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正教堂的拜占庭建筑艺术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正教堂的拜占庭建筑艺术解析

( 2011-04-11 15:15:02 )

摘要:东正教自二十世纪初期传入中国,目前在上海乃至中国的影

响已日渐式微,然而在上海这个“万国建筑博览会”的艺术殿堂中,

东正教堂特有的拜占庭建筑风格中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

主要以新近修缮的优秀历史建筑——上海新乐路东正教堂(圣母大

堂)为例,并结合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及上海皋兰路圣尼古拉斯教

堂进行对比,解析拜占庭建筑艺术风格特征,探索东正教宗教文化特点,体现出建筑历史渊源、文脉特征的查考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东正教、拜占庭建筑、优秀历史建筑、解析、文脉

1.0拜占庭建筑风格概述

拜占庭式(Byzantine)建筑风格是罗马帝国晚期和近东埃及叙利亚等地建筑艺术的结合,承续了早期基督教艺术作风,多用于教堂建筑。建筑造型浑厚雄伟、庄重饱满。其显著的建筑特征在于穹顶(dome)、帆拱(pendentive)以及装饰得华丽威严的内部空间。

拜占庭式建筑对欧洲建筑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4个或者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充满了结构的美感。建筑内常常大量采用镶嵌画,即使用陶片、贝类、碎石等嵌于墙壁、地面或室內屋顶,构成图画或图案。因为拜占庭式建筑门窗通常狹小,室內光线甚暗,如用镶嵌画作為装饰,可藉贝类、碎石、陶片等的反光,增加室內亮度,又因多用鲜艳色彩,室內可因各种色彩光线之反射,产生一种神秘及多彩的宗教气氛。

公元325年建造的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见下图1)是典型的也是最早的拜占庭式建筑。其堂基与罗马式的一样,呈长方形,属巴西利卡式。圆形穹顶位于整个建筑之最中心的位置,四周尖塔强化了中轴对称的构图,这对欧洲中古期的教堂建筑有着深刻影响。

拜占庭建筑艺术在在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等东正教国家广为流传。流传过程中,教堂的外形逐渐有所改进,一是东正教教堂的堂基由长方形逐渐变为正方形,二是穹顶逐渐饱满起来,举起在鼓座之上,统率整体而成为中心,真正形成了垂直轴线,完成了集中式的构图。因而,东正教教堂体形比早期的拜占庭建筑更为舒展、匀称。

2.0东正教在中国的历史溯源

1727年(清雍正五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东正教开始传入中国。随着东正教堂在各地的兴建,拜占庭建筑艺术也在中国流传开来。如今,这种独

具魅力的建筑艺术已随着俄侨时代的终结而式微。只留下数座东正教堂作为拜占庭建筑艺术遗葩,寂然矗立在中国大地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和上海新乐路东正教堂。

2.1中国最大的东正教堂

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图2,下文简称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内,是中国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教堂最早本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1932年教堂第二次重建竣工。教堂通高53.35米,平面呈十字型,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处于教堂的重心位置,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正门顶部设钟楼,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1996年11月教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教堂修复并更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2.2俄侨在上海兴建东正教堂

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通商口岸。17后,俄国在沪设立领事馆,管理该国少数茶叶商人。1901年,清政府同意沙俄在上海设立东正教教堂。1902年,在闸北建造了第一座东正教教堂,后毁于日军的炮火。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俄侨相继在当年霞飞路一带兴建东正教堂。新乐路和皋兰路两座东正教堂保存至今,均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3.0新乐路东正教堂概况:

新乐路东正教堂又称圣母大堂(图3下文简称圣母大堂),位于新乐路、襄阳北路口。教堂由俄国著名建筑师和画家利霍诺斯设计,1936年建成后作为中国东正教会上海教区的主教坐堂,是上海最大的东正教堂。1962年2月,圣母大堂举行最后一次宗教仪式后停止了宗教活动。1994年2月,东正教堂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定为“优秀近代保护建筑”,保护类别为三类。虽历经七十余年的变迁,建筑外观基本还保留有原始的状况。2007年初,受上海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委托,上海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对该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设计及部分施工工作。修缮后的教堂将用作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的场所。

圣母大堂属典型的拜占庭建筑风格,结构形式为砖木混合结构,教堂的平面布局呈希腊十字形,南北长约25米,东西长约15米,建筑面积1030平方米。“教堂不大,但形体古朴完整,平面外形基本上是一个方形,内部平面显示出“十”字形的布置,墙身较厚,墙面仅开小窗……中悬大吊灯,式样别致。屋顶用尖穹及圆穹居多,外墙檐部作弧线形。屋顶上部有5个鼓形座,中央一个最大,四周4个较小,鼓形座上再各筑圆穹铜皮屋顶,顶上立十字架。穹顶为孔雀蓝色,顶尖与十字架涂贴金色,墙面为黄沙水泥粉刷,加上蓝绿玻璃相拼的窗扇,整个建筑的色彩显得和谐,带有浓厚的俄罗斯教堂的气氛。”(引自《上海近代建筑史稿》)

4.0建筑艺术解析

4.1平面布局构图

“自中世纪始拜占庭式教堂都是向心设计,将人们的目光引向圆顶,以十字、圆圈或八角形为基础的构图都如花朵或水晶一样对称。”(引自《拜占庭艺术——从古代到文艺复兴》)教堂建筑采用希腊十字平面布局,形态方正对称,大门通常朝向圣地耶路撒冷。

A:圣母大堂:

圣母大堂平面方正,形状近乎标准的希腊十字。教堂内部除东侧布置有圣坛(ALTAR)外,其余三个方向均有形式一致的半圆拱券(基本布局形式可参见图4)。西侧局部设有夹层,有小楼梯供楼上“小教堂”出入。建成后的教堂基本保持了原始设计图的格局(见图4)。图中可见“ALTAR/(W OODEN FLOORING”字样,即木质地板的圣坛,位置正与西侧大门相对,朝向耶路撒冷方向。

4.2穹顶

拜占庭式的葱头圆顶在引进俄罗斯过程中,逐渐从一头转变为多头。有的学者认为,这多少是受古俄罗斯多神教建筑错落有致、讲究空间多角度、多层次分割的影响。穹顶数量多为奇数,均出自圣经故事,3头、5头、13头,各有其说法和依据。俄罗斯大教堂葱头最多的达到33个,象征耶稣在人间生活的33个月。而常见的一大四小的五个穹顶一般认为象征着基督和四位传福音的门徒。(参见图5)

从宗教的角度看来,穹顶除象征天之外,尚有“以之护盖圣洁处所”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