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分章节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1、病、症、证的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2、辩证与辨病辩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
辩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
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的总体病机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故反映的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异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神的概念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源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互和与平衡:阴阳互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气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重点3、阴阳含义——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4、基本内容(理解,必考,留意举例)阴阳的一体观——1)阴阳在一个统一体中协调共济、2)阴阳相互依存、3)阴阳互藏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相互排斥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每一方都将相对的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如:“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互用:阴阳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如: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病理上互用关系破坏可出现“昼不精,夜不寐”阴阳交感互藏阴阳交感:阴阳相互感应而交合,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作用。
阴阳交感,产生宇宙万物,并推动它们的发展和变化阴阳互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互藏是阴阳交感的合和的动力根源。
阴阳的消长——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对立制约和阴阳互根互用阴阳对立制约:阴长阳消、阳长阴消、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阳互根互用:阴随阳消、阳随阴消、阴随阳长、阳随阴长阴阳的转化——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阴阳转化一般发生于“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阴阳的自和与平衡阴阳自和: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阴阳双方在各种相互作用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5、五味——辛、甘、淡——阳酸、苦、咸——阴五行学说1、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曰炎上:温热、上升、光明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2、3、五行相生(母子关系)木——火——土——金——水——木五行相克(所胜、所不胜)木——土——水——火——金——木五行制化(相生相克)五行胜复(子复母仇)五行相乘: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的一行的过度克制原因——太过(克者)或不及(被克者)五行相侮: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的反向克制密切相关,往往同时发生原因——太过(被克者)或不及(克者)4、母子相犯——母病及子——母亢导致子亢,母虚致子虚子病及母——子亢致母亢(子病犯母),子虚致母虚(子盗母气)5、治法:相生——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相克——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藏象学说1、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2、五脏——肝、心、脾、肺、肾——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多虚证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多实证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态中空有腔似腑,机能贮藏精气似脏——故满而不能实——多虚证脏实者,泻其腑;腑虚者,补其脏3、心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条件:心气充沛、脉道通利、血液充盈——心主血:心主生血,心主行血——心主脉心藏神生理特性——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心气下降4、肺——通过宣发肃降发挥作用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吸入清气为肃降,呼出浊气为宣发),主一身之气(宗气的生成、调节全身气机)主行水:通过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朝百脉,主治节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宗气=自然界清气+水谷精微之气,走息道以司呼吸,贯心脉以行血气5、脾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运化水谷(与饮食物关系最为密切)运化水液脾主统血——以肌衄、下部出血为主(尿血、便血、崩漏)生理特性——脾主升清——升输清气,升提脏器脾喜燥恶湿孤脏——脾孤腑——三焦6、肝——通过调畅气机发挥作用生理功能——肝主疏泄——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条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肝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肝为血海)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主升发*气机升降的重要组成部分——肺、肝枢纽:脾胃7、肾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天癸)主水——肾阳化气,升清降浊主纳气——纳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肾为气之根生理特性——主蛰守位肾气上升8、五脏之间的关系(两脏的共同作用)心与肺的关系——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关系——(气与血的关系)心与脾的关系——血液的生成与运行心与肝的关系——血液与神志的关系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肺与脾的关系——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肺与肝的关系——气机升降和调节(*气机升降的重要组成部分——肺、肝)肺与肾的关系——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阴阳互资——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肝与脾的关系——疏泄与运化、藏血与统血的关系肝与肾的关系——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乙癸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之间的互资互用脾与肾的关系——先天后天的互促互助和水液代谢肾与命门的关系——同为五脏之本,内寓真阴真阳9、六腑——泻而不藏,满而不能实10、胆生理功能——贮存与排泄胆汁(胆汁生成于肝贮藏于胆),胆为“中精之府”、“中清之府”胆主决断,调节情志(胆为“中正之官”)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府之一11、胃生理功能——胃主受纳(胃为“太仓”,“水谷之海”)腐熟水谷(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之海”)生理特性——胃气下降胃喜润而恶燥脾气+胃气——中气12、小肠生理功能——受盛化物主泌别清浊:经脾传输全身;糟粕传于大肠小肠主液:吸收水分,参与水液代谢便的理论基础13、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传导之官)大肠主津14、膀胱生理功能——汇聚水液(州都之官、津液之府)贮尿和排尿15、三焦(孤腑)——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六腑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津液部位三焦——通行诸气,运行津液——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辨证三焦——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三个不同的病理阶段16、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纳运协调、升降相阴、燥湿相济)、肝与胆(同司疏泄,共主勇怯)、肾与膀胱17、五体+奇恒之腑——骨、脉六腑+奇恒之腑——胆18、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19、脑生理功能——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主司感觉运动:头为精明之府,脑为精明之海主司精神活动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心藏神20、女子胞生理功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与冲脉、任脉关系密切——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脏腑中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肝藏血,主疏泄;心主血脉;脾统血,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精血互化)——女子胞正常的生理活动以血为基础精气血津液神1、精——先天生命物质+后天水谷精微——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生理功能——繁衍生命、濡养脏腑、精能化血(精血同源)、精能化气、精能化神(了解)2、气——先天之气(元气):源于先天之精后天之气:水谷之气(源于水谷之精)、清气(源于自然界)——宗气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肺、脾、肾(元气)(肺为生气之主,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3、气机——气的运动(升降出入)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六腑气机降中寓升(六腑以降为顺)4、气的功能——推动与调控、温煦于凉润、防御、固摄、中介机体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气的推动作用减退5、气的分类——元气(原气):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推动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宗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于胸中(膻中,又名气海)上出于肺,循喉咙走息道而司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下行于丹田资先天元气——营气(营血、营阴):行于脉中具营养作用(水谷精微中精专、轻柔的部分)营养周身、生化血液——卫气(卫阳):行于脉外具有保护作用(水谷精微中剽悍、滑利的部分)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先天元气和后天宗气形成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肺、脾、肾6、血的生成——水谷之精(营气+津液)、肾精生理功能——滋润濡养、化神(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7、与血液生成相关的脏腑——脾胃、心肺、肾影响血液运行的脏腑——心主血脉、肝主疏泄主藏血、脾主统血、肺朝百脉8、津液——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9、津液的生成—脾胃运化,小肠主液,大肠主津生理功能——滋润濡养、充养血脉(津血互化)、维持人体体温相对恒定津液代谢(输布)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肺脾肾(除此之外还有肝主疏泄、三焦决渎)津液的排泄的主要形式:汗液、尿液,还有呼气、粪10、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以及在总体表现的统称(广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狭义)生理功能——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五神——神(心)、魂(肝)、魄(肺)、意(脾)、志(肾)11、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生气、津能载气精与血、津液的关系——精血同源津血同源(血液=津液+营气)(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精、气、神的关系——气能化精、摄精;精能化气精与气可化为神;神能驾驭精和气经络学说1、经络系统——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络脉——别络、浮络(位置浅显)、孙络(最小)连属部分——十二经筋、十二皮部*2、十二经脉(中基重点)走向规律——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足三阴经从头走足足三阳经从足走胸腹3、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交接手太阴肺经——食指末端——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无名指端——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小指端——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大趾——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足大趾后——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小趾——足少阴肾经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手阳明大肠经——鼻翼旁(迎香)——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目内眦(睛明)——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目外眦(瞳子髎)——足少阳胆经4、分布规律头面部的分布——阳明经——面部(其中足阳明额部)少阳经——侧头部手太阳——面颊足太阳——后头部四肢部的分布——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内踝尖上八寸以下厥阴,太阴、少阴,以上太阴、厥阴、少阴)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阳明、少阳、太阳躯干部的分布——阳明经腹面、少阳经侧面、太阳经背面、足三阴经腹面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是足少阴肾、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5、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肺——大肠、心包——三焦、心——小肠、脾——胃、肝——胆、肾——膀胱6、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6、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与十二经脉的区别——分布不如十二经脉有规律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彼此之间无表里关系9、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1)督脉——总督诸阳(与六阳经交汇于大椎穴,称为“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足三阴与任脉交汇于脐下三寸关元穴,足三阴又于手三阴相连)阴维——维络诸阴经,联系所有的阴经与任脉交会于廉泉喉结上舌骨下、天突阳维——维络诸阳经,联络所有阳经而与督脉相合任脉——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为“十二经脉之海”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阴跷、阳跷“分主一身左右阴阳”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3)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如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10、督脉——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反应脑、髓、肾的功能任脉——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主胞胎(任通“妊”)冲脉——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为“十二经脉之海”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为“血海”一源三歧:督脉、任脉、冲脉,同起于胞中,下至会阴带脉——约束纵行诸经主司妇女的带下跷脉——主司下肢运动司眼睑开合维脉——维系全身经脉11、经别——十二经脉最重要的支脉(深入躯体深部)生理功能——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12、别络——十五别络——十二经脉各分出一条+督脉、任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循行于身体浅表部位)生理功能——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在体表的额联系13、十二经筋——十二经脉连属于肢体外周筋肉的系统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多呈向心性循行生理功能——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14、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的络脉在皮表的分区15、经络的生理功能——沟通联络、运输气血、感应传导、调节平衡(了解)16、前额头痛——阳明——白芷两侧疼痛——少阳——柴胡后头疼痛——太阳——羌活巅顶头痛——厥阴——吴茱萸、藁本例题:十二经脉循行中,手太阴肺经上接的经脉是(足厥阴肝经)最细小的络脉——孙络最浅表的络脉——浮络体质1、在先后天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2、体质的构成——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3、体质的特点——先天遗传性、差异多样性(体质学说研究的核心问题)、形神一体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连续可测性、后天可调性4、体质的生理学基础——经络、精气血津液5、从化(质化)——病情随体质而变化病因1、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6、六淫致病共同特点——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而入)、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2、风邪——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腠理疏松、汗出恶风、易犯体表、阳经和上部)风性善行数变(善动不居,游移不定;致病变化无常,发病迅速)风性主动(动摇不定,如眩晕、震颤、抽搐)风为百病之长(一、常兼它邪伤人致病,二、风邪伤人致病最多)3、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寒凝血滞,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寒性收引(使筋脉、血脉、毛窍收缩闭塞)寒伤肌表——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中寒最容易引起疼痛的外感六淫——寒邪4、暑邪(夏至之后,立秋之前)——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耗气伤津暑多夹湿最容易夹湿的邪气——暑邪暑邪具有明显季节性(季节性最强)暑邪只能外感不能内生,其他五邪有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的不同5、湿邪——湿为阴邪,以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阻于头,头重如裹;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湿性粘滞(症状的粘滞性、病程的缠绵性、病位的广泛性)湿性趋下,易袭阴位寒性凝滞,湿性粘滞风痹(行痹)——关节游走性疼痛寒痹(痛痹)——关节剧烈疼痛湿痹(着痹)——关节疼痛沉重6、燥邪——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7、火邪——火为阳邪,其性炎上(多见上部症状,尤以头面部多见)火热易扰神明火热易伤津耗气火易生风动血(热极生风;血色鲜红质稠)火易致肿疡暑性炎热,火邪炎上暑邪与火邪均能伤津耗气,暑多夹湿,火易生风动血8、疠气——具有强烈的致病性和传染性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特异性强,症状相似9、七情内伤:喜怒优思悲恐惊致病特点:——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1)七情首先影响心神2)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情志以血为物质基础,心、肝、脾与血的关系最密切)3)易伤潜病之脏腑——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肝气上逆),喜则气缓(心气涣散,神志异常),悲则气消,思则气结(脾气郁结),恐则气下(肾气不固,二便失禁遗精)、惊则气乱(心气紊乱)——多发为情志病——影响病情变化10、饮食失宜: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食类偏嗜)11、劳逸失度过劳:劳力过度(体劳)——伤肺脾(劳伤筋骨,劳则气耗)劳神过度(神劳)——伤心脾房劳过度(房劳)——伤肾精肾气过逸:安逸少动,气机不畅阳气不振,正气虚弱用脑过少,神气衰弱12、病理产物类致病因素痰饮——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致病特点——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瘀血——因血行滞缓或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形成——血出致瘀、血行不畅致瘀致病特点——易于阻滞气机,即“血瘀必气滞”影响血脉循行影响新血生成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症状特点——疼痛:刺痛,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肿块:部位固定出血:出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色紫暗:一系列青紫色可出现肌肤甲错、涩脉、结代脉等发病的基本原理1、正气——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2、正气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正气充盛——实证正气不足——虚证、虚实夹杂证正气虚衰——重证、危证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特点影响病情和病位某些情况下主导疾病的发生(疠气、高温、高压、电流、枪弹伤、虫兽伤等)4、感邪即发——卒发、顿发——多外感、疠气等徐发——缓发——外感湿邪(起病缓慢)、多内伤、多正气不足伏而后发——外感病(伏气温病)、外伤病(破伤风、狂犬病)继发——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病复发——疾病初愈或缓解阶段,在诱因作用下,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例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的是(A)A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B正气充足,与邪相争,祛邪外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发病形式——伏而后发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而发病——合病某一部位证候未愈,又出现另一部位的病证——并病病机1、邪正盛衰虚实病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证:邪盛正未衰,虚证:正虚邪不盛)虚实变化——虚实错杂:虚中夹实(正虚为主)、实中夹虚(实证为主)虚实真假: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真虚假实证(至虚有盛候)疾病转归——正胜邪退、邪去正虚、邪盛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2、阴阳失调阴阳偏盛——邪气盛则实阳偏盛:阳盛而阴未虚——实热证(热、燥、动)阴偏盛:阴盛而阳未虚——实寒证(寒、静、湿)阴阳偏衰——精气夺则虚阳偏衰:阳虚不能制阴,阴气相对偏盛(虚、寒、润)——虚寒证——多见心脾肾阴偏衰:阴虚不能制阴,阳气相对偏盛(虚、热、燥)——虚热证——多见肺肝肾阴阳互损——阴损及阳: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阳损及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阴阳格拒——阴盛格阳:阴寒内盛至极,迫阳浮越于外——真寒假热(很重的虚寒证)阳盛格阴:邪热极盛,阳气被遏不得外达四肢——真热假寒证(很重的实热证)阴阳亡失——亡阳: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衰惫、大汗淋漓、脉微欲绝亡阴:烦躁不安、气喘口渴、手足虽温但大汗欲脱3、精气血失常精的失常——精虚——肾精、水谷之精不足气的失常:1)气虚2)气机失调:气滞(闷、胀、痛)、气逆(常见肺、胃、肝)、气陷(与脾气虚关系密切)、气闭(可见气厥、痛厥)、气脱血的失常:血虚、出血、血瘀4、津液代谢的失常津液不足——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水湿痰饮5、内生五邪——脏腑功能异常导致——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风气内动——肝阳化风:有肝阳上亢的表现热极生风:有高热的表现阴虚风动:有阴虚的表现血虚风动:有血虚的表现寒从中生:与肾关系密切湿浊内生:与脾关系密切津伤化燥:与肺、胃、大肠关系密切火热内生:实火、虚火防治原则1、预防——未病先防:增强正气,预防病邪伤害既病防变:早期诊治,防止疾病传变(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2、治则——治病求本3、正治与反治1)正治:用药性质、作用趋向与病证表象相反(热证用寒药,虚证用补药等)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一致的病证(最常用)举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2)反治(从治):顺从病症外在假象而治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符合的病证举例:热因热用(真寒假热证)、寒因寒用(真热假寒证)、塞因塞用(真虚假实证)、通因通用(真实假虚证)4、治标与治本——缓则治本、急则治标、标本兼治5、扶正与祛邪——正胜邪则病退,邪胜正则病进扶正——虚证、真虚假实证祛邪——实证、真实假虚证扶正兼祛邪——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祛邪兼扶正——邪实为主的虚实夹杂先祛邪后扶正——邪盛为主,正虚不甚先扶正后祛邪——正虚为主,虽有实邪但机体不耐攻伐6、调整阴阳损其有余——阴阳偏盛——寒者热之,热着寒之补其不足——阴阳偏衰——虚热证:滋阴制阳(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治阳光)虚寒证:扶阳抑阴(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阳双补——阴阳两虚——阳损及阴:以阳为主阳损及阴:以阴为主7、三因制宜: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食宜同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少年慎补,老年慎泻)例题治疗膀胱湿热导致的尿频尿急尿痛宜采用的治法是(B)A热者寒之B通因通用C塞因塞用D寒者热之临床治疗肺痨咳嗽患者,宜选用的治法是(B)A急则治其标B缓则治其本C标本同治D先扶正后祛邪E先祛邪后扶正养生养生的原则:顺应自然、形神兼养、调养脾胃、因人而异决定寿夭折的基本因素:脏腑功能协调者寿、肾精肾气充足者寿、与天地融为一体者寿。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资料1.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与组织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中医注重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以及五脏六腑的协调。
2.中医的气血观念:中医认为气是万物之本,血是形体的物质基础。
气血充足则人体健康,气血不足则易生病。
中医治疗常通过调整气血来恢复人体的健康。
3.中医的阴阳观念: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阴阳相对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础。
中医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恢复人体的健康。
4.中医的五脏观念:中医将人体的功能分为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每个脏器都有相应的功能,并与五脏相互作用、相互调节。
五脏的功能失常会引起疾病。
5.中医的六腑观念:中医将人体的功能分为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六腑与五脏相互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6.中医的经络观念: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具有传导、调节和保护功能。
通过调整经络的畅通来治疗疾病。
7.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诊断方法主要是辨证论治,即通过辨别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判断病因病机,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包括病因辨证、病机辨证、辨证类型和治疗原则等。
8.中医的八纲分类:中医辨证论治中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八纲分类,即寒热虚实表里四个方面。
通过判断病人的寒热虚实来确定治疗的方向和方法。
9.中医的治则与方药:中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病情制定具体的治则和方药。
中医方药包括草药、矿物和动物制剂等,常用于中医的治疗。
10.中医的预防与保健:中医注重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
保健包括养生、按摩、针灸等方法,可以帮助人体保持健康。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础,对于理解中医学原理和进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1.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强调事物的相对性。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动态平衡。
阴阳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五行学说: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是描述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生理病理变化的符号和方法。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互制约,构成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理论。
3.气血理论:气是构成人体基本物质的能量,血是营养物质的载体。
气和血在人体内部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气血的运行和充盈与健康密切相关。
4.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部的概念,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系统贯穿整个人体,连接脏腑、肌肉、骨骼等组织器官,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5.脏腑学说:脏腑是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分类和认识。
脏腑功能相互关联、相互依赖,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
脏腑功能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6.病因病机:中医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的认识。
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因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病机包括病邪入侵、正气受损、脏腑功能紊乱等。
7.辨证论治: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
辨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机,判断疾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采用针灸、草药、推拿等治疗方法,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恢复身体健康。
8.药物学:中医药物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草药以及一些矿物和动物性的药物,根据其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方式等进行分类和应用。
9.针灸学:针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强调整体调节和个体差异。
10.养生学:中医强调养生,预防疾病重于治疗疾病。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通过调整饮食、运动、休息、心理等方面,保持身心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辩证论治。
2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3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基本原则:辨证论治。
4以五脏为中心,五脏又以心为主宰。
1精气首见于管子;精来源于水地说--道德经;气来源于云气说。
2阴阳之征兆:水火。
3天地精气化生为人,构成人体基本物质是精气,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1概念: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特点第四单元五行学说1特性异常:母病及子(肝→心)、子病及母(心→肝)、相乘(过克)、相侮(反克)相连为相生,不相连为相克难经:母子关系属于相生;内经相克包括所胜→我克;所不胜→克我5应用1以生理机能特点区分脏与腑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内经)奇恒之腑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满;故实而不能。
2形成:古代解剖知识的积累;长期生活实践的总结;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临床经验的大量积累。
第六单元五脏1心:人身之日;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A、生理机能:a主血脉b藏神B、特性:心为阳脏主通明(心脉畅通和心神清明)2肺:气之本;水上之源;相傅之官;储痰之器。
A生理机能:主气司呼吸=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体现宗气的生成)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治理调节呼吸运动调理全身气机→肺主一身之气运行的表现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治理调节津液代谢B特性:肺气宣降人体水液代谢:肺→主行水,水之上源、脾→主运化、肾→主水,水之下源;孤脏;生痰之源A生理机能:主运化(水谷,水液)主统血B特性:脾主升:主升清;升提;喜燥恶湿(特性)4肝:人卧血归肝;体阴而用阳;罢极之本A生理机能:主疏泻(实质调畅气机):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无骨骼生长)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B特性:为刚脏5肾:胃之官;作强之官A生理机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与肾主水液最密切是肾阳蒸化作用)主纳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B特性:主蛰守位天癸是一种物质来源于精气,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能够促进维持人的生殖机能的物质。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汇总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考点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考点 2.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
考点3.“证”是对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考点 4.感冒的治疗,可分别采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此属于同病异治。
因中气下陷所致的久痢、脱肛及子宫下垂,都可采用升提中气法治疗,此属于异病同治。
考点5.同病异治的实质是证异治异。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考点1.构成宇宙的本原是精气。
考点2.“精”的概念源于水地说;“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考点1.可用于区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征兆是水火。
考点 2.以昼夜分阴阳,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考点 3.以四季分阴阳,春天为阴中之阳,夏天为阳中之阳,秋天为阳中之阴,冬天为阴中之阴。
考点4.体现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有:①“孤阴不生,独阳不生”②“阴阳离决,精气乃绝”③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考点5.阳虚日久导致阴气化生不足,反映的阴阳关系是互根互用。
考点 6.统一体中的阴阳双方,每一方都包含有另一方的阴阳关系是阴阳互藏。
考点7.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从冬至到立春为阴消阳长。
考点8.阴阳的皆消皆长(如阴随阳消,阴随阳长等)体现了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
阴消的互为消长(如阴消阳长,阴长阳消等)体现了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
注:此考点为2020中医执医师所涉及考点。
考点9.“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考点10.体表为阳,则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
考点11.以脏腑分阴阳,心为阳中之阳的【太阳】,肺为阳中之阴的【少阴】,肾为阴中之阴的【太阴】,肝为阴中之阳的【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
考点12.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
药味分阴阳,药用五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一、绪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 “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的生克关系:1) 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的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1.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它强调“要治病,先求人体整体的协调与平衡”。
2.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辨证施治、辨证施药。
3.中医的阴阳学说:中医学认为存在着阴阳两种相对对立而统一的基本范畴,阴阳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内,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了整体的动态平衡。
5.中医的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和能量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贯穿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起着重要影响。
6.中医的气血理论:中医学认为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主动,血主静,二者密切相互关联。
气血的运行畅通与否决定了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否。
7.中医的病因病理学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失调等外因内因。
疾病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
8.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个方面。
中医强调辩证论治,注重从整体、动态、直观的角度进行诊断,通过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得出全面准确的诊断结果。
9.中医的药物学:中医药物学包括草药学和中药制剂学两个方面。
草药学研究草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作用等;中药制剂学研究中药的制备工艺和配伍规律。
10.中医的预防保健:中医强调预防保健,注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中医的预防保健包括养生、食疗、按摩、气功等多种方法。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知识的汇总。
这些知识对于学习中医学和应用中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基础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
因此,建议学习者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这些重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中医笔试考试内容
中医笔试考试内容一、中医基础理论。
1. 阴阳五行学说。
- 内容。
- 阴阳的概念、阴阳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例如,“寒者热之”体现了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寒为阴邪,热为阳邪,用热药来制约寒邪。
- 五行的概念、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以及五行的相乘相侮。
如肝木太过,横克脾土,这是木旺乘土的表现。
- 重要性及考点。
- 这部分内容是中医理论的基石。
在考试中,常以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比如会问“下列哪项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关系”,考生需要准确理解阴阳五行的各种关系概念才能正确作答。
2. 藏象学说。
- 内容。
- 五脏(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
例如,心主血脉、主神明;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调节情志等)、主藏血。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
如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小肠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表里关系(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等)以及五脏与形体官窍、情志、五液等的联系。
如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开窍于舌,在液为汗。
- 重要性及考点。
- 藏象学说是中医认识人体生理功能的核心理论。
考试中会考查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如“下列哪项不是脾的生理功能”,也会考查表里关系等综合性知识,是重点考查内容。
3. 气血津液学说。
- 内容。
- 气的概念、气的生成(来源于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之清气)、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及其各自的功能。
例如,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 血的概念、血的生成(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与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有关)和血的功能(濡养和滋润全身)。
- 津液的概念、津液的代谢(生成、输布和排泄主要与肺、脾、肾等脏腑有关)以及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化生血液等)。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完整版)第一部分:一、病、证、症的概念:病,是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
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二、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三、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孤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四、五体的阴阳属性: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皮肤为阳中之阳,肌肉为阳中之阴,筋为阴中之阳,骨为阴中之阴。
五、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药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味:辛、甘二味属阳,酸、苦、咸三味属阴。
升降浮沉: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六、五行的母子相及:即相生关系异常的变化。
母病及子:母行虚弱→子行虚弱→母子俱虚。
子病及母:(1)子病犯母:子行亢盛→母行亢盛→子母亢盛。
(2)子母俱虚:子行虚弱→母行不足→子母俱不足。
(3)子盗母气:子行亢盛→损伤母行→子盛母衰。
七、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补母和泻子。
治法是: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按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治法是: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八、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脏病多虚;五脏宜补。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腑病多实;六腑宜泻。
九、五脏的生理功能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主神明或主神志)。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A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经络1)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传导感应信息的通路系统。
2) 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加强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3) 络脉:十五别络(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浮络、孙络;4) 十二经脉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胸腹部。
5) 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生理机能: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6)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
7) 督脉基本机能:1、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2、反映脑、髓和肾的机能;8) 任脉基本机能:1、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2、任主胞胎;体质1.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在形体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2. 正常体质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3. 九大体质:平和质、阴寒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特禀质(过敏质)。
病因病因四大类:外感病因(六淫);内伤病因(七情内伤);病理产物;其他病因(饮食劳逸)六淫概念:“六气、六邪” 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外感病邪的统称;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共同致病特点:1、外感病2、季节性3、地域性4、相兼性性质和致病特点:1. 风邪:1、风为阳邪,轻扬开泻;易袭阳位;2、风邪善行数变;3、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2. 寒邪: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3. 暑邪: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3、暑多侠湿;4. 湿邪: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2、湿性重浊;3、湿性黏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 燥邪: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6. 火邪:1、火为阳邪,其性趋上。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1.中医学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2.证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是通过分析、综合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XXX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阴阳的转化、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1)相关性2)普遍性3)相对性4)属性的觃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1)对立制约2)互根互用3)消长平衡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収、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収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的生兊关系:1)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兊: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兊制、制约关系。
五行之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兊土、土兊水、水兊火、火兊金、金兊木。
3)相乘:相兊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兊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兊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兊制,又叫“反兊”,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兊相反。
8、确立五脏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根据相生觃律确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2)根据相兊觃律确立:抑强、扶弱1、五脏∶心、肝、脾、肺、肾。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
2、六腑∶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
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贮藏精气。
4、心1)生理特性:心在五脏中居于首要地位,对脏脏功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
2) 主要生理功能: ①主血脉。
心能推动血液运行。
②主藏神。
心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的能力。
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
5、肺1)生理特性:肺为娇脏。
又称华盖之脏。
肺气运动的特点是宣収和肃降。
2)主要生理功能:①肺主气,司呼吸。
肺具有主管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功能。
②肺主宣収与肃降。
肺气既具有向上宣升和向外布散的功能,又具有向下通降和保持呼吸道洁净的功能。
宣収:排浊气;向上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収卫气;将会聚于肺的血液经清浊之气交换后布散全身。
肃降:吸清气;向下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清除肺和呼吸道的异物;洁净血液;有利于大肠的向下传导糟粕。
③助心行血。
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经过血脉汇聚于肺,血液的循行虽然主要依靠心气的推动,但心气的盛衰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贯心脉”助心行血,正是通过肺朝百脉而实现的。
④肺主通调水道。
肺具有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的功能。
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在液为涕,在志为悲(忧)。
6、脾1)生理特性:喜燥恶湿,主升。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2)主要生理功能:①脾主运化。
主管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的功能。
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二方面②脾主升。
含升清、升举二个意思。
③脾主统血。
即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
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7、肝1)生理特性: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
2)主要生理功能:①肝主疏泄。
肝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使之调畅的功能。
(1)调畅精神情志。
(2)维持气血运行。
(3)促进脾胃消化吸收与输布。
(4)促进水液代谢。
(5)调节生殖功能。
②肝藏血。
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
1)生理特点: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
2)主要生理功能:①主藏精。
主生长収育与生殖;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②主水液。
主管水液代谢的功能。
一是温煦和推动肺脾等脏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二是肾气、肾阳对水液代谢的调节是通过“蒸腾气化”、“升清降浊”来实现的;三是司膀胱的开合,排泄尿液。
③主纳气。
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防止呼吸表浅的功能。
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骨,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収,开窍于耳及前后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
9、脏与腑的关系:1)心与小肠2) 肺与大肠3)脾与胃4) 肝与胆5)肾与膀胱四、精、气、血、津液1、气1)气的生成:①气的来源: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生殖之精)后天水谷之精气(饮食物化生而成)后天自然界清气(通过呼吸而得)以上先后天之气结合起来,就生成为人体的气,又称真气。
②气生成与脏腑的关系:与肾、脾胃、肺关系密切。
肾藏精,脾胃主运化,肺主呼吸。
2)气的主要功能:①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収育、激収和推动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
②温煦作用:气的温煦作用是指通过运动变化能够产生热量,温煦人体。
③防御作用:气的防御作用是指气有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功能。
④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防止其无故流失的功能。
⑤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而言指气具有促进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的功能。
⑥营养作用:人体之气分布于全身各脏腑组织中,为各脏腑器官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
3)气的分类:①元气功能特点∶推动人体生长、収育和生殖。
激収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
②宗气功能特点:走息道以行呼吸,呼吸的强弱与宗气盛衰有关。
贯心脉以行气血,主要体现在助心行血。
与人的视、听、言、动等相关。
③营气功能特点∶营养全身。
化生血液。
④卫气功能特点∶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开合汗孔,调节体温。
影响睡眠。
血的功能:1)濡养作用。
2)运载作用(清气水谷精气,浊气浊物,传递信息)3)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3津液1)津液;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
在机体内除血液之外的其他所有正常液体都属于津液。
2)津液的代谢依赖于肺、脾、肾等。
3)津液的功能:①滋润和营养作用。
②化生血液作用。
③运载作用。
4、气与血的关系:气属阳,主煦之;血属阴,主濡之。
气为血帅: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血为气母:4)血能载气5)血能化气五、体质1)体质:又称素质、禀质、禀赋,是人体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生理机能、形态结构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隐定的固有特性。
2)体制的分类:①阴阳平和质:功能较协调的体质类型。
②偏阳质: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点的体质类型。
③偏阴质: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质类型。
六、病因(一)外感病因:1六淫: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热(火)邪1)风邪:①性质: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动摇不定、多兼他邪②致病特点:易于侵袭阳位;病位游移不定;収病急骤,变化无常;肢体异常运动;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2)寒邪:①性质:寒凉、凝滞、收引②致病特点:易伤阳气,表现寒象;阻滞气血,多见疼痛;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
3)湿邪:①性质:重浊、黏滞、趋下②致病特点:易于损伤阳气;易于阻遏气机;易于侵袭阴位;病程缠绵难愈;多见头身肢体困重;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黏滞不爽。
2疫气(二)内伤病因:1七情内伤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情志波动,影响病情。
2饮食失宜: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3劳逸过度(三)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1痰饮(需展开再具体)1)痰饮: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収病因之一。
2)致病特点∶①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
②易扰心神。
③症状复杂,变化多端。
④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2淤血(需展开再具体)1)淤血:血液运行障碍、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収病因。
2)致病特点∶①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阻滞气机;瘀塞经脉;伤及脏腑。
②瘀血致病的症状特征:疼痛;肿块;出血;紫绀;舌象;脉象。
3结石七、病机1)収病的基本原理:正气:简称“正”,与邪气相对而言,泛指人体的各种物质结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是产生生理机能、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的物质基础。
邪气:简称“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疫疠邪气、七情内伤、劳逸损伤及各种病理产物(如痰饮、水湿、淤血、结石、宿食)等。
2)収病形式:①感而即収②伏而后収③徐収④继収⑤复収:疾病复収的因素:(1)食复(2)劳复(3)药复(4)重感复(5)其他因素致复(6)自复八、诊法1)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2)问现在症状:问寒症: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恶寒収热;寒热往来问出汗: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有甚者,称为自汗。
多源于阳气虚弱,腠理不密,津液无以固摄而外泄,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症。
盗汗:入睡时出汗,醒后则汗止者,谓之盗汗。
多因阴虚不能制阳而阳偏盛,虚热蒸収津液外出为汗,常伴有潮热、红及舌红少苔等症。
战汗绝汗问疼痛:疼痛性质①胀痛、走窜痛∶多见于气滞。
②刺痛∶多见于瘀血③冷痛∶多见于寒邪或阳虚。
④灼痛∶多见于火邪或阴虚阳亢。
⑤绞痛∶多见于瘀血、蛔虫、结石。
⑥隐痛∶多见于虚证。
⑦重痛∶多见于湿邪。
⑧掣痛∶多见于血虚或寒邪。
⑨酸痛∶多见于湿邪或肾虚。
4)正常脉象: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又称平脉、常脉。
平脉特点:平脉具有胃神跟三个特点,所谓脉有胃气,是指脉象从容和换,戒律一致;所谓脉有神,即脉象柔和有力,形体指下分明:所谓脉有根,即指沉取尺部,脉应指有力。
九、辨证(六经辨证:叶桂(叶天士)伤寒辨证:张仲景)1、八纲辨证1)表里辨证:辨证疾病病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
表证:指六淫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収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辨证要点:①本证以外邪袭表,卫气被郁为主要病机。
②为外感病的初级阶段,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
③以恶寒収热并见、苔薄白、脉浮为辨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