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式建筑
《拜占庭建筑风格》课件
![《拜占庭建筑风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086f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2.png)
关键建筑元素
拜占庭镶嵌画
拱门
镶嵌画是拜占庭建筑的重要元素, 利用小块彩色玻璃、陶瓷和贝壳 制成精美图案。
拜占庭建筑中广泛使用的拱门, 在建筑结构中起到支撑和装饰的 作用。
圆顶
圆顶是拜占庭建筑最显著的特点 之一,代表着天堂和神的存在。
著名的拜占庭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帝国时期的代表性教堂, 以其壮丽的圆顶和护和修复拜占庭建筑,我们能够保留和传承这段壮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总结
拜占庭建筑是一个独特而精美的风格,代表着帝国的辉煌和文化的繁荣。我 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建筑遗产。
《拜占庭建筑风格》PPT 课件
拜占庭建筑是一个光辉而独特的风格,融合了古代罗马和东方文化的元素。 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拜占庭建筑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和 传承。
历史背景
1
罗马帝国的分裂
拜占庭建筑起源于罗马帝国的分裂时期,随着帝国东移,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化风 格。
2
基督教的兴起
拜占庭建筑受到基督教的深刻影响,教堂成为其主要建筑类型。
3
拜占庭帝国的兴盛
在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下,拜占庭建筑进一步发展,达到了顶峰。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圆顶和拱顶
拜占庭建筑以壮丽的圆顶和拱顶为特色,代表着其对空间感的精确掌控。
镶嵌画和壁画
拜占庭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形式是镶嵌画和壁画,它们反映了基督教的宗教肃穆以及文化繁荣。
金色和华丽细节
拜占庭建筑以金色和华丽的细节装饰为特色,展现了帝国的富裕和威严。
圣克雷特大教堂
位于希腊克里特岛的教堂,以 其细腻的壁画和独特的建筑风 格而闻名。
圣使徒保罗教堂
位于意大利罗马的教堂,是拜 占庭风格和罗曼式风格相结合 的独特建筑。
拜占庭建筑代表
![拜占庭建筑代表](https://img.taocdn.com/s3/m/8ddffcf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e.png)
拜占庭建筑代表在各个时代的建筑史中,拜占庭建筑可以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不仅承载着古希腊和罗马文明的遗产,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形式,成为建筑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拜占庭建筑代表着东方的文化与艺术特色,深受历史和文化爱好者的追捧。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壮丽的穹顶。
穹顶在拜占庭建筑中得到充分的发扬,成为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就是拜占庭建筑的最佳代表之一。
它高耸入云,庄重而又精致,犹如一道巨大的光芒,闪耀着拜占庭文明的辉煌。
穹顶的结构以圆形、半球形为主,以巧妙的建筑结构和技术手段,实现了巨大的跨度和高度,给人一种天空般的壮丽感。
此外,挂毯也是拜占庭建筑的代表特色之一。
挂毯在拜占庭建筑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作为装饰品使用,更是表达宗教和历史的重要手段。
拜占庭挂毯以其精湛的织造工艺和丰富的色彩,令人惊叹。
这些挂毯常常绘制了宗教题材的图案,生动地展示了拜占庭宗教文化的辉煌。
正是这些挂毯,给了人们一个窥探拜占庭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此外,细腻的马赛克也是拜占庭建筑的代表特色。
拜占庭马赛克以其精致的手工艺和华丽的色彩,成为建筑装饰的一大亮点。
无论是在教堂、宫殿还是墓穴中,都可以看到拜占庭马赛克的存在。
这些马赛克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风格,让人们感受到东方文化的瑰丽与博大。
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之一是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文明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它结合了拜占庭建筑和伊斯兰建筑的风格,兼具东西方文化的精华。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是建筑史上的奇迹,以其巧妙的结构和独特的形状,展示了人类智慧的辉煌。
拜占庭建筑不仅在建筑领域有着重要影响,更成为了后世艺术的启发来源。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到现代建筑,都可以看到拜占庭建筑的痕迹。
拜占庭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建筑形式,赋予了后世建筑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而言之,拜占庭建筑作为东方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建筑形式,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拜占庭建筑名词解释
![拜占庭建筑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6bbf60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6f.png)
拜占庭建筑名词解释拜占庭建筑的背景介绍拜占庭帝国(公元330年至1453年)位于现代土耳其地区,是一个极富文化和宗教意义的帝国。
拜占庭建筑是拜占庭帝国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它融合了罗马建筑、古希腊建筑和东方建筑的风格,形成了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风格。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拜占庭建筑的特点有很多,下面将逐一进行解释。
地基和结构拜占庭建筑通常采用砖石结构,并在建筑地基中使用混凝土。
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其稳定性和耐久性,使得拜占庭建筑能够经受住时间和自然力量的考验。
圆顶和拱顶拜占庭建筑最为人称道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壮丽的圆顶和拱顶。
这些圆顶和拱顶常常采用建筑中心的建筑技术,使得建筑物在视觉上更为宏伟和庄重。
壁画和镶嵌拜占庭建筑的内部装饰非常丰富,以壁画和镶嵌为主。
壁画通常描绘了宗教和历史题材,通过具体的图像向人们传递宗教和历史的信息。
镶嵌则使用各种材料,如大理石、金属等,将图案嵌入建筑结构中,增添了建筑的豪华感和装饰效果。
地面装饰拜占庭建筑的地面装饰也是一大特点,常常使用各种彩色石块和马赛克镶嵌,创造出美丽而独特的图案和图像。
这种地面装饰在拜占庭建筑中很常见,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也是一种宗教和历史文化的体现。
金色装饰拜占庭建筑中常常使用金色装饰,包括金箔、金漆等。
金色装饰不仅为建筑增添了光彩和华丽感,也象征着皇权和宗教的神圣性。
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品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很多,下面列举几个著名的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是拜占庭建筑的象征之一。
它的圆顶和拱顶构造非常壮观,内部装饰着壁画和镶嵌,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之一。
圣尼各老教堂圣尼各老教堂是位于罗马的一个拜占庭建筑,也是一座壮丽的教堂。
它的圆顶和拱顶采用建筑中心的建筑技术,给人一种庄重和庄严的感觉。
加拉塔塔加拉塔塔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加拉塔区,是一座拜占庭建筑中最著名的塔楼之一。
它高约67米,呈圆形结构,被认为是君士坦丁堡天际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拜占庭设计风格知识点
![拜占庭设计风格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9bcc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5.png)
拜占庭设计风格知识点拜占庭设计风格是源自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一种装饰艺术风格,其独特的形式和富丽堂皇的装饰元素使其在建筑、绘画和手工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拜占庭设计风格的知识点,从建筑特点、装饰元素到艺术表现形式,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拜占庭风格的视角。
1. 建筑特点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之一是采用穹顶结构。
穹顶是一种半球形或类似形状的屋顶,常常被用来覆盖拜占庭建筑的中央空间,如圆顶教堂和圣殿。
这种结构不仅给建筑带来了壮观的外观效果,还创造了宏伟的内部空间,给人以庄严和神圣的感觉。
除了穹顶结构,拜占庭建筑还注重建筑物的垂直性和纵深感。
建筑师常常使用大量的柱子和拱门来支撑建筑物,并通过逐级上升的层次感来增强建筑的视觉效果。
此外,建筑物经常采用方形或多角形的平面布局,给人以平衡、稳定的感觉。
2. 装饰元素拜占庭装饰的特征之一是使用大量的马赛克。
马赛克是由小块彩色石材、玻璃和金属等材料拼接而成的图案或图像,经常被应用在拜占庭教堂和宫殿的墙壁、穹顶和地面上。
马赛克在拜占庭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起到了装饰的作用,还表达了宗教和政治的信息。
除了马赛克,还有拜占庭建筑中常见的其他装饰元素,如螺旋柱、扁平的装饰浮雕和花饰等。
这些元素以其独特的几何形状和富有节奏感的排列方式,为建筑物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果。
3. 艺术表现形式拜占庭艺术在绘画、雕塑和手工艺等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
其中,拜占庭绘画以壁画为主要形式,并将宗教题材作为核心内容。
这些壁画通常出现在教堂的内部墙壁、穹顶和拱顶上,并通过明亮的颜色和细腻的线条表现出神圣与庄严。
拜占庭雕塑注重平面的效果,多用于装饰建筑物的立面和门廊。
雕塑作品通常表现圣经中的人物形象或宗教神像,通过精细的刻划和光影的运用展现出优雅和高贵的特质。
此外,拜占庭手工艺也有悠久的历史,如金属工艺、珠宝和纺织品等。
这些手工艺品往往具有精细的工艺和复杂的图案,体现了拜占庭艺术的精髓。
欧洲中世纪建筑-拜占庭
![欧洲中世纪建筑-拜占庭](https://img.taocdn.com/s3/m/c5b3952c1ed9ad51f01df2d5.png)
确的分析能力。但是,由于施工过于匆忙,
质量不好,穹顶一度倒塌,修复后,增加了 扶壁。
空间自由
雕饰
马赛克装饰
华丽装饰的拜占庭柱头
拜占庭建筑的四个主要特点:
1. 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 整体造型中心突出。体量高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 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 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3. 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 的集中 式建筑形制。 4. 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 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拜占庭式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 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
奥斯曼国王穆罕默德率领20万大军包围君 士坦丁堡时,他在地中海的战舰上望着圣索 菲亚大教堂的巨大拱顶时,对臣下说,一定 要血战君士坦丁堡,要将教堂变成世界伊斯 兰圣殿的中心。公元1453年,穆罕默德 终于走进了朝思暮想的大教堂。他下令将豪 华的罗马宫殿艺术珍品化为灰烬,将大教堂 改为清真寺,并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清 真寺尖塔,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大教堂的 面貌。
聂耳利河, 波客洛夫教堂
弗拉基米尔 圣德米特里乌斯教堂
其它拜占庭建筑实例赏析
主要的新特点: (1)穹顶的外廓越来越饱满,以致被称为战盔式或葱头
式,穹顶成了教堂体形最重要的构图因素。 (2)穹顶下造了圆 柱形鼓座,把穹顶 高高托起,五个成 簇,而以中央的最 高最大,统率全局。
克里姆林宫的乌斯平斯基教堂
直到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它合法。 325年,第一次尼西亚会议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召 集,在尼西亚城召开的基督教大公会议,是基督教 历史上第一次的世界性主教会议,会议确立了一些 为现今大部分基督教会采纳的基督教教义,影响极 其深远。 380年,狄奧多西大帝(Theodosius I) 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拜占庭式建筑》课件
![《拜占庭式建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cf0c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6.png)
3
结语
拜占庭式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我们应该保护好它,让后代人继续领略 它的魅力。
《拜占庭式建筑》PPT课 件
拜占庭式建筑以其独特的装饰风格和宏伟的建筑构造而闻名。这个PPT课件将 带你了解拜占庭式建筑的起源、特点和影响。让我们开始吧!
概述
拜占庭式建筑源于古罗马时期,经过多个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我们将介绍其起源、发展历程和特 点。
拜占庭式建筑的构造
建筑构造和原理
拜占庭式建筑采用圆顶和穹顶结构,采用悬空穹顶和悬空墙壁支撑,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萨尔索戈宫
作为拜占庭式建筑的宫殿,萨尔 索戈宫展现了拜占庭皇室的权威 和财富。
拜占庭式建筑的影响
1
对后来建筑和艺术的影响
拜占庭式建筑的装饰和建筑结构对后来的建筑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 哥特式建筑和文艺复兴风格。
2
对世界建筑史的重要意义
拜占庭式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篇章,代表了东方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独特 融合。
常用的材料和工艺
拜占庭式建筑常用大理石和砖石作为材料,采用彩色玻璃、马赛克等工艺来装饰。
教堂
作为拜占庭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圣索菲亚教堂以其巨大的穹顶和 精美的摩西和伯拉图雕像而闻名。
位于君士坦丁堡城墙内,是拜占 庭式建筑的杰作之一。其华丽的 内部装饰和金色穹顶令人惊叹。
拜占廷建筑
![拜占廷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6fe22b5ee45c3b3567ec8ba7.png)
6 世纪强盛的拜占庭地图
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
基督教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30年左右的巴勒斯坦地区,在耶稣基督升天后,他的门徒 奉耶稣的命令以巴勒斯坦地区为中心想各地传扬福音。他们遭到罗马政府的 迫害,很多基督徒被钉上十字架,被砍头,被送去喂狮子。但这却不能阻止 福音的传播,基督徒人数不断增加,许多罗马社会的上层人士也信了基督教。 终于,君士坦丁皇帝在一次与蛮族的战争中看到天上的十字架像并写着“凭 此得胜”,于是他下令在每个士兵的盔甲上印上十字架的标记,最终战争取 得胜利。君士坦丁皇帝停止了罗马政府对基督教长期的迫害,并在不久自己 信教,并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随着分裂成两帝国,基督教分化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东派和以拉丁语地区 为中心的西派。君士坦丁和罗马遂成为东西教会的宗教中心。文化与政治也 产生了差异性在文化上,由于时代的交替和帝国的衰弱,罗马帝国时代的地 中海世界也逐渐消失。由于以前各民族屈服在帝国的统治下,人人大多都懂 希腊文及拉丁文,因此教会易于从事教会活动。帝国衰弱,造成语言统一不 在,东西方教会各自以希腊文与拉丁文钻研宗教问题,忽略双方的交流,因 而造成更大的宗教隔阂,进而发生了历史上的基督教大分裂。东方教会自称 为正教,因教区位于地中海东边,因而又称东正教。西方教会则自称公教, 是为罗马公教。
基辅罗斯公园城中诺夫哥罗德克里姆林的中央,教堂墙面抹着白 灰,上面耸立着五个大穹顶,外观庄严、简朴
国务院于1998年4月正式批准立项建设国家大剧院,1999年7月 最终选取了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 安德鲁 的建设方案,其设计 方案经过两轮三次修改。 安德鲁将他的大剧院方案形容为“湖上仙阁”。这是一座坐 落在近乎方形的大水池中的椭球体建筑,在冬天水池可作为滑 冰场。大剧院的主要入口在北面,与地铁的出站口相连通,通 道的玻璃顶则是水池的池底,观众在进入剧场前就能体验一下 在水面下行走的奇妙感觉。
拜占庭建筑风格
![拜占庭建筑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818376cada38376baf1faeef.png)
“拜占庭”: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东罗马帝国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一、拜占庭建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用各色云石、玻璃、彩色面砖进行装饰,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最一座典型且成熟的拜占庭巨型建筑为圣索菲亚大教堂。
这座教堂的整个平面是个巨大的长方形。
从外部造型看,它是一个典型的以穹顶大厅为中心的集中式建筑。
从结构来看,它有既复杂,又条理分明的结构受力系统。
从内部空间看,这座教堂不仅通过排列于大圆穹顶下部的一圈40个小窗洞,将天然光线引入教堂,使整个空间变得飘忽、轻盈而又神奇,增加宗教气氛,而且也借助建筑的色彩语言,进一步地构造艺术氛围。
大厅的门窗玻璃是彩色的,柱墩和内墙面用白、绿、黑、红等彩色大理石拼成,柱子用绿色,柱头用白色,某些地方镶金,圆穹顶内都贴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玻璃马赛克。
拜占庭建筑名词解释
![拜占庭建筑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b8dbbb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0.png)
拜占庭建筑名词解释拜占庭建筑是指在拜占庭帝国时期(公元4世纪至15世纪)兴建的建筑物,其特点是宏伟壮观、装饰华丽、富有象征意义和宗教色彩。
1. 圆顶:拜占庭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通常是由石灰石或砖块构成的圆形穹顶,常被用于教堂、礼拜堂等场所。
2. 拱门:一种由多个石块组成的弧形结构,用于支撑建筑物的重量。
在拜占庭建筑中,拱门通常被用于门廊和走廊等地方。
3. 马赛克:一种由不同颜色的小方块组成的装饰图案,通常用于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等位置。
在拜占庭建筑中,马赛克被广泛应用于教堂和皇宫等场所。
4. 壁画:一种在墙面上绘制的艺术作品,通常具有宗教或历史主题。
在拜占庭建筑中,壁画被广泛应用于教堂和宫殿等场所。
5. 穹顶:一种由多个拱形结构组成的圆顶,通常用于教堂、礼拜堂等场所。
在拜占庭建筑中,穹顶被广泛应用,并且常常被装饰成蓝色和金色。
6. 拱廊:一种由多个拱形结构组成的长廊,通常用于连接不同的建筑物或作为室外休息区。
在拜占庭建筑中,拱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结构。
7. 内院:一种位于建筑物内部的露天空间,通常被设计为花园或休息区。
在拜占庭建筑中,内院被广泛应用于皇宫和寺庙等场所。
8. 塔楼:一种高耸的独立式建筑物,通常用于观测或防御。
在拜占庭建筑中,塔楼被广泛应用于城墙和城堡等地方。
9. 柱子:一种由石头、大理石或木材制成的立柱结构,通常用于支撑屋顶或装饰墙面。
在拜占庭建筑中,柱子被广泛应用,并且常常被装饰成红色、绿色和金色。
10. 廊柱:一种由多个柱子组成的长廊,通常用于连接不同的建筑物或作为室外休息区。
在拜占庭建筑中,廊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结构。
希腊十字式建筑名词解释(一)
![希腊十字式建筑名词解释(一)](https://img.taocdn.com/s3/m/4357faf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6.png)
希腊十字式建筑名词解释(一)希腊十字式建筑名词解释希腊十字式建筑•希腊十字式建筑是指基于希腊十字的平面布局而设计的建筑风格。
其平面布局呈现出十字形状,分为四个等大的翼部,中央有一个中殿。
该建筑风格被广泛运用在基督宗教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中,尤其在东正教基督教的建筑中常见。
拜占庭式建筑•拜占庭式建筑是希腊十字式建筑的一种演变形式,主要出现在拜占庭帝国时期(5世纪-15世纪)。
其特点是采用圆顶和穹顶结构,以及由石块构成的厚重墙壁。
著名的拜占庭式建筑包括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和意大利的圣马可大教堂。
圆顶•圆顶是希腊十字式建筑和拜占庭式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
它通常由一系列从中心点延伸而出的弯曲形状构成,形成一个球面或近似球面的屋顶。
圆顶不仅具有结构稳定性,还能赋予建筑以庄严的氛围。
例如,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圆顶被认为是建筑界的杰作之一。
•穹顶是一种采用由一系列几乎相同半径的圆弧构成的屋顶形式。
它在希腊十字式建筑中常用于中殿和圆顶的交接处。
穹顶的设计使得中殿具有更大的高度和开阔感。
圣马可大教堂的穹顶是拜占庭式建筑中最著名的穹顶之一。
翼部•翼部是希腊十字式建筑中分布在中殿周围的四个等大的部分。
它们可以作为附属空间,如侧殿、小堂或修道院。
翼部通常较低矮,与中殿形成了明显的高低错落感。
而在十字交叉处通常设置着一个圆顶。
中殿•中殿是希腊十字式建筑中的主要空间,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央部分。
中殿通常较高,拥有较大的空间和开阔的视野。
它通常用于举行宗教仪式和举行重要活动,例如教堂的主祭台就位于中殿的末端。
基督教教堂•基督教教堂是在希腊十字式建筑中常见的建筑类型。
它们通常具有平面布局的希腊十字形状,并包括中殿、翼部和圆顶等设计元素。
基督教教堂旨在提供一个庄严而宁静的空间,供信徒们进行宗教活动和祷告。
•修道院是希腊十字式建筑中常见的建筑类型,用于宗教修行、学习和居住。
修道院通常包括中殿、翼部、院落和修道士的生活空间。
它们经常建在僻静的地方,为修道士们提供一个专注于宗教修行的环境。
拜占庭建筑
![拜占庭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2172db2943323968011c9299.png)
拜占庭建筑一、名词解释1、集中式:指西方神庙或教堂建筑的一种典型平面型制。
无明显方向性的内部主要空间在平面构[图中起控制性作用,结构上多采用穹顶结构或帆拱结构形式,在立面构图中往往有竖向的视觉中心。
在典型建筑如古罗马万神庙以及中世纪的东正教建筑和西欧中世纪的洗礼堂等建筑类型中。
2、希腊十字式:集中式教堂形制的典型平面形式,在拜占廷建筑中成熟,主要在拜占廷教堂和东欧东正教教堂建筑中应用。
依靠帆拱技术形成的中央穹顶和四边的筒形拱成等臂十字,得名为希腊十字式。
其内部空间的中心在中央穹顶下。
3、抹角拱(Squinch):也称内角拱。
为解决方形平面上覆盖穹顶的问题,用横放的喇叭形拱在四角把方形变成8边形,再在上面砌穹顶。
其最早实例出现在印度、波斯等地。
缺点是不能覆盖较大跨度的穹顶。
4、帆拱(Pendentive):拜占廷建筑为解决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的结构和建筑形式问题,采用在四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平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在四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在切口之上在砌穹顶或加鼓座。
水平切口和四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又称为三角拱。
二、知识点1、威尼斯圣马克广场上的圣马克教堂属于()建筑(A)拜占廷(B)文艺复兴(C)哥特(D)早期基督教2、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有()个肋(A)40(B)36(C)55(D)603、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直径约()米(A)40(B)32(C)55(D)434、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中心距地约()米(A)40(B)36(C)55(D)60三、重要问题1、拜占廷建筑的特点(1)结构:通过帆拱技术把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个独立支柱上,解决了方形平面上盖穹顶的承接过渡问题。
(2)材料:砖砌在厚的灰浆层上,墙也用罗马混凝土。
拱顶或穹顶有时用空陶罐以减轻自重。
(3)平面:希腊十字式集中平面。
从9世纪起,成为拜占廷教堂最普遍的形制。
(4)外观:不用柱式、柱廊,只有厚墙和不大的窗户。
拜占庭建筑特点
![拜占庭建筑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e7c2b4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0.png)
拜占庭建筑特点拜占庭建筑是欧洲历史上一段独特而灿烂的艺术时期,标志着东罗马帝国的繁荣和辉煌。
在这个时期,拜占庭建筑融合了古希腊、罗马和东方文化的元素,并发展出了独特的风格。
本文将探讨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从建筑形式、结构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一. 建筑形式拜占庭建筑以圆顶为特征,广泛运用在教堂、修道院、皇宫等建筑中。
这些圆顶的形状多样,有些为半球形,有些为尖顶形,有些则是在圆顶之上再加上一个尖塔。
这种圆顶设计不仅提高了建筑的高度和内部采光,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建筑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气息。
此外,拜占庭建筑中也常常会出现较低的圆形穹顶,这一元素成为了建筑形式上的重要特征。
二. 结构技术拜占庭建筑在结构技术上具有独特的创新。
首先是坚固的结构,拜占庭建筑常常使用混凝土和砖石建造,使得建筑物具有非常可靠的稳定性。
在柱子和拱门的设计上,也运用了精巧的悬臂技术,通过在柱子上加重力和对称分布的方式,使得建筑得以支撑重量和承载压力。
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也为之后的建筑风格影响深远。
三. 装饰艺术拜占庭建筑的装饰艺术极富特色,常常以金碧辉煌闻名。
其中最典型的教堂装饰是壁画和马赛克。
这些壁画和马赛克以具象的方式描绘了宗教或历史的主题,如圣经故事、圣人形象等。
壁画和马赛克的艺术丰富性和细腻性都非常高,对绘画技巧要求也很苛刻。
此外,拜占庭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实心铜银装饰,如铜贴、银贴和镀金等,使得建筑物在阳光下闪烁着宝石般的光芒。
这些装饰艺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建筑物的整体美感,也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 异教风格的融合拜占庭建筑特点之一是将不同文化的元素融合在一起。
在拜占庭建筑中,可以看到古希腊和罗马的残留元素,如希腊柱式和罗马拱门,它们以不同形式和比例出现在建筑物中。
同时,拜占庭建筑还借鉴了东方文化的一些影响,如之字形图案、波斯织物花纹等,使得建筑物呈现出迷人而奇特的外观。
这种异教风格的融合为拜占庭建筑增添了独特而璀璨的色彩,也体现了拜占庭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拜占庭建筑风格
![拜占庭建筑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fe62fc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c.png)
拜占庭建筑风格拜占庭建筑风格源于东罗马帝国时期,在欧洲中世纪扮演了重要角色。
拜占庭建筑以其雄伟壮丽、富丽堂皇的特点,成为了许多大教堂、宫殿和其他重要建筑的设计灵感。
本文将探索拜占庭建筑风格的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其影响力。
首先,拜占庭建筑以巨大的穹顶和拱门为主要特点。
穹顶通常呈圆顶或圆顶拱形,通过使用坚固的支撑结构实现了建筑的稳固性。
这种形式为建筑带来了宏伟的气势,使人们感受到神圣和庄重。
而长长的拱门在建筑的外墙上创造了优雅的形态,给人一种连绵不断的视觉效果。
其次,拜占庭建筑强调细节的丰富性和装饰的精湛性。
建筑物的外观通常由复杂而精美的马赛克装饰着。
这些马赛克以鲜艳的颜色和精细的图案为特点,用以表现宗教、历史和文化的主题。
此外,建筑物上还常常出现雕刻花纹和浮雕,使整个建筑更加生动和富有艺术感。
拜占庭建筑还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许多拜占庭建筑都配有宽敞的庭院、花园和水池,使整个建筑群更具生命力和和谐感。
这些自然元素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感,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场所,以便进行祈祷、思考和交流。
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兴起和发展与拜占庭文化与艺术的繁荣密不可分。
作为一个繁荣的帝国,东罗马帝国推崇基督教,并将其作为国家信仰。
因此,宗教对拜占庭建筑的影响极其巨大。
教堂和宫殿是当时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它们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国家的象征。
拜占庭建筑通过其独特的风格和材料选择,表达了信仰、权力和文化的价值。
同时,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影响超越了当时的东罗马帝国。
在中世纪的欧洲,许多国家受到了拜占庭建筑的影响,并吸收了其特点,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建筑风格中。
特别是在意大利,拜占庭建筑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威尼亚等城市中,拜占庭建筑的痕迹和风格可以清晰地被观察到。
总结起来,拜占庭建筑风格通过其巨大的穹顶、精湛的细节和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表现出它的豪华、庄重和和谐之美。
这种建筑风格不仅是东罗马帝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整个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拜占庭建筑
![拜占庭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6bc1871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d.png)
拜占庭建筑
拜占庭式建筑是一种建筑的艺术形式,以基督教为背景。
该建筑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其突出特点是屋顶的圆形。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殖民地,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东罗马帝国的一种建筑文化。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东罗马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
1
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
公元395年,以基督教为国教的罗马帝国东西分治,德国史学家称帝国东部(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其统治延续到15世纪,1453年被土耳其人灭亡。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包括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和北非、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等,建都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帝国以古罗马的贵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为基础。
由于贸易往来,使之融合了东方阿拉伯、波斯文化色彩,形成独自的拜占庭艺术。
2。
东正教的宗教艺术与建筑拜占庭建筑的力与神圣意义
![东正教的宗教艺术与建筑拜占庭建筑的力与神圣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fada2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3.png)
东正教的宗教艺术与建筑拜占庭建筑的力与神圣意义东正教的宗教艺术与建筑:拜占庭建筑的力与神圣意义东正教的宗教艺术与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涵,其中拜占庭建筑作为东正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雄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神圣意义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东正教的宗教艺术与建筑,聚焦于拜占庭建筑的力量与神圣意义。
一、拜占庭建筑的起源与特点拜占庭建筑起源于古罗马建筑,并受到希腊建筑和东方建筑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它在建筑结构、造型装饰和空间规划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1. 建筑结构:拜占庭建筑采用圆顶与穹顶结构,使建筑物在视觉上呈现出浑然一体的感觉。
这种结构不仅使建筑更加坚固耐用,还有利于室内光线的分布,营造出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2. 造型装饰:拜占庭建筑注重装饰的细节处理,常以金色为主色调,通过马赛克镶嵌、拱门雕刻、壁画绘制等手法表现宗教主题和教义。
这些装饰往往充满象征与象征的意义,帮助教徒领悟信仰的深刻内涵。
3. 空间规划:拜占庭建筑注重创造宏大的空间效果,常以中央穹顶空间为核心,周围环绕辅助空间。
这种空间规划旨在使信徒感受到无边无际的神圣力量,加深他们的宗教体验。
二、拜占庭建筑的力量与神圣意义拜占庭建筑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手法,传达出强烈的力量感和神圣意义,对东正教的宗教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力量的表达:拜占庭建筑的雄伟与壮丽表达了上帝的力量和荣耀。
宏大的穹顶、巨大的壁画、丰富的镶嵌装饰等元素,都体现了宇宙的无限力量和创造力。
信徒在这样的建筑中感受到力量的源泉,从而被激励和鼓舞。
2. 神圣意义的传递:拜占庭建筑通过其独特的装饰和空间规划,向信徒传递出深远的神圣意义。
马赛克镶嵌中的圣像和圣经故事,壁画中的宗教主题,都帮助信徒加深对教义和信仰的理解。
同时,建筑空间中的宁静与庄严也使信徒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和神圣的力量。
3. 社会凝聚力的体现:拜占庭建筑常常是东正教社区的中心。
寺院和教堂作为信仰聚集和宗教仪式的场所,不仅承载着信徒的祈祷和敬畏,更是社区凝聚力的象征。
拜占庭的圆顶教堂名词解释
![拜占庭的圆顶教堂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2e809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0.png)
拜占庭的圆顶教堂名词解释拜占庭的圆顶教堂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浓厚的拜占庭风格和独特的设计特点。
它通常采用圆顶结构,兼具宏伟庄严和神秘的艺术效果。
本文将从建筑特点、历史背景以及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解释和探讨。
1. 建筑特点拜占庭的圆顶教堂建筑以其特殊而引人注目的形式而闻名于世。
首先,它采用了圆顶作为建筑的顶部,这不仅赋予了教堂宏伟和庄严感,还以其特殊的几何形状和线条展现了独特的建筑美感。
并且,这种圆顶通常是由一系列圆顶和半穹顶组成,形成错落有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此外,拜占庭的圆顶教堂建筑还注重细节和装饰,内外墙面常常被精美的壁画和马赛克所覆盖,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2. 历史背景拜占庭的圆顶教堂建筑起源于拜占庭帝国时期(公元4世纪至15世纪),在这个时期,拜占庭艺术达到了高峰,并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与此同时,拜占庭帝国也经历了许多政治、宗教和社会变革,这些变革对圆顶教堂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拜占庭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筑,它成为了后来拜占庭圆顶教堂的典范,并在各种形式的拜占庭艺术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3. 文化意义拜占庭的圆顶教堂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首先,它代表了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与艺术成就,表达了一种以基督教为核心的文化精神和信仰体系。
同时,圆顶教堂的建筑形式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圆顶代表上帝的无边无际和永恒,而圆形则象征着完整和和谐。
这种建筑形式不仅在形式上传达出信仰的力量和宏伟,也在精神层面上启迪和鼓舞人们的内心。
4. 圆顶教堂的艺术表现拜占庭的圆顶教堂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是独具特色的。
首先,在建筑结构上,圆顶教堂注重空间感的营造和层次的渲染,通过巧妙的构造和布局,使人们在教堂内感受到一种氛围庄严、空灵神秘的宗教气息。
其次,在壁画和马赛克的装饰上,圆顶教堂运用了丰富多彩的图案和图像,表达了基督教的教义和精神内涵。
这些艺术装饰还展现了拜占庭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宗教信仰的虔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形穹顶
• 穹隅是指拱顶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球面。穹隅的发明使得方形基座上可以搭建巨大 的圆形穹顶。这是一个古罗马建筑师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建筑史上的伟大发明。 圣索非亚大教堂即以大穹顶著称,并有多个圆形穹顶的小厅。高大宽阔,采光充 分
平面结构
• 圆形(辐射式)或正十字形。
• 圣索非亚大教堂平面图
壁画
•
•总的来说可以概况Fra bibliotek四点• 第一个特点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 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 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 协调的小部件。 •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 应的集中 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 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 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 大的自由。 • 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 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 大面积具有东方风格的壁画、 镶嵌画。以金色调为主,色彩 绚丽。
壁画
柱
• 柱头呈倒方锥形,刻有植物或动物图案,富于装饰性。
圣索菲亚大教堂
•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古代晚期建筑的一大成就,又是拜占庭式建筑的第 一个杰作。它在建筑及礼仪方面的影响深远并普及至正教会、天主教 会及穆斯林世界。这座教堂内一共使用了107根柱子,柱头大多采用 华丽的科林斯柱式,柱身上还增加了金属环扣以防止开裂。大教堂最 大的圆柱高19至20米,直径约1.5米,以花岗岩所制,重逾70吨。查 士丁尼一世曾下令将巴勒贝克、黎巴嫩的八个科林斯柱式拆卸及运送 到君士坦丁堡建造圣索菲亚大教堂。与主要使用大理石的希腊建筑以 及主要使用混凝土的罗马建筑不同的是,圣索菲亚的主要建筑材料为 砖块。 • 教堂内部的空间广阔,结构复杂。教堂正厅之上覆盖著一个最大直 径达31.24米、高55.6米的中央圆顶,圆顶直径较万神庙的穹顶直径 少了四分之一,但高度却多了四分之一。圆顶下连绵的拱廊使圆顶看 似失重,其下方的40个拱形窗户引进光线,使室内呈现色彩。由于经 历过为数不少的维修,圆顶已经不是绝对圆形的底座,圆顶略呈椭圆, 其直径介乎31.24米至30.86米之间。
圣索菲亚大教内部结构
在正式进入圣索菲亚大 教堂之前,可以在西面 的庭院内看见之前第二 座教堂的残骸。进入大 门之后首先看到的是宽 为5.75米的外厅,外厅 的装饰颇为简单。在外 厅的东面即为内厅,它 们之间有五扇包裹着青 铜的橡木大门可供通行。 两者的屋顶都以九道券 拱相支撑,以大理石铺 设地面。内厅的宽度为 9.55米,同时也比外厅 高出不少。通过内厅北 侧的坡道,游客还可通 往位于二层的回廊。
• •
大厅
• 从内厅之中可以通过九扇门前往大厅, 中央的三扇大门是帝王专用的帝国大门, 大门之上的拜占庭马赛克描绘了基督和 利奥六世。如果穿过帝国大门后径直往 里走,便可看到圣索菲亚教堂的大厅。 这个方形空间的大小为74.67米长, 69.80米宽,大厅两侧则是用廊柱加以 分割的侧厅,廊柱和廊柱之间以券拱相 连,侧厅又被一层小廊柱再度划分。这 些廊柱增添了大厅的层次感,又在空间 上强调了侧厅和大厅之间的联系。抬头 仰望还可看见伊斯兰统治时期所遗留下 来的多块直径7.5米的金字圆牌,这些 圆牌上分别刻写着真主、默罕默德、四 位哈里发以及默罕默德两个孙子的名字。 游客本来还可看见圣索菲亚大教堂著名 的大圆顶,令人遗憾的是因为搭建起了 维修用的脚手架,现在人们无法看见完 整的穹顶。
二层回廊
• • 左边为从皇后包厢向外观测,右边为 从大厅观测皇后包厢,其下为帝国大门 上层回廊被设置成马蹄形,环绕着教堂 正厅,迄至后殿终止。上层回廊一般是 供皇后及其宫廷人员使用的,那里保存 著多幅马赛克壁画。保存得最好的马赛 克位于上层 回廊的南部,这些珍贵的 马赛克壁画吸引着众多游人前来参观。 相比之下上层楼座的装饰比较简单,其 天花板只是粉刷成黄色的基础之上勾勒 了一些简单的花纹。上 层回廊的中央, 位于帝国大门正上方的位置是皇后包厢。 皇后及其宫廷人员可在这里观看在下方 举行的仪式。一颗球形、绿色的石头标 明了皇后的坐驾。 帝国大门及大理石门 沿着回廊继续往南走则可看到大理石门, 这是专供供教会会议的参与者进出会议 厅使用的大门。
圆顶
•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圆顶因其建筑师对圆顶的创新想法而使艺术史学家、建筑师及工程 师产生了兴趣。圆顶由帆拱支撑,这在此前是从未出现的。帆拱可令圆顶得以接驳在 下面由柱子组成的方面[72]。帆拱不仅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美学效果,又可稳定圆顶的 侧面,使圆顶的重量得以引向下方。 虽然这种设计有助于稳定圆顶及其周边的墙壁和拱形结构,但是建造圣索菲亚大教堂 的墙壁却弱化了整体建筑的结构。砌砖工人使用了更多的砂浆,而不是砖块, 因而墙 壁较为弱。如果工人能够在铺设另一层砖块之前先让砂浆凝固,结构会更为稳固。然 而他们直接在建筑上面架上圆顶,由于下方的砂浆仍未干透,圆顶的重量使墙壁向外 弯曲。这使得伊西多拉在重建圆顶之前必须先把内壁建好,垂直的墙壁方能支撑新圆 顶的重量。圆顶的高度也在重建时作出了调整,伊西多拉把圆顶的高度提升了大约6米, 使侧面的力量减弱,圆顶的重量可以更容易地卸到墙壁上[73]。 圆顶的顶部还书写着一圈阿拉伯书法,整个圆顶共有40个肋组成。圆顶底部每两个肋 之间都有一扇窗户,摆设这40个窗户的方式同样引人注目,这些彩色玻璃窗户所将光 线引入大厅各处造成神秘光线的效果,使圆顶看起来悬浮在正厅之上,原本就足够雄 伟 的圆顶因此显得更加有趣。这大概是由于圆顶的形状像扇贝壳或伞的内部,伞骨由 伞的顶端延伸至底部。这些“伞骨”使圆顶的重量在各个窗户之间流向穹隅,最终抵 达根部。这些独特的设计使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近古时代最先进的纪念建筑物
拜占庭式建筑
拜占庭式建筑
拜占庭式建筑是一种建筑的艺术 形式,以基督教为背景。该建筑 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其突出特 点是屋顶的圆形。
发展历史
• 前期(4-6世纪):主要是模仿古罗马风格。圣索非亚大教堂已具有 突出的拜占庭建筑风格。 • 中期(7-12世纪):由于外敌相继入侵,导致国土缩小,建筑也减 少,规模也大不如前。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处发展,中央 大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 可教堂。 • 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占庭帝国大受损失。 这时期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新创造,在被奥斯曼帝国灭国后大多 破损无存。 • 对其他地区的影响:拜占庭式建筑对俄罗斯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有重 大影响。典型的如莫斯科的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及哈尔滨圣·索菲亚 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