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进校园 11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相关推荐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精选11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精选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篇1主题由来:在学习《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身边的传统”时,学生们的漠然反应体现了他们对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知之甚少。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了解中华文明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有了这样一个主题。

活动目标:通过学生有目的地参加春节的一些习俗活动,感悟春节中的伦理、情感、文化、信仰等内涵。

从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活动内容:参与并描述春节某一个习俗活动的过程,然后谈一谈对这一习俗的看法,最后自拟题目写成一篇短文。

活动方式:以个人参与活动为主。

活动过程:积极参与“过春节”各项活动,有选择地确定某一习俗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并查找资料明确这一习俗的发展变化。

交流汇报:假期回来以班级为单位,以自评、互评的方式评出最佳,然后在全年级展示。

活动评价:能够积极参与春节习俗活动,描述过程具体、不掺假,要有自己的真实体会和想法。

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篇2一、活动对象高一高二全体学生(各班派出4名代表参赛)二、活动时间xxxx年月日(周)下午第3节课后高一段先比,高二段再比三、活动地点操场(雨天则在体育馆)四、活动内容①、踢出文化各班从4名代表中选出1名代表,该同学连续踢毽子次数达到3次,剩下的3名代表才有一次答题机会(问题的内容有关于传统文化的选择题)。

答对加2分,答错不计分。

限时3分钟②、踢出团结各班代表围成一圈,承接前一位同学踢来的毽子(是用脚,不准手碰)。

1分钟时间内,按踢毽子的总次数计分③、踢出赢家前2轮成绩相对落后的班级还有一次逆袭的机会。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嘿,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我要分享的是一个超级有趣的活动方案——民俗文化进校园!这可是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一场盛会哦!咱们就直接进入主题吧!一、活动背景1.1弘扬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决定举办这次活动。

1.2丰富校园生活:校园生活不仅仅是学习,还应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可以亲身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文化自信。

二、活动目标2.1增强同学们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2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三、活动主题“寻根溯源,传承创新”四、活动内容4.1民俗文化展览:设立专门的展览区域,展示各地的民俗文化特色,如剪纸、泥塑、糖画、脸谱等。

4.2民俗文化体验:设置多个互动体验区,让同学们亲自动手体验民俗文化的制作过程,如剪纸、泥塑、糖画等。

4.3民俗文化讲座:邀请民俗文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民俗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4.4民俗文化演出:组织同学们进行民俗文化表演,如舞狮、舞龙、京剧、杂技等。

4.5民俗文化摄影比赛:鼓励同学们用镜头记录下活动的精彩瞬间,评选出最佳摄影作品。

五、活动安排5.1活动时间:为期一个月,每周六下午进行。

5.2活动地点:校园操场、多功能厅、教室等。

5.3活动流程:第一周:民俗文化展览、民俗文化体验第二周:民俗文化讲座、民俗文化演出第三周:民俗文化体验、民俗文化摄影比赛第四周:民俗文化展览、民俗文化讲座、民俗文化演出六、活动宣传6.1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在校内外张贴、发放。

6.2利用校园广播、公众号、抖音等平台进行宣传。

6.3组织同学们参与活动前期的筹备工作,提高活动的知名度。

七、活动预算7.1活动场地租赁费用7.2活动材料费用7.3活动宣传费用7.4活动奖品费用7.5活动工作人员费用八、活动效果评估8.1参与人数:以活动参与人数作为评估指标。

合阳县文化馆民俗文化进校园(信息)

合阳县文化馆民俗文化进校园(信息)

合阳县文化馆民俗文化传承走进城关中学
为进一步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合阳民俗文化,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11月16日—17日,由合阳县文体广电局、合阳县文化馆组织开展的民俗文化走进校园活动在城关中学举行,三千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这次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既有非遗项目版面展览,也有面花、刺绣、纸塑窗花等实物展示,还有省级“面花”传承人行俊肖老师亲自传艺,为学生传授面花制作技艺,讲解员范洪涛为师生们讲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每一个非遗项目的基本情况。

同学们对这些民俗精品充满了惊喜和好奇,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聆听,悉心参观。

在手工室的同学们更是满怀信心,把面为形,赶制属于自己的“工艺品”。

近年来,文化馆积极挖掘、整理我县优秀的民间艺术,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分别在县城和洽川设立了民俗文化展厅,向社会免费开放。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在零距离体验中感受民俗文化魅力,不仅增强了青少年热爱优秀民俗文化情感及民族自豪感,而且提升了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使我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咱们都知道,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了千年的智慧。

让民俗文化走进校园,既能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又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活动目标1.提高同学们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2.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增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

三、活动主题“民俗风情,魅力校园”,以展示民俗文化为主题,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民俗的魅力。

四、活动内容1.民俗文化展览展览内容包括民俗服饰、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民俗文化。

2.民俗文化体验(1)手工制作:组织同学们制作剪纸、泥塑、面塑等民间手工艺品,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

(2)民间舞蹈:教授同学们跳一些简单的民间舞蹈,如扇子舞、划旱船等,感受民间舞蹈的韵味。

(3)传统游戏:组织同学们玩一些民间传统游戏,如抖空竹、踢毽子、跳皮筋等,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

3.民俗文化讲座邀请民俗专家为同学们讲述民俗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等,让同学们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4.民俗文化比赛举办民俗知识竞赛、民俗绘画比赛、民俗摄影比赛等,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展示同学们的才华。

五、活动安排1.准备阶段(1)组织策划团队,明确活动分工。

(2)联系民俗专家,确定讲座内容。

(3)收集民俗文化资料,制作展览道具。

(4)提前通知同学们,做好活动宣传。

2.活动阶段(1)展览阶段:为期一周,同学们可以自由参观。

(2)体验阶段: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不同项目的体验。

(3)讲座阶段:安排在周末,确保同学们有时间参加。

(4)比赛阶段: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选拔出优秀作品。

(2)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六、活动预算1.活动场地租赁:1000元2.展览道具制作:500元3.民俗专家讲座费用:800元4.活动宣传费用:300元5.比赛奖品费用:500元总计:3100元七、活动效果评估1.活动参与度:以参与活动的同学人数为评估标准。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策划方案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策划方案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目的和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传统的民俗文化渐渐被遗忘和淡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以及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我们计划举办一场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

该活动旨在通过线下互动和实践,呈现学生与传统文化的互动,让学生们亲自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体验中,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并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1. 民俗文化展览我们计划在学校的会堂或多功能厅举办一场民俗文化展览。

此次展览将展示各个地方的传统民俗文化,包括传统服饰、手工艺品、音乐舞蹈等等。

学生将有机会观赏、学习和体验各种传统文化元素。

2. 手工制作工坊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手工艺和技能,我们将设立手工制作工坊。

在这里,学生们将有机会学习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扎染等等。

通过亲身参与,学生们能够亲自体验传统手工艺之美,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民俗文化表演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神奇和魅力,我们将邀请一些专业的民俗表演团体来校园进行表演。

这些表演团体将带来精彩的音乐、舞蹈和戏曲表演,以不同的形式展现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4. 民俗美食品尝传统的美食也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计划在活动中设置一个美食品尝区。

这里将有各种传统的美食供学生品尝,如汤圆、糕点、小吃等等。

通过品尝传统美食,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饮食文化,并且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活动流程时间内容9:00-9:30 开幕仪式及致辞9:30-10:30 民俗文化展览10:30-11:30 手工制作工坊11:30-13:00 午餐及休息13:00-14:00 民俗文化表演14:00-15:00 民俗美食品尝15:00-16:00 学生体验活动及互动游戏16:00-16:30 颁发奖品及闭幕仪式四、物资准备为了成功举办这次活动,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物资:•摆放展览用的展架和展桌•音响设备和麦克风•手工制作工具和材料•椅子和桌子•电视和投影仪等设备同时,我们还需要组织志愿者进行活动的现场管理和协助工作。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进程加快,传统文化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生活的视野。

然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俗文化具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达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效果。

一、活动的目的1.为了促进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提高其文化素质;3.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培养其爱国情怀和文学素养;4.创设一个交流、展示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平台,促进文化交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二、活动的形式1.文艺汇演——以歌曲、舞蹈、戏曲等形式梳理展现民俗文化。

2.手工制作——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们可以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如中国结、剪纸、年画等。

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自己的作品。

3.传统游戏——传统游戏代表了人们对某种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比如在庆祝中秋节期间,我们可以玩“玉兔追踪游戏”、扔柿子、放风筝等等,感受和传承中华文化。

4.研学活动——学生们可以参观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机构,了解一些中华文化知识,寻找传统文化的脉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活动的组织1.制定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等内容,并提前进行公示,充分告知学生和家长。

2.招募志愿者,积极动员学生参与活动。

3.配齐活动必要的设备和物资,如摆设、装饰品、音响设备、材料等。

4.活动现场设立多个打卡点,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多文化知识。

5.通过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和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

四、活动的评价通过活动方案的实施,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拓宽文化视野。

2.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交流,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提高其文化素养。

4.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和实践能力的平台,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承担能力。

民俗文化进校园

民俗文化进校园

民俗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我赞成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

这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俗文化是我们国家的普通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对社会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民俗的教化功能;教育和潜移默化;2)民俗的规范功能;3)民俗的娱乐功能;起到快乐、愉悦的调剂作用; 4)民俗的审美功能,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悦神悦意的作用;5)民俗的维系功能。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校园文化首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与民俗文化是相近的。

所以综上所述,我赞成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

这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学生。

我对这个活动的建议有以下几点建议。

1. 要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师生们的心里,不要只是流于形式,这样自然就进了校园,否则还是形式。

2.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多于学生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采用学生们喜欢的形式,使他们乐于接受。

3. 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综上,只有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真正的去传承传统文化。

最近一些高校举办了系列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促进校园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觉得这个活动很好。

它促进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主动参与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中来,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

民俗的内涵极其丰富,既包括生产、生活民俗,也包括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民俗,还有信仰民俗和民间文学艺术等。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民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所以往往是以地方民俗文化的形式展现与传承的。

2024年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2024年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2024年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____年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传统文化逐渐淡化。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我们计划在____年组织一系列的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

通过活动的开展,希望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2. 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的民俗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3. 促进学生与传统文化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内容1. 民俗文化展览: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文化作品,如面具、舞蹈、团扇、剪纸等,举办民俗文化展览。

展览内容包括制作过程、背后的故事以及与学生的互动环节。

通过展览,让学生了解这些民俗文化作品的背后意义,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传统民俗活动体验:组织学生参与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腰鼓扭秧歌、舞龙舞狮、剪纸手工制作等。

通过亲身参与,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民俗活动的乐趣,并了解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

3. 传统节日庆祝:在传统节日的前夕,组织传统节日庆祝活动。

如元宵节灯谜活动、端午节包粽子比赛等。

通过庆祝传统节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4. 传统民俗文化知识竞赛:通过举办传统民俗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同时,竞赛中设置亮点题目,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5. 传统民俗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园开展传统民俗文化讲座,让学生听取专家的讲解,加深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理解。

讲座可以涵盖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传承现状等方面的内容。

四、活动举办方式1. 结合课堂教学:将民俗文化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2. 学校举办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系列的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民间文化传承人等参与其中,使活动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活动名称: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目的:1.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2. 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加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4.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活动时间:一天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和操场活动内容:1. 活动开幕式- 开场舞表演:学生代表表演具有民族特色的开场舞,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 开幕致辞:学校领导或相关部门主管发表致辞,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

2. 民俗文化展览- 学生手工作品展示:要求每个班级制作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手工艺品,如剪纸、扎染、蜡染、面塑等。

- 图片展览:展示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图片和介绍,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与特点。

- 民俗文化器物展示:展示一些传统的生活用具,如茶具、传统乐器、民居模型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民俗文化体验- 民俗游戏:设置各种民俗游戏摊位,如踢毽子、戳葫芦、踩高跷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了解游戏的历史渊源。

- 民俗舞蹈教学:邀请专业舞蹈老师为学生进行民俗舞蹈教学,组织学生学习和表演。

- 民俗音乐演奏:邀请学校乐器社团或音乐学院的学生来表演民俗乐器,让学生了解传统音乐的美妙。

4. 民俗文化讲座和演讲- 民俗文化专家讲座:邀请专业的民俗文化研究学者或者文物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介绍民俗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 学生演讲:开展学生民俗文化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某一方面的民俗文化并进行分享。

5. 民俗文化展演- 传统戏曲表演:邀请学校戏曲社团、文化社团或专业的戏曲团队来表演传统戏曲,让学生欣赏和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 民间艺术表演:邀请杂技、魔术、鼓乐等民间艺术团队来表演,展现中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6. 民俗美食展销- 民俗特色美食展销:设置美食摊位,展销各个地区的传统美食,如月饼、汤圆、麻辣烫、豆腐脑等,让学生品尝传统美食。

民俗文化进校园

民俗文化进校园

XX小学XXX-XXX学年“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让“民俗文化进校园”,不仅能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于传承和保鲜,更使之永远处于弘扬发展的状态之中。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结合上级文件精神,我校有效地开展民俗文化走进校园系列活动,为民间民俗文化走进校园营造了良好氛围。

为此,我校制定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方案,着力打造民俗文化在学校的传承发展和谐蓝图。

一、指导思想通过传承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民俗文化内涵,创新校园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活动主题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则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科研工作相结合;与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五、主要内容(一)把风筝文化引进校园。

几千年来,风筝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更反映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它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而且是一种有趣、对身心方面都有好处的高尚娱乐活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普遍引人兴趣的美好事物。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早在1996年就把风筝文化引入了校园文化中,至今一直开展风筝民俗文化活动。

多年来,我校参加过九届风筝大赛,均获佳绩。

通过了解风筝历史文化背景,学习风筝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到风筝的放飞,以达到身心愉悦。

XXX年,我校正式建立“追风少年”风筝社团,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而且还可以树立“自由,追梦,乐观,向上”活动信念。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策划方案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策划方案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策划方案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级有意义的策划案——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这可是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的好机会,下面我就用我那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给大家详细梳理一下这个活动。

咱们得有个明确的目标。

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那么,就是具体方案啦:一、活动主题“寻根溯源,传承创新——民俗文化进校园”二、活动时间2023年5月1日至5月7日三、活动地点校园内的多功能厅、广场、教室等四、活动内容1.民俗文化展览展览内容可以包括民间手工艺品、传统服饰、民俗风情摄影等。

展览期间,还可以请一些民间艺术家现场表演,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民俗文化讲座邀请民俗专家、民间艺术家来校园进行讲座,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民俗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

讲座内容可以涉及民间艺术、传统节日、民间信仰等方面。

3.民俗文化体验设置民俗文化体验区,让学生们亲自动手体验民间手工艺制作、传统游戏等。

比如,制作剪纸、编织手链、玩传统游戏等。

4.民俗文化比赛举办民俗文化知识竞赛、民间艺术创作比赛等,激发学生们学习民俗文化的兴趣。

比赛可以设置丰厚奖品,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

5.民俗文化晚会在活动一天,举办一场民俗文化晚会,展示学生们在活动期间的学习成果。

晚会节目可以包括舞蹈、歌曲、情景剧等,还可以邀请民间艺术家同台献艺。

五、活动宣传1.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在校内外张贴、发放。

2.利用校园广播、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线上宣传。

3.开展预热活动,如民俗文化知识普及、民俗文化小课堂等。

六、活动组织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邀请校内外专家、艺术家担任活动顾问,为活动提供专业指导。

3.组织志愿者团队,协助活动顺利进行。

4.落实活动安全措施,确保活动期间校园安全。

七、活动预算1.活动场地租赁费2.活动设备租赁费3.活动宣传费用4.活动奖品费用5.活动组织人员费用6.活动意外支出预留希望大家在策划活动时,能够充分发挥创意,让我们的民俗文化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加油哦,小伙伴们!注意事项一:确保活动内容的质量和深度解决办法:提前筛选和邀请真正有资质、有经验的民俗文化专家和艺术家参与活动,确保他们能够提供专业、深入的文化解读和表演。

舞龙舞狮跑旱船 民俗文化进校园

舞龙舞狮跑旱船 民俗文化进校园

49治校有方ZHILI 治理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十堰市张湾区黄龙镇中心小学就会响起一阵阵铿锵有力、热闹非凡的锣鼓声,校园内一条长龙翻腾起舞。

黄龙镇中心小学的“民间小艺术家”们,身着艳丽的“龙装”,手舞长龙穿梭前进,精彩的表演吸引了镇民驻足观看。

这些“民间小艺术家”只是一群极为普通的乡村孩子,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仅有12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这些精彩的表演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赓续在孩子们手中,渐成燎原之势。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使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百年老校十堰市黄龙镇中心小学,自 2016年起,将黄龙古镇的“舞龙舞狮跑旱船”等地方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对乡土文化开展抢救性保护,真正落实中华传统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的传承工作从娃娃抓起。

自发传承乡土文化。

黄龙,位于堵河之畔,是古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有46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殷商时期微国的领地。

民间称,清末时的黄龙滩(镇)是“小汉口”。

近年来,为了使古镇文化不断层、不湮灭,每逢春节,部分“老黄龙”都会捡起“舞龙舞狮跑旱船”等老艺术,在镇上巡回表演,古老的民间艺术让古镇焕发青春活力。

然而,黄龙镇的这群民间艺术表演者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他们中牵头的组织者已是80多岁的高龄,也许再过一些年,等他们跳不动了,这些民间艺术表演大概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怎么办?黄龙镇中心小学的一班人意识到,只有让我们的下一代了解并掌握了传统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才能真正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教育人的责任,也是教育人必须要履行的义务。

2016年,学校决定开设民俗艺术社团(民俗文化艺术班)和相关课程。

为此,专门向黄龙镇老民间艺人余策明咨询,并请他给学生教授民间艺术表演课程,让黄龙民间艺术在校园得以传承。

民俗传统润校园

民俗传统润校园

民俗传统润校园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活动:
民俗文化展览
邀请文物鉴定专家和防火安全专家,在校园内举行文物展览和文物鉴定活动。

同时,宣传防火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传统节日庆祝
在传统节日举办相关的庆祝活动,如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赏月等。

增强学生的节日意识和传统文化认知。

民间艺术表演
邀请专业民间艺术团队在校内进行传统艺术表演,如京剧、川剧、评剧等。

让学生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表演艺术。

传统手工艺制作
开设手工课程,让学生掌握一些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能,如剪纸、折纸、刺绣等。

传承中华传统手工艺。

民俗故事分享
邀请老师和专业讲解人员在校园内分享民俗故事,让学生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和传统文化意识。

同时,增强中华文化传承和创新意识,为推动中
华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3春XX小学“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2023春XX小学“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2023春XX小学“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活动背景民俗文化是我们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参与和传承,我们计划在2023春季举办“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

活动目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 继承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节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 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参与度,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内容1. 民俗文化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给学生进行民俗文化知识讲解,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意义等内容。

2. 传统手工艺体验:设置手工制作工作坊,让学生亲身参与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增加对传统手艺的了解和热爱。

3. 传统游戏竞赛:组织传统游戏比赛,让学生体验传统游戏的乐趣,增强对传统游戏的兴趣。

活动安排- 时间:2023年4月下旬- 地点:校内活动场地- 参与对象:全校各年级学生活动物资及预算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准备以下物资:- 讲座场地和音响设备- 手工制作材料和工具- 游戏场地和游戏道具- 奖品和纪念品预算总额:XXXX元活动宣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我们将采取以下宣传措施:- 在学校官方网站上发布活动信息- 制作活动海报,在校内进行张贴和宣传- 发放宣传册和传单给学生和家长活动评估与总结活动结束后,将进行活动效果的评估与总结,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

以上是2023春XX小学“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请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共同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谢谢!。

传承民俗文化博物馆进校园

传承民俗文化博物馆进校园

传承民俗文化博物馆进校园
传承民俗文化博物馆进校园
——记四年一班家长进课堂活动
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东北振兴。

10月28日,我校四年一班邀请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志愿者、沈阳流动民俗博物馆创办人刘国壮,和他的“流动民俗博物馆”走进了我们的校园。

刘老师以“传承民俗文化博物馆进校园”为主题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民俗文化讲座。

刘国壮老师此次带来了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百余件展品,让学生们眼界大开。

不同时代的物品,就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算盘、烛台、杆秤、大哥大、BP机、笔盒……刘老师拿起一件件老物件,风趣幽默地讲,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在一问一答间,学生们不仅认识了许多不曾听闻的老物件,还把语文、数学、历史、风俗、民情等方面知识融合在一起。

一盏油灯让学生们知道“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成灰”的不是蜡烛而是芦苇杆;一杆称告诉学生们过去十六两为一斤的计量方法与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有关;古代的度量衡斗,不但让学生们知道了斗、升、合之间的换算关系,还了解到现在我们常用来形容不良商人的成语“无奸不商”在过去其实一个褒义词,成语中的“尖”非“奸”等等。

刘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给学生们讲述着老物件和他们背后的故事。

最后,同学们近距离的接触了刘老师带来的老物件,激发了学生们对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

一件件老物件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一堂趣味横生的民俗文化课更是耐人深思和回味。

希望同学们了解我们民族的智慧和文化血脉,对民俗文化的源远流长产生应有的自豪感,懂得尊重历史,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最新)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最新)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统和美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结合全区工作实际,我校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把民俗文化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道德好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是最大光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1.学校每周一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并进行庄严的国旗下宣誓。

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学校、爱集体、文明守纪、文明礼仪等教育。

内容丰富,教育性强。

2.充分利用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俗文化。

同时“红领巾广播站”每周准时开播,专题为“民俗文化润我心”“民族精神代代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宣传和介绍,在校园内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及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出来进行推广,对活动中典型的事例及时进行宣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氛围,确保活动有条不紊,丰富多彩。

张贴有关宣传标语;把学生的优秀书画、摄影、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教室、走廊,达到既美化环境,又鼓舞学生、启迪学生的目的。

各班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组织学生背礼仪规范、看经典书籍、唱文明礼仪歌曲、办手抄报和黑板报、写文明礼仪文章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文化开辟农村学校教育新阵地
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中心小学孙永
内容摘要:阴平镇中心小学充分挖掘当地农村乡土教育资源,积极把民俗文化引进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对在阴平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工艺特产、地方风味等民俗文化进行了搜集、整理。

以民俗物品为纽带,以课程教学为主阵地,以社团活动为主要内容,通过民俗文化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升华情感体验,感悟生命真谛,发展个性特长。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学校的办学特色已初步形成。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

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阴平镇作为一个鲁南特色名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6500年的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女娲始祖文化;拥有名振天下、扬威不屈运河支队、文峰大队英勇抗战的红色文化;拥有鲁南地区规模最大、风景秀丽的万亩枣园生态文化;拥有传统毛笔、粉皮制作、柳琴戏曲、大鼓说书等非物质遗产文化等。

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工艺特产、地方风味等民俗文化,体现出一方水土的独特性和地方性,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具体的时空范围。

在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他们对母体文化的亲近感,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基于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具有鲜明特色的阴平民俗文化就这样走进了学校的视野,民俗文化教育就这样被纳入了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探索:
一、民俗器物走进校园
在阴平中心小学,一间古朴风格的展室吸引着众多师生前来观看,这就是学校的“民俗文化展室”。

走入室内,只见四周的墙上挂着草帽、蓑衣、红肚兜、年画、剪纸;书架上摆放着虎头鞋、虎头帽、布老虎、绣花鞋、鞋垫、梳子、篦子、锭子;桌子上摆着陶罐、耧、汽灯、镰刀、风箱、斛斗……在这里,日渐消失的传统器物又“重出江湖”。

从远古到今天,从生活用品到生产用具,它把本土历史的积淀真实、形象地展现在参观者面前。

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发动家长、教师、学生、收藏爱好者,深入农户、文物市场搜集民俗器物,采用租借、购买等方式,搜集整理了近千件民俗物品,陈列在学校民俗文化展室里。

包括家庭常用物品,农作物耕种物品、民间艺术品等。

“民俗文化展室”的建立,激发起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通过参观民俗文化展览馆,学生看到过去、珍惜现在、研究历史的发展。

学校美术社团的学生还可以将这些作为临摹的版本,进行临摹。

除了这间民俗展室,学校还在校园墙壁、走廊,设有阴平教育史、阴平民俗苑、阴平民俗文物文化长廊等内容。

用大量文字、图片、实物介绍了阴平地区的悠久历史文化。

二、民俗艺人请进校园
我校利用“六.一”儿童节和“民俗文化节”,从阴平周边村镇请来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到我校为师生们现场表演和进行知识讲座。

运河大鼓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发展史,相传是在明末清初,由运河两岸的渔鼓艺人在演唱的基础上经加工、润色、提高演变而来的。

我们有幸邀请到运河大鼓丘祖龙门派的第18代传人孙业稳老人,孙业稳老人为师生们表演了一段经典前段“翻十字”,老人的声音是如此的铿锵有力、韵味十足,带着鲁南口音的大鼓唱词浑厚立体,像从丹田发声,带着绵里藏针的功夫,特别像是高级音响表现的效果。

深深的打动了全体师生们。

捏糖人艺人胡安国捏糖人的技艺堪称一绝,灵巧的双手捏出了动物、山石、花鸟等多种艺术品,令学生们大开眼界。

捏面艺人徐浩也给我们表演了他的传统技艺,令人叫绝。

民俗艺人的绝技,不仅宣传了民间文化,弘扬了民间艺术,更重要的是陶冶了师生的性情,使地方文化走进校园,进入课堂,扎根学生心间。

三、民俗课程进入课堂
为将民俗文化教育推向深入,我们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深入挖掘阴平民俗文化。

师生们走村串户,采访村里的长者,听他们讲述阴平民间故事、相关传说、鲁南风俗习惯;走进运河古城,聆听运河号子、拉魂腔,挖掘童谣,记录歌词。

通过“看、谈、演、记、录、选、编”的形式,师生们共整理了8本厚厚的调查资料集。

我们遵循“批判继承”和“贴近生活”的原则,将最适宜学生学习的,独特而优秀的阴平民俗文化筛选出来进行学习和融合,并对收集到的一些关于迷信活动和陈规陋习的资料进行梳理剔除。

目前,学校共编辑了《红土埠文化》、《阴平民俗游戏》、《家
乡》三本民俗文化校本教材。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校老师有意识地将民族知识渗透进去,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让阴平民俗文化与学科教学能真正融合。

在音乐课上,我们把运河号子、运河大鼓加入到欣赏环节,让学生感受歌曲和地域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语文课上,我们把当地方言纳入拼读环节,让学生感受方言的表现力;在体育课上,我们把民俗游戏纳入教学内容,如抽陀螺、踢毽子、跳房子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四、民俗社团走进社区
学校组建了民俗文化研发小组,对相关民俗节日、风俗习惯进行探究,做社会调查,开发校本教材。

参观毛笔厂、观看石泉粉皮制作流程,让老人们为学生讲解阴平的民俗历史、风俗习惯、让学生们了解阴平地区古老的风俗、人情、节日等民间文化。

比如,婚娶的过程、宴席的规矩、节日的程序、传统美食的做法等等。

甚至学生们还了解到一些失传的民间技艺。

大大丰富了孩子们对民俗文化的认识。

今年2月,在镇广场举行的“阴平镇首届文化·艺术节”活动中,我们学校民俗社团精心准备民俗文化展板、地方风俗图片、民俗服装、泥人、刺绣……都纷纷摆上场,博得不少观众的青睐。

在社团活动日,老师带领民俗社团学生走进敬老院,走进村庄,表演民俗节目,讲解民俗知识,弘扬民俗文化。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农村小学把民俗文化引进校园,就是对陶先生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

通过民俗文化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在特长养成教育中体验、感悟生命的真谛,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我校将以阴平民俗文化为抓手,以民俗文化育人,以民俗文化塑人,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唱响时代主旋律,把特色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校真正成为精神的圣土,文明的摇篮。

五、创设民俗特色环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优秀民俗文化艺术教育的推进,最重要的是要在学校中形成浓郁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氛围,赋予艺术以生命与思想,使学生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校园的墙壁会说话。

我们学校在校园的整体布置上处处体现个性化的具有乡土
气息的文化。

校门口的宣传橱窗内,用上了具有本地象征意义的羊岩山的照片。

校园的走廊和楼道内张贴着民俗氛围浓郁的图片。

这些强化了学生对于本校的文化认同,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民俗文化中的精神力量。

班级的布置会唱歌。

每个班级可以根据近期活动的内容,布置相应的民俗环境。

黑板报、对角、橱窗等地方都可以利用起来。

学生在布置中会对民俗文化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布置后,会醉身于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民俗艺术文化氛围中。

在校园文化里把民俗文化情景化,凸现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人文氛围。

发现人,培养人,“以人为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农村小学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通过民俗文化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在特长养成教育中体验、感悟生命的真谛,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