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教学探析
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探索
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乡土地理课程是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着重于研究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
随着农村发展的变革和乡土地理知识的日益深入人心,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备受关注。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因此有必要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重新探索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路径。
研究乡土地理课程开发是当前教育研究的前沿课题。
乡土地理知识不仅关乎农村发展的现状和未来,也涉及到学生对于本土文化和传统乡土生活的了解和尊重。
通过对乡土地理课程内容设计、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乡土地理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推动乡土地理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深入探讨乡土地理课程开发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提升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积极的推动和引领意义。
1.2 研究目的乡土地理课程开发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对乡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乡土地理课程的内容和设计,我们旨在挖掘乡土地理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对乡土地理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我们还希望通过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对农村和乡村发展的关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乡土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为推动乡土地理课程向更深入、更广泛的方向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乡土地理课程开发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乡土地理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通过学习乡土地理,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环境,从而更好地珍惜和保护家乡的资源和环境。
其次,乡土地理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乡土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实地调研、观察和分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乡土地理作为地理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地理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展开探讨。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乡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具有深厚乡土情怀的一门学科。
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中,首先需要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明确课程的定位和目标。
应该充分挖掘当地的地理资源,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的资源,比如地形、气候、植被、农田、村落、文化遗产等,使其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还要注重创新和实践。
可以通过开展实地考察、采集地理数据、制作地理实景模型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还可以通过地理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活动,深入挖掘乡土地理资源的价值,充分展示地方的魅力和特色,提升学生对乡土地理的认识和了解。
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中,应该注重资源的整合和开发。
首先应该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和梳理,将各种地理资源有机地融合到课程中,形成系统完整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体系。
还要注重课程资源的优化和提升,不断完善课程资源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还需要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通过多媒体教学、实地教学、互联网教学等形式,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乡土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还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创新中,应该注重地方特色的发掘和利用。
地理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地方特色,因此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应该充分反映当地的地理特点和文化特色,使其成为地理教育的亮点和特色。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地理学科要求的提升,地理教育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成为了当前地理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乡土地理作为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热爱自己的家乡,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围绕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展开探讨。
一、地理核心素养概念的阐释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的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性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地理思维素养、地理方法素养、地理知识素养和地理情感素养。
地理思维素养是指学生具备地理思维的能力,包括地理空间思维、地理时间思维等;地理方法素养是指学生具备运用地理科学方法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地理知识素养是指学生具备基本的地理学科知识;地理情感素养是指学生具备对地理环境产生情感的能力。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乡土地理教材是指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专门针对乡村地理环境开发的一种教学资料。
开发乡土地理教材需要结合地方的地理文化特色,将乡村地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内容融入到教材当中,使之能够真正反映乡土地理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用地理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身边的环境。
2. 乡土地理实地调研在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实地调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地调研,学生可以亲身感受乡土地理环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情感素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调研当地的地貌、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乡土民俗、传统习俗等人文地理特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3. 制作乡土地理多媒体课件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乡土地理的多媒体课件,将图文、声音、视频等元素融入使之更加生动、直观。
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探索
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土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产要素,农村土地理课程在乡村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当前乡土地理课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地理知识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人们开始意识到乡村土地理课程需要更加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因此对于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乡土地理课程中,往往注重灌输地理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核心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乡土地理课程开发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通过对乡土地理课程的研究和探索,可以为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深入分析农村土地理课程的现状,结合核心素养理念,构建适合乡村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通过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估,验证乡土地理课程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有效性。
通过这一研究,旨在揭示乡土地理课程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还希望可以为未来乡土地理课程的持续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索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模式,旨在提高农村学生对土地理解和认识的能力,促进其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乡土环境的关注和兴趣,促进他们对乡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环境意识。
通过对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研究还将为乡土地理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为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乡土资源是指土地、植被、水资源、自然景观以及当地民俗文化等一系列与乡土环境相关的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乡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地理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环境、认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核心素养。
目前高中地理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课程往往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缺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基于乡土资源开展地理教育,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实际环境出发,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将地理知识具体化、生动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为地理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促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1.2 研究意义乡土资源作为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资源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地方,增强他们对身边环境的认知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地方观念和归属感。
通过研究乡土资源,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促进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能力。
通过对乡土资源的研究,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历史沿革等方面的知识,促进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不仅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也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1.3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高中学生,他们是地理教育的主要受众群体。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展阶段,他们对周围环境和社会的认知逐渐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学习需求也逐渐增加。
通过开展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地理观念,培养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探索
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探索
乡土地理课程开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等。
乡土地理课程通过培养学生对本土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认知和理解,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乡土地理课程开发可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乡土地理课程关注的是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和社会现象,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维度来思考和分析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乡土地理课程了解自己所属的地域特点、地貌地貌、资源分布和环境问题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乡土地理课程开发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乡土地理课程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观察、探索和思考,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乡土地理课程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和项目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乡土地理课程开发可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乡土地理课程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域的地理特点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理解能力。
乡土地理课程开发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引言地理学习在学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乡土地理作为地理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在理解和把握乡土环境,增强乡土情结,提高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探讨。
二、乡土地理的概念及其教学意义1.乡土地理的概念乡土地理是指对乡村地理环境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的一个学科。
它主要包括对农村自然地理环境、农村社会经济和乡村文化特点的考察。
乡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把关注点从城市转移到乡村,关注生活在乡村的村民和农民。
2.教学意义乡土地理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乡村地理环境,并对农村社会经济以及乡村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乡土地理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地域意识,增强乡土情怀,加深对家乡的感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中,乡土地理的教学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1.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的地理意识、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和地理情感。
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方意识和地域观念,地理技能和方法以及地理情感体验。
2.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实现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对乡村地理环境、农村社会经济和乡村文化等方面的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和利用。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地图、图片、实地调查数据、文献资料等,还可以包括乡村游学、农家体验等实践性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乡村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增强对乡村的感情和认同,提高地理素养。
1.课堂教学在乡土地理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各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通过让学生观看乡村地图、图片,听取农村社会经济的讲解,进行乡村实地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对乡土地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情感。
基于乡土地理的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析
ZHONGXUE KECHENG ZIYUAN基于乡土地理的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析广东省中山市濠头中学何玉身摘要:乡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发挥其优势。
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开展乡土地理教学来实现。
关键词:乡土地理地理教学核心素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一文中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首要任务。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内容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
乡土地理通常是指县域及其以下更小区域的综合地理,包括地理位置、自然与人文环境、生活习俗等。
将乡土地理资源整合升级为课堂教学案例,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零距离”贴近学生的素材和案例。
教师借助乡土地理区域特征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乡土地理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路径优势1.激发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热情产生效果。
学生对自己所在地的乡土地理环境非常熟悉,有着深刻的认同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乡土案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学习热情,使教学效给教学带来真实感,效解决问题,从而完。
在这一过程中,乡土地理情境能使现实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关联,促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与新技能,从中体验到学科素养的真谛。
3.拓展课堂拓展课堂,,提升学生能力拓展课堂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与本堂课所学知识相关的新知识。
乡土地理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知识载体,利用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又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升华“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情感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问题的意识。
在地理空间区域中,乡土地理是学生最熟悉的空间环境。
基于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教学探析
基于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教学探析作者:王莉花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第06期2021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将“人地协同观、综合思维、区域心智、地理课堂教学力”证实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近几年的全国卷低考试题也彰显了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如何培育地理核心素养更是地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关键方向。
本文融合自己的教学课堂教学研究,利用乡土地理特点,将乡土资源与课本内容有机融合,并使学生自学内容显得生动、生动、时代感弱,学有所用,更能够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更有助于全面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以“惠州市农业区位因素”主题为基准,予以表明。
近几年的高考题模拟题特别注重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考查,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的能力,使学生可以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的观察、分析与归纳,可以通过观察经纬度位置、大陆轮廓、海陆分布、地形地貌等进行区域判读。
1.区域位置的判读与描述(1)分析地理位置:主要彰显为纬度边线与海陆边线纬度边线:所处的热量拎――自然环境特征;影响自然环境结构向不同的方向演化――呈现怎样的地带性规律。
海陆边线、所处地形边线等:整体表现出来怎样的区域差异――产生何种非地带性现象与特征。
(2)叙述地理位置:找寻参照物描述与选定的参照物之间的空间关系――通常从方位、距离、邻接关系去描述。
2、位置确定区域特征(1)水热条件:南部之南南海大亚湾,源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增添大量降水,北回归线纵贯惠州市北部,大部分地区存有阳光照射,热量充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充裕的水热条件。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亚热带果木生长。
(2)植被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大,并无结冰期。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一、启发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认识地理学科是一门涉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科学,既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也包括人类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人文环境要素。
学生们生活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对于乡村、自然的认识相对较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国大好河山。
在我国农村地区,有着广泛而丰富的乡土资源,其中不仅包括生态环境、地理景观等自然景观资源,还包括历史文化古迹、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资源。
通过对乡土资源的认识和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的本质和意义,增强其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进而激发其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
二、提升学生地理能力通过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目的。
首先,乡村地区与城市区域差别较大,物质生活和基础设施较为简陋,这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资源利用能力。
其次,农村地区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与城市区域有较大差异,这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地理认知能力和初步的地理分析能力。
最后,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进行资源综合调查、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等多个环节,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这些方面的地理实践活动,学生的地理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能够更好地应对地理学科学习和实践中的各种挑战。
三、提高学生地理素养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地理学科,提升地理能力,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素养可以分为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感素养和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农村地区的乡土资源进行探究和实践,既能够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地理问题的情感体验和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对地理文化的理解和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之,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是一种综合性的地理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地理学科是一门以社会、经济、政治和自然环境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乡土资源是指某个地理区域内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乡土资源为例,能够引发学生关注地理环境和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感知力,增强地理认知的语境意义,增进地理学科与社会的联系。
一、关注乡土资源,强化地理思维乡土资源常常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它蕴藏着地理信息、地理环境和地理文化等内容。
在地理学习中,通过对乡土资源的研究,既可以增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也可以促进对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的思考与探究。
例如,对于一片地区的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来了解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掌握地理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当地社会、文化和人口等情况,对地理现象与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这样的学习,通过强化地理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对现实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进而为解决问题作出贡献。
二、注重乡土文化,促进地理探究乡土文化是指以某个地方的特有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资源。
乡土文化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地理环境、社会背景、历史渊源等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资源分布、地理形成过程和地理变迁历程等方面的知识,形成对地理现象的综合把握。
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和乡土文化,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地理探究活动。
比如利用当地的建筑、地貌、自然景观等进行实地考察,根据不同经济条件、气候差异等因素,了解各地不同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特点,研究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样的地理探究,既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同时也能使他们对地域的认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使地理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提高空间感知力和地理认知语境意义乡土资源与地理学科密切相关,通过对乡土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增进学生对空间的感知力和地理的认知语境意义,进而增进学生对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探索
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探索一、乡土地理课程的意义乡土地理课程是地理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对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的文化、历史、地貌、气候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培养学生的地方意识和家国情怀。
乡土地理课程还能够促进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地方责任感。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传统的教育理念更加强调对知识的传授,而核心素养教育强调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以核心素养视角进行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可以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2. 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当下,社会对学生的需求不仅仅是掌握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而乡土地理课程作为学生接触现实环境和问题的桥梁,必须根据当下社会的需求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3. 融入全球化视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学生需要具备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在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中,应该加强对全球化视野的融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在地的相关地理环境,同时也能够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情况。
1. 强化实践性教学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性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户外探究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乡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注重跨学科融合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应该注重跨学科融合,将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了解和认识乡土地理知识。
可以将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内容融入到乡土地理课程中,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3. 培养创新意识和责任感在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设计开放式问题、课题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探索
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探索
乡土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
程的开发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地域意识、环境意识、文化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方面的核
心素养。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乡土地理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
乡土地理课程应当关注培
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认知。
通过实地考察、地图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
生了解乡村地理特点和农田地貌、水源地、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乡村地理环境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乡土地理课程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环境意识。
乡土地理课程可以通过讨论乡村环境污染、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乡村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
通过
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环
境保护的积极性。
除了地理和环境意识,乡土地理课程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乡土地理课程应当
注重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通过讲述乡村的历史故事、乡村音乐舞蹈、传统手工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乡村文化的独特之处。
通过学习乡村的传统习俗、节日和民俗活动等,培养学
生对乡村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乡土地理课程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乡土地理课程可以通过讨论乡村经
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改革创新等问题,培养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研究农村科技进步、农业生态化和农村产业转型等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农村发展的可
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探索
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探索【摘要】本文从核心素养视角探索乡土地理课程开发,引言部分介绍了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
在主要包括核心素养理论概述、乡土地理课程的必要性、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以及评估与改进机制建立。
结论部分展望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成果,探讨影响与启示,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索与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对乡土地理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乡土地理课程开发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理论概述、必要性、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评估与改进、成果展望、影响与启示、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乡土地理课程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旨在通过对乡村地理特征、农村地区发展现状、乡土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学习,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乡土地理,培养学生对乡村地区的关注和热爱,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而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和改变,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对乡土地理课程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针对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为乡土地理课程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乡土地理课程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开发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乡土地理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所生活的乡村土地环境,促进他们对乡村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可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提升。
乡土地理课程还能够促进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跨学科理解和应用,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探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乡土地理素养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相关问题,并旨在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剖析,为乡土地理课程的有效开发和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乡土资源是地理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如何通过乡土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地理知识、地理思维、地理能力和地理情感的综合能力。
具体来说,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思维(地理意识、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技能(地理分析技能、地理图表技能、地理实证技能)、地理情感(地理兴趣、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方面。
而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就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思维、地理技能和地理情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具备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愿意和能够热爱和保护自然环境。
我们要分析乡土资源对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乡土资源是指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通过乡土资源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让学生在亲身感受和实践中了解地理现象,认识自然环境和人地关系,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和态度,提高对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认识。
通过了解和研究乡土资源,可以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具备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乡土资源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那么,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需要采取哪些方法和策略呢?要注重乡土资源的教材开发,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地理教材,增加乡土资源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乡土资源来发展地理核心素养。
要注重乡土资源的教学实践,组织学生到乡村和地方场地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开展地理实验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乡土资源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证技能。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一 、引 言 我国疆域辽阔,有富足的乡土资源可 以 用 于 高 中 地 理 课
程的教学。在使用乡土资源的同时,高 中 地 理 老 师 要 基 于 人 地协调观,考虑课堂 教 学、研 究 性 学 习 等 多 种 方 法 来 进 综 合 思维整合,进一步 完 善 区 域 认 知,提 高 地 理 实 践 力。 从 而 提 升高中生的地理素养。学生通过地理 学 习,架 构 对 我 国 自 然 环境和人 文 环 境 的 认 识,可 以 培 养 一 个 上 乘 的 大 局 观。 因 此 ,将 乡 土 地 理 融 入 高 中 地 理 课 堂 ,是 一 种 必 然 的 趋 势 。 二 、地 理 核 心 素 养
假设在学习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的 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个 主 题 为 “农 民 工 进 城 现 象 ”的 研 究 性 学习。昆山市是一 个 工 业 化、城 市 化 发 展 迅 速 的 地 区,人 口 的迁入地。在实际活动开展过程中,指 导 学 生 在 昆 山 市 的 农 民工聚集的 地 方 就 其 进 城 原 因 开 展 调 查 ,可 以 采 取 实 地 走 访、问卷调查等方 式,然 后 将 原 因 整 合 并 逐 条 罗 列 出 来。 学 生还可以去观察农民工的生活环境,分析 大 量 农 民 工 进 城 后 给苏州市带来的影响。在研究性学习 的 最 后 阶 段,学 生 对 所 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与老 师 分 享,老 师 进 行 辅 助 性教学。
化为乡土案例的模 型,在 原 有 的 知 识 基 础 上,架 构 了 学 生 新 的知识结构,让学 生 的 思 维 更 加 活 络。 对 于 地 理 问 题,老 师 要重视 。在推行研究性学习时,地理老 师 要 善 于 挖 掘 学 生 在 地理方面的批判思维,让学生在思考地 理 问 题 时,不 要 被“刻 板印象”所俘虏,要 独 立 思 考,大 胆 地 进 行 推 测,形 成 自 己 的 判 断 ,不 能 只 听 老 师 的 ,老 师 有 可 能 也 是 错 的 。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许多乡村地区的乡土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这也为高中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在地理学科中,乡土资源是一个重要的经验教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的自然和人文属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
本文探讨了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一、乡土资源的概念和作用乡土资源是指特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特有的资源,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物等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文化、历史、宗教、风俗等人文资源。
乡土资源在地理教学和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认识乡土资源是学生们身边最真实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通过探索和发现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特点、人文价值和经济发展状况。
同时,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认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多样性和复杂性。
2. 促进学生的实践和创新乡土资源的学习不仅限于课堂上的传统教学方式,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田野调查和科技应用等方式进行深入探究。
这种实践和创新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综合能力,具体包括数据采集和分析、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等方面。
3. 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乡土资源的学习不仅仅是要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乡土资源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地球上不同的文化和风俗特征,培养出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观念和态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保护和利用本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1. 实地考察和田野调查在地理教学中,实地考察和田野调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形、地貌、植被和动物等自然资源,同时也可以了解本地区的文化、历史、宗教和风俗等人文资源。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实地考察和田野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本地区的乡土资源,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发现能力。
2. 合理利用科技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科技手段可以应用于乡土资源的学习中。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乡土资源是指土地、水、气候、植被、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等在乡村地区的具体表现形式。
乡土资源是乡村地区的重要财富,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如何充分认识和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资源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中学生在地理课程中学习乡土资源,不仅可以了解乡土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还能够认识到乡土资源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学习乡土资源,学生可以拓宽对乡村地区的认识,增强对乡村地区的关注和关心。
学生也能够了解到乡村地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从而培养对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意识。
乡土资源可以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乡土资源的具体情况,感受乡村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
学生可以参与农田耕作、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传承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和感受乡土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乡土资源可以成为学生研究课题的重要对象。
高中学生在地理课程中可以选择乡村地区作为课题的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数据、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乡土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通过研究课题,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乡土资源可以成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
高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乡村支教、志愿者服务等,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乡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乡村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公民意识等地理核心素养。
基于乡土资源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高中学生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学生通过乡土资源的学习,了解和认识乡村地区的特点和问题,增强对乡村地区的关注和关心。
通过实践活动和研究课题,学生可以培养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等地理核心素养。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乡土资源是指生活在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它包括了自然景观、人文地理、乡村建设、农业生产等方方面面。
在地理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乡土资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通过观察和分析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和地理思维,理解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和地理现象的内在联系。
学生可以通过调查村庄的分布规律、农田的利用方式等,了解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对地理空间结构和地理过程的认识。
乡土资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在乡村地区,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例如山川河流、村庄建筑、农田耕作等。
通过对这些景观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乡土资源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通过实地调查和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学会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了解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发展状况,进而理解不同地域的农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掌握地理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针对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乡土资源教学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实地考察和调查活动。
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田野、走进山川,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人类的智慧,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和感受。
可以让学生开展乡土资源的主题研究和实践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的乡村建设、农业生产、文化传统等主题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让学生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乡村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田园风光保护、农田耕作技术改进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乡村的建设和发展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探索
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探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加强,以乡土为特色的地理课程在中小学中逐渐得到重视和推广。
核心素养作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其在地理课程开发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对乡土地理课程进行开发。
一、核心素养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核心素养是指个人在社会和职业方面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在地理课程中,核心素养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综合素质。
1.科学思维能力。
乡土地理课程应从地理的科学性和经验性出发,引领学生以科学的方式来理解和探索地理现象,并具有模拟、推理、探究和评价等思维能力。
2.信息素养。
地理实际上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言等多种学科知识。
为此,乡土地理课程应当通过多种信息媒体让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文化素养。
地理学是一个着眼于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地理现象和空间变化的学科。
因此,乡土地理课程除了介绍地理知识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去认识、分析、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4.批判性思维。
在学习乡土地理课程时,学生应该具备批判性的思维,能够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此外,学生还应该具备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的思维模式。
5.社会责任。
乡土地理课程应该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激发学生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和行动,在日常实践中实现社会责任。
二、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1.加强课程设计。
针对核心素养的不同要求,乡土地理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课程设置的内容应该紧密贴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2.开发多种教学资源。
乡土地理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图示解释、学生研究、实地考察等形式,结合多种教育资源,如图书、影音资料、互联网资源等进行教学,激励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教学探析
作者:王莉花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06期
2016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确认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试题也体现了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如何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更是地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利用乡土地理特点,将乡土资源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习内容变得鲜活、生动、时代感强,学有所用,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更有利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惠州市农业区位因素”主题为例,加以说明。
近几年的高考题模拟题特别注重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考查,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的能力,使学生可以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的观察、分析与归纳,可以通过观察经纬度位置、大陆轮廓、海陆分布、地形地貌等进行区域判读。
1.区域位置的判读与描述
(1)分析地理位置:主要体现为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所处的热量带——自然环境特征;
影响自然环境结构向不同的方向演化——呈现怎样的地带性规律。
海陆位置、所处地形位置等:表现出怎样的区域差异——产生何种非地带性现象与特征。
(2)描述地理位置:寻找参照物
描述与选定的参照物之间的空间关系——通常从方位、距离、邻接关系去描述。
2、位置确定区域特征
(1)水热条件:南部临南海大亚湾,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带来大量降水,北回归线横贯惠州市北部,大部分地区有阳光直射,热量充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热条件。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亚热带果木生长。
(2)植被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大,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2)地形:低山丘陵广布、沿江沿海平原狭小,为惠州的林业和果木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沿海湾,风浪小,便于发展海洋运输事业和海洋水产业。
运用整体性原理来分析区域特征,认识区域,了解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的能力。
课堂内的教具制作、问题探究、地图绘制、地理实验,课堂外的地理观测、地理调查都属于地理实践。
地理实践力素养指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意志品质和能力,强调地理课程落实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
下面通过对镇隆荔枝生产的实际考察来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
1.制作调查报告表
为了让大家对家乡特产进一步深入了解,教师让学生们互相讨论,确定调查的方向和内容,制作调查表。
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2.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为了调查这次实践活动学生的收获和学习情况,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
①通过这次实践对荔枝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环境的了解情况。
②通过这次实践掌握影响荔枝产量的因素情况。
③通过这次实践了解目前荔枝生产所面临的问题情况。
④是否觉得实践比课堂效果好?
⑤对这次调查自己的经历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
通过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乡土地理学习,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的能力提升,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更受学生,跟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
地理育人价值在于培养今日和未来世界活跃又负责任的公民,积极面对并有能力解决人类面临的发展、环境问题,积极的行动,并在行动中关注、欣赏世界,并对面临的各种问题承担责任,培养地球主人翁的责任意识,这种意识、责任和担当需要在真实情境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
所以乡土地理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素养。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是时空交错的过程性分析、各要素在区域内的融合、不同区域自然和人为要素的综合影响。
近几年的课标卷试题以生物的生长习性材料来考察农业区位条件的高考题很多,该类试题源于生活,以呈现具体区域某一生物生长习性为载体,来逆向考查其生长的地理条件。
笔者通过对身边的比较了解的镇隆荔枝生产状况材料命题,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人地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是地理课程最为核心的价值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也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人地协调观这也是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一个重要考点,要求学生根据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持有正确的人地协调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解决相关区域环境中的问题,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利用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所了解的镇隆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从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出发,对镇隆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及对镇隆荔枝的命题来训练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
试题是开放性试题,无论你是赞同还是发对,都需要结合题目材料说明赞同或反对的理由。
答题时要先表明态度,在说明理由。
理由可以从区域开发与发展条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思考问题,只要言之有理,答案符合人地协调观即可。
高考各类试题紧密联系生活,渗透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高等院校选拔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平时课堂和讲练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通过人地协调观引领学生感悟可持续发展内涵,综合思维开拓学生地里能力与视野,区域认知领略世界的变迁与发展,地理实践力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风采,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目的。