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制度逻辑——基于社会学视野的考察
浅论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取向
浅论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愈发凸显,其改革方向也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并对改革的取向进行分析。
一、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事业单位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服务功能。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事业单位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扰。
首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不合理。
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过于僵化,员工晋升依据单纯的工作年限和资历,而忽视了个人能力和贡献的评价。
这种机制导致人才流失,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其次,事业单位精细化管理不足。
事业单位多以公共服务为主,但由于行政化管理存在缺陷,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效率低下。
许多事业单位存在着冗员现象,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再次,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事业单位以绩效为导向的改革需要深入进行,既要强调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又要注重绩效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而目前的绩效考核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绩效考核结果无法完全反映个人和单位的综合能力。
最后,事业单位的腐败问题亟需解决。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机构,其廉洁和廉政建设尤为重要。
然而,近年来一些事业单位腐败问题频发,导致不公平现象加剧,破坏了社会公信力。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改革可以促使事业单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公信力,从而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取向事业单位改革的取向是指在改革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方向和原则。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事业单位改革的取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推行精简机构和职能。
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是转变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精简冗员和优化资源配置。
可以通过优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行政费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其次,完善人事管理机制。
人才是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应该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差异分歧性共识: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启发性经验——基于学科发展史的内在视角
54 2023.4摘要: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如何建构兼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当前国内社会学界面临的紧迫议题。
作为一门具有思想渊源的实践社会科学,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自然离不开对该学科自身发展脉络的关注。
因此,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共同体采取内在反思性认知立场,从学科知识生产的特质理念、学科延续过程中的发展性危机以及学科知识生产的潜在规则三个层面获取启发性经验,在差异分歧性共识的基础之上,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生产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特质理念;发展性危机;螺旋式轨迹;自主知识体系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23)04-0054-09差异分歧性共识: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启发性经验——基于学科发展史的内在视角文/姜利标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知识和情境中的新传统:关联视角下的社会学本土化知识生产”(22FSHB001)作者简介:姜利标,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西安市,710049。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如何建构兼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当前国内社会学界面临的紧迫议题。
实际上,社会学之所以能被视为一门科学且传承和延续下来,某种程度上与“该学科所客观存在的自反性传统拥有关系”,[1]即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始终没有脱离对其思想渊源的积极关注。
因此,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根植于学科传统里的本质发展特性,进而在回应具体社会现实的挑战过程中“彰显自身知识体系的全球影响力”。
[2]本研究将从社会学知识生产的特质理念、社会学学科延续的发展性危机以及社会学知识生产的潜在规则三个层面,围绕学科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具体现象展开论述,试图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独特性理解视角以及启发性参照经验。
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_一个分析框架
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Ξ周雪光 艾 云摘 要:强调变迁过程中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作用,旨在解释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制度变迁现象。
制度变迁是由占据不同利益的个人和群体之间相互作用而推动和约束的,而不同群体和个人的行为受其所处场域的制度逻辑制约。
因此,制度变迁的轨迹和方向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作用。
需要在多重制度逻辑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它们的各自角色,在行动者群体间互动中解读制度逻辑的作用,并关注制度变迁的内生性过程。
我们以北方一个乡镇中村庄选举制度2000—2008年的演变历程来阐述这一分析框架所提出的研究课题、分析概念以及理论思路。
关键词:制度逻辑 制度变迁 村庄选举作者周雪光,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艾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
Ξ 本研究得到斯坦福大学CEAS 和Hewlett Faculty Fund 、上海市高校社会学E -研究院(上海大学)及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支持,并得益于美国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的讨论班、刘玉照、王修晓等人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匿名评审人的批评,特此致谢。
① Victor Nee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 merican S ociological Review ,vol.54,no.5,1989,pp.663281.② J ean C.Oi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 orl d Politics ,vol.45,no.1,1992,pp.992126;Andrew G.Walder ,“Local G 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 :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 πs Transitional Economy ,"A merican J ournal of S ociology ,vol.101,no.2,1995,pp.2632301.③ Lin Nan ,“Local Market Socialism :Local Corporatism in Actio n in Rural China ,"T heory an d S ociet y ,一、作为新兴制度的村庄选举:研究课题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规模制度变迁的时代。
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变革与适应
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变革与适应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是国家对公共事业领域的组织和管理进行规范的一种制度安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变革和适应。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变革的原因、变革方向以及适应措施等方面探讨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变革与适应。
一、历史背景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变革与适应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度集中和分配以及行政化管理的特点。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事业单位管理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进行变革。
二、变革的原因1. 经济发展需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事业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变化和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2. 管理效率问题: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中普遍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程序繁琐等问题,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反应迟缓等负面影响。
3. 绩效导向需求: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变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要引入绩效评价机制,通过考核绩效来激励和约束事业单位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4. 人才流失问题:传统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排他性和僵化性,使得优秀人才流向市场化的企事业单位,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变革方向1. 分权与透明化: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变革需要实现更多的分权,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同时,透明化的管理可以增加公信力,提高对外部的透明度和社会监督。
2. 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激励和约束体系,能够更好地激发事业单位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3. 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通过量化的评价指标来激励和约束事业单位的绩效表现,从而促进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4. 优化人员编制:优化人员编制结构,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人员的聘用、任用和管理质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适应措施1. 制度建设:完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事业单位变革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事业单位改革考察资料交流
事业单位改革考察资料交流
事业单位改革是指对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使其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内部机制灵活、经营效益明显提高的特点。
改革的目的是推动国有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实现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负盈亏、自负债务。
下面是一些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资
料交流:
1. 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
事业
单位改革的背景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的意义在于提高国
有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能力,加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2. 改革的主要内容: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架构调整、人事制度改革、薪
酬制度改革、财务制度改革、市场化运作等。
通过改革,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适应市
场需求,提高效益。
3. 改革的实践与经验:中国自1990年代开始实施了事业单位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
其中包括改革需坚持问题导向、改革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改革要
注重过程中的问题解决等。
4. 改革的问题与挑战:事业单位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包括
利益关系调整难、改革进程不平衡、内外部环境变化不确定性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事业单位改革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和努力。
通过资料交流,可以加深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理解,共同探索更好地推进事业
单位改革的路径和方法。
《学术研究》2020年1—12期总目录
公益网络与国家转型
——对晚清慈善家潘达微的历史社会学研究 武洹宇 1.60
• 制度创新与公共治理 •
多源流模型视角下城市治理的政策议程设置
——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例
彭向刚 3.62
制度性交易成本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一个制度经济学的解
释框架
程波辉 陈 玲 3.70
•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基础 •
寓活力于秩序:包容性城市治理的制度建构及其反思
• 环境问题与社会共治 •
环境政策非预期效应研究
丁文广 万宗希 7.67
没有竞争的治污锦标赛:G 市小流域“赛水质”的案例分析
王惠娜 7.71
• 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研究 •
我国科技评价体系的困境与优化
章熙春 10.38
我国科技评价制度变迁与改革需求
——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分析 李胜会 徐文燕 10.47
——以受众因素分析为例
何 杨 11.29
拉康与维特根斯坦:以语法、真理及欲望为轴 赵 靓 11.35
论卓越观念的源起与德性论的生成
王晓朝 12.12
论胡塞尔的现象学观念史理论
卓 立 12.20
阿多诺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评及其反思
单 斌 12.28
政 法 社会学
• 公益与社会 •
中国城镇家庭收入与慈善捐赠 朱健刚 刘艺非 1.50
李 萍 吴之声 1.16
从“我思主体”到“类主体”
——马克思对主体性观念的变革 贺 来 徐国政 1.23 需要结构的批判与重建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论马克思尊严观的主体性及其超越路径
颜 岩 2.7
王 贺 李忠红 2.13
机器的逻辑及其超越:《大纲》中的机器论批判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价值标准及逻辑基础
( 一) 事业单位改革 的价值取 向 1 . 公共性 、 公平 性——基 本价值取 向。上个 世 纪八 十年代 中期 以来 , 事业 单位改革 一直是 我 国“ 改 革议程 ” 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 分 。 并 已经 在科 技、 教育 、 文化 、 卫生 等社会 事业领域 进行 了积极 的探 索 。以往 的改 革从人 事制 度改革起 步 , 按照
以艰难 推进 . 很大 程度上 是 因为体 制原 因。事业 单 位 的改革 牵涉 到 行政 体 制改 革 、财 政体 制 改
革、 行业 体制 改革 等 多个 方 面 , 两 者是 相互 强 化 和促进 的。体制改革 的不 到位 , 使得改革越进行 ,
分 类 推进 事业 单 位 改革 要始 终 坚持 以人 为 本, 把 提 高公 益服 务水 平 、 满 足 人 民群 众需 求作
益关 系 的协调 和社 会资 源 的整合 问题 , 基 于对事
体 的公共 利益 。事业单 位要 以其所 提供的公共物
品和服 务 , 去 推进 、 实现 和 维护 公共 利 益 的最 大
业单 位性质 和功能 的客 观认 知 。 分 类改革 的设计 化 。二是参 与过程 的公 共性 。打破政府部 门和事 首 先要 在 明确价 值 和逻 辑 的前 提下 确定 改 革 的
革 的价值取 向 , 分类 原 则和标 准 等 , 为事业 单位 改 革提供 实 践考 量 。
[ 关键词]
事业单位 ; 分类改革 ; 价值
[ 中图分类号 ]D 6 3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l 0 0 8 —4 0 5 3 ( 2 0 1 5 ) 0 2 —o 0 7 2 —0 4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课程:非政府组织(NGO)管理任课教师:吴湘玲学号:200691158007姓名:李莹浅谈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一、引言“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形态,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它本来是为克服“市场失灵”和弥补自由竞争机制缺陷而产生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却以克服“政府失灵”和修补国家的社会服务职能为契机而获得了巨大发展。
可以说,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和非营利部门作为三个基本的构成部分,共同形成现代社会的三大体系。
由于国外的“非营利机构”大多是一些科研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慈善救助等方面的社会组织,其功能与我们的“事业单位”在外延上具有一定重合性。
因此,自90年代中期,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进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视野,一直被部分学者及实际工作者所倡导,试图作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主导模式。
这种观点提出不久受到了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非营利机构”或“非营利性机构”作为一个固定用语已在科技、卫生等领域的改革性文位改革的现实考察,认为现实中事业单位向非营利组织转化已经在相当高的水平上发生着。
这一转化符合社会转型与公共事业发展趋势,是我国公共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但受制度变迁相对滞后等的影响,这种转化尚未形成规范、成型、制度化的路径,而且不少人对“非营利机构”的理解还仅仅滞留于一种望文生义、似是而非的水平上,所以,对于“非营利机构”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模式的适用性问题上,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辨析。
本文从公共服务营销的角度,通过对NPO受益人特质的分类研究,将非营利组织划分为以公众、顾客、成员为导向的三类组织,并分析了这三类组织的行为特征。
以此为据,针对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实际,探讨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二、基于受益人特质的非营利组织的分类由于非营利组织的行为特征千差万别,以目的、组织、部门等进行的分类及其管理也一直都是一个模糊的过程。
特别由于各国对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制度空间的关注焦点有所不同,所以对非营利组织这样一种组织形态的叫法多种多样,例如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免税组织等等。
浅谈事业单位深化系统改革
60浅谈事业单位深化系统改革颜世国( 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图中心,上海 200090 )【摘 要】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最基本的公益服务,积极稳妥的做好体制机制配套改革,对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中央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这一恢弘重大的历史性选择令全社会倍感振奋与期待,肩负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中国改革再次出发远行。
【关键词】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社会保险;绩效工资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最基本的公益服务,积极稳妥的做好体制机制配套改革,对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中央研究事业单位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这一恢弘重大的历史性选择令全社会倍感振奋与期待,肩负亿万人民的殷切期盼,中国改革再次出发远行。
笔者简单从三个方面简单浅议事业单位深化系统改革一、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制定条例有的放矢。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体制僵化,不够灵活。
在这样的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前期公布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使得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做到有理有据,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策保证。
该条例中对未来事业单位的发展特别是公开招录、合同签订、人事争议、社会保险、工资收入等方面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可以说是举旗定向,意义深远。
再次联想到笔者所在交通运输部下属事业单位实际情况,随着我国的海事系统人力资源改革的逐步深化,以职称制度改革、聘用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岗位设置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使海事系统航海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所处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以职称制度改革为例,笔者所在单位是以航海保障专业为主的业务性事业单位,为强化专业技术人员聘任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良性竞争机制,陆续制定了各种专业技术人员聘任管理办法。
积极探索首席工程师和青年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培养制度,由原来的职称评聘分开,逐渐发展为评聘结合、动态调整,强调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与岗位聘任(用)相结合,实行政策公开、岗位公开、任职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以考核为依据,以能力和实绩为标准,择优聘任注重聘期内考核结果。
新时代事业单位改革的制度逻辑与优化路径
新时代事业单位改革的制度逻辑与优化路径
张克
【期刊名称】《行政管理改革》
【年(卷),期】2024()5
【摘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新时代事业单位改革经历了分类改革、纳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统筹推进等阶段,遵循转变机构职能、强化公益属性和重塑布局结构等制度逻辑,在理顺政事关系、提高公益服务质量、精简机构职能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当前,事业单位改革仍存在不同类型和层级改革推进成效不均衡,部分参公管理类事业单位改革方向不明确,管办分离改革不顺利和配套政策不完善等矛盾问题。
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事业单位治理体系应当全面实施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加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力度,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管办分离原则,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新框架。
【总页数】11页(P39-49)
【作者】张克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
【相关文献】
1.新时代中国特色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逻辑与治理路径研究
2.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与新时代改革的路径选择
3.我国研究型大学长聘制改革的制度逻辑与优化路径
4.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机理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探索——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逻辑与创新发展研究》
5.新时代地方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行动逻辑与创新路径——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的探索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心得体会:机构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思考(最新)
(精)心得体会:机构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思考(最新)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充分体现了党政协同、优化职能等新时代特点。
但对大多数行政机关而言,主要的改革变化依然是政府内部行政职能的调整与变迁,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并非绝对的新常态。
故本文立足于政府内部的职能配置这一主要问题展开,以期及时回应机构改革的浪潮,尝试为改革创新提供规范基础和学术支持。
事实上,行政实践中行政职能通过政府机构实现,行政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基本依据,机构改革必须根据行政职能的配置和优化来进行。
行政职能又称为政府职能,是指行政机关在公共行政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行政职能的重点在于界定行政主体的行为范围,即确定行政主体的活动范围和行政任务。
虽然本次机构改革涉及党政融合问题,但它不是主要的方面。
故本文立足于行政职能的视角对当下机构改革进行理论上的回应与分析。
一、历次机构改革的简短回顾1982年以来,中国先后进行了8次机构改革。
总结机构改革之成败得失,对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尤为重要。
以改革内容是否涉及行政职权的调整为标准,可以将改革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2年至1998年前,前两次改革属于粗放型的改革,只涉及机构与人员变化,主要是形式意义上改革,具有治表不治本的特点,实质上没有涉及行政职能的整合与调整。
1982年改革主要任务是采取有效措施,改变部门林立、机构臃肿、层次繁多等状况,大幅裁并机构,精简人员。
1988年改革主要任务是根据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行政效率。
改革后机构和人员得到了精简,但转变职能却力度有限。
从总体上看,“多数部门的职能转变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管理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1993年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强调政企分开。
经过改革,国务院机构得到了较大精简,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开始理顺,但转变职能却未取得较好效果。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一、引言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地方、集体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为公共利益目的提供社会服务的法人组织,其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和措施,以及相关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二、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传统的管理体制已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
改革管理体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提升行政效能: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其行政效能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优化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能,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提升公众的满意度。
3. 强化内部监督和激励机制:当前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权力过于集中、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等。
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和激励机制,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的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三、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中,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以引导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以下是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1. 简化行政程序:通过简化行政程序,减少繁文缛节,提高办事效率。
这既可以节约资源,也可以提高行政效能,为公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2. 强化内部监管: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管机制,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 提升公众参与:在管理体制改革中,应充分发挥公众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4. 完善激励机制:改革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事业单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四、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改革措施:1. 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应逐步转变职能,由过多涉足具体事务的管理者转变为监督者、服务者和政策引导者,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干预和约束。
2. 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规范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需要关注职工的利益诉求和社会保障问 题,保障改革的顺利实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配置。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总结词
人才队伍建设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之 一,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可以提高事 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形象。
VS
详细描述
首先,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引进 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事业单位 。其次,要加强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 高现有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 ,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事业 单位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05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事业单位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对各类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服务 效率,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
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过程中,存在部分事业单位定位不清、权责不明、管理不规 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改革对事业单位职工的影响
改革对事业单位职工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部分职工面临转岗分流 等问题,需要做好职工安置和权益保障工作。
支持和实践指导。
02
事业单位改革概述
事业单位的定义与分类
事业单位定义
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 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分类
根据其职能和属性,事业单位可以分 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等 不同类型。
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与现状
改革历程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经历了初步探索、分类改革和分类推进等阶段,目前正处于分类推进改革的重要时 期。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事业单位分类标准
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轨迹、逻辑与动阻力机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2021年第11期(总第316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11ꎬ202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316政治发展研究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轨迹㊁逻辑与动阻力机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臧雷振1ꎬ2ꎬ潘晨雨3(1.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ꎬ北京100094ꎻ2.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ꎬ北京100871ꎻ3.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ꎬ北京100049)摘㊀要: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ꎬ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余年以来ꎬ中国政府始终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放在突出位置ꎬ使社会治理体制在发展变革中日益完善ꎬ为中国革命㊁建设㊁改革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强劲的创新动力ꎮ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入推进ꎬ对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进行系统梳理ꎬ对经验及教训进行全面总结㊁深刻反思ꎬ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议题ꎮ不断深化对这一议题的研究ꎬ不仅有利于分析社会治理体制变迁背后的制度逻辑ꎬ而且有利于深入阐释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动阻力机制ꎬ从而为新时代建设共有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知识储备和理论支持ꎮ关键词:社会治理体制ꎻ历史制度主义ꎻ制度变迁ꎻ动阻力机制中图分类号:D616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1)11-0034-09①㊀学术和官方语境中经历了 社会管理 到 社会治理 的转变ꎬ但所指对象并没有发生变化ꎬ均指对社会维度的引导㊁管理和调控ꎮ故本文统一采用当前更为广泛使用的 社会治理 一词ꎮ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政治学研究方法发展㊁演化与前沿探索研究 (20AZZ002)作者简介:臧雷振ꎬ1985年生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ꎬ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ꎮ㊀㊀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ꎬ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ꎬ中国社会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转型过程ꎬ社会治理①体制也随之发生持续性变革ꎬ并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完善[1]1-2ꎮ中国的社会治理由计划经济时期严格的管控体制ꎬ发展至今已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ꎬ取得了巨大历史成就[2]ꎮ党的十八大以来ꎬ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治理现实ꎬ如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㊁国际环境日趋复杂㊁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以及累积的技术风险等[3]ꎬ都加剧了当下社会治理难度ꎮ与此同时ꎬ社会治理现代化㊁社会治理创新等关键词不断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ꎬ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逐渐成为新时代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ꎮ社会治理体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ꎬ其变迁将直接影响社会各领域的运行与发展ꎮ过去70余年的实践探索与宝贵经验为更好建设社会治理格局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历史镜鉴ꎬ更为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社会建设成果提供了历史脉络ꎮ从宏观视野来看ꎬ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经历了 管控 管理 到 治理 的变迁历程ꎬ但是这种局限于宏观历程的考察往往忽视制度变迁的复杂性㊁系统性ꎬ不利于 全景式 把握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全貌ꎮ因此ꎬ运用规范理论框架对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历程进行归纳梳理ꎬ已经成为一个亟待尝试的研究方法ꎮ为此ꎬ本文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对新中国70余年社会治理体制变迁进行系统梳理ꎬ分析制度演进的理论逻辑ꎬ检验制度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机制ꎬ进而总结社会治理体制经验ꎬ为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提供对策建议ꎮ43㊀㊀一㊁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有效的分析框架和分析范式是确保研究规范开展的基础ꎬ对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变迁分析也不例外ꎮ在已有的研究中ꎬ朱涛㊁陈鹏等学者从历史视角对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4][5]ꎬ并运用规范理论进行综合提炼㊁归纳分析和规律探讨ꎮ但这种探讨尚未充分展开ꎬ相关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ꎮ历史制度主义关注制度本身ꎬ旨在从历史回溯中探究制度变迁背后的规律ꎬ为制度变迁提供具体而详实的理论分析框架ꎮ历史制度主义在中观层面上对制度本身的关注ꎬ链接了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中的微观的 行动者 与社会学制度主义中的宏观的 观念 等概念ꎬ建构了 宏观结构 中观制度 微观行动者 的分析结构ꎮ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要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处于关键时间节点的外部冲击ꎬ社会中的内生行动者基于外部压力推动制度变迁[6][7]ꎻ二是制度变迁是 均衡 断裂 均衡 的过程ꎮ制度在均衡时期不会发生明显变迁ꎬ在关键节点断裂则产生变迁[8]ꎻ三是制度变迁中存在 路径依赖 现象ꎬ即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会很大程度影响后续制度变迁的过程ꎬ使制度变迁所遵循的惯性不断自我强化ꎮ当然ꎬ也有学者指出路径依赖研究过于重视制度的静态稳定性[9]ꎮ但是ꎬ随着学界从早期强调制度变迁的剧变性ꎬ转向当前强调制度变迁的渐进性[10]ꎬ使以路径依赖为视角的相关研究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ꎮ学界对制度变迁动力与阻力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外部来源ꎬ艾肯贝瑞㊁豪尔等学者主张重大的外部冲击导致制度变迁[6][7]ꎮ二是内部来源ꎬ舒尔茨提出的人的经济价值[11]及海杜提出的内部结构性要素[12]ꎬ对行为者的观念㊁行为及其制度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ꎮ三是混合来源ꎬ部分学者综合了内生要素和外部要素提出了制度变迁的混合模型ꎮ马洪尼㊁席伦认为解释制度变迁过程需要整体审视制度的变化和维持过程ꎬ故有必要将行为者㊁结构等内部变量与外部冲击进行综合分析[13]ꎮ程波辉通过 观念 结构 行为 的制度范式分析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动阻力[14]ꎮ这些研究初步展现出制度变迁动阻力研究中的结构㊁行为者和观念是普遍选择的变量ꎮ因此ꎬ立足于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和上述文献总结ꎬ本文对社会治理体制变迁逻辑提出了 断裂 均衡 的解释框架ꎬ对制度变迁的动力与阻力机制提出了观念㊁权力结构和行为者等影响变量ꎬ这些共同构成了本文对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分析框架(详见图1所示)ꎮ图1㊀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㊀㊀二㊁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1949至今)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范式分析社会治理体制变迁ꎬ首先需要把握社会治理体制的历史发展脉络ꎮ从宏观层面来看ꎬ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建设ꎬ到改革开放53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ꎬ直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变迁历程ꎬ本文将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年份作为时间节点ꎬ对中国社会治理体制进行分段阐述ꎮ1.制度创建时期(1949 1956年)新中国成立之前ꎬ中国的社会治理由国家治理和社会自我治理共同实现ꎮ国家对社会实行全方位的权威专制管理ꎬ但国家权力始终没有到达县以下ꎻ社会自我治理以本土伦理道德纲常为基础ꎬ依靠宗族和地方乡绅实现家长式宗法统治ꎮ新中国成立之后ꎬ在苏联模式的指导下ꎬ中国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ꎬ这也标志着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建设的开启ꎮ此时ꎬ 社会治理 虽然没有被明确提出ꎬ但是建立新政权的过程必然存在大量的社会治理实践ꎬ尤其是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建立ꎬ使国家管理权力到达基层ꎬ进一步扩大了国家对社会的治理范围ꎮ全面推广革命价值观ꎬ建成革命化的新社会成为这一时期的价值导向[15]ꎮ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㊁毛泽东思想ꎬ强化意识形态ꎬ开展政治运动清理旧社会遗毒等构成了这一时期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ꎮ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ꎬ中国不仅以革命的方式迅猛摧毁了旧社会遗留的社会结构ꎬ而且培育了新社会价值观ꎬ建立起国家与社会高度聚合的总体性体制[16]ꎮ2.制度稳定时期(1957 1977年)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ꎬ中共中央以 鼓足干劲㊁力争上游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为总路线ꎬ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ꎮ经济建设带动了社会建设ꎬ农村成立人民公社㊁城市组建单位和街区ꎮ人民公社㊁单位等组织结构本质上是国家行政权力的延伸ꎬ是政府的附属体ꎬ体现了 政社合一 的特征ꎮ国家通过城市的 街区 和 单位 ㊁农村的 人民公社 来实现社会治理ꎬ形成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计划型社会治理体制ꎮ由于承袭了上一阶段的革命价值ꎬ广泛动员群众自主参与成为这一时期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ꎮ这种计划型社会治理体制极大提升了国家对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对资源的高效整合能力ꎬ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十分必要的ꎬ但也相应降低了社会的流动性[17]ꎮ3.制度转型时期(1978 1992年)1978年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从 阶级斗争 转向 经济建设 ꎬ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ꎬ建设小康社会㊁追求共同富裕成为价值导向ꎮ为进一步释放社会发展活力ꎬ国家权力日益从社会的具体事务管理中退出ꎬ与计划经济相匹配的社会治理体制逐步变革ꎮ在农村ꎬ人民公社制度逐渐瓦解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落实ꎻ在城市ꎬ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被打破ꎬ城镇单位制逐渐瓦解ꎮ严格的计划体制开始松动ꎬ人员社会流动加速ꎬ这与传统的计划型社会治理体制产生了大量矛盾ꎮ城市中大量流动人口带来了严重社会治安问题ꎮ与此同时ꎬ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ꎮ1982年宪法确定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法律地位ꎬ城市居民委员会㊁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进入制度化发展轨道ꎮ这一时期计划型社会治理体制的全方位松动ꎬ新的社会观念开始萌动ꎬ但政府对社会治理仍具有绝对的支配地位ꎬ体现出过渡型社会治理体制的特征ꎮ4.制度渐进调适时期(1993 2002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改革目标ꎬ这一创举宣告了中国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巨变ꎬ市场化机制引入社会领域ꎬ重塑了社会形态ꎬ社会流动性进一步加强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开始建立ꎮ市场化改革全面深入地改变了经济结构ꎬ国营企业改头换面㊁多种经济形态相继涌现ꎬ单位办社会的模式逐渐消失ꎮ这种转变也对政府的职能提出了社会保障㊁社会治安㊁行政服务等新要求ꎬ转变政府职能成为当务之急ꎬ社会治理体制实现了功能性再造ꎬ现代社会治理体制雏形初现ꎮ建设 服务型政府 也成为这一时期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理念ꎬ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支撑ꎮ民间社会组织不断成长ꎬ国家对社会组织管理日益完善ꎬ双重管理体制确立[18]ꎮ但是ꎬ由于过于强调 市场化 ꎬ导致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现象ꎬ其中住房㊁教育㊁医疗等民生领域的问题最为突出ꎬ正是这些问63题催生了部分民生领域的 社会的反向运动 ꎬ一些公共服务的 去商品化 再分配 议题重新纳入政府议事日程ꎬ社会治理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19]ꎮ5.制度逐步完善时期(2003 201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ꎬ我国经济体制领域的改革势如破竹ꎬ社会治理领域也因之发生深刻的变化ꎮ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 党委领导㊁政府负责㊁社会协同㊁公众参与 的社会治理格局ꎬ改革开始从经济领域深化到社会领域ꎬ社会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ꎮ2005年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四个建设 ꎬ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㊁政治建设㊁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ꎬ并强调 四个建设 全面协调发展ꎮ这标志着改革日益触及社会深层领域ꎬ 社会 开始作为独立的领域被剥离出来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ꎬ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ꎮ自此ꎬ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到国家战略层面ꎬ由中央推动的社会治理创新试点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ꎬ全国各地涌现出大量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ꎮ为保障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ꎬ国家在强调社会稳定发展的同时ꎬ确立了以人为本㊁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ꎮ6.制度发展创新时期(2013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ꎬ官方文件中更普遍地使用 社会治理 一词ꎬ鲜明地提出了对现代社会治理的战略构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ꎬ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ꎮ国家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以激发社会活力ꎬ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提升公民参与能力ꎬ力求实现 党委领导㊁政府负责㊁社会协同㊁公众参与㊁法治保障 的治理格局[20]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ꎬ这标志着社会治理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ꎮ以人民为中心㊁以民生为根本㊁以美好生活为目标社会治理创新理念ꎬ在实践中表现为脱贫攻坚㊁环境治理㊁应急管理等改善与保障民生的战略举措ꎬ着力于协助人民群众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ꎮ㊀㊀三㊁社会治理体制变迁逻辑历史情境是宏观的社会环境背景ꎬ是制度变迁的底色ꎬ决定了制度变迁的宏观方向和整体逻辑ꎬ为制度生成㊁变迁与稳定提供了结构性动力ꎮ制度在存续状态中嵌入具体历史情境ꎬ就会在其发展的脉络中发现变迁的基本逻辑ꎮ而通过考察社会治理体制的变迁则可以看到其结构性特征ꎬ并根据关键节点与路径依赖勾勒出变迁的样貌形态ꎮ在关键时间节点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是制度变迁的重要契机ꎬ其表现就是旧制度退出㊁新制度产生ꎬ从而改变制度的走向ꎮ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使得制度自我维持㊁自我稳定㊁继而进入自我 锁定 的惯性状态ꎮ一旦遇到重大事件打破原有的平衡ꎬ就会再次迎来制度变革的契机ꎬ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又迎来新的路径依赖的起点ꎬ如此往复循环ꎬ形成持续的 断裂 均衡 循环[8]ꎮ社会治理体制变迁是在宏观历史情境下ꎬ由偶然的关键节点与必然的路径依赖共同作用形成了 断裂 均衡 式制度演变模式(如图2所示)ꎮ以宏观历史情境为背景ꎬ基于时间尺度的制度变迁轨迹ꎬ是由多个关键节点的制度断裂和断裂节点间的制度强化组成ꎬ其构成方式更为细致地展现了图1中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逻辑ꎮ图2㊀社会治理体制的 断裂 均衡 变迁示意图㊀㊀1.制度选择的历史情境历史制度主义在分析制度时强调历史情境的重要性ꎮ例如ꎬ斯坦默认为应当在制度所处的社会㊁政治㊁经济的宏观社会背景中去解释制度[21]ꎮ宏观社会背景既作为前置变量影响制度选择㊁行为者的观念与行为ꎬ又作为制度变迁的目的ꎬ以解决当前社会问题并促进制度变迁ꎮ73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1949 1977)ꎬ以国家管制㊁计划体制为特色的传统社会治理体制ꎬ是历史赋予的必然制度选择ꎬ主要取决于下列宏观社会背景:(1)清理社会遗毒ꎬ彻底改造旧社会ꎮ旧社会经济凋敝ꎬ国民文化水平不高ꎬ黄赌毒恶遍地ꎬ新中国成立后ꎬ为解决这些遗留问题ꎬ在政府主导下实施了扫盲识字班㊁妓女改造㊁肃清烟毒㊁处理流氓黑社会团伙等一系列措施ꎮ(2)建设新政权ꎬ建设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社会治理体制ꎬ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行直接调控与高效管理ꎮ(3)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成长起来的领导人怀有深厚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作风ꎮ从苏联和东欧学成归来的人才ꎬ必然将苏联的社会治理理念引入新中国ꎬ并深刻融入社会治理体制建设ꎮ(4)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ꎮ面对复杂的国外形势ꎬ在 一边倒 外交政策指引下ꎬ中国政府也更倾向于借鉴苏联的社会治理模式ꎮ改革开放以来ꎬ中国社会治理体制逐步由以计划为特点的传统社会治理体制向以 面向社会 为主要特点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转变ꎬ这一过程主要取决于下列宏观社会背景:(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ꎮ随着时代的发展ꎬ计划型社会治理体制日益表现出 统得过多㊁管得过死 的弊端ꎬ导致社会发展缓慢㊁缺乏活力ꎮ尤其是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启动ꎬ中国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ꎬ但社会治理体制的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ꎬ使得社会治理体制亟须改革创新ꎮ(2)国际环境的变化ꎮ随着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ꎬ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ꎬ促使中国在学习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ꎬ逐渐改变计划指令型的社会治理方式ꎮ(3)改革开放前ꎬ中国广大农村生产力低下ꎬ大量知青回城面临失业的窘境ꎬ社会矛盾空前集中ꎬ社会治理工作需要相应地调整ꎮ(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日益深化ꎬ政府对社会的管理逐渐放松ꎮ政府开始倡导基层自治㊁培育民间力量ꎮ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促进了社会力量的兴起ꎬ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体制改革ꎮ2.制度断裂的关键节点制度变迁过程是 断裂 均衡 的过程ꎬ由关键时间节点和在关键时间节点形成的制度共同构成ꎮ关键时间节点在制度变迁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22]ꎮ关键时间节点往往表现为经济㊁政治等重大事件ꎮ重大事件打破制度原本的平衡形成断裂ꎬ行为者往往会立即采取行动修正旧制度ꎬ催生制度变迁[8]ꎮ基于前文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历史的考察ꎬ可以看到四个关键时间节点:(1)1949年新中国成立ꎬ建立了新政权ꎬ确定了国家的基本性质ꎬ在中国建立了计划指令性的社会治理体制ꎮ这一时期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样貌ꎬ以 计划 为中心㊁配合计划经济体制ꎮ(2)1978年改革开放后ꎬ政府转变工作重心ꎬ充分释放市场和社会的活力ꎮ在市场高效率的压力下计划性社会治理体制日益松动ꎬ社会治理部门开始面对复杂的社会新问题ꎬ从而推动了社会治理体制的变革ꎮ总的来看ꎬ这一时期经济建设仍然是主旋律ꎮ(3)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ꎬ促使社会管理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ꎮ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ꎬ计划经济体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ꎬ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改变ꎬ社会治理的内容㊁理念及方式也随之发生变革ꎮ(4)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进ꎬ共建共治共享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鲜明特色ꎬ党委领导㊁政府负责㊁民主协商㊁社会协同㊁公众参与㊁法治保障㊁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制日益完善ꎬ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㊁开辟 中国之治 新境界奠定了坚实基础ꎮ上述四个关键节点的前后时期都是制度变迁中的断裂期ꎬ衔接起了整个制度变迁过程ꎮ而在断裂期中间的均衡期ꎬ制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ꎮ3.制度强化的路径依赖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表现为过去的制度选择对现在和未来制度变化产生的惯性影响ꎬ制度会维持初始路径并不断自我强化ꎮ纵观70余年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ꎬ制度在变迁中仍然表现出了较强的惯性ꎬ存在着多重路径依赖ꎮ梳理70余年来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历史过程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三重路径依赖:(1)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制度依赖ꎮ我国传统社会治83理的文化基础主要表现为政府本位的 强政府 思想㊁大一统思想ꎬ并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模式ꎮ新中国成立初期ꎬ由于面临极为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发展任务ꎬ人民更期待一个强大的政府运用统一的力量有效整合资源ꎬ这就使得计划性的社会主义集体制度成为必然选择ꎮ(2)社会主义道路的路径依赖ꎮ虽然改革不断深化ꎬ但计划指令性的管理方式并没有立即退出ꎬ而是在某些领域一直延续ꎬ并在市场化改革过渡期间留下了深刻印记ꎮ(3)改革开放后维持社会稳定的路径依赖ꎮ保持社会稳定曾经是改革开放初期维护生产秩序㊁追求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ꎬ在社会矛盾频发的改革过渡时期亦发挥了重要作用ꎬ但随着社会转型ꎬ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ꎬ因此亟须变革传统社会稳定机制ꎬ建立新型韧性稳定ꎮ㊀㊀四㊁制度变迁的动阻力交互作用机制机制是 固定互动规律的因果关系 [23]ꎮ本部分将以 结构 行为者 观念 的框架分析动阻力与制度变迁的因果关系ꎬ回答社会治理体制为什么会变迁㊁怎样变迁以及变迁的动力㊁阻力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ꎮ虽然机制产生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下ꎬ但它却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发挥作用ꎬ制度变迁的动阻力机制也在具体历史情境中发挥作用[24]ꎮ权力结构改变不同行为者之间的利益关系ꎬ催化行为者的行为选择ꎬ权力结构也受到宏观社会观念的影响与制约ꎮ行为者是制度变迁的实现载体ꎬ是制度变迁的动力与阻力的具体体现[25]ꎮ观念既能作为一种宏观社会思潮ꎬ诱发权力关系改变ꎬ也能作用于具体行为者指导其行为ꎮ观念从宏观视角对制度变迁作出解释ꎬ行为者则从微观视角对制度变迁作出解释ꎬ权力结构在制度中链接了宏观观念与微观行动者ꎬ搭建了中观维度解释制度变迁原因的桥梁ꎬ串联起了人与社会结构的关系ꎮ权力结构㊁行为者与观念搭建了多层次的㊁互动的解释框架来分析制度变迁ꎬ属于图1中的制度变迁动阻力机制部分(具体如图3所示)ꎮ图3㊀社会治理体制变迁动阻力机制解释框架图㊀㊀1.权力结构政治行为体之间的权力较量是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之一[26]ꎮ在社会治理体制变迁中ꎬ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㊁要素分配㊁运行路径等是观察制度中权力结构的重要角度ꎮ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ꎬ全能式政府操办了社会的方方面面ꎬ用单位和公社将个体及社会力量纳入政府治理中ꎮ改革开放后ꎬ政治与经济领域的改革为社会悄然松绑ꎬ社会力量开始萌芽ꎮ政府利用分类控制的方法ꎬ以行政力量吸纳社会ꎬ培育可控制的社会力量㊁抑制不可控制的社会力量[27]ꎮ伴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等一系列改革的推进ꎬ新时代下政府与社会又在不断融合ꎮ从权力关系来看ꎬ政府与社会的权力关系从始至终都是不对等的ꎮ时至今日ꎬ政府仍然处于主导地位ꎬ但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前ꎬ社会的地位已93。
中国机构改革的基本逻辑
首先,具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意义。
这主要体现在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上。
此次机构改革把国家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并入国家监察委员会,实现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而且有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作为基础,作为国家的最高监察机关,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其次,具有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意义。
这体现在很多方面,如从数量上看,减少了8个正部级机构和7个副部级机构,向小而精干的政府规模又前进了一步。
从职能框架上看,解决了作为多干预具体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问题。
从机构上集中了市场监管职能,集中了生态环境管理职能等。
这些职能的集中,涉及到很多部门利益的阻力。
其阻力之大应该不小于1998年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时精简很多经济部门的机构改革。
这样做,进一步理顺了交叉分散的职能,从而解决了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从适应新时代需要角度来说,这次机构改革可以说在机构层次实现了一些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政策变化。
最典型的是国家卫计委被改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仅标志着卫生工作从以病为中心走向以健康。
谈谈事业单位的改革背景及改革内容
事业单位的改革背景及改革内容福建厦门翔安事业单位考试已经出了公告,想必很多人想要报考。
大家对事业单位了解吗?这边和大家聊聊事业单位的改革背景及改革内容。
(暑假期间,厦门中公教育为广大考生准备了丰富多样的事业单位课程,并匹配相应的团报优惠活动,让你一步成“公”,改变你的未来。
)ps:对蓝色字体右键单击“打开超链接”改革背景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有统计表明,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中,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相加,占总人数的3/4,其中教育系统人员即达到一半左右,另有900万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4000万人。
来自高层的判断认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
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
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
有的事业单位对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追求,偏离了公共服务这个公共机构的基本价值取向。
此外,已经形成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结构在改革中很难被打破,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大阻力。
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改革加以解决。
改革内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包括政府的职责定位,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对事业单位管理的创新等,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可重点研究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转变政府职能。
如何明确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职责划分,切实保证政府与事业单位在职能、机构和运行机制上的分开;如何收回和整合事业单位行使的行政职能,实现行政职能的有机统一,规范依法行政行为;如何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减少对事业单位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
二是明确事业单位功能定位。
如何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属性,实施分类改革,将主要承担行政职能和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分离出去;如何从财政投入、税收政策、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方面促进事业单位强化公益属性;如何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的用人权、薪酬分配权、职称评聘权、经费设施使用权、自主运营权等法人自主权。
国家治理变革视阈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切入点
国家治理变革视阈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切入点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各国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标。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变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从国家治理变革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问题,并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切入点,分析其在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的作用与挑战。
本文首先对国家治理变革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关系进行理论阐述,明确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后,通过对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现状及其在社会管理体制中的地位进行梳理,揭示事业单位改革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内在联系。
在此基础上,分析事业单位改革在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的成效与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文章还将结合国内外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实践经验,对事业单位改革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创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进而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国家治理变革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基础在国家治理变革的大背景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变革不仅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挑战,更是对现代治理理念的实践与发展。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等多个方面。
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结构的互动与合作。
在社会管理领域,这意味着要从单一的政府管理模式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转变。
政府应逐步放权,激发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的活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
治理理论则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等方式来管理公共事务。
在国家治理变革的视阈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需要构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方式的民主化和治理机制的法制化。
这种创新不仅是管理方式的变革,更是价值理念的转变,强调开放、包容、合作与共享。
浅谈事业单位改革
浅谈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是多方面的。
首先,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对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事业单位供给模式难以满足。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要求事业单位更加适应市场规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再者,政府职能转变也促使事业单位重新定位自身的功能和职责,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
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人员安置问题。
改革可能导致部分人员岗位调整或下岗,如何妥善安置这些人员,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是财政保障问题。
一些事业单位在改革后可能面临财政投入减少的情况,如何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公共服务的持续提供,需要精心谋划。
三是观念转变问题。
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改革存在抵触情绪,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需要加强宣传引导,促进观念更新。
在改革的过程中,明确改革的目标和原则至关重要。
目标应当是建立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原则包括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坚持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使事业单位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分类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举措。
根据社会功能,将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大类。
对于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要逐步转为企业;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继续强化其公益属性,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改革还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
在人事制度方面,要建立健全岗位管理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完善人员招聘、考核、激励等机制。
事业单位改革之管见
事业单位改革之管见事业单位改革,包括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两方面。
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和全面发展战略要求,综合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一指导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原则,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建立有利于政事企事分开,有利于优化社会事业资配置,调整布局结构,建立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能充分调动事业单位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
建立一个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运行规范有序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一个适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要求的管理制度;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通过改革,精干机构和人员,优化资配置,发展事业单位生产力,增强事业单位活力,提高事业单位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总体目标逐步建立基础优先门类齐全区域均衡体现平的益服务体系,促进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改革,逐步做到益目标明确投入机制合理监督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
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制度,规范事业单位的服务行为和服务质量,确保益目标的实现。
通过改革,对全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岗位等进行科学整合,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社会单位用人转变。
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法制化科学化。
三基本原则一政事事企分开的原则。
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根据政策规定,准确定位事业单位的职能,实现政事事企分开,理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二适应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
谈谈对当代事业单位改革的看法
津贴补贴构成。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2009年基本 资抓紧实施,部分省份基本兑现。
兑现到位,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
2、招聘改革:公开招聘将实现全覆盖
近几年,事业单位招聘中信息不公开、程
序不透明、暗箱操作的事件时有发生,原因就
在于没有很好地实施公司招聘制度。为此,中 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门下发文件,明
二、改革的目标
总体目标:建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
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 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 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 系。
三、改革涉及面
1、工资改革:绩效工资全面推开
我国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始于2006年,工
作人员的收入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
三)事业单位的改革大幕既启,必须坚定地 推进下去,不能半途而废,但鉴于事业单位 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以及其整体上的公益性 质,对事业地位改革的艰巨性尤其要有充足 的估计,改革的策略和手段必须灵活,特别 是应充分尊重被改革者的意愿,以最大程度 地保障多数人的利益在改革中不受损。
谈谈对当今事业单位改 革的看法
作 者 : 姚 富 英
事业单位改革
一:改革的原因
三:改革涉及面
五:改革的利弊
二:改革的目标
四:改革的难点
六:改革的认识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 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在很多方面出现了矛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功能定位方面:
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 机制不活。
一)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充 分考虑历史基础,在制定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时 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体现过渡性,同时推 进各项配套改革,做好必要的保障工作,把改革 的力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有机结合起来。 二)事业单位改革路线渐明,首先完善人事管 理制度设,实现事业单位聘任制;然后实施事业 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分类推进;最后推广事业单 位养老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中国单位制的研究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已经开 始, 最初主要集中于国外学者的一些相关探讨 。 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 单位体制改革的成果初步显露之后, 才逐 。“单位 ” 渐受到国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研究“主要是对 中国社会主义再分配体制下的制度结构, 尤其是基层组
“新二元社会” 的 概念。 目前在关于单位组织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的研究中,
对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取向, 多数研究是针对
110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制度逻辑 《指导意见》 而提出, 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 在组织职能 经营权和管理权等行政功能从事业单位中 上将所有权、 分离出去, 而在监督约束方面政府仍需发挥作用; 第二, 应推行分类改革, 对不同职能的事业单位依据市场化特 点进行分类管理; 第三, 推行法人治理的治理机制, 以适 应市场化要求; 第四, 从改革环境上应加强社会保障制度 保证事业单位改革的稳妥进行; 第 建设和相关法律建设, 五, 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和成员
瑦 。还有学者从资源 瑏 社会团体—个人’ 的社会管理体制 ”
定义
“单位” 已有研究关于 的定义
“单位是我国各种社会组织普遍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组 ⑤ ” 织形式, 是我国政治、 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基础。
2
“再分配体制下的制度化组织。 从这个定义可 单位是 李猛 以看出, 城市内居于再分配体制中心的技术性最差的事 周飞舟 ‘单位 ’ …… 中国的企业 业单位、 行政单位是最典型的 李康 ⑥ 。 单位也具有典型的单位性质” “ ‘单位’ 是基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计划经济体 制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组织, 是国家进行社会控制、 资源 分配和社会整合的组织化形式, 承担着包括政治控制、 李路路 专业分工和生活保障等多种功能; 其典型形态是城市社 国有管理及服务机 会中的党和政府机构( 行政单位) 、 ⑦ ” 构( 事业单位) 和国有企业单位。 “单位原指城市人的就业组织, 从社会保障的意义上来 ‘家—国 ’ 潭深 说是一种取代了与传统家庭亲属保障相应的 ⑧ ” 观念的组织。
( 一) 体制内单位组织概念界定与衍变
109
2013. 1
也是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 。 表1
编号 1 研究者 路风
国内学者主要存在两种立场: 一种认为作为计划经济的 单位组织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中逐渐缺乏存在 产物, 的制度基础, 将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变而走向消解 。 有学 者从社区研究的意义上论证单位制的终结, 认为单位制 “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 终结的内涵 即由那种基于 ‘国家—单位—个人’ ‘国家—社区、 的社会管理体制转向
, “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 内 承担行政职 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 成, 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 、 收入分配、 社会 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管 保险、 办分离、 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 社会力量兴 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 为实现改革的总目
配置的方式和社会整合的方式上讨论了单位制在市场经 济中所发生的改变, 认为这些改变都是导致单位制消解 的决定因素。另一种则认为国有企业虽然进行了市场化 改革, 但从文化、 内部运行等方面看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 单位组织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了传统单位组织的特点, “新二元 继续存在, 只是形式会发生变化。有学者提出了 “传统计划体制 社会” 的概念, 来指代社会结构的变迁, 将 界定为新二 的社会和市场化社会机制共生的社会结构,
瑧, 瑏 元社会” 认为单位体制并没有完全消失, 以国有大型
3
4
, “单位 ” 可以看出 概念本身所代表的是一种组织形 “单位制” “单位体制 ” “单位 ” 式, 而 或 则是在 的基础之上
⑨ 。有学者 “某种社会体制、 “将整个社 形成的 制度结构”
企业为研究对象, 论证传统单位体制正在向新单位制转 变。还有学者从资源获取的角度论证了单位组织在相当 原因就在于由于组织的所有权 长的时间内依然会存在, 仍属于国家, 因此其政治功能依然不能彻底改变 。 ( 二) 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研究 目前学术界关于单位组织改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国 有企业改革方面, 与之相比, 由于事业单位改革刚刚有了 因此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 实质性的起步, 《指导意见 》 角度单一。2011 年 发布之前, 大多数研究集 中在对事业单位现状的描述和改革方向的预测上 。 目前 《指导意见 》 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对 的解读以及对事业单 位存在问题的归纳两个方面 。 基于研究的时效性, 本文 主要针对近期相关研究加以总结 。 针对目前事业单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已有 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 追求自身利益现象 许多事业单位为了牟取私利与其公益性职能背向 严重, 而行, 原因是市场经济下对事业单位活动的监管体系不 健全; 第二, 内部运作效率较低, 许多事业单位的工作集 中在形式主义上, 没有真正达到提供公共服务的目的, 主 要原因在于事业单位活动大多靠政府部门协调完成, 对 政府主管部门仍有很强的依附性, 自主活动 能 力 差; 第 三, 用人机制僵化、 效率低下, 一方面编制的存在使得人 员流动性极低, 另一方面许多人员并不是依据组织需要 造成人力资源灵活性差 、 人员膨胀; 第四, 资源配 而招纳, 置制度不健全, 国家的项目拨款管理不严且存在随意性, 事业单位内部成员的工资分配方式单一 、 激励机制不完
② 。 从华尔德在 1987 年第一 织制度的社会秩序的研究 ”
次将单位制作为一种体制性的结构进行研究 ③ 以来, 对 “单位” 于 概念有诸多不同的定义 。 表 1 列出了部分具有 “单位” 定义。其中定义 1 侧重从宏观社会结构 代表性的 角度来定位单位组织, 将其视为整个社会结 构 的 基 础 。 定义 2 是在制度理论的视角下提出的, 依据组织自身技 “技术性组织 ” “制度化 术性和仪式性的强弱将其分为 和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至今已走过 20 年的历程, 国有企 业改革已经全面实施并卓有成效, 其效应已全面渗入到 社会各层面的组织中, 并影响着社会成员各方面的生活 。 其实, 中国体制转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原来在计划 “单位” 体制内的各种 组织的市场化改革。 基于这样的理 “体制内组织” “所有与中国市场化体 本文所使用 特指 解, ‘单位体制 ’ ‘单位组织 ’ , 制改革以前的 有关的 包含国有
瑥。 瑐 标奠定坚实基础”
还有的研究提出了有别于事业单位分类方法的建设
瑠 来替代目前的分类方式, 瑐 “非营利逻辑” 性讨论, 用 或者
准公益性、 将事业单位按照经济学角度分为“纯公益性、
瑐 瑡 等。 半公益性”
( 二) 事业单位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具有一致性特点 《指导意见》 对 进行深入理解可以看出事业单位改革 从功 与国有企业改革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特点: 第一, 能的划分上看, 此次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首先提出了 对其进行分类, 将行政职能和经营职能从事业单位中分 离。这与当初的国有企业改革相类似, 其原因在于作为 而这一 单位组织两者都具有单位组织政治功能的特点, 点是单位组织改革的关键所在, 因此将此作为事业单位 改革的第一步。第二, 从改革的目的上看, 改革的重点强 最大目的是为了事业 调了事业单位组织的公益性特点, 单位组织的公益属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来满足社会成员 对事业服务的需求。而这一点可以说是事业单位组织寻 求生存合法性的一种表现 。 从宏观看, 人们之所以会对 公益服务有着迅速增长的需求,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单位 制的解体导致单位组织社会功能的丧失 。 一方面, 体制 内组织的许多功能分化到了社会, 导致人们对公益服务 的需求量加大; 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也要求公益事业组织 的发展, 这与国外公益事业组织的发展相似 。 从微观看, 大量社会成员和组织属于体制外, 他们更具市场经济特 体制外的组织除工作外, 往往不对成员生活承担其他 点, 功能, 许多问题必须求助于公益事业组织才能解决 。 而 国内民间自发的公益事业组织极少, 计划经济体制下衍 变而来的国有事业单位组织仍然是满足成员公益服务需 求的主体。因此, 国有事业单位组织改革是为了顺应国 有企业改革的整体环境而发生的 。 第三, 从改革的动力 来看, 两者的改革都是来源于国家由上至下的政策指令, 并非市场经济直接促发的自然推进 。 从第一 家 国 有 企 — —沈阳防爆器材厂的破产到 20 世纪 90 年代“减员 业— 增效” 的国有企业改革, 大量体制内组织成员脱离单位体 制, 成为在市场经济中靠自由竞争生存的市场主体; 而目 前的事业单位改革也一样是国家的制度安排 。 第四, 从 两者都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 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看,
瑩 瑏 的积极性。
。《指导意见 》 , “到 提出的改革总体目标是 革的时间表 2020 年, 建立起功能明确、 治理完善、 运行高效、 监管有力 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形成基本服务优先、 供给水平适 度、 布局结构合理、 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
瑤 ; 其阶段性目标明确规定, 瑐 系” 在 2011 ~ 2015 年的 5 年
④ 一词, , “再分配” 组织” 从 可以看出该定义强调组织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 (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 的正式公布, 见》 事业单位改革 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这实际上是一个与制度环境趋同 的过程, 目的是扩大在社会整体转型过程中自身生存的 合法性, 其满足的是针对社会整体运行而言的制度效率 。 本文拟从中国单位制度变迁过程的角度理解中国的单位 体制, 特别是事业单位改革。
瑏 瑨 善。
会的运转不得不依靠单位组织形式的结构定义为‘单位
⑩ ; 也有学者将“单位制度 ” ” 体制’ 视为一种“社会分层 瑡 ; 还有学者认为 瑏 “单位体制是中国在革命后社 的制度” 瑢。 瑏 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诞生出来的一种社会调控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