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桥”封不住“枫桥”
张继《枫桥夜泊》鉴赏《枫桥夜泊》译文及赏析
张继《枫桥夜泊》鉴赏《枫桥夜泊》译文及赏析《枫桥夜泊》是由张继所创作的,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枫桥夜泊》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枫桥夜泊》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枫桥夜泊》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
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
“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
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存在字句争议的诗句
存在字句争议的诗句
存在字句争议的诗句是《枫桥夜泊》中的“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共7个字,却有6个字有争议。
先是这“江枫”二字,江枫按我们正常的理解,应该就是指江边的枫树。
可是有人称吴县有一座名叫“封桥”的桥。
枫和封本来就同音,所以张继诗中写的极有可能是“封桥”。
甚至有人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找出了宋代周遵道的《豹隐纪谈》,称原来这桥就叫封桥,后来王珪把它改成了枫桥。
如果按这种理解方式,那这首诗中就没有出现树。
然后是这“渔火”二字,一般我们认为这是渔船上的灯火。
但偏就有人认为这渔火怎么可能愁眠,所以他们认为“火”字是通假字,通的是“伙”字,所以渔火就成了渔船上的小伙伴。
最后是这“愁眠”二字,正常的理解愁眠是因忧愁而失眠了。
但有人说这愁眠不是这个意思,它指的是寒山寺外的愁眠山。
枫桥夜泊诗意翻译 枫桥夜泊古诗解释简短
枫桥夜泊诗意翻译枫桥夜泊古诗解释简短《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在晚唐安史之乱后途经寒山寺时而作的一首羁旅诗。
《枫桥夜泊》实为千古绝唱的好诗!原文一点问题没有。
我来说,好在哪儿!首先,枫桥夜泊,开篇点题!时间:是秋天,枫叶红时,秋天的一个夜晚。
事件:是乘舟停泊寒山寺。
然后,该诗是一首动态画卷,记录了时光变幻全诗完整地展现了泊舟寒山寺的全过程。
动静结合,一明一暗,由远而近,由傍晚到半夜,由枫桥至寒山寺,最终半夜到达寺庙,靠岸停泊的全场景描绘,由景及人,情景交融。
“月落乌啼,霜满天。
”指明了时间是秋天傍晚,此时月亮已经微微出来,落在天上,乌鸦在傍晚啼叫,准备回巢,秋天的傍晚,白霜满天,蒙蒙白一片,秋风萧瑟而寒起。
“江枫渔火,对愁眠。
”指明了江边枫树枫叶正红,与江边停泊的渔船灯火正红一片,遥相对映。
“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动人遐想。
让人不禁引发无法自拔的秋愁,今晚真是一个不眠之夜啊!而事实也确实如此…现在还泛舟江上,要半夜三更方才能够到达寒山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指明了历经从傍晚至半夜的泛舟江上,终于在半夜三更时分准点到达了姑苏城外的寒山寺。
我们知道,见山而不到山,古代人步行至远山尚得半天时间,而摇撸泛舟,更是艰辛,从傍晚至半夜,也差不多是半天时间,到达寒山寺泊船,正好三更钟声。
而在空灵旷远的夜半三更的钟声的回响下,此时,客船总算停靠到达了寺院的岸边。
此“到”,是与“寒山寺”相对称,是“到客船”,而不是“钟声到”。
此“到”,乃是全诗画龙点睛之笔,有一种历经长途跋涉,历经各种历难,而最终到达寺之彼岸,一身轻松,放下一切,立地成佛之感叹!也是作者当时的内心写照。
唐朝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
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本诗作者,张继。
诗人是春天到达苏州,但时局动荡未入城,一路在苏州周边奔波辗转,直至秋天的夜晚,诗人张继才泊舟夜宿苏州城外的寒山寺。
“封桥”封不住“枫桥”
在. 南北 舟车在 此 交会 。 旧时每到
夜 里这 里 航 道 就 要 封 锁 , 因 此 名 为 “ 封 桥” . 后 来 因为 张 继 的 诗 改 名 为 “ 枫桥 ” 。松 江 。 在 苏州城 外 , 吴 江以 东 。 当年 的古 松 江 非 常 宽 阔 。 宋人 郏 乔称 : “ 吴松古江 , 故道深广 , 可敌 千浦。” 枫 桥 和 松 江 这 两 处 .你 觉 得 哪
火 点 点 .伴 着 愁 思辗 转 难 以入 眠 的
一 封锈~ 封 住一 枫桥~
史料记 载,古时 ,姑苏城 中一些寺
庙。 有 时会在深夜打“ 无 常钟 ” “ 分 夜 习其 他 大 多数 古诗 一 样 ,在 同 一化 的诗 意理 解 的 基 础 上 ,只 在 诗 境 营 造、 朗读 积 累上 打 转 , 是否就 忽略 了
计如何 、 诗 境 的感 悟 如 何 , 倒 是 诗 意
的。而枫桥 , 就在 寒 山寺北 , 距 山门
不过 百步之遥 ,在 此处 听钟 声非常
清晰。 所 以到 北 宋 时 , 有 人 将诗 题 改
的理 解 这 一环 , 引起 了我 一 点 思 考 。 “ 月 落 的夜 晚 , 乌鸦 声声 啼 叫, 霜气 重 重 弥漫 , 岸边 瑟 瑟 的 江枫 、 江上 点 点的渔火 . 勾起 了作 者 无 限 的愁 思 ,
让他 难以入眠。 这 时。 姑 苏城 外 寒 山
为《 枫桥夜 泊》 。 如果遵 照原 题 , 你会
怎样 理 解这 首 诗 ?
2 . “ 月落乌啼 ” 到底 是指凌 晨还
是指半夜? 按 乌鸦 习性 . 在 日落之 后 黎明之前是不啼 叫的.除非是受到
《枫桥夜泊》原文及翻译赏析
《枫桥夜泊》原文及翻译赏析《枫桥夜泊》原文及翻译赏析《枫桥夜泊》原文及翻译赏析1《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原文注释】: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翻译译文】: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赏析鉴赏】: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
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
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
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
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
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即可为证。
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
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
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
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
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枫桥夜泊》原文及翻译赏析2枫桥夜泊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译文及注释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
枫桥的漕运历史(下)
枫桥的漕运历史(下)
“枫桥”两字的由来和张继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枫桥横跨枫江,紧依运河,为古驿道必经之地。
古时政府在此设有关卡,检查过往船只。
每晚苏州城门关闭,运河封航,桥边便停满等待天亮过关的漕船。
每当漕粮北运经此,就要将河道封锁起来,故名为“封桥”,唐代诗人张继所作《枫桥夜泊》正是描述其停泊待旦时的场景。
此后,相沿成习,枫桥之名闻名天下。
张继和“枫桥”的邂逅也成了后世佳话!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经济制度,专指中国历代政府将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等省所征皇粮,由水运(间或有部分陆运)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
“枫桥”之名溯源
“枫桥”之名溯源走在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名“枫桥”镇(现行政区划改称枫桥街道)。
古镇的得名,与唐代大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有关:“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从此,桥因诗名,镇因桥名。
这座位于枫桥景区寒山寺前的古桥,为花岗石单孔拱桥,现仍然保持完好,已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枫桥在唐代以前并不出名,该桥原来无名,俗称“封桥”。
桥横跨古运河航道,为古代水陆交通要道。
当时,从江西、安徽、浙江等地漕运北上进京的粮船都途经这里。
为防不测,地方政府在此设卡护粮。
每当漕运的粮船经过,就用木栅栏封住部分河道(或桥洞),禁止别的船只挤占航道,从而保证“皇粮船”的优先通行和安全。
如此,无名桥便理所当然成为“封桥”。
将“封桥”俗名易为谐音“枫桥”雅名的始作俑者,目前有文字可考,最早的当属唐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
此后,多有诗人沿用此说,比如,晚唐杜牧《枫桥》诗,有“暮烟疏雨过枫桥”句。
明代高启的《泊枫桥》诗中,有流传至今的经典名句:“诗里枫桥独有名”。
宋代周遵道《豹隐记淡》云:“旧作封桥,王邭公居吴时书张继诗,刻石作‘枫’字,相传至今。
”宋代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载:“枫桥或误为封桥,今丞相王邭公居吴下,亲笔张继一绝于石而‘枫’字遂正。
”王邭公即北宋名相王珪(1019-1085年),字禹玉,北宋著名政治家和书法家。
王珪书张继《枫桥夜泊》一诗的刻石已失,今集王珪字重刻于枫桥畔的枫桥诗碑廊内,弥补了遗珠之憾。
尽管唐代已将“封桥”更名为“枫桥”,但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仍然有人喜欢复古,坚持使用旧名。
北宋至和三年(1053年),曹文道记载了封桥寺的藏经,有“封桥”一名的说法。
明代李日华的《六研斋笔记》,清代张燕昌的《金粟笺说》中,都有“封桥”的记载。
明初卢熊撰写的方志《苏州府志》,记载了一段有关“封”与“枫”争论的趣闻。
文中云:天平寺藏经多唐人书,背有“封桥常住”四字朱印。
枫桥夜泊古诗原文
枫桥夜泊古诗原文
枫桥夜泊古诗原文:
枫桥夜泊张继〔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译文:
月亮渐渐沉落下去,只剩下漫天的秋霜笼罩住广袤的天宇,让人感到彻骨的寒意。
四周一片静寂,只有乌鸦在哀鸣,寥廓的江边那火红的枫叶还若隐若现,江中归舟上的点点渔火,勾起我无限愁绪,使人难以安眠。
清晰地听到,夜半时分的钟声,从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里悠扬铿锵地传出,悠悠地送到我夜宿的小船中。
枫桥夜泊注释:
1.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西,原名为“封桥”,后因张继这首诗改“封”为“枫”,故沿用为“枫桥”。
2.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3.月落:指的是天将破晓。
4.乌啼:是指乌鸦的鸣叫。
5.霜满天,是说秋霜满布,让人感到彻骨的寒意。
6.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7.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苏州的别称。
8.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枫桥夜泊》的全诗及赏析 枫桥夜泊的诗意及注释
《枫桥夜泊》的全诗及赏析枫桥夜泊的诗意及注释一、《枫桥夜泊》全诗及注解《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此题目也作《夜泊枫桥》。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枫桥也叫封桥。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
欧阳修《六一诗话》曾曰:“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
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庚溪诗话》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
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
’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
’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
’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
”宋人孙觌绝句《过枫桥寺》:“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诗薮》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
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
《唐诗摘钞》:“夜钟声,或谓其误,或谓此地故有半夜钟,俱非解人。
要之,诗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
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钟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
”译文: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暮色朦胧漫天霜色。
《枫桥夜泊》的全诗及赏析 枫桥夜泊的诗意及注释
《《枫桥夜泊》的全诗及赏析枫桥夜泊的诗意及注释》摘要:诗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特征景象和旅人感受,“对愁眠”“对”包含了“伴”蕴不不象“伴”外露,《枫桥夜泊》描写了秋天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枫桥、《枫桥夜泊》全诗及《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今苏州市阊门外题目也作《夜泊枫桥》夜泊夜把船停靠岸边江枫寒山寺旁边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名称枫桥也叫封桥据《清统志》记桥原不叫枫桥这里原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船只停泊码头由唐以前水匪倭寇常进犯故当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姑苏苏州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枫桥附近始建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而得名今苏州市西枫桥镇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山非寺名夜半钟声当僧寺有半夜敲钟习惯也叫"无常钟"欧阳修《六诗话》曾曰“诗人贪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庚溪诗话》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唐已然也观鹄诗云‘定知别伴遥听缑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则前人言不独张继也”宋人孙觌绝句《枫桥寺》“白首重梦青山不改旧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诗薮》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唯声律调兴象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可知也”《唐诗摘钞》“夜钟声或谓其误或谓地故有半夜钟俱非人要诗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钟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译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啼叫着暮色朦胧漫天霜色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人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钟声传到了我乘坐客船里二、《枫桥夜泊》全诗赏析赏析秋天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客子使他领略到种情味隽永诗美写下了这首境清远诗题“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分景象与感受诗首句写了午夜分三种有密切关连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便已沉落下整天宇只剩下片灰蒙蒙光影树上栖乌约是因月落前光线明暗变化被惊醒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幽暗静谧环境人对夜凉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描写并不合然景观实际(霜华地而不天)却完全切合诗人感受深夜侵肌砭骨寒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舟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气正弥漫着满天霜华整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先承接程和感觉程而这切又都和谐地统水乡秋夜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孤孑清寥感受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细密诗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特征景象和旅人感受朦胧夜色江边树只能看到模糊轮廓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地名引起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象给者以秋色秋和离情羁思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词语所沉积感情容和它给予人想透雾气茫茫江面可以看到星星几处“渔火”由周围昏暗迷蒙背景衬托显得特别引人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静动暗明江边江上景物配搭组合颇见用心写到这里才正面出泊舟枫桥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船上旅人“对愁眠”“对”包含了“伴”蕴不不象“伴”外露这里确有孤孑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缕缕轻愁但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新鲜感受我们从那仿佛很客观“对”当似乎可以感觉到舟旅人和舟外景物种无言交融和契合诗前幅布景密很十四写了六种景象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诗人枫桥夜泊所得到鲜明深刻、具诗美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神韵暗夜人听觉升居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静谧而且揭示了夜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种种难以言传感受也就尽不言了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枫桥西里初建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因而得名枫桥诗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化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因这寒山寺“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回声渗透着宗教情思而给人以种古雅庄严感了诗人所以用句诗明钟声出处看不无因有了寒山寺夜半钟声这笔“枫桥夜泊”神韵才得到完美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单纯枫桥秋夜景物画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型化艺术境夜半钟风习虽早《南史》即有记但把它写进诗里成诗歌境眼却是张继创造张继或以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张继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艺术境了赏析二这首七绝诗是历歌著名作全诗以愁统起前二句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种韵浓郁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情两句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种空灵旷远境夜行无月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却闻乌啼钟鸣如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衬托使景皆情景声皆音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缕淡淡客愁被染得朦胧隽永姑苏城夜空摇曳飘忽那里桥水寺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寻梦者《唐诗三集合编》“全诗‘愁眠’上起妙不说出”《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全关目明逗‘愁’虚写竟夕光景辗反侧见”《古唐诗合》“诗装句法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包蕴了六景事用具诗语言构造出清幽寂远境江畔秋夜渔火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挑选都独具慧眼静动、明暗、江边岸上景物搭配与人物心情达到了高默契与交融共形成了这成世艺术境界其名句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描写了秋天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游子使他领略到种情味隽永诗美写下了这首境深远诗表达了诗人旅途孤寂忧愁思想感情什么诗人夜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约天将晓树上栖鸟也黎明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霜”透着浸肌砭骨寒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正弥漫着满天霜华二句写诗人夜伴着“江枫”和“渔火”眠情景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夜眠客人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钟声传到船上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两句是诗人听到静夜忽然听到远处传悠远钟声夜眠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静谧而且揭示了夜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种种难以言传感受也就尽不言了这首诗采用倒叙写法先写拂晓景物然追忆昨夜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小学三年级语文《枫桥夜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枫桥夜泊》是唐代诗⼈张继的作品。
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寺时写下这⾸羁旅诗。
此诗精确⽽细腻地描述了⼀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孤⾈客⼦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枫桥夜泊》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枫桥夜泊》原⽂ 枫桥夜泊 唐·张继 ⽉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枫桥街道阊门外。
有⼈说“枫江古为封江”、“枫桥旧作封桥”(宋周遵道《豹隐纪谈》),也有⼈说,“旧把此桥误作封桥,到王珪才改正为枫桥”(《吴郡图经续记》),还有⼈说,“本为封江、封桥,王珪改封为枫,⼈们震慑权势,只得趋附”。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2、乌啼:⼀说为乌鸦啼鸣,⼀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极冷的形象语。
3、江枫:⼀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太湖,流经上海,汇⼊长江,俗称苏州河。
另外有⼈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
“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改为“枫桥”。
柯继承等指出,“唐以前早先枫桥称作封桥,吴语封、枫同⾳,以封桥误为枫桥,因河边有经霜红叶树之故。
根据张诗所表明的物候及⽉相分析推算,张诗当作于农历⼗⽉深秋时分,江南⽔边多植乌桕之类树⽊,经霜叶红,古⼈诗中多混作为‘枫’。
故江枫,是泛指江边的红叶类树,不必是枫。
”渔⽕:通常解释,“鱼⽕”就是渔船上的灯⽕;也有说法指“渔⽕”实际上就是⼀同打渔的伙伴。
《全唐诗》“渔⽕”作“渔⽗”。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词拟⼈化。
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怀疑江枫渔⽕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寺对⾯的⼭名。
4、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得名。
《枫桥夜泊》的全诗及赏析
《枫桥夜泊》的全诗及赏析《枫桥夜泊》的全诗及赏析一、《枫桥夜泊》全诗及注解《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此题目也作《夜泊枫桥》。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枫桥也叫封桥。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因而起名叫封桥。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
欧阳修《六一诗话》曾曰:“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
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庚溪诗话》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
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
’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
’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
’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
”宋人孙觌绝句《过枫桥寺》:“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诗薮》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
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
《唐诗摘钞》:“夜钟声,或谓其误,或谓此地故有半夜钟,俱非解人。
要之,诗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
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钟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
”译文: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暮色朦胧漫天霜色。
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
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
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篇1《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原文注释】: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翻译译文】: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赏析鉴赏】: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
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
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
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
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
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即可为证。
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
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
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
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
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篇2枫桥夜泊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枫桥导游词
枫桥导游词枫桥导游词1枫桥始建年代不详。
从《寒山寺志》的记载中,可以知道枫桥建造时间早于寒山寺(南朝梁代天监年间)。
枫桥经过这么多年,当然历经沧桑。
可能是人们太喜欢张继的这首诗了,所以历代都设法保护好它。
唐代的桥一直传到今天,实属罕见。
枫桥有记载可考的修建有明崇祯末,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同治六年(1867),最后一次整修是1985年。
被国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枫桥,旧作"封桥",因为这座桥晚上要关上木栅门封掉。
宋代王郇公寄居在苏州时,将张继诗书刻在石碑上,也是《枫桥夜泊》最早的石碑,把"封"字改成了"枫",大家觉得桥名更有诗意了,从此就叫它枫桥,一直沿用到今天。
现在大家看到的枫桥为单孔石拱桥,长39.6米,宽5.27米,跨度10米,南、北坡各有12级引桥。
北面桥柱中间联刻:"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两旁对联为:"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三年天必降之福;恼人语恶视恶行恶三年天必降之祸"南面中间联:"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都是劝人为善的佛教精神。
枫桥的有名,一是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另一就是从张继诗里名声鹊起,尔后南来北往的文人都喜欢停泊在这里,体会《枫桥夜泊》的诗境;继尔,步张继后尘,作诗题咏。
如:唐代张祜:"惟有别时因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北宋程师孟:"晚泊枫桥寺,迎风坐一轩。
"南宋俞桂:"昔年曾到枫桥宿,石岸旁边系小船。
"元代释英:"晚泊枫桥寺,冥搜忆旧游。
"明代徐源:"寒山钟尽便开船,来往枫桥共几年。
"明代文肇祉:"此夜维舟不成寐,寒山依旧起钟声。
"清代沈德潜:"星星渔火乱,知是泊枫桥。
"清代李绳:"寺钟渔火枫桥泊,已是思家第一程。
枫桥知识点总结
枫桥知识点总结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枫桥的故事背景。
枫桥词的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张先的一篇词。
它是以金莲夫人的故事为题材写成的。
金莲夫人是宋代名士杨万里的妻子,她是一位贤淑娇媚的女子,深得丈夫的宠爱。
枫桥词是杨万里在金莲夫人去世后写的。
再来了解一下枫桥的主题和意境。
枫桥的主题是写爱情。
在枫桥词中,作者以雄辩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描绘了古代士人的痴情风物。
他通过描述枫桥秋风,漏断声,月华其视,抒发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之愿和对妻子永远不会忘记的承诺。
枫桥词的意境非常深刻,歌唱了一个真挚朴实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高尚品质和美丽情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度情感和诗意情怀。
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枫桥词的艺术特色。
可以说枫桥的艺术特色有三点。
其一是婉约的意境,枫桥词以婉约细腻、含蓄清丽的艺术特色展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深情义感与高贵品格。
其二是以抒情为主,枫桥词以抒发深情、感怀自己的爱情故事为主题,以雄辩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感和雅致情怀。
其三是浓墨重彩的描写,枫桥词以细致的描写和浓墨重彩的笔触,刻画了古代士人的高尚品格和崇高情怀,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雅性情和深刻品味。
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枫桥的艺术价值。
枫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尚品格和浓郁情感。
它不仅在词的体裁上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在理念上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通过雄辩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刻画了古代士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情怀,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雅性情和深刻品味,抒发了古代士人对爱情的真挚追求和对婚姻的忠贞承诺。
它被视为中国古代词的经典之作,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以上是对枫桥词的知识点总结,从故事背景、主题意境,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四个方面分别对枫桥词进行了全面解读。
枫桥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凄美的意境,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枫桥词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情怀。
江南运河?枫桥
江南运河枫桥
枫桥旧称封桥,位于苏州西北枫桥镇,横跨于运河之上,是一座江南普通的月牙形单孔石拱桥,因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名满天下。
.
.
.
枫桥始建于唐代,长39.6米,高7米,宽4.2米,跨径10米,明崇祯末年、清乾隆三十五年都曾修缮过,现存的枫桥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的。
.
.
.
.
据说诗人张继赶考落第,郁郁回乡,途经此处,挥毫写下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的千古绝唱,诗中把旅途中的愁容与周围幽美的深秋景色,如音画般地描绘了出来,写出了一个悠远旷达、逼真深刻的意境。
.
.
.
枫桥镇是官道所在,大运河也在此通过,南北舟车在此交会,旧时每到夜里航道就要封锁起来,这里便成了理想的停息之地,此桥便因此得名为“封桥”,后因张继的诗而易名“枫桥”。
.
.
.。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全诗翻译赏析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全诗翻译赏析唐代著名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的下一句为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文解释】一: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
二: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幕色朦胧漫天霜色。
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词语解释】江枫:江边的枫树。
姑苏:苏州的别称。
①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此诗题目也作《夜泊枫桥》。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②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枫桥也叫封桥。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
③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④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⑤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
欧阳修《六一诗话》曾曰:“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
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庚溪诗话》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
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
”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
”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
”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
”宋人孙觌绝句《过枫桥寺》:“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枫桥夜泊诗的译文和注释
枫桥夜泊诗的译文和注释枫桥夜泊朝代:唐朝|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古诗简介《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2.翻译/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3.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
另外有人主张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后来才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
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一阵,听一教师的课,教古诗《枫桥夜泊》。
在此,且不说教学的设计如何、诗境的感悟如何,倒是诗意的理解这一环,引起了我一点思考。
“月落的夜晚,乌鸦声声啼叫,霜气重重弥漫,岸边瑟瑟的江枫、江上点点的渔火,勾起了作者无限的愁思,让他难以入眠。
这时,姑苏城外寒山寺敲起的夜半钟声,悠悠地传到客船,让人更增添了绵绵愁绪。
”无疑,这样的诗意理解没什么问题,这也是我们现在已统一了的理解。
不由想起了《枫桥夜泊》的经典课例,也就是王崧舟执教的《枫桥夜泊》。
“千年的钟声,千年的文化”,王老师以《枫桥夜泊》这一诗为基点,拓展了从古至今的一首首经典的诗、歌,开掘了一条钟声文化的千年长河,浸润熏染着学生,令人称道。
而在对这首诗的诗意理解上,却还是趋于同化,“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整个秋天;江枫瑟瑟渔火点点,伴着愁思辗转难以入眠的羁旅客子。
此时,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划破了寂静的秋夜,悠悠地传送到了客船,使这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更悠长绵远。
”诗意的语言描绘得更美更动人,文与诗相互辉映让人心生景仰。
可,这样的理解显然还是在统一化的窠臼中。
对于《枫桥夜泊》理解中的几点,历来被称为“千古之谜”。
正是因为这些“千古之谜”,《枫桥夜泊》诗意理解千百年来一直让人们争论不止,别解、新解层出。
而也正是因为千百年来的这些争论、别解和新解,又反哺式地加深了大家对《枫桥夜泊》的认识与共鸣,使之流传益广且深入人心,就像《红楼梦》的残篇之谜、维纳斯的断臂之谜一样。
学习《枫桥夜泊》,如果也像学习其他大多数古诗一样,在同一化的诗意理解的基础上,只在诗境营造、朗读积累上打转,是否就忽略了这首诗独特的学习功能。
能否也让学生在这些“千古之谜”的别解、新解中拓宽他们的求异思维空间,获得独特想象的深切体验呢?
这次,我也教了这首《枫桥夜泊》。
要学生们说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并不难,毕竟,现在的参考资料太多,也并不再限于教师独独拥有。
根据参考他们很快能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当然,毫无疑问的是那个雷同的一致性理解。
在肯定的基础上,这时,我向学生出示了下列资料:
1.张继的这首诗原题是《夜泊松江》,到北宋时,才被人改为《枫桥夜泊》。
因为松江在苏州城东,寒山寺在苏州城西,两处相隔有点远,平时在松江畔是听不到寒山寺的钟声的。
而枫桥,就在寒山寺北,距山门不过百步之遥,在此处听钟声非常清晰。
所以到北宋时,有人将诗题改为《枫桥夜泊》。
如果遵照原题,你会怎样理解这首诗?
2.“月落乌啼”到底是指凌晨还是指半夜?按乌鸦习性,在日落之后黎明之前是不啼叫的,除非是受到光线的刺激或惊扰才会夜间啼叫。
在唐代,另一位大诗人刘禹锡的《踏歌词》中也有“月落乌啼”——“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在这里,“月落乌啼”不是指半夜,而是指凌晨时分。
如按凌晨来讲,《枫桥夜泊》这首诗你又会怎样理解?
3.寒山寺夜半会打钟吗?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早就对此提出:“三更不是打钟时。
”虽然后来有人提出,史料记载,古时,姑苏城中一些寺庙,有时会在深夜打“无常钟”“分夜钟”。
但这是一些不属于禅宗的寺、刹,因为不受《百丈清规》的约束,深夜偶尔会打钟。
而寒山寺是禅院,恪守着《百丈清规》,深夜不敲钟不击磬,“五更钟鸣”,正所谓“晨钟暮鼓”。
如果按这样的思路来理解,这首诗该怎样解释?
4.枫桥,旧称封桥,是一座普通的月牙形单孔石拱桥,跨于运河支流之上。
这里是水陆交通官道所在,南北舟车在此交会。
旧时每到夜里这里航道就要封锁,因此名为“封桥”,后来因为张继的诗改名为“枫桥”。
松江,在苏州城外,吴江以东。
当年的古松江非常宽阔。
宋人郏乔称:“吴松古江,故道深广,可敌千浦。
”
枫桥和松江这两处,你觉得哪里更适合这首诗的意境,是《枫桥夜泊》更好些,还是原题《夜泊松江》更适合?
然后,我让学生根据以上资料选择其中的一点来思考,小组讨论后再写一写自己的理解,
并要对自己这样的理解作一下简要说明。
而后全班交流分享。
当你给学生搭建了一定的思维平台,提供了一定的想象引导后,你会发现,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就会迸发出异常的精彩。
请看学生独特的别解:
对资料1的别解:月亮渐渐西沉,乌鸦声声啼叫。
淼淼的松江河面,浸染重重秋霜之气。
江边的枫树与江中的点点渔火相映对,勾起了我满腹愁肠,难以入眠。
这时,夜半钟响,分外清扬,悠悠地传到客船。
这也许是我熟悉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吧,一声一声,声声催人愁。
(说明:将钟声说成是寒山寺的钟声,只是作者的猜想。
)
对资料2的别解:月亮西沉了,乌鸦也在声声啼叫,天快亮了吧。
江边的枫树,江上的渔火,在漫天秋霜中点点相映。
一夜难眠的我倚船独望,愁绪满怀。
姑苏城外寒山寺敲起的夜半钟声,一直传到我的客船,到此时还在我的心头悠悠回荡。
(说明:这是倒序写法,先写凌晨的景色,再写回想起的夜半钟声。
)
人们常说,“诗无达诂”,这正强调了古诗理解的模糊美、意境美、个人理解的创造美、个人独特的体验美。
是啊,“封桥”尚且封不住诗情翩飞的“枫桥”,让后人只知“枫桥”而不知有“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