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正教堂篇

合集下载

北京东正教教堂寻踪

北京东正教教堂寻踪

北京东正教教堂寻踪在俄罗斯传教团的北馆(今天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修建北京教众致命堂(又称殉道者教堂)体现了传教团诸传教士们的思想:让东正教信仰而牺牲的中国殉道者们,以及他们的精神导师——英诺肯提(费古洛夫斯基)都主教和西蒙(维诺格拉德夫)大主教,第十八和十九届传教团团长,都得以在此安息。

但是,这一远离俄罗斯的教堂,令人无法想象地在历经革命之后,命中注定地成为俄罗斯殉道者——1918年被害于乌拉尔的、罗曼诺夫家族的临时避难所。

这样,命运所展现的传教团与罗曼诺夫家族的关系,绝对出人意料。

俄罗斯绝对的故事在俄罗斯绝对一无所知。

我试图在本文中,以一些信件来源为基础,其中主要是《中国福音报》以及最后一任俄罗斯在中国的传教团团长维克多都主教(斯维亚金,1893-1966)亲属的回忆,为再现俄罗斯历史上这悲剧性的一页做个初探。

俄罗斯北京传教团,在建立十年之后被彻底摧毁:义和团运动不仅烧毁了教堂、钟楼,还有传教团的住所和办公室。

几十年来收藏的最珍贵的图书也付之一炬。

北馆化为灰烬。

传教团居无定所,被政府安排来安排去——从北京迁到通州,从通州搬到天津,再从天津转到别地。

在如此严峻的情形下,圣公会总检察官致俄罗斯驻北京公使的建议迁走传教团的函件便一目了然了——假如它不能在西伯利亚或者阿尔杜港使中国蒙福的话。

然而事态说明,在义和团起义和对基督徒行凶之时,传教团有222名中国基督徒遇害,他们因为东正教信仰而罹难,使得传教团成为伟大圣地。

将这一圣地弃之不管是耻辱和犯罪。

第十八届传教团团长英诺肯提(费古洛夫斯基,当时教衔是修士大司祭)于1901年10月11 日,向圣公会提交222名中国东正教信仰殉道者的名单,并申请在为纪念他们,在被摧毁的北京传教团教堂废墟上修建北京教众致命堂。

圣国家公会之全俄罗斯国王陛下,1902年4月22日签署2874号令,恩准在北京修建纪念带安葬遇难中国东正教教徒遗骸之棺椁墓室的北京教众致命堂,并且钦定每年6月10-11日(新历6月23-24日),为中国东正教社团在东正教徒遇难地举行宗教游行的庆典日。

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融

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融

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伊斯坦布尔位于土耳其的西北部,是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

而伊斯坦布尔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座东正教教堂,其建造始于537年,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的重要标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建筑被改变成穆斯林的圣堂,并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象征之一。

这座教堂体现了伊斯坦布尔独特的文化特点,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之地。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外观充满壮丽与庄重。

它拥有一个巨大的圆顶,在伊斯坦布尔的天际线上矗立。

教堂的内部装饰也是非常豪华华丽的。

在主圆顶正上方,有一幅巨大的壁画。

壁画中的图像完美地展现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交融。

画面中有著名的伊斯坦布尔地标,如布尔塔奇塔、蓝色清真寺和加拉塔桥,这些都是伊斯坦布尔城市景观的代表。

另外,壁画上还展现了东方和西方的宗教图像,如基督、穆罕默德和其他圣人。

这些图像表达了伊斯坦布尔地区宗教多元化的特点。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元素。

建筑本身是一个典型的东正教建筑风格,以大而宏伟的圆顶为特点。

这种建筑风格在东方文化中非常常见。

然而,教堂的内部装饰则展现了拜占庭和伊斯兰风格的影响。

拜占庭元素体现在色彩斑斓的壁画和金色的壁柱上,这些都是拜占庭艺术的特征。

而伊斯兰元素则体现在教堂内的装饰物上,如阿拉伯文字的铭文和钢制灯饰。

这些元素的融合使得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东西方文化交织的例证。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历史背景也体现了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融。

它最初是由拜占庭帝国的皇帝贾斯丁安抚建造的,目的是要展现拜占庭文化的繁荣与辉煌。

然而,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该建筑被整修成为一座清真寺,以符合伊斯兰教教规。

这个过程中,许多东正教元素被修改或移除,同时加入了伊斯兰教的装饰与象征。

因此,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见证,也展示了伊斯坦布尔在文化上的多元性。

总的来说,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体现了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融。

从其外观到内部装饰和历史背景,都展示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共存。

俄罗斯建筑东正教与拜占庭风格

俄罗斯建筑东正教与拜占庭风格

俄罗斯建筑东正教与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建筑风格充满了东正教和拜占庭的痕迹。

这种独特的风格是俄罗斯历史、宗教和文化的结晶,不仅仅体现在教堂和宫殿建筑上,还渗透到民居、城市规划和艺术品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俄罗斯建筑中东正教和拜占庭风格的魅力。

一、东正教与拜占庭风格的起源东正教起源于拜占庭帝国,而拜占庭风格则是其建筑和艺术的表现形式。

拜占庭的建筑以圆顶、穹顶和带有装饰性图案的壁画为特点,这些元素在后来的东正教建筑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俄罗斯在公元10世纪接受了基督教,并成为东正教的中心。

随着东正教的传播和发展,俄罗斯的建筑也开始受到影响。

俄罗斯的教堂、修道院和宫殿都采用了拜占庭的建筑特点,形成了独特的东正教和拜占庭风格。

二、东正教教堂的特点1. 圆顶和穹顶东正教教堂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圆顶和穹顶。

这种建筑形式寓意着天堂和上帝的存在,使人们感受到超凡的力量和宗教的崇高。

而圆顶的造型则象征着天空和宇宙的无限广阔。

2. 金色装饰和壁画东正教教堂的内部通常装饰着金色和彩色的图案。

金色象征着神圣和永恒,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壁画是教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描绘了圣经故事、圣徒和天使等宗教主题。

3. 尖顶和十字架东正教教堂的尖顶和十字架是其独特的标志。

尖顶代表着人们的心灵向上的追求和渴望,而十字架则象征着基督的救赎和宽恕。

三、拜占庭风格在宫殿建筑中的表现除了教堂,拜占庭风格还在俄罗斯的宫殿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著名的克里姆林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克里姆林宫建于15世纪,采用了拜占庭风格的圆顶和穹顶,以及壁画和花纹装饰。

宫殿内部的大厅和宫廷也展现出拜占庭建筑的独特魅力。

四、东正教和拜占庭风格的影响东正教和拜占庭风格对俄罗斯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们成为了俄罗斯建筑的标志性元素,使其与其他国家的建筑风格有所区别。

其次,这些建筑体现了俄罗斯宗教和文化的独特性,成为人们了解和欣赏俄罗斯历史的重要窗口。

此外,东正教和拜占庭风格的艺术元素也影响了俄罗斯的绘画、雕塑和服装设计等各个领域。

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详细介绍

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详细介绍

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详细介绍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历史的瑰宝与城市的骄傲哈尔滨,这座位于中国东北的边陲城市,以其独特的冰雪文化、浓厚的历史底蕴和异国风情闻名于世。

在这座城市的心脏地带,矗立着一座宏伟的建筑——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它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艺术的瑰宝。

索菲亚大教堂,全名圣索菲亚东正教大教堂,始建于1907年,是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建造的一座拜占庭式建筑风格的教堂。

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融合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教堂的主体由灰色的花岗岩筑成,顶部覆盖着绿色的洋葱头式穹顶,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哈尔滨的天际线上。

步入索菲亚大教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耸的尖塔,直指蓝天,象征着神圣与永恒。

内部装饰则充满了浓郁的东正教色彩,金碧辉煌的壁画、精美的马赛克镶嵌、华丽的吊灯,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尤其是那巨大的圆顶,中央的金色十字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引领着信徒们通往信仰的殿堂。

然而,这座教堂的历史并不仅仅局限于宗教意义。

在它的百年历程中,它见证了哈尔滨从一个俄国租界城市到中国东北的重要城市的发展变迁。

在苏联时期,它是哈尔滨的象征,也是城市的文化中心,举办过众多重要的活动和庆典。

而在中国解放后,虽然不再作为教堂使用,但它仍然保留下来,成为了历史的博物馆,向世人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

索菲亚大教堂周边的区域,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哈尔滨的旅游热点。

周围的老街、俄式建筑群,与教堂形成了独特的风貌,成为了哈尔滨“东方莫斯科”之称的有力证据。

每年冬季,这里更是冰雕雪塑的天堂,与教堂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冰雪画卷。

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这座融合了东西方文化、承载了历史记忆的建筑,已经成为哈尔滨乃至中国的一张名片。

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时代的缩影。

每一次走进这座教堂,都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艺术的熏陶,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它静静地屹立在那里,以一种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哈尔滨的故事,等待着每一个来访者去倾听,去感受,去珍藏。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圣索菲亚教堂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圣索菲亚教堂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圣索菲亚教堂简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圣索菲亚教堂建于1907年,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教堂之一。

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和索菲亚街交汇处,占地面积约7213平方米,是哈尔滨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圣索菲亚教堂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背景和独特建筑风格的宗教文化遗迹。

教堂的设计灵感取自俄罗斯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融合了俄罗斯拜占庭风格和西欧哥特式建筑特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东正教堂建筑风格。

教堂外观由红色砖砌成,其中心部分为十字形,高81.5米,拥有九层塔楼,塔顶覆盖着金色的圆顶。

教堂内部以橡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墙壁上饰以精美的壁画和雕刻,洋溢着宗教神秘的氛围。

圣索菲亚教堂一直是哈尔滨市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教堂所在的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的商业中心,融合了欧洲和东北亚的建筑风格,熙熙攘攘的人流和繁华的商业区给教堂带来了独特的背景。

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欣赏这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

圣索菲亚教堂也是哈尔滨市重要的宗教场所之一。

教堂内设有礼拜堂,定期举行宗教仪式,吸引着众多东正教徒前来参加。

教堂建筑的独特之处也让它成为了结婚照摄影的热门地点,许多新人选择在这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近年来,哈尔滨市政府对圣索菲亚教堂进行了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持了其原有的风貌。

同时,教堂周边也建立了一个文化广场,用于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圣索菲亚教堂的独特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和学习。

总之,哈尔滨市圣索菲亚教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和宗教于一体的重要建筑。

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的内部装饰吸引着大量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参与宗教活动。

圣索菲亚教堂的存在不仅是哈尔滨市重要的地标,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滴血大教堂

滴血大教堂

教堂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用彩色瓷 砖和搪瓷青铜板镶嵌了颜色艳丽的复 杂图案,美不胜收。教堂的外部墙壁 用瓷砖和上釉的异型砖块以及陶砖镶 嵌而成,反映了俄国十六和十七世纪 的典型的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
建筑师巴尔兰德以莫斯科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为蓝 本,建造了这座教堂。
弗兰克· 盖里是当今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建筑设计师之一,但是 他在设计微软公司的富翁保罗· 艾伦出资的“体验音乐计划” 博物馆时,证明他也会有“昏招”。从较远的地方看去,这 个建筑就像地上的一个“巨大的灰斑”,但是格利初衷是想 反映出“音乐的流动和能量”。
该建筑的总建造费用为1亿美元,西雅图的当地居民对其抱很大希望,认 为能够像格利在西班牙比尔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一样,吸引全世界的游 客。但是学术界似乎并不买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Храм Воскресения Христова на Крови
滴血大教堂又称“基 督复活教堂”,传统式 东正教堂。 位于圣彼得堡格里鲍 耶陀夫运河旁,与米哈 伊洛夫斯基花园和俄罗 斯博物馆毗邻,是圣彼 得堡少有的纯正俄罗斯 建筑。
181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因革命失败,被“人民的意志”成员炸死。 1883年-1907年间,滴血大教堂便修建于沙皇遇难地点,并因此得 名。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 景点介绍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 景点介绍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 景点介绍
了东正教的艺术风格和宗教文化。教 堂还保存着一些历史文物和宗教文献,对研究哈尔滨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索菲亚教堂周围环境优美,有宽阔的广场和绿化带,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和休闲。教堂附 近还有一些商业街区和餐馆,提供当地的美食和购物场所,方便游客的需求。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 景点介绍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哈尔滨市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 东北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教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而闻名,是哈尔滨市的重要 旅游景点之一。
索菲亚教堂建于1907年,是俄罗斯东正教会的教堂,也是当时哈尔滨俄罗斯移民的信仰 中心。教堂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拜占庭和俄罗斯传统风格,外观设计独特,宏伟壮观。教堂的 主体建筑为十字形,拥有一座高耸的钟楼和五个圆顶,整体呈现出金色和蓝色的色彩,非常 美丽。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是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参观。教堂的 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吸引了许多建筑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教堂也是哈尔滨市的标志性建筑 之一,成为了哈尔滨的重要地标。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 景点介绍
总的来说,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是一个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的旅游景点,融合了建 筑艺术和宗教文化的魅力。无论是对建筑艺术感兴趣,还是对历史文化有兴趣,都能在索菲 亚教堂找到满足。教堂的美丽和庄重也成为了许多摄影爱好者的拍摄对象。

东正教教堂和天主教教堂的区别

东正教教堂和天主教教堂的区别

东正教教堂和天主教教堂的区别天主教和东正教共同之处:⼀主:即神,—上帝耶和华。

⼀经:即圣经。

⼀信:信三位⼀体,信原罪,信拯救,信恩典,信审判,信永⽣。

⼀洗:承认⾃⼰的罪性,接受基督的救赎,领洗为基督的门徒,以基督为⼒量的源泉和榜样,爱⼈如⼰,荣神益⼈,实践福⾳。

天主教和东正教两者的教堂在天主教和东正教两者的教堂在感官上的不同之处:外观不同:东正教教堂顶部为多个⾦⾊圆顶;天主教教堂顶部则多为尖顶。

俄罗斯莫斯科救世主教堂顶部波兰华沙教堂顶部意⼤利⽶兰⼤教堂顶部东正教教堂不象天主教教堂,东正教的教堂内外都没有⽴体雕塑,但教堂⾥有⼤量反映宗教性内容的平⾯壁画。

东正教的教堂内外都没有⽴体雕塑。

天主教教堂内部更加富丽堂皇。

意⼤利那不勒斯教堂内部⼈物雕塑意⼤利⽶兰⼤教堂内部玻璃窗不过,东正教的教堂⾥的其他装饰物还是⽐天主教教堂丰富,⽽且宗教仪式也更盛⼤和繁复。

如在保加利亚索菲亚亚历⼭⼤·涅夫斯基⼤教堂看到的情景。

周六⼈们头顶烈⽇排着长排,等着进⼊教堂内见远处来主教。

我进去参观时,看到⼈们轮流⾛到主教前,亲吻主教前⾯桌上的画像,很是虔诚。

保加利亚索菲亚亚历⼭⼤·涅夫斯基⼤教堂前排队的信徒东正教的教堂⾥⼀般都没有坐椅,教友们要站着参加宗教活动。

这与天主教和新教教堂形成了鲜明的对⽐。

意⼤利那不勒斯教堂内有坐椅天主教占主导的国家:西欧诸国如意⼤利,法国,⽐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爱尔兰,波兰,捷克,匈⽛利,斯洛伐克,⽴陶宛,克罗地亚,斯洛⽂尼亚,西班⽛,葡萄⽛,列⽀敦⼠登,摩纳哥,圣马⼒诺,马⽿他,安道尔,亚洲的菲律宾等。

其中,捷克和匈⽛利两国国内的新教的影响也很⼤,捷克的新教徒⼈⼝⽐例为30%,匈⽛利为25%左右。

新教占主导的国家:西北欧、北美洲及⼤洋洲诸国如英国,美国,澳⼤利亚,新西兰,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其中,美国和澳⼤利亚两国国内的天主教的影响也很⼤,美国的天主教徒⼈⼝⽐例为35%,澳⼤利亚为28%左右。

东正教教堂建筑与艺术风格的审美价值研究

东正教教堂建筑与艺术风格的审美价值研究

东正教教堂建筑与艺术风格的审美价值研究东正教教堂是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们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深入探讨东正教教堂建筑及其艺术风格的审美价值,并分析其对当代建筑与艺术的启示与影响。

一、传统东正教教堂建筑的特点传统东正教教堂建筑在结构、布局和装饰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是建筑结构的特殊性。

东正教教堂通常呈现出拜占庭式或俄罗斯传统木结构的形式,这些结构给人以庄严而坚韧的感觉。

其次是建筑布局的独特性。

东正教教堂一般由拜占庭式的中央穹顶和代表耶稣、圣母和圣人的圆顶组成,形成了“直指天堂”的美感。

此外,东正教教堂的内部通常被绘满壁画和壁毯,以展现丰富的宗教故事和图像。

二、东正教教堂艺术风格的审美价值东正教教堂的艺术风格融汇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拜占庭艺术和俄罗斯民俗艺术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在审美上具有以下价值:1. 融合多元文化的美感魅力东正教教堂建筑和艺术风格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融合了不同文化的元素。

古希腊罗马的柱廊与半圆形穹顶、拜占庭艺术的艺术装饰与线条、俄罗斯传统木结构的建筑形态等元素在东正教教堂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种文化融合赋予了东正教教堂建筑独特的美感魅力,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建筑师的青睐。

2. 体现宗教与信仰的尊严东正教教堂建筑和艺术风格承载了丰富的宗教与信仰内涵。

其装饰元素和艺术表现形式都以宗教故事和图像为主题,体现了人们对于神性的崇拜和尊敬。

严谨的结构和精美的装饰都表达了对于宗教与信仰的尊严与庄严,这使得东正教教堂在审美上具有一种超越常规的崇高感。

3. 彰显空间与光线的美学东正教教堂的建筑结构和布局设计注重空间感和光线的利用,为人们带来一种追求升华与超越的美学体验。

圆顶的设计使空间产生向上的延伸感,给人一种豪迈、无限的力量感;而壁画和壁毯的运用,则通过光线的反射和透射,营造出神秘、古老的氛围,使人沉浸于艺术的熏陶之中。

三、东正教教堂建筑与艺术风格对当代的启示与影响东正教教堂建筑与艺术风格对当代的建筑与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影响。

描写索菲亚教堂的优美段落

描写索菲亚教堂的优美段落

描写索菲亚教堂的优美段落
索菲亚教堂位于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市中心,是保加利亚最古老、最重要的东正教堂之一。

这座教堂建于公元4世纪,历经多次重建和修缮,如今已成为保加利亚文化和历史遗产的象征。

站在索菲亚教堂的门前,人们不由自主地被它的壮观和庄严所吸引。

这座教堂采用了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外墙由白色石灰石砌成,显得洁白无瑕。

高耸的尖顶上镶嵌着金色十字架,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整个建筑气势恢宏,给人一种肃穆而神圣的感觉。

走进教堂内部,人们会被其内部装饰所惊艳。

墙壁上挂满了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彩色玻璃窗户,其中最著名的是“圣三一”和“基督降生”两幅壁画。

这些壁画都是由著名艺术家手绘而成,通过细腻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表现出了基督教信仰中的各种主题和传统。

此外,教堂内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如金色十字架、圣像、古代手稿等。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都是保加利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索菲亚教堂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总之,索菲亚教堂是保加利亚最重要的文化和历史遗产之一,它不仅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更是一个展示保加利亚文化与艺术
精华的场所。

无论是信仰者还是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肃穆而神圣的氛围,并欣赏到世界级的艺术品。

黑龙江省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攻略

黑龙江省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攻略

黑龙江省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攻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以其独特的俄罗斯建筑风格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便是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中心地区,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东正教堂。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圣索菲亚教堂的详细攻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座美丽的教堂。

一、教堂简介圣索菲亚教堂建于1907年,是一座由俄籍建筑师设计的东正教堂。

它是黑龙江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最大、最古老的东正教堂之一。

教堂外观呈十字形,拥有五个金顶,矗立在哈尔滨市的中央大街上,是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教堂内部装饰精美,墙壁上镶嵌着许多彩色玻璃窗,供奉着各种圣像和壁画,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二、游览攻略1. 地理位置及交通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127号,交通便利。

您可以选择乘坐地铁1号线,在“中央大街站”下车,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教堂。

如果您选择乘坐公交车,也有多条线路可以到达。

可使用导航软件或者向当地居民咨询具体的交通路线。

2. 开放时间及门票圣索菲亚教堂每天都对游客开放。

夏季(4月-10月)开放时间为早上6:00至晚上8:00;冬季(11月-次年3月)开放时间为早上8:00至晚上5:00。

门票价格为30元/人,学生持有效证件可享受半价优惠。

3. 参观须知为了维护教堂的安静和庄重氛围,游客们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游客不得在教堂内摄像、摄影。

- 游客需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

- 游客需要穿着得体,不得穿着暴露、过于随意的服装进入。

- 游客需遵守教堂的礼仪与规定,不得随意触碰、破坏教堂内的器物。

4. 探索教堂内部圣索菲亚教堂内部的装饰富丽堂皇,非常值得一看。

进入教堂后,您会看到一尊庄严的圣索菲亚雕像,它是教堂的主保圣人。

沿着中央过道走到教堂尽头,您将看到一幅壁画,描绘了圣母玛利亚和婴儿耶稣的形象。

在教堂两侧的小堂内,还供奉着其他一些圣徒的雕像和壁画。

您可以在宁静的氛围中细细品味这些艺术品的美丽。

哈尔滨的索菲亚教堂初一作文

哈尔滨的索菲亚教堂初一作文

哈尔滨的索菲亚教堂初一作文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又名“索菲亚小教堂”,是一座东正教堂。

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0年,1907年建成,位于道外区松花
江畔的果戈里大街上。

原为俄罗斯圣彼得堡著名建筑设计师伊万·雅科夫列维奇·沙俄时代建造的一座东正教大教堂,1907
年建成。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哈尔滨市政府对索菲亚教
堂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改建,使这座东正教大教堂成为一座具有新
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1996年12月,索菲亚教堂被列入世界文
化遗产名录。

哈尔滨的索菲亚教堂是一座典型的东正教大教堂,也是目前
中国哈尔滨地区规模最大、建筑风格最独特的东正教大型哥特式
建筑。

哈尔滨的索菲亚大教堂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坐
落在松花江北岸、果戈里大街与江湾路交汇处,始建于1907年,1908年4月1日竣工,历时4年才全部完工。

建筑面积3690平
方米。

整座建筑造型庄重典雅、美轮美奂,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砖
木结构,有“东方小巴黎”之称。

—— 1 —1 —。

大连俄罗斯风情街建筑物介绍

大连俄罗斯风情街建筑物介绍

大连俄罗斯风情街建筑物介绍
在大连,有一条具有俄罗斯风格的建筑街,是“中俄文化艺
术交流中心”。

这里集中了俄罗斯在大连的5处主要建筑:圣彼
得堡楼、东正教堂、鲍曼公寓、圣彼得堡饭店和贝加尔湖宾馆。

圣彼得堡楼是一座宏伟的砖木结构哥特式建筑,建于1910
年至1914年。

它高达62米,内部分为三层,装饰着精美的彩色
玻璃窗。

现在是俄罗斯最大的旅游服务中心,它是一个博物馆,
陈列着一些俄罗斯最古老的文物和纪念品。

东正教堂也叫圣彼得
堡大教堂,这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

它建于
1907年至1908年,占地面积6250平方米,由俄罗斯人设计施工。

鲍曼公寓位于圣彼得堡大街与大马路之间,它是一座17世
纪末至18世纪初的砖木结构楼房。

它建于1911年至1912年间,外观为两层高的红瓦楼房,内部有上下两层的房间和楼梯、卫生
间等设施。

这座楼现在是俄罗斯联邦邮政总局办公大楼。

鲍曼公寓内还展示了许多珍贵的俄罗斯艺术品和文献资料等。

—— 1 —1 —。

莫斯科最大的东正教堂,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莫斯科最大的东正教堂,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莫斯科最大的东正教堂,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是俄罗斯1812年打败拿破仑后决定建设的,1831年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师托恩完成设计,1839年奠基,经过精雕细刻的漫长施工,于1880年竣工。

其中教堂的雕塑就做了17年,壁画描了23年,表现了东正教对拿破仑的胜利。

这座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有五个金光闪闪的洋葱头,中央圆顶高102米,大教堂豪华壮丽、气势磅礴的屹立在莫斯科河畔,成为莫斯科东正教的教堂之最。

教堂于1887年开启,1889年隆重祝圣。

此后全俄东正教信友络绎不绝地赶来朝圣,车水马龙,人流如潮。

1931年苏联那时候不信神,遂将其夷为平地,并打算在此建造一座200米高的苏维埃宫。

而大楼只盖了两层就开始倾斜,虽然当时调集了全国各地的工程技术顶级专家“攻关”,大楼终未盖成。

后来又在地基上建游泳池,听说游泳池冬天也热气腾腾,就是屡屡有人溺水。

大概这些都是上帝的意思吧,呵呵。

苏联解体后,各处都在重修教堂,1991年莫斯科市政府拨5亿多美元重建了基督救世主大教堂,作为献给纪念莫斯科建城850周年的厚礼。

三年后,一座与原圣堂一模一样,占地6805平方米,教堂中央圆顶直径25.50米高103米的圣堂便落成了!这里可以进,我们进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教堂做弥撒,圆形的穹顶之下,金碧辉煌。

不知所在的唱诗班唱起了圣歌,幽幽地充满了教堂的每个角落。

祭坛前的纱幔慢慢地打开,露出了灿烂的金门。

金门的两侧小门出来两个神父,拿着绳吊着的香炉,走到朝拜的信徒之中,边走边摇,把那香气洒满了人间。

然后金门打开,只见主教领着几个助手,在祭坛里面的天主圣母周围转拜,最后走出金门到了讲坛,开始了他的诵读。

那声音和圣歌合在一起,真是别一番韵味啊。

我们在信徒之中,那气氛让你不由的伸出右手,学着人家上下右左的从头点下去,表示对上帝的崇敬……教堂里面不准拍摄,赶到外面把那些门楣上雕塑照下来,真是做的好啊。

可惜时间不够了,基督救世主大教堂那边的步行桥没去成,只是远远地看见彼得大帝在那边露出个头来。

东正教教堂_俄罗斯建筑艺术的瑰宝

东正教教堂_俄罗斯建筑艺术的瑰宝

像画的墙。如果说圣堂象征着天堂 , 教堂意味着人间大地, 圣障就是被创 造的世界, 是分隔看得见的世界与看不见的世界的界线。因此, 教徒们在 从事宗教活动时 , 总是面向圣障而立。圣障的中间为皇门( ! ∀ #∃ % & ) , 上面饰有反映圣经题材的雕刻和彩绘 , 皇门只有在隆重的宗教 节日才打 开。皇门左右两侧各设一个门 , 左侧供神职人员举行宗教仪式时出入, 右 侧供神职人员平日使用。圣障中的圣像画规模和大小各异。最大的上下 分 5 层 , 小的仅 2 - 3 层。自下而上各层圣像画之间有着明确的层级划分 , 第 一层为俄罗斯本国历代圣徒 ( ! ∀ #) 的画像 , 第二层为俄罗斯东正教节日 圣像 , 第三 层为耶稣基督 ( ! ∀# ∃ % ) 及其同 时代人的 画像, 最上层 ! ∀) 画像。 第五层为基督世主出生以前的先知(
! ) 。大教堂的格局也大致如此。 !∀∀ # ∃% & ∋& ∀
所不同的是, 大教堂往往供举行重大的宗教庆典、 召开重要的宗教会议以 及为国君接待外国使节之用。况且, 唯有上层神职人员 ( ! ) 才有资格在大教堂里主持宗教活动。
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的内部装潢十分豪华。教堂的内顶上悬挂着繁多 的吊烛群, 教堂内摆放着金碧辉煌的贵重器皿。四壁的马赛克( !∀# !) 和 由小块彩色玻璃拼成的圣像壁画 ( ! ∀ #) 在灯光的折射下发出宝石般的亮 光。因此 , 教堂里的光亮看起来不是来自外部, 而是发自内部。人们站在 教堂中央, 仰望穹顶, 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十分渺小。由于注重内涵 , 普 通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并不刻意装点外部轮廓。因此, 教堂的外观显得古 朴简单。教堂四壁以白色石头或红砖砌成, 多数教堂的外墙表面没有很多 装饰, 只是在四壁与圆顶连接处饰有一些浮雕。教堂的主顶为葱头型, 圆 顶上竖有四端 ( 16 !∀ #∃ % & &!∋) 、 六端 ( ! ∀# ∃ %& %∋() 及八端型 ( ! -

圣彼得堡大教堂介绍

圣彼得堡大教堂介绍

圣彼得堡大教堂介绍1. 引言圣彼得堡大教堂(Saint Petersburg Cathedral)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东正教大教堂之一。

它位于涅瓦河畔,是圣彼得堡市的地标之一,被认为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宗教和文化遗产之一。

2. 建筑历史圣彼得堡大教堂的建设始于1712年,由沙皇彼得一世下令兴建。

这座大教堂以纪念他在该地区取得胜利而命名。

最初的建筑于1733年完工,但由于多次火灾和战争的破坏,教堂经历了多次重建和修复。

3. 建筑风格圣彼得堡大教堂采用了巴洛克式风格,并融合了其他欧洲建筑风格元素。

该建筑以其壮观的尖顶和金色装饰而闻名,在太阳照射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大教堂的外部装饰精美细致,内部则以华丽的壁画和雕塑装饰为特色。

4. 主要部分4.1 圣彼得堡主教座堂圣彼得堡大教堂的主体是一座宏伟的主教座堂,是东正教信仰中最重要的圣殿之一。

它由多个穹顶组成,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庄严而威严的感觉。

内部装饰豪华,包括镀金的祭坛、华丽的壁画和雕塑等。

4.2 赫尔米塔什博物馆圣彼得堡大教堂内还设有著名的赫尔米塔什博物馆(Hermitage Museum),是俄罗斯最大、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包括绘画、雕塑、古代文物等。

4.3 教堂尖顶观景台圣彼得堡大教堂著名的特色之一是其尖顶观景台。

游客可以爬上教堂的螺旋楼梯,欣赏到壮观的城市全景。

从高处俯瞰圣彼得堡市区和涅瓦河,可以欣赏到令人惊叹的美景。

5. 重要事件圣彼得堡大教堂作为俄罗斯历史上重要的场所,见证了许多重要事件。

其中最著名的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大教堂成为布尔什维克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战略要塞。

6. 圣彼得堡大教堂的意义圣彼得堡大教堂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俄罗斯文化和历史遗产的象征。

它代表着俄罗斯人民对宗教信仰和传统价值观的坚持,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

7. 参观信息如果您计划参观圣彼得堡大教堂,以下是一些实用信息: - 地址:圣彼得堡市涅瓦河畔 - 开放时间: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6点 - 门票:成人票价为XXX卢布,学生和老年人可享受优惠价 - 注意事项:请穿着得体,不要穿着暴露或过于庄重的服装;在参观期间请保持安静。

德惠文物古迹

德惠文物古迹

东正教堂俗称“喇嘛台”的东正教堂,地处德惠市和平街(原站前街)东北部约百余米处,北哈铁路大动脉德惠站南侧近200米处,教堂坐北朝南,正门在教堂的北面,下有大厅。

大厅北侧上部为钟楼,钟楼高4米有余,每面都有拱式窗口,楼檐四面为缦圆形角端微翘,由圆柱托起,顶呈半圆穹顶,顶部又有一小半圆,外观像一压腰葫芦上涂绿漆。

教堂为一不规则长方形,南面无门,各门屋顶均由两根砖砌圆柱擎起个半圆形,凸起的半圆饰有桃花瓣样的半雕绞饰。

门斗凸出于主体建筑2米许,与教学围墙毗连,门框上部为“十字架”浮雕饰件,各门前均筑有三层台阶,建筑上部屋脊为黑漆铁瓦盖。

1983年文物普查时,该建筑在“文革”期间已遭破坏,最顶端的银白色“十字架”饰件被拉掉,钟楼顶端已残损。

该建筑的其它部分也不同程度被人为破坏。

教堂建于1903年,系沙俄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后,沙俄传教士在德惠(原窑门站)建造。

当时教堂周围是木栅栏,园内植有各种果树。

建筑外表涂莹白色。

厅内墙面用白灰粉刷,挂有较为密集的蜡钎,当时每钎各插有白色蜡烛,大厅南侧墙面为横式凹壁,内悬巨幅“耶稣受难”像,前边是半圆形神台,厅正中悬一玻璃缸,内盛香油,昼夜燃烧,灯光清冷,阴森恐怖。

钟楼内悬一口白色铜钟,每周当教堂的钟声响起,做礼拜的人们络绎而来,当时德惠铁路辖内各站约2万余名俄国人职工与其家属,均到此教堂做礼拜,华人天主教徒亦可参加,但一般华人禁入。

教堂后面是一座平房,供神父及其家属和两名传教士居住,此传教士为沙俄传教士。

教堂是沙俄侵华罪证之一,毁于“文革”时期,堂内宗教器物亦被清除,现只有此教堂。

现由铁路部门辖管。

德惠战役纪念地大白楼大白楼位于德惠市铁南,火车站西南约80米。

该楼北20米为德惠火车站前一条由东向西的公路,路北为铁路。

该楼西邻一条南北向的马路,分别与楼北公路、楼南一条东西向的马路相交。

大白楼西南侧路南现为武警部队驻地。

该地原来也是一处欧式建筑,原为日本关东军驻德惠部队司令部旧址,楼南侧正门面对一条由北向南马路,该路与楼南侧东西向路交会于楼正门外。

五年级说明文描写索菲亚教堂

五年级说明文描写索菲亚教堂

描写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内,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1986年列为市级一类保护建筑;96年11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7年6月,圣索菲亚教堂修复并更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圣索菲亚教堂巍峨壮美,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成为哈尔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她历尽风雨,饱经风霜,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重要遗迹。

公元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成通车,沙俄军队也侵入了哈尔滨。

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1907年,圣索非亚教堂破土动工,当年落成。

1923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落成。

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

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为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

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

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响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

莫斯科精致华美的圣瓦西里大教堂

莫斯科精致华美的圣瓦西里大教堂

圣瓦西里大教堂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红场南端,紧傍克里姆林宫,由俄
罗斯建筑师巴尔马和波斯特尼克根据沙皇和伊凡大公的命令主持修建,于1560
年建成。

圣瓦西里大教堂为俄罗斯东正教堂,显示了16世纪俄罗斯民间建筑艺术风格。

八个塔楼的正门均朝向中心教堂内的回廊,从任何一个门进去都可遍览教堂
内全貌,外面四周全部有走廊和楼梯环绕。

中心塔从地基到顶尖高47.5米,鼓
形圆顶金光灿灿,棱形柱体塔身上层刻有深龛,下层是一圈高高的长圆形的窗子。

外圈东西南北方向各一个较大的塔楼,均为八角棱形柱体。

这座教堂是为纪念16世纪中叶俄罗斯一次重大历史事件,战胜和兼并喀山
罕国而建的。

传说在战争中,俄罗斯军队由于得到了8位圣人的帮助,战争才得
以顺利进行,教堂8个塔楼上的8个圆顶分别代表一位圣人,而中间那座最高的
教堂冠则象征着上帝的至高地位。

教堂建造完备后,为了保证不再出现同样教堂,伊凡大帝残酷地刺瞎了所有建筑师的双眼,伊凡大帝也因此背负了“恐怖沙皇”的
罪名。

圣瓦西里大教堂的建立,标志着莫斯科成为俄国的宗教和政治中心,是俄罗
斯民族摆脱外族统治、完成统一大业,继而逐渐走向强大、直至建立多民族的中
央集权国家的里程碑。

教堂内的购物点。

几个牧师正在唱歌,售卖他们自己演唱制作的光盘。

圣瓦西里大教堂精致华美,游览要购门票,本国居民700卢布,外国人
1000卢布。

刷中国工行银联卡,根据7月4日当天汇率105.97元。

莫斯科红场北侧的国家博物馆。

莫斯科红场西侧的克里姆林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瞻仰那些迷人又烦人的教堂——东正教堂篇上次说到,有空聊聊从俄罗斯到希腊、几乎占据了整片东欧地区的东正教堂。

一言既出,说后悔显得矫情,老实填坑吧。

既然3步撸直了乱得一逼的天主教堂,聊到东正教堂,那必须一步不多,一步不少,也是3步摆平。

真不是我想逞能,如果你了解天主教和东正教千年来的恩恩怨怨,就知道一碗水端平有多重要了——STEP 1 东正教是咋回事?东正教的由来一言以蔽之:东正教就是在与罗马教廷一路撕逼的过程中产生的。

看看下面这张大事件线路图,你就能打败身边99%的无知者,妥妥地出去口吐莲花了~从此,原本一家的罗马教会与希腊教会形同陌路,水火不容,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教派。

地处东方的希腊教会自称“正教”,因此得名“东正教”(Orthodox);而地处西方的罗马教会自称“公教”,因此得名“西公教”,哦不对,是“天主教”(Catholic)。

(想了解更多八卦内幕?请看今天推送的第二篇文章——《天主教东正教分家简史》)东正教的地盘看图说话。

在今天的世界,拢共有15个信仰东正教为主的国家,除了亚洲两个(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非洲两个(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其余全在欧洲东部,从北面的俄罗斯到南部的巴尔干半岛,而占据南北两端的希腊和俄罗斯是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

追根溯源,希腊是东正教的精神故乡(其实更正宗的故乡在今天的土耳其境内,无奈土国早就成了伊斯兰教的地盘),这里有着最原汁原味的正教传统、礼仪和语言;而宗教氛围最浓厚的地区非俄罗斯莫属,虽然资历稍浅,但靠着后天的狂热与人多势众,这里成为了东正教的真正核心,管辖信徒超过1.6亿的莫斯科大牧首也是东正教的实际领袖(名义上的最高领袖仍是君士坦丁堡大牧首)。

▲现任莫斯科大牧首基里尔一世(Kirill I)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东正教弥撒(上)VS 天主教弥撒(下)虽然师出同门,信仰着同一名上帝,但就凭这两个教派的关系,你说区别能少么?大到神学观点,小到鸡毛蒜皮,两家都本着没有不同也要制造出不同的精神,尽量和对方有所区别,至于谁更正宗,自行判断吧。

关于教义内容、哲学观念这些深奥玄妙的区别就不细说了,都是吃瓜群众,咱只看点直观的——没事多练练划十字的不同手法,省得你欧洲十国游的旅途中在不同教派的教堂里用错了招式。

不是吓唬你,放在几百年前,一招用错,那没准就得被送上火刑架。

区别再精细,对我们局外人来说,既拎不清,也记不住。

在俺们愚昧的眼中,最大的区别当然还是两个教派造型迥然不同的教堂,So,进入下一步——STEP 2 东正教堂长啥样?提起东正教堂,我知道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洋葱头”。

▲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主教座堂(СоборВасилияБлаженного)▲圣彼得堡的滴血救世主教堂(Храм Спаса на Крови)▲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中国乃至整个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建筑,现为城市建筑艺术博物馆没错,这些都是东正教堂中的一线明星。

可严格地说,它们都属于新款变型装产品。

而提到最正根儿的东正教堂,那就必须聊聊拜占庭建筑的鼻祖、位于伊斯坦布尔(也就是过去的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Hagia Sophia)。

跟你想象中的教堂不大匹配是吧?没办法,要怪只能怪圣索菲亚大教堂命运坎坷、选址不佳。

在充当了上千年基督徒的精神家园后,这座大教堂又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作为清真寺使用了500多年,教堂周围修建起四根高高的宣礼塔,变成了现在这么副不伦不类的模样。

但在风光的想当年,圣索菲亚大教堂可是基督教的最高圣地,地位相当于现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

1519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主教座堂落成前的1100多年时间里,这里也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大教堂”的尊贵身份。

直到今天,圣索菲亚大教堂仍然被公认为最早和最典型的拜占庭式(Byzantine)建筑杰作,尤其是那座最大直径31.24米、高55.6米的中央圆形穹顶。

在当时,把这么巨大的穹顶稳稳放置在方方正正的教堂上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解决办法是用角落的四根巨型立柱来支撑圆顶,东西两端各有两个半圆穹顶来分散重量,每个半圆穹顶又将压力进一步分散到三个较小的半圆穹顶上,这就是著名的“帆拱”建造方式。

穹顶(dome)、帆拱(pendentive)以及采用可以增加室内亮度、增强宗教色彩的华丽镶嵌画作为装饰是圣索菲亚大教堂为后来所有的东正教堂带去的三样法宝,“东正教堂祖师爷”的名号可不是白来的。

▲拜占庭建筑帆拱建造方式图解,慢慢钻研,反正我是看不懂跟随着东正教的传播脚步,拜占庭建筑技巧也流传到了俄罗斯和其它斯拉夫国家。

随着人们的手艺越来越精湛,创意越来越大胆,各地的东正教堂也渐渐变得越来越花枝招展、繁复精细,尤其注重结构上的对称和细节上的装饰(比如著名的“纳雷什金风格”,又叫“莫斯科巴洛克风格”),单一的中央圆顶也逐渐演变为多个圆顶。

由于圆形的屋顶更容易积雪,寒冷的俄罗斯又别出心裁地设计出经典的洋葱头造型(俄语叫做глава、或маковица、маковка),而温暖的南方则更多保留着传统又呆萌的圆顶形状。

▲贝尔格莱德的圣萨瓦教堂(Hram svetog Save)是全世界最大的东正教堂,至今内部仍未完全竣工▲索菲亚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Sveti Aleksandar Nevski),保加利亚的象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堂之一▲希腊圣托里尼岛著名的蓝顶小教堂,明信片上的常客▲莫斯科基督救世主主教座堂(Храм Христа Спасителя),莫斯科大牧首的座堂,也是世界上最高的东正教堂和最大的东正教堂之一。

1931年被苏维埃政府夷为平地,2000年按原样重建竣工比起那些高度变态的天主教堂,身材最高的东正教堂——莫斯科基督救世主主教座堂也才不过105米,在全球教堂高度排行榜上稳稳位居70名开外。

不屑于盲目地追求身高,东正教堂们更在意体态的方正沉稳以及内涵的丰富寓意,比如圆顶的数量(多为奇数)和颜色就大有讲究,基本都取自圣经里的典故——\▲拥有13个金光灿灿洋葱头的教堂如果对东正教堂感兴趣,随手就能查到“俄罗斯的教堂最多有33个洋葱头,代表耶稣在人间生活的33个月”之类的内容。

先不提33个月这样明显找抽的说法了(合着耶稣不到3岁就挂了),对于是否真的存在有着33个洋葱头的教堂,我一直深表怀疑,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

在俄罗斯北部的基日岛,有一座叫做耶稣变身教堂(Кижский Погост)的木结构教堂,共有密密麻麻的22个穹顶(21个洋葱头+1个尖顶),这是我能找到的拥有最多葱头数的教堂——▲不知这21个洋葱头是何寓意,12门徒(不含犹大)+9大天使簇拥着耶稣基督?纯属瞎猜。

相比天主教堂令人崩溃的繁琐类别,东正教堂就显得粗犷和干脆了许多:大致分为主教座堂(собор)、教堂(церковь或Храм)和小堂(часовня)三类。

其中,“教堂”这个称谓适用范围极广,不少顶级的大教堂(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基督救世主主教座堂、圣瓦西里主教座堂等)也常被随随便便地称为“教堂”了事。

和挑件衣服差不多,在东正教堂的世界中,你基本可以理解为:主教座堂是L码;小堂是S码,而教堂属于均码。

玲珑的东正教小堂们,最后这座只能算是XXS码无论身材高矮,颜值几何,只要是东正教堂,绝大多数都会遵循以下三大特色,你们随意感受一下——A 形态对称典型的拜占庭建筑风格痕迹,形态如花朵一样对称,向心设计会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代表着天堂的圆顶。

B 东西朝向多数东正教堂的主入口设在西端,象征着礼拜者从罪恶的黑暗(西边)进入到真善美的光明中(东边)。

C 格局讲究东正教堂的建筑格局有多种形状可以选择,和圆顶一样,每种形状也代表着一种宗教寓意——STEP 3 教堂里都有啥看头?走进空荡荡的东正教堂(东正教堂里大多不设座椅,举办仪式全程站立,时间也不算长,就两个钟),你会感到一种别样的迷幻:高高的穹顶下,幽暗狭窄的拱形窗透进几缕光线,和吊灯烛光一起把金光灿灿的圣像画照得明暗交替,处处透着宗教的肃穆与神秘。

金碧辉煌的圣像屏风(Ikonostas)是东正教堂里最别致和醒目的标志,将教堂中殿和最东端的圣坛(也叫至圣所)隔成两个区域。

典型的圣像屏风由一排或好几排精致的圣经人物或故事画作组成,最下面一排的中心叫做“王门”,王门两边通常会是圣母(左手)和耶稣(右手)的圣像。

在圣像屏风另一边的圣坛中央,摆放着象征上帝王座和耶稣坟墓的正方形圣桌,据说透明的上帝就端坐其上,而我们凡人是看不见的,只能想象。

圣桌由两块垂到地下的桌布遮盖,里面那层白色麻布象征着耶稣的裹尸布;外面那层则会华丽很多,象征着上帝的荣光。

环顾教堂,会发现自己好像置身于一座圣像画和马赛克镶嵌画的主题美术馆。

与天主教堂不同,东正教堂里极少有实体雕塑,几乎全部用金色基调、色彩浓艳的圣像画来装饰,而这些图画却显得千篇一律,十分雷同。

可别对斯拉夫民族的绘画才能有什么误解,这全是因为处处标榜正统的东正教依照拜占庭艺术的传统制定了严格的圣像画画法规定:所有的圣像都必须是平面图画,无须画出立体感,也不要深度和阴影;对于每一位圣人,从脸型、五官、胡子、发型、衣着、配饰、姿势到与之相关的传说题材如何表现、光环附近的圣名是否可以缩写都有着详尽的标准,比如:圣母的披风一定得是深红色的,而耶稣一定要穿红色长袖衫外带蓝色披风。

看的多了,甚至光凭衣服的颜色和搭配就能断定画里面是哪位大神。

从艺术闯作的角度来看,这条条繁文缛节无疑太过迂腐死板,但你有没有发现:对于我们这些对东正教几乎一无所知的盲众来说,正因为形象的雷同,逛不了几座教堂,你就会对那些圣经人物留下固定而深刻的印象。

个人分析:这绝对是精明的东正教派为了多招揽信徒而放出的视觉大招。

东正教的十字架为啥长这样?如果还停留在“十字架不就是一横加一竖嘛”的层次,我深信你也不会坚持看到这里。

事实上,整个基督教的各个流派团体有着不下20种十字架变形,用脚后跟也能判断得出来,处处要与罗马教会彰显不同的东正教,怎能容忍自己的LOGO没点特色?这个略显眼生的十字架叫做“拜占庭十字”,最大不同的上下各多了一道横杠。

上面的横杠代表着耶稣被钉在十字架时头部的顶板;下面倾斜的横杠则代表了耶稣因身体痛苦扭曲而踩歪了的底板(也有人说横杠向上的那头寓意天堂,向下的那头寓意地狱)。

中间那条长横杠左右各有IC、XC字样,是“耶稣”和“基督”的希腊语首位字母缩写;有时候横杠下面也会出现“NIKA”的字样,在希腊语中是“战胜”的意思,两行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耶稣基督凯旋得胜”——战胜了“罪恶”与“死亡”。

OK,一步一个脚印,东正教堂三步脱盲教程到此结束。

基督教的三大分支里,咱们已经聊过了天主教和东正教两大流派五花八门的教堂,至于最年轻的新教嘛……内什么,媳妇儿喊我回家吃饭呢,回头再约,白白了您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