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10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10)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93:属于五行之“水”的是A.恐B.脉C.肉D.皮E.怒【答案】A2、某男,10岁。
虫积日久,体虚无力,给予健脾之剂,再行驱虫,其遵循的治疗原则是A.单用扶正B.单用祛邪C.先扶正后祛邪D.先祛邪后扶正E.扶正兼祛邪【答案】C3、七情内伤,最容易影响的内脏有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A B C4、循行于内踝尖上八寸以下胫骨内侧前缘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B.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足太阴脾经E.足阳明胃经【答案】C5、《灵枢·经脉》提出,经脉十二者,伏行的部位是A.全身B.分肉之间C.四肢D.躯干E.头面【答案】B6、气与血关系失调的病机包括A.气虚血瘀B.气不摄血C.气随津脱D.气滞血瘀E.气血两虚【答案】A B D E7、某女,40岁。
形体偏胖,面色白而欠华,食量较小,喜饮热水,性格内向,动作迟缓,容易疲劳,其体质类型是A.偏阳质B.偏阴质C.痰湿质D.气郁质E.阴虚质【答案】B8、精与气的关系表现为A.精能化气B.气能生精C.气能摄精D.精能行气E.精能载气【答案】A B C9、按五行生克规律,火之子的所不胜是A.木B.火C.土D.金E.水【答案】A10、六淫中,最易导致气血凝滞不通的外邪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答案】B11、偏阳质当慎用温热之剂所体现的治则是A.既病防变B.治病求本C.因人制宜D.因时制宜E.因地制宜【答案】C12、不属于扶正的治法是A.益气B.扶阳C.消导D.健脾E.滋阴【答案】C13、肺呼出浊气主要依赖的功能活动是A.宣发B.肃降C.疏通D.调节E.朝百脉【答案】A14、《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A.肺B.脾C.肾D.肝E.心【答案】B15、属于脏腑之精的有A.肾精B.肺精C.肝精D.心精E.脾精【答案】A B C D E16、某男,23岁。
开始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脉浮紧。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节五行学说名词解释五行学说五行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五行相乘五行相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补母泻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单项选择1. 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A.炎上B.稼穑C.润下D.从革E.曲直2.何曰润下A木B火C土D金E水3.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A木B火C土D金E水4.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A木B火C土D金E水5.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是〞土〞的特性A.生长B.生化C.承载D.受纳E.稼穑6.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属于〞金〞的特性A.从革B.寒凉C.沉降D.隶杀E.收敛7四时季节中属于五行之"金〞的是A春B夏C长夏D秋E冬8.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A.六腑之大肠B.五体之皮毛C.五志之恐D.五化之绞E.五色之白9. 以下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A.五脏之脾B.六腑之胃C.五志之喜D.五官之口E.五气之湿10. 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以下何种方法归类:A.取象比类法B.推演络绎法C.以表知里法D.试探法E.反证法11.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以下何种方法归类:A.比较B.演绎C.模拟D.试探E.反证法12.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是:A.ホ为水之于B.水为木之母C.火为土之母D.土为金之子E.火为木之孑13.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克规律是:A.金为木之所不胜B.水为土之所不胜C.木为水之所不胜D.火为水之所胜E.木为金之所胜14. 肝虚影响脾健运,称为:A.木旺乘土B.土壅木郁C.木不疏土D.木能克土E.抑木扶土15.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A.木疏土B.木克土C.木乘土D.土侮木E.木胜土16. 以五行生克关系推测,出现以下何种情况,其病为逆:A.〞客色〞胜〞主色〞B.色脉相符C.〞主色〞胜〞客色〞D.生色之脉E.以上都不是17. 在五行学说中,不属肝病诊断依据是:A.面色青B.喜食酸味C.易怒D.目赤E.脉洪18 在五行学说中,不属心病诊断依据是:A.面色赤B.喜笑无常C.喜食酸味D.舌赤E.脉洪19. 在五行学说中,不属脾病诊断依据是:A.面色黄B.口泛甜味C.唇淡无华D.多唾E.肌肉消瘦20. 在五行学说中,不属肾病诊断依据是:A.面色黑B.善恐C.易骨折D.流涎E.耳聋21. 在五行学说中,不属肺病诊断依据是:A.面色白B.易悲C.爪甲枯槁D.鼻塞E.流涕22. 以下何项不是〞克〞的异常:A.制化B.相乘C.相侮D.反侮E.反克23. 以下不属五行相克关系传变的是:A.木旺乘土B.土虚ホ乘C.木火刑金D.水不涵木E.土虚水侮24. 以下不属五行相生关系传变的是:A.肝火犯肺B.肾病及肝C.心病及肝D.脾病传肺E.肺病及肾25. 按五行生克的关系,肝为脾之:A.母B.子C.所胜D.所不胜E.以上都不是26、五行中,"火〞的"所不胜〞之行是A木B火C土D金E水27.五行中,"木〞之"所胜〞为A木B火C土D金E水28. 五行相乘的根本概念是:A.母病其气有余而乘其子B.子病其气有余而乘其母C.其气有余那么乘己所胜D.其气有余那么乘己所不胜E.其气不及那么己所胜者侮而乘之29. 五行相侮的根本概念是:A.子病其气亢盛,反侮其母B.母病其气缺乏,子反侮母C.其气有余,那么侮己所胜D.其气缺乏,那么己所不胜者轻而侮之E.以上都不是30..五行中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抑制它的一行不仅无法抑制它,反而受其反向抑制,说明五行之间的关系是A五行制化B五行相生C五行相克D五行相乘E五行相侮31、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难以抵御其所不胜的正常限度的抑制,说明五行之间的关系是A五行制化B五行相生C五行相克D五行相乘E五行相侮32 〞肝火犯肺〞是属于:A.子病犯母B.克C.乘D.侮E.母病及子33肝气犯脾属于A.子病犯母B.克C.乘D.侮E.母病及子34 脾病传肾是属于:A.相克B.相侮C.母病及子D.相乘E.子病及母35.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病机传变是属:A.木克土B.木乘土C.土侮木D.母病及子E.孑病犯母36 .水气有余导致土气哀弱的传变关系属于:A.制己所胜B.侮所不胜C.己所不胜侮而乘之D.己所胜轻而侮之E.以上都不是37. 以下情志相胜中,错误的选项是:A.惊胜恐B.恐胜喜C.怒胜思D.喜胜忧E.思胜恐38 .就肺来说对肺的生理联系在五行学说中属于:A.生我B.克我C.我生D.我克E.反克39. 以下不是说明病理变化的是: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五行制化D.传其所胜E.传所不胜40. 〞亢那么害,承乃制〞说明了五行之间的: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制化41 .按五行相克乘侮的关系,肾病及脾者属于: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相克42. 不属于五行生克规律来确定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B.引火归原C.滋水涵木D.扶土抑木E.佐金平木43.以泄肝健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的治法称:A.益火补土B.滋水涵木C.培土生金D.抑木扶土E.金水相生44.以温肾阳的方法而补脾阳的治法是:B.益火补土 B.滋水涵木C.培土生金D.抑木扶土E.金水相生45. 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B.滋水涵木C.金木相生D.佐金平木E.益火补土46. 泻南补北法适用于: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B.心阴虚而心阳亢C.肾阴虚而心火旺D.肾阴虚而肝阳上亢E.肾阳虚损而心火浮越47. 〞实那么泻其子〞的方法一般是指:A.肝旺泻肺B.肝火泻心C.肾实泻脾D.心实泻脾E.肺实泻肾多项选择1."木曰曲直〞可引申为A、开泄B、炎热C、升发D、条达E、舒畅2.五行学说的根本内容包括A.五行的特性B.事物按五行属性进展归类C.五行的生抑制化D.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E.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 〞水日润下〞比象地说明了肾的哪些功能:A.肾开窍于二阴B.肾开窍耳C.肾主水D.肾主纳气E.肾藏精4.事物按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有:A.以表知里法B.试探法C.取象比类法D.推演络绎法E.比较法5.以下属于土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唇、口、黄、化、肉C.皮、鼻、口、胃、长D.宫、脾、黄、思、甘E.长夏、湿、中、歌、哕6.以下属于金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鼻、皮、毛、收、悲C.皮、鼻、口、胃、长D.商、辛、白、哭、悲E.秋、西、咳、燥、收7.以下属于火行的是:A.爪、筋、皮、肉、苦B.舌、脉、喜、夏、长C.喜、鼻、口、胃、长D.苦、赤、长、暑、南E.夏、小肠、舌、笑、忧8.以下属于木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目、筋、怒、呼、握C.皮、筋、口、胃、长D.春、东、风、青、生E.角、酸、东、胆、目9.以下属于水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冬、膀胱、耳、骨、恐C.冬、鼻、口、胃、长D.恐、呻、栗、耳、冬E.北、寒、藏、黑、咸10.以下除哪项外,均属五行理论在情志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A.思胜恐B.惊胜思C.悲胜怒D.怒胜扰E.恐胜喜11. 疾病按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传变时,病情较轻浅的是: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相乘方向传变D.相侮方向传变E.肺病及肝12.五行乘侮关系中,属于相乘的是:A.木有余那么土来乘之B.金有余那么火来乘之C.木缺乏那么金来乘之D.火缺乏那么水来乘之E.金缺乏那么木来乘之13. 所谓五行相乘,是指:A.气有余,那么制己所胜B.气不及,己所胜者轻而侮之C.气有余,侮所不胜D.气缺乏,那么己所不胜,侮而乘之E.子有余反侮其母14. 五行乘侮关系中,属于相侮的是:A.金缺乏那么木来侮之B.木有余那么土来侮之C.金有余那么火来侮之D.木缺乏那么金来侮之E.水缺乏那么火来侮之15.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那么是:A.扶弱B.补母C.抑强D.泻子E.母子双补16. 以下哪些说法不确切:A.〞克我〞者是〞所不胜B.五行相克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C.相克即相胜太过 D.相乘即是正常制约 E.相侮是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抑制17 . 五行学说的根本内容是:A.五行的生克乘侮B.五行的生克规律C.五行的乘侮规律D.五行的特性E.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18. 五行的乘侮关系中,属于相侮的是:A.金有余那么火来侮之B.土有余那么能侮木C.土缺乏那么水来侮之D.水缺乏那么火来侮之E.木缺乏那么金来侮之19. 〞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A.生化作用B.滋润作用C.承载作用D.收敛作用E.受纳作用20. 〞补母泻子〞的治疗原那么适用于:A.子病犯母B.肺病及肝C.母病及子D.肾病及脾E.单纯一脏有病21. 根据〞虚那么补其母〞的治法是:A.培土制水法B.益火补土法C.滋水涵木法D.佐金平木法E.培土生金法22.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病情较深重的有:A.肝病及脾B.脾病及肾C.心病及肾D.肝病及肺E.肺病及肝23.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判断疾病的转归,以下为逆的有:A.肝病色青见浮脉B.心病面赤见沉脉C.肝病色青见沉脉D.肺病色白见洪脉 E.肾病色黑见沉脉24.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病情较轻浅的有:A.肾病及肝B.脾病及肺C.肺病及脾D.脾病及心E.肝病及心25. 具有〞所胜、所不胜〞关系的是:A.木和火B.土和水C.木和金D.水和金E.水和火26. 根据五行学说推断,以下哪些征象可作为肝病的诊断依据:A.面见青色B.喜食酸味C.两目干涩D.头发稀疏E.爪甲枯槁27. 根据五行学说推断,以下哪些征象可作为心病的诊断依据:A.面见赤色B.口泛甜味C.舌尖红赤D.急燥易怒E.齿槁耳聋28. 根据五行学说推断,以下哪些征象可作为肾病的诊断依据:A.面见黄色B.口味苦C.耳鸣耳聋D.二便不利E.牙齿枯槁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是:A.注重整体上的研究B.采用中和和类比的思维C.擅长哲学思维D.强调功能联系E.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30.在中医学中运用较多的思维方法有:A.视外揣内B.类比C.比较D.演绎E.试探与反证填空1.(尚书。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得分:学校:专业: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计 30 分)1.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A. 隋唐时期B. 金元时期C. 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E. 春秋战国时期2. 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A.心B.脾C.肝D.肾E.肺4. “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A. 五行相生B. 五行相克C. 五行相乘D. 五行相侮E. 五行制化5.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A.鼻B.耳C.口D.舌E.目6.“罢极之本”是指()A.肝B.肾C.脾D.胆E.心7.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 肝与肺B. 心与肺C. 脾与肺D. 肾与肺E. 心与肾8.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A. 元气B. 心气C. 宗气D. 营气E. 卫气9.“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A. 气能生津B. 气能行津C. 气能摄津D. 津能载气E. 津能化气10. 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A. 宗气虚B. 胃气虚C.脾气虚D.肾气虚E. 肺气虚11. 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A. 偏阴质B. 偏阳质C. 痰湿质D. 阴阳平和质E. 气虚质12. 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A. 风邪B. 火邪C. 暑邪D. 燥邪E. 以上都不是13.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 怒则气上B. 思则气缓C. 悲则气消D. 惊则气乱E. 劳则气耗14.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 正气不足B. 邪气侵袭C. 正邪相争D. 体质虚弱E. 气候异常15. 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A. 阴偏盛B. 阳偏盛C. 阴偏衰D. 阳偏衰E. 阳胜则阴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在药食五味中,属于阴的味是()A.辛B.甘C.酸D.苦E.咸2.五脏分阴阳,以其功能特点而言,属阳的有()A.心B.肝C.脾D.肺E.肾3.以下在五行中属木的是()A.筋B.脉C.肉D.目E.胆4.与气的生成关系密切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5.以下属于气的升降失常的是()A. 气滞B. 气逆C. 气脱D. 气闭E. 气陷6.气为血之帅是指()A. 气能生血B. 气能行血C. 气能摄血D. 血能载气E. 血能生气7.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8.以下病邪,属于阳邪的有()A. 风邪B. 寒邪C. 暑邪D. 湿邪E. 燥邪9.以下何脏腑与水液代谢有关()A.肺B.脾C.肾D.三焦E. 膀胱10. 六淫之中,易耗气伤津的邪气有()A. 风邪B. 燥邪C. 暑邪D. 湿邪E. 火邪三、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第10套)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某男,40岁。
体弱,婚后10年不育,考虑最关键的病机是A.精虚B.津液不足C.血虚D.元气不足E.气虚【答案】A2、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A.阴或阳B.内或外C.手或足D.脏或腑E.里或表【答案】A C D3、被称为“百病之长”的外邪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暑邪【答案】A4、热病后期,出现筋惕肉瞤,手足蠕动症状,其病机是A.肝阳化风B.血虚生风C.热极生风D.阴虚风动E.慢惊风【答案】D5、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重等症,其机理是A.暑多夹湿,气滞湿阻B.暑性升散,伤津耗气C.暑性炎热,阳热内盛D.暑邪升散,易扰心神E.暑为阳邪,独见夏令【答案】A6、体质概念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A.生理功能与心理特征B.形态结构与心理特征C.形与神D.先天与后天E.脏腑经络与气血津液【答案】C7、某男,50岁。
症见心前区疼痛,痛连左上肢内侧,胸闷气短。
其病变相关经脉为A.手太阴经B.手阳明经C.手太阳经D.手少阴经E.手厥阴经【答案】D8、与痰饮形成有关的脏腑是A.心肺脾肾B.肺脾肾三焦C.心肝脾肾D.心肺肝肾E.心肝脾肺【答案】B9、统藏失司所致出血反映的两脏病变是A.脾与肺B.心与肝C.脾与肾D.脾与肝E.心与脾【答案】D10、“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的是A.阴阳对立B.阴阳互藏C.阴阳互根D.阴阳转化E.阴阳自和【答案】C11、精与气的关系表现为A.精能化气B.气能生精C.气能摄精D.精能行气E.精能载气【答案】A B C12、五脏共同的生理功能是A.传化水谷B.传化水液C.化生和贮藏精气D.传导糟粕E.排泄水液【答案】C13、545: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A.可变性B.同一性C.复杂性D.普遍性E.相对性【答案】A14、关于“阴阳自和”叙述正确的包括A.以“自”为核心,依靠内在自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B.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中“以和为贵"的基本观点C.为相对的.动态的平衡D.为绝对的.静态的平衡E.为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答案】A B C E15、导致昏厥的病机是A.气滞B.气逆C.气闭D.气陷E.气脱【答案】D16、将肺称为“娇脏”的主要依据是A.肺主一身之气B.肺外合皮毛C.肺不耐寒热D.肺为水之上源E.肺朝百脉【答案】C17、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肺B.脾C.肝D.肾E.心【答案】B18、属于血虚的症状有A.失眠多梦B.面色苍白C.视物昏花D.唇舌紫暗E.妇女经少【答案】A B C E19、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医学科学D.古代哲学E.中医药文化【答案】C20、对于肺气虚弱之证,可以通过补益脾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虚则补母B.实则泻子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抑强扶弱【答案】A21、肺气虚损,可出现的症状有A.自汗B.痰饮C.少气D.呼吸气急E.易患感冒【答案】A B C D E22、某男,35岁。
中医基础理论:10 藏象 六腑-小肠
1
第三节 六腑
2
第三节 六腑
一
三、小肠
胆 二 胃
三
小肠 四
大肠 五 膀胱
六
三焦
3
小肠位于腹中,其上端与胃在幽门相接,下端与大肠 在阑门相连。小肠呈迂曲回环迭积之状,是中空的管 状器官。
第三节 六腑
4
一
生理功能
胆
(一)小肠主受盛化物
二
胃
小肠具有接受容纳胃腐熟之食糜,并作进一步消化
的功能
三
主受盛
小肠接受由胃腑下移而来的食糜而盛
小肠
纳之
四
小肠
大肠
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
主化物
五
由脾气与小肠的共同作用对其进一步
膀胱
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
六
三焦
第三节 六腑
5
一
(二)小肠主泌别清浊
胆
小肠对食糜作进一步消化,并将其分为清浊两部分的生理功能
二
谷精和津液
胃
清
脾的升清、散精 转输至全身
三
小肠
食物残渣
水液由此渗于前(膀胱)
四
浊 部分津液
——形成尿液
大肠
糟粕由此归于后(大肠)
——形成粪便
五膀胱Βιβλιοθήκη 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清浊不分,就会出现尿少,
六
便溏泄泻等症——“利小便所以实大便”
三焦
第三节 六腑
6
一
(三)小肠主液
胆
二
小肠在吸收谷精的同时,吸收了大量津液的生理功能
胃
小。肠吸收的津液与谷精合为水谷之精,由脾气转输到全身,
三
其中部分津液经三焦下渗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中医基础理论10第三章:藏象(第2节五脏)心
面唇舌晦暗(灰黑)
现代研究表明: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输出量减少、心泵功能障碍等是 心气虚证的病理基础,可作为心气 虚证的一个定量指标;心阴虚、 心阳虚者存在心脏舒张功能减退。
心肌收缩功能损害程度依次为:
心阳虚>心气虚>心阴虚>心血虚;
现代研究表明:脉搏的形成与心肌的 收缩能力、心输出量、输出速度、动 脉弹性、外周阻力等因素有关。
• 心的功能正常—舌体运动灵活、舌 质红活荣润、语言流利、味觉灵敏。
心血充足—舌质红润, 舌体柔软灵活
心藏神 语言 请晰、 味觉灵敏。
• 心血不足—舌淡白无华、味觉减退。 • 心血瘀阻—舌紫暗有瘀点。 • 心神失常—舌强语謇(jian)、甚则失语
• 心火上炎—舌红、舌尖糜烂生疮。
心开窍于舌的机理
官窍的生理作用
• 体内外信息交换的窗口。 • 体内外物质交换的门户。 • 邪气入侵或外出的通道。
心开窍于舌
① 舌的功能 :舌有辅助发音,表达语 言,司味觉及搅拌食物的作用。
② 心与舌的联系: 心开窍于舌—心脏的精气盛衰及功
能变常,可反映于舌的变化。 舌为心之苗—舌为心之外候。苗,
显露的意思。
舌为心之外候的表现:
(2)内容
全身血液赖心脏的搏动而运行(行血)
主血 心有生血作用(生血)。
主脉:心与脉相连,脉为血之通道。 心生血的作用,是指水谷精微,经
心火化赤作用而成血液。 《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是谓血。”
(3)机理:
① 心之阳气的推动与温煦振奋: 心力
心动 心律 心阳气的温煦推动。 心率
第二节 五脏
• 五脏,是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中医基础复习题(10)
中医基础复习题一、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题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包括哪三个方面?答: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包括: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2、辨证论治的概念是什么?答: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践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可分为辨证和论治两个阶段。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有哪些?答: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4、阴阳学说是怎样一种学说?答: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万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5、阴阳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答:阴阳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阴阳交感相错、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五个方面。
6、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有哪些方面?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用于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防治。
7、《尚书·洪范》中是如何论述五行的?答: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8、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有哪些方面?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用于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人体发病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防治。
9、“藏”与“象”的概念各是什么?两者关系如何?答:“藏”是指居藏于体内的脏器,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等;“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也涉及内在脏腑的解剖形象及其通应的自然界的物象。
“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
10、心脏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其体、窍、华、志、液各是什么?答:心脏的功能主要有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11、肝脏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其体、窍、华、志、液各是什么?答:肝脏的功能主要有主疏泄、主藏血,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中医基础理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自测题10卷
《中基》自测题答案 10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 A 4、 D 5, D 6、 C 7、 B
8、 A 9, C 10、 C 11、 B 12, C 13、 A 14、 C
A、膀胱经 B、肾经 C,督脉 D、冲脉 E,肝经
15、从腋下走出的经脉的有
A、肺经 B、心经 C、心包经 D、脾经 E、肝经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督脉起于( )。
2、奇经有( )条。
18、足厥阴经的起点与何经的终端相接?
A、足少阳经 B、足阳阴经 C、足太阳经 D、手太阴经
19,头痛位于前额属:
A、少阳经 B、阳明经 C、太阳经 D、以上都不是
20、不是纵向循行的经脉是:
A、冲脉 B、督脉 C、任脉 D、带脉
24、热盛于里,舌红苔黄并见四肢厥逆,脉沉伏等、此属:
A、阳盛阴虚 B、阴盛伤阳 C、阳盛格阴 D、阴盛格阳
25,下列何种为从治法?
A、用热远热 B、通因通用 C、因地制宜 D、因病制宜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3,哪两脏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A、心与肺 B、肺与肝 C、心与脾 D、脾与肝
14、具有温煦脏腑、润泽皮毛、控制腠理开合等功能的是:
A、元气 B、宗气 C、卫气 D、营气
15,血的生成与哪个脏的关系最密切?
1、气为血之帅
2,肺朝百脉
3、神
4,内湿
5,亡阴
六,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经络系统组成。
2,中医病机从总体来说包括哪些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十)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脉经》2、五行之中,水的特性是:A、曲直B、炎上C、从革D、爰稼穑E、润下3、既为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A、胃B、胆C、小肠D、三焦E、膀胱4、“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A、相乘B、炎上C、从革D、润下E、相侮5、“唾”与下列何脏的生理功能密切:A、心B、肝C、脾D、肺E、肾6、导致“气消”的情志变化是:A、喜B、怒C、惊D、悲E、恐7、肝主藏:A、神B、魂C、魄D、思E、志8、惊喜过度易伤:A、脾B、肝C、心D、肾E、肺9、下列哪一项是“”夺血者无汗“的依据:A、失血伤津B、失血伤气C、失血伤营D、失血伤精E、失血伤营10、“泌别清浊”属于下列何脏腑的功能:A、脾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11、下面那种治法为正治法:A、通因通用B、寒者热之C、热因热用D、塞因塞用E、寒因寒用12、“通因通用”适用于下列哪种病症:A、脾虚泄泻B、肾虚泄泻C、食积泄泻D、寒湿泄泻E、肠虚滑脱13、下列属于肾的生理功能的是:A、生气B、纳气C、主气D、载气E、调气14、心在窍为:A、口B、目C、二阴D、鼻E、舌15、小肠与大肠交接处以称:A、户门B、贲门C、幽门D、阑门E、魄门16、与血液的生成密切相关的是:A、卫气B、营气C、宗气D、元气E、水谷之气17、下列经脉中被称为“血海”的是:A、督脉B、带脉C、阴维脉D、任脉E、冲脉18、下列经脉中,属肝络胆的是:A、手少阴经B、手少阳经C、足少阳经D、足厥阴经E、足太阴经19、患者因经常急躁易怒,情志抑郁而致咳嗽、咯血、胸痛,证属:A、肝火犯胃B、肝郁乘脾C、肝火犯肺D、心脾两虚E、土虚木乘20、“仓禀之官”指是:A、脾胃B、肾C、三焦D、小肠E、膀胱21、宗气主要积聚在()A、胸中B、脉内C、脉外D、肾E、命门22、正虚邪实而不耐攻伐的病人,应采用()A、扶正为主B、先扶正后祛邪C、扶正与祛邪兼用D、先祛邪后扶正E、祛邪为主23、毛发的荣枯主要与下面哪两种物质的盛衰密切相关:A、气与血B、精与血C、津与液D、津与气E、血与津24、气虚湿盛体质,受邪后多从:A、寒化B、热化C、燥化D、湿化E、火化25、温燥之邪侵袭人体发病最易发生于:A、春末夏初B、长夏C、秋末初冬D、冬末春初E、夏末秋初26、其性趋下的邪气是:A、风B、寒C、暑D、湿E、燥27、人体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物质被称为:A、邪气B、疠气C、阳气D、正气E、宗气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治则内容的是:A、正治与反治B、治标与治本C、调理脾胃D、调整阴阳E、扶正祛邪29、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A、正气不足B、邪气过盛C、饮食失常D、阳气过盛E、情志失常30、以下关于疾病寒热病性转化的论述,哪一项不正确:A、阳盛体质易热化B、阳虚体质易寒化C、阳盛体质易燥化D、阴虚体质易燥化E、阴盛体质易寒化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A )2、(E )3、(B )4、(E )5、(E )6、(D )7、(B )8、(C )9、(A )10、(C )11、(B )12、(C )13、(B )14、(E )15、(D)16、(B )17、(E )18、(D )19、(C )20、(A )21、(A )22、(B )23、(B )24、(D )25、(E )26、(D )27、(D )28、(C )29、(A )30、(B )E:一、单项选择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A、战国至秦汉时期B、夏朝C、唐宋时期D、金元时期E、商朝2、金元四大家中,“寒凉派”的代表人物是:A、朱丹溪B、刘完素C、张子和D、李杲E、吴又可3、用阴阳来划分人体的五脏,则心为:A、阳中之阳B、阴中之阳C、阳中之阴D、阴中之阴E、体阴用阳4、以阴阳来划分时间,则一天当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中午D、前半夜E、后半夜5、下面根据五行相生的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抑木扶土B、培土制水C、佐金平木D、泻南补北E、益火补土6、下列选项中其五行属性属“金”的是:A、发B、甲C、皮D、耳E、口7、面青、嗜酸、脉弦,病多在:A、心B、肝C、肺D、肾E、脾8、五脏六腑之大主是:A、三焦B、肝C、心D、肾E、脾9、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是哪两脏功能密切相关:A、肝脾B、脾肾C、肝肾D、肺肾E、心肾10、肝主疏泄的各种功能表现中,最根本的是:A、调畅情志B、调畅气机C、调节血量D、疏通水道E、调节脾胃运化功能11、四肢肌肉壮实主要取决于:A、心主血脉B、脾主运化C、肝主疏泄D、肾主藏精E、肺主气12、与脑髓充盈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B、肺C、肾D、肝E、脾13、“元神之府”是指:A、脑B、骨C、脉D、胆E、女子胞14、患者因思虑过度而出现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乏力,面色无华,证属:A、肝气乘脾B、心脾两虚C、肝火犯肺D、肝气犯胃E、心肾不交15、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肝在液为泪B、脾在液为涎C、肾在液为涎D、肺在液为涕E、心在液为汗16、人体生长发育迟缓,与气的哪项功能减退有关:A、凉润B、温煦C、推动D、防御E、中介17、水谷精气中剽疾滑利的哪部分为:A、营气B、卫气C、宗气D、清气E、元气18、“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是由于:A、气随津脱B、气随血脱C、气不化水D、气不摄血E、气血两虚19、十二经脉中,行于躯干胸腹面的阳经是:A、手太阳经B、足太阳经C、足少阳经D、足阳明经E、手阳明经20、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功能的是:A、十二皮部B、十二正经C、十二经筋D、十五别络E、奇经八脉21、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A、寒化B、燥化C、湿化D、热化E、虚化22、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A、寒邪B、风邪C、暑邪D、湿邪E、燥邪23、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A、上炎B、耗气C、伤津D、动血E、生风24、湿邪致病,可见:A、汗出恶风B、狂燥妄动C、皮肤干皲D、小便清长E、小便浑浊,下利粘液25、病人正虚邪实而不耐攻代,此时宜采取的治则是:A、扶正B、祛邪C、扶正兼祛邪D、先祛邪后扶正E、先扶正后祛邪26、治疗阴偏衰时,在补阴的药物中适当佐以扶阳药,这又称:A、阳中求阴B、阴中求阳C、阴阳并补D、扶阳抑阴E、滋阴制阳27、寒性病变出现寒象,用温热药物进行治疗,这属于:A、寒因寒用B、热因热用C、实则泻之D、虚则补之E、寒者热之28、热病后期,形瘦骨立,大肉尽脱,肌肤毛发枯槁,舌红少苔,主要是:A、伤津B、亡血C、脱液D、脱液兼伤津E、气随津脱29、下列哪项不属于导致出血的病机:A、血瘀B、血热C、气虚D、血寒E、肝不藏血30、病人因情绪波动,出现胸胁痞闷不舒、腹泻等症,是由于:A、肝气乘脾B、肝气郁结C、肝气犯肺D、胃不气和E、肾气不固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A )2、(B )3、(A )4、(D )5、(E )6、(C )7、(B )8、(C )9、(C )10、(B )11、(B )12、(C )13、(A )14、(B )15、(C)16、(C )17、(B )18、(A )19、(D )20、(C )21、(B )22、(A )23、(C )24、(E )25、(E )26、(A )27、(E )28、(D )29、(D )30、(A )一、名词解释1、气机:指气的运动。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10)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区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最主要依据是A.解剖形态的差异B.经脉阴阳属性不同C.临床表现不同D.功能特点不同E.分布部位不同【答案】D2、燥邪最易伤脏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D3、《素问·热论》有热病少愈,忌食肉或多食的禁忌,其原理是A.未病先防B.阻断病传C.愈后防复D.避其邪气E.因人制宜【答案】C4、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A.阴维.阳维B.阴跷.阳跷C.太阴.阳明D.厥阴.少阳E.少阴.太阳【答案】C D E5、“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A.肺气不足,寒饮内停B.胸阳不振,阴寒内盛C.恣食生冷,寒伤中阳D.脾肾阳虚,阴寒内盛E.痰湿内阻,从阴化寒【答案】D6、劳神过度,易损伤的脏腑是A.心肺B.心脾C.脾胃D.脾肾E.肝脾【答案】B7、肺与肾的关系有A.津液代谢B.血液运行C.呼吸运动D.气机调节E.阴液互资【答案】A C E8、中医学学科属性是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医学科学D.古代哲学E.中医药文化【答案】C9、在重病的恢复期,邪气已退,但正气被消耗的状况尚有待恢复。
其疾病转归是A.正胜邪退B.邪胜正衰C.邪去正虚D.邪正相持E.正虚邪恋【答案】C10、某女,39岁。
皮肤疮疡,局部红肿热痛。
中医“辨证求因”,其病因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暑邪E.火邪【答案】E11、痰浊为病,随气上逆,尤易导致的是A.阻滞肺气,失于宣降B.留滞脏腑,升降失常C.蒙蔽清窍,扰乱心神D.流注经络,气机阻滞E.停滞胃腑,失于和降【答案】C12、中医养生方法包括A.调饮食B.慎起居C.适寒温D.食补剂E.和喜怒【答案】A B C E13、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D.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E.脏腑肢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答案】D14、偏阳质者,多易发的是A.气虚证B.阳虚证D.虚寒证E.实寒证【答案】C15、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是A.水谷精气B.后天之精C.先天之精D.自然清气E.脏腑之精【答案】C16、偏阳质者,多易发的是A.气虚证B.阳虚证C.实热证D.虚寒证E.实寒证【答案】C17、以先天精气为基础,根源于肾的气是B.中气C.宗气D.营气E.卫气【答案】A18、先天禀赋决定着体质的A.趋同性B.相对性C.复杂性D.普遍性E.稳定性【答案】E19、养生健体.抗衰老的中心环节是A.保精护肾B.调养心肺C.形神共养D.顺应自然E.饮食有节20、中医学认为人的天年寿限是A.70岁左右B.80岁左右C.90岁左右D.100岁左右E.120岁左右【答案】E21、津亏血瘀的病机是A.津液亏虚,不能化血B.血行阻滞,不能化津C.血脉瘀阻,津液停聚D.津液枯涸,燥热内生E.津液亏耗,血行郁滞【答案】E22、精神不振,少气懒言,意志消沉,其病机是A.喜则气缓B.思则气结C.劳则气耗E.悲则气消【答案】E23、《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谓“身之本”指A.精B.血C.津液D.气.血.津液等E.气【答案】A24、分布于头后部的经脉是A.太阳经B.阳明经C.少阳经D.厥阴经E.太阴经【答案】A25、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说明阴阳之间关系的是的A.对立B.互根C.转化D.消长E.自和【答案】B26、阳偏胜概念和病机的表述包括A.病机特点为阳盛而阴未虚B.临床表现以实热证为主C.阳盛则热D.阳盛则阴病E.阴虚火旺可导致阳偏胜【答案】A B C D27、易致“感而即发”的病因有A.外感邪气B.情志骤变C.食物中毒D.各种外伤E.疫疠致病【答案】A B C D E28、在五神脏中,肾所藏的神是A.神B.魂C.魄D.意E.志【答案】E29、某男,70岁。
十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五脏
6.脾统血的含义是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55.气机、气化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叫气化。
56.塞因塞用属于反治法。是用补益的药物治疗虚性闭塞不通的病症
57.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因人制宜”。
58.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对肺司呼吸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有
C.肾的纳气功能
E.宗气的行呼吸功能
32.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A.督脉 B.任脉
D.冲脉
33.六淫中属于阴邪的有
B.寒邪
D.湿邪
34.根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下列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
A.喜
D.惊
35.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C.脾气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B.寒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C.冬季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B.肾精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C.长养、化育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C.膀胱的气化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含答案】(10)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偏阳质的体质特征包括A.兴奋B.抑制C.好动D.偏热E.喜静【答案】A C D2、慢性病久治不愈,遗留某些后遗症。
其疾病转归是A.正胜邪退B.邪胜正衰C.邪去正虚D.邪正均盛E.正虚邪恋【答案】E3、津分布部位表述错误的是A.肌肉B.皮肤C.脑髓E.孔窍【答案】C4、泻南补北法,适用的两脏关系失调是A.心与脾B.肺与肝C.脾与肾D.肝与肾E.心与肾【答案】E5、与女子胞关系最密切的经脉有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E.跷脉【答案】A B6、创立“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是A.朱丹溪C.吴又可D.刘完素E.薛生白【答案】B7、属于“内火”的有A.胃火B.心火C.虚火D.五志之火E.壮火【答案】A B C D E8、病性转化主要包括A.寒热转化B.虚实转化C.表里转化D.脏腑传变E.六经传变【答案】A B9、起于胞中,循行于腹部正中的奇经是A.督脉B.冲脉C.阴维脉D.任脉E.足少阴肾经【答案】D10、生殖之精的主体是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水谷之精D.脏腑之精E.营养之精【答案】A1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标志包括A.《黄帝内经》B.《难经》C.《金匮要略》D.《伤寒论》E.《神农本草经》【答案】A B C D E12、痰湿质应慎用的是A.肥甘厚味B.清淡饮食C.生冷之品D.甘润生津之味E.辛辣燥烈之味【答案】A13、“通因通用”适用的病证有A.食滞腹泻B.瘀血崩漏C.湿热淋证D.脾虚泄泻E.肾虚尿频【答案】A B C14、属于“抑强扶弱”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B.泻南补北C.益火补土D.金水相生E.培土生金【答案】B15、“元神之府”指A.心B.头C.脑D.胆E.目【答案】C16、肺主治节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有A.调节呼吸B.调节气机C.调节津液输布代谢D.调节全身阴阳E.助心行血【答案】A B C E17、关于七情,说法错误的是A.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B.七情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C.七情是致病因素D.七情致病属于内伤病因E.七情活动与五脏精气密切相关【答案】C18、某男,59岁。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何种情志异常能引起二便失禁A.过悲B.过恐C.过忧D.过怒E.过思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易导致小便浑浊,大便不爽,带下秽臭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A.正气B.邪气C.正邪抗争D.正气不足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主精功能正确的一项是A.制约肝阳升腾B.濡养双目C.滋养筋脉D.化生天癸物质E.其华在面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5.“在窍为二阴”的是A.心B.肝C.脾D.肾E.肺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6.与心相表里的是A.小肠B.大肠C.三焦D.胆E.膀胱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7.“夺血者无汗”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化津B.气能生血C.津血同源D.津能载气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8.人体的体温是依靠气的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9.在液为泪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0.“藏精”的脏器是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1.能使血液在脉道内正常运行而不外溢的两个脏器是A.心与肺B.肺与脾C.脾与肾D.肾与肺E.心与脾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2.有先后天关系的两脏是A.肝与肾B.肾与脾C.脾与肺D.肺与心E.心与肝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3.气升降出入的通道是A.胃B.胆C.小肠D.膀胱E.三焦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4.固摄受纳清气的脏器是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5.性质清稀布散于皮肤孔窍血脉起滋养作用的称为A.精B.气C.血D.津E.液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6.“先天之本”指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7.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荣气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8.精的生成与哪两个脏器的关系最为密切A.心与肺B.肺与脾C.脾与肾D.肾与肺E.心与脾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9.膀胱的贮尿和排尿由何脏控制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0.“受盛之官”指的是A.胃B.胆C.小肠D.大肠E.三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1.与气的生成最密切相关的脏器是A.心、肝、脾B.心、肺、脾C.心、肺、肾D.肺、脾、肾E.肺、肝、脾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2.主受纳腐熟是何腑的功能A.胃B.胆C.小肠D.大肠E.三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3.心在液为A.汗B.涕C.涎D.泪E.唾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4.与胃相表里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5.滋养目窍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血B.精气C.气D.津液E.谷气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6.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脏器是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7.谷与清气结合后生成A.卫气B.营气C.宗气D.元气E.真气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8.宗气的合成与哪两个脏器的关系最为密切A.心与肺B.肺与脾C.脾与肾D.肾与肺E.心与脾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9.与大肠相表里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0.对水液代谢起着主要作用的器官是A.心脾肾B.肺脾肾C.肝脾肾D.心肝肾E.肺肝肾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1.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物质是A.肾气B.肾精C.肾阳D.肾阴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2.津液的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A.肺、脾、大肠、小肠B.脾、胃、大肠、小肠C.肾、膀胱、三焦D.肺、脾、三焦E.肺、胃、小肠、三焦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3.在液为涎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4.与心搏强弱及节律有关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真气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5.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真气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6.大出血时,”益气固脱”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为气母E.津血同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7.主骨生髓者是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8.养筋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血B.精气C.气D.津液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9.人身”五脏六腑之大主”指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0.肝在体合A.肉B.骨C.皮D.脉E.筋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1.与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有关的是A.肾精B.肾阳C.肾阴D.肾气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2.肾所化生的液是A.泪B.汗C.涎D.唾E.涕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3.肺在志为A.喜B.怒C.忧D.思E.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4.具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气是A.卫气B.营气C.元气D.宗气E.真气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5.主宣发肃降功能指的是A.宣发肃降谷气B.宣发肃降卫气与津液C.宣发肃降痰液D.宣发肃降浊气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6.胆汁的排泄由何脏功能控制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7.“朝百脉”的脏器是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8.心主神的物质是指A.心气B.心血C.心火D.心脉E.心阳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9.“主运化”功能错误的一项是A.水谷化为精微B.食物的消化吸收C.水湿转输至肺和肾D.吸收输布水液E.输送清气至全身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50.血之余是指A.发B.爪C.筋D.脉E.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0)(含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称为“将军之官”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B2、“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所体现的治则是A.正治反治B.治病求本C.扶正祛邪D.因时制宜E.调整阴阳【答案】D3、不属于津液的是A.唾B.涎C.汗E.血【答案】E4、具有遗传功能的是A.后天之精B.先天之精C.水谷之精D.脏腑之精E.营养之精【答案】B5、属于阴的是A.上升B.明亮C.兴奋D.抑制E.弥散【答案】D6、饮停于肌肤腠理的病证名是A.悬饮C.溢饮D.支饮E.留饮【答案】C7、温燥的常见发病季节在A.夏末初秋B.近冬深秋C.长夏季节D.冬末春初E.春末夏初【答案】A8、瘀血最常见的脉象是A.脉弦B.脉滑C.脉细D.脉涩E.脉沉【答案】D9、属于“抑强扶弱”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B.泻南补北C.益火补土D.金水相生E.培土生金【答案】B10、燥邪最易伤脏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D11、属“七冲门”范畴的有A.吸门B.气门C.户门D.贲门【答案】A C D E12、335: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和生命繁衍的根源是A.人体之精B.津液C.血D.气.血.津液等E.气【答案】A13、对津液输布影响最为重要的是A.胃B.小肠C.膀胱D.大肠E.三焦【答案】E14、称为“刚脏”的脏是A.心B.肺D.肝E.肾【答案】D15、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诸病源候论》D.《神农本草经》E.《中藏经》【答案】C16、十二经脉中,以“少阳经”命名的经脉有A.大肠经B.小肠经C.三焦经D.胆经E.胃经【答案】C D17、气虚脾虚之人,感邪之后易于从化的特点是B.寒化C.热化D.火化E.燥化【答案】A18、关于情志病,说法正确的有A.因情志刺激直接引起的病证B.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C.情志有异常表现的病证D.情志病专指精神病E.情志病变影响脏腑功能【答案】A B C E19、194:“孤府"所指的腑是A.胃B.胆C.膀胱D.小肠E.三焦20、“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A.生化作用B.收敛作用C.滋润作用D.受纳作用E.承载作用【答案】A D E21、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A.贮藏血液B.调节血量C.调节水液D.防止出血E.魂有所舍【答案】A B D E22、郁怒太过,肝气郁结,可见的临床表现有A.两胁胀闷B.喜太息C.头目胀痛E.咽部有异物梗阻感【答案】A B C D E23、精与气的关系表现为A.精能化气B.气能生精C.气能摄精D.精能行气E.精能载气【答案】A B C24、补充完善《黄帝内经》,发挥“寸口脉诊”.命门.三焦以及经络理论的著作是A.《伤寒论》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难经》E.《脾胃论》【答案】D25、具有防御作用的是A.元气B.中气C.宗气D.营气E.卫气【答案】E26、上气不足可见的症状有A.头晕B.目眩C.耳鸣D.腹胀E.呕吐【答案】A B C27、事物并无关联,不能用阴阳概括的是A.水与火B.天与地C.男与女D.夏与冬E.寒与上【答案】E28、诊察“虚里”主候气之盛衰的是A.心气B.中气C.宗气D.肺气E.卫气【答案】C2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脑为元神之府B.灵机记性在脑C.脑为中精之府D.脑为髓之海E.脑为奇恒之腑【答案】A B D E30、“通因通用”适用的病证有A.食滞腹泻B.瘀血崩漏C.湿热淋证D.脾虚泄泻E.肾虚尿频【答案】A B C31、血虚引起气虚病变的理论根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养气E.血能载气【答案】D32、治疗水湿痰饮病症,配合补气.行气药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养气E.津能载气【答案】B33、“益木生火”中的“火”指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答案】B34、七情内伤首先影响的是A.心神B.肺魄C.肝魂D.脾意E.肾志【答案】A3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A.外感性B.季节性C.流行性D.地域性E.相兼性【答案】A B D E36、营气的生理功能有A.化生血液B.温养全身C.营养全身D.防御外邪E.调节腠理【答案】A C37、肝与脾的关系包括A.气的生成B.血的生成C.血的贮藏D.血的运行E.津液的生成【答案】B C D38、气之最基本的特性是A.运动B.变化C.升降D.物质E.无形39、“肝火犯肺”属于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相乘D.相侮E.相克【答案】D40、津液停而为饮,可滞留的病位包括A.胃肠B.上肢C.胸胁D.胸膈E.下肢【答案】A B C D E41、影响人体的外环境因素有A.气候变化B.地域特点C.生活环境E.社会环境【答案】A B C D E42、内生五邪包括A.寒从中生B.暑从中生C.湿从中生D.津伤化燥E.风气内动【答案】A C D E43、奇恒之腑的特点有A.以通为用B.藏而不泻C.以降为和D.形态中空E.泻而不藏【答案】B D44、布散体表,渗入血脉,发挥滋润作用的是A.气B.水C.精D.津E.液【答案】D45、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有A.气候反常B.社会因素C.暴饮暴食D.环境污染E.预防隔离工作不好【答案】A B D E46、肝在志为A.喜B.怒C.思D.惊E.恐【答案】B47、阴阳学说主要内容包括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C.阴阳消长D.阴阳互根E.阴阳转化【答案】A B C D E48、某男,52岁。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10)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气一元论的早期概念是A.元气说B.精气说C.水地说D.五材说E.太虚说【答案】B2、与奇经八脉相关的脏腑有A.肝B.肾C.脑D.心E.女子胞【答案】A B C D E3、心与脾的关系包括A.血液运行B.津液输布C.津液代谢D.气机调畅E.血液生成【答案】A E4、某女,36岁。
昨日与邻居吵架后出现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咳逆上气.咯血等症状,此病证变化属于A.木旺乘土B.土虚木乘C.木火刑金D.水不涵木E.水火不济【答案】C5、属于脏腑之精的有A.肾精B.肺精C.肝精D.心精E.脾精【答案】A B C D E6、具有“主升发”生理特性的脏是A.肾B.肝C.心D.肺E.脾【答案】B7、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A.角.徵.宫.商.羽B.酸.甘.辛.苦.咸C.青.赤.黄.白.黑D.握.哕.咳.忧.栗E.呼.笑.歌.哭.呻【答案】A C E8、患者出现面色淡白.少气懒言和肢体麻木,其基本病机是A.气血两虚B.气随津脱C.津枯血燥D.津亏血瘀E.血瘀水停【答案】A9、五脏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答案】D10、某女,55岁。
慢性胃炎10余年,因过食肥甘复发,症见食少纳呆,胸闷脘痞,腹胀便溏,舌苔厚腻。
其病机是A.脾虚湿困B.脾胃气虚C.肝郁脾虚D.肝胃不和E.脾胃虚寒【答案】A11、十二经脉中循行于目内眦的有A.胃经B.小肠经C.胆经D.肝经E.膀胱经【答案】A B E12、真热假寒证的治法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用热远热D.寒因寒用E.热因热用【答案】D13、某女,37岁。
癲痫,发作时喉中有声,口角流涎,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应考虑病因是A.情志因素B.痰浊因素C.饮食因素D.瘀血因素E.过劳因素【答案】B14、《素问·宣明五气》提出“久坐所伤”的是A.气B.肉C.骨D.筋E.血【答案】B15、属于证的概念内涵有A.病因B.病位C.病性D.病势E.病症【答案】A B C D16、过食辛辣刺激食物,易形成的体质是A.气虚B.阳虚C.痰湿D.阴虚E.气郁【答案】D17、某女,33岁。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10)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不常出现结石的脏腑是A.心B.肝C.肾D.胆E.膀胱【答案】A2、根据《内经》记载,上焦的生理功能概括为A.如雾B.如露C.如沤D.如气E.如渎【答案】A3、手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A.从足走头B.从头走足C.从胸走手D.从手走头E.从足走腹【答案】C4、瘀血概念内涵包括A.逸出于体外的血液B.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C.阻滞于血脉之中的血D.脏腑内运行不畅的血液E.贮藏于肝内的血液【答案】B C D5、患者出现面色淡白.少气懒言和肢体麻木,其基本病机是A.气血两虚B.气随津脱C.津枯血燥D.津亏血瘀E.血瘀水停【答案】A6、属于祛邪的治法有A.发汗B.涌吐C.攻下D.消导E.温阳【答案】A B C D7、奇恒之腑包括A.脑B.胆C.肾D.心E.骨【答案】A B E8、内生五邪包括A.寒从中生B.暑从中生C.湿从中生D.津伤化燥E.风气内动【答案】A C D E9、痰饮停胃可见的症状是A.肢体麻木B.恶心呕吐C.胸闷心痛D.胸闷气喘E.胸胁胀满【答案】B10、燥邪最易伤脏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D11、与神产生的相关物质基础有A.精B.气C.血D.津液【答案】A B C D1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的是A.阴阳对立B.阴阳互藏C.阴阳互根D.阴阳转化E.阴阳自和【答案】C1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所指的治法是A.阴中求阳B.阴病治阳C.阳中求阴D.阳病治阴E.阴阳互济【答案】D14、具有调节女子行经及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A.心与肾B.肺与肾D.肝与肾E.肝与脾【答案】D15、开创脏腑证治先河的医家是A.巢元方B.陈无择C.张仲景D.钱乙E.王清任【答案】D16、起于胞中的奇经是A.冲脉.督脉.任脉B.任脉.带脉.冲脉C.阴维脉.阳维脉D.冲脉.督脉.带脉E.阳跷脉.阴跷脉【答案】A17、膀胱的生理功能包括B.贮存尿液C.排泄尿液D.吸收水分E.蒸化尿液【答案】B C18、属于外感病因的是A.六淫B.六气C.七情D.饮食E.劳逸【答案】A19、广义之精包扩A.气B.血C.津液D.气.血.津液等E.精【答案】D20、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A.心肝肾B.心脾肾C.脾肝肾D.脾肺肾E.脾胃肾【答案】D21、分布于面额部的经脉是A.太阳经B.阳明经C.少阳经D.厥阴经E.太阴经【答案】B22、结石的致病特点有A.发生绞痛B.肿块C.发绀D.多发于六腑等器官E.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答案】A D E23、与津液生成最为密切相关的脏腑是A.脾肺B.脾胃C.脾肾D.肠胃E.肺肾【答案】B24、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A.邪气亢盛B.正气不足C.地域因素D.饮食习惯E.生活环境【答案】A25、192:胆汁分泌与排泄取决于A.肝气的疏泄功能B.胆贮藏胆汁功能C.胆排泄胆汁的功能D.脾气的运化功能E.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答案】A26、五脏阴阳之本为A.心阴心阳B.肾阴肾阳C.脾阴脾阳D.肺阴肺阳E.肝阴肝阳【答案】B27、属于祛邪的治法有A.发汗B.涌吐C.攻下D.消导E.温阳【答案】A B C D28、肝火炽盛证,使用清泻肝火药物的同时,还可用清泻心火的药物,其原理是A.虚则补母B.实则泻子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抑强扶弱【答案】B29、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是A.精B.气C.血D.津液E.神【答案】E30、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即是A.气化B.变化C.转化D.形化E.运化【答案】A31、某男,35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下法:
是通过荡涤肠胃、排出粪便的作用,使 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而出的一 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 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 积等。
*和法:
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作用,使半表半里 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 以解除的一种方治法。适用于邪犯少阳、 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
* 汗法:
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等作用,使 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外感表证、麻疹初起、疮疡初起 以及水肿、痢疾、疟疾而见恶寒发热, 头痛身疼等表证者。
* 吐法:
是通过涌吐的作用,使停留在咽喉、胸 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 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 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 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 等,属于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之证。
· 君药一般是药量重,药力大; · 君药味数较少,一般是1~2味。
(三)方剂的变化
1、方剂变化的原因:病情的轻重、邪正的 虚实、兼证的有无、体质的强弱以及年 龄、气候、方土习俗。
2、方剂变化的形式: a、药味的增减; b、药量的增减; c、药味、药量同时增减; d、剂型的变化。
四、 剂型
第一节 常用剂型 一、含义:将药物依据不同的药性和治 疗的需要,加工制成含有一定剂量而不 同形状类型的制剂,称之为药物剂型。
e、片剂:指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 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 均匀后,压制成片状或 异形片状的制剂。
* 片剂的优特点: 质量稳定;·疗效较快;体积小, 服用、携带运输、贮存·方便;生 产成本低。
f、胶囊剂:分硬胶囊剂、软胶囊剂、பைடு நூலகம்肠溶衣胶囊剂。
* 胶囊剂的优特点: 分散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 稳定性好;可掩盖药物不良气味; 服用、携带方便; 外形美观。
(起辅助作用); b、对兼病因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
用的药物。
* 佐药:
a、直接治疗次要证候的药物;
b、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起更 次要的治疗作用);— 佐助药
c、制约君、臣药的烈、毒性的药物 -- 佐制 药。
d、反佐药 -- 指在病重邪盛时,根据“甚者 从之”的治则,用于消除或避免产生格拒现象 (饮药即吐)而配伍的药物。即《内经》所谓: “治寒以热而佐以寒,治热以寒而佐以热。”
* 使药: a、调和药性的药物; b、引经报使药:指能引导方中诸
药有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一经脉、 脏腑、病位的药物。
* 说明:
·方剂的组成,一般是君、臣、佐、使药 具备;有些方剂则不必君臣佐使药俱全, 但必须有君、使药存在或体现出来。
· 君、臣药可兼佐、使药的作用; 君、臣药是方剂的主要组成部分,佐、 使药是方剂的辅助部分;
* 补法:
是通过滋补温养以恢复人体正气,治疗 虚证的一种方法。虚证有气、血、阴、 阳之分,所以补法有补气、补血、补阴、 补阳以及气血双补、阴阳双补、补心、 补肝、补肺、补脾、补肾、滋补肝肾、 补脾养心等。
三、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一)方剂配伍目的: * 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有选
择的将药物与药物配伍在一起使用。 * 组成方剂的目的:
a、汤剂:指将处方药物加水适量,加 热煎煮到一定程度,去渣取 汁,以供服用的液体制剂。
* 汤剂的优特点: ·吸收快; ·疗效迅速; ·运用灵活;·能兼顾到个体的特殊性。
b、散剂:指将处方药物加工碾成细末, 并干燥、混匀以供临床应用 的一种制剂。可内服或外用。
* 散剂的优特点: ·吸收较快 ·不易变质;·节省药材 ·容易控制剂量,尤宜小儿服用; ·携带方便。
两救气阴,
治气阴两虚证。 五味子 — 敛阴止汗,益气生津。
·产生新药效:指将功效不同的药物配合
运用,起到特殊作用,产生新的药效, 以适应病情的需要。
例: 桂枝汤
桂枝 — 温助卫阳 调和营卫, 白芍 — 滋养营阴 · 治营卫不和证。
· 制约烈毒性:通过药物的不同配伍,使 某药能消除或减缓另一药物的毒性或烈 性,以免伤耗机体正气或导致中毒。
五、汤剂制备
* 汤剂的煎法
一般解表剂、泻下剂、清热剂以及以芳香 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宜武火急煎。补益 剂以及部分含毒性药物的方剂,宜文火 久煎。
六、服药方法
* 服用的时间: ·滋补剂、泻下剂宜空腹服用; ·安神剂、涩精止遗剂宜睡前服用; ·含毒性或对胃肠有刺激性药物的药剂宜饭后服用; ·急性病不拘时候服用; ·慢性病宜定时服用。 * 服用的方法:药剂一般宜温服。 ·解表剂、温里剂、补益剂宜热服; ·清热剂宜凉服。
原理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 门学科;
*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经验
总结;是中医理、法、方、药在辨证论治中的 综合运用。
二、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概述
*治法:即治疗方法。指临床辨明证候之 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 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常用治法
* 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 谓:“论治病之方,则有以汗、和、 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 之”。
例: 四逆汤
生附子 + 炙甘草 — 甘草甘缓以制 附子之大毒。
(二)方剂的组成的基本结构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依法选药,主从有序,辅反成制,方
证相合。” 二、组方的结构 — 君、臣、佐、使药 * 君药:指针对主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
作用的药物。即《内经》所谓“主病之 谓君”。
* 臣药: a、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方剂学总论 一、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一)方剂的概念:
* 是中医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 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加以组 合,并酌定剂量、规定适宜的剂型及用 法而成的处方,是为方剂。
(二)方剂学的概念:
* 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以中医基本理
论为指导,以中药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 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制方
C、丸剂:指将药物碾成细末,混 合均匀,以赋形剂制成 圆形的固体剂型。
* 丸剂的优特点: 吸收缓慢; 药力持久; 体积小; 贮存、携带、服用方便。
d、颗粒剂:指将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 或少量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状 的一种制剂。
* 颗粒剂的优特点:
·疗效快而稳定;口感好; 体积小,
服用、携带方便。
*清法:
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作用,使在 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应于 热证、火证、热盛成毒以及虚热等证。
*温法:
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 得以消散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脏腑的陈 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 气衰微等。
*消法:
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 以及驱虫的作用,使气、血、痰、湿、 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 一种治法。
·增强原药效:指将功效相同的药物配合 应用,起到协同作用,使作用增强,收 效更快。 例: 麻黄汤
麻黄 + 桂枝 增强散寒发汗解表力。
·综合多药效:指将功效不同(或作用相反) 的药物配合应用,起到综合作用,增加方 剂的多种功效,扩大治疗范围。
例: 生脉散
人参 — 大补元气,生津复脉; 益气养阴,
麦冬 — 滋阴养液以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