的措施
-身体的舒适 -心理的放松 -环境的和谐 -睡眠的保证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精品课件
7
二、睡眠
睡眠的原理 睡眠的生理特点 睡眠的时相 睡眠周期 睡眠的需要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基础护理学的等长练习和等张练习
等张练习(isotonic exercises)
-指对抗一定的负荷作关节的活动锻炼,同时也锻炼肌 肉收缩。因伴有大幅度关节运动,又称动力练习。
-优点是肌肉运动符合大多数日常活动的肌肉运动方式, 同时有利于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
-等张练习可遵循大负荷、少重复次数、快速引起疲劳 的原则进行,也可采用“渐进抗阻练习法” (progressive resistance exercise ,简称PRE)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精品课件
28
肌肉的等长练习和等张练习
进行肌肉锻炼时应注意:
休息与活动讲课课件
对精神的影响
缓解压力
适度的休息与活动能够缓解压力,改善心情,提 高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自信
通过参与活动,人们可以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有助于提高自我价值感。
提高注意力
适当的休息与活动能够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学 习能力,对工作和学习有积极的影响。
对社交的影响
增强社交能力
参与集体活动能够增强社交能力,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
休息与活动的概念及重要性
休息与活动的分类与选择
详细解释了休息与活动的定义,以及它们 对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效率的影响。
列举了多种休息与活动方式,并解释了它 们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科学安排休息与活动的方法
平衡休息与活动的重要性
分享了如何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科学合 理地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
强调了长时间工作或学习对身心健康的负 面影响,并介绍了如何通过合理安排休息 和活动来达到身心平衡。
考虑个体差异
根据个人体质、兴趣爱好和经验等 方面的差异,制定适合个体的休息 与活动计划。
实施休息与活动计划的注意事项
坚持计划执行
在实施休息与活动计划过程中, 应坚持计划执行,确保各项活动
按时进行。
适时调整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 个体反应,适时调整计划,以达
到更好的效果。
注重安全
在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 免因不当活动导致的意外伤害。
休息与活动对工作/学习效率的影响
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适当的休息和活动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提高工作和学习 效率。
增强记忆力和思维敏捷性
适当的活动可以增强记忆力和思维敏捷性,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 效率。
降低疲劳和压力
通过休息和活动,可以降低疲劳和压力,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04第四章休息与活动
第四章 休息与活动
第一节
休 息
导学案例 病人男性,46岁,近期由于工作繁忙压力大,经 常加班加点,昼夜颠倒,导致睡眠形态紊乱,表
现为难以入睡,易醒多梦,身体疲乏,常打呵欠。
问题
如果你是责任护士如何帮助病人促进睡眠?
休息的定义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
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放松,消除 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和体力的过程。
多见于儿童,主要发生在深度睡眠时
(四)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措施
• • • • • • • 创建良好的住院环境 尊重病人的睡眠习惯 合理安排治疗时间 心理护理 合理用药 睡眠失调的护理 做好健康教育
(五)睡眠失调的护理
失眠 找出失眠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睡眠, 如睡前喝少量牛奶、进行放松和深呼吸练习、背部 按摩、自我催眠等 发作性睡眠 选用药物治疗并指导其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发作前 兆,减少意外发生
发作性睡眠
病人表现为日间过度想睡,且有不能控制的、短 暂的突发性睡眠 ,而夜间入睡困难
是异相睡眠失调
(三)睡 眠 失 调
睡眠过度
可持续几个小时到几天,难以唤醒及处在混乱状态
睡眠性呼吸暂停
中枢性和阻塞性睡眠 呼吸暂停
是一种在睡眠期间发生自我抑制、没有呼吸的现象
梦游症
遗尿
通常发生于NREM的第三、四期
第一期:过渡期
从清醒到入睡的过渡阶段 第二期:中等深度的睡眠 易被唤醒 持续10~20min 维持0.5~7min
(一)睡眠生理
第三期:熟睡期
难以唤醒 持续15~30min 第四期:深睡期
极难唤醒 持续10min 垂体前叶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 有利于体力的恢复 可能发生遗尿和梦游
13章休息与活动
第十三章休息与活动【名词解释】1.休息2.关节活动范围练习(ROM)3.等长运动4.等张运动【填空】1.实现真正的休息需先满足的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是最自然的休息方式。
3.睡眠分为两种时相状态,即______睡眠和______睡眠,梦游常发生在______睡眠。
4.长期卧床不动,导致呼吸系统的两大合并症是______和______。
5.肌肉运动可分为______练习和______练习两大类,膝关节完全伸直定位后,作骨四头肌的收缩松弛运动,是______练习。
【选择题】A1型题1.下列哪项不是快波睡眠的特点A.全身所有肌肉放松B.梦境多在此阶段出现C.很难唤醒D.肾上腺素大量分泌E.呼吸大幅度波动2.在夜间采取某些护理措施时,为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则间隔时间应为A.30分钟 B.60分钟 C.90分钟 D.120分钟 E.150分钟3.某病人左侧上肢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这属于肌力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4.某病人因下肢疾患不能行走,但可自行使用轮椅,其活动功能为A.0度 B.1度 C.2度 D.3度 E.4度5.梦境多出现在睡眠的哪一期A.NREM第一期B.NREM第二期C.NREM第三期D.NREM第四期E.REM期6.对人体生长发育有积极意义的睡眠阶段是A.NREM第一期B.NREM第二期C.NREM第三期D.NREM第四期E.REM期7.服用安眠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睡眠过多B.血压下降C.恶心、呕吐D.出现抗药性E.头晕8.NREM睡眠的第四期,体内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其生理作用是A.维持睡眠状态B.维持基础代谢率C.加速受损组织的愈合D.缓解精神压力E.延长睡眠时间9.REM 睡眠的生理作用A.维持较深的睡眠B.延长睡眠时间C.加速伤口愈合D.缓解精神压力E.减少蛋白质分解10.关于住院病人睡眠叙述正确的是A.昼夜节律同步化B.再获得同步化的时间至少1周C.出现节律移位D.NREM第3、4期睡眠时间增加E.REM期睡眠增加11.活动受限时机体最常出现的并发症是A.压疮B.肺不张C.高血压D.消化道溃疡E.营养不良12.肌肉等长收缩练习指肌肉收缩时A.长度、张力均不变B.长度不变张力增加C.长度改变张力不变D.长度、张力均改变E.伴有关节活动长度改变13.活动减少对运动系统的影响是A.废用性肌肉萎缩B.骨折C.肌张力增加D.骨关节炎E.骨坏死14.哪种病人长期卧床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A.骨折B.牵引病人C.昏迷病人D.脱水病人E.心衰病人15.机体长期不活动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的影响,除下列哪项以外A.眩晕B.直立性低血压C.肺栓塞D.深静脉血栓E.高血压16.REM期睡眠,以下哪种生理表现是错误的A.肌张力增加B.心率加快C.呼吸加快D.血压波动幅度较大E.眼肌活跃17.对睡眠叙述错误的A.是一种特殊的知觉状态B.是最自然的休息方式C.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能力降低D.是一种周期现象E.对周围环境失去反应能力18.对休息叙述错误的A.休息对病人和健康人都有积极意义B.休息合理会缩短病程休息使机体功能保持最佳状C.休息并不意味着不活动D.休息时心脏负荷加重E.休息使工作和生活处于最佳状态X型题1.影响睡眠的因素有A.年龄 B.环境 C.心理状态 D.食物 E.个人习惯2.关于肌肉锻炼,说法正确的是A.为尽快恢复肌力,可一天2~3次B.病人不应有明显痛感C.所有卧床病人都应尽早开始肌力练习D.应先取得病人的理解E.强力肌力练习后应作放松运动3.以下哪种食物可促进睡眠A.浓茶B.豆类C.牛奶D.肉类E.咖啡4.原发性失眠的特点是A.难以入睡B.睡眠中多醒C.早醒D.REM时相增加E.NREM3、4时相增加5.长期使用安定突然停药,病人往往会出现A.失眠B.兴奋C.嗜睡D.焦虑E.抑郁【简答题】1.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有哪些?2.对病人的活动进行评估时应考虑哪些方面?3. 住院病人的睡眠特点有哪些,对病人造成哪些影响?4. 活动减少对机体各方面会产生哪些影响?5. ROM的目的是什么?6. 肌肉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7. 等长及等张运动的区别有哪些,分别适于何种病人?答案【名词解释】1.休息:是指一段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身体各部分放松,没有紧张、焦虑,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恢复精力和体力的过程。
休息与活动
• 睡眠是各种休息形式中最重要、最自然的方式。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 一的时间是用在睡眠上的。通过睡眠,人们可消除疲劳,更好地恢复 精力和体力,从而以良好的觉醒状态投入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对于 病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对促进机体康复至关重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休息
• 睡眠是一种周期现象,睡眠的周期是循环发生的,一般一天一次。可 以将睡眠定义为:周期发生的知觉的特殊状态,由不同时相组成,对 周围的环境可相对地不做出反应。
• 三、休息的条件
• 休息意味着身心感到平静、宽慰和放松。休息的方式很多,如运动后 的不活动、精神上的放松、静坐或卧床、阅读、看电视及白天工作时 的间歇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休息
• 休息时,个体的智力、体力和精神处于一种更新、恢复的状态。 • 但无论什么形式的休息,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见表5-1。 • 1. 生理上的舒适 • 生理上的舒适是良好休息的前提。因此,在休息之前必须把身体的不
• (一)睡眠的发生机制 • 睡眠由睡眠中枢控制。目前认为,在脑干尾端存在睡眠中枢。睡眠中
枢向上传导冲动,作用于大脑皮层(也称上行抑制系统)使人入眠。 而位于脑干上端的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RAS)控制觉醒。睡眠与 觉醒的控制可能取决于这两个大脑机制激动和抑制大脑更高级中枢时 的相互关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舒适减至最低程度。护理人员应为病人提供各种舒适服务,包括解除 或控制疼痛、协助搞好个人卫生、保证环境温、湿度适宜、安排舒适 的体位、调节睡眠时的光线、声音等。 • 2. 心理上的放松 • 个体的心理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到休息的质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休息
• 要得到良好的休息,必须减少紧张和焦虑,保持情绪稳定。病人在生 病住院时,无法满足在社会、职业中个人角色的需要,加之住院时对 医院环境、医务人员感到陌生,对自身疾病感到担忧等,常常会出现 紧张和焦虑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可通过与病人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来增进双方的理解,帮助其达到心境平和、安宁的状态。
休息与活动
机体不动的时间愈长,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 险性愈高。 • 静脉血液循环不畅,如果循环不良的时间超 过人体组织受损的代偿时间,就会发生血管 内膜的受损。 • 血液粘滞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 。 • 这些情况同时发生时,就会形成血栓。 • 血栓脱落容易造成肺栓塞
50
4、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坠积性肺炎和二氧化碳潴留。 • 长期卧床,胸部扩张受限,有效通气减少。 • 病人大多处于衰竭状态,没有力量作有效的 深呼吸。 • 分泌物排出困难又无足够的力量将粘液咳出, 会发生肺内感染,导致坠积性肺炎。 • 影响氧气的正常交换,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4.合理安排护理措施 常规的护理措施都应安排在白天,遇有特殊 情况,必须在睡眠期间采取某些护理措施 时,则应将活动安排尽量间隔90min。 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将噪声 减至最低。 5.加强心理护理: 病人往往对所患疾病产生紧张、焦虑,对疾 病检查、治疗产生顾虑等,都严重影响睡眠。
39
5.健康教育:
11
①第Ⅰ时相的睡眠 入睡最浅,从清醒到入睡的过渡阶段,只 维持几分钟,很容易唤醒,生理活动开始 减慢,这期间脑电图(EEG)显示的一些 特点与清醒时相同。
12
②第Ⅱ时相的睡眠 睡眠逐渐加深,但仍易唤醒,大约持续 10~20分钟,生理活动继续变慢,肌肉 逐渐放松,发生在异相睡眠前后常被称 为是“入门阶段”,脑电图显示为梭形波。
5
2、患病时休息的重要性 • 休息不仅能消除疲劳,同时还能减少机体消 耗,缩短病程,使其早日康复。 • 例如:当人处于卧位时,肝脏及肾脏的血流 量较站位时多50%,可使该器官得到充足的 营养物质,利于组织的修复和器官功能的恢 复。
6
二、休息的条件 • 生理上的舒适 在休息之前必须把身体的不舒适减至最 低程度 。 • 心理上的放松 只有减少紧张和焦虑,心理上才能得到 放松。 • 充足的睡眠 得到休息的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是充足的 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