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燕《经济学基础》教案:第十章第一节

合集下载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教案:第四章第一节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教案:第四章第一节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企业

【教材版本】

石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石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经济学基础教学参考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基本知识,明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1、认知方面:了解企业的含义、基本形式,掌握企业的重要作用,明确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

2、运用方面:学会区分企业的组织形式 ,弄清为什么必须对国有企业要进行公司制改造 ,能够举例说明公司制改造对于国有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觉悟方面:使学生深刻认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意义;努力学习、勇于实践,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就业和择业作好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企业的含义和作用

企业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离开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市场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企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不真正了解企业,就不能真正了解市场经济。

2、公司制企业

最能够体现现代企业制度内涵的是公司(法人)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以在讲企业制度时,一定要把公司制作为重点。

教学难点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确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进行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所以我们必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一、本课程教学总体设计和思路

1、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总学时为32,每周授课1次,每次3学时。期末测试采用闭卷形式, 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出勤占20%、作业成绩及课堂表现占20% 2、各部分的学时分配和安排

本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共计11章,具体各章学时安排见第二部分。

3、本课程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增补

本课程最后选定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叶德磊编著),从其包含的章节内容看,涵盖了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内容深度也较适合非管理经济类的学生学习。结合学时考虑,除5、7、13章内容大部分省略外,其他11章内容基本不进行过多的取舍和增补。

四、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共包括11章内容,讲授时将采取先微观后宏观的顺序。

导论重点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笫一章至笫五章为微观经济学部分内容,其中第一章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上,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因素之一一一需求的进一步解释;第三章生产、成本理论和第四章不同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上而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另一因素一一供给的进一步解释;第五章分配理论研究商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集团和个人,这一部分是运用价格理论来说明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基础》教案精编版

《经济学基础》教案精编版

重庆工程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

课程代码:

任课教师:

授课班级:_______ 授课时间:

重庆工程学院教案

D1

重庆工程学院教案

重庆工程学院教案

重庆工程学院教案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重庆工程学院教案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增加1单位X 物品就必须放弃的无差异曲线上总效用不改变,因此:Y MRS XY =

的增加量的减少量X

重庆工程学院教案

重庆工程学院教案

重庆工程学院教案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之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曲线

重庆工程学院教案

MRTS LK=△K/△L=MPL/MPK

·等产量曲线的性质

-某一生产函数的等产量曲线图中,有无数等产量线,且不相交;

-等产量曲线上点的斜率即该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等产量曲线通常凸向原点。

·特殊形状的等产量曲线

重庆工程学院教案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教案:第七章第二节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教案:第七章第二节

【课题】第七章第二节货币流通

【教材版本】

石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石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经济学基础教学参考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流通的基本知识,加深对货币流通地位和作用的理解。

1、认知方面:了解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信贷与货币流通的关系;识记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理解调节货币流通的重要作用。

2、运用方面:在了解和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提高从事货币流通工作的能力,增强运用信贷和利息手段进行投资和理财的能力。

3、觉悟方面:深刻认识我国正确运用货币调节,长期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及物价基本稳定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货币的调节作用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一着棋,全盘皆活。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决定的,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但是要服务得好,就必须严格遵循货币流通规律,避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以保证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健康运行。为此,一定要把货币的调节搞好,保证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基本平衡。

教学难点

货币的供给和需求

这个问题理论性强,涉及的概念和原理多,在实践中要做到货币的供给数量跟货币的实际需求数量相一致,也是很难操作的问题。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

讲授法、问答法、案例说明、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

[提问]

1.商品流通的地位作用是什么?

2.现代流通方式有哪些主要形式?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案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案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案

第一章:引言

1.1 课程目标

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2 经济学简史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主要经济学家及其贡献

1.3 经济学的分支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1.4 经济学的应用

经济学在个人决策中的应用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经济学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第二章:市场与竞争

2.1 市场概念

市场的定义和特征

市场的类型

2.2 供需关系

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

市场均衡

2.3 竞争与垄断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竞争政策

2.4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的定义和类型价格歧视的经济学解释价格歧视的例子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3.1 边际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概念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需求定律

3.2 预算约束与选择

预算线的定义和画法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3.3 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

需求曲线的形状

需求函数的类型

需求弹性

3.4 不确定性与消费者行为

风险与不确定性

消费者决策模型

保险市场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

4.1 生产要素

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精神生产要素市场

4.2 生产技术

短期和长期生产技术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技术进步与生产率

4.3 成本概念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总成本和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

4.4 短期和长期成本曲线

短期成本曲线

长期成本曲线

长期成本曲线的特点

第五章: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5.1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的例子

价格接受者

5.2 垄断市场结构

垄断市场的特征

垄断市场的例子

价格制定者

5.3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寡头垄断市场的例子

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策略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课件:第一章第一节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课件:第一章第一节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学基础
石海燕 黄金双 编制
第一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复习
1、什么是经济? 2、经济关系的基础是什么? 3、区别各种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 是什么?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导入
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区别 各种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我国是 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现阶 段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 济制度。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客观必然性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
总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呈现 多层次 我国只有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才 能与之相适应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 义 自学:多种所有
国有成分
集体成分
个体经济 非公 有制 经济 私营经济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境外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资本 外资经济 部分 外商独资企业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想一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的关系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课件:第十章第二节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课件:第十章第二节

经济学基础 保全 险国 公性 司的 有 :
第十章 财政和金融
中国再保险公司
中国保险(集)有限公司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财政和金融
其他保险公司
近年来,我国成立了许多地方性保险 公司,如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泰康人寿保 险公司等。外资保险机构也正在加快进入 国内保险市场的步伐。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财政和金融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财政和金融
练习4
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 策性银行,这种分类的依据是( )。 A.是否以获得利润为经营目的 B.是否属于国有经济 C.是否办理存贷款业务 D.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财政和金融
(三)商业银行的业务
(1)吸收存款
企、事业单位 银行 城乡居民 城乡居民
二、我国的保险公司
人民保险 造福于民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财政和金融
(一)保险公司的含义
保险和保险的分类
为了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人们找到了建 立保险制度的方法。应用互助共济的原理,将 个体面临的风险由群体来承担。保险人通过向 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来补偿灾害造成的损失。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分化为社会保险 和商业保险两类。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财政和金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 棋活,全盘皆活。 ————邓小平

经济学基础全册电子教案

经济学基础全册电子教案

经济学基础全册电子教案

第一章:引言

教学目标:

1. 理解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掌握经济学的两大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3. 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

1. 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3.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活动: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引起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

2. 讲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3. 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如供需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

作业与练习:

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教学评价:

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经济学定义和研究对象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认识。

第二章:市场与竞争

教学目标:

1. 理解市场的概念和类型。

2. 掌握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

3. 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

1. 市场的概念和类型: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等。

2. 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等。

3.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垄断、外部性、公共品等。教学活动:

1. 讲解市场的概念和类型,让学生了解市场的基本构成。

2. 分析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如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

3. 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作业与练习:

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市场和竞争的理解。

教学评价:

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市场概念和类型的理解。

经济学基础教案讲义完整版

经济学基础教案讲义完整版

《经济学基础》教案

教学目的:

《经济学基础》是高等学校财经类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解为主,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并结合案例进行讲解,对有实践性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了解某些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借鉴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认识政府各项微观、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考核方法:

1、《经济学基础》于期末进行统一命题的考试,考试以闭卷方式进行。

2、考试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学生对理论认识理解,分析与应用的能力。

3、期末综合成绩评定时,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核成绩占70%。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安春梅等:《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主要参考书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课件:第十章第一节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课件:第十章第一节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财政和金融
西电东送工程
西电东送工程: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200亿元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财政和金融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财政和金融
中央财政增强对“三农”的支出
• 2005 年 12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 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 决定。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原来336亿元的农 业税赋,而且取消了700多亿元的“三提五统”和 农村教育集资,还有各种不合理收费。 • 2006 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 出达到 3397 亿元,与上年实际执行数相比增加近 15%,高于中央财政总收入、总支出的增长水平, 占中央财政总支出增量的21.4%。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财政和金融
看中国
近年来,有关民生方面的支出,已成为政府 预算安排的重点和亮点。2003年~2007年,全 国财政支出累计约17.7万亿元。最近5年用于民 生方面的支出情况如下:用于教育支出累计达 2.43万亿元,比上一个5年增长1.26倍;医疗卫 生支出6294亿元,增长1.27倍;社会保障支出 1.95万亿元,增长1.41倍;文化体育支出3104 亿元,增长1.3倍。用于民生方面支出的增幅, 都高于同期全国财政支出的增幅。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132.3 1978 1 1212.3 2199.4 1982 2 1987 3 3483.4 1992 4 1997 5 2002 6 2005 7 8651.14 18914 33930.28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第1章经济学概述(6学时)

课题1.1 什么是经济学(2学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前提

2.掌握经济学、经济资源、资源配置、机会成本等基本概念

3.掌握生产可能性曲线模型

4.计算机会成本

5.运用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解释和分析现实问题

6.提升节约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济学、经济资源、资源配置、机会成本等基本概念

难点: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

三、课型

理论课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练习法

五、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案例及实训资料

六、教学进程

课题1.2经济体制(2学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2.掌握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等基本概念

3.掌握市场运行模型、价格机制

4.能画出具体情况下的市场运行图

5.能区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6.提升竞争意识、节约意识、大局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市场运行模型、价格机制

难点: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三、课型

理论课

四、教学方法

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案例及实训资料

六、教学进程

课题1.3 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2学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

2.理解学习经济学的意义与学习方法

3.提升大局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

2.学习经济学的方法

三、课型

理论课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

五、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复习与测试资料

六、教学进程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12学时)

课题2.1 需求理论(2学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需求的概念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适用对象:高中经济学课程

教学目标:

1.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3.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经济意识;

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

1.经济学的概念和分类

2.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

3.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4.生产要素与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5.生产函数和生产率

6.企业成本与成本函数

7.市场形态与市场效率

8.经济增长与发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经济学的概念和分类

第一步:引入

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引入经济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经济学的概念和分类

讲解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并介绍经济学的分类,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第三步:小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经济学的特点和意义。

第四步: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经济学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

第一步:引入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供给和需求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

讲解供给和需求的含义,以及供求关系对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影响。并介绍市场均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三步:小组活动

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解答问题的方式来巩固对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的理解。

第四步:课堂讨论和总结

让学生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第三课时: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第一步:引入

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讲解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第三步:示范演练

老师通过多个实例,对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计算进行示范演练。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简明教程

教案

(三年制高职)

教师:杜俊创

班级:16经济管理高职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经济学基础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基础课,直接培养学生的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并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基础。

经济学基础具体教学目的定位为: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分析、处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要求与课时分配

(一)教学要求

1、在教学目标上,西方经济学以培养学生经济问题分析能力为核心,以掌握经济理论为基础。

2、在课程容体系上,西方经济学按先进、实用标准选择容,按培养学生经济问题分析能力为核心构建体系,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3、在教学方法上,西方经济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4、在教学基本建设上,以参编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讲授与多媒体结合。

四、教学容

第一章导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 明确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容,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简史和主要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

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稀缺资源的资源配置与充分利用问题。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难点: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容: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

二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线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实证分析和规分析

二、均衡分析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经济学基础(第二版) 电子教案 (1)[4页]

经济学基础(第二版) 电子教案 (1)[4页]

【课题】绪论

【教材版本】

石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石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经济学基础教学参考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的基本观点,总体上了解本书的基本内容,明确学习本书的意义和方法。

1 . 认知方面:掌握经济的含义;理解经济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2 . 运用方面:能够联系实际,分清社会各种现象中哪些是经济现象。

3 . 觉悟方面:明确青年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责任,提高学习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 经济含义:经济是本门课程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入门的知识。

2 . 学习经济学基础的重要意义: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意义,才能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才会主动自觉地去学好这门课。

教学难点

经济含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从难点说,经济有多重含义,人们对这个概念理解不尽相同。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

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2分钟)

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经济发展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那么,什么是经济?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基础?

这就是绪论所要回答的问题。

第二环节新授课(35分钟)

绪论

一、什么是经济(20分钟)

(一)经济的含义

[设问]

请学生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教师写在黑板上,并归纳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三、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通常是由于多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有: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相关商品的价格。

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互补关系,或称互补商品;二是替代关系,或称替代商品。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

4、消费者的偏好

5、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四、需求函数、需求表与需求曲线(15分钟)

经济学将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示,现介绍以下几种:

1、需求函数Q=f(P)

2、需求表

3、需求曲线

五、需求定理(10分钟)

需求定理也被称为需求法则或需求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即商品价格越低则需求量越大,反之,需求量越小。

但有特殊情况,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如古董、身份象征性的奢侈品,经济学上称吉芬商品和炫耀性商品。1845年爱尔兰发生大灾荒时,马铃薯的价格上升却导致需求量增加。(英国统计学家吉芬研究成果)

六、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重点、难点

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影响需求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点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2、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影响需求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这种移动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需求的变动

三、小结

讨论、思考、作业题:见习题集

课后反馈:

3、供给曲线:用来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关系的曲线。

可以根据上表绘制出一条供给曲线。见下图

与需求曲线的坐标图相同,在表示供给曲线的坐标图中,也是用纵轴表示价格(P),用横轴表示数量(Q)。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当供给曲线是一条直线时,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当供给曲线是一条曲线时,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供给曲线任何一点切线的斜率为正。它是市场供给量与价格成正比的几何表示。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案(全)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案(全)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能力目标
02
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 经济问题。
03
能够进行基本的经济计算和图 表分析。
教学目标与要求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和决策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经济学基础》(作者:XXX,出 版社:XXX)
《现代经济学原理》(作者:XXX,出版 社:XXX)
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
阐述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 系,以及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
05
发展经济学基础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转型
经济增长理论
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因、 机制和路径,包括资本积累、技 术进步、制度变迁等方面。
经济增长核算
运用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对发展中 国家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和比 较,揭示其增长特点和规律。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案(全)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微观经济学基础 • 宏观经济学基础 • 国际经济学基础 • 发展经济学基础 • 当代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讨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经济学基础》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 《经济学基础》是经济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 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 体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十章第一节财政和税收

【教材版本】

石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石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经济学基础教学参考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财政、税收等基本知识; 提高认识和分析社会分配领域一些现象的能力。具体要求是:

1.认知方面:了解财政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识记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理解税收的作用。

2 .运用方面:举例说明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意义。

3 . 觉悟方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培养树立“纳税人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税收的作用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加税收收入,对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财政的作用既是教学难点又是重点。

财政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财政是国家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掌握财政的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财政的作用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

讲授法、问答法与案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

[提问]

国家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收入是什么?国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支出的用途是什么?[引言]

财政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在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同居民个人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

第二环节新授课(70分钟)

第一节财政和税收

一、财政(40分钟)

(一)财政含义和内容

[阅读、问答]

1.什么是财政?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

国家依法管理财政,是通过国家预算来进行的。

2. 什么是财政收入?收入有哪些形式?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它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 什么是财政支出?支出有哪些用途?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各种用途。

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等等。

4. 什么是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财政收支只要不出现较大规模的节余和赤字都是正常的。

(二)财政的作用

[讲解]

第一,优化资源配置。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保证重点建设,解决薄弱环节具有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案例:如我国许多重点工程的建设,如三峡水利工程、青藏铁路建设等所需的资金都有很大部分是从国家财政支出的,西气东输工程国家先后投资达1400多亿元,这是市场调节所

不及的。

第二,调控社会经济。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结构的调整和控制,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实现及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案例:1998年---2005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仅直接扩大了内需,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冲击,而且对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体制改革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调节收入分配。财政通过调整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对社会各个成员在社会财富中所占的份额施加影响,实现分配公平,促进共同富裕。

案例:2007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完成3186亿元,同比增长29.8%,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7%。

第四,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发展。

案例:民生财政

第五,国家履行政治、社会职能的物质保证。

[点拨]

要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依靠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二、税收(30分钟)

(一)税收的含义和特征

[讲解]

1.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税收的特征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基本特征。

它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二)税收的作用

1.税收的性质

我国的税收体现着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

2.税收在社会经济中作用表现

第一,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财政最重要、最稳定的收入来源。

第二,调节社会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的调节手段就是增税和减税,增减税影响纳税人

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他们的投资或消费行为,从而调节社会经济,促进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通过税收的征收管理,能对纳税人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检查、分析、对比和总结。

3. 增强纳税人意识

纳税人意识,即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相统一的自觉意识。

公民要增强义务意识,自觉纳税。

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公民要有主人翁的思想,要勇于同各种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行为作斗争。

第三环节课堂活动(10分钟)

情景模拟人物

情景一:张某的小卖部里有一部电话,在自用的同时对外公用,每天交费打电话的人络绎不绝。电信部门每月按家庭电话标准向张某收取电话费。税务人员在实施纳税检查时,对张某的违法行为处以罚款,要求他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公用电话业务登记并缴纳营业税。张某不解地问:“我按月向电信局交了电话费,为什么还要再办手续?为什么要接受税务局的罚款呢?”

情景二:李某到某一商店购买商品时要求优惠,售货员说,“如果不开发票,就可以便宜点儿!”对此,李某竟欣然同意了。

情景三:有一外国旅游者在深圳购买我国发行的社会福利彩票中了一等奖,兑奖时,彩票管理中心代扣了他应缴的个人所得税款。但这位旅游者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不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你是税务人员,应该怎样说服教育张某、李某和外国旅游者?

教材练习:P1、2

第四环节小结(4分钟)

通过对财政收支及税收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财政、税收的含义,懂得了财政、税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了我们认识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的能力。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纳税意识,自觉纳税。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1分钟)

教材练习:P1、3、5

【板书设计】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