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思考点滴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新课标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广阔的视野。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符合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终身体育意识。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更加重视。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指导。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实践和体验来促进自我成长和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注重培养体育素养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体育素养不仅包括身体素质的提高,更要包括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对体育价值和意义的认知。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提高身体素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修养,使其在体育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素养和态度。
三、注重多样化教学策略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被提倡和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开展团体合作和个性化训练等。
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跨学科的整合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学应该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互融合和互相支持,促进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通过跨学科的整合,可以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习的综合素质和运用能力。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体育不仅是学生的日常活动,更应该成为学生一生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的探索
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的探索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加强教师全方面培养学生能力,体育作为新课程改革内的一门科目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本文笔者对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途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新课程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性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体育是初中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初中体育的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学适应变革,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使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保障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核心教学理念初中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极快的青春期,这个时间段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是教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开展体育教育,不应该仅仅限于课程的要求,更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核心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迫使学校打破死板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
只有在学生青春期这个重要的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魄和健康的身心,才能保障学生将来人生之路的顺利和畅通。
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核心教学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贯彻落实到位。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改革。
初中体育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可采用新型的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障碍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学校体育教学器材,设置关卡,让学生进行比赛,谁先突破关卡到达终点,谁就是胜利者。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教学知识,活跃了他们的思维,也使他们对体育课程的热忱度大大提高。
三、利用好课外体育活动新课程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外时间,开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外体育活动,使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体育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有效地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是每位体育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把握新课程的要求和精神。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开展体育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体育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学生体质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促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三、拓宽教学手段和渠道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拓宽教学手段和渠道,引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通过户外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形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教师还可以积极借助校园资源和社区资源,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体育比赛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四、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不应该只注重学生的技能提高,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体育选修课、兴趣小组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体育锻炼和训练。
教师还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word精品文档4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
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体育课堂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肯定自我,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课程标准并未作出详细的规定,这意味着对每个学生来说,实现目标的途径可以是多样的。
如:发展上肢力量,有的学生可以利用杠铃、哑铃、单杠等器械进行练习,有的学生可能采取俯卧撑、支撑倒立等练习方法。
因此,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和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应该给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空间,不要过分给学生规定统一的要求。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练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与指导,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让学生可根据喜好选择喜欢的锻炼方法来完成教师提出的练习任务。
学生敢于到教师面前表现自己,教师也不因为学生做得不好而制止和取笑学生,而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学生,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愉悦,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可提高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从过去被动执行教师的教学计划转变成主动完成学习目标,从而加强了责任感,树立了自尊和自信,同时也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法,为今后坚持体育锻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因人而异,个性发展同一班级的学生,他们在体力、智力等都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
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进行教学。
虽然学生的个性不尽相同,但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最能集中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合群与不合群,好动与好静,勇猛与胆怯等许多方面,可以一览无余。
只有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
性格外向的学生,活泼开朗,反应较快,身体素质往往较好,运动能力较强;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反应较慢,一般体质较差,运动能力也较弱。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标体育教学理念的出现,为初中学生的体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发展。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这种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应该努力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体育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积极参与,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出持之以恒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体育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通过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情感态度和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克服挫折、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
注重个体差异和学生发展。
新课标体育教学理念强调个体差异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别需求,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进行选择和提升,让每个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都能取得进步和成长。
注重终身学习的理念。
新课标体育教学理念倡导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求学生养成久久为功、终身受益的意识。
体育教学应该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鼓励他们在毕业后继续参与体育运动,以维持身体健康和促进全面发展。
倡导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标体育教学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
教师要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区域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课标体育教学理念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全面发展自己的潜力。
学校和社会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条件,为初中体育教学的实施提供保障。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5页word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现高效化、高效率的教学,避免形式化、低效率的教学,这是我们课堂教学要追求的一种较高境界,广大教师正在孜孜不倦地钻研各种教学途径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室外的身体锻炼来完成的,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剖析自己,根据课程标准,在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和体育水平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确定教学的内容和任务,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的有效教学比传统的有效教学更注重社会性,更体现个体的主体价值。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对预期目标的圆满完成。
体育健康课堂有效性应表现为课堂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学习收获明显;教师上课轻松,组织有条理:器材和场地利用率高,无资源浪费。
一、加强提问,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才是建立条件反射的最好时机而不适宜的兴奋是无法建立条件反射,甚至会影响和破坏条件反射的建立。
教和学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基础。
当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采用对其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师的注意。
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否按照课堂常规的要求上课。
对学生来讲,用点名提问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比用点名批评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保持了课堂上的学习气氛。
如果学生的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二、实施游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游戏富有情感,容易使人产生兴趣。
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游戏,可以发展他们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通过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团结、负责、遵守纪律、活泼乐观、进取、创新等优良品质。
能加强听力、视力、注意力、记忆力、知觉力和敏锐的观察力的训练,能训练脑筋的灵活性,正确的判断力,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事物,陶冶美的情操,发展集体意识和个人才能。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体育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前言新课程改革的推出,对初中体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新课程下的初中体育教学,需要体现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
综合素质教育的体育教育理念综合素质教育是新课程下教育的核心理念。
在体育教育中应该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如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文化素质、社会实践等等。
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多方面的训练,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种手段(如小组活动、兴趣爱好等),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思想品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
以游戏为核心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新课程下,初中体育教学应该注重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
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
游戏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以游戏为中心,是一种符合学生体育发展规律的有效方法。
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践在新课程下,初中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
通过小组合作教学,老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同时,小组合作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结论新课程下的初中体育教学,需要充分体现综合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采用以游戏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合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践。
只有如此,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初中新课标体育教学感受点滴
别学生进行辅导 的时间相对就长了 , 这样很难照顾到“ 面” 上的 问题。当进行单元测试时 , 就会 出现个别同学根本不会做 或完
不成考核动作 , 而且其他 同学熟练程度也相对较 差。而多做些 生都受益。教材意图是从 一开始就让学生初步感受 : 即将 在初 练 习 , 能够强化训练 , 提高考试成绩 , 使学生和教 师都得 到较 好 中阶段所 要学 习的内容 、 知识 点分散到每一学 期 , 降低 学 习难 的社会评价 , 但绝对是加重 了学生的学 习负担 ( 这是新课标 要
材 注重教学 内容的连续性和 系统性。( 以跳跃单元的教 学为例 )
了思维号 情感的发展。每年初三升高 中加试体育项 目, 学校补 课、 假期补 习班正说明了社会化评价形式对学校教学的影响
四、 体 育 学 习 中精 练 与 多 练 的关 系
在 初一第二学期 , 从跨 越式跳高 的助跑 与起跳开始 . 主要练 习 以单脚起跳 , 头触高物 , 初步完成跨越横杆的简单方法 : 初二第
来, 原来学的已经忘 了, 难教难学难复 习。
低标准 , 要 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 而学生则量力而行 ,
每个学生根据 自己的能力有所选 择。但实际教学 中, 班级教学
能、 思维与情 感 , 同时也能够有效保证体 育知识体系的连续 、 严
模式较难照顾到每个学生 , 教浅了 , 有能力的学生吃不饱 ; 深入 谨 、 规范 的特 点 , 使 学生在现有 的社会化评 价体系面前也 能够
体育课程标 准与体育教学 大纲 , 既有一定的联 系 , 又有 明
显的差异。作 为规范体育教学 的指导性文件 , 它们之 间的差异 式也是以技能和理论 知识考试为主 , 为保证学生获得好 的社会 主要表现在内容 、 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 通过比较 , 可以看出旧教 化评价 , 因此教学 中往往不得不偏重于 知识技 能的培养 . 弱化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思考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体育教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
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
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性
特点,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健康,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多
元文化背景,从而引导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去锻炼身体,调节情绪,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多元化的体育活动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强调多元化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满足个体差异和多样化需求,还能够体现“人人皆可玩”的原则,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并在其
中得到快乐和成长。
三、综合素质教育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强调综合素质教育,注重体育运动对个体身心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也注重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还能够获得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四、教学内容的更新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不仅限于传统体育项目,还包括一些新的体育项目,
如篮球、足球、网球等,同时也包括一些新的体育课程,如健身操、瑜伽、跆拳道等,让
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五、创新教育实践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注重创新教育实践,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验课、信竞性课、互动课等,让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中体验到不同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思考在目前初中体育考试制改革下,如何适应新的教学改革,如何改变自己,可以说对新教师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作为新教师如何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改革,重视和加强创新学习,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也是我们广大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是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自己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
人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
教师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教学中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
如:跳绳教学中,学生学会了一般跳绳技巧之后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除了这种方法,你们还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跳绳?”于是正跳、反跳各种方法层出不穷。
又启发他们用绳来做游戏,学生通过尝试,创编出许多游戏方法,用绳来摆数字,摆各种图形,用绳做起跳线,将绳摆成圈做游戏等,许多有价值的创新比老师想法还好,还丰富。
二、调整状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前提条件。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在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上,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正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和身体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和能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指导者,由过去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的过程。
三、加强游戏的教学法加强游戏的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提高体育的创新教育。
游戏能更好地促进人脑的思维潜能的开发,可以更好地安排学生的自由活动空间,同时加强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针对春夏秋冬的不同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的体育活动的项目,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体育的乐趣,更好地学习体育的项目。
初中体育教学的点滴思考
初中体育教学的点滴思考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
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其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
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大量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在身体素质与原有技能水平大体一致的情况下,有体育兴趣的人较无兴趣的人活动效果更优。
一、激发兴趣,感受体育。
努力激发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体育的乐趣,是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还应向学生介绍体育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体育”的真情实感,感受体育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从而向往学习体育。
二、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男生喜欢活动量大和能表现灵活、敏捷、竞赛性强的活动,如篮球、足球、武术、田径等。
女生则喜欢姿势优美、节奏感韵律感强、能表现柔韧、机智和美感的项目,如艺术体操、排球、技巧等。
针对这样的特点,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大胆改革,丰富教学内容,实施男女分层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激起其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
三、优化课堂,提高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和训练过程,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开展体育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参与性”教学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能力。
四、转变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战。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建构的过程。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初中体育教学因此也需要适应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不断探索和发展,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全面、多样化和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本文将就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进行浅谈,探讨如何在新的理念下更好地开展初中体育教学工作。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标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认知素质和社会素质,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挑战自我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注重个性化发展新课标理念提倡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特长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锻炼机会。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计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实现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强调体验式学习四、促进跨学科融合新课标理念提倡跨学科融合,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也要促进跨学科融合,将体育知识和技能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丰富和拓展学生的体育视野和思维空间。
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体育问题,运用物理知识研究和改进运动技能,运用语文知识表达和传播体育文化,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和综合素养,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倡导全球化视野新课标理念倡导全球化视野,重视体育教学的国际化和多元化。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也要倡导全球化视野,积极引进和运用国际先进的体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体育视野和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国际竞争意识和国际合作精神。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新课标理念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在这个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课标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在新课标理念下应该如何发展呢?本文将从体育教学目标的转变、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评价方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需要转变教学目标。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和技能培养,但是新课标理念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体育教学目标需要从单一的技能培养转变为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培养。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体育水平,还要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兴趣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教育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实现个性化发展。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需要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
而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如智能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技术等,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需要改革评价方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和体能测试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
而新课标理念强调评价应该多元化、全面化,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和特长。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体能测试、实践表现、作品展示等,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团队合作能力、身心健康状况等方面的素质。
教师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1. 引言1.1 新课标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新课标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评价体系和教师要求等方面的改变。
新课标的推行,使得初中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培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技能训练和比赛成绩。
这种转变使得体育教学更加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在新课标下,体育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技能和规则,而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健康意识。
教师需要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发展全面素质。
新课标也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要求教师具备更广泛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标下的教学需求。
新课标的推行,将对初中体育教学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实践,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2. 正文2.1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的特点新课标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培养,而新课标提倡更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得到满足。
新课标倡导跨学科和跨领域的融合。
初中体育教学不再只是注重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是要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相互融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和协同发展。
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新课标强调体验式和实践性教学。
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更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实践性和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是一个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社会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师需要积极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素质,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初中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初中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精选15篇)初中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新课标带来了新变化,使我们看到了体育课程改革的美好前景和希望,更加坚定了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中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精选15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初中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12022年4月21日,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
相较于上版课表,新版《课标》理念主要集中在坚持健康第一、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注重教学方式变革、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六个方面。
总的来说,新版课标更加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运动技能的习得两个部分。
新版《课标》主要有以下几个变化:1、完善了培养目标;2、优化了课程设置;3、细化了实施要求;4、强化了育人导向;5、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6、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7、增强了指导性;8、加强了学段衔接性。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及县级体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深知自己应起到辐射传播的作用。
首先,应及时组织名师工作室会议,将新版课标的新变化、新要求准确传达给名师工作室各位骨干教师,使工作室的骨干教师对新版课标有一个整体认识,使新课标能够更好的指导工作室的骨干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并辐射到县域内其他体育教师,做到“有的放矢”;其二,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积极推动体育课堂改革,体现“立德树人”基本要求,突出单元教学,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着力解决当下学生运动技能掌握不牢、各学段教学内容不衔接问题;其三,通过工作室的骨干教师,积极指导鼓励一线体育教师积极探索体育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路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体育的快乐初中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2体育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课改理念应主要在教学中得以体现。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思考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思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体育教学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体育教学在新课改下的有效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对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思考,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学生参与性在新课改下,体育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体育课上积极参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而现在的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体育课上能够自由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教师应该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在游戏、竞赛和表演等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二、注重学科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体育课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身体的结构和运动的原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各种体育运动和技能。
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只有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注重体育教学的个性化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要更加注重个性化。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体育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个性化的培养。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提高方式。
只有个性化的教学,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重跨学科的整合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要更加注重跨学科的整合。
体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很多的联系和互动。
教师应该利用体育教学的机会,引导学生跨学科地学习和探究,将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形成一体化的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思考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思考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改已经成为教育界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思考和探讨。
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重视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性。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注重的是运动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新课程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如游泳、攀岩、健身操等,可以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性。
通过宽广、多样的课程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运动项目的技能掌握,忽略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而新课程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运动会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强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新课程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工活动、社区服务等,通过实际参与和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新课程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各种体育运动的规则和技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和优势。
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
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的是运动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的培养。
而新课程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生活规律教育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增强他们的身体健康素养。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分析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全面发展要求,还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进行分析,并探讨新课程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以及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个性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不再强调以赛代练,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倡导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
二、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强调全面素质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的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方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
三、促进体育教学与社会发展的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学要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体育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团体运动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促进体育教学与社会发展的结合,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体育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体育人才。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新课标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刻变革。
新课标秉承着“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初中体育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
本文将就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进行探讨。
一、健康第一,注重全面发展新课标倡导“健康第一”,这意味着体育教学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首要任务。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都处于关键期,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 体育锻炼的多样性在体育教学中,不应只注重体能训练,还应扩大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体育项目,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不同的体育项目能够锻炼学生不同的能力,有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
2. 健康知识的普及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教会学生预防运动伤害的方法,普及运动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健康地运动。
3.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结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胜负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二、素质教育为导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育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育教学也是如此。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
1. 个性化的体育课程设置针对不同兴趣、特长和能力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设置更加多样化的体育课程。
对于喜欢集体活动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团队项目,对于个人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适当设置一些个人技能类的项目。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表现自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多元评价,关注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应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要看学生在体育项目上的表现,还要关注学生在体育素质、体育精神、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以此来全面衡量学生的体育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思考点滴
文安县大柳河镇中学王震摘要:体育锻炼能使身体更加灵活、协调,跑、跳、投等各种活动能力会的得
到提高;也可以适应气候的变化,而且不容易得病。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
广大师生必须正确认识到体育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学综合素质体育活动量兴趣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
因此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下面是笔者对体育教学的点滴认识。
一、当今青少年学生体能及综合素质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很大成绩,青少年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提升了全民健康素质。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
目前,青少年学生体质状况不令人乐观,学生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呈停滞和下降趋势,肺活量有所下降,肥胖、超体重学生比率有所增长,近视率居高不下,缺乏抗挫折能力,意志比较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等等。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教学体验认为: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不高,缺乏驱动力,也就是说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也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诱因。
二、体育教学中学培养学生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在初中阶段教师、家长对学生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考上重点高中。
所以对文化科目抓得很紧,而认为体育可有可无,从而导致文化课教师作业布置量非常大,学生课余负担过重,使学生无法抽身于体育锻炼,殊不知体育锻炼能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
面对新时代的重重考验,他们首先要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接受考验,克服困难,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他们要用健壮的肩膀挑起建设富强民主的祖国的重担。
而体育教学正好给予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锻炼身体。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采取了多种教学形式,开展了各形各色的体育活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平等自由参与活动的机会。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采取了多种教学形式,开展了各形各色的体育活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平等自由参与活动的机会。
例如在进行50米全程跑教学中,这样采取竞赛方法,一共练习3次,第一次4人,每两人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相距3米,第二次8人,每4人站在一条线上,看到终点能不能追上前面同学。
第三次男、女分开各成二路纵队,站在不同起跑线上,相距8米,女生在前面,男生看到终点能不能赶上或超出女生。
比赛结束后,练习效果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极少部分平常相对较懒惰的同学,也表现出极高的争强好胜、不甘心落后精神风貌,这样一来,学生在竞赛的气氛当中愉快完成教学任务。
中学体育课游戏可适当应用,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不同教材内容,合理运用竞赛和游戏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锻炼积极性。
三、当前学生在校体育课的活动量规定
新华网北京2008年5月24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
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具体要求并抓好落实。
因地制宜地组织广大农村学生开展体育锻炼。
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支持残疾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活动。
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四、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不管一开始有多大吸引力,最终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比如在耐久跑教学时如果让学生经常围着操场一圈一圈单调乏味的跑,学生练习几次后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从此对耐久跑丧失兴趣。
但如果我们在耐久跑教学中穿插一些图形跑,越野跑,走跑交替等方法这样不但可以排除学生对耐久跑的厌倦情绪,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
另外在众多的教学手段变换中,游戏和教学比赛是经常采用,并且应用面广。
如在快速跑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进行30米跑、50米跑、100米跑等,这样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提不起精神;但如采用一些游戏,象“抓尾巴”、“背向听哨声追逐跑”或采用接力跑比赛等。
这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使用适当的游戏或比赛,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又如在在《学习投掷的基本动作》时,我并不是枯燥乏味地进行讲解示范,而是通过“玩”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即在教学中,选择学生喜欢的纸飞机作为辅助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玩”的形式:①看谁飞得高。
②看谁飞得远。
③比谁飞得准等。
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发展体能、增进健康。
同时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做严师又要充当益友,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易近人,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觉得体育老师有学问,懂技术、会指导。
学生对体育的接受往往从对教师的接受开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亲切自然的表情、认真而谦逊的态度,体态端正、衣着整洁、落落大方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用热情洋溢的语调向学生问好。
在教学中教师讲解要简洁,语言精炼,吐字清楚,声音宏亮;具有广阔的心胸,善待每一位学生,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总之,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学习体育的意识。
参考资料:
1.新华网北京2008年5月24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2.刘清黎体育教育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