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懂得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机械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具有宽口径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性强的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测试、应用研究、运行管理、技术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二)基本要求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有较好的人文素质。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传感器、自动化基础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3、熟悉本专业领域某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熟悉一门外语,要求能阅读专业书刊,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二、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主要课程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液压与气动传动,控制工程基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控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论文、专业实践、毕业实习、自主创新学习、军训、综合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

五、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七、学分要求(一)课堂教学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须修满181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

其中课堂教学140学分,实践课41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须按教学计划修读,修满40学分。

2、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要求学生至少修满8学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本科)教学计划(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本科)教学计划(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运行、维护、设计、制造及开发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通过必须的理论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生达到本科基本要求。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1掌握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传感测试技术、执行与驱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初步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和研究开发的综合能力;4具有机电产品制造工程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5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二、专业方向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控制三、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1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

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2限选课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

3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要求,建议本专业在本教学计划提供的选修课模块中按专业方向选择选修课,中央电大提供教学要求、教材等服务。

地方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的需要自开选修课,但实施性教学计划需报中央电大审批。

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由地方电大负责.4有实验和作业的课程,办学单位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

凡未完成实验或实验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中央电大将对课程的实验(含大作业)及平时作业进行必要的抽查,以确保教学质量.5综合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本专业学生必须参加毕业实习(2周),并完成附件二所规定的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

机电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专业教学计划

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适用:2011级3年制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从事现代机械加工设备的设计制造、控制与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业务范围工业企业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机电设备的制造技术与销售等工作。

也可在其他机电技术应用部门从事高级职业技术工作。

三、知识能力结构、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

2.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的实践技能和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3.掌握微机在生产、控制中的应用,具有使用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及图形处理的能力。

4.掌握机械、液压与气动、电气、电子、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5.具有阅读和绘制机械工程图、液压与气动系统图、电气、电子线路图的能力。

6.具有典型机械的操作能力和编制一般零件加工工艺文件的能力。

7.掌握机床的原理及典型结构,具有机床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设计一般控制线路的能力。

8.掌握数控机床等典型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能编写一般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具有正确操作、调整、维护数控机床及机器人的能力。

9.掌握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四、主干学科1.机械工程2.电气与电子工程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核心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设备、数控编程及加工技术、数控故障诊断与维修。

六、专业方向及特色专业方向:1. 机械电子技术;2. 机电一体化。

以数控技术为主要特色。

七、教学进程计划与学分(学时)要求(一)学分(学时)要求所需修满的学分及课内总学时,详见表1。

(二)必修课教学指导性进程计划,见表2。

(三)限选课教学指导性进程计划,见表3。

(四)任选课教学指导性进程计划,见表4。

(五)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性进程计划,见表5。

(六)等级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项目,见表6。

(七)指导性学期课程负荷,见表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简介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简介

机械创造与自动化专业简介机械创造与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创造、自动化控制及相关领域的综合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一、专业概况机械创造与自动化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创造、自动化控制及相关领域的综合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学生将学习机械设计和创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机械产品的设计、创造和自动化控制的方法与技术,具备机械产品的设计、创造、装配、调试、维护及管理的能力。

二、专业课程1. 机械设计基础: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机械零件设计等内容。

2. 机械创造工艺学:介绍机械创造的基本工艺和方法,包括机械加工工艺、焊接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内容。

3. 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传感器与执行器、控制器设计等内容。

4. 机械系统动力学:介绍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方法,包括刚体运动学、刚体动力学、振动分析等内容。

三、专业实践1. 实验教学:通过机械创造与自动化专业相关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实习实训:学生将参预企业实习实训,通过实际工作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3. 课程设计:学生将进行机械创造与自动化相关课程的设计项目,包括机械产品设计、自动化系统设计等。

四、就业前景机械创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强的机械设计、创造和自动化控制的能力,能够在创造业、机械设备创造企业、自动化设备研发企业、科研院所等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创造、自动化控制、技术研发、工程管理等工作。

随着创造业的发展和自动化技术的普及,机械创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五、专业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创造与自动化专业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随着智能创造、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创造与自动化专业将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引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学科,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大纲,其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等内容。

课程设置1.机械制图与CAD技术:通过学习机械制图和CAD技术,学生将掌握绘制和修改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和工程图的能力。

2.机械设计原理:该课程主要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受力分析、零件选用、设计计算等内容。

3.机械制造工艺学:学习机械零件加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掌握常见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流程。

4.数控技术与应用:介绍数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控编程和操作能力。

5.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学习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机器人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

6.自动化仪表与检测技术:介绍自动化仪表和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仪表检测能力。

教学目标1.理论知识:学生应通过学习,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

2.技术能力:学生应通过实践训练,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本技能,包括机械零件的设计、加工和装配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通过工程实践,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包括受力分析、设计计算和工艺优化等方面。

4.创新精神:学生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应对工程项目中的挑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理论课讲授基本原理和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实验和实习:设置实验和实习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相关设备和工具,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或工程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学术讲座: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介绍最新的技术和研究进展,拓宽学生的视野。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制造业的基础和支柱,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为了适应行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将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述1.专业定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指在机械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运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专业发展历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该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从传统的机械制造向现代化制造技术转变,自动化技术也逐渐渗透到机械设计制造的各个环节。

3.专业现状与趋势当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点的新型制造体系。

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以及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等领域的创新与应用。

三、教学大纲内容1.理论教学模块(1)机械设计基础: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机械制造工艺:涉及金属工艺学、机床与工具、加工工艺等课程,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方法。

(3)自动化控制系统:涵盖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2.实践教学模块(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通过实际项目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机械制造实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机械制造过程,加深对机械制造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3)自动化控制系统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调试、维护和管理能力。

3.素质拓展模块(1)创新能力培养:组织各类课题研究、技术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机械制造技术》是一门重要的机械类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的机械制造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课程涵盖了机械制造的各个领域,包括金属切削原理、机床、刀具、夹具、加工工艺、机械加工质量、机械装配、机械维修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制造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 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金属切削原理、机床与刀具、加工工艺、机械加工质量、机械装配、机械维修等。

具体内容包括金属切削基本概念、刀具几何要素、切削力与切削功率、机床结构与传动、夹具设计基础、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机械装配工艺基础、机械维修基本知识等。

2. 教学要求:学生应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熟悉常用金属切削机床和刀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机械加工质量与装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机械装配和维修的基本技能。

同时,学生应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技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采用课堂讲解和实例演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演示,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机械制造的实践技能和方法。

其次,注重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和创新竞赛,本课程还将根据学生的实践成果和竞赛获奖情况给予额外的加分。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580201招生对象(1)普通高中毕业生;(2)“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3) 同等学力者。

学制与学历(1) 学制:三年制;(2) 学历:专科。

就业面向初始岗位群: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产品组装、调试、质检与售后服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维修等工作。

发展岗位群:通过3~5年上述就业领域的工作锻炼,可从事工控设备程序设计;数控机床维修;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高级维修、技术改造、产品设计及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

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制造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安全标准和规范,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组装、调试、维护、检修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实践能力;熟悉质量管理与相关国家标准,具有从事产品质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基础知识;并且对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初级设计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素质要求(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树立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法制观念;(3)树立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拥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认真负责、勇于奉献的工作精神;(4)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沟通协作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5)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6)有良好的团队意识;热爱生活,朴素自然,待人真诚,处事平和大方;(7)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具有积极的情感、意志、性格,良好的体验感觉,正确地对待成功与挫折,平和、理智、坚韧的待人处事生活态度;(8)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

2.知识要求(1)掌握与本专业相关文化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等知识;(2)掌握文献查阅的基本知识;(3)具有绘制工程图(机械装配图及零件图、电气控制原理图、电气安装接线图、液压与气压系统原理图、设备安装平面图)的基础知识;(4)掌握相关国家标准与安全规范;(5)掌握典型零件生产工艺;(6)掌握机械原理与典型机构工作原理、公差配合与测量、机械零件加工、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电气安装、可编程控制器、电机驱动与调速、单片机应用和工控组态等技术的专业知识;(7)掌握自动生产线、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等机电综合知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内容是机械制造、机械设备维修与维护、焊接技术、数控加工等职业岗位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

本课程是讲授机械加工中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相关机械设备的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全过程,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材料特点及其热处理方法;了解机械制造中应用到的公差与配合的知识;了解机械制造中测量技术的应用;熟悉机械加工中使用到的机床;熟悉各种机加工原理与方法,能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了解装配工艺,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加工方案的能力,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也为学生顶岗实习及上岗工作,打下必要的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基础。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代码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学分学时56 理论19实验13上机实践前导课程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工实习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技术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后续课程焊接工艺、技能鉴定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焊接技术,数控技术(二)课程定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对机械零件图纸的进一步解读能力,熟悉机械加工中各机床的加工特点,机械加工中各类型机床使用到的不同结构、材质的刀具,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夹具,熟悉各种材料的性能及加工特点,对机械零件能编制简单的加工工艺方案。

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它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内化,为后续课程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今后从事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设备维护与检修、焊接工程、数控技术等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同时通过对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素质教育、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学习、机械加工方案的制定与应用,机械设备的操作运用等方面的学习和实操训练,充分体现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3. 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4. 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三、课程设置1. 公共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2. 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制造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等;3.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CAD/CAM/CAE 技术等;4. 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

四、实践教学1.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2.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实验室进行实习实训,了解生产现场和技术应用;3. 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完成具有一定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的毕业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3. 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师资队伍建设1. 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2.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3. 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或开设专题讲座,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 装备制造大类2603 自动化类专业简介(2022年)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 装备制造大类2603 自动化类专业简介(2022年)

2603 自动化类专业代码260301专业名称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基本修业年限四年职业面向面向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机电设备研发、系统集成、售后服务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机械、电气、网络通信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机电设备设计、集成、技术改进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机电设备设计制造、集成调试、维护维修、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1. 具有扎实的工程力学运用、电子元器件选用、PLC编程、液压气动元件应用等机械电子基础知识运用的能力;2. 具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加工等机械工程基础技能;3. 具有机械结构、电气系统、气动系统、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等进行机电设备设计与技术改进的能力;4. 具有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故障分析、维护维修等开展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5. 具有机电产品设计、系统集成、生产优化等进行机电系统设计与集成的能力;6. 具有参与制订技术规程与技术方案,从事技术研发、科技成果或实验成果转化的能力;7. 具有机电设备设计领域专业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和数字化操作能力;8. 具有装备制造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意识,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等必备的职业素养;9.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高级语言程117序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

专业核心课程:数字化设计与仿真、传感器与视觉检测技术、电机与运动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数控机床与应用、工业控制网络技术、自动线控制技术、数字孪生技术、机电系统集成技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智能制造系统。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金工实习、典型产品拆装测绘、电工与电子、机电基础、机电产品创新设计、机电设备装调、机电系统数字孪生、自动线控制、智能制造系统调试与运行等实训。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兽药生产与营销(中兽药方向)
510206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510401
水产养殖技术
510207
森林生态旅游
510405
城市渔业
510208
林产化工技术
510501
农业经济管理
510209
木材加工技术
510502
农村行政管理
510210
森林采运工程
510503
乡镇企业管理
510211
商品花卉
510504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530402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
530207
炼油技术
530403
药品经营与管理
530208
工业分析与检验
530404
保健品开发与管理
530209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
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540101
国土资源调查
540302
金属矿开采技术
540102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
590310
邮政通信
590202
应用电子技术
590350
通信工程设计与管理
590208
信息安全技术
590353
电信服务与管理
590210
微电子技术
轻纺食品大类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610101
染整技术
610302
食品营养与检测
610102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610303
食品贮运与营销
610103
国际贸易实务
620109
资产评估与管理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我们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太重煤机有限公司、长治液压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合作,制订本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的重点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

一、专业建设基础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2004年山西省确立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10年被评为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2011年列入山西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在校生957人,专业教学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双师型”教师8名,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1名,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1名。

3名教师被选拨为山西省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联系的高级专家,2名教师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其中1名是副主任委员)。

本专业建设有校内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场所10个,与“山西易通环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厂中校”模式的生产型机械制造实训中心,拥有机械加工设备近50台套,价值487万元。

建立了校外“科研、实习、就业”双向合作基地28家。

本专业较早推行“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教学改革,促进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专业核心课程《机械CAD/CAM》是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机械设备控制技术》等3门课程是院级精品课程。

近五年来主(参)编国家规划教材6部,申报山西省教育技术规划课题4项,生源充足、报到率高、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专业建设目前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训设备台套数量不够、品种不全,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规模扩大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二是年轻教师偏多,双师素质和服务社会能力亟待提高;三是课程建设滞后,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学大纲

标题:深度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1. 介绍在当今社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重要意义,它涉及到许多基础工程领域,如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

对于该专业的教学大纲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本文,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2.1 主要内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 专业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原理等;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毕业设计等。

2.2 深度和广度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大纲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全面评估。

在深度上,需要确保学生对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广度上,需要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技能的全方位培养,使学生能够全面应用所学知识。

3. 文章撰写在文章中,我们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的内容与要求。

我们将重点提及教学大纲的主要课程和实践环节,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3.1 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基础,其中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课程为学生打下学科基础,为其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在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大纲中合理设置这些课程。

3.2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原理等课程。

这些课程是学生培养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关键环节。

我们将对这些专业课程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教学大纲中应该包含的必要内容和要求。

3.3 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部分,包括实习、毕业设计等。

这些实践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实践环节在教学大纲中的设置和要求,并提出我们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
高速动车组检修技术
公路监理
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高速铁路信号控制
工程机械控制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电气化铁道技术
空中乘务
铁道车辆
生化与药品大类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生物技术及应用
生物制药技术
检测技术与应用
工业设计
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液压与气动技术
精密机械技术
包装自动化技术
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
玩具质量检验与管理
光电制造技术
电梯工程技术
激光加工技术
低空无人机操控技术
飞行器制造工艺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家具设计与制造
汽车电子技术
假肢与矫形器设计与制造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
劳动与社会保障
心理咨询
国土资源管理
职业中介服务
海关管理
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
戒毒康复
文化教育大类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应用英语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影视演出方向)
商务英语
英语教育
旅游英语
学前教育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图书音像方向)
体育服务与管理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艺术品方向)
艺术设计与传媒大类
畜牧(普招)
植物保护
饲料与动物营养(对口)
植物检疫
饲料与动物营养(普招)
农产品质量检测

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自动化类专业介绍

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自动化类专业介绍

4603自动化类专业代码460301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修业年限三年职业面向面向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修、改造与升级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机电设备与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故障处理、运行维护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装配、调试、维护、技改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修、改造与升级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1. 具有识读机械图、电气工程图及计算机绘图的能力;2. 具有机械产品、机电设备常用机械结构的设计、制造与装配能力;3. 具有机电设备机械安装与调试,电气系统选型、安装与调试能力;4. 具有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维护能力;5. 具有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运行维护和一般性故障识别与维修能力;6. 具有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整机调试、故障处理、简单编程能力;7. 具有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程序开发、通信与网络连接、技术改造能力;8. 具有安全防护、质量管理意识,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能力;9.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机电设备装配与调试、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应用、运动控制技术与应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集成与应用、自325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机械加工、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应用、机电设备装配与调试、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等实训。

高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代码 580102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制造企业,从事以下岗位的工作:1.机电设备操作工:各类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程机械、仪器等)的操作。

2.工艺员:零部件加工工艺设计、实施与管理。

3.设备维修工:各类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程机械、仪器等)安装、调试、维护、维修。

4.设备管理员:各类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程机械、仪器等)技术管理与调度。

培养目标与规格面向制造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机械制造及自动控制的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从事机械零部件制造与装配、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及维修、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受到初步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养成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法律法规、安全、质量、效率、保密及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必备的工程技术基本知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4.了解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5.通过英语相应水平考试,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

6.通过计算机相应水平考试,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7.能完成机械零部件制造及加工工艺设计。

8.能完成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9.能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生产技术与管理。

10.能完成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职业证书本专业毕业生需取得1-2份由人事与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企业)颁发的以下中级证书:1.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车工、铣工、磨工、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工、维修电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专业代码 580102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
三年、专科
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制造企业,从事以下岗位的工作:
1.机电设备操作工:各类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程机械、仪器等)的操作。

2.工艺员:零部件加工工艺设计、实施与管理。

3.设备维修工:各类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程机械、仪器等)安装、调试、维护、维修。

4.设备管理员:各类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程机械、仪器等)技术管理与调度。

培养目标与规格
面向制造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机械制造及自动控制的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从事机械零部件制造与装配、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及维修、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受到初步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养成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法律法规、安全、质量、效率、保密及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必备的工程技术基本知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4.了解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5.通过英语相应水平考试,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

6.通过计算机相应水平考试,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7.能完成机械零部件制造及加工工艺设计。

8.能完成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9.能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生产技术与管理。

10.能完成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职业证书
本专业毕业生需取得1-2份由人事与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企业)颁发的以下中级证书:
1.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车工、铣工、磨工、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车工、数控铣
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工、维修电工等。

2.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证书(CETTIC):数控工艺员。

3.软件企业认证证书:Creo、UG、Solidworks、Protel等。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按照工程过程系统化的思想,将岗位(群)实际工作,凝炼成典型工作,并将系列“典型工作”由难到易进行逆向排序,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将系列典型工作由易到难进行教学加工,形成课程体系。

根据工作的相关性(非学科知识的相关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以典型工作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组织课程内容,形成工作任务引领型课程。

并以典型零件(产品)或机床为载体,将企业工作流程与规范、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课程教学中,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做到“教、学、做”合一,体现工学结合特色。

一、课程结构
二、课程目标与学时建议
表1 公共基础课程
表2 专业技术课程
表3 拓展课程
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一、专业教学团队
1.团队规模:按40人班级计算,专兼职教师30人,专任教师10人,兼职教师20人;老中青年龄比例为1∶3∶6;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基本要求为高级工,并以技师为主。

2.专业带头人:熟悉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应用,掌握高职教育基本规律、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具有一定的行业企业影响力,具有相应职称和职业资格。

3.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机械制造从业经历,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专任教师主要完成公关基础课程、一体化专业技术课程教学,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主要包括机械加工工艺员、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维修工、车间工长、销售代表等,主要承担工学结合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选修课程教学。

二、建设建议
1.通过校企合作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依靠校企双方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校企双方互建“工作站”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工作条件和环境,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

2.重视专业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

以校企合作平台,专兼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设计和实施。

3.采取双专业带头人。

由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担任专业带头人,学校专业带头人主要负责教学开发设计,制订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进行团队管理;行业企业专业带头人主要负责及时跟踪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

4.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师培养方式。

根据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针对教师个体特点,将培训目的与工作任务相结合,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开发能力,通过企业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兼职教师则主要提升其执教能力,融入教学环境。

另外,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开发与合作的方式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发挥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提升团队水平。

三、教学设施
1.基本要求
(1)校内实训室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制造技术发展特点,应在企业建立两类校外实训基地:一类是以专业认识和参观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反映目前制造技术应用的较高水平,并能同时接纳较多学生学习,为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提供条件,2家左右即可;另一类是以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制造工作岗位,并能保证一学期的有效工作时间,数量宜多,需要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组织。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建议
(1)根据本专业定位和发展规模制订建设规划,分阶段实施,在软硬件配置和场地等方面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2)可采取校企合作共建方式,实行企业主导或者学校主导的管理与运行模式。

企业主导时,要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效果,学校主导时,要保证训练环境的真实性和生产性。

(3)实训设备应符合目前多数企业制造技术应用现状,并以生产型设备为主,辅以适量教学型仪器,可充分发挥仿真软件的作用。

(4)工作人员或实训教师应与实训基地规模、学生规模匹配,并可开展生产、培训和技术服务。

3.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迅速,应依靠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专业教学资源,或根据学校行业特点建设教学资源,体现专业特色,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四、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专业人才培养应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之上,行业企业人员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人才培养工作,使人才培养的环境、过程、氛围等体现职业要素和产业特征。

“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

五、考核建议
1.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和调动作用。

2.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包括学生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

3.评价形式多样,及时反馈调整。

六、教学管理
由于本专业职业技能训练所依赖的教学仪器设备投入较大,不同学生规模的教学组织应有所区别,可以通过细化分组、增加重复次数、调整上课时间等方法保证学生的实训时间和效果。

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和生产过程自动化两个方向继续学习深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