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教案
《成本会计》教案
《成本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了解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4. 能够应用成本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4.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本会计的应用。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成本会计》教材。
2. 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辅助讲解。
3.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案例,用于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4.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成本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成本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实际应用:讲解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2. 现代成本会计的新发展:介绍现代成本会计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
八、教学反思1. 课堂讲授效果:反思教学内容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学生参与度: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 教学方法改进:根据教学效果,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九、课堂纪律与管理1. 准时开始上课,按时下课:维护课堂时间纪律,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
成本会计核算流程教案
成本会计核算流程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熟练掌握成本会计核算的流程。
3. 培养学生运用成本会计核算流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成本会计核算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成本的归集、分配和计算。
2. 不同成本核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在流程中的体现。
(二)教学难点。
1. 理解成本分配的原理和方法,如间接成本的分配。
2.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并准确执行核算流程。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 讲解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概念、流程环节等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法。
-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成本会计核算流程在企业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
-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成本核算流程中的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5分钟)1. 同学们,大家先想一下,如果你们要开一家小蛋糕店,你们觉得在计算这个蛋糕店赚不赚钱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哪些成本呢?(让学生简单回答,如原材料面粉、糖、奶油的成本,还有人工成本、房租水电成本等)2. 那我们怎么把这些成本都算清楚,然后知道每个蛋糕的成本是多少,这就需要用到成本会计核算啦。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学学成本会计核算的流程。
(二)成本会计核算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1. 什么是成本会计核算呢?简单来说,就是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
2. 成本会计核算的目的呢,一方面是为了企业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花了多少钱,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制定价格、控制成本等提供依据。
(三)成本会计核算流程总体介绍(10分钟)1. 成本会计核算流程就像是一条生产线,从最开始的收集成本数据,到中间的各种成本处理,最后到计算出产品成本。
2. 一般来说,这个流程包括成本的确定(也就是哪些要算到成本里)、成本的归集(把相同性质的成本放在一起)、成本的分配(把归集好的成本合理地分到产品或者服务上)、成本的计算(算出每个产品或者服务的最终成本)这几个大的环节。
成本会计学-教案(完整版)
大学教案第1学期课 程 名 称 授 课 对 象 主 讲 教 师教师所在院、系选 用 教 材 学 时 / 学 分教案编写说明教案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
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本门课程每次课的全部教学活动。
教案编写说明如下:1、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
2、教学内容:是授课的核心。
将授课的内容按章、节或主题,有序的进行设计编排,并标以“*”和“#”符号以表示重点和难点。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指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
教学手段指板书、多媒体、网络、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
4、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
5、参考资料: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
6、首次开课的青年教师的教案应由导师审核。
7、鼓励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
8、所有开课课程必须按此标准编写教案。
目录第一章总论﹣﹣﹣﹣﹣﹣﹣﹣﹣﹣﹣﹣﹣﹣﹣﹣﹣﹣﹣﹣﹣﹣﹣﹣﹣﹣﹣﹣﹣﹣﹣﹣﹣5 第一节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5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对象﹣﹣﹣﹣﹣﹣﹣﹣﹣﹣﹣﹣﹣﹣﹣﹣﹣﹣﹣﹣﹣﹣﹣﹣﹣﹣﹣6第三节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8第四节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8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11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11第二节费用的分类﹣﹣﹣﹣﹣﹣﹣﹣﹣﹣﹣﹣﹣﹣﹣﹣﹣﹣﹣﹣﹣﹣﹣﹣﹣﹣﹣﹣﹣12第三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科目﹣﹣﹣﹣﹣﹣﹣﹣﹣﹣﹣﹣﹣﹣﹣﹣﹣﹣15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20 第一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20 第二节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43 第三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45 第四节制造费用的核算﹣﹣﹣﹣﹣﹣﹣﹣﹣﹣﹣﹣﹣﹣﹣﹣﹣﹣﹣﹣﹣﹣﹣﹣﹣﹣﹣54 第五节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57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集﹣﹣﹣﹣﹣﹣﹣﹣﹣﹣﹣﹣﹣﹣62第一节在产品数量的核算﹣﹣﹣﹣﹣﹣﹣﹣﹣﹣﹣﹣﹣﹣﹣﹣﹣﹣﹣﹣﹣﹣﹣﹣﹣﹣62第二节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64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68 第六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69 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69第二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72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75 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91 第一节产品成本会计的分类法﹣﹣﹣﹣﹣﹣﹣﹣﹣﹣﹣﹣﹣﹣﹣﹣﹣﹣﹣﹣﹣﹣﹣﹣91第二节产品成本会计的的定额法﹣﹣﹣﹣﹣﹣﹣﹣﹣﹣﹣﹣﹣﹣﹣﹣﹣﹣﹣﹣﹣﹣﹣98第九章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114第一节变动成本法﹣﹣﹣﹣﹣﹣﹣﹣﹣﹣﹣﹣﹣﹣﹣﹣﹣﹣﹣﹣﹣﹣﹣﹣﹣﹣﹣﹣﹣114第二节标准成本法﹣﹣﹣﹣﹣﹣﹣﹣﹣﹣﹣﹣﹣﹣﹣﹣﹣﹣﹣﹣﹣﹣﹣﹣﹣﹣﹣﹣﹣118 第三节作业成本法﹣﹣﹣﹣﹣﹣﹣﹣﹣﹣﹣﹣﹣﹣﹣﹣﹣﹣﹣﹣﹣﹣﹣﹣﹣﹣﹣﹣﹣123 第十章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128 第一节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特点﹣﹣﹣﹣﹣﹣﹣﹣﹣﹣﹣﹣﹣﹣﹣﹣﹣﹣﹣﹣﹣﹣128第二节成本报表编制、分析的程序和方法﹣﹣﹣﹣﹣﹣﹣﹣﹣﹣﹣﹣﹣﹣﹣﹣﹣﹣﹣128第三节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129第四节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131第五节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131第六节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影响分析表的编制﹣﹣﹣﹣﹣﹣﹣﹣﹣﹣﹣﹣﹣131大学教案注:教师讲稿附后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一、成本的经济实质⒈成本——意指工业企业制造产品的成本。
《成本会计》教案
《成本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学会成本计算和分析的基本技能4. 能够应用成本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内容1. 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步骤4.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5.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区分和计算6. 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7. 制造费用的分配和计算8. 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计算和分析9.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和分析10. 成本控制和成本降低的策略和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应用成本会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成本会计的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成本会计》教材2. 教案: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3. 课件:教学幻灯片和图表4. 案例材料:实际案例和数据5. 练习题: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的情况2. 练习和作业:学生完成练习和作业的情况和质量3. 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的情况和质量4. 期末考试: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5. 综合评估: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和作业、案例分析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给予综合评估和反馈。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课时: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第5-8课时: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9-12课时: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步骤第13-16课时: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第17-20课时: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区分和计算第21-24课时: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第25-28课时:制造费用的分配和计算第29-32课时: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计算和分析、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和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降低的策略和方法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方法。
成本会计学教案
成本会计学教案第一部分:导论1.1 课程简介成本会计学是会计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问题。
本课程将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1.2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掌握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控制技巧- 能够正确运用成本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理论授课环节中,教师将详细讲解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实践案例分析环节中,学生将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第二部分:成本会计概述2.1 成本会计的定义成本会计是通过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计算和控制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信息的会计技术。
2.2 成本会计的目的和作用成本会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有关产品、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成本信息,辅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主要作用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预测等。
2.3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 成本可比性原则:对同类产品或服务应采用相同计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
- 成本分配原则:将成本按合理的依据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上。
- 成本实例性原则:成本应以实际发生的金额计算和记录。
- 成本匹配原则:将适应同一计算周期内发生的成本与相关的收入相匹配。
第三部分:成本计算方法3.1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产品或服务。
- 间接成本:与产品或服务间接相关的成本,无法直接追溯到特定产品或服务。
3.2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按作业(或产品)进行核算的方法。
其步骤包括: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计算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的费率、分配间接成本到各个作业、计算作业总成本。
3.3 部门成本法部门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按部门进行核算的方法。
其步骤包括:确定各个部门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计算各个部门的费率、分配间接成本到各个部门、计算各个部门的总成本。
2024年成本会计5版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
2024年成本会计5版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涵盖成本概念、成本分类、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关键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形成系统的成本会计知识体系。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核算、控制和分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成本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
教学重点: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出成本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成本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3)产品成本计算方法;(4)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成本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3.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4. 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已知直接材料费用为100万元,直接人工费用为80万元,制造费用为60万元。
试计算该产品的总成本;(3)分析某企业成本报表,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1)成本会计基本概念:成本会计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进行核算、控制和分析的一种会计方法。
成本会计原则:合法性、相关性、一致性、可靠性。
《成本会计》全套教案
《成本会计》全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成本会计》教材第3章至第6章的内容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1. 成本概念与分类:研究成本的定义、特性、分类及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2. 成本核算要求与程序:介绍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一般程序和具体方法。
3. 成本计算方法:讲解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应用及优缺点。
4. 成本控制与分析:分析成本控制的原理、方法,以及成本分析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本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与程序。
2. 培养学生运用成本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成本控制与分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供决策依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成本控制与分析。
2. 教学重点:成本概念与分类、成本核算要求与程序、成本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以一家制造型企业为例,让学生了解成本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知识讲解:a. 成本概念与分类b. 成本核算要求与程序c. 成本计算方法d. 成本控制与分析3. 例题讲解:针对每种成本计算方法,给出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成本概念与分类2. 成本核算要求与程序3. 成本计算方法a. 品种法b. 分批法c. 分步法4. 成本控制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成本的定义及其分类。
b. 列出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与程序。
c. 运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计算成本,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d. 简述成本控制与分析的方法。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了解其他成本管理方法,如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
《成本会计学》教案完整教学版
《成本会计学》教案完整教学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成本会计学》教材的第三章“成本归集与分配”,具体内容包括:成本归集的概述、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划分、成本分配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成本归集与分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会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划分,并能够运用成本分配的基本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3. 能够分析并解决成本会计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成本分配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划分;成本归集与分配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实例,让学生了解成本归集与分配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成本归集与分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讲解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划分。
(3)阐述成本分配的基本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择一个典型的例题,讲解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划分以及成本分配的具体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例题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1)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划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2)成本分配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适用的情况是什么?六、板书设计1.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划分。
2. 成本归集与分配的原理。
3. 成本分配的基本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请划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并采用适当的成本分配方法进行分配。
(2)根据作业题目,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 答案:(1)直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
间接成本:制造费用。
(2)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算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楚?学生是否掌握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划分以及成本分配的基本方法?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成本分配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活动基础成本法等,并研究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成本会计 教案
成本会计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和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技巧- 理解成本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教学内容:1. 成本会计基本概念和原理a. 成本会计的定义和作用b.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c. 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2. 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技巧a.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区分与核算b. 成本的分类和计算方法c. 成本的分配和分布方法d. 成本的固定性和变动性分析e. 成本与收入的关联分析3. 成本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a. 成本与效益的权衡b. 成本在定价决策中的应用c. 成本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d. 成本在绩效评估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知识讲授:通过讲授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技巧进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成本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讨论能力。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决策场景下的成本考量和权衡,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5. 知识检测:通过小测验或作业,检验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反馈和指导。
评估方式:1. 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个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核算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2. 成绩单讨论:学生根据提供的成绩单数据,进行讨论和分析,评估学生对成本在决策过程中的应用理解情况。
3. 小组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如《成本会计原理》等。
2. 案例:准备一些真实或虚构的案例,供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3. 计算工具:提供计算工具(如电子表格软件)给学生,帮助他们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教学参考:1. 罗伯特·安东尼等著,《成本会计原理》2. 约翰·戴尔著,《成本会计导论》3. 雷诺·特奇著,《实用成本会计》备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可以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难易程度,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本会计》教案
《成本会计》教案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1.1 成本会计的定义和作用1.2 成本会计的历史发展1.3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4 成本会计的分支和分类第二章: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2.1 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2.2 成本项目的设置和分类2.3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2.4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第三章:成本核算程序和方法3.1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3.2 成本核算的方法概述3.3 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3.4 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第四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4.1 品种法计算成本4.2 批别法计算成本4.3 小时法计算成本4.4 工作日法计算成本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5.1 定额成本法5.2 标准成本法5.3 作业成本法5.4 目标成本法第六章:成本控制6.1 成本控制的概念与意义6.2 成本控制的原则与程序6.3 标准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控制6.4 成本控制的方法与技巧第七章:成本分析7.1 成本分析的意义与目的7.2 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7.3 成本差异分析7.4 成本-效益分析第八章:成本报表与成本会计信息8.1 成本报表的分类与作用8.2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8.3 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维护8.4 成本会计信息的需求与提供第九章:现代成本会计发展9.1 现代成本会计的特点与趋势9.2 战略成本会计与竞争力分析9.3 生命周期成本会计9.4 环境成本会计与可持续发展第十章: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10.1 成本会计在决策中的作用10.2 成本会计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10.3 成本会计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10.4 成本会计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第十一章:成本会计在制造行业中的应用11.1 制造业成本特点11.2 材料成本计算11.3 直接人工成本与制造费用11.4 生产成本在制品计价与库存成本控制第十二章:成本会计在服务业中的应用12.1 服务业成本特征12.2 服务成本计算12.3 人力资源成本与管理12.4 服务业务定价与成本控制第十三章:成本会计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13.1 金融行业成本特点13.2 金融产品成本计算13.3 利息收入与费用确认13.4 金融风险管理与成本控制第十四章:成本会计在信息技术行业中的应用14.1 信息技术行业成本特征14.2 研发成本与管理14.3 信息技术产品定价与成本控制14.4 信息技术企业的成本会计挑战与机遇第十五章:成本会计在未来发展趋势中的角色15.1 数字化转型与成本会计15.2 与大数据在成本会计中的应用15.3 可持续发展的成本会计实践15.4 未来成本会计职业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成本计算对象和项目、成本核算程序和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与辅助方法、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报表与信息、现代成本会计发展、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及不同行业(制造、服务、金融、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
成本会计教案
成本会计教案成本会计教案一、引言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关注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会计在帮助企业做出决策、评估经营绩效以及制定预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教案旨在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
二、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1. 成本会计的定义成本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和控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会计学科。
2. 成本的分类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间接成本是指无法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间接人工成本、间接材料成本等。
3. 成本的计算方法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而标准成本法是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进行核算。
三、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1.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指根据不同产品或作业的特点,将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中,以便准确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多个作业的情况,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构成和成本效益。
2. 部门成本法部门成本法是指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将成本按照部门进行核算和分配。
部门成本法适用于企业内部存在多个独立经营的部门的情况,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每个部门的成本状况和经营绩效。
3. 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将成本按照阶段进行核算和分配。
过程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多个连续阶段的情况,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每个阶段的成本构成和成本效益。
四、成本会计的应用1.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对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成本的变动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成本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2. 经营决策成本会计提供了企业经营决策所需的成本信息,包括产品成本、部门成本、作业成本等。
《成本会计学》教案及反思
《成本会计学》教案及反思教案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成本会计学》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成本会计学》教案及反思(一)成本会计是企业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属于对内会计,不对外公开。
因而其核算内容、核算程序和核算方法,国家没有统一规定,只作了一些规范要求。
本教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20xx》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xx》及有关政策,围绕着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展开阐述,直至成本、费用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第一章成本会计的内容、任务和工作组织学习本门课程的学生已经学过了会计的专业课程,有了比较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基础,但对于成本核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ppt图片讲解、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并回答问题。
但是要强调学生的定位是成本会计核算人员,要重视自身的定位,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一、成本会计的工作内涵?岗位分工?有何重要性?结合简单会计核算丁字账,说明购料、领料、用料以及产品完工对外销售环节的联系。
(成本核算一般程序图)会计岗位分工一个小公司会计部门可能只有两个人,出纳和会计。
课本中的重要理论知识:第一节成本会计的内容一、成本的经济实质1、成本的经济实质(重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
(注意:理论成本C+V,针对的是全部劳动耗费,是"全部成本"的概念。
)2、理论成本与实际工作中的成本的差别(2方面)尤其注意(1)成本实际开支范围是由国家界定的(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指的是产品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原材料、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等),不含期间费用。
《成本会计学》教案及反思(二)二、全部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一)全部成本法(1993年以前 )全部成本法(full costing)是指将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将其全部对象化,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会计教案
成本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流程;3.能够运用成本会计的知识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二、教学内容1. 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成本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3.成本会计的分类和特点。
2. 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流程1.成本要素的确定和分类;2.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流程;3.成本计算的基本公式和应用。
3. 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1.成本分析的方法和应用;2.成本控制的方法和应用;3.成本管理的实践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实践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计算练习,让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流程;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让学生掌握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评估1.考试评估:通过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2.作业评估:通过课堂作业和实践练习,测试学生对成本会计的应用能力;3.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教材:《成本会计学》;2.参考书:《成本会计实务》;3.课件: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流程、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4.案例:成本管理的实践案例。
六、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2学时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4学时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流程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4学时2学时成本管理的实践和案例分析七、教学反思成本会计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成本会计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授法、实践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练习和案例分析中逐步掌握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
同时,我也注重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的提高,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本会计的知识。
在教学评估方面,我采用了考试评估、作业评估和课堂表现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效果。
成本会计5版全书电子优质教案完整版
成本会计5版全书电子优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系统的成本会计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成本会计方法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和控制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成本会计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成本归集与分配、成本计算方法、成本分析与控制。
教学重点:成本核算要求与程序、要素成本核算、成本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成本会计》学习指导书、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成本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结合教材进行系统学习。
3. 实践情景引入:引入企业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成本核算、成本归集与分配、成本计算等方面的问题。
4.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 随堂练习:设置多个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每个章节的主要知识点以提纲形式展示,突出重点和难点。
2. 利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成本核算、成本归集与分配等过程。
3. 在讲解例题时,将关键步骤和计算公式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跟随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成本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2)论述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教案在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查阅成本会计相关资料,了解成本会计的前沿动态。
(2)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成本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开展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比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1. 案例选择:案例应具有代表性、真实性,能够涵盖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成本会计》教案
《成本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内容。
2. 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会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的基本技能。
4. 能够运用成本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方法3. 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步骤4.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5.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区分与计算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本会计的应用。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本核算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成本计算软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成本会计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成本核算的案例资料,用于分析讨论。
4. 成本计算软件:准备成本计算软件,让学生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基本原理:讲解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思路。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
4. 讨论与提问: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成本核算中的问题,回答学生的疑问。
5. 实践操作:让学生使用成本计算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成本会计计算和分析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成本计算软件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的正确性和效率。
4. 期末考试:设置包含成本会计各个方面的题目,进行全面的知识考核。
七、教学拓展1. 参观企业: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成本会计部门,了解成本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专题讨论:针对成本会计领域的热点问题,组织专题讨论,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成本会计教案
项目一总论任务一成本的含义及作用一、成本的经济内涵(一)理论成本按照马克思的成本理论,“c+v”是产品成本中最基本的内涵,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补偿尺度。
(二)现实成本现实成本是理论成本的具体化。
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成本概念与理论成本是有一定差别的。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成本不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偶然因素和异常情况的消耗,只对正常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进行货币计量。
第二,上述的“成本”概念是就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劳动耗费而言的,即是一个“全部成本”的概念。
第三,上述理论成本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商品产品成本而言的。
(三)成本的含义1、广义上,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以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这是美国会计学会所属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在1951年给成本下的定义。
2、狭义上的成本仅指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
二、成本与费用的关系两者的区别在于:费用涵盖范围较宽,包括企业生产各种产品发生的各种耗费,既有当期的,也有以前期间发生的费用,既有甲产品的,也有乙、丙等其他产品的费用,既有完工产品的,也有未完工产品的费用;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而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量的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未完工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其他费用;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费用等。
三、成本的作用成本的经济内涵决定了成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二)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三)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四)成本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任务二成本会计的对象一、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早期的成本会计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产业革命后,企业数量增多,规模逐渐扩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成本受到了重视。
《成本会计》全套教案
编号:__________ 《成本会计》全套教案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成本会计》全套教案目录一、教学内容1.1 成本会计基本概念1.2 成本核算原则1.3 成本核算程序1.4 成本项目及其分类1.5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1.6 成本核算账户设置1.7 成本计算方法1.8 成本分析与控制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2.2 过程与方法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重点3.2 难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4.2 学具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自主学习5.3 合作探究5.4 课堂讲解5.5 案例分析5.6 练习与巩固5.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6.1 板书6.2 板书内容七、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7.2 作业要求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2 教学方法改进8.3 学生反馈意见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知识9.2 实践活动建议9.3 课后阅读材料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成本会计基本概念成本的概念成本会计的概念成本与费用、收入的关系1.2 成本核算原则合理性原则完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1.3 成本核算程序成本核算的步骤成本核算的方法1.4 成本项目及其分类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1.5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的计算间接成本的计算1.6 成本核算账户设置生产成本账户制造费用账户销售费用账户1.7 成本计算方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作业成本法1.8 成本分析与控制成本分析的方法成本控制的原则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学会成本核算原则能够区分和计算不同类型的成本2.2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成本核算程序进行成本核算能够设置成本核算账户能够运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计算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成本会计工作的兴趣培养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重点成本核算原则成本项目的分类成本核算程序成本计算方法3.2 难点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成本分析与控制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PPT课件教学案例资料4.2 学具笔记本计算器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企业的成本核算案例引入成本会计的概念5.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5.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成本核算原则的应用5.4 课堂讲解讲解成本核算程序和成本项目的分类5.5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具体的成本核算案例5.6 练习与巩固学生进行随堂练习5.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6.1 板书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6.2 板书内容成本的概念成本会计的概念七、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完成一个成本核算的案例作业7.2 作业要求准确计算成本分析成本核算结果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对成本会计概念的理解程度8.2 教学方法改进是否需要增加更多的案例分析8.3 学生反馈意见学生对课堂讲解的反馈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知识到成本会计的其他相关知识9.2 实践活动建议建议学生进行成本核算的实践活动9.3 课后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成本会计相关的书籍或文章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1 成本会计基本概念成本的概念: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种耗费。
成本会计教案
成本会计教案一、【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简单介绍成本会计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内容,同时复习有关会计的基本知识点。
二、【目的要求】理解成本与成本会计的概念;掌握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以及任务等;了解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三、【重点难点】成本、成本会计的概念;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和任务四、【课时设计】2节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一、成本的概念(一)理论解释(提问价值定律,价格与价值相等)W:产品价值(销售商品价格)C:所消耗的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V:.所消耗的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转移价值(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M: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成本最基本的涵义,成本价格1、从耗费角度看:成本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即,它是成本最基本的经济涵义。
2、从补偿的角度看:成本是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补偿尺度,它是成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成本价格。
总之,成本是已经耗费的而又必须在价值或实物上得以补偿的支出。
(二)成本的定义: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即为产品的成本。
*企业生产费用通常与一定期间相联系,而产品成本与特定产品相联系。
生产费用是形成产品成本的基础,产品成本则是生产费用的对象化。
二、成本会计的概念作为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成本会计是一种专业会计。
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成本会计:成本核算广义的成本会计: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即成本管理。
狭义是广义的基础,广义是狭义的延伸与拓展。
本课程采用狭义概念。
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及任务一、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商品流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施工企业、农业企业、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等其他行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部分形成该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部分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记入当期损益。
成本会计教案
成本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本会计的概念和作用。
2. 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掌握成本会计的核算和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成本会计的概念和作用2.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3. 成本会计的计算方法和核算方式4. 成本会计的分析方法和应用三、教学过程:一、成本会计的概念和作用(15分钟)成本会计是一门研究生产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学科,主要涉及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和成本结构的研究。
它通过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和计算,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成本会计的作用:1. 提供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
通过成本会计可以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和决策;2. 提供企业经营成本的控制手段。
通过成本会计可以监控企业各项成本的变化,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3. 提供企业盈利状况的评估标准。
通过成本会计可以计算出企业的利润率和利润额,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15分钟)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成本原则。
即成本计算的基本原则是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进行核算,不以市场价格或其他估价为准;2. 收入配比成本原则。
即企业的收入应当与其相关的成本进行配比,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3. 成本持续性原则。
即成本会计要求对成本进行持续的记录和追踪,确保成本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4. 成本分配原则。
即成本应当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分配,以反映出各个产品或部门所负担的成本。
三、成本会计的计算方法和核算方式(30分钟)1. 成本计算方法:(1) 直接成本法。
即将直接与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成本直接分配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上;(2) 间接成本法。
即将间接与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成本通过适当的分配基础进行间接分配。
2. 成本核算方式:(1) 作业成本法。
即将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按照作业方式进行核算,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产品差异大的企业;(2) 部门成本法。
即将成本按照部门进行核算,适用于产品差异小、生产过程简单的企业;(3) 过程成本法。
成本会计教案
《成本会计》电子教案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论•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及任务•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1、“理论成本”:(1)C + V其中C :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V: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2)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
(美会计学会,1951年)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概念:除C +V外,还包括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
(1)完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包括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及期间费用。
(2)制造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包括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不包括期间费用。
产品成本是生产费用的对象化。
3、成本会计的概念狭义的成本会计:仅指成本核算。
广义的成本会计: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
现代成本会计通常称之为成本管理会计。
二、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及任务1、成本会计的对象:即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
2、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基本职能:成本核算。
派生职能: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
3、成本会计的任务:审核和控制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防止浪费和损失。
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成本、费用信息。
进行成本分析,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三、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1、机构设置•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组织分工:–按职能分工:如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
–按对象分工:如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等。
•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集中工作方式:一级核算体制,厂部集中统一进行成本核算。
–分散工作方式:二级核算体制,厂部进行综合的成本核算与分析,车间进行成本的明细核算。
2、成本会计人员的配置3、成本会计制度:是企业组织和处理成本会计工作的规范,属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内容一般包括:(1)关于成本定额、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2)关于成本核算制度:包括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成本账户、成本项目的设置、成本核算的流程、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会计》教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是自《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后的又一门专业课。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后续的《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及分工《成本会计》课程与《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课程在部分内容上有交叉情况。
《财务管理》中有关资金耗费的内容,分流到《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其中有关资金耗费的核算部分放到《成本会计》中,有关资金耗费的其他部分置于《管理会计》中。
《成本会计》课程与《财务会计》课程在内容上也有交叉情况。
其中,《成本会计》课程在费用要素核算的基础上重在阐述成本的核算,而《财务会计》重在阐述费用要素的核算。
3.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基本理论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基本方法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
二、授课总时数:理论45课时,实践30课时,总75课时三、内容: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员理解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成本会计的对象、任务及职能,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了解制造成本法的特点以及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理解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了解费用的分类及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为后面相关章节的成本核算具体方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重点】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成本会计的对象、任务及职能,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费用的分类及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2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成本会计的对象和工作内容一、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一)成本的经济实质成本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为取得一定收入或达到一定目的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二)成本的作用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3、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工业企业: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
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简称成本、费用。
三、成本会计的工作内容(一)成本预测(二)成本决策(三)成本计划(四)成本控制(五)成本核算(六)成本分析(七)成本考核四、成本会计的任务第二节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一、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二)正确划清各种费用界限1、划清应计入成本费用和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清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1、定额的制定和修订2、原始记录3、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4、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二、工业企业费用的分类(一)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9个费用要素1、外购材料;2、外购燃料3、外购动力4、工资5、计提的职工福利费6、折旧费7、利息费用8、税金9、其他费用(二)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1、直接材料2、燃料和动力3、直接工资4、制造费用(三)费用的其他分类1、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2、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3、按费用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1、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2、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3、制造费用4、营业费用5、管理费用6、财务费用7、预提费用8、待摊费用(二)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程序1、审核生产经营过程发生的费用,将要素费用按发生的地点和用途进行归集和分配。
2、辅助生产费用按受益部门耗用的劳务量进行分配3、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受益情况进行分配4、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采用适当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或者:成本核算账务处理基本程序:1、分配各项要素费用;2、摊销待摊费用、计提预提费用;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4、分配制造费用;5、结转完工产品成本;6、分配各项期间费用。
第二章要素费用的分配和归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员了解各项要素费用的性质和内容,掌握其核算方法。
【学习重点】重点是各项要素费用分配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时数】24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一、要素费用核算的程序(一)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的核算程序对于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只生产一种产品耗用的,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生产多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先分配,后计入有关成本项目(二)要素费用中其他用途费用的核算程序直接用于辅助生产、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月末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等,计入“制造费用”,月末分配。
这样,“基本生产成本”账:本月生产费用+期初在产品费用=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费用其他的,计入“管”、“营”、“财”、“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等。
费用的分配标准:1、成果类:重量、体积、产量、产值等2、消耗类: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或原材料费用3、定额类: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定额工时等分配公式: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某成本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成本对象的分配标准×费用分配率例:A、B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1000元,按产量分配。
产量分别为:40、60件。
如何分配?二、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发出的核算1、材料发出的凭证:“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假退料”手续:本月“退料单”,下月初“领料单”计算消耗量:“连续记录法”或“盘存计算法”2、实际成本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月末,“收料凭证汇总表”、“发料凭证汇总表”3、计划成本法回顾:例题:例题:假定新光工厂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记账,2003年7月份有关资料如下:(1)“原材料”账户期初借方余额24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贷方余额180元,原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6元。
(2)7月6日外购原材料800公斤,单价7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率17%,运杂费200元(其中准予按10%的比例扣除进项税额)。
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3)7月8日,上项材料验收入库,并结转其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4)7月15日,本月生产A产品领用材料600公斤。
要求:(1)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并据以计算分摊本月发出原材料负担的成本差异,编制会计分录。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1、分配对于直接用于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1)能分清的,直接计入(2)共同耗用的,先分配,再计入分配标准:定额消耗量、重量、产量、体积等分配程序:见课本(以定额消耗量为标准)公式:某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定额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量/各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产品应分配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产品应分配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单价例题:见课本为简化计算,也可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原材料费用,例:(见教材)在生产多种产品共同耗用多种原材料的情况下,可以按各种产品所耗各种原材料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分配程序:见课本公式:见课本例题:见课本2、账务处理据“耗用材料汇总表”和“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生产)辅助生产成本(辅助车间生产)制造费用(车间管理部门)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营业费用(销售部)贷:原材料(三)燃料费用的分配若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与动力费一起,专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同时,设“原材料-燃料”账户其具体分配与原材料相同课本:(四)包装物发出和摊销生产领用包装物--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计划成本法下,月底应结转差异另:出租出借包装物时,包装物价值摊销方法1、一次摊销法2、五五摊销法3、分期摊销法(五)低值易耗品的摊销1、一次摊销法(适用于单位价值低,使用期限短的低值易耗品)领用:借:制造费用(等)贷:低值易耗品报废(有残料):借:原材料贷:制造费用(等)“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用法:(1)购入时有借有贷,借表超支,贷表节约。
(2)领用时在贷方,结转超支差异用蓝字,结转节约差异用红字。
2、分次摊销法(适用于单价高,不易报废的低值易耗品)领用:借:(长期)待摊费用贷:低值易耗品分期摊销:借:管理费用(等)贷:(长期)待摊费用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一般:借: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四、工资及福利费的分配(一)工资总额的组成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1、考勤记录2、产量及工时记录(三)工资费用的计算1、计时工资的计算(四种方法)A、月薪制某职工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事假、旷工天数×日工资率-病假天数×日工资率×应扣比例B、日薪制计时工资=出勤天数×日工资率+病假天数×日工资率×应得比例日工资率的计算:(1)每月固定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30天缺勤期间遇有节假日,应照扣工资(2)每月固定按21天计算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21天缺勤期间遇有节假日,应不扣工资注意:把握休息日的处理(见课本例题)2.计件工资的计算见教材P30(四)工资结算与支付的核算工资结算单一式三份(劳资部门、工资条、财务部门)、工资结算汇总表(五)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按工时比例分配)账务处理:借:有关成本费用账户贷:应付工资(六)应付福利费分配的核算比例、用途、会计分录习题:某企业九月份共发生工资费用30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20000元,辅助生产车间工人工资3000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500元,企业销售人员工资3000元。
其中企业生产两种产品,甲产品消耗的工时为15000小时,乙产品消耗工时为500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