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 文言文虚词 陈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虚词
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顷之,烟炎张天。《三国志》②真州逐之城门外。《<指南录>后序》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又试之鸡。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⑦我欲因之梦吴越。⑧吾欲之南海,何如?
A.②⑥⑧/③④/①⑤⑦B.②⑤⑦/①③④/⑥⑧
C.①④⑤/②⑥⑦/③⑧D.③⑤⑥/①⑧/②④⑦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夫子欲之。②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滕王阁序》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④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夫晋,何厌之有?⑦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⑧辍耕之垄上。
A.①②B.③⑤C.③⑧D.④⑦
3.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②成以其小,劣之。
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叩之。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⑤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⑥则或咎其欲出者。
⑦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A.③⑤B.①②C.④⑤D.⑥⑦
4.下列句子中的“之、其”全部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④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我见相如,必辱之。⑥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⑦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⑧会其怒,不敢献。
A.①⑥⑦⑧B.②③⑥⑧C.①④⑤⑧D.③⑤⑦⑧
5.与例句的“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耶?
A.藏之名山,传之其人。B.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C.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 D.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6.下列句子中“者”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楚之南有冥灵者。B.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7.与例句的“者”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暮春者,春服既成。
8.下列句子中“若”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②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③吾翁即若翁。④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⑤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⑥若入前为寿。⑦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
⑧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A.①②⑥B.②③⑦C.④⑤D.⑦⑧
9.对下列句子中“乃”的意义、用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①良乃入,具告沛公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④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⑧家祭无忘告乃翁
A.①和②意义、用法都相同B.③和④意义、用法都不同
C.⑤和⑦意义、用法都相同D.⑥和⑧意义同,用法不同
10.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④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⑤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⑨履至尊而制六合⑩而母立于兹
A.①⑩/②④/⑥/⑧⑨/③⑤/⑦B.①⑩/②④/⑥⑧⑨/③⑤/⑦
C.①⑩/②④⑧/⑥⑨/③⑤/⑦D.①⑩/②④/⑥/⑧⑨/③⑤⑦
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若、乃、而”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若属皆且为所虏/今欲发之,乃能从我乎/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B.若水之归下也/家祭无忘告乃翁/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
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D.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人而无知,与木何异
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②宋人执而问其以
③以刀劈狼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⑤余以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⑦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⑧属予作文以记之⑨士大大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A.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3.下列对“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有误的一组是: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②宋人执而问其以。
③孙膑以此名显天下。④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⑤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⑥(苏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A.①和④意思相同,词性却不同B.②和③意思不同,词性也不同
C.③和④意思不同,词性却相同D.⑤和⑥意思不同,词性也不同
4.下列句中“于”的意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③战于长勺。④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⑤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⑥于是田忌进孙膑于威王。
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⑧盘庚迁于殷。
A.②④/⑤⑦/①⑧/④/⑥B.①③/⑤⑦/②⑥/④/⑧
C.①③/⑤⑦/②⑧/④/⑥D.①④/⑤⑦/②⑥/④/⑧
5.下列句中“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②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④烈于猛火。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A.②③B.①④C.④⑤D.③⑥
6.下列句中“因”的意义、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A.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昔人有因噎而废食者。
C.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D.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7.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②后绥为太学博士,因事见谢公。
B、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②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
C、①敛资财以送其行。②秦军解,因大破之
D、①以吾观之,必不久矣。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8.下列对“为”的意义或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⑤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⑥此可为知者道,难为外人言也。
⑦秦为知之,必不救也。⑧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9.与例句的“何”意义相同的一项:例句:地震者何?动地也。
A.景公谓子贡曰:“先生何师?”对曰:“师仲尼。”B.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
C.曰:“夫子何哂由也?”D.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10.下列句子“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童子何知?躬逢盛饯(宴会)。《滕王阁序》②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③孟尝君曰:“客何好?”日:“客无好也。”④孟子者何?昭公夫人也。
⑤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⑥寡人有哀,子独大笑,何也?
⑦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A.②④⑥B.①③⑥C.①③⑤D.②④⑦
提升精练
1.下列句子中“且”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