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形立体织物设计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三维角联锁织物的开发与探究

三维角联锁织物的开发与探究

1 前言1.1 三维纺织品的由来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纺织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在发达国家,纺织品已经形成了服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三足鼎立的局面,产业用纺织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航天、军事、交通运输、土木工程、医药卫生、安全防护、农业、体育和娱乐等无所不在,无处不有[1]。

产业用纺织品在用途上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在外观和形态上的多样性,它不同于传统的服用纺织品,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二维空间,服装用、装饰用纺织品一般以片状形态即由纱线编织而成的面料为消费者所使用,而产业用纺织品既可以纤维形态投入使用,也可以片状形态投入使用,还可以线、绳结构直接使用,但更多的是以三维形态投入使用,三维纺织品应运而生。

1.2 三维纺织品的种类三维纺织品的形成可以采用机织、针织和非织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二维纺织品层合的办法形成。

机织物是最古老、最成熟的一种织造技术,人们自然首先考虑采用机织的方法来生产三维织物。

近年来被人们普遍关注的三维机织物有:三维正交机织物、角联锁机织物、多层接结机织物。

角联锁机织物(角联锁组织)是多重纬(多重经)角联锁机织物简称,它是由两个系统的纱线构成重叠联锁状的交织。

当经线在织物厚度方向(Z方向)构成重叠,则纬线以一定的倾斜角在X方向与多重经进行角连锁状交织。

反之,当纬线在织物厚度方向(Z方向)构成重叠,则经线以一定的倾斜角在X方向与多重纬进行角联锁状交织。

按照构成重叠的纱线系统,可以分为多重经角度联锁和多重纬角度联锁两种。

本论文在对多重纬三维角联锁机织物进行设计与开发的基础上,通过所织得的不同层数的三维角联锁织物,探究得出三维角联锁织物的层数与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展现三维角联锁机织物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三维织物的研究是伴随着产业纺织品的发展而产生的。

尽管产业用纺织品的历史可能与传统纺织品一样久远,都可追朔到几千年前,但与传统纺织品相比,产业用纺织品通常被看作是一个较为“年轻”的行业。

三维立体织物织造技术

三维立体织物织造技术

03 14 22 34 42 54 62 15 23 35 43 55 63 74
05 16 24 36 44 56 64 17 25 37 45 57 65 76 66 46 26
13 11 12 33 31 32 53 51 52 72 60 01 14 20 34 40 54 21 35 41 55 61 74 62
• 3,园型编织 • 3.1编织纱线在机器底盘上的排列形式 • 1)编织纱线按圆周和径向排列构成主体部分 • 2)主体纱内外间隔排列边纱 • *周向排列纱线数为偶数 • *边纱排列使每一径向列的纱线根数相同
• 3.2编织步骤
• • • •
第1步:相邻径向的携纱器沿径向做相反方向运动 第2步:相邻周向的携纱器沿周向做相反方向运动 第3步:与第1步运动的方向相反 第4步:与第2步运动的方向相反
2,W. Li, M. Hammad, and A. El-Shiekh, Structural Analysis of 3-D Braided Preforms for Composites, Part I: The four-step Preforms, J. Text. Inst., 1990, 81, P491-514. Li 在该文中采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四步法1*1编织预制件的内部纱线结构, 并在纱线为伸直的圆形横截面假设基础上,定义了代表性单 胞,推导了编织工艺参数间的关系。Li定义的单胞在拓扑上不 同于Ko所定义的单胞,Li的单胞取向与Ko的单胞关于编织轴 有45º 的偏转。同时Li还发现预制件表面的纱线结构不同于内 部的纱线结构。
三、携纱器在机器底盘上的运动轨迹 1)携纱器在机器底盘上沿一定的轨迹运动,每一条运动轨迹都 包含了一组携纱器,并决定了它们的位置,这特别有助于有若 干不同类型纱线组成的混杂编织。 2)编织过程中,四步完成一个机器循环,运动轨迹相同的携纱 器在机器底盘上的排列相差一个机器循环运动间距。在同一时 间,它们在同一轨迹的不同位置开始运动。 3)携纱器经过若干机器循环后都回到原来的位置,对于m*n方 型编织,携纱器的个数Nr(纱线根数):

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六章 机织物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

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六章 机织物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

第六章织物的概念及机织物成形原理第一节织物的定义及分类所谓织物,就是由纤维、纱线或纤维与纱线组合形成的一种平面状的纤维集合体,并具有一定的模量、强度、断裂伸长、顶破强力、耐磨性等力学性能。

目前为止,人类已发明了很多种不同的织物成型原理与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使用相同的织物成型方法,如果更换织物所用的原料,并且适当调整成型机构的工艺参数,就能改变所生产织物的结构与外观风貌。

因此,织物的设计与生产已经发展成为内容丰富且非常复杂的技能知识。

在设计和选择织物时,重点要考虑织物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客户对织物美观性的要求,当然还要考虑它的生产成本和市场能够接受的销售价格。

根据织物的使用用途,可以把它分为服装用织物、家庭装饰用织物和产业用织物。

织物的生产方法有相互交叉、相互串套、固结、和蔟绒等。

一、相互交叉----机织垂直交织----由纵向纱线系统(经纱)和横向纱线系统(纬纱)以90°角相互沉浮、交叉而成,织造过程中织物沿经纱方向移动输出。

斜向交织----有两组纱线系统相互交叉而成,纱线路径相对织物输送方向成一定斜向角度(小于90°),形成平面或管状结构的织物。

二、相互串套----针织纬编或经编----由一组纱线系统相互串套织成竖列和横行的线圈,分别称为线圈纵行和线圈横列,同时织物沿纵行方向从机器中输出。

三、蔟绒在基底布上“缝纫”一种纱圈状表面纱线系统形成垂直列和水平行(毛圈),可切割或不切割线圈,同时织物沿纵行方向从机器中输出。

织物必须在后道工序中再覆以底布以使线圈固定。

本章知识要点1、了解织物的分类,机织物的成形原理,织物组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了解织造准备的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的目的、作用和原理;3、了解无梭织机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

四、固结非织造织物----利用纺织技术、造纸技术、挤出技术、或者组合利用这些技术,把聚合物、短纤、长丝、混合片状物,通过成网或固结制成的一种柔韧、多孔的结构。

针织成形编织工艺方法的研究文献综述

针织成形编织工艺方法的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班级: 学号: 姓名:一、前言(一) 研究意义中国是针织品生产销售的大国,“十二五”期间,中国针织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大规模的针织行业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逐年不断递增。

针织毛衫作为针织成型服装的一个重要分支,凭借自身的手感柔软、富有弹性、穿着轻便舒适、品种款式多变、风格独特诱人的独特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国外针织服装的工艺方法已经过渡到由传统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与管理科学多学科先进技术的综合阶段,向着精密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清洁化、集成化、信息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但在我国实际针织服装的设计、生产中,由于纱线的多样性、针织横机机型的多样性、企业质量管理方式的多样性,使得针织成形编织工艺方法没有形成比较规范、系统的设计思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针织服装工艺计算的规范化、科学化带来了挑战,阻碍了其健康发展。

论文拟根据针织毛衫板型结构的特点,结合织物组织的性能,总结、规范针织成形编织工艺方法,在针织服装制造工程之中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实际。

(二) 相关概念介绍或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

首先,探讨不同款式服装的衣片、袖片之间的关系;如对于运动比较频繁且运动幅度大的上肢带,如何使服装的肩部、袖子既合体又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是针织服装设计的关键之一。

再次,从服装的板型出发,总结紧身型服装和宽松型服装衣片(包括衣身尺寸和袖隆尺寸)与袖片的板型设计方法;针织面料所特有的伸缩性、悬垂性和可塑性,在板型制作时与梭织面料有着很大的不同,也是板型制作的难点。

其次,进一步结合毛纱的特点,总结毛纱工艺设计的方法;当前毛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毛纺产品的轻薄舒适型、高支轻薄化已经取代保暖型的消费观念,成为毛纺产品结构调整的热点。

最后,论文探讨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毛衫款式,结合毛衫结构特点,设计开发造型新颖的的针织毛衫。

二、针织成形编织工艺方法的研究的研究(一)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针织成形编织工艺方法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近年来新型和特种针织机械的不断问世与应用,提出的运用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来促进针织工艺方法的不断革新,以及针织机械设备在设计、加工、制造水平方面的提高。

抗菌保暖羊绒立体肌理针织面料的开发

抗菌保暖羊绒立体肌理针织面料的开发

抗菌保暖羊绒立体肌理针织面料的开发
周媛;刘桂阳
【期刊名称】《毛纺科技》
【年(卷),期】2024(52)2
【摘要】为了丰富织物的类型和提升织物性能,采用羊绒纱线为主要原料,辅以抗菌锦纶高弹丝和涤纶低弹丝,通过立体化织物组织设计,在纬编针织电脑圆机上成功开发出了2种具有立体肌理的针织面料,测试了针织面料的保暖性能和抗菌性能。

结果表明:开发的针织面料具有挺括的表面质感、凹凸分明的肌理和褶皱效果,同时兼具舒适的弹性和柔软的触感以及一定的抗菌性,适用于多种秋冬季节的衣物,可通过改变织针排列和纱线颜色变化设计不同风格的针织面料,为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页数】5页(P16-20)
【作者】周媛;刘桂阳
【作者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86
【相关文献】
1.新型抗菌保暖毛针织面料的开发
2.针织保暖内衣面料的开发与性能测试
3.气凝胶轻质超保暖针织面料的开发
4.防寒保暖四线卫衣针织面料的开发与生产
5.远红外发热抗菌保暖针织内衣面料开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织物的风格与评价

织物的风格与评价

3. 织物光泽感 织物光泽:织物在一定的背景与光照条件下,织物表面的光亮度以及与各方向的光亮度分布的对比关系和色散关系的综合表现; 织物光泽感: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织物光泽信息刺激人的视觉细胞,从而在人脑中形成对织物光泽的判断,是人对织物光泽信息产生的感觉和知觉反应。
(1) 织物光泽 正反射光 表面散射反射光(漫射光) 内部散射反射光 光的色散
汽蒸以后的厚度 汽蒸以后 经向和纬向 W面密度(g/m2) 经向和纬向 右斜和左斜 经向和纬向 经向和纬向 经向和纬向 经向和纬向 经向和纬向
4.YG 821织物风格测量仪 (1)弯曲性能: 表征指标: 活络率——↑,手感活络,弹跳性好;↓,手感呆滞,外形保持性差 弯曲刚性——↑,手感刚硬;↓,手感柔软 弯曲刚性指数——比较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织物的刚硬和柔软程度 最大抗弯力——↑,手感刚硬;↓,手感柔软
2cN/cm2 、100cN/cm2 计 算 2 cN/cm2 、100cN/cm2 计 算 计 算 5cN/cm 、20cN/cm、 100cN/cm 5cN/cm 计 算 计 算 原始干燥长度 湿长度 最后干燥长度 计 算 计 算
T2 、T100 ST=T2-T100 T2R 、T100R STR=T2R-T100R C B=W×C3×9.81×106 E5 、E20、 E100 EB5 G=123/EB5 F=(E20-E5) ×B/14.7 RS=[(L1-L3)/L1]×100 HE=[(L2-L3)/L3]×100
(6)平整度试验 在一定压力下,用一定大小的圆形平面测出所测厚度的变异系数。
5.其他方式 织物风格环测量方法 喷嘴式智能风格仪
第三节 织物光泽与视觉风格
一、 织物的颜色与光泽感 1. 织物视觉风格的基本定义 织物或服装面料的外观给人的感知称为织物的视觉风格,习惯将织物的光泽和悬垂性称为织物的视觉风格。 2.织物的颜色及色调 (1)织物颜色:色泽,亮度,色度 (2)色的表示:显色系统,混色系统 (3)色彩的测量: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基于留鼎铭文“匹马束丝”的纺织度量考辨

基于留鼎铭文“匹马束丝”的纺织度量考辨
积 并存 的问题 。 试 问此处 蚕丝 如何 用容 积单 位 来 度量 ? 自中国文 献有 相关 记载 以来 , 关 于蚕 茧 、 生
既 然 留鼎铭 文表 达可 信 。 但 其“ 束丝” 表达 与成 书 于 战 国时 期 的载 西 周 事 的《 穆天子传》 中 的“ 束 帛” 有异 , 笔 者认 为 , “ 束丝” ( 五 匹丝织 品 ) 的称 呼 较“ 束 帛” ( 五匹帛) 的称 呼要 早 。其原 因有 二 : l 、 《 穆 天子 传》 是战 国人撰 写西 周事 , 其 不可 避免 带
骺罐 j f = 藏, 一 。 。 m 。 椰 T 。 。 。 。
这 一观 点也 是 大行其 道 , 似乎 成 为不 刊之 论 。基
由 于压缩力 大 小不 同存在 很 大 的差 异 。 西周 时期品 度量
考 和相 关铭 文 的合理 解 读 。本文 对 “ 匹 马束 丝换
是匹 , 而束则 是将 五 匹 帛捆 扎 的一 起 。那 么 留鼎


留 鼎 铭 文 中“ 匹 马束 丝” 之“ 束” 、 “ 丝” 的
铭 文 中“ 匹马 束丝 ” 的“ 丝” 应 该是 指丝织 品 。 这 种
新 解
用 法 可从 成 书 于南 朝 的《 玉 台新 咏》 中 载东 汉末
从 留鼎铭 文 中“ 匹 马束 丝 ” 中 的“ 匹马” 与“ 束 丝” 的并 列 结 构 来 看 。 “ 束” 指度量单位 , 与 匹 对
五个奴隶” 证 据 的 使用 提 出疑 问 , 并 得 出中 国奴
用 蚕 丝与其 他 物 品进 行 物物交 换 时 , 如 果采 用蚕
丝 的容积单 位 计量 ,会受 到很 多人 为 因素影 响 , 为避 免纠纷 , 应 该不 会采 用 。笔者查 阅中 国度量

关于织物的哲学-定义说明解析

关于织物的哲学-定义说明解析

关于织物的哲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创造。

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织物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通过漫长的发展和创新,它成为了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最早的手工编织到如今的工业化生产,织物一直都扮演着连接人类与自然、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重要角色。

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衣物、床上用品和家居装饰等物质产品,更是一种文化标志和艺术表达的载体。

在全球范围内, 织物都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和多样性,反映了不同地区、民族和个人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织物的材质和特性也是令人着迷的。

丝绸的光滑与柔软、棉花的亲肤性与透气性、羊毛的保暖性与弹性等,每一种织物都有其独特的属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与舒适。

此外,织物还可以被染色、印花、绣花等各种加工方式赋予丰富多彩的图案和纹理,使其更具艺术价值和审美感染力。

然而,织物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它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

织物的制作过程需要人们耐心、细致和技艺,它象征着人类对于自然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织物还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母亲为孩子织毛衣的温暖关爱,到全球织物市场的互联互通,织物连接着人类的情感和命运。

综上所述,织物是一项源远流长、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技艺和产物。

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还传递了文化、艺术和哲学的意义。

在今天的社会,我们应当保护和传承织物的传统,发展创新,让它继续在人类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的结构部分主要是为了让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框架和内容安排。

通过明确的结构,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同时也能够帮助作者将自己的想法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在本篇文章中,文章的结构部分如下:Ⅰ引言1)概述:介绍文章的主题——织物的哲学,并简要讨论织物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2)文中结构:概述文章的章节结构,包括本章节的内容以及接下来的正文部分。

织物设计》

织物设计》

织物设计》第一章:织物设计概述织物是由材质、结构、形态、重量和色彩等要素构成的。

对于织物的量度,需要从长度、宽度、厚度和重量等方面进行考量。

丝织品的分类依据主要是织物的组织结构、加工工艺、应用材料以及质地和外观形态等因素,其中有14大类和34小类。

织物设计是指根据市场需求、产品用途或合同的具体需求,从纺织原料开始,到纺纱、织造、印染、整理的全过程设计,一般包括花型设计和生产工艺设计两部分。

织物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包括纤维原料、纤维种类、经纬组合、织物组织、经纬密度、织造加工技术和织物的后整理工艺等方面。

织物规格表由产品用途和特点、产品的经组合和纬组合、成品幅宽和经纬密度要求、织机的选择和装造方法、经纬组合排列方法及参数的计算、原料的含量和克重、产品经纬组合的工艺流程以及特种产品工艺和设计图说明等部分组成。

在实际生产中,织物设计主要分为仿样设计、改进设计和创新设计三种类型,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综合分析部分:分析织物的步骤包括对提供的样品实物进行剖析和检验、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推导,形成较完整的织造工艺规格与纹制工艺,以及对产生的织造工艺和纹制工艺进行复核和审查,为产品的仿造、开发和创新提供正确、完整的技术参数。

在分析织物时,需要使用照布镜、分析针、剪刀、镊子、直尺、烘箱、测捻仪、天平、打火机和意匠纸等主要仪器、工具和用品。

确定织物正反面和经纬向的依据主要是织物的光洁度、美观度、花纹清晰度、特点明显度、组织结构和间丝点的变化丰富度等因素。

织物组织的分析方法包括拆纱分析法,适用于纱线规整、纤维含量较高、纱线较细的织物。

分析方法:可以沿着织物经向将边拆掉约0.5cm,也可以将织物中间的经线抽去约1cm。

以同一根纬线为起点,顺次拨开经线,记录经线或纬线的浮沉状况,一般用黑色表示经浮点,空白表示纬浮点。

分析的经线根数应不少于一个完全组织循环数。

对于规律性较强的组织结构,找到其构成规律后,可停止分析,按构成规律画出完整的组织结构即可。

机织三维正交(立体)织物

机织三维正交(立体)织物
产业用纺织品机织加工
机织三维正交(立体)织物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维正交织物 (三维立体织物)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1)三维正交机织物的结构与织物
三维正交机织物生产从原理上讲是使用多经织造法,这种方法早就用于 制织双层和多层织物,如管状织物、带类织物和毡类织物。所不同的是上述 织物中的纱线均不呈正交状态分布。三维正交机织物系由三个系统的纱线所 构成,一个系统的纱线为地经,另一个系统为缝经,还有一个系统为纬纱, 这三个系统的纱线呈正交状态配置在织物中,其织物形成示意如图所示。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2) 三维正交机织物的织造原理
织造方法: 第一步,提升最上层的所有地经,形成一次梭口,引入一根纬纱;然后,梭口 保持不变,只是次上层的地经上升,再引入一根纬纱;依次类推,直至所有地经全 部上升,仅留缝经在下,此时,引入最后一根纬纱,集中打一次纬(或每引入一纬 打一次,或同时开多个梭口同时引入多根纬)。 第二步,提升缝经及除最下层地经之外的所有地经,形成一次梭口,引入一根 纬纱;然后,梭口保持不变,只是次下层的地经下降,再引入一根纬纱;依次类推 ,直至所有地经全部下降,仅留缝经在上,此时,引入最后一根纬纱,集中打一次 纬纱。至此,完成一个组织循环。重复进行上述步骤,即可使织造连续进行。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纬纱的作用是构成水平纬纱层,同时又将水平经纱层—地 经隔开。地经的作用是构成水平经纱层,同时又将水平纬纱层 隔开。呈曲折状的纱线为缝经,其作用是将水平方向上相互垂 直的经纬纱层缝接在一起。三个系统的纱线呈正交状态构成了 一个整体,由于这种结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纱线固有的特性, 且本身又有很好的整体性,因此,适合制作复合材料的增强材 料。

三维织物成型技术与应用研究

三维织物成型技术与应用研究

三维织物成型技术与应用研究一、引言在今天的科学技术领域,三维织物成型技术已成为热门话题。

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以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众多领域。

本文将介绍三维织物成型技术的特点、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并探讨其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二、三维织物成型技术的特点三维织物成型技术是目前先进的纺织技术之一。

与传统的二维织物不同,三维织物由多个层次的纱线构成,可以制造出更具立体感和功能性的织物产品。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三维织物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具多层次三维织物是由多个不同层次的纱线交错织成的。

在织物的整体结构上,这些纱线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差异,因此,三维织物与传统的二维织物相比,具有更为立体感的外观。

2. 具有复杂的结构三维织物中的每一层都具有复杂的结构,从而使得成品更具有复合性和可塑性。

因此,三维织物的成型更加灵活,设计师可以灵活地调整织物的结构,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3. 具有多样化的用途三维织物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制造汽车座椅骨架、高铁座椅表面织物、内衣衬垫等。

与此同时,三维织物还可以用于医疗行业,如制造人工血管、人工皮肤、医用绷带等。

三、三维织物成型技术的发展历程三维织物成型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开始在纺织行业开展三维织物的研究。

之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三维织物成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90年代初,世界各国的纺织科技研究单位都加强了与三维织物成型技术相关的研究工作,不断探究新的成型方式,开发新的纱线材料,打磨制造技术。

这些努力,为三维织物的市场推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混杂现代工艺、声波、智能检测与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三维织物成型技术得到了更为迅猛的发展。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维打印技术,该技术在汽车、医疗、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四、三维织物成型技术的应用领域目前,三维织物成型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以下是应用领域的一些典型案例。

横编针织成形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

横编针织成形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

横编针织成形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周立亚【摘要】Designed color, texture, pattern and product form can be presented via the selecting of yarn, changing and combining different stitches as well as fully-fashioned knitt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the advantages of flat-knitted home textiles,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design elements such as color, texture, pattern, shape and knitting technology. The patterns and textures of flat-knitted products are much diversified, plus much diversified fibers and yarns, various kinds of flat-knitted home textiles could be designed and produced. Besides that, flat-knitted fully-fashioned home textiles take great advantages of high-level automation and high productivity of production process and saving raw materials, etc., which means they have great potentialto grow in the field of home textiles.%横编针织成形家用纺织品在织造过程中通过纱线的选择、组织结构的变化和组合以及成形工艺把设计层面的颜色、肌理、图案、造型集成表现出来,这既是面料的开发也是纺织产品的开发.文章从家用纺织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出发,详细分析了横编针织成形家用纺织品的现状以及特性和优势,探讨了横编针织成形家纺产品的设计要素,例如颜色、肌理、图案、造型等与针织工艺的关系.横编产品花型和组织结构多样,结合原料的多样性,可以开发出风格多样、特性突出的各类针织家纺产品,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节约原料等优势,在家纺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期刊名称】《纺织导报》【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横编;针织成形;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开发;肌理【作者】周立亚【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东华大学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7.21 家纺产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家用纺织品是室内环境的重要构成,起到对家居环境进行功能完善与细化、环境装饰与美化、气氛营造与渲染的重要作用。

干货│新型贾卡三针技术如何生产「双色鞋面织物」

干货│新型贾卡三针技术如何生产「双色鞋面织物」

干货│新型贾卡三针技术如何生产「双色鞋面织物」“双色贾卡鞋面设计是指利用新型贾卡三针技术生产的一种具有双色效应的间隔织物。

间隔织物是利用纱线将上下两个相互独立的表面织物连接在一起,并保持一定间距的一种独特的三维立体新型材料,属于技术纺织品。

现已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鞋材上,尤其是运动鞋。

1经编间隔织物经编间隔织物也称为三明治织物,是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编织成的三维立体织物。

两个面层之间存在着一个由单丝支撑的大容积空间,厚度最大可达65mm,可以容纳大量空气。

正是由于这种独体的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间隔织物具有特殊的压缩性能和微气候调节能力,间隔织物也成为目前研究和开发的一种热门纺织材料。

间隔织物的用途十分广泛, 遍及服装、汽车、复合材料、医疗、农业、声学等多个领域。

间隔织物结构图2鞋材用间隔织物生产设备生产经编间隔织物常用的机型为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常用机号为E22,机号最高可以达到E30、E32,间隔范围为1-9mm。

梳栉一般6到7把,可配置贾卡梳,大大增加梳栉的提花能力,使鞋面风格更加丰富。

3新型贾卡三针技术在新型贾卡工艺中,每个提花单元由两个横列组成,每一横列由两个信息控制,故贾卡梳的偏移由四个信号来控制,分别控制奇数横列的针背、针前垫纱的偏移及偶数横列针背、针前垫纱的偏移,故由此能形成16种垫纱的可能,对这16种垫纱组织进行合理的组合,可以设计出风格各异的经编贾卡提花织物。

这一新型贾卡选针技术的应用则突破了传统三针选针技术的局限,如浮线效,贾卡梳栉不仅可以在针背偏移,而且实现了针前的偏移,从而丰富了贾卡组织结构.形成风格多变的织物。

因此,进一步扩大了贾卡经编织物的应用领域。

如下图所示,H表示导纱梳栉不发生偏移,T则表示导纱梳栉发生偏移。

4新型三针技术在鞋材上的应用在设置工艺参数时,把贾卡纱线一隔一分为奇数列和偶数列,将奇数和偶数列分别配置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种类的纱线,即两把半机号的贾卡梳分别穿入不同颜色的纱线,最好两种纱线颜色对比明显。

新型织物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新型织物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新型织物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织物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材料之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织物材料的设计与应用也追求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新型织物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并重点关注其创新性和实用性。

首先,新型织物材料的设计需要追求创新性。

传统的织物材料在结构和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材料的多样化需求。

因此,设计新型织物材料应该注重创新理念和设计思维。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织物纤维的组合、梳理方式、纺织工艺等途径来实现结构的变化,从而改变织物的性能。

同时,利用新兴技术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智能材料等也可以为织物材料的设计提供更多可能性。

这样的创新设计能够为织物材料的性能和功能开辟新的领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其次,新型织物材料的设计还需要注重实用性。

创新的织物材料必须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其优势。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织物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比如,可以通过调整织物的纤维密度、纺织密度、纤维强度等来改变织物的抗老化、防水、防火等性能,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此外,新型织物材料还应该注重环保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考虑,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新型织物材料的设计不仅仅是纺织工艺和纤维材料的改进,还包括与其他领域的融合。

例如,在医疗领域,可以研发具有抗菌、吸湿排汗等功能的医用织物,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和健康水平。

在体育领域,可以开发具有保护功能、吸汗透气和防风防寒等性能的运动织物,以提升运动员的表现和安全感。

此外,新型织物材料在建筑、交通、电子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推进新型织物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各领域专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至关重要。

纺织工程师、材料科学家、化学家等跨学科合作能够为新型织物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提供更多的思路和资源。

此外,政府、学术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是关键,推动新型织物材料的研发和工业化生产。

基于图像学视阈下的马山楚墓出土“田猎纹绦”织物解读

基于图像学视阈下的马山楚墓出土“田猎纹绦”织物解读

理论与方法丝绸JOURNAL OF SILK基于图像学视阈下的马山楚墓出土 田猎纹绦 织物解读Interpretation of field hunting-patterned ribbon fabric unearthed from Mashan Chu Tomb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conography涂雨潇a ,李㊀正b(苏州大学a.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b.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摘要:战国时期马山楚墓出土的 田猎纹绦 织物图像开创了将人物㊁动物和场景并置于同一画面中的先河,文章以全新的图像学视角完善战国时期服饰与质料系统㊂通过图像学和叙事学等研究方法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 田猎纹绦 实物资料及图像逐层递进剖析,立足于 前图像志描述 图像志分析 和 图像学解释 的图像学视角去还原田猎角色的形象构建,提出田猎图像的叙事特征,并挖掘出田猎活动风靡的发展缘由㊂研究表明:通过图像学知识分解并深挖 田猎纹绦 存在着图像叙事的直观性㊁象征性和共时性等特征,感受角色赋予的运动精神,总结了军事㊁祭祀㊁农业和娱乐等因素是构成战国时期田猎活动盛行的主要动因㊂关键词:田猎纹绦;图像学;田猎文化;形象构建;叙事特征;织物图像中图分类号:TS 941.11;J 51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 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7003(2024)04001809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4.04.003收稿日期:20231102;修回日期:20240309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1BG 124)作者简介:涂雨潇(1995),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饰设计与工程㊂通信作者:李正,教授,博导,sudalizheng @ ㊂㊂㊀㊀战国时期楚国疆域最大,占有湖北㊁湖南㊁江苏㊁江西等地区[1]㊂虽然以前的楚国已消失殆尽,但楚人的民族精神汇入在文学和艺术等方面,在‘江陵马山1号楚墓“[2]和赵丰[3]的‘中国丝绸通史“中有提及㊂然而,详尽研究 田猎纹绦 领域的成果及文献甚少,鲜有深入挖掘其艺术化发展㊁图像及其背后的关系㊂近年来,图像学方法在设计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潘诺夫斯基[4]将图像学研究分为三个彼此融合的层次,即前图像志描述㊁图像志分析和图像学解释㊂笔者认为可以运用此方法架构至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 田猎纹绦 上㊂ 图像学解释 更是传达 田猎纹绦 织物图像和文化形成的种种原因,所以本文将从图像学角度出发找寻 田猎纹绦 织物图像表面与背后的逻辑关系,以期为管窥战国时期田猎织物和文化造诣提供多元视角,也对掌握战国楚人的舆服文化㊁造物思想及精神世界等具有重要意义㊂1㊀ 前图像志描述 田猎纹绦 织物图像的形象建构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马山一号楚墓的 田猎纹绦织物,雄浑谨严,竞辉齐光㊂彭浩[5]在‘楚人的纺织与服装“中有记载 田猎纹绦 织物样式,曾将此绦归类于织物品中 组和绦 类的 纬线起花绦 ,并对它的纹样类型及特征进行表述㊂另结合湖北省荆州博物馆中战国时期的 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 文物中的领缘名称,统一将此织物称为 田猎纹绦 ㊂笔者认为 田猎纹绦 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的图像,基于战国时期 田猎纹绦 织物纹样图像则是外在构成形式特征,对它的颜色选择和纹样类别等进行概括性梳理和形象建构㊂即将第一个层次 前图像志描述 是对于 田猎纹绦 织物图像的形象建构,将图像本身进行客观描述,揭示事物本身直接描绘出来的图形㊁图像㊁图式及形式内容㊂1.1㊀ 田猎纹绦 图像本体的溯源以 田猎纹绦 织物为媒介的叙事性形象需建立在织物图像的本身,其构图㊁图式㊁位置等皆与织物的造型和图像密不可分㊂因此,解析田猎图像上的角色形象必须将其还原至织物本身上㊂画面中的人物结构㊁空间位置㊁装饰技法等都对角色形象的细节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研究织物本身以求还原田猎图像的内容与主题㊂ 田猎纹绦 织物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地区特色,整个菱形构架里讲述着既独立又连贯的田猎故事,描述出楚国贵族御马驱车,张弓射猎,鹿逸兽窜,勇士搏犀斗虎的喧腾场景㊂本文研究的 田猎纹绦 织物出现于湖北省荆州博物馆的 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 (N 10)和 舞凤飞龙纹绣土81第61卷㊀第4期基于图像学视阈下的马山楚墓出土 田猎纹绦 织物解读黄绢面绵袍 (N22)的领缘外侧㊂这两件服装均出土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相关信息结合荆州博物馆的发掘报告‘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 绵袍登记表 ,以此为案例进行分析(表1)㊂N10四周绣以缘边,衣身绣饰凤鸟啄蛇纹样,具体服装样式参照表1中的款式图[6]㊂另一件 田猎纹绦 位于N22的领部,目前残损较严重,织制较粗糙㊂N22绵袍袍长与素纱绵袍(N1)接近,因此将N22款式图归类于N1样式㊂N22绵袍的版型较其他两型略小,属于实穿性衣着㊂因N22领缘处 田猎纹绦 花纹残损较严重不足以成为研究范本,所以本文中的造型特征内容主要以N10领部的纹样进行分析㊂这两件 田猎纹绦 织物织造精美㊁构图内容丰富,对于研究楚艺术中的服饰文化和图像研究等可提供重要的依据㊂表1㊀ 田猎纹绦 的案例分析Tab.1㊀A case study of field hunting-patterned ribbon1.2㊀ 底线横向 的空间构图形式田猎纹绦 题材凭借独特的艺术智慧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构成 有意味的形式 ,充分体现楚人的美学思想㊁信仰观念及精神追求㊂ 田猎纹绦 图像以不同的组合形态构成一幅内容丰富㊁风格别致的复合性图像,其配置序列均贯穿着共同的思想内涵㊂笔者观察此图像在构图上是从同一方向㊁等距离的视点去描绘的空间透视构图方法㊂这种 底线横向 的空间构图形式使画面中所有事物都处于同一底线上的透视构图关系,画面呈现出一种将现实的立体空间转变为艺术的平面空间的效果,看不出所描绘事物的纵深位置关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只能由角色的左右位置㊁身姿和手势才能判断,把人物的活动全布置在一个画面里㊂另外,可以观察出 田猎纹绦 织物是对事物采用侧面描绘的手法,使整幅图案呈现侧视图的视觉效果,所有动物的头部㊁胸部㊁足部呈现出极为整齐的侧面轮廓线㊂观者不需要改变视角来解读图像,全部画面统一在一个视角中,这种表现手法也奠定了中国后期的狩猎图的基本表现手法㊂如在‘中国画像石全集“中陕西绥德县延家岔汉墓的前室西壁横额上,石刻门楣画像描绘了一幅壮大的狩猎场面(图1)[7]㊂横额画面分栏构图,上栏为车马出行图,下栏为狩猎图㊂狩猎场面非常壮观,熊㊁虎㊁鹿等动物角色刻画生动㊂画面中马车鱼贯而行,骏马昂首扬蹄,姿态雄健㊂猎手挽弓搭箭急射野兽,马㊁鹿等惊禽骇兽,或中箭逃命,或藏头撅尾㊂笔者将此图与 田猎纹绦 织物图像对照分析,发现其中人物㊁动物等角色形象有着类似的表现手法,或许体现着后人对战国时期田猎图像的借鉴痕迹㊂但是后者已有改进,如图1中的马腿已有前后之分,直线线条已开始逐渐转为弯曲,而且动作神态更赋予动感,说明描绘手法已经从二维平面的表现手法转向三维动态的形式㊂图1㊀东汉狩猎场面Fig.1㊀Hunting scene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1.3㊀ 绝艳气韵 的角色形象还原战国织物色彩中多数以两色表现纹样,最多不过五色㊂ 田猎纹绦 织物就使用深棕㊁红棕㊁土黄㊁钴蓝等多色[8]㊂ 田猎纹绦 织物采用各种色彩编织而成的绕纬编织法,有规律地在正面每隔几根经线回绕一次,形成花纹图案㊂织物地91Vol.61㊀No.4Interpretation of field hunting-patterned ribbon fabric unearthed from Mashan Chu Tomb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conography部组织较为稀疏,起花部分的纬线密度会增加,显示的花纬普遍会更粗[9],更为凸显 田猎纹绦 的花纹缤纷悦目㊂田猎纹绦 织物中色彩的地组织为深棕色,花纬可见红棕㊁土黄㊁钴蓝㊂为了更接近实际丝织品的色彩准确性,本文依据王亚蓉[10]复制‘章服之实:从沈从文先生晚年说起“中的领缘纹样局部复原图中的色彩(图2),并结合‘江陵马山1号墓“中 丝织品色彩的测定表 ,采用上海市丝绸科学技术研究所编的‘色立体色谱“,对 田猎纹绦 的经纬丝线进行比对确定的色标㊂参照‘色立体色谱“中可知深棕色为Yellow Red (YR )㊁土黄为Yellow Orange (YO )㊁钴兰为Purplish Blue (PB )㊁红棕为Yellow Red (YR )㊂纹样色彩的纯度和明度按照等级划分,具体色彩分布信息如表2所示,并绘制 田猎纹绦 色彩还原图且运用在文中(图3)㊂图2㊀N 10服装中领缘纹样局部Fig.2㊀Part of collar edge pattern in clothing N 10表2㊀ 田猎纹绦 织物中色彩信息分布Tab.2㊀Color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in field hunting-patternedribbon fabric图3㊀色彩分布(作者自绘)Fig.3㊀Color distribution (drawn by the authors )㊀㊀ 田猎纹绦 织物中涵盖绣线颜色有深红㊁土黄㊁深棕㊁黄绿㊁深蓝色等[11]㊂色彩应用似繁而简,轻灵脱俗,既有节奏的规律性,又尽显纹样的多样性和变化性㊂纹样以小面积的深色满绣使画面醒目,表现出富丽而古朴的时代特色,同时在周围装饰色彩斑斓的几何图案,经过各种形状的跳跃色块点缀,加强了画面热烈欢快的气氛㊂另外, 田猎纹绦 织物中图像注重人物㊁动物纹样的线条,规整匀称,增加了图案的真实性和动感㊂ 田猎纹绦 创造了动物及人物双重元素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开端,笔者通过画面中每个角色的形象构建,可归纳为动物类和人物类的角色形象(表3),感受图像中带来的愉悦感官享受和极致形式语言,将无形的楚艺术审美转化为可视化图案视觉符号㊂1)人物形象刻画㊂人物形象在N 10中 田猎纹绦 上有四个猎者:一个御马驱车,一个张弓射鹿,两个正在与巨兽恶斗㊂在N 22中 田猎纹绦 中有一个御者,曲肘持缰,背负弓矢㊂这些人物纹经过图案化的艺术创造,手法精练,情趣横溢㊂尽管只有抽象简单的线条,却为纹样设计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把田猎活动这种令人沉湎流连的场景引进了造型艺术的领域[12]㊂它描绘楚人骑马㊁驾车㊁射箭和狩猎等日常活动,与楚人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密切相关㊂‘尚书㊃甘誓“中 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 ㊂这些话充分反映出当时不仅有车,而且能进行车战,并已形成车左㊁车右㊁御手等三名战士共乘一车㊂由此可见,这类图像更倾向成为一种符合式的人物图像模式,自组成一个战斗单元体系进行描绘㊂2)动物描写刻画㊂动物纹在楚国纹样中常见有凤纹㊁龙纹㊁虎纹㊁马纹㊁鹿纹等㊂在 田猎纹绦 中有鹿㊁马㊁豹㊁虎和猛兽等动物纹样,本文就以这常见的四个动物进行分析㊂鹿纹是由于楚地为云梦泽腹地,也是鹿的栖息地㊂皮道坚[13]认为楚国的鹿在古代是一种神物,是人升仙时的乘骑,具有祯祥瑞应的意义㊂马是聪明㊁忠诚而勇敢的象征,具有高贵㊁优雅的气质㊂‘易经“中将马象征天,即 乾为天 [14],战国时期的马作为主要乘运工具而成为必需品,其纹样被广泛运用㊂豹的形象是众所周知的祥瑞纹样,仁厚祥瑞㊁威严震慑,豹为山林中的猛兽,其体势瘦劲矫健,毛纹绚丽多彩,豹纹样是爵禄㊁荣誉的象征㊂虎在楚国为 五灵 之一,驱妖避灾,所以虎纹被普遍运用在楚文物中㊂虎动态十足,在头和身上饰有疏密㊁大小各异的纹样㊂笔者认为楚人广泛使用这四个纹样是源于它们带有吉祥美好寓意而喜闻乐见,进而通过艺术化的抽象手法运用在田猎纹绦中㊂2第61卷㊀第4期基于图像学视阈下的马山楚墓出土 田猎纹绦 织物解读表3㊀N10中 田猎纹绦 织物中人物和动物造型分析Tab.3㊀Modeling analysis of characters and animals in the field hunting-patterned ribbon fabric in N10鹿后部前部马左侧豹左侧虎图像志分析的叙事特征田猎纹绦 织物图像中的 图像志分析 ,是强调图像的传统意义或特定传承的图像意义,基于图像学视角下解读 田猎纹绦 织物中特定传承的图像意义就是其独有的叙事特征,分析其叙事特征主要体现在直观性㊁象征性㊁共时性等,具体表现在图像中抽象的视觉效果,展现动态的运动精神及并置的场景转换㊂同时, 田猎纹绦 在服饰织物巧妙地将楚艺术中抽象的视觉效果与具象的情景模块运用到服饰设计中,是对其追寻自由㊁无拘束的人文内涵与精神价值的承载延续㊂基于本文则是呈示 田猎纹绦 织物图像的画面效果中包含独特的叙事特征,归纳提炼其抽象的视觉效果和动态的运动精神及并置的场景转换㊂2.1㊀叙事特征的直观性 田猎纹绦 抽象的视觉效果㊀㊀ 田猎纹绦 图像通过视觉符号将动物纹和人物行为题材以故事情境化的方式传达,是图像发展上的新突破㊂动物纹和人物行为题材是神秘色彩的逐渐消融,是对自然和天命的敬畏过渡到强调人本的表象,这些抽象纹样直观地表现出楚地风俗的形象载体和社会习俗㊂楚人是通过抽象的符号㊁图像㊁概念为基点,对战国时期 田猎纹绦 进行归纳与阐释的图像造物思维和运行规律的叙事化产物[15]㊂ 田猎纹绦 织物纬花绦带(图4,摄自荆州博物馆)作为本文重点的探讨方向,它不仅让人产生视觉上的愉悦感,还流露出高深层次的图像叙事意义㊂ 田猎纹绦 这类直观的写实纹样,真实映射楚人现实生活的场景和捕猎的日常生活,甚至争斗㊁攻战等扣人心弦的场景设计都成为题材呈现在织物上㊂画面整体通过几何化的抽象视觉效果,巧妙抓住人物与各种动物形象的直接性特征,如 田猎纹绦 中车马与鹿的奔放和灵动,武士㊁剑㊁盾和猛兽等图案气势磅礴,惟妙惟肖㊂图案构成中的设计规则㊁大小形状和简繁程度要适应织造技术的发展水平限制,多表现为折线绘制几何纹样,复加的折线之美在繁缛的图形中体现出高度的规则感,根据实际情况作夸张变形或简化处理,给予抽象的形式美㊂除此之外, 田猎纹绦 织物属带状,整体构架拆解出四12Vol.61㊀No.4Interpretation of field hunting-patterned ribbon fabric unearthed from Mashan Chu Tomb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conography个部分的小单位花纹,再重新组合图案之间的节奏关系,是楚人审美方式和造物智慧才能的显现㊂菱形骨架在纹样中由众多倾斜线组成网状结构,形成伸缩自如㊁疏密有致的菱形㊁方格形和复合菱形等形状作框架㊂图案内各菱形之间多填以S 形或5字形等几何形为设计要素,其图案构成为加花式二方连续织物,再精妙设计成四方连续图案形成地纹(表4),地纹中涵盖各式造型,能衬托主纹更为醒目突出,使画面连接贯通㊂图4㊀ 田猎纹绦 纬花绦带Fig.4㊀ Field hunting-patterned ribbon wefting ribbon表4㊀ 田猎纹绦 织物中图案构成2.2㊀图像叙事的象征性 田猎纹绦 动态的运动精神㊀㊀笔者认为 田猎纹绦 中田猎角色力图在画面中表现强烈的运动美感[16]㊂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一直身处兼并战争中,积极进取,骁勇善战,崇尚冒险的精神促就战斗民族中的楚人常持活性因子,由内而外散发原始气息和自然情调,保持动态的生命感㊂‘楚辞“中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体现楚人崇尚生生不息的运动美㊂正如‘周易㊃系辞“中描绘的 生生之谓易 一样,是楚人刚健自为㊁自强不息的写照㊂说明了当时注重人与物相关的世俗生活的社会思潮兴起,诠释了多元性的楚艺术观念及发散性的人文理性思想[17]㊂田猎纹绦 织物图像洋溢着生命活力,弥漫着激越雄劲的运动精神,追求静中求动,或者虽静犹动㊂笔者从N 10服装的 田猎纹绦 织物中图像结构的运动状态形式分析可得(图5),图像涵盖人物驾驭马匹的动感,猛兽逃跑或被捕㊁相拥打斗的造型,动态造型多变,如处于驾驭状态㊁打斗状态和逃跑状态等㊂在同一个平面上采用构图纵横二式并肩,生动地借以图像来叙述动作在时间上的连续性,扩散化重叠填充于画面中,其折线之巧充分展现楚人对运动感的追求,时时尽显动物及人物的状态,体验到运动之美[12]㊂22第61卷㊀第4期基于图像学视阈下的马山楚墓出土 田猎纹绦织物解读图5㊀田猎动物的运动状态Fig.5㊀Movement of field hunting animals这种图像赋予物象一种运动的性质,正如这种洒脱奔放的力感线条,才能深度表达楚人精神历程的物化形式和情感体验,传达出楚人对运动美感的追求和独特的审美观念㊂ 田猎纹绦 织物本质目的是基于图像学的研究方法与内在逻辑去深入研究织物本身[18],内蕴战国时代的楚国社会习俗,还有艺术意志所产生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关系㊂ 田猎纹绦 织物作为完整的犹如生命机体的艺术品被创造出来,它的视觉符号转化为艺术语言,集合各种抽象意识构成的象征寓意,氤氲其美学及艺术价值㊂2.3㊀图像叙事的共时性 田猎纹绦 并置的场景转换㊀㊀ 田猎纹绦 织物图像中每一个角色及场所都赋予浓厚的场景画面感,由此来分析其形象角色和图像元素,厘清图像本身的主题意蕴与叙事关系㊂罗兰㊃巴尔特在‘符号学历险“中曾展开对图像场景的讨论: 场所是基本单室,在那里可以找到有关一切主题的话语材料和论证㊂ 对于不同的主题悉数纳入同一个场所,形成并置且共时等叙事特征㊂具体到 田猎纹绦 图像中可以划分为四个主题,每个主题图像内容作为一个图像单元,其本身具备一定的叙事性,这四个图像单元之间没有因果联系,也没有一定的时间顺序,纯粹因其具有相似的田猎文化的叙事特征而得以并置且共时㊂它们烘托着同一个主题,并置在同一综合空间之中㊂田猎纹绦 图像中的叙事场所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叙事主题,通过分解为若干图像单元,以 并置 的手法设计在同一幅画卷中,精妙地利用几何骨架的背景线条来划分事件中的时间和空间,使故事有起承转合的叙事效果,展现出完整的田猎情景㊂画面中有御者㊁射者和武士等角色,又有各种动物㊁工具㊁仪仗等形象㊂图像中角色及场景转换巧妙地以连环长卷的展示形式对战国时期田猎活动的叙事内容进行戏剧化呈现㊂一方面,它赋予叙述主体具有行为趋向的意义,使叙事得以向前不断推进;另一方面,其运行轨迹又意味着不同叙述空间转换时所具有的动态特征和时间性质,富于动态的人物㊁动物和场景在画面中穿梭㊂ 田猎纹绦 织物花纹由四个菱形组成,内部填充复杂纹样,排列成上下两行㊂场景分为四个部分(图6),第一幅奔鹿纹样(图6中序号1部分),画面中部有象征为山丘的菱形纹,左上方菱形内是象征山峰的重叠小菱形,凸起的山丘前有动物仓皇逃跑,从它的犄角和身形猜测为鹿㊂笔者结合王亚蓉研究员在‘章服之实“中的复原图,可见另有一兽被射中倒卧在地,从侧视图上推测此兽前四足㊁后两足,身形较长,头上有五只犄角,嘴型似在求助中,尾部作蜷缩状态㊂第二幅田车纹样(图6中序号2部分)中两人乘一辆田车正在向前追逐猎物㊂田车有犄㊁箱㊁六边形轮,有毂,共八辐㊂车厢后部一人为御者,手前伸作驭马,前部一人似为射猎的贵族㊂车后立有旗杆,插附上挂向后飘动的旌旗㊂ 田猎纹绦 中上行菱形框架里包含的两个图案故事相互联系且相互呼应,臆想出第二幅田车纹样图里的人物在追赶第一幅奔鹿纹样中动物们的捕猎场面㊂下行两个菱形图案左右侧造型相似,同属于武士搏兽图,其中人物形象的表达手法与上行中田车纹样的人物相近㊂第三幅搏豹纹样(图6中序号3部分)中的人物正与一只猎豹拼搏㊂第四幅搏虎纹样(图6中序号4部分)中武士正与一只猛虎激烈搏斗㊂图6㊀N10中田猎纹绦Fig.6㊀Field hunting-patterned ribbon in N10另一件田猎纹绦在N22领缘处(图7),虽有些许残损,但从图案大致推测得知花纹组合的排列形式与N10领部的大致相同,足以构建起完整的图像叙事㊂马车上仅有一人,双手驭马,曲肘握持缰绳,背负弓箭,弓朝向车后,马作奔驰状㊂另一菱形内图案上部残缺,细辨尚可看出是一武士执盾与猛兽搏斗㊂由此可见,笔者总结战国时期的叙事主题已达到裁割缀连的共时性特征,或为时间上的裁割,或为场景上的缀合,能体察和联结这些独立图像单元的象征意涵,读解出田猎主题的外在场景与内在意义的关联性问题㊂32Vol.61㊀No.4Interpretation of field hunting-patterned ribbon fabric unearthed from Mashan Chu Tomb from the perspective oficonography图7㊀N22中田猎纹绦Fig.7㊀Field hunting-patterned ribbon in N223㊀ 图像学解释 田猎纹绦 织物图像的发展缘由图像学解释 是结合一定的社会背景去获取作品中的思想和背后发展现状㊂当时田猎活动引领着生活潮流和社会风尚,因此,通过 田猎纹绦 中 图像学解释 剖析其背后隐藏的发展缘由㊂田猎是楚人的重要主题活动,图像中的人物搭弓射兽,围田而猎,场面旌旗蔽日,结驷千乘㊂可见田猎活动的盛行潜移默化地改变当下楚艺术题材及文化的发展㊂那么,战国时期楚国为什么如此风靡田猎文化呢?与当时的社会现状又有什么关系呢?从 田猎纹绦 织物图像中侧面映射出当时现实生活状况,以及促就田猎文化发展存在哪些要素㊂3.1㊀军事背景下的驱动反应20世纪60年代初郭沫若[19]主编的‘中国史稿“中记载田猎目的是 通过田猎进行练兵 ,提出田猎与军事活动密切的关系㊂有学者指出 田猎须驾车马,合徒兵,执兵戈,进与禽兽搏斗,故田猎且有治兵的重要意义隐于其间 [20],说明在战国时期的军事背景下再次确认田猎活动的必然意义㊂田猎活动有举行军队的战阵演习,以达到训练士卒的目的,这也是田猎活动频繁的原因之一㊂可见田猎活动不仅训练了士卒的战斗意志和实战能力,同时还加强军事情报㊁物资运输等辅助系统的工作能力㊂笔者认知到战国田猎文化成为对军事力量的示威和军事行动的内核驱动力,从而加强了楚人对于田猎文化的重视性㊂这一时期狩猎活动与军事训练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㊂楚人通过大规模的射猎行动起到军事训练的作用,这是楚人保持战斗力与尚武精神的重要手段㊂3.2㊀祭祀礼仪下的隐喻特质楚人热衷于田猎活动,不仅因为田猎是一种军事演练,而且也与宗教祭祀紧密相关㊂‘诗经“的田猎诗中均有记载,田猎习俗一直延续战国时期的楚国㊂‘礼记“曰 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 天子乃厉饰,执弓挟矢以猎㊂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21],田猎所获禽兽可用于祭祀四方之神,或祭祀宗祠㊂‘左传㊃成公十三年“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22];‘谷粱传㊃桓公四年“云 四时之田,皆为宗庙之事也,春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 [23]㊂由此观之,一年四季的田猎活动与宗庙的祭祀事宜紧密相关㊂笔者认为当时田猎文化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用所获禽兽来祭祀神灵,以至于田猎活动被直观绘制在服饰图案载体中㊂3.3㊀农业条件下的必需表象田字出现在甲骨文中有 田十受年 圣田 王往于田 等[24]㊂ 田 是象形字,表示田地㊁土地㊂‘白虎通“中认为 田 有 为田除害 之义[25],加上‘说文“解释道 猎,放猎逐禽也 ,可知 田猎 的作用可以保护农作物不受禽兽的糟蹋㊂古代中国土地广大,农作物资源丰富,不少地区处于 廉鹿在牧,蜚鸿满野 的自然景观,有禽兽害禾稼㊁毁五谷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㊂‘左传㊃庄公十七年“中 冬多麋 ,杜预注 麋多则害五稼,故以灾书 ,为了保护农作物,需要开展田猎活动为农田除害㊂笔者认为田猎文化紧密围绕着楚国现实主义的生活题材和实际情境,见证艺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期盼和密切关注,从而也影响在织物视觉上缔造的审美对象㊂3.4㊀游目骋怀下的娱乐文化枚乘在‘七发“中写道: 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弭节乎江浔㊂掩青蘋,游清风㊂ 说明田猎环境优美㊁山水环绕㊁草木茂盛,为调整心态的最优方式,田猎是战国时期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补充娱乐项目㊂楚人身处南方蛮荒的生态环境中,大江芳泽㊁鸟兽野林这些充满无穷生命活力的自然意象,熔铸了楚人乐观自由㊁奔放好动的性格㊂楚人对于田猎文化秉持兼容并蓄的开放之态㊁动态的 活性精神 ,成为先秦楚王重要的娱乐活动㊂‘诗㊃车攻“ 田车既好,四牡孔阜㊂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淋漓尽致地展现楚人的冒险精神㊂笔者从这些细节解读出田猎活动对楚民族性格产生深刻的浸染作用,是楚人威武刚毅性格的呈现㊂4㊀结㊀语基于 前图像志描述 图像志分析 和 图像学解释 的图像学角度,本文剖析了 田猎纹绦 织物图像,得出观点如下:首先,通过 田猎纹绦 织物图像的形象构建,了解其独特的底部横向的空间构图形式及人物㊁动物与场景之间的角色还原㊂其次, 田猎纹绦 织物图像具有抽象的视觉体验和赋予动感的运动精神,也是楚人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的时代侧影㊂同时,画面中赋予直观性㊁象征性和共时性等叙事特征,处处展示着楚人独特的艺术观念与审美内涵㊂另外,随着战国时期多元文化思潮和社会动乱的必然趋势下,开辟出奇异新颖的田猎文化局面,具有重要的功能与意义㊂楚人对田猎文化的热爱和专注源于军事㊁农业㊁祭祀和娱乐等多方面因素的驱动,进一步孕育出极具现实生活和写实性纹样的田猎叙事性题材的图像,从而运用在楚式服饰与质料中㊂42。

纺织面鞋的运动力学研究与改良

纺织面鞋的运动力学研究与改良

纺织面鞋的运动力学研究与改良随着人们对于运动的偏好和需求的提高,纺织面鞋作为一种新型的运动鞋款逐渐受到了广大运动爱好者的青睐。

纺织面鞋的轻便舒适以及透气性好的特点,使得其在运动中能够更好地适应足部的需求。

然而,在长时间运动中,一些人可能会出现因纺织面鞋不合适而引发的足部问题。

因此,对纺织面鞋进行运动力学研究与改良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运动力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纺织面鞋在运动过程中对足部的影响。

通过对人体运动过程中各种力和压力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纺织面鞋对足部关节、肌肉和韧带的压力分布情况。

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运动方式下纺织面鞋对足部的运动支持和稳定性,并进一步找到与足部解剖和生理特点相适应的鞋履设计。

其次,运动力学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纺织面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

通过实验和测量,我们可以发现纺织面鞋在运动中可能会出现的足趾交叉、脚弓下陷和脚底疲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针对纺织面鞋的鞋底厚度、鞋底软硬度以及鞋面材料的强度等方面进行改良。

同时,我们还可以针对纺织面鞋的鞋跟设计、鞋舌高度和鞋帮紧固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供更好的足部支持和保护。

另外,基于运动力学研究的改良还可以使纺织面鞋更好地适应不同运动场景和运动需求。

不同于传统的运动鞋款,在多样化的运动需求下,纺织面鞋需要更精准的设计和改良,以满足不同运动项目的特殊要求。

通过结合运动力学研究和先进的材料科学技术,我们可以开发出更适用于不同运动项目的纺织面鞋,比如篮球鞋、跑鞋、足球鞋等。

这样的改良将在不同的运动场景下提供更好的运动性能和舒适性,从而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此外,运动力学研究还可以为纺织面鞋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依据。

通过将个人运动数据和运动力学研究相结合,我们可以设计出更贴合个体特点和运动需求的纺织面鞋。

比如,针对不同足型和步态的人群,我们可以提供不同的纺织面鞋设计方案,以满足不同个体的运动需求。

总之,在纺织面鞋的运动力学研究与改良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与分析来了解纺织面鞋对足部的影响;发现纺织面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良措施;使纺织面鞋适应不同运动场景和运动需求;并为纺织面鞋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依据。

互动式织物

互动式织物

互动式织物
Leeble
【期刊名称】《设计》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SYMBIOSISO系列互动式织物是一种能够对外界刺激进行判断反应的特殊材料。

使用者可以通过触摸面板得到呼应。

他们也可以用手机等设备通过互联网来操控面板上图案。

这为以后的建筑、装置、工业等设计品的表面材料选择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与可能。

【总页数】6页(P78-83)
【作者】Leeble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642
【相关文献】
1.互动式教学在党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中的探索与应用——以广西社会主义学院"读书活动"互动式教学为例 [J], 朱列
2.“一课一席谈”辩论互动式培训l模式的范例实录——“一课一席谈”辩论互动式教师培训新模式操作指南(连载二) [J], 潘世祥;
3.基于用户体验的互动式导向APP与非互动式导向APP的对比研究 [J], 石梅;汤程心;薛朝晖
4.创新互动式教学,激发创造性思维——探讨小学英语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J],
陈天心
5.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课互动式教学体验及创新研究——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方式 [J], 刘香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ilum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时尚设计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Bilum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时尚设计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Bilum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时尚设计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Bilum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时尚设计应用研究背景: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是一个多元文化、传统艺术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手工艺品资源,其中以Bilum为代表的编织工艺品是当地的特色之一。

Bilum是一种传统编织袋,由本地的天然纤维和植物染料制成,具有独特的样式和颜色,是当地妇女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Bilum已成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文化的重要标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赞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Bilum在时尚设计领域的应用,挖掘其潜力和可能性,为当地的手工艺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和商业机会。

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Bilum的历史、工艺特点、现状以及应用范围等。

2. 实地考察。

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地区,深入了解当地的手工艺产业和Bilum的传统生产过程,与当地艺人交流,了解其设计理念、创意灵感和市场需求。

3. 数据分析。

采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Bilum在时尚设计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探究其在设计中的可能性和创意发挥空间。

研究内容:1. Bilum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2. Bilum的工艺特点和设计特色。

3. Bilum在时尚设计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创意发挥空间。

4. Bilum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结合,以及其在国际化时尚市场的商业潜力。

研究意义:1. 推广当地的手工艺产业和文化艺术,促进文化交流和青年创业发展。

2. 在时尚设计领域中挖掘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和设计理念,为时尚产业注入新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

3. 为当地的手工艺产业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和市场空间,促进经济发展和地方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 开 F r 用发 e
中图分类号 :Q1 1 76 1 T 7 . . 7 4
齐加胜, 马蹄形立体 织物设计 理论研 究 等:
gl s as
文献标识码: A
马蹄形立体 织物设计理论研究
齐加胜, 张小蓉 ,董伟锋 ,周宝圣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 0 1 ) 10 2
圆= 0 5 m,钢针 间距 幽 10 5 m 1 . m = . 3 l。半 圆上如表1 马蹄形立体织
物参数表所 示。
其 中:
幽 第n 一 层钢针间距幽 与第一层 ( 内圆层 )
钢 针 间距 幽 差 ; 之
圆 一 第n 层钢针直径 圆与第一层 ( 内圆层 ) 钢针直径 圆 之 差; 1
Ab ta t T e su y e p o e ep n il sa d s p o e in n h o mi g p o e so o s s o D a rc n e n tae s r c : h t d x lr d t r c p e n t sf rd sg i g t e f r n r c s f r e h e 3 f b sa d d mo s t d h i e h i r t e c n o m i f h o e ia ac lt n o t e a t a e u r me t y s mp ev rf ai n Th e u t a e s o h t e t e h o f r t o e r t l lu ai s h cu l q i y t c c o t r e n sb a l e i t . e r s l h v h wn t a i c o s wh n o h r
Ke r s h reh e 3 fb c te r t a td ywo d : os s o ; D r ; h o ei l u y ai c s
0 前 言
立体织物 u 是面 向先进复合材料性能与功能 , 研 究设计细观 单胞结构 ,选择 高性 能纤维 品种 ,通 过特 殊 的加 工成形工 艺与专用 设备 ,将一 维性状 的 纤 维构造成 的三维空 间 内的一种增 强体 。立 体织物
c n i o sa ei e t a , t eb g e e it r a iceo ah r e h e3 f b ci , t et i k r h a rcwo l e o d t n r n i l h i g r h e n l r l f o s s o D r i d c t n c a i s h c e efb u db . h t i

要:研究 了马蹄形立体织物成形 工艺设计 原则及步骤,用理论计算和样品验证相结合 的方法证 明理论计算符合实 际需
求。结果表明,在其 他条件相 同的情况下 ,马蹄形立体织物 内圆越大,则马蹄形立体织物 的厚度越厚。 关键词:马蹄形;立体织物;理论研 究
S u y o sg i gTh o y f rHo s s o D a rc td f De in n e r o r e h e3 F b is
马蹄形立体织物是在细编穿刺 工艺基础 上,通 过
开发新 的设备而研制成功的一种新的工艺 。
马蹄形 立体织物在 圆弧段承受 一定载荷 ,要 求 织物具有环 向纱及纱 线均匀分布 。在平板上 按照织 物的具体要 求 ,设计加 工圆孔 ,同时配合其他 工装 保证环 向纱铺放和纱线均匀性控制 。
需求从传统 的板块 、回转体等 规整织物 ,发展到异 形织物 。为满足市场 需求 ,主要从研发 新工艺和在
目前工艺前提下开发新的设备等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1 设计原则及步骤
首先保 证纤维在立 体织物 中尽 可能的多 ,即纤 维体积含量满 足产 品使 用需求 。其 次保证纤维尽 可
收稿 日期:2 1— 2 2 0 1 0— 5
作者简介 :齐 加胜 ,男,1 8 年生,中材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先进 93 材料 事业部工程师 ,项 目负责人 ,硕士研究生 。
能连续 ,提 高立体织物 的综合力 学性能 。最 后保证 立体 织物在使用过程 中的特殊要 求 ,如有些 产 品要
《 玻璃 纤 维 》2 1 年 第 4 01 期
表 1 7 的马蹄形 立体 织物参数 表 层
图 1 马蹄 形 立 体 织 物截 面 示 意 图
() 首先确定直段间距 ,要求 圆弧段 间距 1
与直 段 间距 相等 ,以满足纱线 的平 稳过渡 。圆弧 段钢针直径 ,直线段钢针直径 ,要求 圆 直。 圆 直 ≤ () 以内圆半径 内 2 为基准,根据钢针直径 口 钢针 间距 来选择合适的分布 。推荐使用 圆 05 l ≥ . m E
3 2
齐加胜 , 马蹄 形立体织物设计理论研究 等:
F e— r
gl s ̄ a , "
应 用 开 发
求 织物在环 向要求有环 向纱 。 针对 马蹄形立体织物 ,如 图1 所示 ,其设计步骤
如下 。

2 样 品验证
() 取间距 = = I 1 2l,内圆半径 R = 0E , Jl l l  ̄ 2 m l 直线段钢针 直径 = 08E ,圆弧段 内圆钢针直径 直 . m l
QI is e g a h n ,ZHANG a r n ,DONG i n ,ZHOU Ba s e g J Xio o g Wef g e oh n
( i maS in e&T c n lg o. d a j g 2 0 1 ) Sn o c c e e h o yC . t ,N ni 1 0 2 o L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