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合集下载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内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护理学专业课程,主要涉及内科疾病的护理和管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内科护理领域的工作。

课程内容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内科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3. 学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4. 学生能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疾病的诊断与评估: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2. 药物治疗与护理:要求学生了解常见内科药物的用法、作用及副作用,能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3. 预防与康复:要求学生了解内科疾病的预防方法,能够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心理护理:要求学生了解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能够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5. 健康教育: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教学:通过模拟病房、临床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线上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在线讨论、在线答疑等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占总成绩的30%。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其中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内科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护理学教学标准

护理学教学标准

护理学教学标准引言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为护理专业人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为了确保护理学教育的质量和一致性,教学标准被制定出来。

本文将阐述护理学教学标准的重要性以及标准的要求。

护理学教学标准的重要性护理学教学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护理学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教学标准的重要性:1.确保教育一致性:教学标准确保了在不同教育机构之间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质量的一致性。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范围内,护理学教学标准确保了学生接受到统一且符合标准的教育。

2.保证护理人员的素质:教学标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胜任各种护理工作。

通过制定标准,可以确保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3.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制定教学标准,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进行规范,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标准化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护理学教学标准的要求护理学教学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课程设置:教学标准要求课程设置合理,涵盖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

课程应该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进行制定,并进行定期的更新和评估。

2.教学内容:教学标准要求教学内容全面、准确。

教学内容应包括护理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以及护理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并与行业需求相适应。

3.教学方法:教学标准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实践培训、案例分析等方式。

教学方法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教学资源:教学标准要求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实习基地等。

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应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5.教学评估:教学标准要求采用科学、公正的评估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评估方式应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核,并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结论护理学教学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护理学教育的质量和一致性至关重要。

护理教学常规考核标准

护理教学常规考核标准

护理教学常规考核标准护理教学是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护理教学的有效性和规范性,需要进行常规考核。

下面是护理教学常规考核标准。

一、教学目标1.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教师清楚,并能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2.教学目标明确且合理,符合教育教学要求。

二、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覆盖面广泛,涵盖护理学基础和专业知识。

2.教学内容准确,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多样化,包括讲授、示范、模拟、实践等多种形式。

2.教学方法灵活,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四、教学组织1.教学组织合理,包括教学计划、教案、教材等的编写和使用。

2.教学组织有序,课堂纪律良好。

五、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科学合理,能够准确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2.教学评价公正公平,遵循评价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六、教学管理1.教学管理严密,能够有效监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

2.教学管理规范,学生的考勤、作业、实习等要求明确。

七、师德师风1.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2.教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八、教学效果1.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教学效果可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得到提升。

九、自我评价1.教师能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教师具备自我提高的意识,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

以上是护理教学常规考核的标准,通过严格的考核可以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进一步促进护理教学的提高和规范。

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规范的教学环境下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学标准贵州××学校—20××年1月01日—目录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1)二、入学要求 (1)三、基本学制 (1)四、培养目标 (1)五、职业范围 (1)六、人才规格 (1)(一)职业素养 (1)(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2)七、主要接续专业 (3)八、课程结构 (3)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3)(一)公共基础课 (4)(二)专业技能课 (5)十、教学时间安排 (9)(一)基本要求 (9)(二)教学安排 (10)十一、教学实施 (11)(一)教学要求 (11)(二)教学管理 (11)十二、教学评价 (12)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12)(一)校内实训实习室 (12)(二)校外实训基地 (14)十四、专业师资 (15)十五、其他 (15)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护理专业代码:1001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三、基本学制3年制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等,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五、职业范围注: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护理伦理,自觉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保护护理对象的隐私;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3.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减轻痛苦,维护健康;4.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5.尊重护理对象的信仰,理解护理对象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观念;6.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 具有护理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2. 具有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规范、熟练的护理操作能力;3. 具有临床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规范的专科护理操作能力;4. 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解决常见护理问题和安全给药的能力;5. 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6. 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7. 具有病室和护理对象管理的基本能力;8. 具有初步开展社区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9. 具有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并实施护理的能力;10. 具有初步对传染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能力。

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护理专业教学标准1.【专业名称】护理专业(100100)2.【入学条件】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3.【学习年限】三年4.【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学生全面发展,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能从事在医疗卫生服务第一线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宣教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

5.【职业范围】6.【人才规格】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以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2、具有较好的中华民族优良文化底蕴以及良好的医院服务文化品质;3、具有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4、具备尊重病人、关心病人、关爱病人以及与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5、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与医护人员的协作能力;6、具备健康的体魄、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环保意识。

职业能力:1、能够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2、能运用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运用基本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技术解决患者需要;3、能够对常见疾病的病情变化进行评判和对常用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4、能按照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原则,能够参与配合抢救;5、能识读常用的仪器监护的各项指标;6、能够初步运用卫生保健知识,按照人的基本需求和生命发展不同阶段的健康需要,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保健服务,并能进行健康指导;7、能够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进行干预和处理;8、能够对孕产妇、患儿及其家庭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9、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在工作中熟练运用医用办公软件、进行电子病案管理,并能利用网络进行优质护理资源的检索与共享;10、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专业领域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7.【主要接续专业】高职:临床护理专业、助产护理专业、儿科护理专业、口腔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护理专业8.【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9.【专业课程】10.【课程结构】11.【指导性教学计划】11。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一、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是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一项关于医学专业的教育标准,旨在规范和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满足社会对医疗和保健服务的需求。

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其中护理学专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护理学专业的深度和广度护理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专业,既需要深度的医学知识,也需要广泛的人文关怀和沟通技能。

在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护理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涵盖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学科知识,同时也包括护理理论、护理技术、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

这种深度和广度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为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护理学专业的价值护理学专业在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护士作为医护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照顾和照料患者的重要任务。

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专业的护理技能,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责任感。

护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护理人才,他们能够胜任各类医疗机构和护理机构的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护理学专业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又需要关注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护理学专业的要求非常高,这也促使护理学专业向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方向发展。

我认为,护理学专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科本身的重要性,更体现在对患者健康和医疗服务质量的保障上。

五、总结和回顾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对护理学专业的要求体现了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护理学专业作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度和广度的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为未来的医疗服务和护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外科护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问题,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 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后护理、伤口处理、引流管护理等。

2. 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

3. 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4.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5. 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外科基本技能,如手术器械的使用、伤口换药、引流管护理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外科护理知识。

2.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 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

2.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5%,包括实验操作、课堂参与度等。

3. 课程论文:占总评成绩的15%,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撰写一篇外科护理方面的课程论文,体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护理学专业的外科护理学教材,同时提供相关参考书籍和资料。

2. 课件:提供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

3. 实践操作视频:提供外科基本技能实践操作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4. 课外学习资源:提供相关网站、论坛等课外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团队与支持条件1. 教学团队:由具有丰富外科护理经验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护理专业教学标准.docx

护理专业教学标准.docx

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护理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护理专业代码:630201招生对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助产、护理专业一年级在读学生。

学制:中高学制 5 年,实行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年限 4 年,学籍 8 年有效。

学历:开放教育专科毕业要求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 学分。

本专业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学生获得的学分满足毕业最低总学分和各课程模块最低学分设置要求,达到最低毕业年限,满足各项毕业条件,可获得毕业证书。

就业面向1、服务面向主要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健康保健工作。

2、就业岗位(群)护理人员。

培养目标与规格1、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体现职业教育服务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特点,通过调研了解市场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定位。

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护士1、各级医院1、具有医疗安全、护的临床护理患交流、团队合作的岗位,如门急职业意识及认真负责诊、病区、手的职业态度。

术室等。

2、具有医护人员的职2、社区卫生业道德与健康心理,服务中心和遵守医疗卫生相关的社区卫生服伦理与法律法规。

务站的护理3、具有护理的基本知及护理相关识和技能,能按照护岗位。

理工作程序,解决护知识要求: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从事整体护理必须的护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伦理学等);熟悉急、难、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熟悉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程序和内容;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程序、文件制作以及科研论文的书写知识。

3、其他医疗理问题、评价护理结能力要求:能够很好地适应医药卫卫生机构的果。

护理岗位。

4、掌握评估方法,能进行护理评估,并能安全给药。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1. 介绍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是为了规范中职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这些教学标准旨在培养优秀的中职护理人才,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2. 教学目标中职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基本的护理操作。

-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胜任护理工作。

-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医学和护理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 培养学生能够适应护理服务的发展需求,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教学内容中职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基础护理学:包括解剖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

- 临床护理学:包括各种疾病的护理、急救护理、康复护理等内容。

- 护理伦理学:包括护理伦理原则、患者权益保护、隐私保护等内容。

- 护理管理学:包括护理组织管理、人员管理、资源管理等内容。

4. 教学方法中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结合具体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电子多媒体演示等方式,传授护理基础知识和理论。

- 技能训练:通过实践操作、模拟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

- 临床实习:通过实际的临床实践,让学生接触真实的护理工作环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 讨论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 教学评估中职护理专业的教学评估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 作业和考试:通过书面作业和考试方式,评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 技能测评:通过模拟实验和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

- 实习评估:通过临床实习表现和实习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

- 学业指导和个案辅导:通过对学生学习进展的跟踪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和困惑。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教育计划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教育计划

2、教学内容:在教学计划中,应注重选择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教材和教学 内容。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要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 在护理学方面,要行业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 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3、教学方式:建议高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 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要积极引入现代化教育技术, 如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教育评价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育结 果等进行全面或局部评价的过程。通过教育评价,可以了解教育活动的优劣得 失,为改进教育提供依据。同时,教育评价还可以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为教 育资源配置提供依据。在国内外,教育评价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我国,《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在全面调研和总结国内外护理学专 业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制定的。该标准明确了护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质量要求,为提高护理学类专业的教学质量提供 了重要保障。其中,教育评价是该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2、提升实践教学比例:《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实践教 学的重要性,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适应能力。
3、优化考核与评价:《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完善考核与评 价体系,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谢谢观看
一、背景和意义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在我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对护理人才需求 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该标准旨在规范护理学类专业的教学过程,提 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护理人才。
二、标准概述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护理学类专业的办学条件、课程设 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质量要求。该标准不仅对护 理学类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进行了规范,还强调了实践能 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精品文档,仅供参考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护理 ( 100100 )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三、基本学制3 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等,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

五、职业范围序号 1 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 I 护士护士执业资格临床护理2 I 护士、医疗救护员护士执业资格、医疗救护员资格急救护理3 I 护士、护理员护士执业资格社区护理4 I 护士、医疗护理员护士执业资格、养老护理员资格老年护理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 1 或 2 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素养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护理伦理,自觉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保护护理对象的隐私。

2. 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

3. 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减轻痛苦,维护健康。

4. 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

35. 尊重护理对象的信仰,理解护理对象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观念。

6. 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 具有护理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

2. 具有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规范、熟练的护理操作能力。

3. 具有临床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规范的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4. 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韶决常见护理问题和安全给药的能力。

5. 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

6. 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7. 具有病室和护理对象管理的基本能力。

护理专业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课程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护理专业课程的标准,以指导护理学校和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护理专业课程标准旨在确保护理学生获得全面、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为其未来从事护理工作做好准备。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护理学科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护理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包括疾病预防、健康促进、诊疗与护理等方面。

-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有效地与患者和卫生专业人员进行交流。

-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估护理实践中的各种情境。

- 培养学生具备专业伦理和职业素养,能够遵守护理伦理准则和法律法规,在实践中保护患者的权益。

课程内容1. 护理基础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科学知识,以及护理理论和护理伦理学等。

2. 护理技能培训:包括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如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以及常见疾病的护理操作。

3. 护理实践课程:通过实际的临床实践,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患者进行接触和护理。

4. 护理管理和领导:培养学生具备护理管理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协调护理团队的工作。

5. 专业选修课程:提供一定的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

教学方法- 组织讲授:通过系统的讲授,向学生传授护理理论和相关知识。

- 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和实际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护理案例,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课堂演示:教师进行护理操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操作步骤和技巧。

评估方式- 笔试考试:用于评估学生对护理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 护理技能考核:通过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的方式,评估学生的护理技能水平。

- 实践表现评估:通过临床实践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 课堂参与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课堂演示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

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24

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护理学课程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阐述。

正文内容:1.课程目标1.1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常见病症的护理工作。

1.2培养学生具备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的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护理问题。

1.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

1.4培养学生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能够跟上医学科技的发展。

2.教学内容2.1护理学基本概念:介绍护理学的定义、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2人体结构与功能:详细介绍人体的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以及常见疾病对这些系统的影响。

2.3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教授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基于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

重点培养学生的护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2.4护理伦理学:介绍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伦理观念,以及处理伦理问题的能力。

2.5护理研究方法:教授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进行护理研究的能力。

3.教学方法3.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PPT展示等方式,传授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

3.2实践操作:设置实验课程和实习环节,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熟悉各种护理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3.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病例和护理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4老师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4.评价方式4.1期中考试:通过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护理学课程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

4.2实验成绩:根据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4.3作业和小组讨论成绩:评估学生根据学习材料撰写的作业和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考察学生的分析和沟通能力。

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护理。

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医院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岗位,能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健康史、身心状况、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相关知识。

5.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

6.熟悉社区传染病防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

7.了解中医、康复及精神科等专科护理知识。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一、培养目标中职护理专业培养具备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等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和健康宣教等工作的一线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1.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为后续的护理学学习奠定基础。

3. 临床护理课程:包括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学习不同科室的护理理论和技能。

4. 健康评估课程: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询问病人,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为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5. 社区护理课程:学习如何在社区开展预防性和初级护理,以维护和促进社区人群的健康。

6. 康复护理学课程:学习如何对康复期病人进行护理,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7. 急救护理学课程:学习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急救药品使用等技能,以应对突发状况。

8. 健康教育课程:学习如何开展健康宣教,向病人和社区人群宣传健康知识。

9. 实践操作课程:包括临床见习、实习等,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

三、教学要求1.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

2. 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

3. 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护理设备和器械。

4.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病人和同事有效沟通合作。

5. 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能够尊重生命、关爱病人。

6.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病人和社区人群宣传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演示、案例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2. 实验教学: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护理器械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病例分析:通过模拟真实病例,让学生分析病人的病情,制定护理计划,提高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完整版

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完整版

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完整版护理专业教学标准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云南开放⼤学“中⾼衔接开放式⼈才培养模式改⾰项⽬”护理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护理专业代码:630201招⽣对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助产、护理专业⼀年级在读学⽣。

学制:中⾼学制5年,实⾏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年限4年,学籍8年有效。

学历:开放教育专科毕业要求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

本专业实⾏完全学分制管理,学⽣获得的学分满⾜毕业最低总学分和各课程模块最低学分设置要求,达到最低毕业年限,满⾜各项毕业条件,可获得毕业证书。

就业⾯向1、服务⾯向主要⾯向医疗、卫⽣、康复和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健康保健⼯作。

2、就业岗位(群)护理⼈员。

培养⽬标与规格1、岗位⼯作任务与职业能⼒分析为体现职业教育服务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特点,通过调研了解市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作岗位、⼯作职责、⼯作任务、⼯作能⼒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专业⾯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标定位。

岗位⼯作任务与职业能⼒分析表2、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分析《教育部关于全⾯提⾼⾼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意见》(教⾼[2006]16号)明确指出:“推⾏‘双证书’制度,强化学⽣职业能⼒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取得“双证书” 的⼈数达到80%以上。

”因此需要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分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本专业学⽣获取下列职业资格证书:3、培养⽬标根据对岗位⼯作任务与职业能⼒分析和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的分析可确定护理专业培养⽬标为: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发展、重点⾯向基层、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的应⽤型专门护理⼈才。

4、培养规格(1)知识要求掌握从事本专业⼯作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从事整体护理必须的护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知识;掌握⼀定的⼈⽂社会科学知识(如伦理学等);熟悉急、难、重症病⼈的护理原则;熟悉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程序和内容;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程序、⽂件制作以及科研论⽂的书写知识。

《社区护理》课程标准

《社区护理》课程标准

《社区护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社区护理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备社区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在社区开展健康宣教、健康评估、疾病预防、康复护理等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 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包括社区卫生、营养、环境、心理等方面的知识;2. 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技能,包括健康评估、健康宣教、疾病预防、康复护理等;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评估,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4. 能够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5.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理计划,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结合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区护理的实际应用;2. 组织实践活动,如健康讲座、义诊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社区护理的相关视频、图片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课程评估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

五、教材与参考书1. 教材:《社区护理学》等护理学专业教材;2. 参考书:《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护理》等。

六、师资要求与培训1. 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的学历背景和教学经验;2. 教师应定期参加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七、教学环境与设施要求1. 具备适合开展社区护理实践活动的场所,如健康评估室、健康教育室等;2. 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器材,如血压计、听诊器等;3. 具备开展实践活动所需的场地和器材,如社区医院、康复中心等。

八、课程实施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2. 加强与社区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3.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总之,《社区护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护理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护理专业代码:630201招生对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助产、护理专业一年级在读学生。

学制:中高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年限4年,学籍8年有效。

学历:开放教育专科毕业要求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

本专业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学生获得的学分满足毕业最低总学分和各课程模块最低学分设置要求,达到最低毕业年限,满足各项毕业条件,可获得毕业证书。

就业面向1、服务面向主要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健康保健工作。

2、就业岗位(群)护理人员。

培养目标与规格1、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体现职业教育服务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特点,通过调研了解市场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定位。

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2、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分析《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 的人数达到80%以上。

”因此需要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本专业学生获取下列职业资格证书:3、培养目标根据对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的分析可确定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重点面向基层、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的应用型专门护理人才。

4、培养规格(1)知识要求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从事整体护理必须的护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伦理学等);熟悉急、难、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熟悉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程序和内容;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程序、文件制作以及科研论文的书写知识。

(2)技能要求能够很好地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常见、主要问题,做好基层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

能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观察,并结合自己实践不断提高;能够独立利用各种机会和工具(包括计算机网络等)查阅、并获取新的护理学相关知识;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撰写医学科研论文;能够和患者、同事以及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正常、深入的交流、保持良好的医护、护患、家庭关系,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处理好各种工作和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

(3)素质规格要求①思想道德素质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护理事业,具有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献身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②业务素质规格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必须的基础医学、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能、能独立分析解决护理工作实践中一般问题的能力。

③文化素质规格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初步查阅英语资料,具有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和不断学习新知识的素质。

④身心素质规格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根据职业岗位(群)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在分析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基础上,以模块化课程设置来适应职业能力结构的变化,实现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为基础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

2、护理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分析3、护理专业中职、高职课程体系分析根据各专业特点以文字或图表的形式进行中职、高职课程体系对比。

以下表格作为参考,可选用这种表格形式、也可不选择这种表格形式。

护理专业中、高职的课程体系4、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根据护理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和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构建以“职业技能本位”的中高职衔接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本专业框架课程共设置5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桥梁课、专业框架课、素质教育课、综合实践课。

各课程模块中的课程设置学分是学校提供的选课学分,大于该模块最低选课学分,学习者从中选择所有必修课的同时,可选择部分选修课以达到该模块的最低选课学分,学习者毕业应取得该模块的最低学分(包含本模块的全部必修课程学分和部分选修课程学分)。

(1)公共基础课本模块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开放教育学习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用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专科英语(1、2)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专业桥梁课本模块包括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和护理学基础。

(3)专业框架课本模块包括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医学遗传学、医护心理学、健康评估、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医学伦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危急重症护理、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精神卫生护理、中医护理学、护理管理学、卫生法学。

(4)素质教育课本模块包括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教学媒体及应用、云南民俗风情与旅游、文化艺术欣赏、云南地方文化、管理学概论、摄影技术基础和职业生涯规划。

(5)综合实践课本模块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5、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遵循岗位职业成长规律,主要由课程实践和综合类实践等构成。

其中课程实践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以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为主,主要包括课程演示、验证性实验等;综合实践通过综合性实训环境、操作见习与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主要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成6、专业核心课程(1)专业统测课程①人体生理学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③医护心理学④外科护理学(2)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简介①药理学药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护理人员掌握临床各类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和熟悉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疗监护、禁忌症、防治措施,了解剂量和用法,并联系其临床实际,以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效应和减少药物毒副反应的目的。

药理学主要内容:绪言、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抗震颤麻痹药、抗精神失常药、麻醉性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中枢兴奋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抗高血压药、利尿药和脱水药、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镇咳、祛痰和平喘药、组胺与抗组胺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降血糖药、抗菌药物概论、抗生素、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其它人工合成抗菌素、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抗恶性肿瘤药。

②护理学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护理人员应能做到:描述护理作为一个专业的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理论、概念和技巧评估各年龄阶段个体的各层次需要;在护理实践中有效地应用护理程序;解释各项护理基本技能的原理;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技术操作;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维持身心健康所需要的基本护理活动。

本课程包括两大部分:第1~6章,主要介绍护理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发展趋势,护理实践中常用的相关理论与概念,护理学独特的理论与模式,并重点描述作为护理实践框架结构的护理程序。

包括:护理学概论;护理实践的中相关理论与概念;护患关系与沟通;护理理论与模式;护理程序;病人的心理社会反应;第7~18章,为基础护理内容,包括:医院环境;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病人舒适的需要;?病人清洁卫生的需要?;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病人饮食与营养的需要;胃肠及排尿活动的观察与护理;消毒、灭菌、无菌技术;给药;输液与输血;一般急救技术;临终病人的护理。

③健康评估本课程是从护理的角度研究和诊断患者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生理、心理及其社会适应等方面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它既要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疾病对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影响及其患者的反应,又要讲解问诊、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去识别患者与健康问题有关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反应所致的问题。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评估方法、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心电图、影像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④内科护理学本课程研究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促进健康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新的诊断检查技术和治疗方法,学会应用护理程序对内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内科护理学包括十章的内容,绪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⑤儿科护理学本课程是研究小儿生长与发展、儿童保健、患病儿童的临床护理、对小儿进行整体护理的专科护理课程。

它的研究范围是从新生儿至青春期末。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小儿生长发展的概念、规律和影响因素,各年龄阶段的营养与喂养、儿童教育、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住院儿童护理的新概念、儿科护士的角色与责任、儿科临床常见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危重儿童的抢救与监护。

重点是医院内和社区中儿童及家庭的整体护理。

⑥妇产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护理专业课程, 妇产科护理学与其他护理学科有共同的基础,但也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产科护理有相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它服务的是妊娠期和产后的妇女,属妇女健康状况的特殊生理阶段。

妇产科护理学包括产科学、围生医学、妇科学、妇女保健、计划生育的护理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妇产科常见多发病的发生及诊治方法;妇女保健;计划生育的措施。

为学生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7、教学进程安排课程分为统测课程和非统测课程。

统测课程由总部确定,并负责牵头制定课程标准、指定教材版本、全面建设各种形式教学资源、制定课程考核要求、统一组织课程考核。

非统测课程,由总部负责牵头制定课程标准、推荐教材选用版本,由各二级学院(学习中心)按照总部要求自主开展教学和考核,总部实施教学督导及质量监控和评价。

在教学组织和操作过程当中,专业课程可以结合中职教育在全日制学习阶段来完成,素质课、实训课等可以在其他的时间安排完成。

教学进程安排表(按最低学习年限4年编制):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1、联合教研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加强专业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构建一支双师结构的联合教研室。

(1)联合教研室组织结构成立专业联合教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