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国物流发展蓝皮书之农业物流2005
农产品物流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农产品物流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农产品物流是指将农产品从种植、养殖、捕捞到储存、运输、分销和零售等环节中涉及的物资、技术和信息进行整合和管理的过程。
农产品物流研究是物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农产品物流的规划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的流通质量。
国外研究综述表明,农产品物流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美国的农产品物流研究主要关注物流系统、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成本等方面。
德国的研究则重点探讨了物流网络设计、农产品运输和流通中的问题、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
日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技术、供应链管理和农产品流通效率方面。
国外的农产品物流研究还注重从农民、生产商、物流公司和消费者等方面综合考虑,以实现物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共赢。
同时,
研究还注重对农产品物流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例如农产品流通中的污染问题和安全问题等。
农产品物流相关文献综述
农产品物流相关文献综述摘要: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对农产品物流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我国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在物流理论方面,也主要以介绍国外的理论为主。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物流管理以及农产品物流管理领域的观点,尝试对多个组织及相关学者的理念进行归纳和整理,旨在为更深入的农产品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物流;农产品;研究1 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对农产品产销的影响日益重要。
国际上对物流管理的之于农产品产销的研究比国内要领先很多。
但国内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此有所讨论。
本文将对前人观点进行综述,从而为探讨农产品物流管理提供更深入的思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最早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是美国学者约翰•F•格鲁威尔(John•Crowell),他在1901年的美国政府报告《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中第一次论述了影响农产品配送成本的各种因素和费用,填补了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空白。
从此以后,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逐渐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对现代的农产品物流产生了较深刻影响的有:克拉克•韦尔德在其所著的《农产品营销》中,对农产品营销的集中、运输、储存、融资、风险、标准化等职能进行了研究。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题为“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中,强调应高度重视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
第一次将系统论的观点引入物流研究领域的是经济学家丘里默•马蒂尔夫鲁伯,他指出,物流学应将计划、调节和物料流、信息流、人流及能量流的控制作为整体系统来考虑,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物流。
美国于1963年成立了物流管理协会,该协会将各方面的物流专家集中起来,开展物流理论研究。
近些年来,他们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供应链物流问题、信息化或电子化物流问题、第三方物流服务问题等。
日本也成立了类似于美国的物流管理协会,他们在展开了物流理论的研究的同时,又开展全国和国际性的物流学术活动,他们的研究成果指导了日本政府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施政,使日本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以批发市场流通为主的农产品物流地位。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内容摘要:发展农产品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
由于农产品物流的特殊性和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复杂性,农产品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比较贫乏。
本文针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特点问题对策一、什么是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
具体地说,它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环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和组织目标。
农产品物流不等于农产品储运,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般而言,按照物流功能的不同,农产品物流系统可分为物流作业和物流信息两大系统。
物流作业系统主要包括农产品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作业,在作业中需要结合农产品的生化特性使用各种先进技能和技术,力求省力,并使农业生产据点、物流据点、农产品配送路线、运输手段等网络化,以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物流信息系统是整个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神经中枢系统,它包括订货、收货、库存管理、配送、发货等信息子系统,力求完成农产品运动全过程的信息交流活动,在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及服务业,在生产过程中受自然条件及农作物个体生命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生鲜农产品又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具有消费普遍性和分散性的特点。
由于农产品的诸多特性,导致了农产品物流不同于工业品物流,农产品物流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产品物流季节性强不同地区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存在差异,适宜种植不同的农副产品品种。
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一方面表现在农民生产资料的购进具有季节性,另一方面表现在不同农副产品的产出季节也有所不同。
由此导致农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2005:物流发展推动流通效率提高
GDP 比例法来表示一国或者一个 地区的宏
观 物 流 市 场 规 模 ,此 方 法对 物 流 市 场 的预
测和分析起到 了良好 的效果 。发达 国家 目 前 已经将物流成本 降低 到 GD P的 1 % 左 O 右, 而我 国目前普遍采用 2 % 来计 算。假 0 设 随着湖南省经济不 断发展 ,物 流成 本不 断降低 ,1 O年后可能会降低到 占 GDP的
1% 的水平 ( 表 2 示 ) 5 如 所 。
2 0 :物流发展推 动流通效率提 高 05
3月 2 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 2 0 0 5年全 国 物流运行 的基本情况进行 了通报 。 在此 基础 上 , 会副会长丁俊发对 “ 协 十五”时 期我 国物流发展状况进行 了深入 的分析 ,并对 。 十一五”时期我 国物流业发展
进行 了展望和预测 。
决策依据 ,尤其是在编制发展规划 时,意
义 更 为重 大 。
笔者尝试用货运量法和社会物流成本
占GDP 比 例 法 两 种 方 法 来 推算 湖南 省 宏 的
货运 总量 的预测 ( 如表 3所示 ) 。
以 Y 示 湖 南 省 货 运 总 量 , 表 示 湖 南 表 X 省 国 内 生产 总值 , 据 表 1 S S 进 行 回 根 用 PS 归分 析 ,可 以 建 立 货 运 总 量 与 其 国 内生 产 总值 GDP关 系 的 回 归模 型是 : Y 2 9 81 6 75 1 ( )= 86 8. = 4 7 7 + 4 3F 7 .8 X
中国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战略研究背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战略研究背景分析课题组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目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农产品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越发突出,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入流通领域。
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价值,发展农产品物流业,成为除了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
著名经济学家历以宁表示,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农产品物流的基本概念(一)物流的概念美国是物流认识和实践的发源地,1901年,约翰.F.格鲁维尔在《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中第一次论述了影响农产品配送成本的各因素,揭开了认识物流的序幕。
美国的物流管理协会的最新定义指出,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它通过有效率和有效力的计划,执行实施和控制商品的储存、流动、服务和相关信息,以满足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过程中消费者的需要。
强调物流的管理功能。
1962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强调应当高度重视流通以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对理论界和实业界产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56年,日本从美国引入物流概念,日通综合研究所出版的《物流手册》中指出,物流是将货物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搬运、包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活动领域。
日本学者在定义中强调,物流中的物品不仅仅指商品,还包括废弃物。
欧洲物流协会认为:物流是指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和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欧洲的定义更加强调物流的系统性特点。
我国引入物流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005年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2005年物流行业研究报告前言本报告旨在为国内的投资者对2005年物流行业的投资决策服务,通过对国内外物流行业的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描述和分析,得出我国物流行业新的发展趋势。
本报告共九章,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物流行业国际概况及发展环境概述,包括国际物流行业发展概述、国际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和2005年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二部分是2004年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包括2004年物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第三方物流发展状况分析、2004年各种物流运输方式状况分析和物流运用领域分析;第三部分是物流行业竞争状况分析,包括区域物流市场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分析;第四部分是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在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最后得出了2005年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物流行业的投资建议和投资风险分析。
本报告的主要观点有:美国的物流领域十分广泛,政府在促进物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例约为58%,而且其需求仍在不断增长;第三方物流的收入以年培均15%-20%的比例递增;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水平较高,但对更高层次的增值物流服务的需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欧盟物流业的特点是:欧元区的最终形成进一步加速了欧盟国家以及欧洲地区现代物流的发展、电子银行的发展与普及在物流和商品流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大力推进“绿色物流”是欧盟各成员国共同致力的长远目标、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相互补充,共同构成统一市场的多元主体。
日本在未来10年内将重点建设交通运输系统,提高海、陆、空立体运输体系的安全性,以此提高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的整体经济效益。
日本将凭借该国在电子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技术优势,努力推动和促进物流领域的信息通信技术,从而提高日本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国际物流业发展趋势是:物流技术高速发展,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国外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专业物流形成规模,共同配送成为主导、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方向发展、电子物流需求强劲,快递业发展迅猛、绿色物流将成为新增长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增长,教育培训体系日趋完善。
浅议农业物流人才需求
浅议农业物流人才需求摘要: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已经成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农业物流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物流发展的一个瓶颈。
构建畅通的农业物流人才培养渠道,对中国农业发展意义极其深远。
关键词:农业物流;农业物流人才;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模式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152-02一、中国农业发展需要农业物流随着我国农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农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技术导致的物流不畅、成本过高、农产品质量低劣等落后现状,必将使农村经济处于极其不利的竞争地位。
而改变这种现状的应急措施和长远战略,就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建立科学的农业物流体系。
农业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正从生产领域逐渐转入流通领域。
专家认为,效率低下的农产品物流,正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中的巨大障碍。
而农产品的有效流通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及质量,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影响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已经成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现代农业物流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对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储运、分销等从供应源至需求源的产品进行全寿命周期的组织、控制与管理。
目前制约我国农业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物流成本过高。
目前我国农村生产经营仍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主,很难达到经济规模。
而且分散、跟风经营的高生产成本,分散销售的盲目性,销路不畅的瓶颈现象,常常导致大量经济损失。
物流成本过高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桎梏。
(2)农业物流信息化滞后。
尽管涉农部门建立了一些农业信息网络,但网络覆盖面不够大。
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一些市场采用传统的板报等方式发布少量品种、价格等信息,谈不上为农户生产、产品流通、产品加工提供全面、持续的信息。
农村物流文献综述
农村物流文献综述农村物流发展文献综述一、国内农村物流概念研究现状通过文献搜索与阅读,物流理论界对农村物流的概念尚未统一,各种文献对农村物流定义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是内容大同小异。
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以下几种:王新利在《中国农村物流》一书中指出,农村物流泛指农村从材料釆购到农产品形成,从农产品储藏、农产品流通加工到农产品销售、消费的多种活动以及农村区域内农民获得生活用品的过程的集成。
谢水清在《论农村物流的内涵与特点》一文中,认为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周建勤、鞠颂东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物流体系构建初探》中,从新农村建设角度出发,认为农村物流概念是指农村范围内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流活动。
邱丽玲在《我国农村消费品物流运作策略研究》中综合前人的研究,认为农村物流是相对于城市物流而言的,包括农业物流和农村消费品物流,对农村物流的包含内容作了界定。
杨婷婷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设计与构建研究》一文中,倾向于从区域的角度来定义和理解农村物流,涵盖农用物资物流,农副产品物流,农村生活用品物流三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概括为进入农村的物流和流出农村的物流。
认为农村物流与农业物流有着本质的区别,农业物流是农村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物流比农业物流涵盖范围更广。
综合国内学者对农村物流的理解和阐述,本文倾向于从与城市物流对比的角度来定义和理解农村物流。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与城市物流比较,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
发展农村物流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对农村物流的研究现状,从宏观角度分析农村物流发展前景,着重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物流发展的方向。
1.3国内外农村物流研究状况
1.3国内外农村物流研究状况摘要:我国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农业生产经营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物流发展落后,没有形成供销一体化的物流网络,供销过程中间环节较多,导致农产品交易成本较高,农民收益也微薄。
本文综述国内外农业物流研究成果,期望能为后续农业物流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农业物流;第三方物流;综述一、国外农业物流理论研究综述国外农业物流研究理论主要集中在农业物流动态联盟研究上,在国外农业物流与工业物流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研究者并没有将“农业物流”与“工业物流”独立开来研究,其在农业生产、储运手段、信息传递等方面己经实现了现代化。
所以,在国外物流的动态研究过程实际上也是农业物流的动态研究过程。
国外在物流动态研究理论上,经历了从物流的概念与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开始,到研究运筹学及其他优化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再到研究物流信息技术、互联网与物流、电子商务与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以及相应技术等。
物流的概念,最初由配送发展而来,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军事“后勤”理论已经将物流由产成品的配送扩展到采购和生产阶段。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三方物流也就是前面所讲的“物流联盟”。
第三方物流行业既非生产方又非销售方,而是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中进行服务的第三方,它是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桥梁。
二、国内农业物流理论研究综述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还比较落后,但是近年来政府、理论研究者和农业经营者都比较重视农业物流。
2004年至2013年中央连续十年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强调农产品有效供给,重视农业物流,发展现代农业。
“三农”问题、粮食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等问题的讨论使得理论界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物流。
农业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农产品需求者都越来越关心农业物流。
(一)农业物流的一般性理论首先,著名物流学家王之泰(1995)认为“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农产品物流的一大特点是物流过程中物流对象物的损毁,介绍了中国农村环境与农产品物流,主张发展现代农业物流。
2005年中国物流业五大特点2006年中国物流企业五大任务
■■—●I
中
1 .
在 年 起
上 中 回
月 国 顿
召 物 中
开 流 国
曲
业 物
口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丁俊发研究员
帚 20 0 5年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务 副会 长 丁 俊 发研 究 灵 对 发展 的五 大特 点和 2 0 年 中 国物 流企 业 的五 大任 务作 了 06
( ) 0 5 是全 国物 流业理 性 务 2 二 20年 万亿 元 , 比增长 1 .% 。 同 6 社会 物流总 3
为 主 的产业 结 构 。这 为全 国物 流发 展 , 实 快 速 全面 发展 的一 年 。
打 造全 国物 流 中心 指 明 了方向 。
费用 占G P的比例从 去年 的 2 .% 回落 D 13
( 四)2 0 年 是区 域物 流逐步 整合 整合 发展 ,从 区域 性 向全 国性发 展 ,从 05
的一年 。 珠 三 角 界 上 任 何 一 个 行
物 流展 览 、物 流金 融 、物 流装 备 、物 流 京津冀 、东三 省 、中部 地 区都在推 动 区 业都 是 由大 、中 、小 组合 而成 的 .物流 信 息 、 流统计 、 物 物流 仲裁 同 时推进 , 形 域 物流 的整合 ,区域物 流 中心 与 国际物 行 业也 是 一样 。 无论 是 综合 物 流 公 司 , 流 中 心 正 在 形 成 。长 三 角 提 出 以上 海 为 成 了全 面推进 的 总格局 。 还是 专业物 流公 司 .是 否参与 评 审 A级 ( )2 0 年 是外 资进 入 中国物流 核 心 以江 浙 港 口群 为 依 托 .全 力 打 造 企 业 完 全 由 企 业 自 愿 , 些 连 1 三 05 一 A都 达 不 国际物 流 中心 。珠 三 角提 出打 造 泛珠三 业快速 扩张 的一 年。 到 的物流企 业 照样 可 以生 存 .如我 国的 角地 区物流 网络 ,成 为面 向东南 亚乃至 20 0 5年 中 国 进 入 加 入 W T O的 后 过 旅店 业一样 ,绝 大部 分评 不上星 级 。我 世 界 的物 流重 地 。东三 省提 出 以大 连 为 渡期 ,中 国 的物 流 业进 一 步 向外 资开 希 望通 过 1 ~2 年 的努 力 , 0 0 中国也 有 自 门户 ,在 哈尔 滨 、长春 、沈 阳建立 内陆 放 ,外资 在中 国物流 业的 以下八 个方面 己 的民族 物流航 母 ,走向 国际 。对这一 干港 为基础 .建立 东北物 流主 廊道 .形 全 面推 进 : 点 ,我 充 满信心 。 成 东北快 速 出海 大通道 。京 津冀提 出把 第一 ,调 整与完善 独 资与 中外合 资 ( )要 用供 应链 管 理 的理 念 与发 二 天 津打造 成 华北物 流重 镇 . 通西 北物 打 物 流企 业 , 增加投 资 , 实施 全 国性布 点 。 展 模式 把 自己融 入供 应链 。在 供应 链 中 流 。 中 部 提 出 利 用 武 汉 、郑 州 的 地 理 优 从 中外 合资 向独 资过渡 。如 果说前 几年 当 好 自 己 的 角 色 ,发 挥 自 己 的 作 用 。凡 势 ,建成 东西 南北 贯通 的物 流 中心 。 进入 的大部 分是海 运 、国 际邮代 为主 的 有条 件的物 流企 业 ,要 有提供 解决 方 案 ( )2 0 五 0 5年 是第三 方物 流企 业快 物流企 业 的话 ,真正 的国 际第三 方物 流 速 成长 的一年 。中国交 通运输 协会 评选 的 能 力 。
2005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
2005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5年,在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我国物流运行增长速度虽有所放慢,但仍保持在快速增长区间。
据核算:一、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有所减慢,与GDP比率进一步下降200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3860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回落3.7个百分点。
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2004年调整前为21.3%,全国经济普查增加GDP 2.3万亿元,物流费用由2.9万亿元调整为3万亿元。
根据调整的统计数据计算,2004年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8%。
2005年这个数据降为18.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从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结构来看,有以下特点:1.运输费用增速回落明显,占总费用比重有所下降。
2005年,运输费用为18639亿元,同比增长10.1%,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5%,比上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
2005年运输费用增速减慢,占总费用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货运需求增长放慢,全国货运量与周转总量增速分别回落了2.8和6.2个百分点。
在运输费用中,道路运输费用为11766亿元,同比增长9.5%,增幅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道路运输费用占运输总费用的比重由上年的63.5%下降到63.1%,下降0.4个百分点;铁路运输费用为2030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占运输总费用的10.9%,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水上运输费用为2458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比上年回落9.2个百分点,占运输总费用的13.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航空运输费用166亿元,同比增长16.9%,增幅比上年回落6.5个百分点,占运输费用的0.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管道运输费用为117亿元,同比增长15.8%,增幅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占运输费用的0.6%,与上年基本持平;装卸搬运及其它运输费用为2101亿元,同比增长7.6%,占运输费用的11.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2005中国物流行业五大特点和任务
2005中国物流行业五大特点和任务2006-1-4 15:48:00一、2005年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五大特点(一)2005年是中国物流业有突破性进展的一年,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物流是现代服务业,要大力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
有些城市可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这为全国物流发展,打造全国物流中心指明了方向。
第二,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005年5月10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2005年9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在青岛召开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全国物流工作会议。
第三,国务院8个部委发布了《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发展规划》,3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与中国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
物流标准化工作全面启动。
第四,9月1日《现代物流报》诞生。
全国物流行业有了自己的主流媒体。
(二)2005年是全国物流业理性、务实、快速、全面发展的一年。
所谓“理性”,即不那么乱刮风、乱上项目、乱更名,开始研究物流到底是什么,冷静思考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谁来发展。
所谓“务实”,即:不再停留在口头上,而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成立物流企业,建设配送中心,整合社会资源,拓展物流信息,发展专业物流等等,一步一个脚印。
所谓“快速”,即中国的物流业已迈过起步期,进入快速发展期。
今年1~9月,全国社会物流总值为35.6万亿元,同比增长25.1%。
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从去年的21.3%回落到20.9%。
物流业增加值为6878亿元,同比增长14.7%,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比例从去年的19.5%提高到21.3%。
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6334亿元,同比增长28.2%,略高于全国平均投资增长水平。
货运总量、货运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9.5%、15.2%、18.8%与23.9%。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历史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历史
摘要:
一、农村物流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阶段
三、当前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特点
四、农村物流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五、未来农村物流发展的趋势与建议
正文:
农村物流发展历史
农村物流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当时,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村经济逐渐活跃起来,农民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村物流开始应运而生。
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80s-1990s):农村物流主要以农产品流通为主,物流手段单一,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运输方式进行。
第二阶段(2000s):农村物流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不仅涉及农产品的流通,还涉及到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居民生活用品的流通。
第三阶段(2010s至今):农村物流逐渐与现代物流接轨,开始引入信息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当前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特点
1.物流体系逐步完善,从单一的农产品流通向多元化发展。
2.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从传统的运输方式向现代化物流手段转变。
3.物流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从局部地区向全国范围蔓延。
农村物流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1.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成本较高。
2.物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物流服务不到位。
3.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
未来农村物流发展的趋势与建议
1.物流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降低物流成本。
2.物流服务水平将不断提高,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3.物流信息化水平将大幅提升,实现物流信息智能化。
总之,农村物流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漫长过程。
25 中国物流发展蓝皮书-农业物流2004
2003年农业物流发展分析与2004年展望方昕《中国物流发展蓝皮书2003》一、中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物流1、农业生产过程的链状结构中国农业生产过程大致分为:产前准备、产中管理、产后加工、商业流通和最终消费等五个大的环节。
如果把这五个环节作为整体来看,就形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链状结构(农业生产过程如下图),即中国农业生产产业链。
在中国农业生产链状结构的各环节和节点中,农业物流发挥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它深刻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和水平。
2、中国农业物流的范畴与分类长期以来,农业的产出物——农产品一直是农业生产经营和物流的关注焦点,并有直观地将农业物流等同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包装、运输、储存和装卸的理解,这种理解无论是从物流对象还是物流服务的范畴上,都远远不能反映出中国农业物流的全貌。
根据农业物流的流体对象,农业物流应该包括两大类: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和农产品物流。
农业生产资料物流是农业生产过程所必需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储运、配送、分销和信息活动中所形成的物流。
它涉及种苗、饲料、肥料、地膜等农用物资和农机具的生产与物流规划、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和市场的信息服务。
农产品物流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形成的物流,根据农产品的分类又包括:粮食作物物流;经济作物物流;畜牧产品物流;水产品物流和林业产品物流。
农业物流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对农业生产资料与产出物及其相关服务和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全过程。
它包含两个物流流体对象——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
它是由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采购、生产、流通加工、包装、运输、储存、装卸、配送、分销、信息沟通等一系列运作环节组成,并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保值、增值和组织目标。
根据农业生产过程的主要阶段和物质转化,农业物流应分为四种类型:【1】农业产前物流。
农业产前物流与农业生产过程所必需农业生产资料准备直接相关,它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储运、配送、分销和信息活动中所形成的物流。
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2)
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关于印发《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主管部门、铁路局、交通厅、民航局、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贯彻落实经国务院批准、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印发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1617号)精神,建立统一、科学、完整的物流标准体系,推动我国物流业健康发展,国家标准委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质检总局、民航总局、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编制了《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从我国物流业和标准化工作的实际出发,旨在密切物流各相关产业在物流标准化方面的衔接,推动物流业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和当前社会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解决物流标准管理分散、标准体系不统一,制修订工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等问题,充分发挥物流各相关部门、行业、技术组织的作用,共同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现将《规划》印发给你们,并对《规划》的实施提出以下要求:一、各地方和各部门、行业要高度重视物流标准化工作,根据《规划》中确定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根据本地方、本部门、本行业的特点,主动将物流标准制修订工作纳入《规划》提出的物流标准体系。
二、《规划》所列的制修订标准项目将在2010年之前分阶段实施,逐步完成。
各地、各相关行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规划》确定的项目、进度,组织力量,具体落实。
三、2005年—2010年安排物流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时,以《规划》为主要依据,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四、贯彻实施《规划》要注重发挥标准化技术组织的作用。
国家标准委委托全国物流标委会和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委会负责联系有关部门、行业和技术委员会,落实《规划》所列标准项目的制修订工作计划,以及建立相应的协调、合作机制。
2005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蓝皮书)即将出版
2005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蓝皮书)即将出版
佚名
【期刊名称】《物流技术与应用》
【年(卷),期】2005(10)2
【摘要】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管、《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社负责编辑出版的《2005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蓝皮书)目前已进入组稿阶段,预计3月底正式出版。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决定将此书作为重要出版物在九部委2005年4月份的全国物流工作会上分发。
【总页数】1页(P108-108)
【关键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展报告;物流工作;蓝皮书;物流技术;主管;预计;编辑出版;组稿;出版物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08;F259.2
【相关文献】
1.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文化蓝皮书-2001~200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出版 [J],
2.《2010~2011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出版 [J], 剑锋
3.《2010—2011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出版 [J],
4.2004-2005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5中国物流发展蓝皮书)即将出版 [J],
5.资讯:2017中国钢铁蓝皮书系列报告即将出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物流大事记
中国物流大事记第一篇:中国物流大事记1979年3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筹备组成立并派出由相关部、委、地区领导组成的考察团赴日本参加“第二届国际物流会议”,这是我国首次参加国际物流会议。
1979年10月,国家物资总局储运局副局长桓玉珊以《国外重视物流研究》为题向近二千名听众作了学术报告,之后并在杂志上发表同名文章。
1979年10月,日本能率协会会长十时昌、东京大学教授林周二率日本物流访华团访华,做了11场学术演讲和座谈,传播现代物流观念。
这是若干年来,物流领域第一次较高学术规格的访华团。
1980年3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成立,把现代物流作为学会的研究重点之一,从此之后开始大规模的对外物流学术交流。
1981年,《物资经研究通讯》连载王之泰教授的“物流浅谈”,是我国的一份全面、系统介绍现代物流的文章。
1981年, 靳伟在《物资经研究通讯》连载日本现代物流的介绍性文章,是我国的一份全面、系统介绍发达国家物流情况的文章。
1981年,《物资流通技术》杂志创刊,该杂志以物流技术为主要选题,是我国第一个这个领域的科技类型杂志。
1984年8月,国家计委柳随年副主任担任会长的“中国物流研究会”成立,成立大会收到李鹏总理的祝词,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物流学科名字作为全国性学术组织名称的突破了部门界限的学术性组织。
1984年8月,中国物流研究会出版了《中国物流》杂志,这是我国首次以“物流”命名的杂志。
该杂志只出版一期便夭折。
1984年,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第一个确定了硕士培养的物流管理工程方向。
1986年2月,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署名为吴润涛、靳伟、王之泰的翻译著作《物流手册》,这是我国第一次全面、系统翻译发达国家物流的书籍。
1986年,黑龙江商学院专门研究储运装备的杂志改称《物流科技》,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物流”学科为名称的杂志。
1987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署名为李京文、徐寿波、吴润涛、王之泰的专著《物流学及其应用》,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学”的名义出版的物流专著。
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
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
佚名
【期刊名称】《交通建设与管理》
【年(卷),期】2005(000)010
【摘要】1 编制说明 1.1 编制目的本《规划》以“物流标准体系表”为核心,达到下列目标: ——解决我国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物流标准总体水平不高、严重老化问题; ——加强物流标准的统一性、关联度,促进物流标准化的协调发展; ——促进我国物流与国际物流接轨,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 ——为各产业物流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管理与服务规范; ——指导各类企业实现自身的科学和规范管理; ——为国家统计数据的采集和政府部门对物流行业的管理提供依据。
1.2 编制原则 1.2.1 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科学、系统地表示物流各系统、行业、技术领域的内在有机联系,全面涵盖相关各行业、专业、技术领域。
1.2.2 以现代物流为特征——体现
【总页数】8页(P36-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59.2
【相关文献】
1.国家标准委下发关于征求《2007-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发展规划》修改意见 [J],
2.国务院八部委发布《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 [J], 公维洁
3.国务院8部委发布《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 [J], 苏建东
4.《全国装备制造业2005年-2007年标准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检查会暨标准化创新研讨会召开 [J],
5.八部委发布《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发展规划》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物流发展蓝皮书2004-2005》专题研究之第二章行业物流——2004年农业物流发展分析与2005年展望一、2004年中国农业物流1、2004年中国农业物流的总体运行状况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测算,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值基本情况如下表(单位:亿元人民币):6.3%,发展速度增幅提高3.8%;但是农产品物流在全国社会物流总值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从原来的3.81%下降至3.13%。
从总体情况来看,农产品物流在全国社会物流总值所占比重很小,与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9.9%增长差距较大,反映了一二产业物流发展失衡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
2、2004年农业物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1】2004年的农业整体发展良好2004年我国主要粮食大幅增产,粮食总产量46947万吨,比上年增产3877万吨,增长9.0%,扭转了前几年粮食生产逐年下降的局面;其它主要农产品棉花、油料、肉类和水产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由于粮价上涨26.4%,农民平均增收达314元。
粮食获得丰收成为全年经济形势趋好的重要支撑力量。
【2】中国的食品安全体系面临挑战2004年年初,禽流感疫情爆发以及预防非典疫情,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部分畜禽类农产品和上游相关行业的市场销售。
而2004年食品的投诉总量虽然比上年下降了4.3%,但涉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投诉不降反升,占食品投诉总量的55.2%,分别上升了10.9%和19.1%,反映出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微生物污染是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它包括细菌性污染、病毒和真菌及其毒素的污染。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对全国部分省市的生肉、熟肉、乳和乳制品、水产品、蔬菜中的致病菌污染状况进行了连续的主动监测,结果表明: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39.62%;化学性食物中毒: 38.56%;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10.00%左右;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 10.00%左右。
在食品的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由于原料受到环境污染,杀菌不彻底,贮运方法不当以及不注意卫生操作等是造成细菌和致病菌超标的主要原因,其中细菌性污染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问题最多的一种污染,也与当前农产品物流水平密切相关,由此也对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从顺差转向逆差与2004年中国贸易顺差扩大,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不同,2004年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首次出现较大逆差,据国家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统计资料(贸易额单位:亿美元)有专家指出,长期以来,木材、竹等产品在国外被列为农产品的统计内容,却不包括在国内的统计数据中。
如果考虑到与国外统计口径接轨,2003年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已经出现逆差。
从海关统计数据来看,农产品贸易高额逆差主要缘于粮食、作为工业原料的棉花和糖以及畜禽产品三大类农产品,以上三大类农产品出现逆差,原因各不相同。
就资源条件来看,资源现状决定了中国将是一个资源进口国。
随着中国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步伐的加快,水海产品、畜禽、水果、蔬菜、花卉等优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优势农产品已占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一半以上,成为拉动中国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主力。
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决定着中国农业物流未来的发展。
【4】主要农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涨价我国粮食价格经过2003年10月和2004年3月的两轮快速恢复性上涨,于2004年10月份开始,从高位有所回落。
粮食、能源、钢铁和地价等上游资源价格的上涨,带动其他下游产业产品的价格上浮;其中粮食的对于消费物价指数的贡献最大。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其中服务价格上涨2.3%。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6%。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3.1%。
另外,全国治理车辆超载工作紧锣密鼓,地价上涨催化了仓储费用的增加,所以包括农业物流在内的物流成本上浮在所难免。
二、2005年中国农业物流前景展望1、现代农业物流正逐渐受到重视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着手建立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部分中提出,“加快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
在继续搞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的同时,……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
改造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经纪人代理、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方式,增强交易功能。
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对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用地按工业用地对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加快开通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绿色通道,抓紧落实降低或免交车辆通行费的有关规定,并尽快实现省际互通。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农产品认证认可,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
”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从国外经验看,这一阶段是就业结构变革加速的时期,更是工业反哺农业、财政反哺农民,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时期。
从国内实际看,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经历多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后,客观上需要工业反哺农业、财政反哺农民。
2004年我国农业领域这些可喜现象向人们发出了这样一个积极信号——2004年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拐点”已经到来。
为此,2005年2月5日,交通部、公安部、国务院纠风办等7部委办联合宣布,在全国建立鲜活农产品流通“五纵两横”“绿色通道”。
七部委办在方案中首次明确规定:鲜活农产品共分为五大类,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和新鲜的肉、蛋、奶。
除以上五类产品外,其他产品均不属于鲜活农产品范围,不适用全国“绿色通道”运输政策。
根据安排,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工作从2005年开始,具体分为两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5年3月31日前,各省(区、市)的交通、公安、农业、商务、发展改革(经贸)、价格、财政、纠风等部门依据职责,在省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绿色通道”建设工作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订本地区“绿色通道”建设方案。
第二阶段为2005年4月至12月,各省(区、市)在省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相应的协调工作机制,做好本省(区、市)所辖“绿色通道”的组织实施工作。
到2005年底,基本建成“五纵二横”的“绿色通道”网络。
作为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农业物流将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重点之一。
2、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对农业物流的影响将逐步显现非典疫情和2004年初的禽流感对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以及农资市场影响广泛,它不断提醒我们农副产品及食品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是经济起飞的重要起点,也是食物安全、营养改善工作的重要转折点。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我国面临加强食物与营养工作的战略机遇。
2004年初,由农业部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完成了草拟工作。
2004年12月下旬,由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食品标准2004年—2005年发展计划》,主要目标是:经过2年努力,建立健全重点突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定位准确,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相互协调,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配套,与国际食品标准体系基本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进出口需要,科学、合理、完善的加工食品标准体系。
标准制修订目标要求:完成制修订加工食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17项,2000年和2000年前发布的加工食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全部复审完毕。
采用国际标准目标要求:加工食品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由目前的23%提高到55%。
由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四个关口也将前移,即从市场监管向产地监管前移,从销区监管向产区监管前移,从消费终端监管向生产源头监管前移,从流通监管向规范生产监管前移。
而新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将对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从“农田到餐桌”食品链的所有方面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因此会在更深层次、更多方面和更长时间影响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相关的物流环节,农业物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
3、农业物流仍将面对成本压力2005年,农业政策刺激效果因对比基数较高而相对减弱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形势存在不确定性,所以2005年粮食进一步较大幅度增产的难度较大。
2004年粮食丰收使供求矛盾有所缓解,加上小麦、玉米、稻谷三种粮食平均市场价格仅次于1995年的历史最高价位,2005年粮食价格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明显减弱。
2005年,我国农产品关税水平将降至15.35%,而世界农产品关税平均水平为62%,我国将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农产进出口的产品结构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农产品进出口逆差状况将会持续。
能源瓶颈仍在资源瓶颈制约比较明显,煤电油运比较紧张,2005年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难以根本好转,总体上仍将运行在偏紧的状态中。
所以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相关的物流仍然会有很大的成本压力。
4、农村商品销售渠道网络将持续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农资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市场供求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流通主体逐步多元化,农资市场的竞争局面初步形成。
我国目前开展农资连锁的企业近千家,连锁门店3万多个。
但我国农资流通体系还不健全,农资零售终端数量大、规模小,基本处于分散经营状态,连锁企业所占份额不到1/10。
国家商务部准备从2005年起在全国选择部分县市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试点,目标是从2005年开始,力争用三年时间,在试点区域内培育出25万家左右“农家店”,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
同时根据农资生产、消费的特性,建立农资储备制度,避免农资价格的大幅波动,完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加快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依托农资连锁的网络优势,构筑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和日用消费品下乡等流通渠道,使农资流通网络发挥“双向流通、双向开拓”的功能。
由此,农村商品销售渠道将向多元化和立体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