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案
高中美术_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课时:1教学目标:通过图片与视频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中西美术在审美理想与创作手法上的不同;通过典型作品的分析,让90%以上的学生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的呈现方式。
比如西方风景画再现视觉真实性和画面空间感的绘画特点,中国山水画“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思维方式和“计白当黑”的艺术创作特点。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的手法。
西方风景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空间表现性。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
“虚”与“实”3、小结4、中西绘画在处理画面空白的区别西:光色彩真实与理想不留白中:留白,使无画处皆成妙境5、自然景观真实再现如临其境情感、理想西方风景画的创作理念:小结:小结:中国画的创作理念:不求形似而是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
审美观察透视表现中国山水画写意诗画意境主观三点透视虚实相生西方风景画写实栩栩如生客观焦点透视光感与色彩学情分析通过图片与视频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中西美术在审美理想与创作手法上的不同;通过典型作品的分析,让90%以上的学生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的呈现方式。
比如西方风景画再现视觉真实性和画面空间感的绘画特点,中国山水画“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思维方式和“计白当黑”的艺术创作特点。
教学反思这节课内容较多,但是同学们的兴致很高;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新授中我把重点放在中国山水画的讲解上,中国绘画尤其是山水画讲究“意境”和“计白当黑”,这部分又很不容易理解;因此我设计了欣赏京剧的传统剧目“打鱼杀家”的故事和照片,然后请让全体学生根据老师的旁白,用肢体语言体会“计白当黑”。
“意境”则通过《寒江独钓》与诗词的结合,以音乐的渗透让学生体味山水画的“意境”。
通过<干草车》与《照片》的对比,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那些相同与不同。
比较照片和油画、中国画:真实?理想?意境?最后总结:中西绘画在处理画面空白的区别西:光色彩真实与理想不留白中:留白,使无画处皆成妙境西方风景画的创作理念:自然景观真实再现如临其境情感、理想效果分析在新授中我把重点放在中国山水画的讲解上,中国绘画尤其是山水画讲究“意境”和“计白当黑”,这部分又很不容易理解;因此我设计了欣赏京剧的传统剧目“打鱼杀家”的故事和照片,然后请让全体学生根据老师的旁白,用肢体语言体会“计白当黑”。
高中美术_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中西描绘景物体裁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手法不同、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
(二)主要知识点1.中西画家描述自然景物空间表现手法差别。
2.中国山水画“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思维方式和“因心造境”的艺术创作特点。
3.西方风景画再现视觉真实性和画面空间深度的绘画手法特点。
4.中国山水画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表达了画面空间的深度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中国山水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手法。
2.西方风景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空间表现原理。
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
二、教学过程导入:师:首先请大家欣赏两幅作品,《千里江之图》和《乡间村道》,用一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坐到你最喜爱的画后面。
等候。
2分钟好,时间到,大家都己选择坐下了,那么,我到想问一下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每组找三个人2分钟师:咱们说的都不错,其实这两幅作品都有它各自的优点,只不过这是两幅东西方不同的绘画形而矣,他们到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咱们这节课来共同探讨一下:首先,看下绘画工具各是什么?中国山水画:毛笔,宣纸,墨汁,中国颜料等西方风景画(油画):油画笔,油画布(纸),油画颜料等 1分钟师:展示图片:《乡间村道》和《千里江山图》大家看一下这两幅作品,我想请同学用最简单的词来概括这两幅作品的各自特点:生:“真”“长”师:他用了什么方法把这幅风景表达的这么“真”呢?展示图片(乡间村道)找学生回答生:焦点透视法:特点:近大远小透实远虚、色彩、明暗。
2分钟师:思考那么《富春山居图》如果再用焦点透视法,还能否看的了这千里江山呢?生:多点透视(散点透视)(视线的移动) 1分钟师:这也就是中国的独特的散点透视法,请看视频《散点透视法》1分钟师:通过看视频,大家知道中国山水画构图是散点透视法,那么,空间关系表现上,中国画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它的深度的呢?同时展示图片(郭熙早春图)学生观看视频《三远法》 2分钟师:请同学们表述一下什么是“三远法”,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一美术第4课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学案.pdf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学内容学习指导即时感悟【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中西描绘景物体裁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手法的不同,从而进一步地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1、中国山水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法。
2、西方风景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空间表现原理。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
课前案【预习】预习《美术鉴赏》课本第一课《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知识结构一、西方风景画不同的审美理想中国山水画二、西方风景画不同的观察与表现方法中国山水画课中案【精讲点拨】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比较观察方法、透视方法空间分析方法表现方法创作思路中国山水画回顾知识了解新知引入新知西方风景画【当堂达标】1、与中国山水画家的思路不同,西方画家将自然景物作为研究分析的客观对象,追求一种。
2、“三远”是指、、。
3、中国宋代画家王希孟的,画幅横长11.9米,画面山水景致的描绘更是“咫尺有千里之趣”,仿佛引我们乘飞机去观赏千里江山的宏伟、壮丽。
4、鉴赏中国山水画有两个要点:一是,二是。
5、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家和雕塑家勃鲁奈斯契发明了(),用以帮助画家们在平面中实现对空间深度效果的如真模仿。
A、散点透视 B、焦点透视C、三远法 D、虚实相生6、17世纪荷兰风景画家霍贝玛的(),以写实技巧描绘的景物天空和远方地平线,是观者感到自己正步入画中的村庄。
A、《干草车》 B、《雪景图》 C、《乡间村道》 D、《千里江山图》【能力提升】审美观察透视表现中国山水画西方风景画[来源:学【作业】学案1至4题【拓展﹒延伸】《千里江山图》该图作者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画面千山万壑争雄竞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淼,气势十分雄伟壮丽。
山间巉岩飞泉,瓦房茅舍,苍松修竹,绿柳红花点缀其间。
山与溪水、江湖之间,渔村野渡、水榭长桥,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案
实
虚
实
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话 语: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现幅 手画 法面 。气 势 宏 伟 , 壮 丽 作 品 主 要 运 用 了
伟《 壮溪 丽山 的行 山旅 峰图 ,》 茂北 密宋 的范 丛宽 林, ,采 山用 凹全 处景 瀑式 高布构 远直图 的泻, 表,雄 整 z
相同点:
《 乡 间 村 道 》 霍 贝 玛
不同点:
《 千 里 江 山 图 》 王 希 孟
《 千 里 江 山 图 》 王 希 孟
一、中西方透视原理
定 点 观 察 , 如 实 再 现
焦点透视:
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一、中西方透视原理
中国:散点透视(搜尽奇峰打草稿)
一、中西方透视原理
中国:散点透视(搜尽奇峰打草稿) 西方:焦点透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用笔、用墨、用色、等技巧。
笔 法
皴擦
点
染
墨 法
本课 小 结:
08年高考试题
画家常常用画笔表现神奇的自然,油画《黄山云海》生动描绘
了黄山的秀美景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黄山地处热带地区
B、黄山是五岳之首
C、该画运用了散点透视中的高远法 D、作品表现出山色苍茫云海弥漫的意境
• 以下最能含蓄地表现“深山藏古寺”画题 C 意境的图片是( )
第4课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鲁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4课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鲁美版美术鉴赏教案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差异,并且以鲁迅美术学院版的美术鉴赏教案为教学指导。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西方风景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不同之处•鲁迅美术学院版美术鉴赏教案的使用方法和实践操作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基础知识;•能够分析比较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不同之处;•掌握鲁迅美术学院版美术鉴赏教案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美术鉴赏教案,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不同之处;•鲁迅美术学院版美术鉴赏教案的使用方法。
难点:•对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进行准确的比较分析;•理解和掌握鲁迅美术学院版美术鉴赏教案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老师通过PPT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两种画风的比较分析。
•视频展示: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观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画风特点,以及如何运用鲁迅美术学院版美术鉴赏教案进行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美术鉴赏教案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操作技巧。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国山水画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主要是贴在屏风上的山水画,而后发展到了宋代,成为了单独的绘画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包括:造型表现、空间表现、笔墨表现等。
现在,中国山水画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风景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西方风景画通常是指表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画作,起源于欧洲中世纪。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景画开始与人物画分离开来,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类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风景画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线条表现、画面构图等。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不同之处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表现对象不同:中国山水画通常表现的是对大自然的神化和抒情,而西方风景画则更多的是对自然风光的真实描绘,以及表达社会人文的内涵。
高中美术_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学设计执教教师:一、自主探究学习欣赏视频:1、在欣赏过程中你看到了几种艺术表现形式?(山水画、油画、摄影)2、他们有什么样的共同之处么?(三种艺术方式都是表现的自然景观)3、大家是怎么样把三种艺术形式区分开来的?(颜色、笔触、感觉)二、教学目标欣赏两幅作品,分析不同。
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中西方美术作品的审美理念与绘画方法的不同,从而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艺术鉴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2、教学重点:①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手法。
②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
3、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三、精讲点拨,合作解疑活动一:1、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感受。
通过聆听大自然,学生可以听到鸟叫、溪水、风、树的声音。
在静下心来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
活动二:欣赏《威尼斯大运河》与《寒江独钓图》,探索中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追求怎样的创作理念?1、通过朗读诗句,体会作者是怎么样的感受?(萧条、孤独、寂寞、寒冷)2、诗画结合,大胆表达自己对画的感受——“诗情画意”(了解什么是意境。
并体会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3、贝洛托的《威尼斯大运河》是怎样的景色呢?谈个人的感受。
(西方风景画是自然的写照。
景物是真实的描绘。
(活动三:欣赏作品《乡间村道》与《千里江山图》,小组讨论在观察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1、通过时间,地点,视点三点对比观察2、了解焦点透视: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实远虚。
3、视点手指游戏:发现一个道理,当我们的视线放到一个物体上时,周围其他物体是容易虚化的。
4、小故事体现了画家怎样的创作思维方式?“搜尽奇峰打草稿”。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三远法;完成连线活动四:欣赏《渔庄秋霁图》与《甘草车》,分析讨论中西风景画的表现手法。
高中美术_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东西方艺术泾渭分明,它们的不同主要在于中国艺术侧重写意性而西方艺术则强调写实性。
对中西艺术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使我们对于中西艺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这种比较同时有助于两种伟大的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不管哪一种艺术只有相互交融和吸收才能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使学生初步了解描绘景物体裁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手法的不同从而更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二、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中、西描绘景物体裁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手法的不同。
2.能力目标:让学生认识了解中西绘画的差异,更加深刻的理解中西文化艺术的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进一步理解中、西方文化的特点以及对东西方艺术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更加喜爱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艺术。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画的“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手法;西方的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表现原理。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欣赏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往往以“逼真”为评价标准,对山水画与风景画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手法不太了解,导致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出现无法表达自己的鉴赏感受。
五、教学方法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与学生合作探究、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鉴赏作品的过程中陶冶情操,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六、课时安排 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多媒体展示《自然风景》,导出课题。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以自然风光为描绘对象的绘画题材在中国称之为山水画,在西方称风景画。
中西画家又是怎样表现的大自然呢?哪些是山水哪些是风景?(多媒体展示)这些作品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从4个方面来比较《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首先,让我们了解下中西方画家表现风景常运用的工具材料。
中国画用什么工具呢?风景画用什么工具呢?其次,我们来比较《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观察方法的不同。
多媒体展示《千里江山图》分析中国山水画家的观察方法。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教案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案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张昌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中西美术作品的绘画观念与绘画方法的不同,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真挚情感和热爱。
2、教学重点:①、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手法。
②、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空间表现原理。
3、教学难点:领会中国山水画意境4、教学方法:展示法、讨论法、实践法、游戏法、讲故事法、列表比较法5、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绘画作品6、学具:搜集资料、笔记二、教学过程(一)导入1、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一个让人心情盛开绽放的地方,他远离城市的拥挤和喧嚣,抚慰着我们内心的疲惫和烦躁。
现在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深深呼吸这满山满土的新鲜空气。
通过聆听大自然的声音,用回归自然的真实启发学生对于画面的想象。
学生回答:有鸟叫、溪水、风、树等等教师评价:同学们都描绘的非常生动。
美好的大自然同样给艺术家带来了创作的灵感,那么在中国古代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中,这些艺术家是怎样表达对于大自然的感受呢?2、通过直观的作品感受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表现手法(中方——写意,西方——写实)的不同,并通过图片对比的游戏进一步地理解产生中西方传统绘画风格差异的因素。
3、为什么有这种差异?(用图片直观展示中西方在生活方式、意见的表达、处理问题和聚会的不同,揭示产生绘画风格的差异)(二)绘画观念上的对比1、中国山水:视频:《山水清音》带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山水画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山水画独特的笔墨的韵味。
欣赏:五代宋元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山水画的写意性,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南宋与北宋作品的风格差异。
山水画原作展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作品风格。
★意境:《寒江独钓图》A、让学生去联想诗句,并一起朗诵唐柳宗元《江雪》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高中美术_高中山美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各自的艺术特点。
2.了解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作品不同的观察方法、空间表现、
审美追求,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
3.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感受美好,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以及对西方风景画的爱好,愉悦西方风景画的美丽色彩所带来
的不同艺术感受。
主要知识点:
1.中西画家描绘自然景物的空间表现手法差别。
2.中国山水画“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思维方式和“因心造境”的艺术创作特点。
3.西方风景绘画再现视觉真实性和画面空间深度的绘画手法特点。
4.中国山水画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表达了画面空间的深度感。
重点分析:
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西人物的造型特点,但山水画与风景油画在绘画手法、空间表现上较前者有很多不同之处,重点在于中西绘画在观察方法、空间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比较,中国山水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的手法。
西方风景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空间表现原理。
难点分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空间表现手法及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表达。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鲁教版美术鉴赏第四课《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学设计课题: 4.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主备人:曹玉民版本:鲁教版年级:高中一年级课型:欣赏·评述课时安排: 1课时一、课堂教学指导思想:高中美术鉴赏课,要提高的一个文化的高度,不能只是简单的欣赏几幅作品,要通过对比了解美术作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中所表现的作品形式的不同。
通过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对不同的艺术形式有新的认识;有包容性。
通过作品鉴赏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创新能力。
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以全面育人、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教学。
二、教材分析:本课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入手,通过对比空间透视的不同手法入手,学生应该比较好理解。
尝试展开中西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差异进行讨论。
重点认识:不同的空间观察方法、表现方法所具有的不同审美效果。
三、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了解的很少,对意境美的理解也是有限的。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的典范。
对于西方绘画的理想美与现实美的结合学生还是很容易接受的。
四、教法学法教法的选择采用直观教学法、创设情景法、讨论发现法。
同时运用电脑辅助教学等多种手段,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五、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西描绘风景题材的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创造手法的不同,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
2.通过对比重点了解中西同种题材不同表现手法的根源。
教学重点:1.中国山水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的“虚实相生”的手法2.西方风景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空间表现原理。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
六、课前准备教学媒体:多媒体、实物展示、相关图片视频资料······教师课前准备:1.收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静物画的资料。
高一美术教案 《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第4课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中西描绘景物体裁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手法的不同,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
(二)主要知识点1、中西画家描绘自然景物的空间表现手法差别。
2、中国山水画“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思维方式和“因心造境”的艺术创作特点。
3、西方风景绘画再现视觉真实性和画面空间深度的绘画手法特点。
4、中国山水画使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表达了画面空间的深度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中国山水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的手法。
2、西方风景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空间表现原理。
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
(四)教学准备挂图、教参、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多媒体展示两幅作品:中国画: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西方的油画霍贝玛的《乡间村道》(请学生观看然后回答:从空间角度看两幅作品有何不同?)(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讨论回答,引出课题《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二)新授:⑴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乡间村道》的空间符合视觉的真实,色彩真实,像照片一样。
《千里江山图》的空间感更加辽阔,色彩亮丽。
由此导出知识点:中西方的透视:西方→焦点透视(知识点介绍)中国→散点透视(知识点介绍)(2)多媒体出示分别介绍两幅作品作者。
(3)设问:为什么中国的山水画不采用科学的焦点透视,空间感却比西方的更加辽阔?导入:中国山水画的独特空间表现手法:①虚实相生②三远法(4)多媒体展示:西方风景油画《干草车》、《德累斯顿十字教堂》(介绍作者以及背景)中国山水画《早春图》、《溪山行旅图》、《渔庄秋霁图》(介绍作者以及背景)设问:画面的完整度上来观察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西方的风景画画面形象色彩逼真、完整。
中国的山水画却多有留白处。
为什么?由此导出知识点:中国山水画的独特空间表现手法:①虚实相生出示:《溪山行旅图》由其介绍“虚实相生”(介绍其特点,多媒体出示相关知识点。
高中美术_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鲁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6)教学设计:本节课整体是以“微课导入新课-----新知识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课堂练习-----教学反思”为线索展开的。
(5)学情分析:授课班级为高一年级学生,这时期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
多数学生来自于城镇,城镇学生艺术基础很弱,但学生能够在理论指导下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
本课内容学生平时接触较少,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运用各种技术手法,制定必要的导学案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
(8)效果分析: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思考动手中学习,能更好掌握学习内容。
技术的多样性运用,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学生对掌握学习方法的兴趣越来越浓,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大幅度提高,创设了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初步了解中西描绘景物体裁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手法。
(中西画家描绘自然景物的空间表现手法差别,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思维方式及空间艺术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学习,并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身心愉悦的学习,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唤起学生对绘画艺术及对大自然和学校的热爱。
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对世界优秀文化的认同。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手法。
西方风景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空间表现原理。
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
中西方艺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归纳起来主要是:中国艺术追求写意性,意在表达其神韵,以线条和水墨作为基本的造型手段,而西方艺术追求写实性,也就是对现实事物的模仿再现,主要以块、面、明、暗和色彩为造型手段。
(7)评测练习第四课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学案导学)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中西描绘景物体裁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手法的不同,从而进一步的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
美术《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各自的艺术特点。
2. 了解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作品不同的观察方法、空间表现、审
美追求,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感受美好,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以
及对西方风景画的爱好,愉悦西方风景画的美丽色彩所带来的不
同艺术感受。
主要知识点:
1. 中西画家描绘自然景物的空间表现手法差别。
2. 中国山水画“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思维方式和“因心造境”的艺术创作特点。
3. 西方风景绘画再现视觉真实性和画面空间深度的绘画手法特点。
4. 中国山水画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表达了画面空间的深度感。
重点分析:
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西人物的造型特点,但山水画与风景油画在绘画手法、空间表现上较前者有很多不同之处,重点在于中西绘画在观察方法、空间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比较,中国山水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的手法。
西方风景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空间表现原理。
难点分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空间表现手法及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表达。
板书设计:。
西方风景画教案
西方风景画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西方风景画教案目标:1. 了解西方风景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2. 学习西方风景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西方风景画的能力。
4. 鼓励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环境的情感和观点。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风景画的了解和印象。
2. 引出西方风景画的概念,让学生猜测西方风景画与其他风格的画作有何不同。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西方风景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代表性画家和作品。
2. 解释西方风景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运用,以及表现自然景观的技巧和手法。
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展示一些西方风景画的经典作品,并解读画家的意图和表现手法。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和光影等元素,并试图模仿其中的一些特点。
3. 分发素描纸和彩色铅笔,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风景照片或场景进行绘制。
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让其他同学评价和提出建议。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风景画的理解和感受,以及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体验和困惑。
拓展活动(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合作创作一幅大型西方风景画,可以选择某个具体的风景或自由发挥。
2.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材料,如水彩、油画等。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学生对西方风景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体验。
2. 鼓励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并提出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建议。
教学资源:1. 西方风景画的图片和介绍资料。
2. 素描纸和彩色铅笔。
3.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水彩、油画颜料等。
4. 风景照片或场景图片。
评价方式:1. 学生绘画作品的评价和互动讨论。
2. 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反馈和建议。
3.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教学目标:了解中西绘画景物体裁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手法的不同,从而进一步理解中西文化。
的特点
教学重点:1、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和观察方法:以线造型,三远法,虚实相生的空间表现方法。
2、西方风景画的表现特点与观察方法: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色彩的空间表现
原理。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
教学工具:实物教具、绘画作品、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对比中西方画面效果的不同引出课题:“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讲授新课:
一、工具材料和表现特点
1、西方风景画:(1)工具材料:(油画笔、刮刀、油性颜料、画布、画纸)油画颜料等。
工
具的特殊性;覆盖性,可调性、颜色的多样性。
(2)表现特点:表现光和色的变化表现体积
2、中国山水画:(1)工具材料: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2)表现特点:以线造型,笔墨结合。
二、表现空间的方法——透视
(1)西方风景画:焦点透视。
它的特点是“近大远小”。
西方画家借助这种方法在画面上表达纵深感,体现视野辽阔的空间,同时也体现了西方严谨的科学的自然观。
作画者视点固定,画的是目之所及,为“眼中之风景”
(2)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中国画家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把画家自己看作一个巨人,将千里江山视为盆景,移步换景、咫尺千里,“搜尽奇峰打草稿”中国画家又借助“三远法”和“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的是“心中之风景”。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和中国人豁达的自然观。
三、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的不同
(1)西方风景画:学生分析作品《干草车》从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两方面分析,通过教师引导总结出客观真实地再现正是西方画家几百年来一直追求的审美思想。
西方造型艺术,一直高举着“艺术模仿自然”这面大旗,在具象描绘中探索了几百年,才于19世纪后期进入到了意象和抽象的高级阶段,而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画家们就已经领悟到了艺术创作的真谛,也就是意境的追求。
(2)中国山水画:从画面构图、形式的对比中引发对画面留白的思考。
通过音乐感受意境,了解意境的概念。
我国自古就有诗情画意之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出示作品:《六君子图》)学生分析:
(1)画面上描绘的是什么景物?
(2)结合时代背景和画面题诗你能从中读出什么样的意境?
教师总结:凭借视觉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使人们在欣赏感受中得到启迪而进入一种美的精神境界是中国山水画家一种更高的追求。
倪瓒的《六君子图》。
借助画家的时代背景和作品,中国山水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共性、和作者经营画面的个性,一目了然。
中国山水画虽没有西方油画的丰富色彩,但平淡之中韵味无穷。
像练太极功、以静制动;像下围棋,玄机暗涌;像饮清茶,沁人心脾;像听古琴,回味悠远……。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知识(出示表格)总结中西方绘画的异、同提示学生这些方面正是我们欣赏中国山水和西方风景画的方法。
课堂练习:同样是描绘自然景物的山水画和风景画可谓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举行一场小小的辩论会,
辩论赛:
辨题:中国山水画好,还是西方风景画好?。
中国山水为正方;西方风景为反方
要求:双方在论述本方观点正确的同时,还要指出对方观点的缺陷,
辩论形式:自由辩论。
辩论者一边辩论,一边反思自己的观点和论据的不足,既可以因寻找更充足的论据而强化自己的立场,也可以吸收对方的观点而改变自己的立场。
提示:1、立论,表明自己的观点。
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山水画或风景画的特点。
2、辩论:论述自己所持观点的表象特征,审美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可以就提供的图片作分析说明,以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同时对反方所持观点进行质疑,指出对方不如己方之处,用于自己的观点的可信性。
教师总结:大家的辩论都非常精彩,由此可以看出,这节课的只是大家都掌握得不错。
中西绘画之所以进行比较,不是比谁优谁劣,而是要看到差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理解多元文化。
作业:写一篇评论或感受中国山水画或西方风景画的短文,并用相关作品作插图,要求图文并茂。
用A4纸打印,完成后在本班内交流。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