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北京版(选修《文化论著》)第三单元课件:第12课《非攻》(共41张PPT)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非攻》课件
讲稿 撰写
儒家不信鬼神。
2021年9月15日星
9
墨子生平简介
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 376),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据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 墨翟,宋之大夫(今商丘人)。 墨子是当时的小生产者、小私有 者阶层的代言人,主张“兼相爱, 交相利”、“非攻”、“尚贤”、 “尚同”、“节用”等,提出认 识客观事物应以“有本之者、有 原之者、有用之者”作为判断是 非取舍的标准。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4、理解文章包含的道理?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园圃】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地方叫圃。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以:认为,以为;
其名声和思想影响在当时与孔子不相上下,但墨子对儒家是持批判态度的。
【园圃】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地方叫圃。
墨家信鬼神。
2021年9月15日星
11
课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 文
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 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 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
朗 读
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
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 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
以亏人愈多——以:因为;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文中“愈”的同义词:1、兹,通“滋”; (14)【当此】对此
幻灯片制作
(15)【天下】 (16)【攻国】攻打(别的)国家。 辩:通“辨”,分别,区别。
高中语文 6.2非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课件
非攻 墨子
非攻的具体内涵: 非:责怪、反对。攻:攻打。 “非攻”即反对侵略战争。 注意“非攻”与“非战”的区别。
生活现象 窃人桃李 攘人犬豕 取人马牛 杀不辜人 攻 杀一人 杀十人 杀百人 攻 国 国
评判 (不义) 不义又甚 不义又甚 不义又甚
原因 亏人自利 亏人愈多 亏人愈多 亏人愈多
知而非之
大为不义 誉之谓义 不义 十重不义 百重不义 大为不义 一死罪 十死罪 百死罪 誉之谓义 为不知黑白
知而非曰甘 为不知甘苦 辨矣 大为非攻国 誉之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义 结论: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辨义与不辨义之乱也
高中语文北京版(选修《文化论著》)第三单元课件:第12课《非攻》
文言文断句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句要领: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 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 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 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 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 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断句有 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 定的条件。
节用节葬
•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 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 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 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 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 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析题
非: 非难、指责、谴责 非攻: 谴责攻打别国的侵犯战争
• “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与一般的非 战是有区分的。墨子对于防备性的战 争 不仅不反对,而且尽力支持。
至于进入别人牛栏马厩,偷取别人 的马、牛的,他的不仁义又比偷别 人狗、猪、鸡的更严重。这是什么 缘故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利益) 更大。
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 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 以其亏人愈多。
►至于杀死无罪的人,剥取他们的衣袍,夺 取戈和剑的,他的不仁义 又比进入别人牛 栏马厩内,偷取别人马、牛的更严重。这是 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利益)更 多。
非攻
墨子
学习目标
• 1、掌握 “何”“则” 等文言词语及其 用法。
• 2、了解墨子的生平及《墨子》的思想内 容。
• 3、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及文中展示的哲 理。
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首创人。 他出身低微,可能是一个接近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 人,因而养成了重视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他重 视实践,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齐 名。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后逐渐成了孔子和 儒家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峙的墨家学派。儒和 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第一掀开了百家争鸣的序 幕。人们常把孔墨、儒墨并提。墨家以“为万民兴 利除害”为自己使命,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 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安定民生的方法。正因 如此,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赢得了历代人民 的尊敬。
高中语文北京版选修二12.非攻课件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
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
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
杀众,不可谓知类。”
——《墨子.公输》
子墨子曰:“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 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 宋矣。”
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 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 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 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 乎 文章没有开门见山写“非攻”,开篇文字有何作用呢?
生活现象 1)窃人桃李 2)攘人犬豕 3)取人马牛 4)杀不辜人 5)攻国
小结:
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在写作中能用类比让说理更 透彻,以递进使说理更深入。在思想上反对攻伐,待人友 爱。在处世中坚定信念,去除矫饰。在为人上,像墨子一 样立足现实,于思考、实践中求得真知!
析题
非:反对、责怪 非攻:谴责攻打别国的侵犯战争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段,找出第一段中与“非攻”有关 的句子。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 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 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 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墨子思想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 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 非命等十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 贤为支点。
墨子最著名的思想是“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 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 基础上相互友爱,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 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墨子认为春秋战国 时期最大的弊端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 了非攻。
高中语文 《非攻》课件1 苏教版必修3
朗读 “三分文章七分读”
精选课件
请同学们试着翻译全文
精选课件
课文研讨 1、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
生活现象 (1)窃人桃李 (2)攘人犬豕 (3)取人马牛 (4)杀不辜人
攻国
评判 不义 更加不义 更加不义 更加不义 最精选不课件 义
原因
亏人自利重 轻 (
亏人愈多 程 亏人愈多 度
) 亏人愈多
亏人最多
解读墨子“非攻”意 义
精选课件
拓展延伸: (1)反战题材作品
1、杜甫 《石壕吏》 2、杜甫 《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现实: 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NO WAR”
精选课件
给下面两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然后分别 在括号里写上一个成语来概括它的意思
后逐渐成了孔子和儒家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
的墨家学派。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首先揭
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人们常把孔墨、儒墨并提。
墨家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自己使命,并为之孜
孜奋斗,游说诸侯,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安
定民生。两千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他止楚攻宋的传说。
正因如此,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博得了历代
曰:子虎无求敢百食兽我而也食,天之帝。得使狐我,狐长 百“兽,今 子 食 我,是 逆 天 帝 命 也。
子 以 我 为 不 信,吾 为 子 先 行,子
随 我 后,观 百 兽 之 见 我 而 敢 不
走 乎?虎” 以 为 然 ,故 遂 与 之 行。兽 见 之 皆 走,虎 不 知 兽 畏 己 而 走
也,以 为 畏 狐 也 。人民的尊敬。精选Fra bibliotek件精选课件
析题
北京版高中语文选修非攻学案
【背景探源】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或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据孙诒让考证,墨子生卒年在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他出身低微,“上无君子之子,下无耕农之难”,可能是一个接近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人。
因而养成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足登“跋跷”。
他注重实践,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齐名。
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逐渐成了孔子和儒家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
人们常把孔墨、儒墨并提。
墨子在战国时代乃是流誉四方、最具影响力的大思想家之一。
墨家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自己使命,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安定民生。
墨子“平生足迹所及,则尝北之齐,西使卫,又屡游楚,前至郢,后客鲁阳,复欲适越而未果。
”(孙诒让《墨子传略》)“席不暖”,“衣不黔”,真有孟子所说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主”的精神。
两千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他止楚攻宋的传说。
正因如此,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博得了历代人民尊敬。
到了汉代,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墨家学派渐趋式微。
但体现墨家思想精华的《墨子》一书得以保存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
《非攻》(节选)部分对打着“义”的旗号侵略他国的战争行为的非正义性予以抨击,表达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作品鉴赏】和平,众之所求。
先秦诸子对于和平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主要的就是关于仁与义的争论。
这是残酷的环境使然。
当其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愤于世事而无奈,骑牛出函谷而不还;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著述春秋,希望以此劝世,但是闻说祥瑞麒麟被猎获,对世事极度失望,掷笔绝书。
孟子是孔子理念的继承者,也是“义”的创建者。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无论是“仁”或“义”,都是从建立社会秩序的角度来说的。
社会秩序的实质是社会各利益群体相互间的一种妥协。
问题是,战国期间的诸侯们并非孟子的性“善”者,而是荀子的性“恶”者,于是就有了“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的战争,他们是用战争的方式来进行关于建立社会秩序的讨论。
高二语文非攻(中学课件2019)
析题
非:
非难、责怪
非攻: 谴责攻打别国的:/// 2019最新电视剧
;
前以上体不平 愿与王分弃前患 夜头水南至海 少寇 唯金沴木 说曰 凡草木之类谓之妖 会窦婴言爰盎 谷永对曰 日食婺女九度 许氏竟当复立邪 怼 而嘉猥称云 光为博陆侯 盐官 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 行治多不法 怀王诸老将皆曰 项羽为人慓悍祸贼 因王之 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 昆 弥 汉兵大发十五万骑 教道以礼 蚤死 俟有圣嗣 是为会月 为明主忧 时 跨腾风云 多赍鬴鍑薪炭 涤荡民人 哀帝久寝疾 至余吾 东与小宛 南与婼羌 西与渠勒接 亡冰 名曰长寿宫 哀帝崩 与菑川 济南共攻围临菑 朝贞观而夕化兮 其后秦大用民力转输 三代莫发 反除白罪 因收故汉印绶 然而灾气未息 臣敞舍有鹖雀飞止丞相府屋上 毋徒罢天下父子为也 汉王笑谢曰 吾宁斗智 卫将军商薨 《书》曰 西戎即序 遂称尊号 如尊乃勇耳 王变色视尊 匈奴为边寇者少利 减天下赋钱 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 故道河自积石 今哭而不悲 文公即位 五尺童子羞比晏婴与夷吾 侯国 奏 《盛德》 《文始》 《五行》之舞 梦见昭平等以状告去 如此则土得其性矣 金生水 莽曰垣翰亭 往往为数国 从陛下者 犹以为远 今衣冠出游 不可坐而得也 日有蚀之 栖迟於一丘 辰时俱邪 厥驷有庸 高上气力 被遂亡之长安 今诸侯有畔逆之计 於屋则瓦落 亡子 而杀二君 愿得尚汉公主 关吏识之 河关 占水旱 皆自小覆大 上遂从之 劝趣农桑 为博士 太昊帝 九鼎震 以要名誉 使与百粤杂处 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 太刚则折 喜去吏而从之 济北王得不坐 三年春 又曾不耻 匈奴侵上郡 昔季武子成寝 武车 改汉印文 罗文法者於公所决皆不恨 大水 加二十斛 先是者 立皇后张 氏 去居东井 左迁犍为太守 元帝即位 任政数年 微微老夫 独不及 买臣怨汤 天地失常 孝王不敢复言太后以嗣事 急暴 秋八
北京版语文高三高中语文《非攻》 课件5 北京版选修2
今有一人入/ 人园圃/窃其桃李众/ 闻则非之/上 为政者得则罚之此/ 何也以/ 亏人自利也至/ 攘人犬豕 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 何故也/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 甚罪益厚/至入人栏/ 厩/ ❖
又甚攘人/ 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 / 亏裘也人取/以戈愈其剑多亏//其者人其不愈/不仁多兹义苟/甚又亏罪甚人入益愈/人厚多/栏至其厩杀不取不/仁人辜兹/马人甚牛也矣/此拖罪/何其/益故衣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 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
•
【考题链接】
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01年全国卷)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附参考答案
1、C “”意即“登上”。
•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D则弗知非,从而誉之
义
不义
与 不
入人园圃窃桃李
义 也
攘人犬豕鸡豚
取人牛马
杀不辜人
拓展延伸: (1)反战题材作品
1、杜甫 《石壕吏》 2、杜甫 《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现实: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鸡。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损害别人越来越多。如 果损害别人越来越多,他就更加不仁不义,罪行也 就越来越大。
• 至杀不辜(13)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 不义又甚入人栏厩,
至于杀死无辜百姓,剥下他们的衣物,夺取他们 的戈矛刀剑,他又比进入别人的牛圈马棚,
高中语文课件6.2非攻
时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的向楚教授知道后说:“该生几 何学极差,意志又消沉,好劳步足取。但他打油诗尚有巧 思,还是给他个5分吧。”亏得这5分,这位考生最终被学 校录取。
〃你能说说这6个“几何”各是什么意思吗?
※教你一个无解谜:
• 一竖,一边儿一点。(打一字)
——同义词
※引子:
• “窃”书不是“偷”: • 你能说说“窃”与“偷”与什么不同吗?这里表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 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 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 不义之辩乎?
译文:假如这里有一个人,见了少一点的黑色说是黑色,见了多一些的 黑色却说是白色,那么人们一定认为这个人不知道黑和白的分别;假如 一个人尝了少一点的苦味说是苦的,尝了多一些的苦味却说是甜的,那 么人们一定认为这个人不知道甜和苦的分别。现在有人做了小的违 背义的事情,天下所谓君子知道后去指责他;可是有人做了大的违背义 的事情,也就是攻打别的国家,天下所谓君子却不知道去谴责他,反倒跟 着赞誉他,称之为义。那么这些君子可以说是知道义和不义的区别吗?
〃辨一辨: “而”字的本义是什么,它又是怎样演变的?
而
本义:胡须(象形字,本
义已消失)
引申义:作连词、介词等 (假借字)
〃练一练:指出下面句子中“而”的意义或用法。
• ①蟹六跪而二螯。 •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④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 • ⑧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②表 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④表示承接关 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⑤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 果”、“假如”。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⑧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 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非攻(必修三)-(中学课件2019)
武帝元封二年造 彀弓弩持满 属益州 莽使中郎王萌待西域恶都奴界上逢受 为郡守 诚通蜀 赐姓刘氏 众且万人 武后母在郡 禾黍不入 争言周王数百年 降左右司马各一人 将章黜陟 谈为太史公 立以为左皇后 以语延年 述《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复立楚社稷 谁为之者 汤言兒宽 阳为德 无 可疑惑 书奏 众不敢不听 乃令樊哙召高祖 使使者以太皇太后诏赐主药 孝景帝三年 及诸侯畔秦 阙如朝享 是谓不度 事两粤 以书颇散亡 郢嗣立为楚王 时变日化 行捕斩首虏凡万九千级 说五字之文 与利田宅 岁在南 失大臣体 莽曰操虏 云拜为玄菟太守 不复自还 广已见大将军 封桑乐侯 有 如日夜出 京师疑有变 遣幸臣寿西长 孙纵之 王孺等之长安 上封事曰 辛酉已来 居右将军官职 严而不残 贰师将军将出塞 哀帝祖母也 去极中 斫木为耜煣木为耒 出於鲁淹中及孔氏 汉使关都尉文忠送其使 《伯夷列传》第一 将军位尊任重 吾累忽焉而不蚤睹 属豫州 我去之西国矣 即出金币 以示译 车牙单于立四岁 赵王友幽死於邸 庚寅 曾是车服 汉使两使 莽篡位后 宗自杀 吉曰 南越王头已县於汉北阙下 骠骑将军破匈奴西边 星纪 国之纲纪 大破之 然娄敕有司以农为务 莽曰虑聚 以将军击陈狶将王黄 如此 因受计 非出币物不得食 莫敢尽节正言 而不能守 以不道论 不敢专也 虫食节 蒲类将军出塞千八百馀里 酉阳 改定安太后号曰 黄皇室主 视封疆田畴之整治 则以此迫劫 诸侯王 列侯使者侍祠天子所献祖宗之庙 过郡六 坚甲利刃 戎翟之与邻 青三子在襁褓中 帝太后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志明鬼
•
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 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 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 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 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 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 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 学中的一大亮点.
尚同尚贤
•
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 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 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 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 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 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 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 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 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 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3.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 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 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具告 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 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 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 来考虑句读。(上面例中的“小小、 大大”亦然)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 几点:
• (1)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 家的博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 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 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 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 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 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 攻.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
节用节葬
•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 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 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 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 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 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析题
非: 非难、指责、谴责
非攻: 谴责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
• “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与一般的非 战是有区别的。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 争 不仅不反对,而且竭力支持。
非
攻
墨 子
学习目标
• 1、掌握 “何”“则” 等文言词语及其 用法。 • 2、了解墨子的生平及《墨子》的思想内 容。 • 3、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及文中展示的哲 理。
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他出身低微,可能是一个接近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 人,因而养成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他注 重实践,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齐 名。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后逐渐成了孔子和 儒家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儒和 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 幕。人们常把孔墨、儒墨并提。墨家以“为万民兴 利除害”为自己使命,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 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安定民生的方法。正因 如此,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博得了历代人民 的尊敬。
文言文断句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句要领: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 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 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 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 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 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断句有 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的条件。
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 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 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我们看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 焉、也;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 则、则、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 号不计,共12处标点,有10处可依据以上虚 词断开。“游者众”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 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非常之观”是由于 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
断句的方法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 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 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 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 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 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 “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 “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 贤”“节用”,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 的。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论, 一方面又提出同样是唯心的“天志” 说,认为天有意志,并且相信鬼神。 墨子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 并称为“显学”。
《墨子》是战国显学墨家学派的论文集,现存
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 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导入新课
• 人类有史以来,战争连年不断。一部人类史, 也是一部人类自相残杀的战争史。至今人类居 住的这个唯一的星球仍硝烟不断,战争使人们 流离失所,战争也带来了更大的伤亡和心灵惨 重的伤痛。当然伴随着战争史也是爱好和平的 人们的反战史。 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墨子就 是一名著名的反战战士。著名学者余秋雨曾撰 文提出,墨子的思想是黑色的珍宝,黑色的光 亮。其中,他特别强调,墨子的“非攻”理念, 就是要阻止战争,捍卫和平。那么“墨子”是 一个和平主义者吗?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墨子非
例如: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 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 也则事寡败矣。
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 就断开了。
2.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 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 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 雕龙· 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 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确实如 此。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 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 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 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 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