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项目教学法的项目任务选择原则

合集下载

机械工程基础教案

机械工程基础教案

机械工程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工程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要素和设计原则。

3. 了解机械工程的重要性和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教学内容:1. 机械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和基本要素。

3. 机械工程的设计原则和重要性。

4. 机械工程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工程的成功案例,展示机械工程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机械工程的基本要素和设计原则。

2. 小组项目:学生能分组完成一个机械工程设计项目,展示其对机械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机械零件与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

2. 掌握机械零件的设计和选材原则。

3. 了解常用机械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

2. 机械零件的设计和选材原则。

3. 常用机械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以及机械零件的设计和选材原则。

2. 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常用机械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学生能完成机械零件设计和选材的练习题。

第三章:机械制造工艺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方法。

2.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的计算和选择。

3. 了解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方法。

2. 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的计算和选择。

3.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展示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的计算和选择。

2. 小组项目:学生能分组完成一个机械制造工艺设计项目,展示其对机械制造工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学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文章首先介绍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阐述其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着,详细分析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学生中心、真实性、整合性和可持续性等,确保教学设计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本文还将重点讨论项目化教学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包括项目选题、团队组建、任务分配、过程监控和成果评估等,为教师提供一套系统的项目化教学实施框架。

结合实际案例,展示项目化教学在不同学科和年级的应用效果,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策略。

通过本文的阐述,期望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项目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环境的创设以及教学评估与反馈等。

这些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最优化原则:在项目化教学设计中,应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这意味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

可接受性原则:教学设计应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需求。

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呈现方式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相匹配,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多样化原则:在项目化教学设计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例如,可以结合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原则:项目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机械基础教案绪论

机械基础教案绪论

机械基础教案绪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范围和重要性。

2.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机械概述机械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机械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 机械设计设计原则和方法机械零件的选材和加工3. 机械制造制造过程和方法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4. 机械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机械的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5. 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探讨机械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

2. 演示法:展示机械设备的工作过程和操作方法。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机械设计的优化和创新。

4.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基础教材。

2. 课件:制作相关章节的教学课件。

3. 设备:展示机械设备的实物或模型。

4. 工具:准备实践操作所需的工具和器材。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程设计:评估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机械知识的能力。

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应用能力。

六、机械零件与传动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零件的分类与功能掌握常见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2.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轴承、齿轮、弹簧、联轴器等传动机构: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液压传动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零件的结构、功能和传动原理演示法:展示传动机构的实际运行效果4. 教学准备教材:机械零件与传动相关章节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设备:展示机械零件和传动机构的实物或模型5. 教学评价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机械零件和传动的掌握程度七、机械强度与材料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强度的重要性掌握机械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特点和应用2. 教学内容机械强度:失效模式、强度计算、安全系数等工程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工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4. 教学准备教材:机械强度与材料相关章节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设备:展示工程材料的实物或模型5. 教学评价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设计:评估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机械强度和材料知识的能力八、机械动力学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的方法能够运用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动力学基本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机械系统动力学:运动方程、速度与加速度分析、受力分析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动力学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实例分析:分析实际机械系统中的动力学问题4. 教学准备教材:机械动力学相关章节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设备:演示机械动力学现象的实验器材5. 教学评价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设计:评估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动力学知识的能力九、机械控制工程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方法能够应用控制理论解决机械工程问题2. 教学内容控制基本概念: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稳定性等控制系统设计:PID控制、状态空间分析、频域分析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模拟仿真:利用软件进行机械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4. 教学准备教材:机械控制工程相关章节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软件:准备控制系统仿真分析所需的软件工具5. 教学评价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设计:评估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控制工程知识的能力十、机械系统设计与应用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系统设计的全过程掌握机械系统分析与优化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系统的设计与应用2. 教学内容设计流程: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试验与验证等分析与优化:结构分析、强度分析、动态分析、节能优化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分析方法案例教学:分析典型机械系统设计案例4. 教学准备教材:机械系统设计与应用相关章节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案例:准备典型的机械系统设计案例5. 教学评价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设计:评估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机械系统设计知识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机械概述补充说明:机械概述环节中,学生需要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掌握机械的分类和特点,了解机械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分 工 完 成 整 个 项 目 。在 项 目教 学 中 , 习 过 程 成 为 学

《 械 制 造 技 术 基 础 》 程 一 般 在 第 2学 年 的 第 机 课 1学 期 开 设 , 生 除 了 《 械 识 图 》 程 学 习 和 进 行 短 学 机 课
期 的 车 、 工 实 习 外 , 加 工 工 艺 并 不 熟 悉 。通 过 项 钳 对 目分 析 能 使 学 生 充 分 了 解 项 目 的 目标 , 解 完 成 项 了 目应 具 备 哪 些 知 识 , 发 学 生 的 求 知 欲 。 然 后 进 行 激 分 组 , 项 目以 3人 为 一 组 , 据 学 生 自身 兴 趣 和 特 本 根
的 “ 械 基 础 ” “ 属 材 料 学 ” “ 差 配 合 与 技 术 测 难 度 适 合 的 工 程 项 目 。 项 目 内容 既 要 呈 现 在 复 杂 的 机 、金 、公
量 ” “ 械 制 造 工 艺 学 ” “ 工 工 艺 学 ”、 钳 工 工 艺 、机 、车 “ 背 景 之 中 , 要 是 学 生 最 终 能 实 现 的 , 且 教 师 又 可 又 而
个 人 人 参 与 的 创 造 实 践 活 动 , 重 的 不 是 最 终 的 注
长, 自由 组 合 , 保 每 一 个 学 生 都 能 掌 握 车 、 、 中 确 钳 铣
的 一 项 技 能 , 其 以后 的 考 工 考 级 打 下 扎 实 的 基 础 。 为
( ) 目实 施 三 项
结 果 , 是 完 成 项 目的过 程 。学 生在 项 目实 践 过 程 而 中 , 解 和 把 握 课 程 要 求 的 知 识 和 技 能 , 验 创 新 的 理 体 艰 辛 与 乐 趣 , 养 分 析 问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队 培 团 精神 和合作 能力 等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浅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浅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浅议【摘要】以项目为栽体,把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系统思维能力、综合设计能力。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项目教学法案例导入一体化基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在教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时采用项目教学法,利用案例导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中应用后,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应该具有创新能力,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能,达成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就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的传统教学属于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概念引入,以逻辑推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

课堂上基本没有学生能力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理论后实践,很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因此,在对该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采用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原则。

二、如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结合目前的教育实际: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可以“带式运输机”(方案简图见下图)的设计作为该课程的总项目载体,驱动学生为了完成该任务去学习本课程。

当然,在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同时,传统的教学法也不可能摒弃,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才能使整个课程的教学活动结构合理、和谐统一,不至于产生理论或实训倾斜。

具体可参考以下方式:(一)教学设计:总项目和分项目相结合“总项目”是需要结合课程的大部分知识点,融会贯通,采用系统思维来达成的综合项目,它是学生在学习完所有课程内容之后,必须完成的项目。

“分项目”是针对某个固定知识点的具体项目,它是“总项目”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是基础。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李颖来源:《卷宗》2014年第02期1 引言项目教学法式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课有着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一般都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课,它的难点是涉及的机械设备多,抽象性强,由于多数学生没有见过实际设备,因此都存在难以适应的情况。

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这门课程的教学一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所致。

而项目教学法则可以满足当前机械基础教学的需要,达到培养应用形人才的目标。

2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与特点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以工作项目为参照点设置的课程体系。

其特点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成为一个个具体的事件或任务。

注重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的社会能力培养。

项目教学法一般说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践性。

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开拓学生视野,缩短学生与现实的距离;二是自主性。

把实践教学的权利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由被动的继承学习转为主动的创造性学习。

三是开放性。

体现学生围绕主题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3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中的运用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项目任务、制定计划、项目实施、检查评估四个步骤进行。

按照这个原则,机械基础课程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以这种方式实施,下面以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为例来说明在机械基础课程中如何具体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理念。

3.1 任务描述根据现有的教学设备(硬质塑料板、螺栓等),完成一个水平面上规则短圆柱体零件的夹紧夹具的制作,要求有示意图,计算公式,并根据图纸完成简易实物模型的制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

2 04 ) 10 8
摘要 : 在理解课程 项 目化教 学概念的基础上 , 出了自己的理念 :1 从我做起 , 提 () 从现在做起 ;2 循序渐进 , () 逐
步完善 ;3 不等不 靠, () 立足现有 ;4 搁置争议 , () 求同存 异。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对《 机械设计基础》 程进行 了项 课 目化教 学设计 , 包括 : 课程的总体设计、 课程各项 目单元设计、 目教 学流程、 项 第一堂课的教 学设计 。
的课 程中 , 出并实践 自己的教 改方案 。一段 时问后 , 提
为 了更好 地进行 《 机械设计 基础》 课程 的项 目化教
学设计 , 首先提 出以下几个理念 。 1 . 从我做起 , 从现在做起 。 门课程 的教学 改革 , 一 应 服从整个专业 的建设和改革 。 而 , 然 如果 针对 全系( ) 院 的所有 专业 全面开展改革 和建 设将是一个 十分庞 大而 复杂 的系统 工程 , 需要全 系 ( ) 师乃 至学 院多个部 院 教
职业教育人 才培养工作 的全局 看 ,还存在着 办学特 色
不甚鲜 明 、 学基本建设薄弱 、 程和教 学 内容体 系亟 教 课
待改革等 问题 。
不 要抱有 “ 到条 件具 备 了 , 等 我再进行 课程改 革 , 现 我 在 的教学不是很好 吗?” 的观点 , 应积极行动起来 , 不等 不靠 , 立足现有条件 , 开始课程 的教学改革 。 4搁置争议 , . 求同存异。 一门课 程的教学改革 , 特别 是 专业基 础课程 , 内容繁杂 、 头绪众 多 , 加上 每个老 再 师 的专业 背景 、 工作经历 的不 同 , 每人都会提 出 自己的 教 改方案 。另外 , 对工学结合 、 目化教学 等概 念又可 项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2019版)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

使学生掌握一般工作条件下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

同时,也为学生在生产中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二、课程基本理念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及依据1.设计思路本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分为课堂讲授和实验实训两个环节。

授课过程中根据机械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岗位的实际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课程深度、难度做出适当调整,根据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充实新知识、新技术、新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懂得机械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设计依据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和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指导,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依据学校以德育人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制定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三、教学方法建议1、明确教学任务。

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本课程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根据任务展开教学。

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任务。

2、抓好切入点(案例)。

理解、把握、利用好切入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3、师生互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活动中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应根据任务实施的难易程度,给予必要的指导。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机械基础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机械基础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

2.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难点1.机械基础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理论学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2.师生互动,学生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举例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

2.知识讲解:介绍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机械基础的构成:机械基础包括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等基本内容。

(2)机械基础的重要性: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的基石,任何机械工程的设计、制造、维修都离不开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

3.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机械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学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力,提出自己的机械基础实践应用案例,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5.归纳总结:总结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引导学生对机械基础的今后学习和应用进行思考和规划。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合作探究中的表现和思维能力。

2.学生进行机械基础实践应用案例展示时的展示效果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2.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评估的过程就是对 目前的结果进行评估 , 指出成绩与不足 , 并 阐述理 由的过程。学生评估包括 : 自我评估和小组互相评估(自评 和互评 ) ; 教 师评估包括 : 观察学 生的评估结 果 指 出 问题 , 提 出 点

式经验 ( 教师评价 ) 各组 陈述员依次 上台展示 成果 、 按照本组 产


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尤其对在学 习过程 中创新 的思维和方法 , 给 予充分 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 激发学习兴趣 。


五 实施项 目教 学的体会 中职《 机械基础》 在项 目教 学中 学 习过程成 为一个人人 参与 的创造实践活动 注重 的不是最 终的结果 , 而是 完成项 目的过 程 。


分配 , 推选 出陈述员 、 自评员 、 互评员 、 信 息员 等 , 各角色各施其责 。 然后制定工作计划 , 确 定工作 步骤 , 编 制制作材 料清单 , 提 出一 个 或几个项 目实施 的设想 。师生共同讨项 目实施作 过程 中可能会 出 现 的问题 与应对措施 , 最终 确定可行 的实施方案 。




项 目的准备
当项 目确定后 , 教师应考虑 到知识 目标 、 能力 目标 、 情 感 目标 等多项教学 目标 , 围绕 这些 项 目需 要解 决 哪些 问题 , 完成 哪些工
改变 了传统教学 的弊端 提高 了课堂 的效率 , 锻炼 了学 生的能力。 ( 1 激 发 了学习积极性 调动 了主观能 动性 。教师 在项 目教学 法实施过程 中 力求通过学生感兴趣 的项 目进行研究活动 , 采用一
种真实 的实践方式 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 , 提升 学生 的职业技 能。 学生在项 同实践过程 中 理解 和掌握课程要求 的知识 和技 能 , 体验 创新 的艰辛 与乐趣 进一步激 发起学生学 习的兴趣 。 ) 培养 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合作 、 创新意识 。项 目教学 法是通 过小组组织实施教学过程 培养 了学生思 考 、 动手 、 实践 、 分析 、 解 决 问题等能力 同时锻炼 了团队协作精 神。还可 以充分发 掘学生 的创造潜 能 并促使其在提高动手 能力 等方 面努力实践 。 0 ) 理论实践有机结合 营造浓厚 的岗位氛 围。建设专 业教室 , 实行讲 练一体化 营造职 业氛 围, 实现教 室 即车 间 , 学位 即工位 。

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问题研究摘要:许多高职院校课程进行了“以行动为导向”“项目化教学”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以《机械基础》课程为例分析了专业基础课程“以行动为导向”“项目化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便于提高项目化教学质量,更好适应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要求。

关键词:高职专业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法突出以行动为导向、任务(项目)驱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被各高职学校广泛推广,取得一定的效果。

为深入研究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学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提高项目化教学质量,下面以《机械基础》为例分析了专业基础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教学内容选择的问题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内容的抽象和繁杂的特点。

进行项目化教学必须从工程实际要求、实现专业能力需要出发选择教学内容。

保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必须”“够用”为度,符合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随市场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打破传统的教材固有体系,强调与专业结合必须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要实用,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适用性、针对性,融合相关学科知识内容为一体,并对有关内容进行整合。

符合客观规律及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要求,体现专业基础课程要与专业结合特点,更好为专业课程教学服务理念。

防止片面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区别不大,只是按课时的多少来取舍。

2 项目设定的问题项目化教学的项目要来源于学生未来职业的实际工作领域,要求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可行性、科学性,结合专业特点、职业能力需要。

学生在(工作任务)项目的驱动下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操作技能、学会了理论知识,达到了项目化教学要求。

(1)典型性是以实际工作过程中通用的技术、技能为依据,包含了所要学习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学生感兴趣、生产中广泛应用,具有代表性。

(2)实用性是结合学生的基础,从专业实际应用出发适当选择知识容量,突出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够反映出本项目要学习的知识点与要掌握的操作技能。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要求 , 阅相关 资料 , 有关 问题 进行思 考分析 , 查 对 查找相应 的 对 策 , 出 项 目分析 , 写 以便 课 堂 讨 论 与 交 流 。
三 、 目 的 实 施 项
项 目的 实 施 过 程 是 一 个 教 与 学 的 过 程 , 把 客 观 规 律 转 是
和设 计 方法 , 收集相 关标 准和 设计 资料 , 根据建筑 卷扬机 并
的 设 计 过 程 合 理 组 织 课 程 教 学 程 序 和 内 容 。 学前 要 组 织 学 教 生 到 工 作 现 场 参 观 学 习 , 学 生 充 分 认 识 到 建筑 卷 扬 机 的工 使
作 特 点 和 结 构 特 点 , 学 生 对 建 筑 卷 扬 机 的设 计 有 了初 步 了 使 解 。 是 学 生 准 备 , 生 应 根 据 教 师 的安 排 , 真 分 析 项 目的 二 学 认
维普资讯
教 育 研 究
《 陡譬 饲 院霉颓 ) 0 8年第 1 20 期
项 目教学法在《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朱 明 星
( 徽 工 业职业 技术 学院 , 徽 安 安 铜陵 24 o ) 4 0 0
摘 要 :项 目教 学 法 是 一 种 师 生 共 同参 与 , 任 务 的 完 成 引 导 学 生 完 成 知 识 内容 的 学 习 培 养 学 生 的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 在 高 职 以
中 图 分 类 号 :C4 4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6 2 0 4 2 0 01 O1 5 O1 1 7 — 5 7( 0 8) 一 1 一
项 目教 学 也 称 为 “ 于 项 目活 动 的 研 究 学 习 ” 项 目教 学 基 ,
得十 分重要。

机械基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机械基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机械基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的机械基础课程将主要围绕机械基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展开教学。

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
1. 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机械工程中常用的材料、零部件和装配工艺;
3. 机械工程中的常见测量和检测技术;
4. 机械传动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5. 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鼓励学生思辨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手段
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2. 制定教学课件和案例分析,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
3. 利用实验室设备和工具,进行相关实践教学。

五、教学评价
1. 设计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包括作业、考试、实验等;
2.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意识。

六、教学效果
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
2. 做好课程总结和反思工作,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以上就是本学期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标准编码:CZYJB/CS-580201/18-06-2014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长治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学时:78学时。

二、制定依据1.教育部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教育部教高【2010】8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4.教职成【2011】12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5.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6.长治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7.长治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条例》。

8.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数控程序员国家职业标准》、《组合机床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

9.《机械设计手册》。

10.《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1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12.《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三、课程性质和作用㈠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职业基础课程。

㈡课程作用《机械设计基础》将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以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为基础,为培养学生处理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有关后续课程、职业技术课程打下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从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公共基础课和职业基础课向实践性较强的职业技术课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学习有关职业技术课程以及参与技术改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㈢前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应开设在《专业教育》、《高等数学》、《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后,后续课程主要有《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

《机械基础》 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 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2251203课程名称:机械基础课程类型:理论总学时:60实践课时比例:学分:4适用对象:机电技术专业高职学生先修课程:机械制图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机电类、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它在教学计划中起着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基础。

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它在培养机械类、机电类、近机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的机械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性,培养其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

本课程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设计中的一般通用零部件设计方法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关于机构的运动分析、受力分析和机器动力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初步的分析和设计能力3.具有设计一般通用零部件和一般机器装置的能力;逐渐形成规范的设计思想和逻辑思维能力4.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5.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6.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及技能7.了解一些机械领域的新成果和发展动向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一概论1.教学内容:(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任务(2)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与结构工艺性(3)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准则及步骤2.教学要求(1)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主要任务(2)掌握机器和机构的主要特征(3)了解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及选择原则3.重点和难点重点:机器的组成及其特征难点:机器的组成及其特征项目一常用机构任务1 分析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1.教学内容(1)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2)平面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及基本特性(3)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2.教学要求(1)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了解其演化形式(2)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及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3)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方法3.重点和难点重点:(1)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存在的条件(2)机构压力角、传动角的概念及物理意义(3)急回特性、死点位置的特性和应用。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标准【课程名称】机械基础【课程代码】数控技术(C2-1-3)模具设计与制造(C2-1-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C2-1-2)机电一体化技术(C2-1-2)工业机器人技术(C2-1-2)【适用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时数】数控技术专业 48学时模具设计与制造 48学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48学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56学时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56学时【学分数】数控技术专业 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4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4【开设时间】数控技术专业第二学期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第二学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第二学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第一学期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第一学期一、课程概述“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为适应机械产业升级和企业高速发展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大力加强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机械设计、机械结构认识与应用能力培养。

机械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技术装置,在现代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机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机械发展从杠杆、斜面、滑轮到汽车、内燃机、缝纫机、洗衣机及机器人等。

使用机器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对于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教学以实用为原则,以会用为目标。

重点学习齿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等常用的机械传动装置;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

熟悉蜗杆传动、轮系等传动,了解螺旋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机构形式及键、销等连接方式。

熟悉轴、轴承及联轴器、离合器等结构、类型与应用。

通过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对机械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与掌握,并能合理应用机械结构等。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通过项目任务,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2)通过工程案例,培养学生应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计算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式 ,即共同制定计划 、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 目,项 目结束后进
行 检 查 评估 ,它 能够 强化 学生 对 理论 知 识 的理 解 和掌 握 ,同时 培 养 学 生 的动 手 实 践 能力 、 自主探 究 、合 作 交流 等 其他 能力 ,对学
— —

阶段小结 、交流 I
生 综合 应 用 能力 的培养 具有 重要 的 意义 。
在 组 内的任 务 。本 文就 项 目式教 学方 法的 模 式 、具体 的 实施 环 节 、特 点 以及 本 人在 教 学 中的一 点体会 进 行 了介 绍 ,并结 合 日常 教 学 工
作 ,机械 基础 课 程 的 实际教 学进行 分析 ,实践表 明开 展项 目式教 学 ,将 大 大有利 于提 高教 学效果 ,也有 利 于学 生综合 素 质的提 高 。 关键 词 :项 目教 学 法 任 务 自主 评 价
项 目教 学法 的教 学模 式
、 l
成 提 、价l 果交 评


项 目学 习教 学法 的一般 教 学结 构如 图所 示 。
三是 要 教 给 学员 学 习 方法 。学员 在 自学过 程 中要 注 意积 累 学 习经 验 ,总结 学 习方 法 ,强化 “ 问题 意识 ” ,多 发 现一 些 问题 ,多 提
对专业课程改革也提 出新的要求 ,要积极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 适应的教学模式 ,改变 目标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
构 建 体 现项 目 程特 性 的新 型教 学关 系 ,逐 步 形成 以行动 导 向法 课 为 主要 特 点 的教 学模 式 ,促 进 教 师教 学方 式 、学 习者 学 习方式 的
2 2 现代企 业教育 2
MODE N N E P S E U A I R E T R RIE D C TON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作业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作业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作业要求一、作业目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作业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1、设计主题:学生需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机械系统作为设计主题。

主题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

2、设计项目:学生需根据所选主题,制定一个具体的设计项目,包括系统功能分析、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流程制定等环节。

项目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并充分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3、设计报告:学生需根据设计项目,撰写一份详细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说明、计算分析、制图和总结等部分。

报告应清晰明了,符合规范,充分体现学生的设计思路和成果。

三、作业要求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严禁抄袭、代做等不良行为。

2、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按时提交设计报告。

3、学生应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原理,使设计更加人性化,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舒适性。

4、学生应在设计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尽量采用绿色设计和可再生材料。

5、学生应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制造工艺和经济成本等因素,确保设计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6、学生应在总结部分对设计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积累经验。

四、作业评分标准1、设计思路和项目难度(20%):考察学生是否对设计主题有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设计思路,以及项目难度是否适中。

2、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30%):考察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包括理论运用、计算分析、制图等技术能力,以及设计报告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3、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20%):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是否在设计中运用了新的理念和技术方法,是否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4、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30%):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包括团队协作、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职业中专《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项目教学法

职业中专《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项目教学法

职业中专《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项目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44-02职业教育是民生教育,他的办学、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具有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点。

因此,在课程的教学上应该有自己的模式和方法。

我们调查了多所职业中专学校,在《机械基础》的教学方法与普通学校教法一样。

都是按照教材,围绕单个机械零件为中心,以课堂上讲授为主。

由于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加之职业学校学生文化理论知识基础较差,对机械零件的感性认识又模糊,造成课堂听不懂,学不会,有厌学情绪。

调查中多数职业中专的《机械基础》课的教学进度赶不上,学习效果不佳。

《机械基础》是机电工程类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学的好与坏,影响后续的专业课学习。

职业中专《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怎么定位?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为了职业中专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我们对《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我们认为:实现《机械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最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1 《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机械基础》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前面开设了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等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具有一定的机械制造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讲叙中,应当联系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等课程的的有关内容,进一步掌握、提高这些课程理论与技能。

通过《机械基础》课程学习,学生掌握机械的原理、机械零件的分类、结构、用途、几何尺寸计算、材料选择、强度条件的理论知识,学会根据机械设备对零件的具体技术要求,能完成各类机械零件的合理选择。

学生基本掌握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初步具备运用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正确选择机械零件的能力。

为学习及参与技术改造打好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还应为今后学生继续学习“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等专业课打下知识的基础。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中的应饪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中的应饪

的 液 压 缸 A、 B带 动 执 行 。 其 动 作 顺 序 为 : 压 缸 液 A 的 活 塞 水 平 向 左 快 进 — — 液 压 缸 的 活 塞 水 平 向
左慢 进 ( 进 ) — 液压 缸 B的活塞 垂 直 向上慢 进 工 —
( 进 ) — 液 压缸 B的活 塞垂 直 向 下快 退 —— 液 工 — 压 缸 A 的活 塞 水 平 向 右 快 退 。 全 部 工 作 由 学 生 参
项 目任 务 利 用 业 余 时 间 去 查 找 相 关 资 料 , 定 项 确
目 的 目标 和 任 务 。 这 样 , 生 成 了 教 学 中 的 主 角 , 学 而 教 师 则 转 换 为 引 导 者 、 务 者 。 例 如 , 教 《液 服 在 压 传 动 》这 一 章 时 , 学 完 液 压 基 本 回 路 之 后 , 当 教 师 可 以 为 学 生 确 定 这 样 一 项 任 务 : 计 一 套 多 缸 设 顺 序 专 用 铣 床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 铣 床 工 作 时 , 刀 铣 只 作 回转 运 动 , 件 被 夹 紧 在 工 作 台 上 , 作 台 的 工 工 水 平 和 垂 直 两 4- 向 的 进 给 运 动 由 液 压 传 动 系 统 " 方
全。

项 目的准备
项 目确 定 后 , 师 应 考 虑 到 多 项 教 学 目标 : 教 学
二 、 划 制定 计
生 在 完 成 该 项 目 中 应 达 到 的 行 为 能 力 (目标 ) 应 , 传 授 的 内容 ( 识 ) 围 绕 该 项 目需 要 解 决 哪 些 问 知 , 题 , 成 哪些 工作 , 用 哪 些 辅 助 工 具 , 生 应 收 完 使 学
集 哪 些 资 料 , 何 收 集 这 些 资 备 完 毕 之 后 , 对 项 目涉 及 的 问 题 进 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张英梅( 1 9 7 5 一) , 女, 广东省高 明区技工学校讲 师。
5 0
教学研究
职业教育
2 0 、 多活 动 、 快 反馈 ” 原则,
为学 生再 学 习提供 动 力
情空前高涨。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有话可说 , 有活可
循序渐进 的规律 , 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逐 了 三个 项 目任 务 , 分 别 是 凸 轮绕 线 装 置 、 凸轮 刻 字
步 引 向新 的高度 。以轴 系零件 为 例 , 选择 减 速器 中 装 置 、 送料装 置 的制作 。凸轮绕线 装置 的结 构复 杂 , 轴上 零件 的拆 装 为项 目任 务 , 学 生首先 通 过 实体 感 装 配 工 艺要 求一 般 , 理 论要 求 低 ;凸轮 刻 字装 置结
2 0 1 4年 4月下
职业 教 育
教学研究
机械基础项 目教 学法的项 目任务选 择原 则
张英 梅
摘 要: 在 项 目教学 法 当中 , 好 的项 目任务 确实 能将 “ 教学 做 ” 融合 为一体 , 能使 学 生积 极地 参 与学 习 、
自主地进行知识建构 ,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 、 发现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等的能力 。本文针对如何选择
题等的能力。因此 , 项 目任务的选择是项 目教学法 这些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摒弃 以统一规格去制
取 得 成 功 的关 键 , 为 了达 到理 想 的教学 效 果 , 理应 造“ 标准件” 的教育模式 , 而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
遵 循下 列原 则 。 差异 , 满 足学生 个性 的充 分 、 和谐 发展 。教师在 把 握
课程 要 求 的知识 和技 能 目标 的 同时 , 可 以针 对 同 一


遵 循 学生 的认知 规律原 则 , 提 高教 学效 果
知识 点设 计 多个 项 目来适 应不 同类 型 的学 生 , 促进
学生 的认 知 活 动规 律 是 从 简单 、 具体 、 无 意不 学生 项 目实践 的主动 性 。 以凸轮 机 构为 例 , 确 立项 断 向复 杂 、 概括 、 有 意发 展 。 项 目任务 的选 择不 仅要 目目标为通过对凸轮机构运动过程的观察 , 分析其 贯 穿 于教学 全过 程 , 能将 相应 的理论 知识 和 实践 技 运动 规律 , 然 后进 行 凸轮 机构 的装 、 拆, 准确 理 解 凸 能 进行 有机 结合 , 而且 要 遵循 由易到难 , 由浅到 深 , 轮机 构 的运动 规 律 , 并 制作 出相应 模 型 。笔 者设 计
知, 认识轴 、 键、 轴承等零件 , 然后对每个零件进行 构 简单 , 装 配工 艺要 求 高 , 理论性 较 强 ; 送 料装 置 的
装拆 , 学 生随 着对 每个 零件 的安 装 及拆 卸 方 法 的应 结 构一 般 , 装 配难 度低 , 理论 要求 低 。在教学 中由学 用, 逐 渐 明 白每个零 件 在减 速器 上 的作 用 。在 教 师 生 自由选择 项 目进 行实 践 , 并可 以相互 观摩 、 学习。 的引 导下 , 学 生逐 步理 解零 件 为何 要轴 向固定 与周 相似的课程 目标 , 不同的项 目任务 , 适合于不 同的
好 项 目任务 提 出几点建 议 。 关键词 : 机械 基础 ; 项 目教学 ; 原则 ; 任务 在 机械 基础 课程 教 学改 革 中采 用项 目教学 法 , 工艺 要 求 , 甚 至 可延 伸 到轴及 轴 上零 件 的设 计 原 则 受 到很 多教师 与学 生 的肯定 。项 目教 学法 是将 课程 等 知识 。让 学生 在感 知 大量 实例 的过 程 中 , 建 立 牢
的教 学 目标 。 好 的项 目任务 确实 能将 理论 与实践 进 教 育 家苏霍 姆 林斯 基说 , 每个 学 生都 有 一个 独 行有 机衔 接 , 创设 一种 在 “ 做 中学 , 学 中做 , 做 中想 ” 特 的、 独一 无二 的世界 , 教 育应 当充 分 研究 、 充 分 了 的学 习场 景 ,激发 学生 学 习 的热情 和 主观 能 动性 , 解 这个 世界 。学生个 性差 异 常常表 现为 智力 、 性格 、 能提 高学 生动 手操 作 、 发现 问题 、 分 析 问题 、 解 决 问 兴 趣 、 能力 、 意志 、 认 知 风格 等方 面 的差 异 。学 生 的
干, 强烈 的 自信心把课堂的教学推向高潮 , 并有 助
苏霍 姆 林斯 基说 : “ 在 学 习 中取 得成 就 , 乃 是 通 于学 生 了解 现 实生 活 中的机 械 , 感受 机 械 与 日常 生 往 学 生 心灵 中点 燃 着 ‘ 想 成 为 一个 好 人 ’ 的火 花 的 活 的密切联系 , 增加对机械 的亲近感 , 体验应用机 那 个 角落 的一 条蹊 径 , 教师 要 爱护 这 条 蹊径 和这 点 械知 识 的乐 趣 ,同时 也提 醒 学生 知识 是 源 于生 活 ,
向固定 , 轴与轴上零件的配合特点及加工工艺等一 学 生 ,不 仅提 高 了学 生 的参 与度 与 学 生 的 探 索 热 系列较抽象的知识 。 这种项 目任务让学生从不认识 情 , 而且为不同个性 的学生能力共同提高创造 了机 到认识 , 再 到明白其应用特点 , 然后到理解其加工 会 , 也为全体学生能力扩展提升了空间。
标准 中规定 的教学 内容和要求转化为若干个教学 固而 清 晰 的表 象 ,逐 步认 识 到 客 观 事 物规 律 的存
项 目, 以学 生 及 其 行 为为 中心 , 围绕 着 项 目任务 来 在 。 组织 和 实施 教学 , 使 学生 直接 参 与项 目任 务 全 过程
的一种教学方法 , 其实质是通过项 目任务实现一定 二 遵循 学生 的个 性差异 原则 , 促进 学 生均衡 发展
四遵循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原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应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过程项目任务的引入要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项目任务始终围绕着学生熟悉的典型实例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项目任务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与学生的认知距离过远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也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